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实测地质剖面
- 格式:ppt
- 大小:310.50 KB
- 文档页数:25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994年10月1日)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 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 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 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黄与能二○○八年四月坑道原始编录重点提示1.施工中严格控制方向及坡度,处理好施工→编录→采样关系。
2.确定绘图方向:东西向坑道——左西、右东绘图;南北向坑道——北左、南右绘图。
3.布样:位置在主壁腰线以下,布样原则与探槽布样相同。
4.基线:基点及基线布于坑顶中央。
5.素描作图:用压平法作一顶、两壁展开图。
6.拐点作图:(1)坑顶:导线始终连续绘制,以拐点为旋转点,以中线为准,内侧裂开呈扇形叉口,外侧的拐弯处,因会遮档前一导线的局部而切去同样大小的扇形面。
(2)坑壁:分别对应坑顶裂开或切去遮当面。
7.点线投影与探槽相似。
8.地质描述、记录与探槽相似。
9.老硐编录:(1)首先注意安全;(2)方法按实测剖面及槽、坑编录方法,侧重与从简结合原则进行。
(3)如要参加储量估算,应对矿体刻槽取样。
目录1 坑道布置及施工管理 (1)1.1坑道布置 (1)1.2施工管理 (1)1.2.1严格控制坑道方向及坡度 (1)1.2.2坑道须符合编录要求 (1)1.2.3解决好施工,编录,采样三者关系 (2)2 编录准备工作 (2)2.1技术准备 (2)2.2人员准备 (2)2.3安全生产准备 (2)2.4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 (2)3 确定绘图方向 (2)3.1确定坑道总方向 (2)3.2东西向坑道绘图方向的确定 (3)3.3南北向坑道绘图方向的确定 (3)4 观察分层布样 (4)4.1坑道地质编录要求及时、准确 (4)4.2观察分层 (4)4.2.1综合观察要求 (4)4.2.2分层要求 (4)4.3刻槽样的布样 (5)4.3.1刻槽样位置 (5)4.3.2刻槽样布置的三不原则 (5)4.3.3矿层中夹石(脉岩)剔除原则 (6)5 基线设置 (7)5.1基点布设及定位要求 (7)5.1.1基点布设 (7)5.1.2基点定位 (7)5.2基线布置 (7)6 投影作图 (8)6.1作图要求 (8)6.1.1压平法展开素描作图 (8)6.1.2素描精度要求 (9)6.1.3 坑道方向增大在15º以上时的作图要点 (9)6.1.4坑道方向减小15º以上时的作图要点 (10)6.2.1坑道轮廓图 (11)6.2.2穿脉坑道投影作图 (12)6.2.3沿脉坑道顶和壁的投影和作图 (14)7 地质描述记录 (15)7.1基点、基线记录 (15)7.2原始地质记录 (16)7.2.1岩矿性描述要求分层进行 (16)8 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17)8.1质量检查 (17)8.1.1文字记录与素描图对照核实 (17)8.1.2 检查文,图,表,实物是否吻合 (17)8.2素描图整理与成图 (17)8.2.1数据上墨 (17)8.2.2 坑道素描图整饰 (17)9 老硐的原始地质编录 (18)9.1老硐清理和地质编录 (18)9.1.1老硐清理 (18)9.1.2老硐地质编录 (18)10 提交的资料成果 (19)坑道原始地质编录1 坑道布置及施工管理1.1坑道布置坑探以平坑为主,坑道的选用,主要考虑矿种、地形、矿体产状等因素;1.1.1穿脉坑道,无论坑口开于何处,其控矿位置应与勘探线吻合,垂直矿体走向,揭穿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实测地层(地质)剖面记录表编号:dz-1-01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第页/共页注:M=Lcosβ;h=Lsinβ;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观测者:记录者:审核者:年月日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地质剖面数据计算表编号:dz-1-02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剖面编号:第页/共页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实测地质剖面质量检查记录表编号:dz-1-03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侵入岩实测剖面抽样检查记录表卡编号:dz-1-04检查者:检查日期:年月日评价:甲级:剖面线选择合理,露头>50%;单位划分合理,各接触关系清楚,测制正确,描述详细;各类要素齐全,作图正确,各项资料完备。
乙级:剖面线选择较合理,露头尚好(30%~50%);测制较正确,单位划分合理,描述内容较详细,各类要素较齐全;作图较正确,各项资料较完备。
丙级:剖面线选择基本合理,剖面露头<30%;单位划分基本合理,但测制不全,描述欠详细;各类要素基本齐全;作图基本正确,各项资料基本完备。
丁级:①剖面线选择不妥,欠合理;②测制精度达不到该比例尺要求;观测内容不正确、有严重错误;露头不好又没有进行合理揭露;③各项资料不尽完备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实测地质剖面原始地质编录质量评分表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注:单剖面评分后加权计总分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地质观测点记录表编号:dz-1-05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1.点号:坐标:X= Y= H= m 2.位置:3.观测点性质:4.路线性质:5.地质描述:6.接触关系及产状:7.矿化现象:8.标本及照相登记:9.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观测者:检查者:年月日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野外记录地质观察点质量检查登记表编号:dz-1-06注:1、甲、乙、丙、丁级点:①甲级点指地质点所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内容齐全、正确,图文并茂。
实测地质剖面第一节实测剖面的目的及剖面位置的选择在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是对工作区内陆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
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
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待室内进行分析研究;有时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地球物理及放射性测量等项工作。
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区地质发展史的研究,以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的特征,推断地壳运动的时期及特点,通过不同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的变化等等。
因此许多专门性的研究工作也都要通过实测一定数量的地质剖面来完成。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通过实测剖面系统掌握测区内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而准确地划分地层,确定填图单位,明确分层标志,为顺利开展地质测量作好基础工作。
在踏勘测区的基础上,选择几条典型的剖面进行实测和研究,是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1.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也就是说,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
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于岩层走向。
有时一条剖面不能包括所有地层,这时可分几个剖面进行测量,然后综合成一个连续剖面。
所测每一时代地层最好要有顶面和底面,选择发育好、厚度最大的地段。
以解决地层问题为目的的剖面,最好选择结构比较简单,尽可能不受断层、褶皱及岩体干扰的剖面。
如果以解决构造问题为主,所选剖面应反映测区的主要构造特征,剖面线要垂直主要的褶皱轴线和断层走向。
2.剖面线经过地段露头要好,尽可能选择连续山脊或沟谷。
避开障碍物,减少平移。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 D2006-01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6月目次前言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总则 (3)4.2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4)5矿区地质观察点、地质剖面、探矿工程代号、编号及编录工作用品 (6)5.1矿区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 (6)5.2 地质点与剖面编号 (7)5.3勘探线编号 (7)5.4 工程编号 (8)5.5 地质编录工作用品 (8)6矿区实测地质剖面 (10)6.1 实测剖面 (10)6.1.1 目的 (10)6.2 实测勘探线剖面 (20)7地质填图 (20)7.1 目的任务 (20)7.2 准备工作 (21)7.3 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22)7.4 野外资料整理 (25)7.5 地质填图应提交的资料 (27)8探槽原始地质编录 (27)8.1 准备工作 (27)8.2 原始地质编录 (28)9探井原始地质编录 (34)9.1 园井 (35)9.2 浅井 (35)9.2.4 室内整理 (40)10坑道原始地质编录 (41)10.1 准备工作 (41)10.2 坑道地质编录方法和要求 (41)10.3 坑道文字记录 (51)10.4 编录资料整理 (52)10.5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52)10.6 老硐地质编录 (53)11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54)11.1 准备工作 (54)11.2 钻孔地质编录 (55)11.3 钻孔资料整理 (62)12地球化学测量 (64)12.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64)12.2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73)13采样及编录 (75)13.1 采样 (75)13.2 岩矿鉴定标本采样 (75)13.3 化学分析样采样 (78)13.3.11 化学分析种类 (84)13.4 可选性试验样采样 (86)13.5 矿石体重样 (87)13.6 采样应提交的资料 (89)1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及环境地质调查 (89)14.1 简易水文地质测量 (89)14.2 钻孔简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91)14.3 坑道简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93)14.4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 (94)15地质勘查工程测量 (95)15.1 一般规定 (95)15.2 剖面测量 (97)15.3 勘探坑道测量 (98)15.4 勘探工程定测 (99)15.5 工程测量应提交的资料 (100)附录A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中主要图件的图式及内容(规范性附录) (101)图A.1 实测剖面图 (101)图A.2 综合柱状图 (102)图A.3 探槽素描图 (104)图A.4园井地质记录表(附素描图) (105)图A.5浅井素描图 (106)图A.6 坑道素描图 (108)图A.7钻孔柱状图 (109)图A.8 实际材料图 (111)附录B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表格(规范性附录) (113)表B.1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113)表B.2 音像记录表 (115)表B.3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116)表B.4 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 (117)表B.5 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119)表B.6 坑道、钻孔概况表 (120)表B.7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122)表B.8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 (124)表B.9 钻孔回次记录表 (125)表B.10 岩矿心分层签 (126)表B.11 岩矿心样品签 (126)表B.12 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128)表B.13 钻孔采样登记表 (129)表B.14 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130)表B.15 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 (133)表B.16 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 (134)表B.17 化探样品送样单 (135)表B.18 标本登记表 (137)表B.19 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 (138)表B.20 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 (142)表B.21 矿区岩(矿)石小体重采样登记表 (143)表B.22 矿区岩(矿)石大体重采样登记表 (145)表B.23 水文地质点调查表 (146)表B.24 河流(溪沟)调查表 (147)表B.25 坑道掘进中地下水动态观测记录表 (149)表B.26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记录表 (151)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参考有关矿区钻探、坑探、化探、采样、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等有关规范、规定,结合地质勘查单位工作经验编写而成。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一、前言固体矿产勘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国家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编录是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规范勘查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保障勘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制定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对于提高勘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编录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地质编录应当真实反映勘查现场情况和勘查成果,不得夸大和虚构数据。
2.完整性原则:地质编录应当全面、完整地记录与勘查有关的地质信息和数据,不得漏报或遗漏重要信息。
3.准确性原则:地质编录应当准确无误地记录各项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4.时效性原则:地质编录应当及时进行,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实用性。
三、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1.地质勘查单位基本信息:记录勘查单位名称、编号、通联方式等基本信息。
2.地质勘查项目概况:记录勘查项目的名称、编号、地区位置等基本信息。
3.地质勘查工作进展:记录勘查工作的计划、实施情况、阶段性成果等信息。
4.地质调查数据:记录地质调查的数据,包括野外记录、勘探钻孔、地质剖面、取样分析等数据。
5.地质勘查成果:记录地质勘查的成果,包括勘查报告、勘查证明、地质图件等成果。
四、地质编录的规范要求1.要求地质编录人员具备地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录各项地质数据和信息。
2.要求地质编录人员严格按照统一的编录格式和标准进行编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要求地质编录资料要求精细、规范、清晰,确保数据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4.要求地质编录人员妥善保存和管理编录资料,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五、地质编录的管理和监督1.地质编录工作应当由地质勘查单位负责,设立专门的地质编录部门或岗位,负责地质编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地质编录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地质编录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地质编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包括:实测地质剖面(实测剖面)和实测勘探线剖面6.1实测剖面6.1.1目的为了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填图单元,统一技术要求.矿区填图前至少应实测1~1条完整的剖面6.1.2准备工作6.1.2.1剖面位置的选择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基岩露头较好,构造较清楚或较简单,岩石变质或蚀变较浅,矿层(体)与围岩关系清楚的地段,剖面线方向应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6.1.2.2剖面踏堪剖面线的位置基本选定后,应实地踏勘,了解露头出露情况,构造种类及形态,地层组合及岩性特征,侵入岩种类,分布,岩性及岩相变化,接触关系等,确定填图单元,标志层划分和位置,矿化带,含矿层或蚀变特征及位置,化石层位,主要构造性质,特征,重要标本,样品采集位置,剖面总体方位,工程揭露地段等.6.1.2.3编制实测剖面设计书实测剖面设计可单独编写,也可在项目工作设计中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剖面线位置,总体方向,工作量,完成期限,比例尺及精度,标本及样品的采集位置,编号,规格,数量等.实测剖面比例尺可参照表3在设计中予以确定.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岩夹层等,如厚度达不到图上1MM,也将其放大到1MM表示.6.1.3剖面测制6.1.3.1测制组人员组成及分工测制组一般由3~4人组成,包括组长,前后测手及作图员.组长由地质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含地质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剖面测制技术工作.具体担任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地质记录;前后测手及绘图员,由技术员或地质工担任,主要负责测量剖面导线方位.长度,坡度,标注导线点,打桩,测量岩层产状,采样(标本),绘制自然剖面图和剖面导线平面图.主干剖面(指完整的地质剖面)测制时,矿区所有技术人员都应参加.6.1.3.2测制方法在剖面的起点处打入写有AO(A剖面)编号和木桩,后测手持测绳的端点站于AO处,前测手持测绳向剖面前进的方向推进,在地形明显变化处或与AO点有一定距离处设置导线点1达入编号为1的木桩或用油漆在基岩上写上编号1.前测手用测绳丈量该导线斜长,前,后测手分别用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度(均要求误差≤3°内取平均值),并将上述测量数据记录于剖面记录表中,以次类推,测制AO-1,1-2,2-3导线的斜长,方向,坡度(坡度记录时,上坡为正,下坡为负)绘出剖面导线平面位置图,见图2在导线布置的同时,要求作剖面导线平面图和自然剖面地形线.图2 剖面导线平面位置图6.1.3.3绘制剖面导线平面图根据各导线的斜长和坡度,计算出各自的平距,然后在确定了正北方向的图纸上,按各导线方位角及平距将剖面位置绘制在矿区实际材料图上.如:0-3剖面导线已知:0-1斜长22M,方位角20°,坡度15°1-2斜长30M,方位角30°坡度20°2-3斜长26M,方向25°坡度30°根据公式:平距=斜长×坡度角余弦则:0-1平距=22×COS15°=21.25M1-2平距=30×COS20°=28.19 M2-3平距=26×COS30°=22.52M依次将上述导线按方向及平距展绘到实际资料图上即成剖面导线平面图,见图3 图3 剖面导线平面图6.1.3.4绘制自然剖面图地形线在剖面导线平面图的基础上,按导线点相对标高和比例尺及地形地貌特征,将导线徒手勾绘为较光滑的地形线.即成为自然剖面图地形线.见图4图4 剖面导线平面图及自然剖面图地形线6.1.3.5分层仔细观察导线附近出露的基岩,根据比例尺及矿区的实际要求,按野外地质标志将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生物组合等具明显特征,显著区别与相邻地质体的地层或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岩性层或岩相带等,作为描述,反映矿区地层特征的基本组成部分.6.1.3.6剖面投影投影方法有:铅直投影法.直接读数投影法和产状投影法a)铅直投影法和直接读数投影法一般用于剖面地形线和分层界限的投影上.见图5.图中:A2-3导线,坡度与地形坡度一致,地形线不需投影,J1与J2界限直接与导线相交,交点在导线读数(5M,13.2M)即为界限位置。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 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下称《规程》)是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用于规范和指导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文件。
下面将按照条理清晰的方式,详细解析《规程》的内容。
1.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规程》旨在规范固体矿产勘查中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地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适用范围包括固体矿产勘查各个阶段,包括地质勘查、地质工程勘察、地质环境勘查等。
2.编录的基本要求:《规程》对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包括地质资料的命名规则、内容标识标志、数据格式和编录单位等。
编录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地质数据进行正确、完整编录,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重要勘察成果的编录:《规程》对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重要勘察成果的编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重要勘察成果包括地质图、工程地质剖面、垂直深层岩体等关键数据。
编录人员必须按照标准格式进行编录,并在编录中详细描述各项数据的性质、地点和时间等重要信息。
4.编录中的质量控制:《规程》对于地质编录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包括对编录人员的素质要求、编录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编录结果的审核等。
质量控制的要求旨在提高地质编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错误和失误。
5.编录结果的保存与运用:《规程》强调了对编录结果的保存与运用的重要性。
编录人员要按照规定将编录结果存档,并根据需要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
编录结果的运用要注重数据的共享与继承,以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6.编录培训与质量评价:《规程》还提出了对编录人员的培训与质量评价工作的要求。
编录人员应接受相关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同时,对编录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不断提高地质编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DZT 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的条文清晰,对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地质勘查实测地质剖面位置的选择要求:掌握工作区的地质特征。
要点:剖面方向应垂直地层总体走向。
注意:剖面线平移时岩层层位衔接。
1、实测地质剖面的比例尺应根据矿区地质图比例尺确定。
矿区地质图实测地质剖面图1:25000 1:2000~1:10001:10000 1:1000~1:5001:5000 1:500~1:2001:2000 1:200~1:1001:1000 1:1002、在前人资料基础上,全面踏勘了解工作区地层出露分布情况,研究区内基本构造格架和构造形态发育分布情况,研究标志层。
3、选择岩层、岩相出露较完整、标志层发育、构造清楚的地段为实测地质剖面位置。
4、沿剖面线方向实地检查岩层露头分布情况,若重要地段出露不好,则要布置轻型山地工程进行揭露。
5、实测地质剖面应在地质填图之前进行,一般要测制1-3条完整的地质剖面。
第二节测制方法1、根据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确定剖面的起点。
2、基点、剖面起止点、地质观察点在实地用木桩或用油漆在岩石上标志,并用GPS定位。
3、按导线顺序,测量各种数据并记录于实测地质剖面记录本或笔记本电脑中,同时绘制路线地质平面图和地质剖面草图。
,4、如剖面前方地形不利或露头不佳时,沿岩层走向可左右平移实测剖面位置,左右平移距离不大于100米,剖面平移时岩层层位必须衔接。
5、逐层详细观察岩性,按岩性划分层位,确定分层位置, 并进行岩性描述,主要内容为: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古生物化石;蚀变及矿化现象。
野外层号采用统一编号,每一层一个号码。
在图上要注明野外层号。
6、测量并记录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曲、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的变化等。
7、逐层采集岩矿、光薄片、化石标本及设计中要求的其它各类样品,将其分类编号并记录采样位置。
8、重要的居民点、地物、河流、公路、制高点等,应在剖面图及平面图有关位置,加以注明。
9、当天工作应当天整理完。
实测地层(地质)剖面记录表编号:dz-1-01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第页/共页注:M=Lcosβ; h=Lsinβ;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观测者:记录者:审核者:年月日地质剖面数据计算表编号:dz-1-02组长:计算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实测地质剖面质量检查记录表编号:dz-1-03侵入岩实测剖面抽样检查记录表卡编号:dz-1-04表()受检单位:项目负责:剖面作者:测制时间:年月日检查者:检查日期:年月日评价:甲级:剖面线选择合理,露头>50%;单位划分合理,各接触关系清楚,测制正确,描述详细;各类要素齐全,作图正确,各项资料完备。
乙级:剖面线选择较合理,露头尚好(30%~50%);测制较正确,单位划分合理,描述内容较详细,各类要素较齐全;作图较正确,各项资料较完备。
丙级:剖面线选择基本合理,剖面露头<30%;单位划分基本合理,但测制不全,描述欠详细;各类要素基本齐全;作图基本正确,各项资料基本完备。
丁级:①剖面线选择不妥,欠合理;②测制精度达不到该比例尺要求;观测内容不正确、有严重错误;露头不好又没有进行合理揭露;③各项资料不尽完备实测地质剖面原始地质编录质量评分表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注:单剖面评分后加权计总分地质观测点记录表编号:dz-1-05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1.点号:坐标:X= Y= H= m 2.位置:3.观测点性质:4.路线性质:5.地质描述:6.接触关系及产状:7.矿化现象:8.标本及照相登记:9.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观测者:检查者:年月日野外记录地质观察点质量检查登记表编号:dz-1-06注:1、甲、乙、丙、丁级点:①甲级点指地质点所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内容齐全、正确,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