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150手持式气泵使用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6
第1篇一、概述充气压力泵是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等领域。
为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设备外观:确保设备无损坏、无松动,电气线路无裸露、无破损。
2. 检查设备附件:确认所有附件齐全,包括油杯、油管、滤清器、压力表等。
3. 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油质良好。
4. 检查排气系统:确认排气系统畅通,无堵塞。
5. 检查安全装置:确保安全阀、压力表、紧急停止按钮等安全装置完好。
三、操作步骤1. 启动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待设备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 加油:根据设备要求,向油杯内加入适量润滑油,确保油位适中。
3. 调节压力:根据工作需求,调节压力阀,使设备输出压力达到设定值。
4. 排气:开启排气阀,待设备内部气体排尽后,关闭排气阀。
5. 充气:将充气压力泵的充气嘴与待充气设备连接,打开充气阀,待设备充气至设定压力后,关闭充气阀。
6. 停机:完成充气操作后,关闭电源开关,待设备完全停止运转。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2.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脚等身体部位伸入设备内部。
3. 严禁超压、超负荷运行,以免损坏设备。
4. 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打开设备外壳,以免发生意外。
5. 操作人员应穿着合适的防护服,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6. 设备运行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压力表、温度表等仪表,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7. 设备停机后,应将设备清洗干净,保持设备整洁。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设备外观,确保无损坏、无松动。
2. 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油质良好。
3. 定期检查安全装置,确保安全阀、压力表、紧急停止按钮等安全装置完好。
4. 定期清洗设备内部,清除污垢、杂物。
5. 定期更换润滑油、滤清器等易损件。
六、应急处理1. 发生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
2. 如遇设备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真空抽气泵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1. 引言真空抽气泵是一种常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
本文档旨在提供真空抽气泵的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方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2. 操作规程2.1 准备工作在操作真空抽气泵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确保所需的抽气泵油已加足,并检查油品质量;- 检查抽气泵的进气阀门、排气阀门和密封件是否完好;-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辅助设备。
2.2 操作步骤1. 打开真空抽气泵的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预热。
2. 检查真空抽气泵的油位,确保油位在适当范围内。
如不足,及时添加新油。
3. 根据所需真空度,将抽气泵的抽气速率调节到适当的值。
4. 打开真空系统的进气阀门,开始抽气过程。
在抽气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观察真空计的读数,确保抽气过程正常进行;- 定期检查抽气泵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排除故障;- 避免抽气泵长时间连续运行,以防止过热损坏。
2.3 关闭操作1. 当达到所需的真空度或完成抽气任务后,关闭真空系统的进气阀门。
2. 关闭真空抽气泵的电源开关。
3. 观察真空泵的运行情况,并确保压力已完全释放。
4. 拆卸抽气泵连接的管路,检查部件和密封件的状态。
5. 清洁和维护真空抽气泵,包括更换油品、清理过滤器等。
3. 维护保养为保持真空抽气泵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应定期进行以下维护保养工作:- 检查抽气泵的油位和油质,定期更换油品;- 清洁和更换过滤器,以保持最佳的气体流动;- 定期检查和紧固连接件,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 检查抽气泵的密封件,如有磨损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定期清洁抽气泵的内部和外部,保持设备干净整洁;- 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4. 安全事项在操作和维护真空抽气泵时,需要遵守以下安全事项:- 注意电源安全,避免触电和短路;- 避免长时间连续运行,以防止设备过热;- 注意设备周围的通风情况,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避免意外伤害;- 遵循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确保安全操作;---以上是真空抽气泵的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第1篇一、概述气压泵是一种常见的气压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领域。
为确保气压泵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气压泵及附属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部门。
2. 确认电源线路符合要求,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3. 检查气压泵的气源、水源等是否充足,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确认操作人员已了解气压泵的操作规程,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三、操作步骤1. 开启电源开关,启动气压泵。
2. 检查气压泵的启动情况,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3. 观察气压表,确保气压达到预定值。
4. 根据工作需求,调整气压泵的输出压力。
5. 检查气压泵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无异常振动、噪音等现象。
6.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气压泵的油位,确保油位在正常范围内。
7. 定期检查气压泵的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效果良好。
8. 根据设备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气压泵的运行参数。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等。
2. 严禁在气压泵运行过程中进行维护、检修或调整。
3. 避免在气压泵附近进行焊接、切割等高温作业,以免引发火灾。
4. 检查气压泵及附属设备时,确保设备已停机并切断电源。
5.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部门。
6. 气压泵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应按设备说明书进行。
五、操作结束1. 关闭气压泵,切断电源。
2. 检查气压泵及附属设备,确保无泄漏、损坏等情况。
3. 清理工作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4. 填写操作记录,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及设备运行情况。
六、培训与考核1. 操作人员应参加气压泵操作培训,掌握气压泵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培训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气压泵。
3.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考核,确保其操作技能符合要求。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2篇一、概述气压泵是一种常见的气压设备,主要用于提供压缩空气。
第1篇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打气泵的操作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车载打气泵、家用打气泵、工业打气泵等。
二、操作前的准备1. 操作人员应熟悉打气泵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规程。
2. 检查打气泵外观是否有损伤、磨损等异常情况,确保无安全隐患。
3. 检查打气泵的电源、气源接口、气泵本体、储气罐等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4. 确保打气泵放置在平稳、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中。
三、操作步骤1. 开启打气泵电源,观察电压是否稳定,如有异常,请及时关闭电源并报修。
2. 打开气源接口,调整气源压力至适宜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
3. 将打气嘴连接至需要充气的物体,确保连接牢固。
4. 启动打气泵,观察打气泵运行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请立即关闭电源并检查。
5. 在打气过程中,注意观察气泵运行状态,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过热。
6. 当气泵达到所需压力时,关闭打气泵,取下打气嘴。
7. 关闭气源接口,确保无泄漏。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等。
2. 操作过程中,避免身体接触高温部件,防止烫伤。
3. 打气泵运行时,严禁触摸、擦拭或调整旋转部件,以免发生意外。
4. 严禁将打气泵放置在潮湿、易燃易爆的环境中,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5. 打气泵长时间运行后,应关闭电源,待其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6. 定期检查打气泵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打气泵的气泵本体、储气罐、气源接口等部件,如有磨损、损伤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2. 检查打气泵的电源线、气源线等是否有破损、老化等情况,如有异常,请及时更换。
3. 检查打气泵的润滑油,如发现变质或不足,应及时添加或更换。
4. 清理打气泵的气泵本体、储气罐等部件,保持设备清洁。
六、事故处理1. 发生火灾或爆炸等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气源,并拨打报警电话。
2. 操作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时,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或报修。
巨木充气泵使用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巨木充气泵是一种常用的充气工具,可以用来充气各种充气产品,如充气床、充气游泳池、充气玩具等。
这种充气泵通常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使用,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完成充气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巨木充气泵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巨木充气泵。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避免因不当操作而造成的损坏,同时也能更好地利用巨木充气泵为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巨木充气泵的概述,解释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巨木充气泵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步骤。
我们将解释巨木充气泵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正确地操作它来达到最佳效果。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中介绍的巨木充气泵的使用方法,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我们将讨论巨木充气泵在各个领域的潜在价值,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巨木充气泵的使用方法,通过详细的步骤和说明,帮助读者正确地操作和维护充气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本文也旨在探讨巨木充气泵的应用前景,指导读者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充气泵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巨木充气泵的优势和特点,为其正确选择和使用充气泵提供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巨木充气泵的基本原理巨木充气泵是一种常用的充气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动机驱动内部的压缩机工作,将空气抽入并压缩后通过管道输送到被充气物体中,从而实现充气的目的。
在巨木充气泵内部,主要包括压缩机、储气罐、电机和控制系统。
电动机带动压缩机转动,通过连杆机构使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使空气被压缩并排出,经过管道传输到充气物体中。
同时,储气罐可以帮助稳定输出气压,并且减少电机负载,延长设备寿命。
巨木充气泵的工作原理是将外部空气抽入、压缩和输送到指定位置的过程,通过控制系统可以调节输出气压、控制充气时间和停止等功能。
气压泵怎么操作方法
气压泵的操作方法如下:
1.接通电源:将气压泵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稳定。
2.设置并连接气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气源,可以是气瓶或空压机等。
将气源与气压泵连接,通常通过气管连接。
3.调节气源压力:根据工作需求,调节气源的输出压力。
通常可以通过气源上的调节阀来实现。
请注意,不要超过气压泵的额定工作压力范围。
4.连接工作对象:将需要充气或抽气的工作对象连接到气压泵上。
通常通过气管或气接头连接。
5.打开气压泵:根据气压泵的说明书或标识,找到开关或按钮,打开气压泵。
在打开气压泵之前,请确保所有连接都已经牢固,没有泄漏。
6.开始操作:根据需要,控制气压泵的工作方式。
如需充气,可以使用气压表监测充气压力;如需抽气,可以使用真空表监测抽气效果。
7.完成操作:当工作完成后,关闭气压泵开关或按钮,切断气源供应。
8.清洁和维护:断开气压泵与工作对象的连接后,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
如有需要,可以及时更换油封、清洗滤网等。
请注意,操作气压泵时,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免发生意外或造成损坏。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医用抢救气泵的安全、有效使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医院、急救中心、医疗救护车等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抢救气泵。
三、操作前的准备1. 确认气泵处于完好状态,电源线无破损,气泵表面无油污、水渍等。
2. 检查气泵的连接管道是否完好,无漏气、漏油现象。
3. 确认气泵的氧气储备充足,氧气瓶压力符合要求。
4. 检查氧气表、压力表等仪表是否正常。
5. 检查气泵的呼吸阀、呼吸管等部件是否完好。
四、操作步骤1. 打开氧气瓶阀门,调整氧气流量,使氧气流量达到规定值。
2. 打开气泵电源开关,启动气泵。
3. 检查气泵运行是否正常,氧气流量是否稳定。
4. 将呼吸管连接至患者口中,确保呼吸管固定牢固。
5. 调整呼吸频率,根据患者呼吸情况适时调整。
6. 观察患者呼吸状况,确保患者呼吸平稳。
7. 检查氧气瓶压力,确保氧气储备充足。
8.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医用抢救气泵的操作方法,确保操作熟练。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管与患者口中的紧密连接,避免氧气泄漏。
3. 调整呼吸频率时,应缓慢、平稳,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4.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氧气瓶压力,确保氧气储备充足。
5.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断电、断氧等。
6. 操作完毕后,关闭气泵电源,检查气泵各部件是否完好。
六、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气泵各部件,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定期检查氧气瓶压力,确保氧气储备充足。
3. 定期更换氧气表、压力表等仪表,确保其准确性。
4. 定期清洁气泵,保持其表面清洁、干燥。
5. 定期检查呼吸管、呼吸阀等部件,确保其完好。
七、培训与考核1. 对操作人员进行医用抢救气泵的操作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操作技能符合要求。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1篇一、前言为确保充气泵安全、高效地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充气泵操作人员。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充气泵的使用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家用、工业用及汽车维修用充气泵。
三、操作前的准备1. 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充气泵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操作知识。
2. 设备检查:- 检查充气泵外观是否有损坏,如裂纹、变形等。
- 检查电源线、插头、气缸等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 检查气泵的阀门、仪表、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 检查润滑油是否符合规定,并定期更换。
3. 环境检查:- 确保操作环境空气清新,通风良好。
- 确保操作区域无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
四、操作步骤1. 开启电源:- 将充气泵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 开启电源开关,启动充气泵。
2. 设定参数:- 根据需要充气的物体,调整充气泵的压力值。
- 确保压力值在安全范围内。
3. 充气:- 将充气泵的气嘴连接到需要充气的物体上。
- 缓慢开启充气泵,使气体流入物体内部。
- 观察压力表,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充气泵。
4. 安全注意事项:- 充气过程中,严禁触摸带电部件。
- 严禁在充气泵运行时进行清洁、调整、紧固等操作。
- 严禁在充气泵运行时加注润滑油。
- 严禁在充气泵运行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部件。
5. 结束操作:- 关闭充气泵,切断电源。
- 拔掉电源插头,确保设备处于断电状态。
- 将气嘴从充气物体上卸下,妥善存放。
五、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充气泵的外观、电源线、插头、气缸等部件。
- 定期检查阀门、仪表、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 定期检查润滑油是否符合规定,并定期更换。
2. 清洁保养:- 清洁充气泵的外观、气嘴等部件。
- 清洁充气泵内部,清除灰尘、杂物等。
- 检查并清洁气泵的空气滤清器。
3. 定期维护:- 根据厂家建议,定期对充气泵进行维护保养。
- 如发现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并联系专业人员维修。
气压泵使用气压泵使用1. 简介气压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系统辅助设备,通过压缩空气来提供动力。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气压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在使用气压泵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气压泵的工作环境干燥、清洁,并检查其是否有异常或损坏。
- 检查气压泵所需的连接管路,确保其连接稳固、无泄漏。
- 检查气源气压是否符合气压泵的工作要求,根据需要调整气源压力。
2.2 使用步骤按照以下步骤正确使用气压泵:1. 打开气源开关,使气源进入气压泵系统。
2. 调整气压泵的压力调节阀,将输出压力调整到所需数值。
3. 检查气压泵的润滑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润滑。
4. 连接气压泵的出口管路到需要供压的设备或系统上。
5. 打开气压泵的开关,开始供气。
6. 监控气压泵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7. 在使用完毕后,关闭气压泵的开关,并关闭气源开关。
3. 注意事项在使用气压泵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气压泵的工作环境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避免影响其正常工作。
- 定期检查气压泵的油位,保持其在正常范围内。
- 定时清洗气压泵的过滤器,防止污染物进入系统。
- 注意气源的压力,不要超过气压泵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 如需更改输出压力,应先关闭气源开关,调整压力调节阀后再打开气源开关。
- 使用气压泵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其内部结构或操作参数。
4. 总结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气压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气压泵,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定期维护和检查气压泵,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第1篇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气动泵的设备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环保设施等场合。
二、操作前的准备1. 检查气动泵外观,确保无损坏、腐蚀等现象。
2. 检查连接管道,确保无泄漏、破损等现象。
3. 确认电源电压符合气动泵要求。
4. 确认气动泵进出口管道畅通无阻。
5. 检查气源压力,确保符合气动泵工作要求。
三、操作步骤1. 开启气源,调整气源压力至气动泵额定工作压力。
2. 打开气动泵进出口阀门,确保气动泵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气动泵的转速,以达到所需的流量和压力。
4.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气动泵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如噪音增大、振动加剧等),应立即停止操作,检查原因并处理。
5. 定期检查气动泵运行情况,如发现磨损、损坏等,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气动泵的操作规程和设备性能,未经培训不得操作。
2.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脚等部位伸入气动泵进出口管道内。
3. 严禁在气动泵工作时对其进行拆卸、维修等操作。
4. 严禁在气动泵运行时调整气源压力,以免损坏气动泵。
5. 严禁将气动泵用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质。
6. 严禁将气动泵用于超出其额定工作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工作场合。
7. 严禁将气动泵用于非气动泵设计用途的场合。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清理气动泵进出口管道,防止堵塞。
2. 定期检查气动泵密封件,如发现磨损、损坏等,应及时更换。
3. 定期检查气动泵轴承,如发现磨损、松动等,应及时更换或紧固。
4. 定期检查气动泵电气元件,如发现损坏、老化等,应及时更换。
5. 定期检查气动泵整体结构,如发现锈蚀、变形等,应及时处理。
六、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操作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3. 操作过程中,严禁酒后操作。
4. 严禁在气动泵运行时进行维修、拆卸等操作。
5. 严禁将气动泵用于非气动泵设计用途的场合。
气泵安全操作规程
按钮SB2时,电磁阀D失电,气缸活塞杆停止运动,系
统停止工作。
在进行气泵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气泵使用说明,检查电气和机械部件是否正常,确保气泵充足,储气罐无漏气和开焊现象,保险阀可靠有效。
其次,检查气动软管是否完好,并将软管接入气泵气阀输出端。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实验五电路将电路连接好,并确认连线无误后,将活塞杆回缩处于原始位置,S1限位开
关处于闭合状态。
然后,将气泵接通电源,工作压力到达
0.8Mp时,机器将自动停止工作。
接着,打开气阀,启动装置
通气完成。
最后,将24V直流电源打开,系统供电完成。
当按下启动按钮SB1时,电磁阀D得电,气缸活塞杆向
右运动。
同时,继电器J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
电磁阀D
保持得电状态。
活塞杆向右碰到限位开关S2时,其触点断开。
电磁阀D失电,气缸活塞杆向左回缩。
当碰到限位开关S1时,
其触点由断开转为闭合,电磁阀D又得电,重复上述动作过程,进行往复运动。
当按下停止按钮SB2时,电磁阀D失电,气缸活塞杆停止运动,系统停止工作。
第1篇一、概述车辆充气泵是汽车保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主要用于给汽车轮胎充气。
为了确保操作安全、高效,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车辆充气泵操作。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充气泵外观,确保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2)检查电源线、气管、连接头等配件是否完好。
(3)确保车辆停在平坦、开阔的地方,方便操作。
2. 连接设备(1)将充气泵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2)将气管连接到充气泵的出口,另一端连接到车辆轮胎的气门嘴。
3. 操作步骤(1)打开充气泵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调整充气压力值。
一般情况下,轿车轮胎气压为2.0-2.5MPa,SUV 和越野车轮胎气压为2.5-3.0MPa。
(3)打开轮胎气门嘴,将气管插入气门嘴。
(4)观察充气泵显示屏,确认气压值。
(5)待气压达到设定值后,关闭气门嘴。
(6)关闭充气泵电源开关。
4. 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确保充气泵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晃动或倾斜。
(2)不要用手触摸充气泵出口,以免烫伤。
(3)充气过程中,注意观察气压值,避免气压过高或过低。
(4)充气完毕后,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标准。
(5)充气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检查设备。
四、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充气泵外观,确保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2. 清洁充气泵,保持设备干净。
3. 定期检查电源线、气管、连接头等配件,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4. 定期检查充气泵显示屏,确保显示正常。
五、应急处置1. 充气过程中,如发现轮胎气压过高,立即关闭气门嘴,停止充气。
2. 充气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立即停止操作,检查设备。
3. 如发生烫伤等意外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六、培训与考核1.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车辆充气泵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操作技能熟练。
3. 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行车辆充气泵操作。
七、附则1.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规程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Double acting, Single rodHow to OrderC D SN C J L V B 4020M9BW 85Rod boot (ø20, ø25 only)Nil Without rod bootJ Nylon tarpaulin (One end)KHeat resistant tarpaulin (One end)CushionNil Rubber bumper (Standard)CAir cushionBuilt-in magnetNilNoneDBuilt-in magnetBore size88 mm 1010 mm 1212 mm 1616 mm 2020 mm 2525 mmHead cover typeN Basic (Integrated clevis)E Double end boss-cut F Boss-cut/Basic YHead cover axial portCylinder stroke [mm]Refer to the next page for standard strokes.Mounting bracket *1Nil None L Single foot M Double foot G Flange U T runnion N Clevis*1 R efer to Mounting Brackets/Accessories on page 4 for details of mounting brackets.* M ounting bracket is shipped together with the product.Applicable head coverAction Head cover typeNEFYRubber bumperVVV V Air cushion V *1———*1 Except ø8Auto switch mounting type *1A Rail mountingB Band mounting*1 The symbol is “Nil” for no magnet.Accessory *1Nil None V Rod endW Double knuckle joint*1 Refer to Mounting Brackets/Accessories on page 4 for details of accessories.* A ccessory is shipped together with the product.Applicable mounting bracketActionHeadcover type Mounting bracket L M G U NRubberbumper NV V V V V E V V V V —FV —V V —Y V —V V —Air cushion N *1VVVVV*1 Except ø8Made to orderFor details, refer to page 3.Number of auto switchesNil 2S 1nnAuto switchNilWithout auto switch* F or applicable auto switches, refer to the table below.* A uto switches are shipped together with the product.* Since there are other applicable auto switches than listed above, refer to page 111 for details.* Solid state auto switches marked with “v ” are produced upon receipt of order.* D-A9l /M9l /A7l /A80l /F7l /J7l auto switches are shipped together, but not assembled. (For band mounting, only the auto switch mounting brackets are assembled before shipment.)* When mounting a band on bore size ø8, ø10, or ø12, the D-A9l (V) cannot be mounted.* When mounting a rail on bore size ø8, ø10, or ø12, the D-A9l (V) and A79W cannot be mounted.* When mounting a rail on bore size ø20 or ø25, the D-M9l (V), M9l W(V), and M9l A(V) cannot be mounted.*1 W ater resistant type auto switches can be mounted on the above models, but SMC cannot guarantee water resistance.Please contact SMC regarding water resistant types with the above model numbers.*2 1 m lead wire is only applicable to the D-A93.3 m.................. L (Example) M9NWL 5 m.................. Z (Example) M9NWZ None ............... N (Example) H7CN * Lead wire length symbols: 0.5 m (i)(Example) M9NW 1 m·················· M (Example) M9NWM Applicable Auto Switches /Refer to the Web Catalog or Best Pneumatics No. 2-1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 auto switches.Type Special functionElectricalentryI n d i c a t o r l i g h tWiring (Output)Load voltage Auto switch modelLead wire length [m]Pre-wired connector Applicableload DC ACBand mounting Rail mounting 0.5(Nil)1(M)3(L)5(Z)None (N)Perpendicular In-line Perpendicular In-lineS o l i d s t a t e a u t o s w i t c h——Grommet Yes 3-wire (NPN)24 V 5 V, 12 V —M9NV M9N M9NV M9N V V V v —vIC circuitRelay,PLC 3-wire (PNP)M9PV M9P M9PV M9P V V V v —v 2-wire12 VM9BVM9BM9BV M9BV V V v —v—Connector—H7C J79C—V —V V V—Diagnostic indication (2-color indicator)Grommet 3-wire (NPN)5 V, 12 VM9NWV M9NW M9NWV M9NW V V V v —vIC circuit 3-wire (PNP)M9PWV M9PW M9PWV M9PW V V V v —v2-wire 12 VM9BWV M9BW M9BWV M9BW V V V v —v—Water resistant(2-color indicator)3-wire (NPN)5 V, 12 V M9NAV *1M9NA *1M9NAV *1M9NA *1v v V v —vIC circuit3-wire (PNP)M9PAV *1M9PA *1M9PAV *1M9PA *1v v V v —v2-wire 12 VM9BAV *1M9BA *1M9BAV *1M9BA *1v v V v —v—Wi t h di a gnosti c output (2-col o r i n di c ator)4-wire (NPN) 5 V, 12 V—H7NF—F79FV —V v —v IC circuit R e e d a u t o s w i t c h——GrommetYes3-wire(NPN equivalent)—5 V —A96V A96A96V A96V —V ———IC circuit —2-wire —200 V ——A72A72H V—V ————Relay,PLC 24 V 12 V100 V A93V *2A93A93V *2A93V V V V ——No 100 V or less A90VA90A90V A90V —V ———IC circuit Yes ——C73C A73C —V —V V V ——Connector No 24 V or less —C80CA80C —V —V V V —IC circuit Di a gnosti c i n di c ati o n (2-col o r i n di c ator)Grommet Yes ————A79W—V—V ————ISO StandardsC 85 Series ø8, ø10, ø12, ø16, ø20, ø25Air Cylinder: StandardDouble Acting, Single Rod2C 85C 85WC 85C 85KC 85KC 85R C 75C 75WC 75C 75K C 75KC 75R S t a n d a r dS in g le A c t in g , S p r in g R e t u r n /E x t e n d S in g le A c t in g , S p r in g R e t u r n /E x t e n d S in g le A c t in g , S p r in g R e t u r n /E x t e n d S in g le A c t in g , S p r in g R e t u r n /E x t e n d D o u b l e A c t i n g , S i n g l e R o dD o u b l e A c t i n g , S i n g l e R o d D o u b l e A c t i n g , S i n g l e R o d D o u b l e A c t i n g , S i n g l e R o d D o u b l e A c t i n g , S i n g l e R o d D o u b l e A c t i n g , S i n g l e R o d D o u b l e A c t i n g , D o u b l e R o d D o u b l e A c t i n g , D o u b l e R o d S t a n d a r d N o n -r o t a t i n g R o d N o n -r o t a t i n g R o d D i r e c t M o u n t D i r e c t M o u n tA u t o S w i t c hM a d e t o O r d e rC85 SeriesSpecificationsBore size [mm]81012162025Type PneumaticAction Double acting, Single rodFluid AirProof pressure 1.5 MPaMax. operating pressure 1.0 MPaMin. operatingpressureRubber bumper0.1 MPa0.08 MPa0.05 MPaAir cushion—0.08 MPa0.05 MPaAmbient and fluidtemperatureWithout auto switch: –20°C to 80°C (No freezing)With auto switch: –10°C to 60°C (No freezing)Lubricant Not required (Non-lube)Stroke length tolerance+1.00 mm+1.40 mmPiston speed50 to 1500 mm/sCushionRubber bumper—Air cushionAllowablekinetic energyRubber bumper0.02 J0.03 J0.04 J0.09 J0.27 J0.4 JAir cushion—0.17 J0.19 J0.4 J0.66 J0.97 J Air cushionHead cover N: Basic (Integrated clevis)Mounting bracket N: ClevisRod end bracket W: Double knuckle jointAuto switch D-M9BW: Band mounting, 2 pcs.*M ounting bracket, double knuckle joint, andauto switch are shipped together with theproduct.Cylinder model: CD85N20-50CNW-B-M9BWOption: Ordering Example of Cylinder AssemblyDouble acting,Single rodSymbol*1 Exclude ø8 air cushion.*2 Rubber bumper ø10 to ø25 only*1 Not available with air cushion.*2 Other strokes are available on request.*3 For exceeding the standard stroke range, it will be available as a special order (-X2018).*4 The minimum stroke with air cushion is 25 mm.Bore size[mm]Standard stroke [mm]*2*4Max. stroke*3[mm]8*110, 25, 40, 50, 80, 100200104001210, 25, 40, 50, 80, 100, 125, 160, 200162010, 25, 40, 50,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00100025Standard StrokesMade to Order(For details, refer to pages 115 to 120.)Symbol Specifications-XA Change of rod end shape*1-XB6Heat resistant cylinder (–10 to 150°C)*2-XB7Cold resistant cylinder (–40 to 70°C)-XB9Low speed cylinder (10 to 50 mm/s)-XC4With heavy duty scraper-XC6l Made of stainless steelRefer to pages 101 to 111 for cylinders withauto switches.• A uto Switch Proper Mounting Position(Detection at stroke end) and Mounting Height• Minimum Stroke for Auto Switch Mounting• Operating Range• Auto Switch Mounting Brackets/Part No.Be sure to read this before handling the products. Refer to the backcover for safety instructions. For actuator and auto switch precautions,refer to the “Handling Precautions for SMC Products” and the “OperationManual” on the SMC website: PrecautionsAuto switchClevisBasic (Integrated clevis)Double knuckle joint3。
第1篇一、前言为了确保充气泵的安全、有效使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型号的充气泵操作人员。
二、操作前的准备1. 检查充气泵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裂纹等异常情况。
2. 检查电源插座是否完好,确保电源线无破损、老化现象。
3. 确认充气泵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符。
4. 检查气筒或气瓶是否干净、完好,无泄漏。
5. 熟悉充气泵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操作步骤1. 将充气泵放置在平坦、稳定的地面,确保安全。
2. 打开电源开关,启动充气泵。
3. 将气筒或气瓶连接到充气泵的出口处,确保连接牢固。
4. 将气筒或气瓶的进气口对准要充气的物品,如轮胎、气垫等。
5. 根据需要充气的压力值,调整充气泵的压力调节旋钮。
6. 慢慢打开充气泵的进气阀门,开始充气。
7. 观察压力表,确保压力值达到设定值。
8. 充气过程中,注意观察充气泵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9. 充气完成后,关闭充气泵的进气阀门。
10. 断开气筒或气瓶与充气泵的连接。
11. 关闭充气泵的电源开关。
四、操作注意事项1. 充气泵工作时,严禁触摸旋转部件,以防受伤。
2. 充气过程中,严禁将手或任何物体伸入进气口,以免发生危险。
3. 充气时,应保持气筒或气瓶直立,避免倾斜或倒置,以防气体泄漏。
4. 充气压力不宜过高,以免损坏充气物品。
5. 充气泵停止工作时,应立即断开电源,防止意外触电。
6. 长时间不使用充气泵时,应将电源线妥善存放,避免损坏。
7. 充气泵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检查维修。
五、操作后的保养1. 充气泵使用完毕后,应将气筒或气瓶内的气体排空。
2. 清洁充气泵的各个部件,特别是进气口和排气口。
3. 将充气泵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4. 定期检查充气泵的电源线、插头等部件,确保无破损、老化现象。
六、附则1. 本规程由充气泵操作人员严格遵守。
2. 违反本规程者,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