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4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1.结合实例探究工业区位主导因素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导向类型;2.结合案例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3.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2学情分析鉴于学生已经在前一章元农业部分接触过“区位”,可以回顾知识后直接由常见的三种饮料区位选择倾向差异切入话题,突出工业区位的复杂性、发展性,教学中拟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案例分析,侧重方法探究和哲学思维的渗透,强调学习内容的逻辑联系,适度提高能力要求是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心理发展特点的,对培养整体全局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念也都是有益的。
3重点难点重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难点:准确的把握主导区位因素;发展地看待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兼顾三种效益进行工业区位选择4教学过程4.1工业区位选择4.1.1课前调查学生调查“上海华谊集团无为煤化工基地生产概况、选址二坝的原因、污染探秘”,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制作PPT以备展示。
4.1.2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探究活动一:了解工业区位因素1.图4.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工业生产中我们需要投入资金、建造厂房、采买原料、引进技术设备,招聘工人才能获得产品,完成生产过程。
引导分析箭头指向“工厂”的投入因素和箭头指出“工厂”的产出因素,请学生说说可能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区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小结: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工业区位的地域选择更为灵活和复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吸引企业入驻的魅力何在?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二:工业区位选择如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教师引导分析理想区位与现实区位存在矛盾需要解决“主要矛盾”。
1.展示实物:椰树椰汁和百事可乐由学生读取外包装上的产地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主导因素思考原因。
2.展示文字资料:炼铝工艺及原料介绍引导分析炼铝工业的区位主导因素,再结合“加拿大炼铝厂的分布图”验证猜想,进一步思考最宜接近的能源供应方式?3.图片: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的外贸服装加工业配合“招工启事”、成本分析图表分析,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必修二《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能根据影响因素辨别不同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3.能说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自主学习】(一)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矿物燃料和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动力、等。
3.选址一般原则: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条件的地方,以花费的生产成本获得利润。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由于交通和的发展,原料、动力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2.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和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4.决策者的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因素,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主导因素。
【互动探究】1.读教材图4.3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鞍钢、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2)宝钢的建设及良好发展说明:现代工业生产中,______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________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3)现宝钢规模与20世纪50年代扩建的鞍钢规模差不多,但在职职工仅2万,鞍钢却有50万,这说明,其生产过程对劳动力________的投入越来越少,而对劳动力________的投入逐步增加。
2. 读教材图4.5“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探究下列问题。
该图以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煤炭的变化为例,说明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得钢铁工业对原料、能源的依赖减少,区位选择更加灵活。
(1)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对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有何影响?【疑难剖析】指点迷津:几种特殊条件下工业区位的选择 (1)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则属市场导向型工业。
(2)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应接近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而伊春的家具制造厂则属原料导向型工业。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工业生产活动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局部,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
工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中国的工业主要以有根底工业部门为主。
包括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高新工业等。
工业生产过程〔图4.1〕中需要投入土地、水源、能源、原料、劳动力、资金、设备、科技等,产出除了工业产品外还有工业“三废〞。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背景材料:20xx年的某一天,大学毕业的你们应聘到一家公司做决策者的“智囊团〞,试用期一年。
一天,董事长说:“我有一笔资金想要投资建厂,只能赚不能赔〞,因此工厂的选址很重要,最好是能有一大块平整廉价的土地,而且离水源很近,原料和场最好都在工厂附近,这样会节省很多运费,如果在一个劳动力充足的地方就更好了,水电火电都行,当地的工人要具有数量多,素质高,工资低三个根本特点,另外,当地政府要支持我的工业,这些就差不多了,大家帮我选一个地方吧。
1.该公司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董事长的话中直接或间接的提到哪些工业区位因素?3按照董事长得要求去寻找厂址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将如何去说服董事长改变他的想法?〔自由讨论〕二、工业区位选择的导向公司决定建设以下工厂,根据所给材料,讨论你会把这些工厂建在哪里?理由是什么?材料1:水产品加工厂——指把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可利用的生活于海洋和内陆水域的水生生物加工经过加工制成产品的工厂,水产原料具有易腐性的特点。
材料2:可口可乐厂——可口可乐公司总部提供“可口可乐原液〞,其余99.67%的原料,比方水、碳酸、砂糖、香料和各种添加物全部由当地调配。
材料3:软件公司——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局部的过程。
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
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材料4:电解铝工业——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
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2课时)课标解读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过程:土地资金投入工厂生产加工水源产出废弃物零部件2、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如、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动力(能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人)等。
3、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从经济效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获得最高。
二、工业区位选择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 和 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2) 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 、或与盛行风向 的郊外、或当地最小风频的 。
(3) 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应考虑河流流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 游,尽量布置在河流 游。
(4) 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 ,如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企业,80年代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2) ,如华侨回国、回家乡投资建厂。
主干知识结构巩固练习1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2.该企业可能是:A .炼铝厂B .食品厂C .电子厂D .汽车厂读下图,根据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对某工业部门的影响程度,分析判断3—4题。
3.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布局情况,可能都正确的是:A .①有色冶金 ②石油化工 ③电器装配 ④水产加工B .①印刷工业 ②木材加工 ③制糖厂 ④有色冶金C .①水产加工 印刷工业 ③精密仪表 ④服装加工D .①电器装配 ②水产加工 ③集成电路 ④有色冶金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③型工业得到迅猛发展B .宝山钢铁厂、攀枝花钢铁厂等企业都可能属于②型C .对①、④类工业部门来说,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D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①、④型工业的传统因素逐渐增强5.下图是高级服装厂、水泥厂、乳制品厂和石油化工厂四种工业布局图,正确的一组是:A .①高级服装厂 ②水泥厂 ③乳制品厂 ④石油化工厂B .①石油化工厂 ②水泥厂 ③乳制品厂 ④高级服装厂C .①高级服装厂 ②乳制品厂 ③水泥厂 ④石油化工厂D .①水泥厂 ②石油化工厂 ③高级服装厂 ④乳制品厂 读右图,回答6—7题。
工业的区位选择考纲点击: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1 工业区位因素教材回顾1.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交通、劳动力等。
2.选址一般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及工业特点(1)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2)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3)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5)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
要点要点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师生共研要点)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a b如图a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
图b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2.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判断(1)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2)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3)石油开采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而石油加工业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4)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而电子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5)普通服装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而高级时装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3.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判断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分析,如:(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2)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导向型。
(3)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中学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2. 掌握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地区的工业区位。
教学内容:一、工业的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等;2. 经济因素:交通便利程度、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3. 社会因素:政策环境、人口素质、文化环境等;4. 技术因素:能源供应、科技水平等。
二、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1. 交通便利原则:选择交通网络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2. 市场规模原则:选择人口密集、商品需求旺盛的地区;3. 资源禀赋原则:选择资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地区;4. 政策支持原则:选择政策优惠、投资环境良好的地区;5. 综合比较原则: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地区。
三、分析和评价不同地区的工业区位1. 对比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环境、社会因素和技术水平等;2. 评价优劣:根据工业发展的需求和限制条件,评价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劣;3.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了解工业区位的实际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工业的定义和发展特点。
2. 引发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思考,讨论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了解和观点。
二、探究(3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的原则。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和评价不同地区的工业区位。
3. 学生展示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和分享。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进行答疑和讲解。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典型工业区的区位选择原则和特点。
2. 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课件、幻灯片等;2. 相关教材和练习题;3. 实例和案例分析;4. 实地考察和调研资料。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课标考点1、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二、知识体系确,如伦敦盛行西风(西南风)、北京、孟买季风方向也不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业、食品工业要求环境质量比较高,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是优质的环境。
例1.右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据此回答(1)—(2)题。
(1)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A.印刷工业B.电解铝工业C.电子工业D.制糖工业(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
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
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A. L1点B. L2点C. L3点D. L4点解析:由图中可知,企业P1距M2原料地很近,说明该企业原料占企业成本的比例大,制糖业属原料指向型工业由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中P2所在点运费低,但劳动力费用高,企业成本较高。
从经济效益考虑,L2点运费和劳动力价格适中,是最佳迁移地点。
答案(1)D(2)B例2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
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图4-1-2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
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5个单位重量的M1、M2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A、NB、PC、QD、R解析:(1)若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选址在O点,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的运费最省。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课程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因素)。
2.掌握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知识体系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过程投入:①、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②、零部件。
产出:③、废气、④、废渣。
2.从经济效益看工业区位选择原则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不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不同(1)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⑤。
(2)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⑥。
(3)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站或水电站。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⑦的地区。
(5)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⑧和⑨发达的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⑩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环境保护因素(1)污染重的工业a.污染空气,则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
b.污染水源,则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c.固体废弃物污染,则远离和农田。
(2)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则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政策的变化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甚至成为因素。
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预习效果检测读上海和浙江钢铁、化纤、木材加工、饮料、电子信息五种工业竞争力强弱示意图(数值越大表示竞争力越强),回答1~2题。
1.图中数字①②③④⑤代表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A.钢铁、饮料、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化纤B.饮料、钢铁、木材加工、化纤、电子信息C.电子信息、钢铁、饮料、木材加工、化纤D.木材加工、化纤、饮料、钢铁、电子信息2.图中的④工业部门,浙江省的竞争力明显比上海强的主要原因是浙江的( )A.技术力量强B.原料丰富C.环保要求低D.市场广阔确定区域优势,发展优势部门,需要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一、区位选择的意义工业的区位选择是指企业在建厂或搬迁时对于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区位选择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不良的选择则可能带来生产经营上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 交通条件:交通便利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材料、产品的运输,也方便了员工的通勤和企业的发展。
2.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和数量是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处人口密集区或者人才辈出的地方,将为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3. 市场需求:工业企业需要将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市场需求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选择处于消费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将有利于企业的销售。
4.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选择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发展氛围好的地区,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5.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地资源等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某些工业行业对于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区位选择时需进行充分考虑。
三、区位选择实践案例以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进行新厂区位选择时,经过多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位于大城市近郊的工业园区。
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1. 交通便利:工业园区周边交通发达,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销售,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2. 劳动力资源:周边地区人口众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3. 市场需求:工业园区所处地区消费市场活跃,对企业产品的销售具有较大便利。
4. 政策支持:工业园区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扶持,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 自然条件:工业园区地处气候宜人、土地资源丰富的区域,有利于企业的生产。
以上是该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经过全面权衡,最终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学案
一、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能记住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 能说出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等工业部门的主要特点
及其区位选择原则;
3、 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 通过学习,初步懂得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学习重点、难点
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各类工业的合理布局。
二、 学习过程
(一)工业概述
1、 工业是指 是指从事__________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_______和_______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的分类
3、工业相对于农业来说,对__________的依赖性不大,在区位选择上将更加______,也更加复杂。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
课本P58图4.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1.工业投入与产出:
工业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产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P58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
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工业区位的选择
1.区位原则:从经济利益看,投资者在选择厂房时,一般要选择在具有明显 的地方,
目的是以花费_______的成本获得________利润。
2.理想的工业区位
理想的厂址应该是:原料和燃料(动力)______________、劳动力_____________、市场前景________、交
通____________的地方。
按产品的性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投入要素的多少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按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_______指向型、_______指向型、_________指向型、
_______指向型、________指向型。
按形成的时间:传统工业、新兴工业
3.主导因素
工业导向类
型
主导因素 工业生产特点 举例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____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_____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市场导向型 接近消费市场 ____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_____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等
动力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电解铝工业、电镀厂、___________
劳动力导向型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
劳动力的地方
需要投入______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技术导向型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______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高级服
装等
练习:
下图是某地示意图,如果考虑分别兴建制糖厂、服装厂、炼铝厂、电脑芯片厂和饮料厂,找出最合适的
地点和并说明理由。
3.工业区位因素的动态变化
①比较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鞍钢 宝钢
煤炭来源
早期来自 目前来自
铁矿供应
消费市场
交通运输
区位选择
地位
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
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4
5
6
1
3
2
7
8
盛行风向
②其它社会因素对区位的影响
工业区位选择(举例) 原因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
大型工业基地
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20世纪末我国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
展
政府补助,把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
海外华人、华侨乐意到家乡办厂
工业惯性: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
在那里
练习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 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吨) 4 2 0.75
铁矿石(吨) 2 1.8 1.3
世界钢铁工业所需原料、燃料的构成表
(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多靠近( )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时应选择图中最适宜的地点为(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某钢铁工业布局图
(3)钢铁企业为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适宜伯明翰
B.②适宜鞍山
C.③适宜上海
D.④适宜加尔各答
A级冲刺
(1)B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