新政治经济学第九章 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与经济
- 格式:ppt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9
我们的新政治经济学应该“新”在哪里?在这里概括给出我们的中国新政治经济学应该具有的特征,政治与经济不分;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应该完全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尤其是政治机制中的人更应该以公众利益假设为行为前提;人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崇高的;一个充满利他行为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的和交易成本极低的社会。
新政治经济学承认政府工作人员的劳动付出应该得到合理补偿,因此承认他们合理利益诉求。
西方的“新政治经济学”到底“新”在哪里?01政治经济学研究离不开政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权威性界定,而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人们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调整,不同的流派以及同一政治经济学流派的不同作者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都不一致。
但总结起来,我认为政治经济学更多地是站在国家的角度研究一定社会的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这是我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理解的基础上给出的定义。
之所以是站在国家的角度研究政治经济学,主要因为一定社会中的利益格局是通过制度来实现的,调整利益关系,就需要调整制度。
而制度的调整尤其是涉及一个社会主要的利益关系的制度调整,就需要依靠国家机器来完成。
因此对于一定社会中的不同利益关系,如果不合理,只能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订相应的制度加以调整,而没有任何一个微观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制度(尽管制度的改变有可能由于某一个利益集团的行为所致)。
国家在对既定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时,当然不会一帆风顺。
既得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往往要进行激烈反抗,于是这些利益集团想方设法干扰国家的制度调整进程和方向。
因此政府的行为是否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利益格局?怎样的一种政府机制能够达到这一要求?这便是我们今天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一定社会中的利益格局状况,而且还要研究这种利益格局是否合理?研究如何加以改进?由于这种改进是通过国家或政府来完成,因此还要研究利益格局改进的政府保证条件。
1.经济学下属学科编辑本义项政治经济学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概括及简史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原研究生产、购买及出售、以及法律、社会习俗惯例,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
起源于道德哲学,主要受到18世纪发展起来的政治,社会经济的影响。
十九世纪,“Economics”(经济学)一词代替了“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学)。
不过在1890年Alfred Marshall 的那本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出版之前,一个倡导用数学模型解决经济问题的学者William Stanley Jevons,建议将这门学科独立,并成为一门科学。
今天,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经济学的同义词,甚至两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
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源自芝加哥和维吉尼亚州学院产生的公共选择学说等等。
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已经超出了以往模型的范围,人们开始愈发重视政治经济学,并加强了对于其理论的研究。
后来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加深,政治经济学终于正式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并在各相关大学开设专门学科。
编辑本段概述政治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
由于政治经济学不可能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虽然有的政治经济学也标榜自己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所以政治经济学作为范式是前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
只有以对称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对称关系为自己的对象、出发点和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的对称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经济学。
对称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终结,科学经济学的开始。
编辑本段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s)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ic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古希腊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
“新政治经济学”论析:概念、领域与意义
黄新华
【期刊名称】《学习论坛》
【年(卷),期】2012(0)11
【摘要】政治经济学萌芽于重商主义。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学与政治学相继成为独立学科,政治经济学这一母体学科便逐渐衰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经济学在西方学术界复兴,诞生了一门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交叉学科——新政治经济学。
目前,新政治经济学正处于成长过程中,对于它的研究对象、范围、主题的界定并不一致。
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反映了经济研究在本质上无法与政治相分离,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理论建树上看,新政治经济学在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政治—经济过程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总页数】6页(P41-46)
【关键词】政治学;经济学;整合研究;新政治经济学
【作者】黄新华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05
【相关文献】
1.简析欧盟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规定的新修订兼论我国反垄断与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情况 [J], Christopher Thomas;孙艺铭
2.异化劳动的概念拓展及其政治经济学意义 [J], 黄知伟
3.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论意义——析马克思对黑格尔“经验”概念之本体论维度的继承与超越 [J], 邹广文;王纵横
4.在科学探究中建构物理概念的意义——再析"规律-概念一体化探究"教学模式 [J], 白振宇
5.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所完成的伟大革命及其意义——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J], 陈克;俞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新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供需结构与资源配置问题新政治经济学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学理论,它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批判和超越。
在新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供需结构与资源配置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和资源配置两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供需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与市场的运行密切相关。
供给是指生产者为了获取收入而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和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的价格和产量,所以它是研究经济发展以及资源配置时必须关注的因素。
在新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供需关系不是以单纯的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而是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习惯等因素都会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改变市场的基本供需关系。
这种影响通过价格机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区域政策等手段来实现,影响市场的供需结构和产业布局。
总体而言,供需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结构性的关系,需要通过政治和社会手段来进行调节和协调。
需要有足够的政治视野和战略眼光,才能把握供需关系的变化和趋势,为资源的配置提供合理的依据。
二、资源配置资源是指供给给定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能源、资金、人力、技术以及其他必要条件等,因此,资源配置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资源的配置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财政、金融、投资、科技等各个领域。
由于新政治经济学注重政治和社会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资源配置也必须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
首先,政治因素对资源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政策和行动上。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影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其次,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价值观等也会影响资源分配的效果。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文化因素是影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新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资源配置需要促进公平与效率同时实现。
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含义引言新政治宏观经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与传统宏观经济学相比,更加注重政治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出现,与全球化、民主化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等背景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并探讨其在政策制定中的含义。
1. 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路新政治宏观经济学强调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主张在经济分析中引入政治因素。
其基本思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1 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新政治宏观经济学认为,政治决策对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政治因素可以影响经济体制、产权安排、市场规则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塑造政治格局和政府决策的动态。
因此,在经济分析中考虑政治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1.2 制度与政治经济学新政治宏观经济学借鉴了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它强调了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认为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同时,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因素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1.3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了政府决策如何受到政治利益集团和选民行为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揭示了政府决策背后的动机和机制。
2. 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含义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对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以下几点是新政治宏观经济学对政策制定的政策含义:2.1 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新政治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政治稳定可以提供较为清晰、可预测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企业投资和创新。
因此,政府应当重视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治理能力,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制度建设与市场繁荣新政治宏观经济学认为,良好的制度环境对市场繁荣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致力于建设健全的市场体系,保护产权,维护公平竞争,以提高市场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
2.3 调控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新政治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