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54.07 KB
- 文档页数:9
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⒈概述本文旨在对全市服务业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行业发展趋势、经济指标变化、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⒉行业概况⑴行业分类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市服务业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商贸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和保险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等。
⑵近期发展趋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分析,全市服务业近期发展态势良好,其中商贸零售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较为突出,住宿和餐饮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
⒊经济指标变化⑴增长速度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全市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较去年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各行业中,金融和保险业增速较快,住宿和餐饮业受到疫情影响,增速较低。
⑵就业情况就业是服务业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最新数据可以看出,全市服务业的就业率持续稳定增长,在推动城市就业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⑶产业结构调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市服务业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传统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
⒋政策影响⑴政策支持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包括财税优惠、减免社会保险费、降低融资成本等,这些政策对全市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⑵政策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服务业发展需求,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以促进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和升级。
⒌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以获取更详细的数据和信息。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为便于理解,本文档中涉及到的法律名词将进行简要注释,以确保读者对相关内容的正确理解。
⒎结束语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至此结束。
本文档提供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对相关决策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规上服务业标准及类别:根据《服务业统计分类手册(2008年版)》(下称《2008手册》),可将服务业分为54个类。
服务业分为四大类:贸易类服务业、旅游类服务业、金融类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等54大类。
一、贸易类服务业:(一)贸易经纪业:包括商品经纪业、佣金代理业、商品转让代理业、信息交易服务业。
(二)货物运输代理业:包括货物运输代理业、集装箱外贸代理业、物流代理业等。
(四)报关代理业:包括出口报关代理业、进口报关代理业等。
(五)贸易融资、保险和服务:包括贸易融资服务业、贸易保险服务业和贸易其他服务业。
(六)拍卖业:包括现货拍卖、定期拍卖、在线拍卖等。
(一)旅行社、旅行服务业:包括旅游主题活动和旅行观光服务业、旅行服务和购物服务业、旅行辅助服务业等。
(二)住宿服务业:包括住宿服务业、旅馆业、汽车旅馆业等。
(三)餐饮服务业:包括餐饮服务业、中餐厅餐饮服务业、外餐厅餐饮服务业等。
(四)娱乐和文化休闲服务业:包括体育服务业、娱乐休闲服务业、文化休闲服务业等。
(一)货币金融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服务业、投资银行服务业、保险业、担保服务业以及信用卡经营等业务。
(二)证券服务业:包括证券投资服务业、证券买卖服务业、证券托管服务业等。
四、其他服务业:(一)政府机构服务业:包括派出机构服务业、公共管理服务业、部队管理服务业等。
(二)法律、会计、经济咨询服务: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业、商务咨询服务业等。
(三)技术服务业:包括技术检测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技术监督服务业、培训服务业等。
(六)建筑施工服务业:包括建筑施工服务业、土石方施工服务业、装饰装修服务业等。
(七)水、电力供应及煤气服务业:包括水、电力供应服务业、天然气供应服务业、热力供应服务业等。
现代服务业分类标准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不断多样化的服务业,各国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和研究。
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服务业分类标准的概念、主要类别、国际趋势以及分类标准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一、引言现代服务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行业,包括了多个领域,如金融、教育、医疗、信息技术等。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理解这一庞大而多样的部门,各国制定了服务业分类标准,以促进经济研究、政策制定和国际比较。
二、现代服务业分类标准的概念定义:服务业分类标准是一套系统的规则和准则,用于将服务业按照其性质、特征或行业进行分类,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
分类原则:分类标准可以根据行业、功能、产品特性等原则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研究和管理的需求。
三、主要的现代服务业分类类别按行业分类: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旅游与餐饮服务等。
按功能分类:专业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物流与运输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
按产品特性分类:软件开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等。
四、国际现代服务业分类标准的趋势国际标准的统一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统一的国际服务业分类标准,以便进行跨国比较和协同研究。
新兴服务领域的纳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服务领域如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等逐渐被纳入现代服务业分类标准,以反映经济的最新变化。
五、现代服务业分类标准的应用经济政策制定:政府可以利用服务业分类标准了解各个服务领域的经济贡献和增长趋势,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
市场研究和投资决策:企业和投资者可以根据服务业分类标准进行市场研究,找到投资机会,制定战略决策。
国际比较: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可以通过采用统一的服务业分类标准进行国际比较,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六、未来发展趋势细分领域的不断增加: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细分领域的涌现,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展分类标准。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修订说明一、引言《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24)》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分类标准,用于统计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提供各种服务,可以增加其他部门生产率并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服务业的壮大,原有的统计分类标准需要修订,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二、修订原因1.适应新经济形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统计分类标准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情况,需要进行修订。
2.统计需求变化:统计部门需要准确、全面地了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作用。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修订后的统计分类标准必须更加细化和完善。
三、修订目标1.规范统计方法:修订后的分类标准要求统计数据的统计口径、范围和方法进行统一,提高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满足政府监管需求:修订后的分类标准要求能够满足政府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监管的需要,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反映实际经济情况:修订后的分类标准要准确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真实情况,使统计数据更具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四、修订过程1.调研收集数据:在修订过程中,统计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数据收集工作,全面了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和各个行业的特点。
2.制定修订方案:根据调研结果,统计部门制定了修订方案,明确修订的内容和目标。
3.征求意见:修订方案公开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术机构等。
并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和综合。
4.修订和发布: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统计部门进行修订,并最终发布了修订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24)》。
五、修订内容1.行业分类:修订后的分类标准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更细化的划分,增加了一些新兴行业的分类。
2.统计指标:修订后的分类标准对统计指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更好地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和作用。
3.数据报告:修订后的分类标准要求相关企业和机构按照新标准报告统计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本门类包括63~65大类63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631 电信 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6311 固定电信服务 指从事固定通信业务活动6312 移动电信服务 指从事移动通信业务活动6319 其他电信服务 指除固定电信服务、移动电信服务外,利用固定、移动通信网从事的信息服务632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321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指有线广播电视网和信号的传输服务6322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指无线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服务6336330 卫星传输服务 指人造卫星的电信传输和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16410 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 指除基础电信运营商外,基于基础传输网络为存储数据、数据处理及相关活动,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有关应用设施的服务6426420 互联网信息服务 指除基础电信运营商外,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信息、电子邮箱、数据检索、网络游戏等信息服务6496490 其他互联网服务 指除基础电信运营商服务、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外的其他未列明互联网服务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指对信息传输、信息制作、信息提供和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需求所提供的服务6516510 软件开发 指为用户提供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者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者在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软件的开发和经营活动;包括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计算机(应用)系统、工业软件以及其他软件的开发和经营活动6526520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指基于需方业务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并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以及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的服务;包括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服务6536530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指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人员培训、管理体系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向需方提供的管理或技术咨询评估服务;包括信息化规划、信息技术管理咨询、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测试评估、信息技术培训等6546540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指供方向需方提供的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服务,以及应用软件、业务运营平台、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等的租用服务;包括各种数据库活动、网站内容更新、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存储服务、在线企业资源规划(ERP)、在线杀毒、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等6556550 集成电路设计 指IC设计服务,即企业开展的集成电路功能研发、设计等服务659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6591 数字内容服务 指数字内容的加工处理,即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内容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并整合应用的服务6592 呼叫中心 指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利用与公用电话网或因特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经过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建立信息库,通过固定网、移动网或因特网等公众通信网络向用户提供有关该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和数据查询等服务6599 其他未列明信息技术服务业。
专栏1: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渗透到经济部门的各类企业和其他组织生产过程中(与家庭和个人相对应)的活动,是一种中间需求的服务业。
主要功能是为生产中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并且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下游。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6个行业门类、22个行业大类,共包括148个行业小类的分类标准。
结合市统计局《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指标体系安排意见》的有关内容,按照业务活动特点,生产性服务业可划分为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五大类别,涉及部分新兴服务领域。
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
信息服务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
科技服务包括地质勘查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
商务服务包括租赁业、商务服务业。
流通服务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业。
注:上述标准仅适用于我市,如国家、省下发新的规定,此标准立即废止。
服务业规下
服务业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或技能等为社会提供劳务、服务的业务。
在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中,服务业被归为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是指批发商向批发、零售单位及其他企事业、机关单位批量销售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的活动,以及零售商向最终消费者销售生活消费品和相关服务的活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指利用交通工具、设施和场所,从事客货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以及邮政和快递业务的活动;住宿和餐饮业是指为旅行者和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和相关服务的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
这些行业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支柱。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对服务业的简要介绍,实际情况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具体行业而有所不同。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统计资料、行业报告或专业书籍。
D-高山-第四产业10 《互联网周刊》2022.1.5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本文作者邮箱:******************.com第四产业的实质在服务化经济学家李稻葵最近提出第四产业的新概念,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大选择。
第四产业这个概念,历史上有许多人提出,各有不同,有的指公共服务,有的指知识产业,有的指创新产业。
这次,是指信息服务业。
以信息服务业为内涵的第四产业并不是一个严格统计概念,在现有统计法与国际统计规范中尚无这种分类。
但是,提出这个概念有相当的工作或政策上的针对性。
最大的针对性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服务化。
鉴于理论经常滞后于实践,提出新概念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能解释现实,解决问题就行。
1. 第四产业的外延李稻葵在《数字经济:新时代中国企业重大战略机遇》中提出:第四产业是从第三产业剥离出来的,是解决人对信息需求的产业,包括信息的加工、智慧化的提升,即信息服务业,也就是数字经济。
他说:第四产业产生出来以后,它又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新地升级一遍,称之为第四产业,是信息服务业。
他认为未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出现一个第四产业。
第四产业的发展空间恐怕远远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以往所说的第四产业(quaternary sector of the economy),一种说法是指,与自动化、医疗相关研发、高新科学器材的技术以及教育事业投资、通信信息产业、政府部门等属于第四产业。
或者说,以提供智能型服务、技术研究为特征的产业领域,即人们常说的创新产业,曾一直归入第三产业,该产业是指对本身无明显利润,但是可以提升其它产业利润的公共产业。
将第四产业明确归类为信息服务业,一个合理解释是,它脱胎于“I C T 革命是一个服务业的故事”。
这是世纪初(2004)从美国传入中国(2008)的说法——“就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多要素生产率增长(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而言,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服务业的故事(a services industry story)”。
④家科技服务业饯H分类表2行业分 类代码 名 称说 明代码大类I中类I力茂 "in1411 142143信息传输科技服务 固定电信科技服务1412 移动电信科技服务 1413其他电信科技服务 1414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科技服务1415无线广播电视传输科技服务1416卫星传输科技服务 互联网技术服务1421 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 1422 互联网信息科技服务1423 其他互联网服务1431 1432 143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软件开发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固定电信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移动电信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通信数据传送、 通信设施管理、集群 通信等其他电信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有线广播电视网 和信号传输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无线广播电视信 号传输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人造卫星电信传 输和广播电视传输服 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互联网在线信 息、电子邮箱、数据 检索等服务为科技活动提供的云 计算服务、物联网服 务、互联网远程服务 等其他互联网服务包 含在此小类6311 * 6312 * 6319 *6321 *6322 *6330 *64106420 * 6490 6510 6520 6530名 称 说 明4大类 代码_±g_1434中类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为科技活动提供的信 息和数据分析、计算、 存储等加工处理服 务,以及为科技活动 提供的数据库服务、 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物流信息平台服务、 大数据服务、移动互 联网地图服务、导航 定位与位置服务等包 含在此小类行业分类代码6540 151511521435 143615111512 15131514 1520集成电路设计其他未列明信息技术服务 业科技金融服务货币金融科技服务 货币银行科技服务金融租赁科技服务 财务公司科技服务其他非货币银行科技服务仅包括各类银行为科 技活动提供的存款、 贷款和信用卡等货币 金融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金融租赁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财务公司融资服 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小额贷款公司、 农村合作基金会、消 费信贷、国际贸易融 资、众筹融资、P2P 信贷等服务1536550 65996620 *6631 * 6632 *6639 *资本投资科技服务 资本投资科技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证券投资机构自 营投资、直接投资以 及风险投资等服务, 以及天使投资、创业 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 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 值服务6740 * 保险科技服务行业分 类代码 名 称 说 明大类中类代码_n 153?153215411542 154315441611161216131614财产保险科技服务15416161162其他保险科技服务 其他科技金融服务金融信托与管理科技服务控股公司科技服务 非金融机构支付科技服务其他未列明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普及和宣传教育服务 科普服务图书馆科普服务档案馆科普服务博物馆科普服务其他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 业科技出版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供的企业财产保险、 各种责任保险、保证 保险、信用保险等 仅包括其他为科技活 动提供的保险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金融信托与管理 服务仅包括与科技活动相 关的控股公司服务 仅包括非金融机构为 科技活动提供的网络 支付,第三方支付, 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等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外汇交易、黄金 交易等金融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和 科普宣传等提供的图 书管理、文献检索等 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和 科普宣传等提供的档 案管理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和 科普宣传等提供的收 藏、研究、展示以及 文献查询检索等服务6820 *689 *6910 *6920 * 6930 *6990 *8731 * 8732 * 8750 * 7590行业分类代码名 称说 明6代码大类中类I小类163171711721731741620 16301711171217131721 1722 1723173117321740科技出版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和 科普宣传等提供的图书、报纸、期刊、音 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等出版服务123 42 2 2 25 5******175科技教育服务普通高校科技教育服务 综合科技服务科技管理服务科学技术政府管理服务科学技术社会组织服务科技企业管理服务科技咨询与调查服务会计、审计及税务科技服务市场调查科技服务 专业咨询科技服务信用担保科技服务 信用科技服务 担保科技服务 职业中介科技服务 职业中介科技服务其他综合科技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高等教育服务仅包括中央和地方人 民政府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综合事务管理服 务仅包括专业性团体、 行业性团体等开展的 科学研究试验发展活 动,以及为科技活动 提供的有关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企业管理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会计、审计、税 务等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市场调查服务 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专业技术咨询服 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信用信息采集、 整理、加工等服务 仅包括专业担保机构 为科技活动提供的担 保服务仅包括为科技活动提 供的职位寻找、选择、 介绍、能力测评、人 力资源管理咨询等职 业中介服务9121 * 9421 * 9422 * 721 * 7231 * 7232 * 7239 *7295 *7296 *7262 *注:符号表示该行业类别仅有部分内容属于科技服务业分类。
现代服务业部门统计分类的概述与构想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了蓬勃的势头。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就业增长,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在此背景下,对服务业进行统计分类,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也有助于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政策。
本文将从现代服务业部门的概念、统计分类的意义以及构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代服务业部门的概念现代服务业是指在经济生产过程中,通过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力密集型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科技、教育、人才、信息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现代服务业部门包括了金融业、商贸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
二、统计分类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了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服务业的统计分类,是了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服务业的统计分类,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还能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更好地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政策。
三、构想1.金融业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
在统计分类上,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性质和经营范围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将银行分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将证券公司分为券商、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将保险公司分为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等。
2.商贸业商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等行业。
在统计分类上,可以根据行业的性质和经营范围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将批发业分为农副产品批发、建材批发、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批发等;将零售业分为百货商场、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等;将住宿业分为酒店、旅馆、招待所、民宿等;将餐饮业分为快餐、中餐、西餐、咖啡馆等。
目录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2)二、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划分规定 (6)三、服务业行业分类及注释 (9)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国统字[2003]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务院各部门:现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五月十四日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制定本规定。
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1985年制定的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同时废止。
三次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类别、名称及代码类别门类大类类别、名称第一产业A农、林、牧、渔业01 农业02 林业03 畜牧业04 渔业05 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B采矿业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 非金属矿采选业11 其他采矿业C制造业13 农副食品加工业14 食品制造业15 饮料制造业类别门类大类类别、名称16 烟草制品业17 纺织业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1 家具制造业22 造纸及纸制品业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7 医药制造业28 化学纤维制造业29 橡胶制品业30 塑料制品业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 金属制品业35 通用设备制造业36 专用设备制造业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47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48 建筑安装业49 建筑装饰业50 其他建筑业第三产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1 铁路运输业52 道路运输业53 城市公共交通业54 水上运输业类别门类大类类别、名称55 航空运输业56 管道运输业5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58 仓储业59 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61 计算机服务业62 软件业H批发和零售业63 批发业65 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66 住宿业67 餐饮业J金融业68 银行业69 证券业70 保险业71 其他金融活动K房地产业72 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3 租赁业74 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75 研究与试验发展76 专业技术服务业77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78 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9 水利管理业80 环境管理业81 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2 居民服务业83 其他服务业P教育84 教育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85 卫生86 社会保障业类别门类大类类别、名称87 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8 新闻出版业89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90 文化艺术业91 体育92 娱乐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3 中国共产党机关94 国家机构95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96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97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T国际组织98 国际组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划分规定第一条根据《全国经济普查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科学界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特制定本规定。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4.12•【字号】•【施行日期】2017.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全面反映北京市场总消费的规模、结构和变动情况,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消费数据,北京市统计局对2015年制定的总消费统计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现将修订后的《北京市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2017年4月12日北京市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为全面反映北京市场总消费的规模、结构和变动情况,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消费数据,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促消费政策、推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决策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一、统计范围按照消费形态的不同,北京市市场总消费分为商品性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所反映的内容)和服务性消费。
依据消费的最终用途,参考《居民消费支出分类(2013)》,将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划分为八大类,即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其他、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详见附件)。
商品性消费是将批发和零售业中的商品类值分类按照八大类进行划分;住宿和餐饮业是将餐费收入和商品销售按照八大类进行划分。
服务性消费参考《居民消费支出分类(2013)》确定行业统计范围,根据服务性消费内容按照八大类进行划分。
二、统计指标作为反映总消费规模的核心指标,市场总消费额是指各类经济主体通过交易直接提供给个人、社会集团用于最终消费的总价值。
其中,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分别用商品性消费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服务性消费额反映。
三、全市数据测算方法(一)市场总消费额市场总消费额计算公式如下:市场总消费额=商品性消费额+服务性消费额(二)商品性消费额商品性消费额按照经济主体实际销售情况进行统计,统计范围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
一、目的和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的要求,北京
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了《北京市信息服
务业统计分类》。本统计分类的制定,旨在规范北京市信息服务
业标准,为开展信息服务业监测、研究和评价工作提供科学、统
一的分类依据。
二、概念和范围
信息服务业是指以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
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输送、存储、传播、使用并提供信
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本分类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2个行业门类、6个行业大类、17个行业中类和
28个行业小类。根据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活动性质,将信息服
务业划分为信息传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三大领
域。
三、分类原则
1.政策性
本分类参考了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十一五”
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有关提法,力求与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
性文件保持一致。
2.衔接性
本分类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
规定》相衔接,分类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国家统计局规定
的信息产业中。
3.可比性
本分类参考了联合国相关分类标准和国内其他地区提出的
信息服务业统计办法,力求与国际国内有关标准相衔接,有利于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与国内各省市及国际间进行横向对比研究。
4.操作性
本分类以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为基础,结合统计工作调查实际,注重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有
利于信息服务业统计数据的收集、开发和监测。
四、分类方法
以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为依据,参考联合国“信息业”、
“信息与通讯技术”分类标准和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信息相
关产业暂行规定》,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结合信息
服务业相关主要活动和过程,采用定性的方法,将《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中属于信息服务业的行业纳入本分类范围,并对行业小
类进行了重新组合。
五、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表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表
类别名称
国民经济
行业代码
一、信息传输服务 1.电信 固定电信服务 移动电信服务 2.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3.卫星传输服务 卫星传输服务 二、信息技术服务 1.计算机服务 计算机系统服务 数据处理 计算机维修 其他计算机服务 2.软件业 基础软件服务 应用软件服务
6011
6012
6031
6032
6040
6110
6120
6130
6190
6211
6212
6290
6019
其他软件服务
三、信息内容服务
1.电信增值服务
其他电信服务
2.互联网信息服务 互联网信息服务 3.其他信息内容服务 新闻业 图书出版 报纸出版 期刊出版 音像制品出版 电子出版物出版 其他出版 广播 电视 电影制作与发行 电影放映
6020
8810
8821
8822
8823
8824
8825
8829
8910
8920
8931
8932
8940
音像制作 图书馆 档案馆 9031
9032
附件:《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编制说明
附件: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编制说明
一、《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制定的主要背景
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2007年3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
7号)再次明确要求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同年,北京市委市政
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京发〔2007〕
25号)进一步提出提升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为及时
跟踪监测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准确获取信息服务业统计数
据,为全面规划和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基础依据,北京市统
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组织了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的研
究工作,制定了《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
二、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内容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
内外关于信息服务业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将信息服务业明确
界定为以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
收集、处理、输送、存储、传播、使用并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
产业。并进一步从产业链角度入手,将信息服务业划分为三大领
域:信息传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其中,信息
传输服务是信息服务业的连接枢纽,主要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
卫星传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是信息服务业的辅助环节,主要包
括以硬件为基础的各种软件及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内容服务是
信息服务业的最终环节,也是信息服务业的最主要部分,主要包
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电信增值服务,也包括广播影视、新闻出版
与图书、档案等内容。
三、《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制定的主要依据
1.国家和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分类参考了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十一五”
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有关提法,力求与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指导
性文件保持一致,满足政府和相关部门管理的需要。
2.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产业分类标准
国内外普遍认为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有机构成。国家统
计局于2003年发布了《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
该规定包含了信息设备制造、销售和服务内容。本分类在制定过
程中考虑了与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
中有关内容的衔接,分类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国家统计局
规定的信息产业中。
3.国际国内相关标准
本分类参考了2002年联合国制定的“信息业”、“信息与通
讯技术”分类标准及国内其他地区提出的信息服务业统计办法,
力求与国际国内有关标准相衔接,有利于北京市信息服务业与国
内各省市及国际间进行横向对比研究。
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本分类从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结合信息服务业相
关主要活动的特点,从信息服务活动的全过程综合考虑,以《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根据信息服务业务活动的性质,将《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属于信息服务业的行业纳入本分类范围,并
对行业小类进行重新组合。
四、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分类》与《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统
计分类标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同是《国民经济
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是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和需求,从不同
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的分类标准,
三种分类之间有交叉重合,在总量上各产业数据不能相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