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10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
(2019)》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公布日期】2019.04.01
•【文号】国统字〔2019〕43号
•【施行日期】2019.04.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的
通知
国统字〔2019〕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国家统计局对《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延续了2015版的分类原则、方法和框架,根据新旧国民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进行结构调整和行业编码的对应转换,并充分考虑与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衔接性,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
现将《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
2.《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修订说明
3.《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新旧对照表
国家统计局2019年4月1日。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各种生产相关的服务。
它不直接参与产品的制造,但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为各个行业提供了专业和专注的服务支持,从而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1.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根据其服务对象和特点进行分类:1.1 设计服务设计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产品设计、工程设计、室内设计等各个领域。
设计师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企业或个人设计出具有美观、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和工程。
设计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独立设计师、设计工作室或设计企业。
1.2 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是为企业提供管理、技术或专业领域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它旨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升业绩和规划未来。
咨询服务通常包括战略规划、市场调研、财务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等各种形式。
咨询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独立顾问、咨询公司或专业咨询团队。
1.3 物流服务物流服务是指为企业提供货物运输、仓储管理和供应链服务等。
物流服务的提供者通常包括物流公司、货代公司和仓储公司。
他们通过高效的运输网络和先进的仓储技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保障供应链的顺畅运转。
1.4 维修与维护服务维修与维护服务是为企业提供设备和设施修理与保养的服务。
它包括了机械维修、电子维修、建筑维修、设备保养等各个领域。
维修与维护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独立修理工、专业维修团队或维修公司。
他们通过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生产性服务业的意义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对于各个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专业的服务,帮助企业在各个环节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优化流程,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提升产品质量:设计服务和维修与维护服务的提供者通过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帮助企业设计出高品质的产品并确保产品的长期使用。
实用标准文案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精心整理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2015)
一、分类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规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
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
”“
14
15
17
18
19
注:符号“*”表示该行业类别仅有部分内容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符号“**”表示除部分对应外,该行业类别还对应生产性服务业的其他类别。
附件1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的要求,为科学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规划》和《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5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71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三)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三)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六、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表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表注:符号“*”表示该行业类别仅有部分内容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符号“**”表示除部分对应外,该行业类别还对应生产性服务业的其他类别。
专栏1: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渗透到经济部门的各类企业和其他组织生产过程中(与家庭和个人相对应)的活动,是一种中间需求的服务业。
主要功能是为生产中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并且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下游。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6个行业门类、22个行业大类,共包括148个行业小类的分类标准。
结合市统计局《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指标体系安排意见》的有关内容,按照业务活动特点,生产性服务业可划分为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五大类别,涉及部分新兴服务领域。
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
信息服务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
科技服务包括地质勘查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
商务服务包括租赁业、商务服务业。
流通服务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业。
注:上述标准仅适用于我市,如国家、省下发新的规定,此标准立即废止。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
一、分类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
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3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分类及代码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其他行业提供支持和协助的服务行业,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其他行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业: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代码:M)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代码: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是指对水资源、环境和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的行业。
其下属的子行业主要包括:水利管理、环境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等。
3.住宿和餐饮业(代码:O)住宿和餐饮业是指为人们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行业。
其下属的子行业主要包括:饭店、餐饮等。
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代码:L)5.市场营销服务业(代码:P)市场营销服务业是指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广告、会展、市场营销策划等服务的行业。
其下属的子行业主要包括:市场调查、广告服务等。
6.人力资源服务业(代码:Q)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人力资源招聘、职业评估、人力资源培训等服务的行业。
其下属的子行业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
7.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代码:R)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是指为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技术转移等服务的行业。
其下属的子行业主要包括:技术推广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
8.旅游业(代码:S)旅游业是指为人们提供旅游服务和旅游娱乐活动的行业。
其下属的子行业主要包括: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等。
9.社会服务业(代码:T)社会服务业是指为人们提供生活和社会福利服务的行业。
其下属的子行业主要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等。
以上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分类及代码的说明。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并且随之而来的也将是该行业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24年生产性服务业一共分为13个细
分行业,分别是: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认证、检验检测和标准化服务业、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
障和社会组织、商务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
其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
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环境污染治理服务、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服务等。
这些服务有助于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可持
续发展。
另外,认证、检验检测和标准化服务业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部分。
它包括产品认证服务、质量检验检测服务、标准制定和标准化服务等。
这
些服务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推
动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管。
此外,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教育、卫生和社
会工作、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商务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
设施管理业等行业也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领域。
总之,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涵盖了一系列为其他行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的行业。
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其他行业的生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
作用。
这些行业的发展也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和需求密切相关,需要统
筹规划和支持,以促进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2024年生产性服务业分类包括多个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分类:1.货物运输服务:货物运输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包括陆路、水路和空运输服务。
陆路运输服务包括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服务包括内河运输和海运输,空运输服务则指通过飞机进行货物的运输。
2.仓储和物流服务:仓储和物流服务是指为商品或货物提供存储、包装、配送等服务的行业。
这些服务包括货物的入库、出库、存储管理、包装和配送等环节,以满足客户对货物的及时和有效交付的需求。
3.总包服务:总包服务是指承接大型工程项目的企业或机构,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调试和交付等全过程。
这种服务一般由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装、电力工程等专业公司提供,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4.设备维修和保养服务:设备维修和保养服务是指为各类设备提供日常维修、保养和维修服务的企业。
这些服务旨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损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5.科技服务:6.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是指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等服务的行业。
这些服务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管理等,旨在帮助企业获取和管理合适的人才,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
8.金融和保险服务:金融和保险服务是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和保险产品及相关服务的行业。
金融服务包括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理财、投资等服务,保险服务则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
9.租赁和商务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是指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设备、车辆、办公场所等租赁和商务支持服务的行业。
这些服务包括机械设备租赁、车辆租赁、办公场所租赁、会议组织等,旨在提供便利和支持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活动。
10.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服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服务是指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相关的服务的行业。
这些服务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废物处理、资源回收等,以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上是2024年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分类,其中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运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1435 风险和损失评估68911436 其他未列明保险活动6899 144其他生产性金融服务1441 担保服务72961442 金融信托与管理服务69101443 控股公司服务69201444 金融信息服务69401445 其他未列明金融业6990 15节能与环保服务151节能服务1511 1512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服务节能咨询服务仅包括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交流、转让、推广服务,以及“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仅包括节能技术咨询、节能评估、能源审计、节能量审核服务7514 **7514 **152环境与污染治理服务1521 1522 生产性环境保护监测环保技术推广服务仅包括对生产活动产生的各类污染排放物的测试和监测服务仅包括环保技术的推广服务,以及清洁生产审核(非政府职能)、环境总承包服务7461 *7519 **1523 生产污水处理和水污染治理仅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污水处理和水污染治理7721 *4620 *1524 生产性大气污染治理仅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气体污染治理7722 *1525 生产性固体废物治理仅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固体废物治理7723 *1526 生产性危险废物治理仅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危险废物治理7724 *1723 商务咨询服务物流方案策划、物流咨询、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管理咨询,以及环保咨询包含在此类7233 7239173其他生产性商务服务1731 广告业72401732 生产性安全保护服务仅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保安服务、安全系统监控服务等728 *1733 市场管理72911734 会议及展览服务72921735 办公服务72941736 信用服务72951737 其他未列明商务服务业7299 18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181人力资源管理1811 职业中介服务72621812 劳务派遣服务72631813 其他人力资源服务7269 182职业教育和培训1821 职业初中教育82321822 1823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仅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高等职业学校教育82368241 *1824 职业技能培训为生产活动提高就业人员就业技能的培训服务,以及农业技术培训等包含在此类829119批发经纪代理服务本类不包括零售服务191产品批发服务进出口包含在此中类1911 农、林、牧产品批发5111912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512 1913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5131914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514(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一、分类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特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
本分类的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导。
本分类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数据可获得性为划分主要依据。
本分类的类别选取充分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位数字表示,共有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位数字表示,共有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位数字表示,共有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当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指导意见》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解释。
(三)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六、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表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