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练习B卷
- 格式:doc
- 大小:93.01 KB
- 文档页数:10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4分)1. (3分)按拼音写汉字。
yuè dòng yào yǎn màn b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6分)看拼音,写汉字zěn me bǐyìbǐqiǎn lǜs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uān shàng piào liang wān wān qū q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分)回忆课文《亡羊补牢》,并回答问题。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羊丢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补牢的?4. (4分)多音字组词中:zhōng ________zhòng ________相:xiāng________xiàng________5. (5分)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各属于哪种句式(感叹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反问句),写在后面横线上①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________②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________③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________④这件事太有趣啦!________⑤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________6. (9分)看拼音写词语①路过的shū shu________把shuāi________倒的我扶起来,这让我倍感wēn nuǎn________。
②中国的疆域非常liáo kuò________。
③这几天的天气真zāo ɡāo________,总是下雨。
④她pàn________望着假期的到来。
《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练习
1、听写课后词语:
2、辨析,组词:
努()列()栋( )试()
怒()烈()练()式()
租()倦()陈()负()
祖()港()阵()付()
3、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尽量用上这些词句:
嫉妒激怒励志
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陈列临摹震惊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
2、中国人中,像徐悲鸿这样“为国励志”的“有心人”还有很多,你能列出几位并简要写出他们的最大成就来吗?
如:徐悲鸿世界知名画家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听写课后词语:
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陈列临摩优异承认震惊2、辨析,组词:
努(努力)列(陈列)栋(栋梁)试(考试)
怒(怒吼)烈(烈日)练(练习)式(公式)
租(租房)倦(疲倦)陈(陈设)负(负责)
祖(祖先)港(香港)阵(列阵)付(对付)
3、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尽量用上这些词句:
嫉妒激怒励志
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陈列临摹震惊。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练习填空题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jìgǎi biàncuòwùjīnù【答案】成绩;改变;错误;激怒【解析】这个题就是考查学生对生字、拼音的掌握情况。
成绩:成功的业绩、成效;今亦指工作或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收获。
成:成chéng 做好,做完:成功。
完成。
成就。
成事。
成交。
成立。
成婚。
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
绩:jì把麻搓捻成线或绳:纺绩。
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山区面貌大有纺绩ㄧ随着政治、经济关系的纺绩,人和人的关系也纺绩了。
改换;更动:~样式。
改gǎi 变更,更换:改变。
更(g?g )改。
改革。
改造。
改善。
改弦更张。
朝令夕改。
改编。
变biàn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
变动。
错误,指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认识。
简单来说,就是内心的真实意思与外部的表现不同。
激怒:刺激使发怒。
填空题语境注音我能行。
①这件作品很重要,你需要重新画。
②小红很不诚实,假装生病请假休息,结果却去游玩了。
③在北京奥运会上,刘子歌凭着一股冲劲儿冲在了最前面,并破了世界纪录。
【答案】zhòng;chóng;jiǎ;jià;chòng;chōng【解析】重zhòng分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
重荷。
重量(li?g )。
重力。
举重。
负重。
程度深:重色。
重病。
重望。
重创。
价格高:重价收买。
数量多:重金聘请。
主要,要紧:重镇。
重点。
重任。
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
重柄。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
尊重。
器重。
隆重。
言行不轻率:慎重。
自重。
重chóng再:重复。
重申。
重版。
重沓(重复繁冗)。
重阳。
重逢。
〔重庆〕地名,在中国四川省。
层:重叠。
假jiǎ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
假话。
真假。
弄虚作假。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徐悲鸿励志学画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 . 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泰山(tài qín) 达仰(yǎng áng) 嫉妒(jì jí)临摹(mó mù) 陈列(lì liè) 省城(xǐng shěng)2 . 读拼音,写词语。
Cuò w ù r èn zh ēn ju àn z ū( ) ( ) 疲( ) ( )界Chá b ēi g òu m ǎi l ì hu ì( ) ( ) ( )志 ( ) 画3 .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重:①分量较大,与“轻”相对;②程度深;③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④言行不轻率。
1.这个箱子很重。
( ) 2.奶奶的病越来越重了,我很难过。
( )3.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这件事。
( ) 4.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学生。
( )4 . 词语搭配。
热情地 临摹 优异的 作品刻苦地 指导精美的 学者潜心地 学习 著名的 成绩5 . 读句子,完成练习。
1.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这句话将徐悲鸿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这两句话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表现了徐悲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课内阅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一练课后同步练习题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一练课后同步练习题徐悲鸿励志学画练习与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chéng jì gǎi biàn cuò wù()() ( )jī nù qīng kǔyōu yì() () ( )bù zhī pí juàn yǒng wǎng zh í qián() ( )二、比一比,再组词博()导()州()搏()异()洲()奋()列()怒()愤()例()努()三、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说明,将序号写在括号里⒈清:①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②寂静③公正、廉洁④清楚⑤清贫⑥单纯⑴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⑵乡村的夜晚处处是那么清静。
()⑶他怎么也说不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⒉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抵达③将要④照着书画摹仿⑴同窗们正在细心地摹仿这幅画。
()⑵读到这儿,我恍如身临其境一样。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例:四(1)班夺得了拔河竞赛的冠军。
拔河竞赛的冠军被四(1)班夺得了。
⒈一个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⒉徐悲鸿创作的油画轰动了整个画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以下句子的意思⒈功夫不负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⒉有眼不识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读句子,答题⒈从此,徐悲鸿加倍发奋尽力。
他像一匹不知倦怠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徐悲鸿加倍发奋尽力”表此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⒉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超级震惊。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练习卷一、1.课文在线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1)给第一段内容加上标点。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知疲倦:潜心临摹:(3)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徐悲鸿学画“更加奋发努力”?一方面另一方面(4)阅读了徐悲鸿奋发学画的经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课外提优震撼(hàn)人心的演讲一天下午,在几千名大学生的掌声与欢呼声中,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物杨振宁登上了演讲台。
“……我这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以往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杨振宁坐在主席台上,对着话筒,语调铿锵(kēnɡqiānɡ),台下几千双眼静静地望着他。
“中国人并不比别人差,中国的‘两弹一星’就是最好的证明。
”杨振宁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隧道,又回到了令人激动的过去。
“1971年,我在一次宴会上,得知中国的‘两弹一星’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消息时,几乎无法控制自己,我只好离开座位,走进洗手间,那时,我已是泪流满面了。
我为中国人叫好,为中国人骄傲!”杨振宁说这话时,情绪仍然非常激动。
掌声骤(zhòu)然响起,学生们被深深地感动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无穷潜力的国家,21世纪可能是中国的世纪……在这伟大的时代里,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高等学府里,请不要忘记,你们就是中国的‘无穷潜力’.21世纪是不是中国的世纪,就要看你们的努力!”掌声再次响起,杨振宁教授在掌声中走出了会场。
他矫健的身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拳拳赤子之情更是深深地刻在了人们心中。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2分)1. (4分)选择正确的读音涎(xián yán )滑________ 胭(yīn yān )脂________生嚼(jiáo jué )________ 长年累(lěi lèi)月________2. (7分)读拼音,写字词。
①huí yì________起儿时的虽然jiān nán________却快乐的生活,爸爸的心中充满了nóng nóng________的怀念②天气很yán rè________,妈妈给我和妹妹买了几件xīn________的连衣裙。
③老师xī wàng________今天的zhí rì________生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3. (5分)读《别饿坏了那匹马》,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4. (2分)看拼音写句子。
dàjiāáng shǒu dōng wàng,děng zhe guān cháo。
________,________5. (6分)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港口 ________的池水________的灯光________的火焰 ________的长河 ________的“东方之珠”6. (6分)给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yāo yào①老师要________求大家都留下来,说有重要________的事情需要________商量。
mòméi②山洪并没________有淹没________这个小村庄,没________过多久,村里的生活就恢复了正常。
《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检测题:四年级上
学期语文
一、认真读拼音,可要把字写对哟!
jū ɡōnɡ chénɡ jì chén liè pí juàn ( ) ( ) ( ) ( )
jī nù rèn shi chuò wù chū zū
( ) ( ) ( ) ( )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四(1)班夺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
拔河比赛的冠军被四(1)班夺得了。
一个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
徐悲鸿创作的油画轰动了整个画界。
三、比一比,再组词。
悲( ) 列( ) 努( )
辈( ) 例( ) 怒( )
租( ) 绩( ) 倦( )
祖( ) 级( ) 卷( )
四、连线
急匆匆的星星热心的场面
湿漉漉的马路热闹的观众
红扑扑的脚步热情的讨论
亮晶晶的脸蛋热烈的接待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检测题,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链接:
必备的四年级语文《鸟鸣涧》课后练习题:上册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练习题:四年级上册语文。
7 徐悲鸿励志学画[读记与抄写]读一读,背一背,并正确地抄写。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积累与运用]一、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ch ōn ɡ ch òn ɡ)着徐悲鸿说话。
2.临(摹 摩) 再接再(厉 励) 二、看拼音写词语。
huìhuàpíjuànchénlièɡòu m ǎich én ɡ j ì cu ò w ù三、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徐悲鸿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 )2.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 )3.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徐悲鸿受到了绘画大师达仰的器重,( )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2.( )奋发努力,( )能为中国人争口气。
3.(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他学习非常刻苦。
4.( )刮风下雨,徐悲鸿( )要去博物馆临摹大师的作品。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徐悲鸿像不知疲倦的骏马,勇往直前。
夏天的树林如同,常常让我们流连忘返。
2.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
(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3.外国学生的话把徐悲鸿激怒了。
(改为“被”字句)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徐悲鸿知道,靠是无法改变别人的和的,必须用让他们 一下的中国人!2.“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
”“从此”指;“更加奋发努力”说明徐悲鸿以前学画,现在则。
3.“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
”这句话中的“震惊”的意思是。
那个外国学生震惊的原因是 。
[阅读与感悟]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1.“进了达仰的门”的意思是。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9分)1. (3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苹(pínɡ pín)果________ 紫袍(báo páo)________ 烦恼(nǎo lǎo)________2. (8分)读拼音,写词语bāng zhùyuàn yìyǔ zhòu jué dì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hì jièmín zúshāng diàn wūhē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6分)形近字组词。
奋________ 愤________ 列________例________ 怒________ 努________4. (6分)比一比,组词绘________ 汇________ 购________构________ 努________ 怒________5. (6分)给下面的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清:A 寂静;B 清楚;C 一点不留; D 清贫清苦________ 清静________ 说不清________②临:A 对着; B 来到; C 照着字画摹仿; D 将要临摹________ 临街________ 光临________6. (3分)读《徐悲鸿励志学画》,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________一画就 ________。
所填词表现了徐悲鸿________。
7. (4分)反义词我会写。
热情——________ 错误——________白昼——________ 退缩——________8. (5分)仔细阅读课文《火烧云》,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9. (6分)我火眼金睛,能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租________ 祖________ 绩________ 级________ 倦________ 卷________10. (5分)选择正确的解释填空。
A 清:①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②寂静③公正、廉洁④清楚⑤清贫⑥单纯①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________②乡村的夜晚到处是那么清静。
________③他怎么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________B 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④照着字画摹仿①同学们正在细心地临摹这幅画。
________②读到这儿,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________11. (4分)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选择正确的选项(1)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的主要原因是()。
A . 徐悲鸿总在人前显示自己的绘画技术高B . 达仰很看重他,热情地指导他C . 徐悲鸿的绘画技能比外国学生强(2)徐悲鸿最擅长画的是()。
A . 竹子B . 马C . 虾12. (2分)多音字组词绿lǜ________lù________13. (5分)改写句子①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
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请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②徐悲鸿创作的油画轰动了整个巴黎画界。
(改为“被”字句)14. (9分)照样子,写一写。
例:(寒冷)的冬天(沙沙)地响着暖洋洋(ABB)________的胡子________地包裹________________的果酱________地练________________的青草________地叫________15. (2分)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中句子,回答问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①这一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②从中可以体会到徐悲鸿是个________的人。
16. (10分)联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功夫不负有心人。
(2)有眼不识泰山。
17. (3分)看拼音,写汉字。
bào zhízhòng________着________接________树18. (5分)对比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①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②徐悲鸿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19. (5分)照样子,改句子。
例:四(1)班夺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
拔河比赛的冠军被四(1)班夺得了。
①一个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
②徐悲鸿创作的油画轰动了整个画界。
20. (11分)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填序号)①漏________之________②________吞________咽③________鸣________吠④ ⑤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敌人吃了败仗,如同________,仓皇逃窜。
Ⅱ小狗________地吃着饭,仿佛在外流浪吃苦已久。
21. (6分)形近字组词博________ 搏________ 导________ 异________ 州________ 洲________22. (5分)写句子。
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写一句话。
二、阅读题 (共3题;共14分)23. (4分)读《徐悲鸿励志学画》,填空①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②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
“震惊”的意思是________,那个外国学生震惊的原因:________24. (2分)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他创作的油画在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选自《徐悲鸿励志学画》(1)“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的“功夫”指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有心人”在课文中指________。
(2)用一句话来称赞徐悲鸿。
________25. (8分)为中华之崛(jué)起而读书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的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地。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的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A . 外貌B . 心理C . 行动D . 语言(2)写出一个可以替换加横线部分的词语。
a、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________b、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________(3)回答下列问题。
“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结合周恩来看到的“中华不振”的现实与他在修身课上的铿锵话语,推想一下他在沉思什么呢?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19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二、阅读题 (共3题;共14分)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