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IS操作详细过程

GIS操作详细过程

GIS操作详细过程
GIS操作详细过程

第一章

1、grid文件导入GeoDatabase

步骤:启动ArcCatalog。右键单击ArcCatalog目录树中的chap1数据库,指针指向New,选择Personal Geodatabase。单击这个新的Geodatabase并将其重新命名为Task1.mdb。

Shapefile文件导入GeoDatabase

步骤:启动ArcCatalog。单击“Show∕Hide ArcToolbox Windows”按钮打开ArcToolbox。右键单击ArcToolbox并选择Environments。然后单击下拉箭头至General Settings。浏览至Chap1数据库将其设为当前作业空间。

双击convertion Tools∕To Geodatabase数据集,双击Feature Class to Feature Class来打开该工具。选择emidastrm.Shp 作为输入要素,选Task1.mdb 作为输出位置,指定emidastrm作为输出要素类名称,最后单击OK。

2、试述grid文件生成坡度图的方法和流程。

步骤一、打开Layers并选择properties。在General栏将Layers改名为Task2并单击OK。

步骤二、在ArcMap中单击AddData按钮,浏览至Chap1数据库,并选中emidalat 和emidastrm.Shp。

步骤三、从Tool菜单选择Extensions并勾选Spatial Analyst。然后从ArcMap 的view菜单中选中Toolbars。在Spatial Analyst工具条单击Spatial Analyst下拉箭头,指到Surface Analysis,而后选择Slop。在Slop对话框中选中emidalat

为输入表面并单击OK。

3、*.mxd是什么文件,具有什么功能?

指的是地图文档文件。功能:存储地图文档。

第二章

1、试述经纬度坐标系统投影成横轴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方法和流程。步骤一、启动ArcCatalog。在目录树中选中idll.Shp。Metadata栏上的摘要信息显示坐标系统为地理坐标系统,单击并连接空间参照信息。

步骤二、定义idll.shp的坐标系统。打开ArcToolbox窗口。右击ArcToolbox,选中Environments。再单击General Setting下拉箭头,在the current workspace 中选择Chapter2

第三章

1、coverage和shapefile文件结构有什么不同。

Coverage是基于拓扑的矢量数据格式,Coverage模型将拓扑关系与要素数据结构结合起来;而shapefile属于非拓扑矢量图形格式。

2、述说coverage导出成shapefile的方法和流程。

步骤:启动ArcCatalog。打开ArcToolbox窗口,双击Coverage工具集下的Import From Interchange File工具,浏览至第3章数据库并选择land.e00作为输入的交换文件。将输出的数据集设定为land,单击ok完成转换。

右击land-polygon,单击Export,选择To Shapefile(single)。在其后的对话框中,将第3章数据库设定为输出路径,输入land-polygon作为输出要素类文件名,单击ok。最后右击目录树中的land-polygon.Shp选择Properties,出现shapefile Properties对话框,导出成功。

3、述说shapefile与dwg文件相互导入导出的方法与流程。

第四章

1、试述shapefile转成GeoDatabase要素类的方法和流程。

步骤一、在目录树中单击landsoil.Shp。在Preview栏中,将预览类型改成Table。

步骤二、创建一个新的GeoDatabase,将其命名为Task2.mdb。右击Task2.mdb,单击Import,选择Feature Class(single)。在随后的对话框中选择landsoil.Shp 作为输入要素。确认Task2.mdb为输出位置。输入landsoil作为输出要素的名称。单击ok。

2、说明地理关系数据模型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的区别。

首先,地理关系数据模型是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的,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把空间要素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都储存与同一个系统中而不是分开成两个系统储存。

其次,基于对象数据模型允许一个空间要素(对象)与一系列属性和方法相联系。

3、说明Geodatabase、要素类数据集和要素类之间的关系。

要素类存在于要素类数据集里面,要素类数据集存在于Geodatabase里面。

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

第1章概述与安装 1.1 概述 MAPGIS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的、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是在享有盛誉的地图编辑出版系统MAPCAD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图形表示的计算机系统。MAPGIS 包括了MAPCAD的全部基本制图功能,可以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十分复杂的地形图、地质图,同时它能对图形数据与各种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查询,从而为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于地质、矿产、地理、测绘、水利、石油、煤炭、铁道、交通、城建、规划及土地管理专业,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了城市综合管网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供水管网系统、煤气管道系统、城市规划系统、电力配网系统、通信管网及自动配线系统、环保与监测系统、警用电子地图系统、作战指挥系统、GPS 导航监控系统、旅游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 1.2安装 1)系统要求: 硬件:CPU 486 以上、16M RAM、200M 硬盘、256 色以上显示器; 操作系统:Win9x、Win2000、WinNT 、WinXP或Win7系统; 输入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GRAPHTEC—RS200Pro型扫描仪; 输出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Canon—IPF700型出图打印机。 2) 硬件的安装: MAPGIS 硬件部分有加密狗,ISA 卡、PCI 卡三种,本单位主要为MAPGIS USB 软件狗,在确保机器BIOS 设置中USB 设备未被禁止的条件下,Windows 98 和Windows2000 自带的标准USB 驱动程序均可支持MAPGIS USB 软件狗工作。 3)软件的安装: MAPGIS 安装程序的安装过程为:找到MAPGIS 系统安装软件,双击SETUP 图标,系统自动安装软件,在WIN2000/NT/XP 下安装时,应先运行WINNT_DRV,提示成功后才可选择SETUP 开始MAPGIS 程序的安装; 对于MAPGIS6.1 及MAPGIS6.5,则无关键字和安装选择,但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组件。 从上述组件中选择实际运用中需要的选项,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安装。

MapGIS 10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MapGIS 10 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第 1 章栅格几何校正 1.1 栅格数据标准图幅校正(DRG 校正)流程 标准图幅校正主要是对国家绘制的标准地形图进行操作。由于早期标准地形图以纸质档 保存,为便于统一管理和分析应用,将其扫描为电子地图后,可利用标准图幅校正操作,将 图幅校正为正确的地理坐标的电子图幅,在标准图幅校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标准地形图 赋上正确的地理坐标,也可对扫描时造成的形变误差进行修正。 步骤1:影像数据入库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为便于统一管理数据,需将影像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可利用GDBCatalog—栅格数据集右键—导入影像数据功能实现数据的入库操作。 步骤2:启动栅格几何校正 在栅格编辑菜单选择标准图幅校正功能,视图显示如下: 注意:在进行标准图幅校正前,需对图幅的信息进行读取,如图幅号、网格间距、坐标 系信息。

校正影像显示窗口:控制点全图浏览窗口; 校正文件局部放大显示窗口:控制点确认窗口,放大在校正影像显示窗口中选择的内容; 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显示图中控制点信息。 步骤3:根据图幅信息生成GCP 控制点 1、选择栅格数据 在标准图幅校正设置窗口的校正图层项浏览选择栅格数据(若当前地图已 添加待校正的栅格数据则可直接点下拉条选择添加),如图:

2、输入图幅信息 点击[下一步],设置图幅信息,如图: 在“图幅信息”对话框中各参数说明如下:i. 图幅号:读图输入图幅号信息。ii. 网格间距:读图输入格网间距。

iii. 坐标系:读图选择选择坐标系信息。 iv. 图框类型:加密框是根据图幅信息生成梯形图框,而四点框是直接生成矩形内框,加密框的精度相对较高。此处是对1:1 万的图幅进行校正,用四点框即可。 v. 最小间隔:添加的控制点的相邻点间距 vi. 采用大地坐标:指生成的标准图幅是否采用大地坐标,若采用大地坐标,则单位为米,否则采用图幅自身的坐标单位。 3、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点击[下一步],在该对话框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左侧窗口的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大概位置,使内图廓点位于右侧窗口当前显示范围,然后再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右侧窗口的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精确的位置。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廓点为例:点击对话框中的左上角按钮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并点击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大概位置后,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

GIS设计及应用复习题.doc

GIS软件应用(MapInfo)(书) 一.填空题 1. MapInfo软件具备的GIS基本功能有、、、 和等。 1. GIS基本功能有、、、、和 等 地理信息输入、编辑、查询、显示、分析和输出 P8 2. GIS(mapInfo)中空间数据可用和数据结构表示。 2. GIS中目前主要采用和数据结构表示空间数据。 矢量和栅格 P9 3. 根据代码符号的表示形式可将代码分为、和三种类型。 数字型、字母型、数字和字母混合型 P10 3. 根据代码符号的作用可将代码分为和两种类型。 P10 分类码和标识码 4. MapInfo中提供的坐标系统有、和三种类型。 经纬度表示的地理坐标系统、多种投影坐标系统和非投影(Non-Earth)坐标系 P13 4. MapInfo系统默认的坐标系统是,并用表示坐标值。 经纬度表示的地理坐标系统,用十进制弧度值表示坐标值。 5. MapInfo中提供的选取地理目标方法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定位区域属性 P25 6.地理数据采用的表示方法有、、和等。 文字、报表、图表、地图和数字地图等 7. MapInfo中地图标注可采用和两种方法实现。 自动标注或交互式标注 8. 通常一个MapInfo表包含、、、 和等五个文件。 属性数据的表结构文件(.TAB)、属性数据文件(.DAT)、交叉索引文件(.ID)、图形数据文件(.MAP)、索引文件(.IND)。 9. MapInfo中,除了一般操作的图层外,还有和两个特殊图层。 装饰图层、无缝图层 9. MapInfo中的图层控制工具可以控制、、和属性。 图层可见、可编辑、可选和可标注 10. MapInfo中,输入线的工具有、和 直线、折线、曲线

mapgis新手教程3

山西地信数码科技公司
MAPGIS 教程
8、系统弹出(如下图)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选择我们新建好的空白文件夹。
此文件夹即为 新建好的空白 文件夹
9、选择要裁剪的文件。这儿有两种情况: ①如果(左面窗口中)所有的文件都需要进行裁剪时,我们直接点击“添加全部”即可。 ②如果(左面窗口中)只有一部分文件需裁剪时,我们要将所需裁剪的文件全部选中(即将 其选为蓝色) 。然后点击“添加”→选择全部→设置“参数” (参数的设置参照下图即可)→ →单击“参数应用” (此时左下角的窗口中会显示出我们将要进行裁剪的图形文件)→单击 “装入裁剪框” (即我们在“输入编辑”中新建好的区文件)→单击“开始裁剪”→在右下 角窗口中的任意位置单击右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复位窗口” 。这时裁剪后新的图 形文件就显示在此窗口中→退出。
5

山西地信数码科技公司
MAPGIS 教程
此处为裁剪 范围。 此图为裁剪 后的新文件。
10、最后,我们可以在“输入编辑”中打开裁剪后的文件。 (如下图)
6

山西地信数码科技公司
MAPGIS 教程
本次操作结束,如发现有不清或不对的地方请与我们联系(sxmapgis@https://www.doczj.com/doc/b916290062.html,) ,我们 会及时改正,谢谢! 这里只是讲一些快速的入门法, 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 MAPGIS 知识, 请看 MAPGIS 相关书 籍。
7

山西地信数码科技公司
MAPGIS 教程
MAPGIS 打

(作者:sxmapgis) 功能:打印出图. 当一张图绘制完后,我们需要把它打印出来,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在准备出图的过程中,如果还要进行一些修改,在菜单栏上单击“返回编辑” 。
1

GIS操作手册

GIS学习笔记 生标准框 主菜单:投影变换(绘制经纬网)给横向网间隔()km(一般1或5) 纵向网间隔()km依图经纬网格来定 1、①最小起始经度(输入左下角经度数值) ②最大结束经度(右上角经度数值) ③最小起始纬度(左下角纬度数值) ④最大结束纬度(右上角纬度数值) ⑤经度间隔,纬度间隔给值:5000(起始网经度、纬度给10) 2、点击角度单位:坐标系类型(选择,下拉表)选地理坐标 坐标单位(选择)DDDMMSS.SS(度分秒) 椭球参数(选择)北京坐标系,确定,确定,(或西安坐标系)点击投影参数:坐标系类型(选择)(投影平面直角) 比例尺分母(给值)例图为10000,按图上比例尺给值 椭球参数(选择)北京坐标系,确定,确定,(或西安坐标系)点击点参数:点击投影带类型:这里选(3°带) 点击投影序号(给值,得查)这里为42° 给高度3、宽度3。 6°=22 3°=42 3、显示1:1,选点、线确定,点保存(存名为标准框),点保存(关闭)。 在主菜单中:①装入要改图的点、线、面。 ②输入四角坐标(子图号406,红色,给图层号)。 ③关所有层,改层开关,打开图层(上步存的) ④存出四点红“十”字点(实际值) 主菜单中:输入编辑中,打开标准框,对对经纬度 点内框四角坐标(子图号406,兰色)(给图层号) 单存出四点(用部分存点)名为理论值。 关所有层,改层开关,(存名)(理论值)

4、实用服务中 ①点误差校正,(打开实际值、理论值) ②实际值用(红“十”光标点)S——实际值,E——实际(确定),1:1实际确定,F自动采集控制点(1、2、3、4)。 ③控制点(理论值)(以上①②)(添加控制点) 用手动控制点(存名控制点)关闭 要校正的图(文件—保存控制点),打开文件,打开控制点。 ④数据校正(保存点线区) 另存文件(带NEW的P、L、T)存入 输入编辑中,打开标准图框,添加点线区文件 输入编辑中,打开标准图框(改后的) ⑤文件(打开标准图框)删除标准图框。添加点、线、区(NEW的) 工作区(换名存文件)存入点线区。 (工程布置图的校正在现状图的基础上从)③以后的步骤。 生标准框 主菜单——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选择需要的图框)输入左下角纬度、经度,确定——图框参数选择,只选择“标实际坐标值”其它全部取消。这样就生成了一幅标准图框,如果是多由图拼接,还是输入左下角经纬度,以此类推,然后在输入中挨个添加。 投影 1、一张5万的图放大到2万5,(5/2.5=2)放大2倍。(如果需要图中一部分裁切一块) 2、用大图四角生成一个2万5的标准图框,如果跨带生成两个图框(参照上边)生标准图(左右投影带不同,注意) 3、主菜单——投影转换——打开文件点线——P投影转换——MAPGIS文件投影——L选转换线文件——选转换点文件(确定)——P进行投影变换。 4、选择文件(选线)当前投影(带类型序号需修改一下)

GIS10.0的基本操作

红色的我不会, 会的告诉我, 错了告诉我。 操作题 1、创建文件地理数据库。打开arccatalog→右击目标文件夹→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 2、在文件地理数据库中创建要素集。右击文件地理数据库→新建→要素类→填写新建要素 类对话框→点击下一步→选中所需的坐标系→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完成。(右击生成的要素类→属性可以修改刚刚的设置) 3、在文件地理数据库中创建点、线、面要素。操作同上 4、在个人地理数据库中创建栅格数据集,在创建的栅格数据集中,加载栅格数据。右击目 标文件→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右击该个人地理数据库→新建→栅格数据集→弹出 创建栅格数据集对话框→填写内容→确定。生成。右击生成的栅格数据集→加载→加载数据→打开镶嵌对话框→填写→确定。 5、新建点,多点,线,面类型的shapefile文件,加载,新建、编辑要素。右击目标文件 →新建→shapfile→弹出对话框→填写→确定。加载要素。新建→同上。编辑→在 内容列表框中右击该要素的图层→编辑要素→开始编辑。 6、将shapefile导入到文件地理数据库。右击文件地理数据库→导入→要素类多个。 7、在文件地理数据库中,新建表:举例说明表的字段类型含义?右击文件地理数据库→新 建→表→打开新建表对话框→填写→下一步→下一步→添加所需字段和数据类型→完成。 8、编辑新建表的字段。右击该表→属性→字段选项卡。或者在内容列表框中右击该表→打 开→左上角下拉→添加字段。 9、以下操作如需要数据,使用world、worldcap地图 10、加载数据,操作并说明内容列表窗口的主要功能。点击加载数据。 第一个为按绘制顺序列出。 第二个为按源列出。 第三个为按可见性列出。在按源列出中打勾的为可见,没打勾的为不可见。表示该图层可选,可以再涂上选择要素。表示该图层不可选。点击可以切换。 第四个为按选择列出。表示清除选择。表示该图层可选,已经选中了5个 要素。 第五个为选项。点击弹出内容列表选项对话框。按需设置。 11、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简介图层属性对话框的主要功能。右击该图层→属性 →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 常规选项卡→显示图层的基本信息。 源选项卡→显示数据源信息。 选中选项卡→可以改变选择的符号和颜色。

电气GIS基础知识介绍

电气GIS基础知识介绍 随着高压开关设备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一种先进的高压配电装置,国际上叫这种设备为Gas-ins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GIS。 GIS现场交接验收试验是从产品订货采购→运输→安装→投运整个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供货方与需方相互交接的验收试验,通常在设备安装完并完成所有对接后进行,以确认GIS设备没有因运输、安装等因素而损坏,保证投运后的安全运行,现场交接试验是产品在投运前进行的最终质量验证,很大程度决定了产品的运行质量。 2 现场交接试验 2.1 主回路电阻测量 主回路电阻测量在现场安装后进行,采取分段测量与整体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GIS 各元件接触面进行测试,判断各对接单元在厂内的工艺质量及运输中内部元件是否松动等异常,测试结果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值。 现场安装后,主回路的电阻主要取决于触头间的接触电阻,其大小直接影响通过工作电流时是否产生温升不合格及通过短路电流时的耐受性能,是反映现场安装质量的重要依据。 2.2 绝缘电阻测量 绝缘电阻是反映绝缘性能的基本参数,通常用兆欧表测量。根据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可检测出绝缘件是否有惯通性的缺陷,是否整体受潮或贯通性受潮。 当绝缘缺陷贯通于两极之时其绝缘电阻会有明显变化,若只有局部缺陷,而两极间仍保持有部分良好绝缘时,绝缘电阻降低很少,甚至不发生变化,所以绝缘电阻不能检测出局部缺陷。 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有:湿度、温度、表面脏污和受潮程度、被试品剩余电荷、兆欧表的容量等;应依据所测绝缘电阻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3 SF6 气体水分含量测量 在对GIS充气前应对SF6气瓶内气体进行微水测试及对10%SF6气瓶内气体按国家标准验收,合格后方能注气。目前现场SF6气体中所含微量水分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电解法、阻容法、露点法。 在进行水分测量时,发现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量所得到的结果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内部SF6气体的水分含量是按照指数曲线规律上升的,在充气后24小时可达到稳定值的90%以上。因此SF6气体湿度测量必须在充气至额定气体压力下静止24小时后进行。对各独立气室进行微水测试结果要求为:开关气室≤150μL/L,其他气室≤250μL/L。2.4 断路器气体密封试验 现场安装应对密封部位进行密封试验。漏气是六氟化硫断路器的致命缺陷,所以其密封性能是考核产品质量的关键性能参数之一,对保证GIS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SF6气体的检漏方法分为定性检漏和定量检漏量两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检漏方法。 2.5 机械操作及机械特性试验 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元件安装完毕后,应按相应标准进行机械操作试验,其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断路器的操作试验主要应包括:合闸时间、分闸时间、合-分时间、分-合时间、合闸同期性、分闸同期性、合闸速度、分闸速度、以及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动作特性、闭锁性能及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和工频耐压等试验;其中,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和分、合闸速度是直接影响其关合和开断性能的重要参数。动作时间的长短关系到分、合故障电流的性能。只有保证正

ArcGIS+Desktop使用手册

目录 1 ArcGIS简介 (4) 1.1安装说明 (4) 1.1.1ArcView(单用户使用许可)的安装 (4) 1.1.2ArcGIS(浮动使用许可)的安装 (5) 1.2 ArcGIS体系结构 (6) 1.2.1服务器端 (7) 1.2.2客户端 (7) 2 数据格式的转换 (11) 2.1 e00格式转换成其他格式 (11) 2.2 CAD格式转换成Geodatabase (12) 3数据的显示和查询 (13) 3.1数据的打开和显示 (13) 3.1.1数据的打开 (13) 3.1.2数据视图和版面视图 (14) 3.1.3图层、数据集、地图 (15) 3.1.4管理内容表 (16) 3.1.5修改符号属性 (16) 3.1.6符号的定制 (18) 3.1.7标记要素 (19) 3.1.8自动标记要素 (21) 3.1.9设置显示阀值 (22) 3.2数据的选择与查询 (23) 3.2.1设置可选图层 (23) 3.2.2属性选择查询 (24) 3.2.3空间选择查询 (25) 3.2.4查询结果的保存 (26) 3.2.5创建查询结果的统计 (27) 4数据的编辑 (28) 4.1编辑环境 (28) 4.1.1 Editor工具条 (28) 4.1.2开始和结束编辑会话 (28) 4.1.3选取、拖动和旋转要素 (28)

4.2创建新要素 (29) 4.2.1创建线要素 (29) 4.3编辑存在要素 (30) 4.3.1编辑节点 (30) 4.3.5要素的合并 (31) 4.3.6 要素的延伸和裁剪 (31) 4.4 编辑属性 (31) 4.4.1 查看属性 (31) 4.4.2 添加和修改属性 (32) 4.4.3 复制和粘贴属性 (32) 4.5空间配准 (33) 4.5.1使用地理参考工具栏 (33) 5数据的管理 (34) 5.1内容标签 (34) 5.2预览标签 (35) 5.3元数据标签 (36) 5.4设置显示数据类型 (36) 5.5创建新ShapeFile等 (37) 6 制图与输出 (38) 6.1 地图输出 (38) 6.2 矢量数据的获取,从纸质地图到矢量地图 (39) 7空间数据处理 (43) 7.1 坐标系统 (43) 7.2 投影的实质 (46) 7.3 投影分类 (47) 7.4 GIS中的地图投影 (48) 7.5 投影变换 (52) 7.6 实例一:影像配准和坐标系转换 (52) 7.7 实例二:矢量数据的校准、匹配。 (53) 8 3D分析 (54) Exercise 1:Draping an image over a terrain surface (54) 专题一:TIN与DEM (55) Exercise 2:Visualizing contamination in an aquifer (57) 专题二:如何将2D Feature显示为3D (57) Exercise 3:Visualizing soil contamination and thyroid cancer rates (57)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

绪论 简述GIS的理解(需具体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GIS的概念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用户、空间数据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是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复杂的规划、管理和地理相关问题,例如城市规划、商业选址、环境评估、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全球变化。 地理信息的定义 理解1: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理解2: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理解3: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它起源于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储、分析与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的特点 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多维性:单点多重属性信息动态性(时间性):随时间动态变化数据量大: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含义 “有地理参照的信息”(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Information)或者,“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GIS的定义、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具有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地理数据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 GIS的组成 ①系统硬件 GIS主机: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微型计算机 GIS外部设备: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设备、全站仪等;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图形显示终端等;数据存贮与传送设备:磁带机、光盘机、活动硬盘、U盘、MP3等 GIS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 硬件的三种应用模式 单机模式: 由基本外设、处理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适用于小型GIS建设 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不方便 局域网模式: 部门或单位内部GIS建设 专线连接 资源共享较方便 广域网模式: 用户分布地域广泛,不适合专线连接 公共通讯连接 资源共享方便 局部范围为局域网,通过若干通道与广域网连接 ②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标准外设的驱动软件,目前流行的有DOS、Windows98/Nnt/2000/XP、UNIX 等。系统软件关系到GIS软件和开发语言使用的有效性,是GIS软硬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软件 数据库软件 流行数据库软件主要有Oracle、Sybase、Informix、DB2、SQL Server、Ingress等。 Oracle、Informix、Ingress等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都相继增加了空间数据类型。而ESRI公司的SDE(Spatial Database Engine)也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 图形平台 某些GIS软件中图形处理平台。如AutoDesk公司开发的基于AutoCAD的AutoMap GIS软件、Intergraph公司的基于MicroStation的MGE GIS软件 ③空间数据是GIS的血液 GIS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空间参考、属性、时间数据; 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④管理人员 GIS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 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是GIS工程及应用成功的关键。 不但对GIS的技术和功能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要具备组织管理管理的能力。 技术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系统升级、数据更新、文档管理、数据共享建设等。 GIS 功能:采集、处理、分析、查询、管理、显示、输出空间查询:位置查询、属性查询、拓扑查询 空间查询是最基本的分析功能,包括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和从属性条件检索空间物体 空间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几何量测、地图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决策分析 缓冲区分析:解决近邻度问题 缓冲区分析就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然后将这个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网络分析:解决路径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GIS中的网络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线状要素组成的,是对城市网络的抽象。 叠加分析:解决设施的选址问题 把同一地区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空间图形和属性的过程。 GIS的产生和发展(选择或判断)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Tom linson创造了GIS系统 ①60年代起步阶段②70年代巩固阶段③80年代突破阶段④90年代产业化阶段⑤21世纪网络化阶段 简述GIS的建模过程:了解目的(实际问题);准备所需数据,建立所需空间数据库;建模;查询和分析;生成报表。 举例说明GIS可应用的行业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GIS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气象部门、环境评估、宏观决策、规划决策、A VHRR、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电信资源管理、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医疗机构信息查询 GIS的地学基础 GIS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数的量算与分析。 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 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 地球椭球体是不可展曲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球面展开为平面时必然产生破裂或褶皱。“地图投影”就是要解决球面不可展的矛盾。 地图投影 由于球面上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经度、纬度)表示,而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横坐标)或者极坐标(极径、极角)表示,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保证地图精确度的重要的数学基础之一。 地图投影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长度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投影面及球面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

MapGIS 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MapGIS 10 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2014年5 月武汉

第 1 章栅格几何校正 1.1栅格数据标准图幅校正(DRG校正)流程 标准图幅校正主要是对国家绘制的标准地形图进行操作。由于早期标准地形图以纸质档保存,为便于统一管理和分析应用,将其扫描为电子地图后,可利用标准图幅校正操作,将图幅校正为正确的地理坐标的电子图幅,在标准图幅校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标准地形图赋上正确的地理坐标,也可对扫描时造成的形变误差进行修正。 步骤1:影像数据入库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为便于统一管理数据,需将影像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可利用GDBCatalog—栅格数据集右键—导入影像数据功能实现数据的入库操作。 步骤2:启动栅格几何校正 在栅格编辑菜单选择标准图幅校正功能,视图显示如下: 注意:在进行标准图幅校正前,需对图幅的信息进行读取,如图幅号、网格间距、坐标系信息。

校正影像显示窗口:控制点全图浏览窗口; 校正文件局部放大显示窗口:控制点确认窗口,放大在校正影像显示窗口中选择的内容; 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显示图中控制点信息。 步骤3:根据图幅信息生成GCP控制点 1、选择栅格数据 在标准图幅校正设置窗口的校正图层项浏览选择栅格数据(若当前地图已添加待校正的栅格数据则可直接点下拉条选择添加),如图:

2、输入图幅信息 点击[下一步],设置图幅信息,如图: 在“图幅信息”对话框中各参数说明如下:i.图幅号:读图输入图幅号信息。 ii.网格间距:读图输入格网间距。

iii.坐标系:读图选择选择坐标系信息。 iv.图框类型:加密框是根据图幅信息生成梯形图框,而四点框是直接生成矩形内框,加密框的精度相对较高。此处是对1:1万的图幅进行校正,用四点框即可。 v.最小间隔:添加的控制点的相邻点间距 vi.采用大地坐标:指生成的标准图幅是否采用大地坐标,若采用大地坐标,则单位为米,否则采用图幅自身的坐标单位。 3、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点击[下一步],在该对话框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左侧窗口的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大概位置,使内图廓点位于右侧窗口当前显示范围,然后再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右侧窗口的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精确的位置。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廓点为例:点击对话框中的左上角按钮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并点击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大概位置后,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第一章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与一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 答:geographical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 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些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GIS与机助制图(数字地图)系统 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 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主要功能是强调空间数据的处理、显示和表达,有些数字制图系统包含空间查询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 功能。 (2)GIS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是一般数据管理系统,而且通常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数据管理的基 础软件。GIS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 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 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得多。 (3)GIS与CAD系统 二者都有坐标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和处理图形数据及其空间关系,也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区别在于CAD系统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图形功能较强,属性库功能弱, 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而GIS处理的多为地理空间的自然目标和人工目标,图形关系复杂,需要有丰富的符号库和属性库,较强的空间分析功能,图形与属性的相互操作频繁,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且CAD多在单幅图上操作,海量数据的图库管理能力不如GIS。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 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是GIS的重要信息源,遥感数据经过遥感图像 处理系统处理之后,或是进入GIS系统作为背景影像,或是与经过分类的专题信息系统一道 协同进行GIS与遥感的集成分析。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地理信 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其异同点。 GIS 主要有以下五部分: (1)系统硬件: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信息系统或空间数据。 (2)系统软件: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执行GIS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 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数据输出等。 (3)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 时间特征。 (4)应用人员:GIS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GIS的最终用户,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是GIS 工程及其应用成败的关键。 (5)应用模型:GIS 应用模型是为某一特定的实际工作而建立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解决 方案,其构建和选择也是系统应用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GIS概念 (一)地理信息 1.数据 2.信息 3.地理信息 4.地理数据 5.地理信息特征 (1)空间相关性(2)空间区域性(3)空间多样性(4)空间层次性 (二)信息系统 1.概念 2.类型 (三)地理信息系统 1.定义基本内涵(4)2.基本特征 (1)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2)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3)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来自:1)地理数据2)空间分析 (四)外延 第二节GIS功能 (一)基本功能需求 1.位置2.条件3.趋势4.模式5.模拟 (二)GIS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编辑处理 3.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 4.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 5.数据输出功能 第三节GIS组成 (一)硬件系统 (二)软件系统 (三)网络 (四)空间数据 1.数据类型:(1)某个已知坐标系中的位置 (2)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 (3)与几何位置无关的属性 (五)人员 第四节GIS类型 1

(一)与相关学科关系 (二)与其他信息系统区别与联系1.GIS与机助制图系统的区别与联系2.GIS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与联系3.GIS与CAD的区别与联系 4.GIS与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区别与联系(三)GIS应用范畴 1.测绘、地图制图2.资源管理3.灾害监测4.环境保护5.精细农业6.电子商户7.电子政务 (四)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1.地理信息系统的开拓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 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大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4.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普及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二章地理空间数学基础 第一节地球空间参考 (一)三类地球表面几何模型 1.地球的自然表面 2.相对抽象的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 3.地球椭球面:地球椭球 4.数学模型 (二)坐标系统 1.坐标系统的分类及基本参数 2.球面坐标系统建立 (1)天文地理坐标系 (2)大地地理坐标系 (3)空间直角坐标系 3.平面坐标系 (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2)地方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高程基准 1.概念高程是表示地球上一点至参考基准面的距离,就一点位置而言,它和水平量值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它和水平量值在一起,统一表达点的位置。 2.我国主要高程基准 (1)1956年黄海高程系 (2)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

mapgis67操作流程

图像处理→图像分析 图像文件的格式转换 点击文件→→→“数据输入”或“数据输出”→→→转换数据类型(选择要转入或转出的图像文件格式如:tif)→→→单击“添加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转换的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单击“转换”按钮,系统提示保存结果文件→→→换名保存→→→关闭→→→点击文件→→→打开影像→→→选择要打开的影像文件→→→点击打开即可!! 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 单击“文件”菜单→→→“打开影像”→→→选择要校正的影像文件→→→点击打开→→→镶嵌融合→→→DRG生产→→→图幅生成控制点→→→单击“输入图幅信息”按钮→→→输入图幅号,网格间距,坐标系→→→确定→→把图像左上角放大一点(鼠标右键选择放大,拉框放大)→→单击“左上角”三个字→→鼠标点击左上角的内图廓交叉点(让红颜色的十字正好放在黑颜色的十字里面)→→单击“右下角”三个字→→鼠标点击右下角的内图廓交叉点→→单击“左下角”三个字→→鼠标点击左下角的内图廓交叉点→→单击“右上角”三个字→→鼠标点击右下角的内图廓交叉点→单击“生成GCP”按钮→→镶嵌融合→→DRG生产→→顺序修改控制点→→鼠标右键放大第一个控制点直到可以清楚的看见红颜色十字是否完全放在黑颜色十字里面→→鼠标右键选择指针→→让红颜色十字完全放在黑颜色十字里面→→点“空格键”确认(直到把所有控制点修改好)→→镶嵌融合→→DRG生产→→逐格网校正→→换名保存结果文件→→输入与原图一样的分辨率→→确定即可 非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 单击“文件”菜单→→“打开影像”→→选择待校正的非标准影像→→点击打开→→单击“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线文件→→选择做好的图框文件(在实习中用的是误差校正里面的”标准.WL”)→→“镶嵌融合”菜单→→删除所有控制点→→镶嵌融合→→添加控制点→→单击左边影像内一图幅角点→→确定准确位置→→按空格键确认→→单击右边影像内对应位置→→确定准确位置→→按空格键确认→→按照上面操作依次确定四个图幅角点位置(注意要按空格确认)→→镶嵌融合→→校正预览→→镶嵌融合→→影像校正即可 影像镶嵌 单击“文件”菜单→→“打开影像”→→选择左边的影像图→→点击打开→→单击“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影像文件→→选择右变的影像图→→点击打开→→“镶嵌融合”菜单→→删除所有控制点→→镶嵌融合→→添加控制点→→单击左边影像内一图幅角点→→确定准确位置→→按空格键确认→→单击右边影像内对应位置→→确定准确位置→→按空格键确认(选择明显的地物点方便左右对应)→→按照上面操作依次确定六个点(尽量均

MAPGIS操作手册中

第二章系统功能介绍 4. 1、系统管理 4. 1. 1、工程的建立 系统工作时引入了工程的概念(*.lnd ),工程包括项目文件: ( 1)系统工作所需的数据字典(*.wb ); (2)接合图表(*.wp); (3)各地物要素文件; (4)系统工作时必须的其它信息如显示比例,地区投影带号,位移等。 (5)其他的要素文件。 新建完成如上的工作。记录用户建立工程的信息,是用户工作的的第一步,建立前,用户需要确定建立文件的类型,新建文件的几个类型之间的物理关系如下: *.LND——详查工程,它由多个项目组成。 *.MPJ ??*.MPJ,及系统中的项目。包括图幅结合表,境界文件,数据字典文件等。 *.WP,* .WL,*.WT??(地物信息) 逻辑关系: 工程( *.LND)———详查工程。 项目( *.MPJ)———项目(*.MPJ) 文件————————项目中的项。 工程结构图如下所示: 工程( *.LND) 图幅境界数据字典 结合表文件文件? ..项目(*.MPJ)项目(*.MPJ)? .. 点文件线文件区文件 *.WT*.WL*.WP 点文件线文件区文件 *.WT*.WL*.WP 表 1--1 在上述的工程结构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例如:以昌平县为例,全县的土地利用数据即为一个工程即:(昌平县土地详查.LND),工程主要对项目进行管理。而各 年度的数据则可以作为一个个的项目(1995.MPJ、 1996.MPJ、 1997.MPJ ?.),一个项目分为各个层,每个层即为一个文件,如(行政区划层XZQH.WP、图斑层DLTB.WP、现状地物层XZDW.WL、零星地物层 LXDW.WT ? ..)。这样我们可以不必要面对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数据 而不知所措,轻松的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对于这一点,您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深刻的体会。 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工程管理的详细内容: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用户操作界面 如下图:

实验一、GIS软件基本功能及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实验一、GIS软件基本功能及操作 1实验目的 1)熟悉ArcGis Desktop 10的主要模块功能 2)熟悉ArcMap、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 3)了解ESRI软件的Geodatabase、Shapefile、Coverage矢量数据结构及栅格数据结构 2实验软件及数据 2.1实验软件 ArcCatalog 10、ArcMap 10 2.2实验数据 1)高程栅格文件emidalat、河流shapefile文件emidastrm.shp 文件; 2)land(Coverage文件) 3)emidatin,数字高程模型TIN 3实验步骤 3.1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 1)启动ArcCatalog,建立与数据源的联系; 使用文件菜单“连接文件夹”功能或“”工具连接到实验文件夹。

2)点击目录树中的emidalat,通过“预览”查看数据高程值,通过“描述”查看数据元数据等相关信息; 3)通过“自定义”菜单中“ArcCatalog项目”功能,切换到“元数据”选项卡,修改“元数据样式”。

再通过描述查看数据的ArcGIS元数据信息、FGDC元数据信息。 问题:元数据主要有哪些内容,元数据有什么作用?FGDC是指什么? 4)同3,查看emidastrm.shp文件元数据相关信息,在“预览”时,在下方选择中选择“预览选项”。 问题:预览选项中,如果选择的是表,则预览窗口中显示的是什么? 5)创建一个个人geodatabase,并将emidalat、emidastrm.shp 导入该geodatabase中。右键点击目录树中的目录,选择“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点击新建的数据库,重命名为“mytest.mdb”。

MAPGIS操作手册中3

1、编辑工程 编辑工程项允许用户修改如工程文件名、数据字典文件、索引文件、行政辖区及当前工作比例,面积类型,田坎面积类型等,用户确认后一定要按设置按钮,系统才确认更改。 2、编辑项目 编辑项目指编辑第一步新建的MAPGIS工程,在此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①项目显示方式 当工程建立好后,系统会有如上图左示的行政辖区、图斑、线状地物等说明,但是具体的文件名并没有显示出来,如果要显示出来,可以选择显示方式的“显示描述和文件名”, 点击设置,系统会跳到工程编辑,点击设置即可。如下图: ②项目编辑状态 因为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工程处于编辑状态,而一个详查工程可以包括多个项目,因此,需要用户设定当前的编辑的项目。具体方法是点击左边框中的如“**县1999年现状”,选择该项目的编辑状态,历史或项目或当前项目,按设置即可。 ③项目的增加,重命名,删除 在工程中增加,删除一个项目或对项目重命名。 注:在更改设置时,除开第三项外,其它的任何一个操作都需要去掉三个复选框的选中按钮。 2、项目的增加 参照上图,选择复选框的添加到工程,点击项目文件名,选择要添加的项目如demo.mpj 确定设置即可。如下图: 左边的列表框中将加入demo(项目描述)一项。设置其状态(历史或现状); ⅰ、添加ⅱ、重命名重新命名项目名。

ⅲ、删除删除工程中的项目。 1、编辑文件 如下图示: 用户可以在这里添加,删除,更改项目中的文件,也可以在此改变文件的状态,但一定要保证文件的类型准确无误,因为类型是数据处理的依据。在更改设置时,除开第三项外,其它的任何一个操作都需要去掉三个复选框的选中按钮。 具体操作是在左边LIST框中选中相应的文件,在右边进行设置。 4.1.5 保存工程 当我们对工程进行了操作后,如修改其属性等,为防止数据的丢失,需要保存系统工程。4.1.6、建立属性结构 因为系统空间数据在采集时,可能没有系统所要求的属性结构,其结构见第二章的系统结构,系统在建立工程时,需对地物的属性结构进行验证,所以,建立工程前要对建立属性结构。如下图所示: 选择相应的文件如图斑、零星地物、线状地物文件等,在列表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如图斑,零星地物等。确定即可。 以上几个方面是系统的文件功能的介绍。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