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

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

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
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

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

魏晋士人,基本上出身于世家大族,具有绝好的艺术教养和深厚的文学造诣,但他们生不逢时,身处乱世,志向不得伸展,生命又难以保全,于是就隐居山林,饮酒服药,清谈玄学,放声啸歌,不理世事,终成名士。名士们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名之士,二为隐居不仕。魏晋时代的名士最闻名于世的当属竹林七贤了。从纪录片《竹林七贤》中,我们可以看到名士们当年的生活情境。

一、玄学和清谈。玄学是什么?它是以《老子》、《庄子》、《易经》的思想为骨架,探讨世界的“本末有无”,即用思辨的方式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在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了官方指导思想,但是经过后代的发展,儒学已掺杂了阴阳五行、谶纬神学之说,魏晋的士人不满于这种迷信残缺的经学。此时的魏晋名士受现实压迫,已不再热衷政治,而是把重心转向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上,老庄哲学的清静无为、逍遥自由的生活主张,正符合他们的心境需求,也提供新人生观的思想依据,因此老庄哲学便替代儒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魏晋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清谈,就是讲玄奥问题,不谈朝廷,不讲是非,不着边际的谈论。他们喜欢相互辩论一些玄学的理论,或在言语上崭露个人的才能。清谈是名士们最为热衷的日常活动之一,和玄学互相助长,形成一种十分特殊的文人风貌,他们聚集在深山中,一边饮酒,一边清谈玄学,力图摆脱儒家所崇尚的繁文缛节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脱放达的人生。鲁迅先生说过“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由此可知,清谈的始祖是何晏,一个曹魏时代的风流名士,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潮流。

 二、饮酒服药。饮酒向来是文人的所爱,魏晋时期尤甚,借酒消愁成为名士们逃避现实的另一种手段。在他们看来,与其清醒地看着社会的黑暗而束手无策,还不如天天沉醉在虚无缥缈的幻境中。在《竹林七贤》中以阮籍和刘伶饮酒最甚。《世说新语》中有这样记载“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炉沽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疑之,伺察终无他意。”阮籍的邻家酒店女主人长相美丽,他与王戎常去饮酒,醉后就在妇人身旁酣然大睡,妇人的丈夫初始疑心他行为不端,最终发觉他并无他意。刘伶常大醉,曾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钻到我衣裤里来呢?”从这二人的行为,足可见他们饮酒后的狂放不羁。酒成就了名士们纵逸不拘的气质性情,也成就了他们的生前之乐、身后之

名。

服药,即服食“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它是一种毒药,其五味主药为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石硫黄。由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我们可知,吃散发源于何晏,和他同志的,有王弼和夏侯玄两个人,与晏同为服药的祖师。服散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散发,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食,用冷水浇身,若误吃热食且穿衣多,则必死无疑。除了吃冷饭之外,还要多外出步行运动,称为行散。与吃冷食不同,酒要饮热酒、好酒,每天饮数次,使身体薰薰有酒势,处于微醉状态。西晋的裴秀就是因服药后饮用冷酒而葬送了身家性命。吃药后,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因此不穿鞋改穿木屐,衣服则以袖大宽松为主。名士们服食五石散一方面为了延年益寿,另一方面也可以忘记精神上的痛苦,作为达到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及作为士人内在精神养炼的手段。五石散炼制成本颇高,因此服用五石散也成为名士们的身份象征。

三、进山采药与神仙信仰。名士们服用的五石散多为其亲手炼制,因此欲炼药散,首先要入山采集药物。这客观上促进了他们的登山游览活动。七贤们常相约共同行走于太行山腹地采集药石。太行山腹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极其丰盛富饶的矿物质和进补药用植物,为隐士们采药炼丹提供了良好充沛的自然资源。《竹林七贤》中提到某日王烈与嵇康同到深山中去采药,王烈突闻一声巨响,犹如山裂地陷,赶紧去看,只见大山崩塌,崩塌处四周都是青石,青石中有一个约一尺见方的洞,洞里不断流淌出软蜡状像骨髓的白色黏物。他觉着好奇,就顺手捏了一把,团成药丸状,试着品尝,发现它竟然像粳米饭那样香甜。他一下子意识到这是珍贵的东西,就赶紧团上几颗送给好友嵇康,可嵇康打开一看,却是几粒石子而已,一敲能发出声音。这足以说明,魏晋名士们经常上山采药。

名士们服食药物,追求养生,实际上是为延年益寿,追求长生不老。他们相信神仙之学,如嵇康之兄嵇喜所撰的《嵇康传》中所言“康以为神仙者,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致。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若安期、彭祖之伦,可以善求而得也。”他们认为神仙的存在并非虚妄,乃天然生就,凡人可以通过导养修行等手段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同安期、彭祖活至一千多或七百多岁。

四、隐居不仕与娱乐生活。从历史上来看魏晋时期是政治上极端黑暗的时期,司马氏集团随意罗织罪名陷害知识分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种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蔑视礼法、冲决纲常束缚、张扬个性,

就成为魏晋名士的精神追求,他们寄情山水,隐居不仕,追求自由,狂放不羁。在《竹林七贤》中,嵇康与阮籍最没有出仕之心,王戎受司马氏的诱惑,出任吏部尚书,他想拉嵇康一同出仕,被嵇康断然拒绝,写下了千古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书中阐明了嵇康的“必不堪者七和甚不可者二也”,表明自己喜爱在野外抱琴行吟、弋钓草野,不喜吊丧、与俗人交往;自己性情刚直,放肆直言,遇事便忍不住,欲违心顺俗,则与本性冲突。这些名士们为了明哲保身,

认识美(美学论文)

认识美 中心思想:美,无处不在,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只要灵感一现,就能发现它,也许很平常、很自然、很普遍的事物,但就其作为存在来讲,就是美的。审美的人性化表明美使人成为人,人自身的劳动、活动本身就产生了美。在此,不是人规定了美,而是美规定了人,是人与美的相互生成。而作为审美来讲,研究美必然会到达一定境地,这同时又凸显出美的境界的另外一面——真善美,真、善作为美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就是美。人生活于世界上,一直以来都与自然、社会打交道,而人与自然、社会的交往实践中,本身就产生了美。并且在相处中,也体现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及人自身的美。 关键词:人的主观能动性审美解放真善美人与自然和社会 美的存在极其普遍。美存在于自然、社会及人类活动中,关键在于只要灵感显现就会发现美。而美学在学术上是作为感性学来讲的,其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即美。因此,美学必然关联于人的感性、感官和感觉。作为感性学来讲,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它研究美、美感和艺术,关于美学的理解,还包括美的理论和艺术理论等。 关于美学,古希腊是美学产生的摇篮,而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及其问题,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希腊对于美学的论述,主要是建立在哲学思考之上,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每位先哲的观点,都对美学的发展起奠基性作用。前苏格拉底美学时期,美学可归结为宇宙论美学;而柏拉图把美的本质规定为理念,就是纯粹理念自身,是美的万物的根源,是万物的最高品质,他认为,真实的东西并不是具有真善美或者美的个别事物,而是真善美自身。他的理念高度理性化,并没有落于实际东西,从而形成抽象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与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诗学》是诗意理性的科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美产生于大小及秩序;二,美产生于一定尺度,不能不及,也不能过。他将美的行为归结为秩序、匀称、明确,因而,美是由形式而体现的。他的观点使人的思维得到拓展,所以画家在美上就有了一席之地。 美,从哲学上分析主要与三条道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我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唯心主义思想,即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存在美,必须从主观角度出发才能发现美。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精神世界才得以独立,精神世界是由物质世界衍生出来的,由此,人的精神文化建立在物质世界条件之上,所以灿烂的人类文明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且由人制造出来的。而“实践唯物主义表明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建表明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人创造了美。”1“必须承认,实践唯物主义道路突破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困境,唯美的本源找到了新的出路。但他们三者有一个共同之处:都试图在美之外给美找一个根源。这一根源成为了美的本质,但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指出美,而是美自身之后的某种本质,是显示出美作为美自身是如何生成出来的。”2 研究美学思想,必然牵扯到什么是人的问题。宽泛的讲,人就是动物,有血有肉、有欲望等;从严格讲,人却会思考,“人与动物根本界限在于理性,理性成为人的最高尺度,并成为人思考、言说和行动的准则。凭借理性,人规定自己并规定对象;将存在作为人与动物的界限,因为存在的人是活生生的人,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生有死”3前者界限是古希腊到近代确立的界限,后者则是现代思想界限。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美主要有七种用法:用于事物自身描述、美感、良好、完美、善良、艺术、审美而审美主要是以这七种方式展开的。审美应是非功利性的活动,审美本身唯一有 1《美学》,彭富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62页 2《哲学美学导论》,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05,第49-50页 3《美学》,彭富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112页

日常生活中审美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朱志荣教授在苏州大学的演讲 演讲者小传:朱志荣 1961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艺术论》、《古近代西方文艺理论》、《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中国审美理论》、《中西美学之间》等 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风行一时,当时一本美学著作一版常常能够销售到几万册,这在世界学术史上都是罕见的。后来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人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纯学术的兴趣,更多人趋于务实。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多元的价值趋向和多元兴趣,是一个好的现象,另外一方面过于务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漠视美学也是偏颇的。到了新世纪,我们对于美学的研究,不但要继承前人的学理研究,而且要面对现实的问题 ,回答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任何学术,不管多么艰深,都要落实到具体、纷繁复杂的现象。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当然不能只是停留在各种现象的浅层和表面,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层次,但它同时也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感性的现象。我的一位前辈师长几年前说过,美学不应该庸俗化,美学从来不是教人如何梳妆、打扮、抹口红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不能庸俗化,它是研究学理性问题的,不是一门指导人们如何获取感官享受的庸俗化科学。但是,美学的学理研究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尚,必须能够指导具体的审美活动,指导人们的梳妆、打扮、抹口红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欣赏。 美学的原理必须与审美现象相适应,必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的关注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虽

美学与美好人生(下) 课程考试93分卷

美学与美好人生(下)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 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 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 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 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 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 答案。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哪项? A.彭锋副教授指出,摆脱平均美的追逐的最好方式, 是恢复不可定义的美的本来面目。 B.彭锋副教授指出,鉴于关于真善美是什么的问题 处于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因此美好生活的三要素实际上 是生、爱、乐这三种具体的行为方式。 C.彭锋副教授指出,在现实人生中,审美经验是一 种最能体现生、爱、乐的经验,所以我们常说审美创造 (生)、审美移情(爱)、审美愉快(乐)。 D.彭锋副教授指出,乐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忧 比乐优先。 2. 彭锋副教授指出,()决定产品的价格。 A.科学技术 B.经济运作 C.资本实力

D.经营理念 3. 下列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哪项? A.彭锋副教授指出,日益发达的传媒改变了社会现 实;社会现实经过传媒的叙事之后被故事化了、审美化了;传媒对人的生活发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人们开始模仿传媒的故事将日常生活故事化。 B.彭锋副教授指出,基因技术使得动植物世界的审 美化成为可能。 C.彭锋副教授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审美 化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更巧妙的控制形式。 D.彭锋副教授指出,真正的美是平均的,真正的美 是有标准的。 4. 彭锋副教授指出,()决定产品的质量。 A.科学技术 B.经济运作 C.资本实力 D.经营理念 5. “日日是好日”,是下列哪位禅师的名言? A.云门文偃 B.百丈怀海禅师 C.马祖道一禅师 D.星云禅师 6. 彭锋副教授指出,审美化普遍采取()的标准,这实际上是以美的名义扼杀审美敏感力。 A.平均美 B.差异美 C.形象美

关于举办“美丽校园、美好生活”摄影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美丽校园、美好生活”摄影比赛的通知 各分工会: 为了激发教职工热爱学校的情感,弘扬教职工主人翁精神,学校工会与宣传部决定举办“美丽校园、美好生活”摄影比赛,庆祝“五一”劳动节,现将比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活动主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筑中国梦,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美丽校园、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示近年来校园建设的风貌和佛科院教职工的风采,激励和鼓舞员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振奋的精神风貌投身于学校建设和发展。 二、比赛时间 即日起至2014年3月20日报送参赛作品,3月28日前进行评选,2014年4月25日前对获奖作品进行展览。 三、参赛对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每位员工限报3件作品。 四、参赛类别及要求 作品可以是反映校园环境,以及展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多方面,充分展示佛科院人的精神风貌。 作品大小不做具体要求,“美丽校园”类作品拍摄地点及内容必须真实反映校园的事或物。“美好生活”类作品不受地点限制。 (1)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拍摄的原创作品,版权需归摄影者本人所有。 (2)参赛作品主要以2010年至2014年的作品为主,鼓励以组图方式参加比赛,充分展现2010年至2014年佛科院各方面工作的变化(校外场景作品以2012年至2014年的作品为主)。 (3)只接受数码照片,彩色、黑白不限,单幅、组图均可,组图要求为不超6张。 (4)PS处理仅限于剪裁、对比度、色彩调整;合成及拼接照片、特技照片,以及其他增加或删减影像内容等影响作品真实性的照片不得参选。 (5)像素要求:上传照片不得低于800万像素。 (6)参评作品应注明标题,具体参照附件1; 五、评选及奖项 1、评选:比赛将聘请有关专家及人员组成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

论审美与人生 【摘要】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的时间不是重复循环的圆,而是飞速向前的一条直线。我们的人生以时间为度量衡,也是如直线般向前延伸。表面上,我们经历了种种曲折坎坷,人生似乎是一条曲线;本质上,一切的欢乐与不幸,得意与失落都将随时间匆匆流去,如直线飞速向后,永不复返。 哲人说,人生三重境界。一位作家将这三重境界用一般充满禅机的语句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关键词】人生,得意与失落,境界 Life with aesthetic theory [Abstracts] Milan kundera, say, of life is not to repeat the cycle time round, but the fast forward in a straight line. Our life in time weights and measures, such as straight line is a straight line. On the surface, we experienced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bumpy, life seems to be a curve; In essence, all the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proud and loss will be in a hurry to flow over time, such as linear rapid back, never return. A wise man says, life three levels. A writer will the three levels of statements with general full of zen to illustrate: see mountain is mountain, see water is water; See mountain is not a mountain, see water not water; See mountain or mountain, see water or water. [Key words] Life, proud and lost, realm 1.审美的魅力 1.1 审美的理解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

生活美学论文

理想,让生活更美好

摘要: 美应当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呈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也的确是无处不在的。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理想构建的蓝图去丰富生活,给平淡的日常生活赋予美的意义。 关键词: 衣着搭配饮食文化居家生活言谈举止 正文: 这学期,我选修了“生活美学”这门课,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在老师悉心的讲授下收获颇丰:我学到了许多平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常识,也渐渐注意到了许多平时经常忽略的小细节,相信这些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具体讲讲,毕业后的我将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审美理想的日常生活。 1.首先是衣着搭配方面,我觉得服饰的搭配对于打造一个人的形象具有很大的作用。合适的穿着可以给别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它有极强的塑造力。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搭配,不但可以修正、掩饰身材的不足,而且能强调突出你的优点。在日常的工作中,给人以踏实稳重的形象,在与朋友的交往中,给人以亲切又不失端庄的好感,这些都能为你的日常生活添色加彩,营造美的氛围。 就我个人的身材而言,不高、偏瘦。虽然身高较为娇小,但我相信,适当的穿衣打扮可以巧妙的掩饰我的身材缺陷,借助服装转移大

家的注意力,再通过培养自身的大方举止,照样能突出我应有的个性气质和风度。我想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把头发全部扎起来,剪个蓬松的发型会使我看上去高一些; (2)不要穿横宽条的,或者使我看上去一截两段的衣服。应该选择竖窄条、色彩反差不很大的; (3)袜子、皮鞋和裤脚边的颜色最好要一样,以起到拉长身高的作用。 而我的优点是身材偏瘦,腰较细,所以我会选择收腰修身的衣服,以突出我的身材优势。 具体来讲,如果毕业后的我成功成为一名办公室白领,上班的时候我会穿合身的A形西装套裙,里面搭一件简单款的白色衬衫。脚上穿一双简约型的黑色高跟鞋,这样会使我看起来不失端庄,同时给人以专业能干的感觉,使整个人的气质得以体现。而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喜欢简单休闲风的类型。一件简单款式的白色T恤搭上修身显瘦的蓝色牛仔裤,再穿上纯色的帆布鞋,无论是在逛街还是出游,我都会游刃有余,怡然自得。如果是去参加正式一些的聚会或是party,我则 会选择一件合身的亮色小礼裙,配上白色的小披肩,踩上优雅端庄的高跟鞋,戴上点缀的耳环项链,落落大方,不失高雅。 2.再来谈谈日常的饮食文化吧。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天的一日三餐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养成一个良好的

美学原理尔雅课作业参考答案

1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 A、西方形而上学 B、西方美学 C、中国形而上学 D、中国美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3 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华罗庚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 A、海德格尔 B、费希纳 C、萨特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种人文学科 B、美学是一种交叉学科 C、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D、美学是一种发展完善的学科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 A、自然美

B、社会美 C、科学美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5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1 京剧的意象世界,主要依靠()表现出来。 A、场景 B、剧情 C、技艺 D、演员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美好事物 B、审美经验 C、人生体验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3 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美学的学科性质 D、人们的喜好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4 学习美学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为此对西方美学都要摒弃。()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美丽校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美丽校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通过本次班会让大家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希望大家付诸于行动,为创建美好的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是WTT收集整理的《美丽校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物,哪些是公物,并懂得如何爱护公物、 2、明白故意破坏公物对我们的危害。 3、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4、能为植树护绿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方式: 谈话交流、观看、表演小品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主持人甲:亲爱的同学们:你想在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快乐生活吗? 主持人乙:你想在一个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的校园学习成长吗?

主持人甲:校园,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乙:为此,我们今天就以“美丽校园,从我做起”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为建设我们的美好校园都来出谋划策吧! 主持人甲:谁来说一说我们的学校美不美?我们的学校都有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 主持人乙:是呀!我们的校园多美呀!这美丽的校园怎样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呢?(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主持人甲: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爱护我们的校园?(学生自由畅谈) (二)新授: 活动一: 1、明确什么是公物?(出示) 桌子、椅子、门窗、点灯、教学设备(电子白板)应急指示灯、室内外宣传板、树木花草等,像这种属于国家和集体的东西,都是公物,但除了学校里东西是公物外,在校外公共场所中的一些设施也属于公物。如:垃圾桶、路灯、绿化带等。 1、应该怎样做到爱和公物呢? (1)、听录音《桌椅的对话》和桌椅受损的照片引入:(出示)

生活美学:为生活立“美之心”

生活美学:为生活立“美之心” 有学者认为生活美学的提出是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的中国美学,从对西方超功利美学的引进开始、到美学大讨论中对人的实践的讨论、再到生活美学的兴起,这一美学史的发展表明美学在不断向具体的、活着的、小写的人落实和生成。从美学史角度对生活美学的这个历史定位,笔者基本赞成,那么,生活美学为何在新世纪得以全面出场呢? 时代境遇: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 当今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构成了生活美学得以兴起的历史背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个就是“好生活”,另一个则是“美生活”。好的生活是美的生活的现实基础,美的生活则为好的生活的升华。好的生活无疑就是有“质量”的生活,而美的生活则是有“品质”的生活。 生活美学就是要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以有品质的生活来升华有质量的生活,并对人民大众进行生活美育的普及。生活美育则是生活美学的逻辑推演,生活美学通过生活美育得以落实。如今,越来越多的从事茶道、花道、香道、汉服复兴、工艺民艺、非遗保护、游戏动漫、社区规划等领域工作的人士,都积极融入生活美学的潮流中,并在各地传播着美学美育观念。

实际上,“生活美学”,不仅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之学,而且更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前者之“学”是理论的,后者之“道”则是践行的,二者恰要合一,这就是美学上的知行合一。 整个东方美学,从根源上也是一种“生活美学”。东方美学不仅是可“知悟”到的人生智慧,更是诉诸“践行”的现世传统。这是由于,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东方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有趣的是,“东方美学”这个词却不是东方人提出的,法国历史学家雷纳·格鲁塞在1948年《从希腊到中国》中最早用过,而后才有东方对自身美学传统的“自觉意识”。由此,也形成了最初的“比较意识”,一说“中国美学重‘形’,日本美学重‘色’,而韩国美学重‘线’”。但实际上,真正连纵起整个东方美学的内核乃为“生活”,它们皆为一种倡导生活化的“生活美学”。 东方生活美学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有的“不即不离”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中国的“生活美学”就可以代表东方传统,这种传统就是一种始终未断裂的生活传统。中国古典美学作为最“原生态”的生活审美化传统,形成了一种忧乐圆融的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审美与生活不即不离

美学期末论文.

美与生活 --------自然之美 作者:李梦杰 1引言 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现在,对美学的研究对象还有争论。 第一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在持这种意见的人看来,美学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个美本身,那个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第二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这个观点在西方美学史上得到了相当一批美学家的认同。 第三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这种意见是随着19世纪心理学的兴起,主张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和研究一切审美现象,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美学研究的中心。 总之,以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各种意见虽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亦有各自的缺陷,因而都难以取得学术界的公认。[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应揭示和阐明审美现象,帮助人们了解美、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一般特征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美学学科本身,并从而提高人的审美欣赏能力外,针对当今社会,它尤其还要提高人的精神,促使人生审美化,亦即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 关于美学,它几乎是没有界限的,所有事物有其丑陋的一面,也有其美的一面,正如易经的道理所言,万事万物有其阴阳,正反。在大自然中,天地有时会发出它的怒吼,地震,台风,暴风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基础,我们能从它那里得到食物,水和空气,但除了这些,还有自然对我们的心灵的美化,自然无处不在,它滋养着我们,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美,我在这篇文章中所论述的,便是自然的美。 关键词:美学;发现;自然 2材料与方法 本文于2016年在云南农业大学的图书馆,自习室,自主学习中心撰写,资料于图书馆,网络查找。各种研讨与自习室进行。 3正文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们一直都伴随在我身边。比如:明媚的阳光、绿色的草坪、清澈的流水

美学原理-《浅谈美与生活》

美学原理-《浅谈美与生活》

浅谈美与生活 为之哀叹和愤怒。那么,试问,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美的事物真的那么少么?我们再不需要美的追求了么?关于美的研究,都是些空中楼阁,与实际的生活毫无关联了吗? 时间追溯到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美”字的意思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以羊大为美。且不论这个定义对美的本质的挖掘有多深,它至少证明了美的概念是源于生活的。然而这不等于美的意思就仅仅停留在功利性和功用性上,它应该包含有更高级更广泛的意思。另外,美在平常的概念中,有好处和优点的意思,有的人认为,它意味着不平常的好处和优点,但是是什么样的好处和优点却是概念模糊的。不过美的作用总应该是,对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等方面的认识,它应该是化解矛盾问题的原因,是引导和驱使人类走上正路的本来力量。 在现代美学上,所谓“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只有在人们对审美对象产生一种特有的情感时,才作出“美”的原则。它肯定的是主体某种特殊的内心感受。但是美并非是单纯的抽象的理念,而应该是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现象。审美就是观察美在客观现实世界的丰富表现。 美应当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呈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也的确是无处不在的。 首先,来自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构成自然美的。是那些使我们想起人的生活的东西。”很多自然物,被我们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人类情感的喻指,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愉悦。伴着清晨的阳光的一缕微风,洒遍满山的相思红叶,淌落叶片间的几滴晶莹的露珠,夕阳西下袅袅的炊烟,翱翔的鹰隼划破剌眼的雪光,宁静中等待背驰的骏马,树枝上啁啾的小鸟,澎湃而蔚蓝的海洋,澄明而温柔的天野,金黄而璀璨的麦浪,以及繁花胜雪的季节。可是,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倚窗听过穿林打叶声?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在雨疏风骤时,留得残荷听雨声? 其次,来自于那些深深打动过我们的艺术品。一支舞、一幅画、一首歌、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座雕塑。“千手观音”艺术做了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这些姑娘舞动的姿态展现了是中华古国深厚的情感,浓重的文化,纯美的艺术。

我的美好美丽的校园生活作文

我的美好美丽的校园生活作文 导读:我的美好美丽的校园生活作文 走在校园干净整洁的校道上,时不时传来一阵鸟鸣,在这一瞬间,许许多多的往事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我刚入小学的时候,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妹妹,刚刚踏进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有些不适应,整天又哭又闹,让老师无可奈何,让家人忧心忡忡。见到我鼻涕眼泪糊一脸的滑稽样儿,有人会忍不住笑话我,也有人会蹲下身来抚慰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为啥老爱哭,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 慢慢的,短短的羊角辫换成了小姑娘的麻花辫儿,我上三年级了。这时的我,在班上还算得上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我对自己的成绩并不十分满意,因为每次考试后总还有不少的同学分数比我高。这时,常有同学、老师在身边安慰我说:“加油,我相信你!”这使我有了充足的信心奋起直追。 很快,现在的我成为一位五年级的大姐姐了。每当我看见低年级的小朋友哭泣时,就会想起小时候爱哭鼻子的自己,每当我看见邻居小弟弟小妹妹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暗自神伤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去安慰、鼓励她们。是的,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当初那个不分青红皂白而流泪的小女生,不是曾经那个给人惹麻烦的小姑娘了,而成长为一个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大姐姐。 几年时间匆匆过去了,是那些“热心肠”的使者让我奋勇向前,是那些贴心的安慰使我奋勇向前。我不会忘记那些曾经给予我帮助的

人,更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我会为自己的小学校园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的美好美丽的校园生活作文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让我倍感舒适。神清气爽的`我这才反应过来,今天就是那痛苦的开始:星期一啊!我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教室进行着“苦不堪言”的早读。 当第一束阳光从地平线升起,校园里传来了郎朗的读书声,虽然大多数同学都有“星期一综合症”,但我们依然昂首挺胸。放声朗读,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读书声中,展开了一天的学习。 就在读书声中詹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这个星期三就是元旦节了,学校将在这个星期二的下午举行一次‘跳蚤市场’”。刚说完全班就像一条长江,话语就像那滔滔的江水连绵不绝,这时的詹老师悬崖勒马止住了这场洪水,但大家激动的心情还是难以掩盖,就连上课回答问题时都是蹦蹦跳跳的。放了学,大家回到家很快地做完作业,开始寻找一些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就连睡觉时都是那么的精神焕发,我也是如此。 第二天,大家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教室,没有哪一个脸上不是挂着满脸的笑容,手上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为今天的“跳蚤市场”做足了准备。女孩子带的都是非常可爱的小娃娃、小饰品等,男孩子呢则是带的一些漫画书、枪炮类玩具,琳琅满目堆满墙角。每个同学的手中都准备了一份给老师的感谢卡,准备悄悄地送给老师。好不容易到了下午的“跳蚤市场”时间,同学们个个都兴奋不已,拿出自己

浅析色彩原理及生活中色彩美学应用

浅析色彩原理及色彩美学应用 一、色彩的形成原理与性质以及色彩心里 1.1色彩的形成原理与性质 我们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每天都感受着色彩带给我们的动力。那么色彩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白天的色彩要比晚上鲜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色彩与光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通常将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因为只有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才能呈现出色彩。因此我们所说的物体色也就是物体对光的吸收、反射、透射后的颜色。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当光源、反射光、射光未能显示出某种色彩倾向时,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无彩色系。有彩色系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了不同的色彩倾向。将同样的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颜色的空间里,会发现他们有不同的色彩倾向。这种物体由于在光的照射下受环境影响改变固有色而显现出一种与环境一致的颜色。 由此可见,色彩的形成是由光源色、物体色、环境色三部分组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种颜色因为受光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性,这是由于色彩的三个特性决定的。即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色彩间彼此区分的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色彩的混合可以产生新色相。物体的色相是决定画面色调和情感的主要因素。 明度是指色彩的阴暗、深浅程度。在绘画中也称素描关系。一般来讲明度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色相受光后,由于物体的强弱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指颜色本来的明度。明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表现力。单色或无彩色画面主要是通过明度变化来表现的。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黑色、白色、灰色表现出的色彩明度最为纯粹。 纯度是指色彩鲜艳或灰浊的程度。色彩的明度改变会影响其纯度的变化,但是色彩纯度变化时该色彩的明度却不一定随纯度的变化而变化。 把色彩的色相和明度二者合并起来的状态就是色调。色调传达给人的总体感受并不是单一的,大致有四种分类。如,从色相方面来看,有红色调,绿色调等,从色彩的冷暖方面来看,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从色彩的明度来看有高明度色调和低明度色调,从色彩纯度来看有纯色调和灰色调。 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所谓“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都显示出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色彩,色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总是生活在色彩之中。色彩作为用色彩色彩来说话或传递信息的一种符号,人们会按照自己思维方式和尺度来加以描绘,在房间里面设计中,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等不同,即使对同一种色彩,在联想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在色彩中的运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1.2色彩心里 色彩离不开人的心理因素。色彩通过人的眼睛到大脑,使人对产生对色彩的联想、感觉及其象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对于同一种色彩来说其感受也不同。 1.色彩联想 具体联想:由看到的色彩想到具体的事物。如看到红色,我们马上会想到血

美丽校园从我做起

美丽校园,从我做起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美丽校园从我做起》。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在这里学习,在这里生活,学校就如同我们第二个家。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共呼吸,共成长,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的伙伴,和我们共同承受,共同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挑战! 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关爱;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宽容谦让,学会做人。 每次看到整洁美丽的校园,我们仿佛看到了同学们辛勤扫除的身影,然而仔细地观察,却发现看似整洁的校园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学校的墙壁,不知是哪位硬是要在上面加几个脚印;有些同学,喜欢在教学楼上,用垃圾来做“自由落体”的实验;还有一些同学,他们总喜欢在桌椅上刻刻划划。 望着眼前这些披上绿装的树木,望着脚下干净平坦的路面,望着一扇扇洁净明亮的窗户,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校园充满了浑浊不堪的空气,花草树木全都枯萎凋谢,墙壁和桌面被涂写刻画得伤痕累累,尘土四处飞扬,到处都是垃圾,处于这样的校园之中,我们又怎么能够安心愉悦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呢? 如果说,校园的整体美要归功于那些辛勤的身影,那么上述的那些说大不大,说小却又不小的污点,就应该是同学们个人卫生习惯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任何工作中决不能以“差不多”而自满,决不能让狭隘的眼光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维护校园环境,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端正心态,把简单的事情做得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成经典,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也就得到了提升。 面对这些校园污点,我们希望宿舍、教学楼、每条道路都能保持着干净整洁的样子,我希望垃圾纸屑都能乖乖地待在垃圾桶里

美学复习

美学复习提纲 1. 辨析“审美”、“美学思维”、“美学”三个概念。 答:“审美”:是人类现实活动之一;它包含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 “美学思维”:是审美意识的观念化,它势必趋向理论自觉形态; “美学”:是人类知识近代分化所产生的美学思维的学科形态。 2.(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艺术 美学曾被规定为“艺术哲学” 但美学研究艺术与艺术学不同。 2.“美” 一个多义的“美”不宜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范畴术语。 3.“审美经验” 只有作为涵括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经验”才是美学的研究对象。 (2)“中国美学”中国美学三种涵义 答:1.中国古典美学 ——依托中国古代文化主干儒释道的美学思想 2.“美学在中国” ——晚清以来中国从西方引进的美学学科 3.“中国美学”的重建 ——自觉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美学现代形态 注意“中西”与“古今”的两对比较 3.美学的学科性质。 答: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1)自然科学——自然(客体) 1.人类知识三大现代分类(2)社会科学——社会(客体) (3)人文科学——人(主体)

2.人文科学以人生价值意义为中心,包含着不同角度学科:哲学、伦理学、教育学……人文科学理论是各门人文学科的“元理论”。 3.明确美学的人文学科特性,对于美学具有根本性意义。 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1.具有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批判引导功能。 美学并非自然科学式价值中立的客观剖析,对商业消费主义审美现象的批判。 2.作为哲学学科具有深层思维特性。 美学以对人生元价值代表之一的审美的理论反思,成为人生哲学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美学相邻学科 1.美学与艺术学 (1)二者各自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 (2)外延重合(交叉)部分二者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不同 2.美学与心理学 美学与心理学的不同: (1)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外在的观测,美学立足于审美心理内在的体验。 (2)心理学只记录心理反应的生理——物理变量,并且只就心理规律客观说明。美学却要求理解审美心理,并势必伴随体验将研究者自身的精神经历带入心理对象而作出不同于客观说明的解释。 (3)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传统的“自然学”,但审美心理并不是对事物的认知或应用反应,而是超越上述关系的精神境界。 3.美学与宗教学 现代性嬗变的背景下,古代社会神秘权威崇拜消解、理性化,唯独审美保留其魅力。 4.(1)请列举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答: ? 1.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 ? 2.柏拉图——“美的事物”与“美本身”问题的提出 ? 3.亚里士多德——“美本身”体现为“美的事物”属性 ? 4.普洛丁——“理式”实体的神学化 ? 5.休谟——审美本质的主观化,相对化,甚至失去客观标准 ? 6.康德——主体审美心理结构论

美学与艺术论文

《美学与艺术文化》 期末论文 题目:诗歌作品的审美分析—— 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姓名:叶炜杰 学号:201230740224 学院:信息学院 班级: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摘要: 唐代的诗歌绚烂璀璨,《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张若虚的诗人借对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五种良辰美景的描绘,尽情赞美了大自然,构成了境界非凡的奇丽景色。“‘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诗真绝诗,才真绝才也”。 “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全诗以“月”为主体,14个“月”字统摄全诗。在结构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江水、沙滩、夜空、原野、花林、飞霜、扁舟子、恩妇、高楼、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画面及场景,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关键词:诗歌;月;花;江;诗人;相得益彰 一、该诗在创作上有三个重要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以春江潮水和月夜做为开始,作者就“江”、“月”即景抒情。将“春江花月夜”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继而又引出对花林美妙景色的描绘:“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犹如一股清爽之风扑面而来,刹那间便感觉到那种清爽美的存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在这种淡静如水的环境中,灵魂仿佛被净化,使人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圣洁心情。 2、含蓄表述,意蕴悠长。 “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面对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诗的后半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和思妇的离恨闺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种过渡非常的自然,没有丝毫的牵强附会之状,情和景高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意蕴是非常深远的。浓浓的离别相思之情在澄澈空明的孤月中,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愁别绪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感情色彩,营造了梦幻般的意境。然后,作者推出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情思哀愁。“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春江花月夜》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它并没有直接书写游子思妇的感情,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景色表述,而后很自然的过渡到的。以景喻人,以景衬托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的那一份悠长的相思之情寄托于明月和春潮。 3、语言清晰,结构严谨。 《春江花月夜》全诗语言清晰,对仗工整,韵律婉转,浓淡相宜。共三十六句,四句换一韵,共换九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有强烈的节奏感;又由于顶针句式的灵活使用,使语言清新流畅,琅琅上口。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

(完整版)美丽校园汇报材料

杜集镇共青希望小学创建“最美校园”汇报材料 自2016年伊始,共青希望小学本着“承载希望,放飞梦想”的宗旨,遵循“育人为本,继承传统,体现审美,彰显特色”的原则,根据县教育局和镇教委的指导和部署,以争创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为具体实施目标,努力打造“最美校园”。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2001年8月,是由共青团捐资兴建的一所希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277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540平方米,绿化面积1600平方米,运动场5796平方米。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361人,教师23人,其中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13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教学、生活、活动”三区分开,校园总体布局合理,地理条件优良,是师生生活、工作、学习的美好家园。 二、绿色校园,洁净雅美。 1.学校规划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合理布局,功能用房配备齐全,环境宜人。 2.学校建筑设计、整体布局、建筑风格体现学校文化内涵;对现有大型建筑设施如教学楼、办公楼、以及食堂、厕所等设施等立足实际,合理配置功能空间,细化、深化其教育功能;让校门、校园道路、学生活动场所、国旗护栏等设施设

置实用、美观、和谐、统一。令学校各项设施的功能按标识清晰醒目,既各具特色又风格统一、相映成趣,从形式到内容力求体现整体美感。 3.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绿化美化。充分考虑花季差异,进行合理搭配,形成疏密有方、错落有致、深浅有度、文化寓意深刻的绿色景观。 4.在教学楼走廊安装多盏节能路灯,极大地方便了师生。 三、制度校园,规范至美。 根据学校日常工作和阶段性重大工作,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制度建设,人人参与定制度,事事有制度,时时有制度,处处有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保证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并定期进行科学考评。 1.采取1+nx管理模式,学校各功能室工作分配到人,由管理员制定功能室工作制度。 2.除寒暑假外,正常情况下应悬挂国旗,阴雨天要及时落下。 3.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保证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校长了解、支持、帮助学校。 四、书香校园,和谐静美

审美与人生论文

什么是审美?审美需要哪些条件?审美对人生有何意义? 浅论审美与人生 【摘要】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提升的今天,人们更加渴求对生活与大自然的审美去感悟人生的美好,拂去心里或看到的丑陋。本文正是通过对审美的概念分析,如何对事物进行审美和发现美的所在, 以及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所在,去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 [ 关键词] 审美人生美的事物 审美的概念 1.审美的理解 1.1主体是审美活动的人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同时只有处在审美的活动中的人,才称得上是“审美人”。 只有一个人对自己喜欢或是感觉到美的事物进行精神和心理的洗礼,让美的事物陶冶自己的情趣,得到灵魂的更上一层,倘若一个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而无动于衷的人,是怎么也不会发现这个事物的美,也很难进入到审美的状态的。比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在不同的人眼里,是有着不同的感观,一个喜欢它的人,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妙感受;然而一个不喜欢它的人,甚至会觉得这朵花,影响到他美好心情。 1.2客体是一切美的事物 1.21美的概念 美是纯朴的,是一切的真善美,同时美也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和非功利性的,否则它就变成了一种“恶”或是“不美”。在阅读老师的的博客时候,我被《和农人们去卖菜》这篇文章深深的感触到了,“打开后尾箱,开始装菜,农人们拿来塑料纸铺在里面,说是怕把我的车弄脏。”,农人们是纯朴和真实,因为怕弄脏别人的车,就把一些塑料纸放上去了,他们这个小细节动作,就体现了他们是美的,是因为他们的善良和美丽,才让这篇文章更加的生动和感人。 1.22审美客体的存在形态 1.大自然 大自然的美是因人而异的,自身是不自觉,不雕塑的,具有天然性和原始性的。大自然的美,美在和谐,让人引发艺术的情怀和人生的感悟。 2.社会美 社会美是存在于社会事物中的,能体现人类的社会情感的美。社会美在普通人老百姓上就可以深刻地体现出来,如《与农人们卖菜》中的农人们就体现出他们的真善美。社会的美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逛街,它成为了人们感性的释放, 也是对美的熏陶与享受,而不只是为了购物而购物。 3.艺术美 一个美丽的建筑、一首动听的音乐、一件漂亮的服饰等等,都能舒缓我们烦躁的心,陶冶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让我们在这个物质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些宁静的真实的东西。 2.发现美的条件 2.24具备必要的审美修养 要正确领会艺术作品的精髓、感受其魅力、获得美的享受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必要的审美修养包括知识储备、文化教养及生活阅历等。审美活动包含理解的因素。人的审美活动不只停留在感觉阶段,要用自己所处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阅历以及自己的情感区欣赏美。欣赏世界上的一切美的事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