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课件《魔法奶奶的电话》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14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第一章:课程导入1.1 目的:通过引入魔法奶奶的电话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资源:魔法奶奶的电话PPT,魔法奶奶的电话故事书。
1.3 教学步骤:1.3.1 教师向学生介绍魔法奶奶的电话PPT,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魔法奶奶的电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1.3.2 教师讲述魔法奶奶的电话故事书,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1.3.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魔法奶奶的电话有什么作用?”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第二章:基本概念2.1 目的:帮助学生理解魔法奶奶的电话的基本概念。
2.2 教学资源:魔法奶奶的电话PPT,魔法奶奶的电话实物。
2.3 教学步骤:2.3.1 教师向学生介绍魔法奶奶的电话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魔法奶奶的电话实物。
2.3.2 教师进行魔法奶奶的电话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2.3.3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使用魔法奶奶的电话,并回答问题:“你们学会了怎样使用魔法奶奶的电话吗?”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操作魔法奶奶的电话的正确性。
第三章:魔法奶奶的电话使用技巧3.1 目的:帮助学生掌握魔法奶奶的电话使用技巧。
3.2 教学资源:魔法奶奶的电话PPT,魔法奶奶的电话实物。
3.3 教学步骤:3.3.1 教师向学生介绍魔法奶奶的电话的使用技巧,如拨打电话、接听电话、通话音量调节等。
3.3.2 教师进行魔法奶奶的电话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3.3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使用魔法奶奶的电话,并回答问题:“你们学会了怎样使用魔法奶奶的电话了吗?”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操作魔法奶奶的电话的正确性。
第四章:情景对话4.1 目的:通过情景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4.2 教学资源:魔法奶奶的电话PPT,魔法奶奶的电话实物。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电话的简单使用方法。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魔法奶奶的电话2. 故事梗概:有一天,魔法奶奶的电话突然响了,她通过电话帮助动物们解决各种问题,发现是一个小朋友误打误撞地拨通了魔法奶奶的电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倾听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通过电话进行沟通的基本礼仪。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电话模型、魔法奶奶头饰。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魔法奶奶的歌曲,激发幼儿对魔法奶奶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解:教师通过课件讲述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讲述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故事情节。
4. 活动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魔法电话,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这五个章节教案是“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魔法奶奶的电话》教案”的初步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六、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是否对故事感兴趣,能否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2. 认知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电话使用的认识。
3. 技能掌握: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中是否能独立完成任务,是否掌握了电话的基本使用方法。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在讲故事时,适时提问幼儿,引导他们参与故事情节的推测和讨论。
2. 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电话礼仪和使用方法。
3. 创作引导: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魔法电话。
2024年《魔法奶奶的电话》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和模仿,理解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的内容。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兴趣。
3.教育幼儿关爱长辈,懂得尊敬和感恩。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
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
三、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魔法奶奶的电话》2.画纸、彩笔、水彩笔3.魔法道具:魔法电话4.音乐CD:《魔法奶奶的电话》主题曲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爱的亲人,引导他们讲述亲人的特点。
2.引出故事主题:“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魔法奶奶和电话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魔法奶奶的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二)故事讲述1.播放《魔法奶奶的电话》课件,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2.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提问幼儿: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魔法奶奶的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三)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请幼儿分成小组,讨论魔法奶奶的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及他们想对魔法奶奶说的话。
2.选出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创意表达1.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画纸和彩笔,邀请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魔法电话。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魔法电话。
3.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2.提问幼儿:你们觉得魔法奶奶的电话有什么寓意?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长辈?3.教育幼儿关爱长辈,懂得尊敬和感恩。
(六)结束1.播放《魔法奶奶的电话》主题曲,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故事的美好。
2.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尝试用魔法电话与长辈沟通,记录沟通内容,分享到班级群。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魔法电话角,让幼儿随时发挥想象力,创作更多有趣的魔法电话。
六、活动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发现幼儿对魔法奶奶的电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互动环节积极参与,创意表达环节也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通话》,详细内容为“魔法奶奶的电话”。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电话的奥秘,激发他们对语言和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基本的电话用语。
2.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增进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话用语的表达和运用。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电话模型、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手拿电话模型,模拟打电话的情景,引导孩子们关注电话的奇妙之处。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讲述魔法奶奶的电话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电话用语。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卡片,以故事中的电话对话为例,讲解电话用语的表达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用学具模拟打电话,练习电话用语。
5.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讨论如何用电话用语进行礼貌沟通。
7. 创意表达(10分钟)孩子们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创作一幅与电话相关的创意画。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电话用语编写一段对话。
2. 创意画:以电话为主题,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带领孩子们参观电信博物馆,了解电话的发展历程。
举办“小小电话工程师”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电话模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安排。
4. 板书设计的内容。
5.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示例。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魔法数学》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魔法奶奶的电话》。
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认识数字09,了解电话号码的组成,学会拨打和接听电话。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9,知道电话号码的组成,能正确拨打和接听电话。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09,学会拨打和接听电话。
难点:理解电话号码的组成,正确拨打和接听电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电话模型、数字卡片、电话号码牌。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课件《魔法奶奶的电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字和电话。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电话模型,引导幼儿认识数字09。
(2)讲解电话号码的组成,让幼儿明白每个数字的顺序和意义。
(3)演示拨打和接听电话的方法,让幼儿学会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数字卡片,让幼儿按顺序排列09。
(2)分组进行打电话游戏,练习拨打和接听电话。
4. 小结与拓展(10分钟)(1)回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电话号码的组成。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记住家人和朋友的电话号码?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魔法奶奶的电话》2. 内容:(1)数字09(2)电话号码组成(3)拨打和接听电话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家的电话。
(2)写一写你家人的电话号码。
2. 答案:(1)画出电话的轮廓,标出数字09。
(2)正确书写家人电话号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学会拨打家长电话。
(2)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收集身边的数字,了解数字的用途。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通话》,详细内容围绕《魔法奶奶的电话》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有趣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插图,引导学生学习电话通话的基本礼仪和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话通话的基本礼仪,能够在实际通话中运用。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3. 增进学生对奇妙通话故事的理解,激发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话通话的基本礼仪,如问候、自我介绍、礼貌用语等。
教学重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魔法奶奶的电话道具,PPT展示故事插图。
2. 学具:电话玩具,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魔法奶奶的电话道具,模拟通话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电话通话的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故事插图,引导学生学习电话通话的基本礼仪和语言表达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电话通话模拟,练习问候、自我介绍、礼貌用语等。
4. 故事学习(10分钟)朗读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让学生跟读,理解故事内容。
5. 课堂小结(5分钟)6. 创作环节(10分钟)学生利用绘画材料,创作与魔法奶奶通话的场景。
7.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魔法奶奶的电话》2. 内容:电话礼仪:问候、自我介绍、礼貌用语语言表达:倾听、表达、互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回家后,给魔法奶奶打一个电话,记录通话内容。
b. 结合通话内容,编写一个通话故事。
2. 答案:a. 通话内容要求包含问候、自我介绍、礼貌用语等。
b. 编写的故事要富有想象力,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通话实践,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大班语言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内容了解电话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电话,并能区分电话的不同种类。
2.提供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接电话和发短信。
3.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部模拟电话和一些毛笔等写字工具。
2.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与故事相似的图片和角色卡片等教学材料。
3.学生需要准备听讲和写作的笔、纸。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电器和技术设备,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掌握的相关名词和知识。
2. 引入故事情节(10分钟)让学生轮流阅读《魔法奶奶的电话》,并对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角色卡片等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场景和关键事件。
3. 学习电话的种类和使用方法(10分钟)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电话以及各种电话的使用方法,如座机电话、移动电话、短信等,并让学生模拟使用电话和发送短信。
4. 想象与创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创造一个自己的神奇故事,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故事中提到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和创意思维能力。
5. 练习口头表达和写作(2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和书写练习,希望学生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语言练习,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表达过程,提高他们的语言整合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展开,通过故事情节和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电话的概念、种类和使用方法,并通过想象与创作、口头表达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意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很感兴趣,他们的讲解也很生动。
大班语言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一、教学内容《魔法奶奶的电话》是一本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儿童故事书,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二册第九章节。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魔法奶奶之间的故事,通过魔法电话,奶奶可以帮助小女孩解决各种问题。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引导幼儿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流技巧。
3. 教育幼儿学会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魔法奶奶的电话、图片卡、贴纸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PPT,展示魔法奶奶的电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见过魔法奶奶的电话吗?你们想不想拥有一部魔法电话呢?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生动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在讲解过程中,邀请幼儿回答问题,如:魔法奶奶是如何帮助小女孩解决问题的?小女孩学会了什么?3. 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要求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角色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与故事相关的情境,要求幼儿用魔法电话解决问题。
如:有一天,小狗丢失了,你们可以用魔法电话帮小狗找到家吗?5. 小组讨论(5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魔法故事。
六、板书设计1. 魔法奶奶的电话2. 小女孩的问题3. 魔法电话的解决办法4. 故事道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魔法故事。
2. 作业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故事内容富有创意,能体现故事道理。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倾听能力。
1.2 教学资源:魔法奶奶的电话PPT故事书《魔法奶奶的电话》电话玩具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1.3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第二章:故事导入2.1 教学内容:通过魔法奶奶的电话PPT,引导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
2.2 教学步骤:向孩子们展示PPT,引起兴趣。
讲述故事梗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3 教学目标:让孩子们对故事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第三章:故事理解3.1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故事书《魔法奶奶的电话》,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
3.2 教学步骤: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书。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情节,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
3.3 教学目标: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互动环节4.1 教学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参与故事表演,提高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步骤:分配角色,让孩子们准备表演。
开始表演,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
4.3 教学目标:让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提高表达力和合作能力,增强自信心。
5.1 教学内容:通过绘画活动,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5.2 教学步骤:发放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引导孩子们绘制故事场景或角色。
5.3 教学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绘画能力,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第六章:课堂小结6.1 教学内容:6.2 教学步骤: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
6.3 教学目标:第七章:家庭作业7.1 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7.2 教学步骤:分配家庭作业,如阅读其他故事书,与家长分享课堂内容等。
向孩子们解释家庭作业的要求和目的。
7.3 教学目标:让孩子们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学习和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2. 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的主要情节。
2. 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
难点:1. 培养幼儿观察细节的能力。
2.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魔法奶奶的电话》。
2. 魔法奶奶、小动物的手偶。
3. 电话玩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与家人、朋友通电话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电话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课件《魔法奶奶的电话》,引导幼儿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观察魔法奶奶和小动物们的情感变化。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扮演魔法奶奶和小动物,通过电话交流彼此的情感,体会关爱与被关爱的感觉。
4. 讨论:故事结束后,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故事中的感受,以及如何关心他人。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进行一次电话交流,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趣事,感受家人的关爱。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下电话交流的过程,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2. 利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3. 运用讨论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专注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考察幼儿对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情感的理解。
3. 搜集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的发言,分析幼儿对故事教育意义的领悟。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电话日”活动,鼓励幼儿与家人进行电话交流,感受家庭的温暖。
2. 举办“关爱他人”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同伴,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
3.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