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方法及要求[1]
- 格式:pptx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49
钻探工程技术要求一、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要求(一)准备工作(二)钻孔地质编录二、采样(化学分析样的采取)(一)采样目的(二)采样准备(三)布样原则及要求(四)样品编号原则(五)岩矿心取样方法三、钻孔资料整理(一)文、图、实物资料整理(二)编制钻孔柱状图(三)钻孔地质剖面图1四、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主要资料钻探工程质量六项指标五、钻探工程技术要求一、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要求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
(一)准备工作1、施工准备2、技术准备编录人员应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状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编写钻孔设计书A编录人员应会同探矿人员,在矿区钻孔位置确定后,编写钻孔设计书。
钻孔设计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斜孔)、钻孔倾角。
(2)岩矿层分层起止井深(由上至下)(3)岩矿层分层柱状图、分层岩石名称、断层、破碎带井深。
(4)各分层岩心、矿心、矿层顶底板岩心等的采取率要求(以矿区设计为准)。
(5)孔深校正及要求(一般直孔每100m校正一次,斜孔50m校2 正一次,误差±1‰)。
(6)钻孔结构及钻进方法等。
、B、钻孔安装通知书C、钻孔施工通知书、(二)钻孔地质编录钻孔编录工作,应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井段,编录人员要跟综指导,确保钻探质量。
1、检查整理岩矿心(1)检查钻孔施工记录在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钻探班报表、包括“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中记录的回次进尺、井深、有关水文观测数据等是否齐全、准确。
)检查岩矿心整理情况(2在施工现场,将岩心箱依井深顺序排列。
仔细检查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发现岩矿心顺序有颠倒的,应予以调整,发现破碎的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时,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长当班记录员更正班报表。
钻探工程技术要求一、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要求(一)准备工作(二)钻孔地质编录二、采样(化学分析样的采取)(一)采样目的(二)采样准备(三)布样原则及要求(四)样品编号原则(五)岩矿心取样方法三、钻孔资料整理(一)文、图、实物资料整理(二)编制钻孔柱状图(三)钻孔地质剖面图四、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主要资料五、钻探工程质量六项指标钻探工程技术要求一、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要求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
(一)准备工作1、施工准备2、技术准备编录人员应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状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A、编写钻孔设计书编录人员应会同探矿人员,在矿区钻孔位置确定后,编写钻孔设计书。
钻孔设计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斜孔)、钻孔倾角。
(2)岩矿层分层起止井深(由上至下)(3)岩矿层分层柱状图、分层岩石名称、断层、破碎带井深。
(4)各分层岩心、矿心、矿层顶底板岩心等的采取率要求(以矿区设计为准)。
(5)孔深校正及要求(一般直孔每100m校正一次,斜孔50m校正一次,误差±1‰)。
(6)钻孔结构及钻进方法等。
、B、钻孔安装通知书C、钻孔施工通知书、(二)钻孔地质编录钻孔编录工作,应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井段,编录人员要跟综指导,确保钻探质量。
1、检查整理岩矿心(1)检查钻孔施工记录在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钻探班报表、包括“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中记录的回次进尺、井深、有关水文观测数据等是否齐全、准确。
(2)检查岩矿心整理情况在施工现场,将岩心箱依井深顺序排列。
仔细检查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发现岩矿心顺序有颠倒的,应予以调整,发现破碎的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时,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长当班记录员更正班报表。
一、原始地质编录的概念与内容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矿体及各种地质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并用图表和文字将矿体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如实素描和记录下来的整套工作,称之原始地质编录工作。
它是收集第一手地质资料最基本的方法。
所收集的资料是编制各种综合地质图件的基础,是进行综合研究的前提,也是评价矿床的重要依据。
原始地质编录具体包括坑探工程地质编录和钻孔地质编录(或称岩心编录),编录的主要内容如下:1、素描图:用简易的皮尺、钢卷尺和罗盘等工具,测绘各种以矿体为中心的地质现象并将其画到坐标纸上,各种勘探工程的素描图见后述。
2、文字描述:在野外记录簿上用规定的格式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如矿体产状、形状、厚度;矿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围岩类型及其蚀变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控矿关系等。
3、实物标本: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蚀变岩和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综合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标本,如化石、构造岩也要注意收集。
4、照相: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和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
照相与素描图可互相取长补短。
二、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为了提高编录的质量,使收集的资料真实可靠,并能客观反映矿床地质特征,要求在编录过程中,做到如下几点:1、编录的格式要统一、简明:如图表格式、工程编号与坐标、样品与标本的编号、岩石名称、地层划分标准、图例等都应统一、简明,便于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2、素描图要求重点突出:素描图及其文字记录均要求突出矿体或矿化部位。
3、素描图的比例尺: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和要求而定,但一般情况下都要求为1∶50~1∶200。
4、文字描述:内容要求简单、明了、说明问题。
5、编录工作:应及时经常地进行,并尽量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手续,避免内容重复。
三、几种常见的原始地质素描图在原始地质编录中,采用地质素描图来收集资料是使用最广泛而且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一、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井巷工程、钻探工程所揭露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图件等)进行。
(二)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内业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及时收集有关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地质情况。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观察研究地质现象,做好素描,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以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内业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二、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察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二)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三)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四)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位。
(五)原始地质编录要使用规定采用的记录设备和材料。
记录文字及绘图应使用2H绘图铅笔。
(六)原始地质编录应采用本规定的方法和表格(表式见附录)。
所使用的术语和代号,编码应符合有关规定。
图例与公司统一图例一致,可增补。
(七)原始地质编录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用语准确、层次分明。
三、代号及编号方法(一)工程,各种标本和样品的代号见表1(代号除注明者外,均为大写汉语拼音字母)。
表1注:(1) b、g为小写英文字母(二)编号方法1、钻探工程编号由矿区代号、工程代号、勘探线号及勘探线上该类工程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
勘探线号一般沿用原勘查阶段的系统编号(可在此基础上加密敷设),工程顺序为二位数字。
岩金矿山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及工作细则一、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重要性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是获取地质基础资料的重要途径,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山综合资料的整理,矿山资源量的计算,矿山能否按计划连续供矿,企业能否健康发展。
二、原始地质编录主要内容1、素描图:用简易的皮尺、罗盘、钢卷尺等工具,测绘坑道及采场内以矿体为中心的各种地质现象,并将其按一定比例绘制到坐标纸上。
2、文字描述:在素描图的下方用规定的格式叙述岩矿石地质特征及各种地质现象。
3.、布置样线:样线布置要尽量垂直矿体走向。
沿脉巷道在顶部布样,视矿体暴露情况,可在一壁布样。
穿脉巷道在一壁腰部布样。
样线长度一般为1米,低于1米厚的矿脉可按实际矿脉厚度布置样线。
根据矿体上下盘蚀变强弱应在矿体上下盘各布0.3—1米长的样线。
4、实物标本:根据实际需要,可采集有代表性矿石、蚀变岩及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
5、在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以及各种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能与素描图互相取长补短。
三、坑道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1、准备工作:1)、编录人员必须熟悉坑道工程布置情况及各生产工作面工作情况。
进入长时间没有生产的工作面,要严防缺氧或炮烟中毒。
2)、检查坑道内测量点是否齐全,若有毁坏,应及时补设测量点。
3)、编录工具要准备齐全。
所需工具如下: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测绳(皮尺)、钢卷尺、计算器、数码相机、三角板、量角器、文件夹、坑道平面图、坐标纸(35*25cm)、铅笔(2H)、小刀、橡皮、文具盒、红油漆、照明灯具、样品袋、样品签、标本签等。
2、编录格式1)、编录纸采用35*25cm坐标纸。
2)、相邻两个测点为一个编录段,每张编录纸只编一个编录段。
3)、比例尺采用1:100。
4)、坐标纸上方明确标明所编录地段准确位置,标清起始点和终止点测点编号及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5)、编录纸下方要进行简要文字说明,对围岩、矿体及构造地质特征进行简单叙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试行)原始地质编录是矿山生和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是搜集地质信息和研究地质体各种特征的重要手段,是矿山进行综合地质研究的依据,是布置勘探工程和指导矿床开采的基础依据。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在现场认真及时进行,要客观、准确、全面收集岩矿地质信息和及时提交图件清晰、文字简练、图文统一的原始资料。
工作质量要求应按照《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和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的规定执行,结合公司矿山生产实际及资源勘查工作需要,补充制定本规定。
一、现场地质编录主要内容及要求1、坑道原始地质编录方法采用腰线平面填图法进行编录,石门、沿脉工程要求作腰线平面图,穿脉要求作平剖面填图,以左壁为主,在矿体构造复杂地段补充掌子面素描图;井筒作四壁展开素描图。
所有原始素描图比例尺为1:200,并在1:200素描图中同时加作1:500缩图,在缩图中要求测点字迹清楚。
2、地层岩石编录的主要内容(1)岩石的产状。
(2)岩石的颜色:以岩石的新鲜面颜色为准。
(3)结构:如隐晶质、自形晶、半自形晶粒状 (粗、中、细)等。
(4)构造:如致密块状、角砾状、鲕状的、豆状、流纹状、层状构造(厚层、中厚层、薄层)等等。
(5)岩石成分:组成矿物的种类、颜色及其性质,区分主要物质及次要物质,各种物质分布变化范围,胶结物的性质,变质程度。
(6)岩石的名称:大致定出岩石的组成物质及其含量,然后根据结构、构造的特征定出名称。
(7)接触面的产状要素。
(8)准确划定所揭露的地层层位。
(9)风化程度:性质,围岩蚀变、溶洞、形状、大小、其中的残存物的种类。
3、构造的编录内容(1)断层:、断层的位置、断层的产状要素及破碎带幅宽、角砾的成分、大小形状排列方向、胶结物等。
滑动面的颜色方向,断层上下盘岩石受构造影响后的变化情况,断层性质。
(2)节理:所有节理应有产状要素和分组。
(3)褶皱:褶皱种类、产状要素、倾没方向及岩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