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储气库建设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3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地下储气库是我国天然气的人工储存空间,对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很快,但天然气供需存在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非常不平衡的。
夏季的低峰值与冬季的峰值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应运而生。
其主要功能是储存收集的天然气,以解决季节性需求造成的不规则供气问题。
天然气储存有多种类型,包括天然气液化储存、地面储气罐储存和地下天然气储存。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地下储气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地下储气库是将压缩天然气注入排气罐、地下盐溶液室等储存场所,在天然气使用高峰期进行开采,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储气厂。
它在削峰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现阶段,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调峰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快速的调峰增长需求。
我国地下储气库数量相对较少,这对其调峰功能的运行和保护天然气产业的高速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此外,目前中国页岩气产量的峰值在天然气年消费量中所占比例很小,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也无法达到世界页岩产量的峰值水平。
在这方面,发展仍然相对落后[1]。
关键词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储气库是指储存天然气的“容器”。
我们通常称之为“天然气地下储存”,通常指天然气的地下储存。
地下储气设施是一种人工储气库或储气库,旨在将通过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商业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
储气库的运行以年为一个周期。
“冬春季采气、夏秋季注气”是我国储气库的运行过程。
地下储气是利用低盐洞穴压缩储存天然气,并在冬季将其调至使用高峰,以满足冬季天然气需求的一种方法。
因此,调峰过程中的各种操作都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尚处于开发阶段,调峰能力不足。
当需求快速增长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地下天然气储罐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在调峰过程中发挥天然气的作用,对天然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调峰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国内外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地下储气库建设是我国全面部署和实施天然气储备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天然气储存与利用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地下储气库发展现状,提出了地下储气库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库容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低碳清洁消费模式的主要能源之一。
在天然气安全供应中,地下储气库是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建成库容规模超大的地下储气库,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用气需求问题,提高供气可靠性。
为此,我国要加大地下储气库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地下储气库技术水平。
1国外地下储气库现状1.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地下储气库的国家,已建成410多座地下储气库。
在地下储气库建设中,美国利用枯竭气田、废弃油田、含水层、废弃矿坑等进行建设,库容量高达2277×108m³[1]。
美国现有纯气库88座,最高储气压力为1.5MPa??。
随着美国社会发展对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美国持续开展地下储气库新建项目,并对原有储气库进行扩建,始终保持着储气库数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1.2俄罗斯俄罗斯地下储气库类型多为枯竭气田、油田建设而成,有效库容为950×108m³,其中商品气库容占二分之一以上。
地下储气库的压缩机??额定功率基本都在1000MW以上,在寒冷冬季,俄罗斯的主要城市会通过地下储气库供给天然气,满足城市能源消耗需求。
同时,俄罗斯的地下储气库还要满足天然气出口需求,日供气量占出口总量的20%。
近年来,俄罗斯持续投入资金建设地下储气系统,改造现有地下储气库,进一步扩大库容规模。
1.3法国法国共建成地下储气库11座,总库容170×108m³,储气库类型多为水层储气库,储层深度为1120m,最大的水层储气库有效库容为32×108m³。
为满足法国全年消费天然气的需求,法国在建设含水层储气库的同时,还积极建设盐穴储气库,近年来建成的储气库库容都在100×108m³以上??。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天然气事业的发展日益增长。
但由于供求之间存在着一定问题,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没有建立和谐关系,往往会导致天然气在夏季处于低输出,冬至高输出的情况。
现如今,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人工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不仅仅可以扩大储存天然气的空间,还对供气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与此同时,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还可以解决好供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安全储存采集到的天然气,解决夏、冬季节导致的低高输出问题,促进我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促进天然气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发展趋势前言由于天然气在冬季的需求量是最多的,我国就建设了人工的地下储气库,为满足供求的需要。
地下储气库主要是利用低下盐穴将天然气进行压缩,然后安全储存起来,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冬季使用高输出期,可以取出使用,满足人们在冬季对天然气的需求。
为此,这种调配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天然气储存的安全。
尽管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还正在发展阶段,还不能做到快速满足市场的需求,调配能力还不是很强,但也在不断开发研究中。
另外,我国建立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还不是很多,技术上也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影响了天然气事业发展的趋势。
一、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发展的现状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也是非常紧缺的。
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仅建立了25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在冬季的需求量,尽管在夏季使用的量极少,可没有足够的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无法进行储存。
1999年,我国建立了第一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名为大张坨储气库,这座地下储气库调配好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使用情况,奠定了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提高天然气供气的能力。
相继之后,又建立了金坛储气库,提高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气的调配能力。
燃气储备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能源的需求增加,燃气储备作为燃气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也逐渐受到关注和投资。
本文将就燃气储备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燃气储备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燃气储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天然气储量、液化天然气(LNG)储备和地下储气库。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超过200万亿立方米,其中包括了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储备,如页岩气和煤层气等。
这些探明的储量为燃气储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气的一种转化形式,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LNG的特点是体积小、密度高,便于储存和运输,可以远距离输送。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LNG储备已经相当丰富,并且不断增长。
主要的LNG供应国包括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而主要的LNG需求国则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
通过LNG的储备和运输,可以满足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燃气需求。
地下储气库也是燃气储备的重要形式之一。
地下储气库是利用地下洞穴,如盐穴、岩层等储存燃气。
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地下储气库数量众多,如美国、俄罗斯和德国等国家都具备相当规模的地下储气库。
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不仅提供了燃气的储备手段,还可以应对燃气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未来燃气储备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燃气储备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增长约45%,而LNG将成为其中增长最快的形式。
这就意味着,未来LNG的储备和运输将进一步增加,为全球范围内燃气供应提供更大支持。
此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推广和利用,燃气储备也将与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关系。
可再生能源在供应过程中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而燃气储备可以弥补其不足,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技术与检测Һ㊀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吴㊀鹏摘㊀要: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利用低下盐穴进行压缩储存起来的一种方法,并在冬季使用高峰期时再将其取出,满足人们冬季对天然气的需求,因此,在调峰过程中的各种操作都十分关键㊂目前,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还处于发展阶段,调峰能力不足,在需求快速提高的时候无法及时达到市场需求㊂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并不多,在调峰过程中无法及时发挥出天然气的作用,对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调峰量标准还相对落后㊂关键词: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一㊁引言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人工建造储存天然气的空间,对对供气安全有着很大影响㊂目前来看,天然气事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供气量与需求之间却存在一定矛盾,两者之间很不平衡,夏季低峰值和冬季高峰值往往差距很大㊂为了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随之诞生,它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储存采集而来的天然气,从而解决由于季节需求而引发的供气不均匀问题㊂天然气储存有多种类型,包括天然气液化储存㊁地面储气罐储存和地下储气库等,文章主要探讨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㊂二㊁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发展现状根据调查来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共有25座,无法满足在冬季时对天然气调峰的需求总量㊂2014年,地下储气库总调峰值是30亿立方米,与世界范围内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显示了地下储气库能源不足的问题,突出了建设量少的弊端㊂1999年,陕京管道筹建以后,建设了第一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即大张坨储气库,这座储气库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的调峰与供气保障起到了重要意义㊂后来,又建立了金坛储气库,这是第一座盐穴储气库,这座储气库的建立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调峰与供气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㊂2011年,开始建设商业储气库,商业储气库的投入与建设一直都没有停止,2013年与2014年仍然在投入建设,对很多地区的调峰与峰值量供暖起到了重要作用㊂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现状表现为积极建设天然气骨干网管,不断投资进行建设㊂政府也对其状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积极建设地下储气库,推动能源发展㊂目前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量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体现在数量较少和分布不合理两个方面,对各个地区调峰和安全保障供气有一定影响㊂三㊁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发展趋势(一)加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天然气消费需求在不断上升,天然气在供应过程中主要的来源就是地下储气库,地下储气库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天然气的整体有序建设,不断增加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数量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现代化需求,从而平稳供应天然气㊂很多发达国家在调峰期间储备量已经达到消费总量的20%以上,在调峰期间的供气工作还远远不够,与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加大地下储气库建设,提升在调峰期间的天然气储备量㊂(二)合理安排天然气储气库布局地下储气库建设包括建设类型㊁建设地域与建设作用三个方面,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储气库建设更有助于合理规划的实现㊂从建设类型来看,地下储气库可以改造成含油气的类型,利用油漆结构可以为地下储气库打造良好的地质基础,也可以减少一定的建造程序;从建设地域来看,在不同地域类型需要建造不同的地下储气库,如盐穴低下储气库,可以使地下储气库的建造更加经济合理;从建设作用来看,在天然气销量较高的地方应该增加地下储气库建设量,而在天然气销量较低的地方建设小型地下储气库,从而实现地下储气库的合理布局㊂(三)积极建设数字化储气库的地质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从某种程度上对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有着很大影响,使天然气储气库在设计㊁建设与运行发面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落后于发达国家㊂在加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数量的同时,还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地质条件为背景建设适合的天然气储气库,在探寻地址的过程中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努力建立起数字化地下储气库㊂数字化储气库的运行更加方便和有效,能够科学地指导扩容与生产,也对储气库的频繁建设风险作出了贡献㊂四㊁结语天然气低下储气库建设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也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很大影响㊂因此,要不断吸收和学习西方经验,提高的建设技术,为促进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打好基础,不断推进地下储气库建设发展㊂参考文献:[1]王震,任晓航,杨耀辉,等.考虑价格随机波动和季节效应的地下储气库价值模型[J].天然气工业,2017(1):145-152.[2]张刚雄,李彬,郑得文,等.中国地下储气库业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J].天然气工业,2017(1):153-159.作者简介:吴鹏,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天然气储供中心㊂971。
储气库术语摘要:一、储气库的定义和作用二、储气库的类型及特点三、储气库的关键技术四、储气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正文:储气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天然气的设施,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调节能源供需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储气库的定义、类型、关键技术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储气库的定义和作用储气库是指在地表或地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建造的天然气储存空间,通常包括枯竭气藏、盐穴、水层、含水层等类型。
储气库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天然气的季节性供需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为天然气供应提供应急保障。
二、储气库的类型及特点1.枯竭气藏储气库:利用废弃的气藏进行天然气储存,具有成本低、储存能力大等优点。
2.盐穴储气库:利用盐矿开采后的空腔储存天然气,具有安全性高、储存效率高等特点。
3.水层储气库:利用地下水层储存天然气,适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4.含水层储气库:利用地下含水层储存天然气,具有成本低、环保等优点。
三、储气库的关键技术1.选址技术:选择合适的储气库地质条件,以保证储气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建库技术:根据储气库类型,采用相应的工程技术手段建造储存空间。
3.注气技术:将天然气注入储气库,达到储存目的。
4.采气技术:将储存的天然气取出,满足市场需求。
5.监测技术:对储气库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储气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天然气消费的增长,储气库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已建成了若干储气库,包括枯竭气藏储气库、盐穴储气库等。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储气库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储气能力有待提高。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储气库建设。
预计未来我国储气库建设将取得更快发展,为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储气库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设施,其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储气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储气库技术是一种能量储存和调度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将多余的能源转化为气体并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能源的时候再将气体转化为电力。
目前储气库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以下是储气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传统的储气库技术:传统的储气库技术主要包括地下天然气储气库和压缩空气储能(CAES)技术。
地下天然气储气库利用地下岩层储存压缩天然气,当需要能源时,通过抽取储气库中的天然气进行燃烧发电。
压缩空气储能则将多余的电力用于压缩空气,然后在需要时将压缩空气放出,通过涡轮机转化为电力。
这些传统的储气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新型储气库技术:除了传统的储气库技术之外,一些新型的储气库技术也被提出和研究。
例如,液气储气库技术利用液态空气或液态氧来储存能量,并利用液气相变的特性进行能量转化。
此外,氢气储气库技术也备受关注,通过将多余的电力用于产生氢气,并将氢气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时再通过燃料电池将氢气转化为电力。
3.发展趋势:储气库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储气库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提高储气库的效率和容量、降低成本、提高储气和放气的速度和响应能力等。
此外,与其他能源储存技术结合,如电池技术、储能技术等,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外,随着氢能的发展,氢气储气库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总而言之,储气库技术的现状已经相对成熟,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容量,并与其他能源储存技术结合等。
储气库技术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地下储气库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地下储气库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和调度设施,其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地下储气库市场的分析,探讨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中将介绍地下储气库的定义、分类以及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此外,还将分析地下储气库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挑战和机遇,以及行业竞争格局。
最后,我们将对未来地下储气库市场的发展进行展望。
地下储气库的定义与分类地下储气库是指将天然气或其他气体储存在地下蓄积空间中的设施。
根据储气库的建设原因和运营方式,地下储气库可分为调节性储气库和战略性储气库两类。
调节性储气库主要用于平衡供需波动,稳定能源系统运行。
这类储气库通常位于主要消费地区附近,可根据能源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战略性储气库则主要用于储存紧急情况下的天然气供应,以应对供应中断或价格波动等突发事件。
这类储气库通常位于战略地点,能够满足特定地区或国家的天然气需求。
地下储气库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地下储气库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地下储气库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
亚洲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和天然气市场开放等因素将推动地下储气库市场的快速发展。
目前,主要的地下储气库市场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北美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先进的储气库技术,市场领先地位明显。
欧洲地区则受天然气供应安全和能源转型等因素的影响,对地下储气库的需求不断增加。
亚太地区由于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地下储气库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
地下储气库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地下储气库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驱动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导致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地下储气库市场的扩大。
其次,天然气供应的不稳定性和价格波动等因素,使得储气库在调节供需、保障供应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等因素也推动了地下储气库市场的发展。
地下储气库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地下储气库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成本较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
2023年地下储气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储运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地下储气库行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以下是对地下储气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的1500字分析。
一、行业概述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储存到地下岩石层中,以便在需求高峰时期提供稳定的供应。
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专业知识,因此,该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准入门槛。
地下储气库的主要功能是调整供需平衡、平稳供应和调峰,因此对于天然气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地下储气库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地下储气库容量从2015年的4.96万亿立方英尺增长到2019年的5.42万亿立方英尺。
预计到2025年,地下储气库容量将进一步增长。
市场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长。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天然气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地下储气库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2. 天然气产量的地区分布不均。
天然气产地与消费地的距离越远,储存和运输成本越高。
地下储气库可以在天然气大量产地和消费地之间进行储存和调配,提高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3. 天然气的季节性需求波动。
天然气的需求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会有明显的波动。
地下储气库可以平衡供需差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 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需求。
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化石燃料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替代煤炭和原油的过程中。
地下储气库能够为天然气供应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保障。
三、市场竞争格局地下储气库行业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国际能源公司。
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运营经验,可以获得政府支持和资源优势。
民营企业在资源获取和资金筹措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市场化改革,其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增加。
国际能源公司由于其全球化的运营和市场规模优势,可以在地下储气库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和升级。
国内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趋势地下储气库是指将天然气注入到地下的岩层或储层中存储并封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提取出来供应给用户。
随着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和储气技术的进步,地下储气库建设在国内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趋势1.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长助力地下储气库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内对天然气需求量逐年增长。
为了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择。
未来随着城市燃气管网的拓展,天然气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2.技术创新推动地下储气库建设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不断创新,从传统的盐穴储气到页岩气储气等多种形式的储气方式,使得地下储气库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同时,新型的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也在不断推动着行业的进步,如地震监测、地下渗流模拟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效率和安全性。
3.政策支持促进地下储气库建设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替代的大力推进,地下储气库建设逐渐成为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如财政补贴、优惠税收等,为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
二、面临挑战1.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下储气库的建设需要选择适宜的地质条件,如盐岩、煤层等地质结构,以确保天然气的安全储存和封存。
然而,我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较高,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尽相同,这对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2.安全风险的管控地下储气库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地震、渗漏等意外事件可能影响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安全风险的监测和管控,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确保地下储气库的安全运行。
3.技术标准的规范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行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需要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当前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涉及到多个相关行业,如石油、地质、地震等,需加强技术交流和协作,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地下储气库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
我国的储气库现状:我国在大庆曾利用枯竭气藏建造过两座地下储气库。
萨尔图 1 号地下储气库于1969 年由萨零组北块气藏转建而成,最大容量为3800X 104m3,年注气量不到库容的1/2,主要用于萨尔图市区民用气的季节性调峰。
在运行十多年后,因储气库与市区扩大后的安全距离问题而被拆除;又于1975 年建成大庆喇嘛甸地下储气库,该地下储气库是大庆合成氨的原料工程之一,建在喇嘛甸油田气顶部,地面设施的设计注采能力为40 X 104m3, D95年注气量为2060 X 104m3,不足库容的0.5%,通过近年来的两次扩建,大庆喇嘛甸地下储气库的日储气能力达到100 X 104m3,年注气能力达到1.5 X l08m3,总库容己经达到25.0 X l0 8m3,,到目前为止已经安全运行30年,累计采气10X l08m3。
我国首次大规模采用储气库调峰是在陕京输气管道工程。
为了解决北京市季节用气的不均衡性问题,保证向北京市稳定供气,1999 年修建了大港油田大张坨地下储气库。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循环注气开采系统,有效工作采气量为 6 X l0 8m 3/a ,特殊时期的最大日调峰能力为1000X 104m3。
大港储气库除了供应北京以外,还有部分天然气供应天津、河北沧州等地。
为保证供气安全,2001 年来,继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后又建成了板876 地下储气库,板中北高点地下储气库。
3 座地下储气库全部为凝析油枯竭气藏储气库,位于地下2200—2300m处,四周边缘为水,较好的地层密封性避免了天然气流失。
3座地下储气库日调峰能力为1600X 104m3,最大日调峰能力将达到2930X 104m3。
其中,板876地下储气库年有效工作采气量为I X l08m3,最大日调峰能力为300 X 104m3,板中北高点地下储气库年有效工作采气量为 4.3X I08m3。
大港3个储气库己经累计注气近8X I08m3,而且配套设施完善,能够在3min 内启动整个应急供应系统,保证了北京的用气需量。
论当前时期我国地下储气库现状研究【摘要】地下储气库作为一种将开采出的天然气输送至地下可以保存气体的空间而形成的人工气田或气藏,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用气过程中存在的不均匀性,并能极大的满足季节调峰的需求。
在意外事故导致供气中断时,它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气源,增加了供气的可靠性。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地下储气库的现状,并总结出地下储气库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加快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以满足人类对天然气的需求。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现状发展趋势技术由于地下储气库具备储气量大以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在全球各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目前世界上的地下储气库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具体包括废弃矿坑储气库、盐穴储气库、含水层储气库以及枯竭油气藏储气库。
随着人类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地下储气库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它不但能够在提高输气效率的同时减少输气成本,还能作为补充气源确保供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满足季节调峰的需求以及为用户提供应急服务。
1 我国地下储气库的现状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地下储气库的发展较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庆油田最先尝试利用气藏建设气库。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才真正展开了地下储气库的研究。
在发展了陕甘宁大气田以及建设陕京天然气输气管线后,为了确保天津和北京的供气安全,才真正开始建设地下储气库。
目前,位于天津附近的大港油田已经通过利用枯竭凝析气藏建立了三个地下储气库,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天津和北京的供气调峰。
这三个地下储气库分别为:板中北储气库、板876地下储气库以及大张坨地下储气库。
这三个地下储气库调峰总气量为20×108m3。
为了确保能正常供气给“西气东输”管线沿线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用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内的江苏刘庄气田以及江苏金坛盐矿投资建设了两个地下储气库,总工作气量将高达20×108m3。
此外,为了确保武汉到忠县的天然气输气管线的正常供气,忠武线配套地下储气库真正投资建设中。
天然气储运设施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天然气储运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带动了设施设备的完善和优化。
就目前而言,我国基本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天然气供应网络,其中主要的运输系统包括西气东输系统、川气东送系统等,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于天然气的需求。
关键词:天然气;储运设施现状;发展趋势1天然气储运设施建设及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天然气储运设施包含了储蓄设施和运输设施,储蓄设施主要是以储气罐和地下储蓄库为主,短期存储一般都是使用储气罐或者直接在输气管末端进行存储,中长期存储则需要用到地下储气库又或者LNG设备;运输设施包含了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陆路运输等,其中以管道运输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本身在安全程度上高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
做好天然气储运设施建设工作,能够加速区域能源结构调整,有效环节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同时也可以稳定天然气供应市场,降低天然气输配成本,为解决燃料替换问题提供良好支撑。
最近几年,伴随着天然气储运设施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引发了不少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泄漏遭遇火源,就可能出现燃烧乃至爆炸事故。
伴随着天然气行业的持续发展,天然气传输管道的管径和压力增大,线路长度也显著增长,储气罐的储量得到了提高,各类影响因素不断增多,如外部压力、荷载、周边环境等,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天然气储运设施的安全性会有所下降,可能因为长距离运输、自然因素影响等,产生相应的安全事故。
基于此,做好天然气储运设施的建设,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液化天然气的储运安全管理策略2.1科学选择液化天然气储运材料因液化天然气本身的物理特性,对液化天然气的储存条件也非常严格,必须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环境下进行。
在进行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载体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如行驶中不能产生剧烈的震动等。
当储运过程中温度过高时,就会增加天然气泄漏可能性,一旦与空气混合,容易发生起火事件,因此为液化天然气储运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十分重要。
地下储气库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地下储气库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备方式,在能源消费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对地下储气库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
市场背景地下储气库是指将天然气等能源储存于地下洞穴或地层中的储气工程。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稀缺,地下储气库作为能源储备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市场需求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使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能源需求量的增长: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能源安全保障:地下储气库可以作为能源的紧急备用供应,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3.能源多样化:地下储气库作为一种能源储备方式,可以为各种能源的储备和供应提供支持,促进能源多样化发展。
目前全球地下储气库市场规模较大,预计未来还将继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地下储气库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竞争地下储气库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参与者:全球范围内有众多能源公司和储气设备制造商参与地下储气库市场竞争。
2.技术创新:地下储气库技术不断创新,新型储气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涌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政策环境:各国政府制定的能源政策和法规对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使用产生重要影响,也影响市场竞争格局。
市场挑战虽然地下储气库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1.建设成本高: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成本高昂,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2.地质条件限制:地下储气库的建设需要优质的地质条件,部分地区无法满足建设要求。
3.环境风险: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监测措施。
尽管地下储气库市场面临挑战,但也存在巨大的机遇:1.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一些新兴市场对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为地下储气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可再生能源发展:地下储气库可以为可再生能源的储备和供应提供支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地下储气库市场也将获得机遇。
中国储气库运营方案一、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但中国的天然气储备和供应体系并不完善。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天然气消费的增加,中国的储气库建设和运营显得越发重要。
储气库是天然气的重要配套设施,它可以对天然气进行调峰和存储,解决了天然气的季节性和日间的波动需求。
本文将探讨中国储气库的运营方案,提出一些建设和运营的建议。
二、中国储气库概况1. 储气库概况中国目前的储气库分为地下气库和地上气库两种。
地下储气库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辽宁盆地等地区,其建设以天然气的地表地下储存为主。
而地上储气库则主要分布在大型燃气分布站和终端用户用气站,储气方式主要是压缩气体储存。
2. 储气库运营现状中国储气库的运营主要由国家能源集团和各地方能源公司负责,其中又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为主。
这两家企业对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营都有很好的经验和技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营成本过高,库容规模不足等。
三、中国储气库运营方案1. 政策支持为了加快中国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营,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首先,应完善储气库建设的产业政策,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推动储气库建设。
其次,应明确储气库的政策定价标准,将价格油气统一定价与市场化定价相结合,提高储气库的运营效益。
最后,建立健全储气库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储气库的安全监管。
2. 技术改造中国的储气库还存在技术上的瓶颈,需要对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营进行技术改造。
首先,应加大对地下储气库建设的投入,提高储气库的地质储气量,提高储气库的规模和效益。
其次,应引进国外先进的储气库建设和运营技术,提高储气库的运营水平。
最后,应加大对储气库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力度,打破技术壁垒,提高储气库的自主创新能力。
3. 储气库规模和库容中国储气库的规模和库容都相对较小,需要加大储气库的规模和库容。
首先,应加强对地下储气库的勘探和开发,提高储气库的地质储气量。
其次,应加大对地上储气库的建设和投资,提高储气库的库容。
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3-06-15T06:52:07.81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1期作者:张敏[导读] 1969年,中国开始国内第一个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是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萨尔图1号地下储气库。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摘要: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且高效的优质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对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比其他调峰方式,地下储气库是最经济有效的调峰保供手段,是目前天然气最主要的储备方式。
加大储气库的储气能力建设,为天然气的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应对季节调峰、促进节能减排、国家战略储备和优化天然气管网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季节调峰;战略储备1 国内储气库现状1969年,中国开始国内第一个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是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萨尔图1号地下储气库。
后期随着市区范围的扩大,居民与储气库的安全距离缩小,使得该储气库被迫停运并拆除。
1975年,喇嘛甸储气库建成并投产,并于1998年进行了扩建。
天津市的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是未枯竭凝析气藏改造的地下储气库,也是中国第一座商业储气库。
2000年建成并投产,成为陕京输气管线的重要辅助配套设施。
在2006年,形成的大港储气库群为中国第一个储气库群,保障了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的稳定。
江苏省常州市的金坛储气库,是中国第一座盐穴型地下储气库。
2007年建成,实现与“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两大输气管线对接,完成储气库和管网的互联互通。
金坛储气库是由港华燃气建设并运营的储气库,在燃气公司行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河南省濮阳市的中原储气库群,是中国石化在华北地区建设的最大的储气中心,肩负着华北区域的调峰任务。
其中,卫11储气库,于2021年建成并投产。
2022年12月,实现文24储气库的投产试注,加快了中原储气库群的布局,标志着“百亿方”储气库群再度扩容,储气调峰能力进一步增强。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