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 第2次 基本性质共56页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56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复习资料以及相关习题-(东南大学)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抗冻性及导热性下降、上升还是不变?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孔隙率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孔隙率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2)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3)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形变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4)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5)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例如花岗岩、辉绿岩、火山首凝灰岩等。
2)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由地表的各类岩石经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后破坏后补水流、冰川或风力搬运至不同地主,再经逐层沉积并在覆盖层的压力作用或天然矿物胶结剂的胶结作用下,重新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第1节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一、材料的组成(composition)(1)化学组成(chemical) :指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
如水泥化学组成:(2)矿物组成(mineral) :将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特定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组成结构称为矿物。
矿物组成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的种类和数量。
如水泥的矿物组成:3CaO.SiO2 37~60%2CaO.SiO2 15~37%3CaO.AL2O3 37~15% 10~18%(3)相组成(phase):材料中结构相近、性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自然界中的物质可分为气相、液相、固相三种形态。
土木工程材料大多是多相固体材料,这种由两相或两相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二、材料的结构(structure)1、宏观结构(>10-3mm)材料的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
按其孔隙特征分为:(1)致密结构:指具有无可吸水、透气的孔隙的结构。
如金属材料、致密石材、玻璃、塑料、橡胶等。
(2)多孔结构:指具有粗大孔隙的结构。
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泡沫塑料及人造轻质多孔材料。
(3)微孔结构:指具有微细孔隙的结构。
如石膏制品、低温烧结粘土制品。
按其组织构造特征分为:(1)堆聚结构:指由集料与具有胶凝性或粘结性物质胶结而成的结构。
例如水泥混凝土、砂浆、沥青混合料等。
(2)纤维结构:指由天然或人工合成纤维物质构成的结构。
例如木材、玻璃钢、岩棉、GRC制品等。
(3)层状结构:指由天然形成或人工粘结等方法而将材料叠合而成的双层或多层结构。
例如胶合板、蜂窝煤、纸面石膏板、各种新型节能复合墙板等。
(4)散粒结构:指由松散粒状物质所形成的结构。
例如混凝土集料、粉煤灰、细砂、膨胀珍珠岩等。
2、细观结构(10-3~ 10-6mm 尺度)材料的细观结构是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
–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木材的木纤维–混凝土内的微裂缝等3、微观结构(10-6~ 10-10mm原子、分子尺度)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