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2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
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
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
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
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③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
2018-2019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二语文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园林与昆曲作为比翼双飞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和昆曲艺术都相当集中地体现出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这是巧合吗?不是!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相互交融、整合结出的果实。
去过苏州园林的人不少,但能真正道出其美的人却不多;听说过或看过昆曲的人也不少,但能深刻认识其美学价值的人却不多。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昆曲是雅得不能再雅的“阳春白雪”,而昆曲的发祥地,正是在分不清究竟是“城中园”还是“园中城”的苏州。
在许多人的眼里,没有园林,苏州,便不是苏州,那么,如果再加上这一句:没有昆曲,苏州也不是苏州,完全应该是成立的。
不仅《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昆曲的许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
拙政园中的卅六鸳鸯馆,便是园林主人与友人们欣赏并演唱昆曲的地方;而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怡园的藕香榭,也都有演戏的功能。
苏州园林,精致雅洁,亭阁居高,绿树葱茏,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文人意识。
这种浸透着精神因素的物质景观,是东方审美情趣的凝聚和物化,形成一种品位极高、自成体系的中国园林文化。
园林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满足和愉悦的心理效应。
春雨冬日,夏蝉秋虫,在四时不同的园林景观之中,人们会触发许多遐思和联想,兴发许多相聚、雅集等人际活动。
因而,伴随着游园而来的许多顺时应景活动,诸如宴月飞觞、迎春赏花尤其是度曲吟唱之举频频进行。
在情景交融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园林所提供的良辰美景、审美情趣和应时节俗方面的满足。
昆曲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必然结合,能使人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净化的双重审美效果。
昆曲鼎盛时期也是苏州园林艺术成熟并登峰造极的时期,更是苏州文化艺术和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由此可见,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成为园林文化的延续和衍化,使苏州园林从更高层次上发挥了它在审美领域中的多功能作用,变“静态”艺术为动静结合,显示了无限生机和魅力。
绵阳南山中学2018年秋季高2017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第II卷(表达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为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的自然哲学。
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
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
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
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
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
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
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
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
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2018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命制:王晓岚黄怡陈丹审核:李正泽第I卷(选择题共16分)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à猗.郁 yī大笔如椽. yuán 廿.四桥 niànB.鸷.鸟zhì纤.细qiān 咄咄..逼人duó潜.意识qiǎnC.杂糅.róu 伶俜.pīng 弄巧成拙.zhuó煤屑.xuèD.瞥.见piē提.防dī偃.旗息鼓yǎn 敛裾.jū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子矜袅娜惦量啼笑皆非B.萧索落寞颤栗没精打彩C.葱茏垝垣方枘鹢首徐回D.缈茫攘诟磐石急不暇择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医生说,有些人一有小病就大量服用抗生素,这不仅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这种做法实际是在抱薪救火....。
B.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弘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积分可以兑换现金,但由于伪基站客服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的银行发来的信息,他最终上当受骗。
D.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离骚》中,屈原为真理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
B.屈原如同一朵生长在杂草丛里的玫瑰,绚烂而“不合时宜”。
他奇异的美让周围的一切感到自惭形秽,但他高洁的光芒也把自己刺得鲜血淋漓。
C.我躺在乌篷小船里,就着一盏昏暗的小马灯读《离骚》。
这时,我好像听到了屈原的喘息,仿佛还有他的哭声。
D.日前,“《楚辞文献丛刊》出版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楚辞学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
推荐学习K12资料 推荐学习K12资料 2018年秋期四川省宜宾县一中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按要求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区间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推荐学习K12资料 推荐学习K12资料 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6log )(231x x x f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 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44|{<<-=x x A ,}0,5{-=B ,则正确的是( )A .Φ=B A B . )0,4(-=B AC .}0{=B AD .B A ⊆ 2、函数62ln )(-+=x x x f 的零点,必定位于如下哪一个区间( )A .(1,2)B .(2,3)C .(3,4)D .(4,5) 3、函数1)1lg(-+=x x y 的定义域是( )A . (-1,+∞) B. [-1,+∞) C. (-1,1)∪(1,+∞) D. [-1,1)∪(1,+∞)4、函数1)1(log y +-=x a )10(≠>a a 且的图象必过定点( )A.()2,1B.()2,2C.()1,1D.()1,25、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21.[A +∞- ]21-B.,(∞-)21,3.(--C)2,21.[D -6、已知函数)1ln()(2++=x x x f ,若实数a ,b 满足0)1()(=-+b f a f ,则b a +等于( )A .-1B .1C .0D .不确定7、若函数()a bx x x f 322+-=在区间[]1,0上的最大值是M ,最小值m ,则m M -( )A. 与a 无关,且与b 有关B. 与a 有关,且与b 无关C. 与a 有关,且与b 有关D. 与a 无关,且与b 无关8、已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设)7(log 12-=f a ,)3(log 2f b =,)2.0(6.0f c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 <<B .a c b <<C .c a b <<D .c b a << 9、若当0a >时,函数()xf x a =始终满足1)(0≤<x f ,则函数1log ay x=的图象 大致为( )A .B .C .D .10、设函数⎩⎨⎧<+≥+-=0,60,64)(2x x x x x x f ,则不等式)1()(f x f >的解集是 ( )A .()),3(1,3-+∞⋃B .()),2(1,3-+∞⋃C .()),3(1,1-+∞⋃D .())3,1(3,⋃-∞-11、一个容器装有细沙)(3cm a ,细沙从容器底下一个细微的小孔慢慢地均速漏出, t 秒后剩余的细沙量为)(3cm aey bt-=,经过8秒后发现容器内还有一半的沙子,则再经过( )秒 ,容器中的沙子只有开始时的八分之一.A . 8B . 16C . 24D . 3212.己知函数⎪⎪⎩⎪⎪⎨⎧≥-<-=1,131),1(log )(21x xx x x f ,若方程()0f x a -=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 ()01,B . ()02,C . (]0,2 D . ()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2分. 13、 幂函数上为增函数,在),0()12()(122+∞+-=-m xm m x f ,则实数的值为 .14、设)(x f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b x x f x x++=≥22)(0时,当(b 为常数),则)1(-f = .15、已知)3log )(221a ax x x f +-=(在区间),2[+∞上为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16、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①函数()22log 23y x x =-+图象恒在x 轴的上方;②将函数x y 2log =的图像经过先关于y 轴对称,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的变化,就变为)-2(log 2x y =的图像;③若函数()()22log 21f x x ax =-+的值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1-;④函数()x f x e =的图像关于y x =对称的函数解析式为;,)0(ln >=x x y⑤已知4log 3p =, 3log 25q =,则lg5(用p ,q 表示)等于1pqp q ++。
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2018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命制:王晓岚黄怡陈丹审核:李正泽第I卷(选择题共16分)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à猗.郁 yī大笔如椽. yuán 廿.四桥 niànB.鸷.鸟zhì纤.细qiān 咄咄..逼人duó潜.意识qiǎnC.杂糅.róu 伶俜.pīng 弄巧成拙.zhuó煤屑.xuèD.瞥.见piē提.防dī偃.旗息鼓yǎn 敛裾.jū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子矜袅娜惦量啼笑皆非B.萧索落寞颤栗没精打彩C.葱茏垝垣方枘鹢首徐回D.缈茫攘诟磐石急不暇择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医生说,有些人一有小病就大量服用抗生素,这不仅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这种做法实际是在抱薪救火....。
B.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弘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积分可以兑换现金,但由于伪基站客服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的银行发来的信息,他最终上当受骗。
D.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离骚》中,屈原为真理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
B.屈原如同一朵生长在杂草丛里的玫瑰,绚烂而“不合时宜”。
他奇异的美让周围的一切感到自惭形秽,但他高洁的光芒也把自己刺得鲜血淋漓。
C.我躺在乌篷小船里,就着一盏昏暗的小马灯读《离骚》。
这时,我好像听到了屈原的喘息,仿佛还有他的哭声。
D.日前,“《楚辞文献丛刊》出版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楚辞学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
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个体或组织。
“标題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
“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
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较于纸媒,门户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击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
而不能获得足够的点击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流量变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严峻考验。
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延开来。
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
如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題提供了条件。
另外,“标题党”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题新闻,来表达诉求、宣泄情绪。
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用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2.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第Ⅰ卷(选择题)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已知过点(2,)A m -和(,4)B m 的直线与直线210x y +-=平行,则实数m 的值为( )A .0B .-8C .2D .10 2.抛物线22y x =的准线方程为( )A .12y =-B .18y =-C .12x =-D .14x =- 3.已知椭圆221102x y m m +=--,长轴在y 轴上.若焦距为4,则m 等于( ) A .4 B .5 C .7D .84.若方程2242+50x y x y k +-+=表示圆,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A .()1+∞, B .[)1+∞, C .(],1-∞ D .(),1-∞5.已知椭圆()222104x y a a +=>与双曲线22193x y -=有相同的焦点,则a 的值为( )A .B .C .4D .106.若圆221:1C x y +=与圆222:680C x y x y m +--+=外切,则( )A .21B .19C .9D .-117.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一条渐近线为y =,它的一个焦点为()2,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22126x y -=B .22162x y -=C .2213y x -= D .2213x y -=8.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且两焦点与短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则椭圆C 的标准方程是( )A .221169x y +=B .2211613x y +=C .221139x y += D .221134x y += 9.已知点P 是抛物线24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A (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A .B .3C .2 D .92 10.已知从点(2,1)-发出的一束光线,经x 轴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平分圆:22(1)(1)1x y -+-=的圆周,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3210x y --=B .3210x y -+=C .2310x y -+=D .2310x y --=11.倾斜角为4π的直线经过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右焦点F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且2AF FB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3B. 212.如图,抛物线2:4W y x =与圆()22:125C x y -+= 交于,A B 两点,点P 为劣弧AB 上不同于,A B 的一个动点,与x 轴平行的直线PQ 交抛物线W 于点Q ,则PQ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A. ()10,12B. ()12,14C. ()10,14D. ()9,11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2分)13.动圆经过点(3,0)A ,且与直线:3l x =-相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14.已知直线l :y kx k =- 与抛物线24y x =交于A 、B 两点,F 为抛物线的焦点,则11||||AF BF +=___________. 15.设A 、B 是椭圆22x a +22y b=1(a >b >0)长轴上的两个顶点,若椭圆上存在一个点P ,满足120o APB ∠= ,则椭圆的离心率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16.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2221(0)3x y a a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P 是椭圆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点,且直线2F P 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点,1APF ∆的内切圆在边1PF 上的切点为Q ,若1||4FQ =,则a =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解答应给出必须的过程)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直线1:230l x y --=和直线2:240l x y +-=,求过1l 和2l 交点且与圆22:680C x y x +-+=相切的直线l 的方程.18.(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圆22:(3)64M x y ++=圆心为M ,定点(3,0)N ,动点A 在圆M 上,线段AN 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MA 于点P(1) 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 若点Q 是曲线C 上一点,且60oMQN ∠=,求QMN ∆的面积.19.(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上的点()3,T t 到焦点F 的距离为4.(1)求t ,p 的值;(2)设A ,B 是抛物线上分别位于x 轴两侧的两个动点,且5OA OB ⋅=(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证:直线AB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20.(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椭圆E:22221(0)x ya ba b+=>>的左焦点为F1,右焦点为F2,离心率12e=,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8.(1)求椭圆E的方程;(2)设动直线l:y=kx+m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且与直线x=4相交于点Q.试探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江油中学2017级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数学(文科)答案1——6 B B D D C C 7——12 C C A C A A13.【答案】212y x = 14.【答案】115. 【答案】 16. 【答案】4 17.【解析】x =2或y =118.【解析】(1)由已知||||PA PN =,故||||||||||8||PM PN PM PA MA MN +=+==> ∴P 点轨迹是以M 、N 为焦点的椭圆 设其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则2a =8即a =4,又c =3 ,故21697b =-= 22:1167x y P C ∴+=点的轨迹的方程为 (2)由(1)知||||28QM QN a +==···①,又60o MQN ∠=222||||2||||cos ||36QM QN QM QN MQN MN ∴+-⋅∠==···② ① 2-②2有28||||3QM QN ⋅=1||||sin 2QMN S QM QN MQN ∆∴=⋅⋅∠= 19. 【解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得,342p +=,解得2p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代入点()3,T t ,可解得t =±.(2)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my n =+,211,4y A y ⎛⎫ ⎪⎝⎭,222,4y B y ⎛⎫ ⎪⎝⎭,联立24,,y x x my n ⎧=⎨=+⎩消元得2440y my n --=,则124y y m +=,124y y n =-, 由5OA OB ⋅=,得()21212516y y y y +=,所以1220y y =-或124y y =(舍去),即420n -=-,即5n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5x my =+,所以直线AB 过定点()5,0.20. 【解析】 (1)因为|AB |+|AF 2|+|BF 2|=8,即|AF 1|+|F 1B |+|AF 2|+|BF 2|=8, 又|AF 1|+|AF 2|=|BF 1|+|BF 2|=2a ,所以4a =8,a =2. 又因为12e =,即12c a =,所以c =1,所以2223b a c =-=.故椭圆E 的方程是22143x y +=.(2)由22143y kx mx y =+⎧⎪⎨+=⎪⎩,得(4k 2+3)x 2+8kmx +4m 2-12=0.因为动直线l 与椭圆E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 (x 0,y 0),所以m ≠0且Δ=0, 即64k 2m 2-4(4k 2+3)(4m 2-12)=0,化简得4k 2-m 2+3=0.(*) 此时024443kmkx k m =-=-+,y 0=kx 0+m =3m ,所以P (4km -,3m ). 由4x y kx m =⎧⎨=+⎩得Q (4,4k +m ).假设平面内存在定点M 满足条件,由图形对称性知,点M 必在x 轴上. 设M (x 1,0),则0MP MQ ⋅=对满足(*)式的m ,k 恒成立. 因为143(,)kMP x m m =--,MQ =(4-x 1,4k +m ),由0MP MQ ⋅=, 得211141612430kx kkx x m m m -+-+++=, 整理,得2111(44)430kx x x m -+-+=.(**)由于(**)式对满足(*)式的m ,k 恒成立,所以1211440430x x x -=⎧⎨-+=⎩解得x 1=1.故存在定点M (1,0),使得以PQ 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 .。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按题号顺序填涂到答题卷上,主观题用0.5黑色签字笔工整的书写到规定的答题区域,出格或错位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C.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的“乐山乐水”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文章第二至四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五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儿子烙的饼 (林华玉) 林峰的儿子小帅一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为了给儿子治病,林峰两口子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可儿子到了十岁,走起路来还是东摇西晃,站不稳,口齿也不清,只能断断续续说一些词语,而且一说话,嘴角就会流下一串口水。妻子最终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留下一封信后,逃离了这个家,再无音讯。 看着空荡荡的家,看着走路歪歪斜斜的儿子,林峰觉得生活再无颜色。他开始酗酒,每天都把自己灌得烂醉,回到家倒头就睡,沉醉不醒。 这天,他再一次大醉而归,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在床上。 不知过了多久,他好像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说:“爸……爸,起……床,吃……饼!”接着他闻到了一股久违的饼香。他睁开惺忪的眼睛,床前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十岁的儿子手里正端着一个盘子,里边有一张冒着热气的饼。 他怀疑是在梦中,所以用手指触了一下那张饼,很烫,他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同时,他也清醒了过来,眼前的一切并非做梦,确实是儿子端着一张饼站在他面前,用含混不清的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语气说着:“爸……爸,起……床,吃……饼!” 儿子会烙饼了?他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低头看去,与其说那是一张饼,不如说是一个丑丑的面疙瘩,一个烧糊的面疙瘩,上面有几片颜色深一些的东西,好像是葱花。 儿子很兴奋地说:“爸……爸,你……最喜欢……吃饼,我……是跟着……奶奶学的,以后,你就……可以……天天……吃饼了!” 烙葱油饼是林峰母亲的拿手好戏,林峰一直认为母亲烙的葱油饼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母亲烙的葱油饼又薄又香又酥,味道好极了。 母亲在世的时候,因为身体,只从乡下来过林峰家一次,那时林峰对她说:“娘,很长时间没吃到您烙的葱油饼了,您今天给我烙一张吧!” 当时,林峰的儿子就跟在奶奶的身后当小尾巴,看着奶奶从面粉袋里舀了几勺面粉出来和好放一旁,然后切好葱花放在碗里,浇上几小勺花生油,拌匀。之后把饧好的面团擀开,擀得薄薄的,浇上油和葱花,再团起来,慢慢擀平,再在平底锅上浇上一层花生油,待油温上来后,把那张擀好的饼放进锅里,时不时地用铲子翻一翻。约莫十几分钟后,一张香喷喷的葱油饼就出锅了。 回想起来就是那一次,儿子竟然记住了奶奶烙葱油饼的程序。也记住了爸爸最喜欢吃的是葱油饼,所以给爸爸烙了一张。 林峰忽然看到,儿子的小手通红,他一把抓过来,看见儿子的两只小手上有好几个水泡。显然,刚才烙饼时,滚烫的铁锅烫伤了儿子的手,林峰哽咽着说不出话,一把将儿子搂在怀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儿子一边用小手给他擦眼泪,一边说:“爸……爸,我不……疼,你……尝尝,我做……的饼,跟奶奶……做的……是不是……一样的?” 林峰撕了一块饼放在嘴里,饼有点夹生,里边还有没和开的面疙瘩,但林峰觉得这块饼又香又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饼。他说:“儿子真能干,烙的饼和奶奶烙的一样好吃!” 儿子听了,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说:“只要……爸爸……不喝酒,小帅……就……天天……给爸爸烙饼,妈妈……说过,喝酒不好……” 林峰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搂住儿子,摸着他的头说:“爸爸答应小帅,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从那以后,林峰再也没有酗酒。他在附近的工厂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工作很累,但可以照顾儿子。一年后,他把小帅送进了特殊教育学校。 小帅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为他对电脑有浓厚的兴趣,后来还专门学习了修理电脑。长大后的小帅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有了一技之长,他找到了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林峰至今仍记得小帅给他烙的饼,正是那张饼让他明白了责任和担当,更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原文有删改)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 小说详细描述林峰母亲烙葱油饼时的细节,既表现出林峰对母亲烙葱油饼的关注,更是为交代儿子会烙葱油饼的缘由,看似一段平淡的描述,在文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 林峰因家境的破败和儿子的病情自暴自弃,整日酗酒,对生活完全丧失了信心,但儿子在他一次大醉后为他烙葱油饼的举动,彻底打开了他的心结,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C.小说开头一段概括叙述林峰儿子的病情、家境的窘迫、妻子的逃离等内容,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为儿子学会生活、长大成材埋下伏笔。 D. 作品两次描写林峰流泪,这充分说明即便像林峰这样的坚强的人,面对儿子因为给他烙葱油饼而烫伤了手以及儿子劝他不要再喝酒时所说的真诚而贴心的话也会被感动。 5. 小说以“儿子烙的饼”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6. 小说的价值不但能给人带来愉悦,同时教人明理,这篇作品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7-10题。(16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征见。孝文帝受釐[注],上因惑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 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