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46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鸡病防冶本文主要介绍了鸡的常见疾病,对鸡新城疫、鸡细菌性呼吸道病、春冬季节鸡常见疾病的种类和防治措施、鸡舍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我国是鸡的养殖大国,很多生产链及销售链都依靠鸡的养殖来维系。
鸡在生长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很多疾病,只有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防治才能使鸡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二、鸡新城疫本病的病原体是新城疫病毒。
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家禽都可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以春季多见。
1.临床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垂头缩颈,鸡冠和肉鬓明显发苷,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饮水增多,口鼻多有粘液流出,倒提病鸡,嗉囊内流出酸臭浑浊粘液。
后期有神经症状,如摇头、瘫痪、扭脖子如观星状,排黄绿色的稀便,产蛋下降,产软壳蛋。
2.剖检病理变化腺胃乳头明显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肠壁不同程度的坏死,枣核样溃疡灶,突出于粘膜表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卵巢变形,坏死。
泄殖腔粘膜严重出血和充血,直肠有明显的出血带。
鼻腔、喉头、气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和出血,蛋鸡多见卵泡出血,坏死及破裂,进而形成卵黄性膜炎。
3.防治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可及时注射鸡新城疫,高免蛋黄抗体,或用4倍剂量Ⅳ系苗紧急接种。
三、鸡细菌性呼吸道病1.鸡呼吸道疾病有很多种原因,其临床实践往往是多病因。
主要病原包括细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曲霉属、某些病毒和寄生虫。
除此之外,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养殖密度过大等不良环境因素也是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1雏鸡沙门氏杆菌病。
雏鸡沙门氏菌病是通过卵孵化感染常见的传染病,在南方一些地区目前的这种疾病有增加的趋势。
个体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甚至达到30%。
本病的特点是排便为白色糊状,养殖户一般称该种病为白痢。
这种疾病更多发生在雏鸡中,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
雏鸡染病之后羽毛相对蓬松,临床表现为翅膀打开、提腹式呼吸动作加快,并且伴有咳嗽声。
鸡新城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多发。
下面店铺整理了鸡新城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1、鸡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多发,发病率高低也取决于不同季节管理水平的高低。
如果鸡舍内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温度忽高忽低,饲养密度过大,就会使鸡群抵抗力下降,当有新城疫强毒株存在时就可暴发本病。
2、鸡新城疫在一个鸡群流行时,刚开始多数鸡只处于潜伏期,4~6天内病死率会直线上升,且多表现为急性型。
3、由于疫苗的作用,目前多表现为非典型性,呈散发,并以混合感染出现。
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不表现特征性症状而突然死亡,雏鸡中多见。
2、急性型:病初期鸡体发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渴欲增强,产蛋鸡产蛋下降或停产,软壳蛋增多,蛋壳颜色变浅,有时出现畸形蛋。
随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时常发出怪叫声。
嗉囊胀满,将病鸡倒提有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
病鸡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的稀粪,有时排出蛋清样稀粪,并混有绿色。
有的出现头颈震颤。
3、慢性型:以出现瘫痪鸡,头颈向后或一侧扭转,或软颈多见,多伴有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的稀粪,有时排出混有绿色的蛋清样粪。
鸡新城疫的预防措施1、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搞好舍内空气消毒,重点是改善鸡舍通风条件。
2、疫苗免疫①在一般的疫区,可以采用下列免疫程序:7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传支活疫苗(H)点眼、滴鼻,同时注射新支二联油苗,23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或克隆30苗3倍量饮水,33日龄用新城疫克隆30苗或Ⅳ系苗4倍量饮水。
②在新城疫污染严重的地区,1日龄用新城疫、传支二联弱毒疫苗喷雾或滴鼻、点眼,8-10日龄用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新城疫油苗规定剂量颈部皮下注射,14日龄用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20~25日龄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
③疫苗免疫时,操作要仔细,点眼、滴鼻要确保吸入后再放鸡,所用疫苗要现稀释现用,不能受热,30分钟内用完,使用疫苗的前后各1天内不用病毒药、清热解毒的中药,用疫苗前后3小时内不用抗生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
也称亚洲鸡瘟也称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类的传染病,,被OIE OIE列为列为列为A A 类病类病。
我国民间所说的鸡瘟就是新城疫真性鸡瘟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禽流感新城疫本病对养禽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在历史上远超过AI AI,,目前仍广泛存在于亚洲目前仍广泛存在于亚洲、、非洲非洲、、美州美州、、欧洲等国家国家。
历史与现状1926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尼年首先发现于印尼年首先发现于印尼,,同年发现于英国新城(newcastle city)city)------------故名新城疫故名新城疫我国最早见于我国最早见于193519351935年年,发病仍然比较普遍发病仍然比较普遍,,是影响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及禽产品出口的重要疫病历史上新城疫的历史上新城疫的44次大流行1、第一次第一次::开始于开始于202020世纪世纪世纪202020年代年代年代,,最初可能起源于东南亚源于东南亚,,历经历经303030年左右传遍世界大部分地年左右传遍世界大部分地区。
2、第二次第二次::于6060年代中年代中期起源于中东期起源于中东((伊拉克),),并于并于并于707070年代初年传年代初年传播到欧洲也怀疑起源于南美,通过南美的笼养鸟养鸟((如鹦鹉如鹦鹉))将其传播到欧洲和美国3、第三次大流行第三次大流行::开始于开始于707070年代末年代末年代末,,赛鸽赛鸽(racing (racing pigeon) pigeon) 被认为是本次流行的起因被认为是本次流行的起因被认为是本次流行的起因,,到19811981年年,流行传播到欧洲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播到欧洲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
4、第四次大流行第四次大流行::开始于开始于909090年代年代年代,,波及的国家及家禽种类更多禽种类更多,,其起源还没有找到一、病原学2、血清型血清型::1个,属于禽副粘病毒属于禽副粘病毒ⅠⅠ型,在禽副粘病毒副粘病毒ⅠⅠ~Ⅸ型的病毒中型的病毒中,,Ⅰ型就是型就是NDV NDV1、分类分类::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Avulavirus Avulavirus))的成员鸡新城疫病毒鸡新城疫病毒((NDV )3、基因组基因组::为单股为单股、、不分节段的负链不分节段的负链RNA RNA RNA,,长度为15186bp 15186bp或或15192bp, 15192bp, 编码编码编码66种蛋白质4、基因型基因型::1010个个(Ⅰ-Ⅹ),),历史上每次历史上每次历史上每次ND ND ND的大流行的大流行都有其主要的基因型都有其主要的基因型,,现在的第现在的第44次大流行的基因型以基因以基因ⅦⅦ型为主Ⅴ、Ⅵa 、Ⅵc 第二次大流行主要基因型流行代次Ⅱ、Ⅲ、Ⅳ第一次大流行Ⅶ第四次大流行Ⅵb 第三次大流行不同基因型之间能不同基因型之间能100%100%100%交叉保护交叉保护基因型的概念基因型的概念::以F 基因基因474747--420nt 420nt间间374bp 374bp长的核酸长的核酸序列进行遗传分析,并绘制遗传发生树,确定分析毒株的分类地位NDV F NDV F基因基因基因47nt 47nt ∼420nt 420nt片段遗传发生树片段遗传发生树ⅦⅥⅤⅧⅣⅢⅨⅠⅡ5、理化特性:5.2 2 有有囊膜,病毒抵抗力不强5.1 NDV 1 NDV能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一般用鸡的红细胞做H A 和H I能在鸡胚和多种动物细胞上生NDV能在鸡6、培养特性:NDV长。
鸡新城疫的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控措施作者:陈开培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3期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具有高度接触性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为害鸡只,其他禽类也可感染[1]。
呼吸困难、严重下痢为主要特征,败血症、黏膜和浆膜出血是其病理变化[2],腺胃黏膜出血是很明显的诊断特征。
患病鸡只的死亡率在90%以上,因此,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中国将其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此病传播迅速,四季均可发生,是养鸡业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
1 鸡新城疫的分子致病机制新城疫病毒(NDV)属于RNA病毒中的单股负链病毒目副黏病毒科(Cparamyxoviridae)副黏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的禽副黏病毒。
NDV 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现已知NDV基因组核苷酸长度有3 种:15 186nt[3]、15 192nt[4]或15 198nt[5-6]。
其基因组结构模式为3′-NP-P-M-F-HN-L-5′,可编码6 种结构蛋白,依次为核衣壳蛋白(NP)、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大蛋白(L)。
F和HN两种蛋白是其致病性及毒力强弱的决定性成分。
F 蛋白是病毒感染细胞所必需的主要成分,是决定病毒毒力的关键因子[7]。
2 鸡新城疫的诊断2.1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病鸡发病初期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气管有“呼噜”声响,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病鸡不时甩头,企图将渗出物排出,倒提病鸡常有酸臭味黏液从口中流出。
咳嗽时咳出浓痰,病重的甚至咳出血痰,容易误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8]。
此时会有少量病鸡死亡,多数7 d 左右病情有所好转,病程稍长会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
慢性病例多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或转圈,有的呈头向后仰、嘴向上的观星状姿势[9]。
鸡新城疫病毒鸡新城疫(ND)是极易传染的毁灭性疾病,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一类传染病,最常侵袭家鸡和珍珠鸡,也能感染其他家禽和野鸟。
水禽和海鸟通常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可以作为带毒者。
人也有易感性,常因接触病禽和病毒而感染。
本病于1926年首次发现于英国新城,故名。
本病死亡率极高,强毒株引起的感染常达100%,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新城疫病毒为单股RNA病毒,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
一、形态特征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约为100~250nm,有囊膜的病毒粒子呈圆形,但常因囊膜损坏而形态不规则。
囊膜上有纤突长约8nm,为脂蛋白,具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活性。
病毒粒子的内部有一核心,就是病毒的核衣壳,直径约17nm。
二、理化特性新城疫病毒(NDV)在55℃经45分钟或阳光直射下经30分钟灭活,但在4℃经几周,在-20℃经几个月,在-70℃经几年感染能力不受影响,在鲜鸡蛋中经几个月、在冻鸡中经2年仍有病毒存在,NDV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对其消毒效果不理想,大多数除垢剂能将其迅速灭活,煤酚皂、甲酚配成2%-5%浓度可以在5分钟内杀死病毒。
0.1%福尔马林37℃时6小时可以杀灭病毒。
三、生物学活性1、血凝性:NDV能凝集人、禽、小鼠等的红细胞,是由于其HN蛋白能结合红细胞表面的受体,这一特性和抗血清的特异性抑制作用可用于本病的诊断。
2、神经氨酸酶活性:神经氨酸酶(NA)也是HN蛋白的一部分,存在于副粘病毒属的所有成员,此酶的明显作用是可以将病毒逐渐从红细胞上洗脱下来。
3、细胞融合与溶血:NDV能使感染的细胞融合,造成红细胞溶血。
四、培养特性NDV易在10-12日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内或尿囊腔内生长,一般接种后24-72小时可导致鸡胚死亡,鸡胚呈出血性病变和脑炎,感染的尿囊液能凝集红细胞。
鹌鹑胚易感性更高,但病毒滴度没有鸡胚高。
NDV大多数毒株能在许多继代和传代动物细胞内增殖,最常用的是鸡胚成纤维细胞、鸡胚肾细胞、仓鼠肾细胞,但细胞培养物的病毒浓度常比鸡胚低一个滴度。
鸡新城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检测方法与防控措施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的家禽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
该病病毒不仅能感染鸡类,还能够感染其他家禽,如野生鸟类以及其他鸟类。
流行病学鸡新城疫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及嗜血虫传播(主要是蜱)等途径传播。
疫情常常在季节交替时爆发,尤其是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时容易发生。
疫情主要发生在养鸡密集地区,如养鸡场、家禽交易市场等。
临床症状鸡新城疫在病程早期症状与传统禽流感类似,但病情发展迅速,高死亡率。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呼吸道症状:发烧、乏力、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神经系统症状:病鸟表现为神经过度兴奋、死亡前表现出恐惧、抽搐、翅膀摆动、颈部后仰及喉头呼吸等神经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病鸟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腹泻及血尿等。
检测方法疾病诊断的关键在于早期的病原学检测和样品的采集。
鸡新城疫的检测方法包括:1. 病死鸟尸体解剖检查,包括病理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2. 病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该方法能够确诊感染鸡新城疫病毒,并能准确测定病毒载量,对于早期诊断及监测鸡新城疫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3. 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来间接证实鸟类是否感染了鸡新城疫病毒。
防控措施鸡新城疫的爆发会对家禽业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加强防控至关重要。
防控措施包括:1. 养殖场应加强管理,实行有效隔离,定期消毒。
同时要严格防止外界病毒输入。
2. 禁止野生鸟类进入鸡舍范围。
扼杀危险源是防控鸡新城疫的关键措施。
3. 发生疫情时,要立即进行专业消毒措施,杀死病毒,避免病毒传播。
4. 通过合理的免疫措施对鸡群进行预防,预防接种能够有效地减少鸡新城疫的发生。
总之,鸡新城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家禽疾病。
在鸡场管理中应该加强预防措施,及早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病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家禽业的健康发展。
鸡新城疫的治疗方法与预防要点鸡新城疫又称为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 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鸡新城疫的治疗方法与预防要点。
一、鸡新城疫的治疗方法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
一旦发生疫情,对病死鸡深埋,环境消毒,消灭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对周围禽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
雏鸡可用ⅳ系或可用隆30疫苗,2-3倍量饮水冲雏iv系或克隆30疫苗,3 -4倍量饮水;成鸡可用i系肌注,配合弱毒局部免疫。
二、鸡新城疫的病状表现(1)最急性型:比较少见。
3 -4周龄小鸡多发,常看不到任何症状,发病后很快死亡。
(2)急性型:最常见。
呼吸困难,有特殊的“咕噜”怪声,口和鼻中有大量黏液,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或绿色,有麻痹和神经症状,产蛋量下降。
(3)亚急性或慢性型:常见于成年鸡,麻痹、痉挛、跛行、肌肉抽搐、运动失调,产蛋鸡可引起产蛋量下降。
(4)非典型性新城疫:咳嗽,有分泌物,呼吸困难,有神经症状,种鸡、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
三、鸡新城疫的预防要点1、防治原则加强免疫,隔离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认真落实饲养场动物防疫综合措施,加强禽群的饲养管理,选择适宜的疫苗和恰当的接种方法,是保障家禽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各种疾病发生的关键。
2、预防接种目前,临床常使用的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如iv系、clone30、n79等,中等毒力活疫苗如i系、油佐剂灭活疫苗。
ⅳ系疫苗适合首免,采用滴鼻、点眼的免疫方法。
i系苗适合加强免疫,一般采用注射的方法。
油苗品种较多,有单苗和多联疫苗,质量差别较大,尽可能选用多联疫苗或浓缩多联疫苗。
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的联合应用能较好维持鸡群的hi抗体效价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为了有效防止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生,可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在log2低于6时,立即采用弱毒疫苗进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