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硫合剂的配制和使用

石硫合剂的配制和使用

石硫合剂的配制和使用
石硫合剂的配制和使用

石硫合剂的配制和使用

随着早春天气的逐渐转暧,各种园林病虫害开始复苏、滋生、繁衍,此时用石硫合剂对园林病虫害进行早春防治能有效的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基数。

石硫合剂属无机硫制剂,用石灰、硫磺和水熬制而成,其有效成分为多硫化钙。为红褐色透明液体,强碱性,具杀菌、杀虫和杀螨作用。一般商品石硫合剂的波美比重为32度以上,亦可自行配制。

石硫合剂的配制方法:取优质生石灰1份、细硫磺粉2份、水10~15份。熬制时,须选用瓦锅或生铁锅,不能用铜锅或铝锅,否则易腐蚀损坏。首先将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比例称好备用。把称好的生石灰放入锅内,用少量水化开,调成糊状再用少量水配成石灰乳。去除杂质后兑入足量水(即1份石灰兑10~15份水),加热煮沸,将硫磺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加入石灰乳中,搅拌均匀后,猛火熬煮。至沸腾后约40分钟左右,待药液呈红褐色、渣子变黄绿色时停火,冷却后用纱窗布滤出渣子,即为石硫合剂原液。

熬制质量高的石硫合剂,除选择优良的生石灰和硫磺外,还必须注意,熬煮时火力要强,不停地搅拌,但后期不宜剧烈搅拌,从沸腾倒入硫磺后熬制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否则,得不到高浓度的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的质量,一般以原液浓度的大小来表示,通常用波美比重计测量。原液浓度大,则波美比重表的度数高。一般自行熬制的石硫合剂浓度多为波美20~28度。石硫合剂熬好后要用厚塑料桶或木桶盛装。

使用方法:在冬季或早春萌芽前对落叶树喷施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常绿树喷施波美0.8~1度的石硫合剂能有效防除白粉病、锈病、叶斑病、黑斑病、角斑病、褐斑病、炭疽病、叶枯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等多种病害和介壳虫、叶螨及越冬虫卵。在生长季节使用浓度应低一些,一般为0.3~0.4波美度,否则易引起药害。使用前要先用波美比重计测出石硫合剂原药的浓度,然后根据下列公式算出稀释倍数:

每斤原液加水斤数=(原液波美度数?使用波美度数)/使用波美度数

使用石硫合剂要注意的问题:

1.石硫合剂不能与松脂合剂、肥皂、铜制剂、有机磷类及忌碱性药剂混用。

2.夏季温度高于32℃,早春温度低于4℃均不宜使用,易产生药害。

3.石硫合剂虽为物美价廉的好农药,但长期单一使用不仅易发生药害,而且易产生抗性,应注意与其它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交替、轮换使用,以更好的发挥防效。

4.施用石硫合剂后的喷雾器,必须充分洗涤,以免腐蚀损坏。

5.石硫合剂不耐贮存,应随配随用。如必须贮存时,应在容器内滴入一层油,并密封容器口。

常见缓冲溶液的配制

常见缓冲溶液的配制 缓冲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抵抗pH改变的溶液。PH缓冲系统对维持生物的正常pH 值,正常生理环境起重要作用。多数细胞仅能在很窄的pH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需要有缓冲体系来抵抗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pH变化。在生物体中有三种主要的pH缓冲体系,它们时蛋白质、重碳酸盐缓冲体系。每种缓冲体系所占的分量在各类细胞和器官中是不同的。 在生化研究工作中,常常要用到缓冲溶液来维持实验体系的酸碱度。研究工作的溶液体系pH 值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成效。如果提取酶实验体系的pH值变化或变化过大,会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失活。所以我们要学会配制缓冲溶液。 由弱酸及其盐组合一起使具有缓冲作用。生化实验室常常用的缓冲系主要有磷酸、柠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i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统,在生化实验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选择缓冲体系,因为有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不是缓冲液的pH值,而是缓冲液中的某种离子。如硼酸盐、柠檬酸盐、磷酸盐和三羟甲基甲烷等缓冲剂都可能产生不需要的反应。硼酸盐:硼酸盐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复盐、如蔗糖。 柠檬酸盐:柠檬酸盐离子容易与钙结合,所以存在有钙离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磷酸盐:在有些实验,它是酶的抑止剂或甚至是一个代谢物,重金属易以磷酸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且它在pH7.5以上时缓冲能力很小。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属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统中也起抑止的作用。其主要缺点时温度效应。这点往往被忽视,在室温pH是7.8的Tris一缓冲液,在4℃时是8.4,在37℃时是7.4,因此,4℃配制的缓冲液拿到37℃测量时,其氢离子浓度就增加了10倍。而且它在pH7.5以下,缓冲能力很差。 缓冲液的pH值由哪些因素决定? 设缓冲系统的弱酸的电离常数为K(平衡常数),平衡时弱酸的浓度为[酸],弱酸盐的浓度为[盐],则由弱酸的电离平衡式可得下式: 根据此式可得出下列几点结论: (1)缓冲液的pH值与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及盐和酸的浓度有关。弱酸一定,但酸和盐的比例不同时,可以得到不同的pH值。当酸和盐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值与PK值相同。 (2)酸和盐浓度等比例也增减时,溶液的pH值不便。 (3)酸和盐浓度相等时,缓冲液的缓冲效率为最高,比例相差越大,缓冲效率越低,一般地说缓冲液有效缓冲范围为PK±1pH。 从上述可知,只要知道缓冲对的PK值,和要配制的缓冲液的pH值(及要求的缓冲液总浓度)时,可按公式计算出[盐]和[酸]的量。这样算涉及到对数的换算,较麻烦,前人为减少后人的计算麻烦,经计算已为我们总结出pH值与缓冲液对离子用量的关系列出了表格。讲义附录部分节录有磷酸缓冲液的配制表。只要我们知道要配制的缓冲液的pH,经查表便可计算处所用缓冲剂的比例和用量。例如配制500nmpH5.8浓度为0.1M磷酸缓冲液。 经查表知pH5.8浓度为0.2M Na2HPO48.0毫升,而0.2M Na2HPO492.0毫升。依此可推论出配制100ml0.1M的磷酸缓冲液需要0.1M Na2HPO48.0毫升,而0.1M Na2HPO4需要92.0毫升。 所以500ml 0.1M磷酸缓冲液需要Na2HPO4量为: 需Na2HPO4量为 : 计算好后,按计算结果称好药品,放于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入50ml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便得所需的缓冲液。 各种缓冲溶液的配制,均按下表按比例混合,某些试剂,必须标定配成准确的浓度才能进行,如醋酸、NaOH等 常用体系 1.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 X ml 0.2M甘氨酸 +Y ml 0.2M盐酸再加水稀释至200ml pH X/ml Y/ml pH X/ml Y/ml 2.2 50 44.0 3.0 50 11.4 2.4 50 32.4 3.2 50 8.2 2.6 50 24.2 3.4 50 6.4 2.8 50 16.8 3.6 50 5.0

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的配置方法和应用措施

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的配置方法和应用措施 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Cu(OH)2·CuSO4)。取硫酸铜1份、生石灰0.5~2份、水100~200份,用十分之一的水溶解生石灰配成石灰乳,剩下的水溶解硫酸铜,过滤;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并不断搅拌,倒完后再继续搅拌2~3分钟,药液呈天蓝色时波尔多液即配成。配制时不能将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溶液中,以免溶液出现沉淀,使防效变差或产生药害。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波尔多液,随配随用。根据硫酸铜、生石灰的用量不同,波尔多液分石灰等量式、石灰半量式、石灰倍量式等几种。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中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为1∶1∶100~200,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中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为1∶0.5∶100~200,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中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为1∶2∶100~200。杀菌消毒原理: 喷洒药液后在植物体和病菌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药膜,该膜不溶于水,但在二氧化碳、氨、树体及病菌分泌物的作用下,通过释放可溶性铜离子而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在酸性条件下,铜离子大量释出时也能凝固病原菌的细胞原生质而起杀菌作用。在相对湿度较高、叶面有露水或水膜的情况下,药效较好,但对耐铜力差的植物易产生药害。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该制剂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 石硫合剂: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制而成的一种用于农业上的杀菌剂。在众多的杀菌剂中,石硫合剂以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效果好、对多种病菌具有抑杀作用等优点,被广大果农所普遍使用。但由于石硫合剂的熬制环节较多,造成果农们熬制的母液过低,同时仅凭许多人仅凭经验兑水稀释后就进行喷洒,使其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制而成的,三者最佳的比例是1:2:10。熬制时,必须用瓦锅或生铁锅,使用铜锅或铝锅则会影响药效。 方法: 熬制的具体方法是:首先称量好优质生石灰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使石灰消解,然后加足水量,加温烧开后,滤出渣子,再把事先用少量热水调制好的硫磺糊自锅边慢慢倒入,同时进行搅拌,并记下水位线,然后加火熬煮,沸腾时开始计时(保持沸腾40—60分钟),熬煮中损失的水分要用热水补充,在停火前15分钟加足。当锅中溶液呈深红棕色、渣子呈蓝绿色时,则可停止燃烧。进行冷却过滤或沉淀后,清液即为石硫合剂母液。在使用时还应该注意药液浓度要根据植物的种类、病虫害对象、气候条件、使用时期等不同而定,使用前必须用波美比重计测量好原液度数,根据所需浓度计算出稀释的加水量。计算公式为:加水量(斤)=原液浓度÷稀释液浓度-1。同时,石硫合剂不宜在果树生长季节气温过高(>30摄氏度)时使用,不能与波尔多

VS项目属性的一些配置项的总结

登录 首页专栏专家热文 yyhero1的专栏 [转]VS项目属性的一些配置项的总结(important) 2014-2-16阅读7237 评论2 以下内容为“原创”+“转载” 首先,解决方案和项目文件夹包含关系(c++项目): VS解决方案和各个项目文件夹以及解决方案和各个项目对应的配置文件包含关系,假设新建一个项目ssyy,解决方案起名fangan,注意解决方案包括项目,此时生成的最外层目录为fangan代表整个解决方案的内容都在这个文件夹内。在这个fangan文件夹内包含有fangan.sln的解决方案配置文件和一个ssyy文件夹,ssyy文件夹代表整个ssyy项目的所有内容都在这个文件夹内,这个文件夹内含有ssyy.vcproj的项目配置文件和.h头文件以及.cpp 源文件。如果在fangan解决方案下再建立一个新项目名为ssyy2,则会在fangan文件夹下生成一个ssyy2文件夹存放ssyy2项目的所有内容。 由上面叙述可以总结出,管理器(解决方案或项目)都会对应一个总的文件夹,这个管理器文件夹下存放本管理器的配置文件以及子管理器。比如,解决方案是个管理器,它的文件夹下含有.sln配置文件以及子管理器ssyy项目和子管理器ssyy2项目。 另外,默认情况下,项目属性设置的目录起点为项目配置文件所在位置,实际上就是项目头文件和源文件所在位置。 补充:vs中建立默认的C#项目和建立默认的C++项目生成的目录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是C#项目,则解决方案总文件夹下就只包含解决方案配置文件sln和一个项目总文件夹(共两个东东),而项目总文件夹下包含c#源文件、项目配置文件proj、一个Properties属性文件夹、一个obj文件夹和一个bin文件夹,其中obj和bin文件夹下都包含debug和release两个文件夹。obj文件夹下存放中间编译结果(扩展名更加项目类型而不同),而bin文件夹下存放最终生成的结果(扩展名一般为exe或dll)。 而如果是C++项目,则解决方案总文件夹下就只包含解决方案配置文件sln和一个项目总文件夹和一个Debug文件夹以及一个Release文件夹(共四个东东,其中Debug和Release文件夹中存放最终生成的结果exe或dll,要注意如果不使用Release生成,则不存在Release 文件夹),而项目总文件夹下包含C++源文件头文件、项目配置文件和一个Debug文件夹以及一个Release文件夹(一定要注意,此处的Debug和Release文件夹仅仅存放中间编译结果obj,不存放exe和dll之类的东西。如果不使用Release编译,则没有对应的Release文件夹)。 由此可见,c#项目默认生成的文件目录结构更合理,且输出的exe位于总项目文件夹内,而c++项目默认exe位于解决方案总文件夹下。另外c#更合理在,C#使用Bin目录,在Bin目录下包含debug和release两个目录,而C++不使用Bin目录,直接使用debug和releae两个目录。 其次,常用项目属性和系统配置变量关系: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默认的vc项目ssyy,他的默认“常规“栏目中,“输出目录”为$(SolutionDir)$(ConfigurationName),所以调试时会在解决方案文件夹下建立一个debug (ConfigurationName的值为debug)文件夹,并在此文件夹下生成ssyy.lik链接器和ssyy.exe 文件。默认“中间目录”为$(ConfigurationName),所以会在ssyy项目文件夹下(即ssyy.vcproj 的项目配置文件所在位置)建立一个debug文件夹,并在该文件夹下生成ssyy.obj二进制文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加深对其性质的理解。 2.掌握刻度吸管、滴管的使用方法。 3.了解pH 计测定溶液pH 的原理,学会使用pH 计。 实验原理 缓冲溶液是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对于由弱酸及其盐组成的缓冲体系,其pH 值可用下式表示: ][] [1p pH 酸盐g K a += 因此,缓冲溶液的pH 值除主要决定于p K a 外,还随盐和酸的浓度比而变。只要按不同的浓度比配制溶液,就可得到不同pH 的缓冲溶液。必须指出,由上述公式算得的pH 是近似值,精确的计算应用活度而不应用浓度。 缓冲溶液中具有抗酸及抗碱成分,所以加入少量酸或碱其pH 变化不大。当稀释缓冲溶液时,酸和盐的浓度比不变,故适当稀释对pH 影响不大。缓冲容量是衡量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它的大小与缓冲剂浓度、缓冲组分比值有关。缓冲剂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缓冲组分比值为1∶1时,缓冲容量最大。 pH 计测定溶液的pH 值是一种比较精确而又快速的方法(电位法)。pH 计的指示电极(常用玻璃电级)和参比电极(常用甘汞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一原电池: 玻璃电极∣待测溶液(pH x )‖甘汞电极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稳定不变,而玻璃电极的电极电势与待测液的pH 有关,因此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便可求得待测液的pH 。 E x = ?甘 -( ?玻? - 0.059pH x ) 因?玻?不确定,故先用已知pH 的标准液代替待测液测定电池电动势以求算?玻?,这称为定位或校正。 E s = ?甘 -( ?玻? - 0.059pH s ) 两式相减便可求得pH x 。 0.059由2.303F RT 换算所得,该数值随温度而变。在pH 计上可通过温度补偿器加以校准。 器材和药品 1.器材 pH 计、刻度吸管、50mL 烧杯、试管。 2.药品 HAc (0.1mol ·L -1), NaAc (0.1mol ·L -1), NH 3·H 2O (0.1mol ·L -1),pH=10的NaOH , NaOH (0.1mol ·L -1),NH 4Cl (0.1mol ·L -1),HCl (0.1mol ·L -1 ),pH=5的HCl ,pH 广泛 试纸,邻苯二甲酸氢钾(0.05mol ·L -1 ,pH=4.01),硼酸 (0.01mol ·L -1,pH=9.18)。 实验方法 一、配制缓冲溶液 通过计算,把配制下列四种缓冲溶液所需各组分的体积填入下表(总体积为30mL)。 按表中用量分别配制四种缓冲溶液,然后分别用pH 试纸和pH 计测定它们的pH 值,

(四)石硫合剂的配置比例和熬制方法

石硫合剂的配置比例和熬制方法 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制而成的,三者最佳的比例是1:2:10-12。为了避免在熬制过程不断加水的麻烦,洗衣粉的用量约为水重的0.2%-0.4%。 具体步骤如下: 1、熬制时,根据需要量和锅的大小,首先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后(水面距锅沿位置作个标记,以便煮沸时及时补充失去的水分)。然后烧火加热。 2、再根据锅内水量,按比例称好硫磺粉、石灰和洗衣粉备用。 3、待水温达 40 ~50℃(烫手)时,将硫磺粉用热水调成糊状,再倒入锅内,同时加入称好的洗衣粉并搅拌,使硫磺粉迅速而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同时不断进行搅拌,将硫磺粉充分溶解。 4、待水温达 80℃左右(锅内的水开始响)时,将生石灰(块大时要砸成小块)慢慢放在锅内,并迅速不停地搅拌(前期稍快、后期放慢),同时变小火加热。逐渐放完全部生石灰,使锅内温度上升至沸腾翻滚。一旦发现溢锅,浇进少量冷水即可(也可用长柄铁笊篱盛放石灰块浸入锅内硫磺溶液中,一旦沸腾猛烈或是溢锅就把笊篱端出水面)。 5、加完石灰后要边熬边搅拌,边加水以补充蒸发掉的水量。开锅后开始计时,并注意观察国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把握好最佳火侯。当药液呈砖红色时,说明火候还不够;当药液由砖红色刚变为红褐色、锅底的渣滓变成黄绿色时,要立即停火。此时,所用时同约为 13 到

15 分钟。 熬制时,随着石灰不断加入,石灰、硫和水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多硫化钙,药液也逐渐变成红褐色。待药液表面有层薄冰似的红褐色透明晶体析出药液即熬好。也可用棍子蘸点药液滴入冷水中,药液能迅速散开表明反应已经结束。熬煮中损失的水分要用热水补充,在停火前15分钟加足。 6、 新方法加入石灰时硫磺浆液温度已达100度,反应时温度高,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更充分完全。药液浓度比老方法熬制要提高5波美度以上。 熬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1.熬煮时必须用瓦锅或生铁锅,不能用铜锅或铝锅。 2.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硫合剂的质量。原料一定要用农用粉末硫磺粉,颜色黄色,要细;生石灰一定选用新烧制的,要洁白手感轻,块状无杂质。粉状石灰已回潮,化学成分变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熬出成品呈黄绿色,药效很低。 3.熬煮时要掌握好火候,如果时间过长往往损失有效成分多硫化钙;过短,同样降低药效。 4.熬制好的药液呈深红褐色、透明,有臭鸡蛋气味,渣子黄带绿色。若原料好,并且熬制得当,达到波美21~28度。熬制时当药液变成黑绿色时,说明火候已大,药效会降低,检查药的质量可以将药液滴一滴至清水中,如药液迅速扩散则说明药液质量较好,如不能扩散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乙醇-醋酸铵缓冲液(pH3.7):取5mol/L醋酸溶液15.0ml,加乙醇60ml和水20ml,用10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3.7,用水稀释至10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g,加水800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0。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1):?取氯化钙0.294g,加0.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ml使溶解,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1,加水稀释至1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9.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加盐酸赖氨酸3.65g,氯化钠5.8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调节pH 值至9.0。 乌洛托品缓冲液:取乌洛托品75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4.2ml,再用水稀释至250ml。 巴比妥缓冲液(pH7.4):取巴比妥钠4.4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ml,用 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4,滤过。 巴比妥缓冲液(pH8.6):取巴比妥5.52g与巴比妥钠30.9g,加水使溶解成 2000ml。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pH7.8):取巴比妥钠5.05g,加氯化钠3.7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g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0.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8,再用水稀释至500ml。 甲酸钠缓冲液(pH3.3):取2mol/L甲酸溶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 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mol/L甲酸溶液75ml,用水稀释至200ml,调节pH 值至3.25~3.30。

石硫合剂的配制

石硫合剂的合理配制与科学使用 杨联伟(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曹村乡农技站471000) 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和硫磺粉加水熬煮而成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杀菌、杀螨、杀虫剂,可防治白粉病、锈病、腐烂病、褐斑病、黑星病及红蜘蛛、介壳虫等多种园艺植物病虫害。但若使用不当,不仅防效差,还会引起药害。因此,使用石硫合剂必须科学合理。 1石硫合剂的理化性质与特点 石硫合剂是园艺生产中的常用药剂,用生石灰和硫磺粉为原料加水熬制而成,原液是酱油色透明的液体,有臭蛋的气味,可溶于水,呈强碱性,遇酸易分解,对人的皮肤和金属物有腐蚀作用。石硫合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硫化钙和部分硫酸钙,多硫化钙为杀菌、杀虫的主要有效成分。它能渗透和侵蚀病菌细胞和害虫体壁,起直接杀菌、杀虫(螨)作用。此外,多硫化钙易被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或人为加水稀释后,进行分解产生硫磺细粒,硫磺细粒在高温下挥发的气体进入病菌和虫体内,经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硫化氢气体,也可杀死病菌和害虫。发病前喷石硫合剂可保护作物不受危害,发病后喷施可杀死病菌防止病害蔓延。石硫合剂对高等动物的急性中毒中等,对人的眼睛、鼻粘膜、皮肤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对植物安全,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病虫不易产生抗性。 2石硫合剂的熬制 2.1原料和用具的选择 石硫合剂原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所用原料生石灰和硫磺粉的质量。生石灰质量对原液质量影响最大,所用的生石灰要呈块状、白色、质轻、含杂质少而未吸湿风化。杂质过多的生石灰及粉末状的消石灰不能采用。硫磺粉要细,块状硫磺要经过加工成硫磺粉后使用。不能用含铁锈的水来溶解或配制。熬制最好用铁锅,不能用铜、铝器皿。 2.2熬制方法 配料比为生石灰1份,细硫磺粉2份,水10~12份。首先称量好优质生石灰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使石灰消解,然后加足水量,加温烧开后,滤出渣子,再把事先用少量热水调制好的硫磺糊自锅边慢慢倒入,同时进行搅拌,并记下水位线,然后加火熬煮,沸腾时开始计时(保持沸腾40—60分钟),熬煮中损失的水分要用热水补充,在停火前15分钟加足。当锅中溶液呈深红棕色(酱油色)、渣子呈蓝绿色时,则可停止燃烧。进行冷却过滤或沉淀后,清液即为石硫合剂母液。在使用时还应该注意药液浓度要根据植物的种类、病虫害对象、气候条件、使用时期等不同而定,使用前必须用波美比重计测量好原液度数,根据所需浓度计算出稀释的加水量。计算公式为:加水量(斤)=原液浓度÷稀释液浓度-1。同时,石硫合剂不宜在果树生长季节气温过高(>30摄氏度)时使用,不能与波尔多液等碱性药剂或机油乳剂、松脂合剂、铜制剂混用,否则会发生药害。一般喷洒波尔多液后间隔15—30天再喷洒石硫合剂,或喷洒石硫合剂后,间隔15—30天喷洒波尔多液。 为了避免在熬制过程不断加水的麻烦,可按生石灰∶硫磺粉∶水=1∶2∶15或1∶2∶13的比例进行熬制。注意熬煮时火力要猛而均匀,沸腾后不要搅拌。 熬制石硫合剂剩余的残渣可以配制为保护树干的白涂剂,能防止日灼和冻害,兼有杀菌、治虫等作用,配置比例为:生石灰:石硫合剂(残渣):

visual studio 2010使用教程

visual studio 2010使用教程 在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我选择了C++,最初我用VC6作为我的IDE,我看过很多本C++的教材,有的适合我,有的不适合我,其中有一本叫《Visual C++ 2005入门经典》的书帮了我不少的忙。因为通常的C++教材都只会介绍C++的语法什么的,很少会告诉我们如何去编译、运行,告诉我们什么是控制台程序,什么事Win程序,什么是GUI程序,C++能干什么,VC 和C++的区别是什么。现在有很多的朋友应该也有这些问题吧? 学C++用C++也有几年了,算不上熟悉,算是初窥门径吧,我想我应该做点什么帮助一下那些和曾经的我一样困惑的朋友,特别是学生朋友,告诉他们他们所困惑的问题的答案。记得我学C++的时候,没有人教,有的时候也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连调试也不会,也不知道可以通过看调用堆栈看调用次序,还自己慢慢的去搜索,好傻啊。 接下来我会做一个《Visual C++ 2010入门教程》系列,用来帮助初学者。刚开始学的时候是很痛苦的,这个我深有体会,特别是身边还没有人能够指导一二的。内容主要涵盖在Windows 下面使用C++进行开发的常见内容,Visual Studio 2010的使用,如何创建新项目,如何调试,如果配置项目属性等等,另外还会介绍Visual C++ 2010中新加如的一些内容,包括一些新的STL组建,一些新的语法支持等等。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错误,希望大家谅解,如果大家有发现问题还请务必及时指出来,否则误导了他人我就罪不容恕了。 注意,本教程非C++教程,不会教你C++,只会教你如何使用Visual C++ 2010去练习去学习其它C++教材上面的程序。因此建议大家认真的去看其他的C++教程,在使用Visual C++ 2010实践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到这里来参考。推荐《C++ Primer》、《C++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C++ 2008入门经典》。 第一章关于Visual Studio、VC和C++的那些事 第二章安装、配置和首次使用VS2010 本章将帮助大家安装Visual C++ 2010,帮助大家做一些常见的配置,以及第一次使用它来写HelloWord程序。 安装 Visual C++ 2010是属于Visual Studio 2010的一部分,这个在前一章中已经讲解过,实际上Visual C++ 2010也有更多的子版本,正如Windows7有旗舰版、家庭高级版、家庭初

常见农药介绍及使用方法

常见农药介绍及使用方法 一、代森锰锌 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使用方法: 1、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1140-2160克/公顷,喷雾。 2、烟草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920-2160克/公顶,喷雾;烟草赤星病:80%可湿性粉剂1680-2100克/公顷,喷雾。 3、黄瓜霜霉病:80%可湿性粉剂2040-3000克/公顷,喷雾。 4、西瓜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560-2520克/公顷,喷雾。 5、辣椒(甜椒)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80%可湿性粉剂 1800-2520克/公顷,喷雾。 6、番茄早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40-2370克/公顷,喷雾。

7、柑橘树炭疽病、疮痂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8、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500毫克/千克,喷雾。 9、梨树黑星病:80%可湿性粉剂8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0、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1、花生叶斑病:80%可湿性粉剂720-900克/公顷,喷雾。 12、荔枝树霜疫霉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克/千克喷雾。 13、人参黑斑病:80%可湿性粉剂1800-3000克/公顷,喷雾。

二、代森锌 一种叶面喷洒使用的保护剂,对许多病菌如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有较强触杀作用。对植物安全,有效成分化学性质较活泼,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能直接杀死病菌孢子,抑制孢子的发芽,阻止病菌侵入植物体内,但对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菌丝体的杀伤作用很小。因此,使用代森锌防治病害应掌握在病害始见期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代森锌的药效期短,在日光照射及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分解较快,其残效期约7天。 使用方法: 1、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960-1200克/公顷,喷雾。 2、麦类锈病:80%可湿性粉剂960-1440克/公顷,喷雾。 3、油菜多种病害:80%可湿性粉剂960-1200克/公顷,喷雾。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

实验一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溶液pH 值测定 【实验目的】 1. 学习缓冲溶液及常用等渗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加深对缓冲溶液性质的理解。 3. 强化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4. 学习使用pHS-2C 型酸度计。 5.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预习作业】 1. 一般性溶液与缓冲溶液有什么不同? 2. 缓冲溶液的性质有哪些? 3. 如何衡量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大小?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4. 实验是如何设计以验证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性质及缓冲容量的影响因素的,设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5. 该如何检测缓冲溶液的pH 值是否发生改变?是否均需要用pH 计? 6. 本实验属定量测定还是定性测定或半定量测定? 【实验原理】 普通溶液不具备抗酸、抗碱、抗稀释作用。 缓冲溶液通常是由足够浓度的弱酸及其共轭碱、弱碱及其共轭酸或多元酸的酸式盐及其次级盐组成的,具有抵抗外加的少量强酸或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pH 值基本不变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将普通溶液和配制成的缓冲溶液对加入酸、碱或适当稀释前后pH 数值的变化来探讨缓冲溶液的性质。 根据缓冲溶液中共轭酸碱对所存在的质子转移平衡: HB ? B - +H 3O + 缓冲溶液pH 值的计算公式为: 缓冲比lg a p ] 共轭酸[] 共轭碱[lg a p [HB]][B lg p pH -+=+=+=K K K a 式中p K a 为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对数。此式表明:缓冲溶液的pH 值主要取决于弱酸的p K a 值,其次决定于其缓冲比。 需注意的是,由上述公式算得的pH 值是近似的,准确的计算应该用活度而不应该用浓度。要配制准确pH 值的缓冲溶液,可参考有关手册和参考书上的配方,它们的pH 值是由精确的实验方法确定的。 缓冲容量(β)是衡量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缓冲容量(β)的大小与缓冲溶液总浓度、

VS 2013的初配置和使用(vc++部分)

VS 2013的初配置和使用(vc++部分) 发现网上有关vs2013的使用信息不多,在此分享个人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由于我是学生,只需要使用vs的vc++部分,所以只有这一部分的使用经历,其他方面的问题尚无研究,请见谅。 首先,安装vs2013,安装过程比较简单,也已有教程,在此不赘述。只想说一下,vs2013需要占C盘比较大的空间:所有功能都安装,且装在C盘的话,约需要9G左右,即使安装在其他盘,也需要占C盘6G左右的空间;我只安装了vc++部分,且装在D盘,约占C盘2G的空间,占D盘4G左右。分盘安装有可能会带来库的默认路径的问题,导致程序无法正确生成和编译,在下文即讨论包含目录的问题。 安装完vs2013后(再次说明:我是将vs装在了D盘上,库文件什么的在C盘上)。创建一个“hello”工程,写一个“helloworld”程序,发现无法正常生成,有错误“无法打开源文件xxx”,遇到这类问题可试一试如下解决方法。同时,本文对vs的工程过大也有一定的解决方案。本文所述方案均只需要配置一次,便在以后的使用中可以维持,不需再配置。 1、通过“视图(V)----其他窗口(E)----属性管理器(M)”打开属性管理器,在窗口右上 方可见(见下图),双击“https://www.doczj.com/doc/b89386653.html,er”(见局部图) 局部图:

2、改变“可执行文件目录”为“C:\ProgramFiles(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Bin” 改变“包含目录”为“C:\ProgramFiles(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Include” 改变“库目录”为“C:\ProgramFiles(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Lib” 点击“确定”即可

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树干涂白剂的配制

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树干涂白剂的配制 一、石硫合剂配制方法 配制石硫合剂常用的原料比例为生石灰粉1份(或熟石灰粉1.32份)、硫磺粉2份、水10份。先用少量热水将石灰化开,调成石灰乳,置入铁锅中,干柴烈火加热,待石灰乳将要沸腾时,用一个容器把硫磺粉调成糊状,倒入欲沸的锅中,边倒边搅拌,并将剩余的水倒入;用一根棍子插入锅底,用红笔标记好液面的高度位置;边烧边搅拌可加速石灰与硫磺的反应,观察木棍上的液面标志,下降多少添加多少热水,以补充熬煮过程中蒸发散失的水分,但不能添加冷水,因为添加冷水会导致反应中断,煮沸40分钟~60分钟,当药液呈透明状酱油色、药渣呈绿色时停火,最后去掉渣滓即成石硫合剂原液,一般好的石硫合剂原药为波美25度,而通常用的浓度约为0.5波美度,需加水39倍。熬制石硫合剂的火力要大而均匀,如加热不够,渣滓呈黄色,反应不完全,原药浓度低、质量差;若煮得过火,药液呈绿色,有效成分分解,药效降低。对生石灰的要求是品质纯,如含杂质多(镁质),制成的药液中多硫化钙易分解;硫磺粉要细,最好用面箩过筛,使其接触面增大、反应全面。总之,以“灰白、粉细、锅大、火急,一口气熬成酱油色,千万别变绿”为要决。石硫合剂原液用小口坛子封存,坛口加一层煤油隔绝空气,以防药液被氧化而降低药效,使用时再倒去煤油层,将原液加水稀释喷洒。 二、波尔多液配制方法 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其配制的比重依防治对象不同而定,按1:100~200的比例配制,因石灰与硫酸铜的用量相等,

称之为等量式。但有时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和不同的用药时间,所用硫酸铜和石灰的比重不同。或石灰用量多些,如石灰倍量式(1:2:100~200);或石灰用量少些,如石灰半量式(1:0.5:100~200)。 1、两液同注法: 将硫酸铜与生石灰各加入半量的水(50斤或100斤),分别制成溶液,用纱网过滤后,等到两液温度相等且低于室温时,同时缓缓注入第三个容器(水缸或水桶)中,边注边搅拌,直到形成稍带粘性的天蓝色溶液时为止。 2、稀硫酸铜液注入石灰乳法 先将石灰用20%的水制成石灰乳,过滤后放入大形水缸或木桶内,另将硫酸铜用80%的水制成硫酸铜溶液,过滤后缓缓注入装有石灰乳的木桶或水缸内,边注边搅拌,直到形成带粘性的天蓝色溶液时为止。 3、注意事项: (1)杀菌原理 它的主要成份是碱式硫酸铜,没有直接的杀菌作用,必须在空气中的CO 2、NH 3及植物分泌物的作用下,形成铜离子,方可杀菌;铜离子吸附在 病原菌的细胞膜上,引起蛋白质的凝固,铜离子可渗透到细胞内破坏酶的活性,致使其代谢紊乱而死亡。 (2)不能长时间放置 碱式硫酸铜分子以极小的颗粒悬浮在液体中,放置时间长了会发生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甚至沉淀后失效;不能早上配下午用,而是必须随配随用;喷雾器用后必须及时冲洗干净。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乙醇-醋酸铵缓冲液(pH3.7):取5mol/L醋酸溶液15.0ml,加乙醇60ml和水20ml,用10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3.7,用水稀释至10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g,加水800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0。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1):?取氯化钙0.294g,加0.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ml使溶解,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1,加水稀释至1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9.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加盐酸赖氨酸3.65g,氯化钠5.8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调节pH值至9.0。 乌洛托品缓冲液:取乌洛托品75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4.2ml,再用水稀释至250ml。 巴比妥缓冲液(pH7.4):取巴比妥钠4.4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ml,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4,滤过。 巴比妥缓冲液(pH8.6):取巴比妥5.52g与巴比妥钠30.9g,加水使溶解成2000ml。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pH7.8):取巴比妥钠5.05g,加氯化钠3.7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g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0.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8,再用水稀释至500ml。 甲酸钠缓冲液(pH3.3):取2mol/L甲酸溶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mol/L甲酸溶液75ml,用水稀释至200ml,调节pH值至3.25~3.30。 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pH5.6):?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g,加水900ml,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试液(必要时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加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4.2g,加1mol/L的20%乙醇制氢氧化钠溶液40ml使溶解,再用20%乙醇稀释至100ml。 枸橼酸盐缓冲液(pH6.2):取2.1%枸橼酸水溶液,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2。 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4.0):甲液:取枸橼酸21g或无水枸橼酸19.2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置冰箱内保存。乙液:取磷酸氢二钠71.63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取上述甲液61.45ml与乙液38.55ml混合,摇匀。 氨-氯化铵缓冲液(pH8.0):取氯化铵1.07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再加稀氨溶液(1→30)调节pH值至8.0。 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取氯化铵5.4g,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氯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 硼砂-氯化钙缓冲液(pH8.0):取硼砂0.572g与氯化钙2.94g,加水约800ml溶解后,用1mol/L盐酸溶液约2.5ml调节pH值至8.0,加水稀释至1000ml。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pH10.8~11.2):取无水碳酸钠5.30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另取硼砂1.9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临用前取碳酸钠溶液973ml与硼砂溶液27ml,混匀。 硼酸-氯化钾缓冲液(pH9.0):取硼酸3.09g,加0.1mol/L氯化钾溶液500ml使溶解,再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10ml。 醋酸盐缓冲液(pH3.5):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锂盐缓冲液(pH3.0):取冰醋酸50ml,加水800ml混合后,用氢氧化锂调节pH值至3.0,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vs2017安装和使用教程(详细).doc

vs2017安装和使用教程(详细) 打开浏览器进入微软官方网站(https://https://www.doczj.com/doc/b89386653.html,),然后点击顶部导航栏中的”产品->适用于开发人员和IT专业人士->Visual Studio”,打开Visual Studio 2017下载页面在打开的Visual Studio下载页面中,点击“Download Visual Studio下拉列表”,单击列表中的“Enterprise 2017”,下载“Enterprise 2017版的Visual Studio软件”在打开的下载页面中,等待片刻后,会见到弹出的“下载窗口”(教程中用的浏览器是火狐),点击“保存文件按钮”保存下载的VS2017安装文件;双击下载好的VS2017安装程序,程序启动后会弹出“Visual Studio 要求.NET Framework 4.6或更高版本”的提示窗口。点击窗口中的“此处”链接打开“Visual Studio安装需求页面”;点击“Visual Studio安装需求页面”中的“https://www.doczj.com/doc/b89386653.html,站点链接”,打开”.NET Framework 4.6下载页面”(会自动采用IE打开此页面);向下拖动打开的“.NET Framework 4.6下载页面”,见到“下载按钮”后,点击此按钮下载安装所需的.NET Framework;在打开的“下载页面”中,IE会给出阻止下载的提示,鼠标左键单击提示内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下载文件”,开始文件下载;在弹出的“文件下载-安全警告”窗口中,点击“运行按钮”直接运行下载的文件;等待“.NET Framework 4.6”下载完毕后,IE 会弹出“安全警告”对话框,点击“运行按钮”运行.NET Framework 4.6安装程序;等待“.NET Framework安装程序”解压完安装包,弹出“.NET Framework安装窗口”之后,勾选窗口中的”我已阅读并接受许可条款”复选框,然后点击“安装按钮”开始安装;等待“.NET

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的熬制方法 (喷雾) 石硫合剂是用生石灰、硫磺粉和水熬制而成的高效杀菌、杀虫剂。原料的比例为生石灰1份、硫磺粉2份、水13-14份。熬制时,须选用瓦锅或生铁锅,不能用铜锅或铝锅,否则易腐蚀损坏。 操作方法:首先将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比例称好备用。把称好的生石灰放入锅内,用少量水化开,调成糊状再用少量水配成石灰乳。去除杂质后兑入足量水(即1份石灰兑13-14份水),烧沸腾时将硫磺粉(如用块状硫磺,熬制前一定粉碎成细粉)加水调成糊状,慢慢加入石灰乳中,搅拌均匀后,加猛火熬煮。至沸腾后约45-60分钟,待药液呈深枣红色、渣子变黄绿色时停火,冷却后用纱窗布滤出渣子,即为石硫合剂原液。熬制质量高的石硫合剂,除选择优良的生石灰和硫磺外,还必须注意,熬煮时火力要强,不停地搅拌,但后期不宜剧烈搅拌,从沸腾倒入硫磺后熬制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否则得不到高浓度的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的质量,一般以原液浓度的大小来表示,通常用波美比重计测量。原液浓度大,则波美比重表的度数高。一般自行熬制的石硫合剂浓度多为波美24-30度。石硫合剂熬好后要用厚塑料桶或木桶盛装,不能用瓦或陶器盛装,否则药液易渗出外流。

石硫合剂的使用方法 (喷雾) 石硫合剂可防治多种病虫害,一般春季花芽膨大时喷打一次石硫合剂,作用要抵生长季节打2-3次药。但石硫合剂40天内不能重复使用,否则易发生药害。使用前要先用波美比重计测出石硫合剂原药的浓度, 如购不到波美比重计,春季花芽膨大时喷雾石硫合剂,可将熬制的石硫合剂原液按1:5比例兑水,即1份原药兑5份水(约3-5度)后喷雾也可。 树干涂白剂的配制方法 (涂树干) 冬季,在树木或果树的树干上,刷上一层涂白剂,可以防治许多病虫害,同时,还可以防冻。树干涂白剂的配制为:生石灰5份、硫磺粉0.25份、食盐0.1份、动物油0.1份、水20份。先把硫磺粉与生石灰一同放入桶内,加些水化开,另将食盐用热水化开后到入,再加入动物油和剩余的水,并用木棒充分搅拌即成。使用涂白剂时,应先刮去翘裂的老树皮,然后均匀刷白树的主干即可。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24Na 2HPO 4·2H 2O 分子量 = 178.05,0.2 mol/L 溶液含35.01克/ 升。 C 4H 2O 7·H 2O 分子量 = 210.14,0.1 mol/L 溶液为21.01克/升。 pH 4.0 20mL :Na2HPO4 0.219g + C4H2O7·H2O 0.258g 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1 mol/L ) 6872柠檬酸钠Na 3 C 6H 5O 7·2H 2O :分子量294.12,0.1 mol/L 溶液为29.41克/毫升。 pH 4.0 20mL : C4H2O7·H2O 0.275g + Na3 C6H5O7·2H2O 0.203g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0.2 mol/L ) Na 2Ac·3H 2O 分子量 = 136.09,0.2 mol/L 溶液为27.22克/升。 pH 4.0 20mL :NaAc 0.098g + HAc 0.282mL 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 ) 甘氨酸分子量=75.07; 0.2M 溶液含15.01克/升。 pH 10.0 20mL :甘氨酸0.075g + NaOH 0.013g 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0.1M ) 2+2+ 无水Na 2CO 2分子量=105.99;0.1M 溶液为10.60克/升。 Na 2CO 2·10H 2O 分子量=286.2;0.1M 溶液为28.62克/升。 Na 2HCO 3分子量=84.0;0.1M 溶液为8.40克/升。 pH 10.0 20mL :无水碳酸钠 0.127g +碳酸氢钠0.067g

石硫合剂的合理配制与科学使用

石硫合剂的合理配制与科学使用 石硫合剂由生石灰和硫磺粉加水熬煮而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杀菌、杀螨、杀虫剂,可防治白粉病、锈病、褐斑病、黑星病及红蜘蛛、介壳虫等多种园艺植物病虫害。在众多的杀菌剂中,石硫合剂以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效果好、对多种病菌具有抑杀作用等优点,被广大果农所普遍使用。但由于石硫合剂的熬制环节较多,常造成熬制的母液浓度过低,同时许多人仅凭经验兑水稀释后就进行喷洒,不仅防效差,甚至还会引起药害,使其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因此,使用石硫合剂必须科学合理。 1 石硫合剂的理化性质与特点 石硫合剂原液是酱油色透明的液体,有臭蛋气味,可溶于水,呈强碱性,遇酸易分解,对皮肤和金属物有腐蚀作用。石硫合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硫化钙和部分硫酸钙,多硫化钙为杀菌、杀虫的主要有效成分。它能渗透和侵蚀病菌细胞和害虫体壁,起直接杀菌、杀虫(螨)作用。此外,多硫化钙易被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或人为加水稀释后,进行分解产生硫磺细粒,硫磺细粒在高温下挥发的气体进入病菌和虫体内,经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硫化氢气体,也可杀死病菌和害虫。发病前喷石硫合剂可保护作物不受危害,发病后喷施可杀死病菌防止病害蔓延。石硫合剂对高等动物的急性中毒中等,对人的眼睛、鼻粘膜、皮肤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对植物安全,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病虫不易产生抗性。 2石硫合剂的熬制 2.1原料和用具的选择 石硫合剂原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所用原料生石灰和硫磺粉的质量。生石灰

质量对原液质量影响最大,所用的生石灰要呈块状、白色、质轻、含杂质少而未吸湿风化。杂质过多的生石灰及粉末状的消石灰不能采用。硫磺粉要细,块状硫磺要加工成硫磺粉后使用。不能用含铁锈的水来溶解或配制。熬制最好用铁锅,不能用铜、铝器皿。 2.2熬制方法 2.2.1老方法 配料比为生石灰1份,细硫磺粉2份,水10~12份。首先称量好优质生石灰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使石灰消解,然后加足水量,加温烧开后,滤出渣子,再把事先用少量热水调制好的硫磺糊自锅边慢慢倒入,同时进行搅拌,并记下水位线,然后加火熬煮,沸腾时开始计时(保持沸腾40~60分钟),熬煮中损失的水分要用热水补充,在停火前15分钟加足。注意熬煮时火力要猛而均匀,沸腾后不要搅拌。当锅中溶液呈深红棕色(酱油色)、渣子呈蓝绿色时,则可停止燃烧。进行冷却过滤或沉淀后,清液即为石硫合剂母液。为了避免在熬制过程不断加水的麻烦,可按生石灰∶硫磺粉∶水=1∶2∶15或1∶2∶13的比例进行熬制。 熬制过程中如果煮的太过(时间过长或火力过大),则药液中己经生成的多硫化钙与空气中的氧起作用,生成无效的硫代硫酸钙,这时药液变成深绿色,浓度虽大但有效成分低;煮得不够时药液呈黄褐色,渣滓也呈黄色,浓度低有效成分低。确定药液是否熬好,应根据色泽来判断,以药液酱油色渣滓黄色微绿色为好,而熬制的时间只能作为参考。 2.2.2新方法 传统的石硫合剂熬制法比较繁琐,一些果农难以把握。以下介绍一种简便易学的新方法。石硫合剂配制比例一般为石灰∶硫黄∶水=1∶2∶10,即熬制一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