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修蹄技术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12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通过肢蹄运动可以充分发挥心脏供血功能和消化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运动,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能否发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奶牛蹄的健康,降低因肢蹄病给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
一、蹄的修蹄与护理意义(一)蹄病定义:奶牛在走路时发生跛行的状态即为蹄病。
(二)蹄病是奶牛场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因蹄病导致大量奶牛被直接或间接淘汰。
(三)蹄病病牛空怀期增加28天。
(四)每年,每100头蹄病牛带来9000美元经济损失。
二、肢蹄保健措施(一)蹄浴1、浴蹄池的规格(1)在挤奶厅回牛通道里设计清水池和浴蹄池,清水池在前浴蹄池在后,清水池和浴蹄池之间距离为10-20cm。
浴蹄池和清水池的宽度为2-2.5m,长2.5m,高15cm。
(2)每个牧场必须要有标准的浴蹄池,不符合要求对场长负激励1000元。
2、浴蹄药物、浓度及液面高度浴蹄药物:硫酸铜、甲醛;浓度:硫酸铜5%,甲醛:没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5%(蹄浴液浓度5%=1升36%的甲醛溶解到20升水中),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8%(蹄浴液浓度8%=1升36%的甲醛溶解到16.5升水中);液面高度以没过蹄冠为宜。
浴蹄液浓度及液面高度不符合标准对挤奶主管负激励200元/次。
3、浴蹄牛群浴蹄牛群:在干奶牛群和青年牛群牛蹄健康的情况下只对泌乳牛群进行浴蹄。
4、常规浴蹄(1)蹄浴频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硫酸铜)蹄浴后隔两天再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甲醛)浴蹄,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2)每一次药浴液最多可供500头牛进行浴蹄,浴蹄牛头数超过500头后要把浴蹄池清理干净,重新更换浓度为5%的药浴液,存放清水的池子同时进行更换。
5、特殊情况(1)泌乳牛群出现传染性蹄病浴蹄频次变为3天甲醛(浓度为8%)两天硫酸铜(浓度为5%),要连续的做蹄浴,中间不停。
修蹄计划:计划奶牛修蹄车奶牛修蹄技术演示教程修蹄刀价格篇一:修蹄——牛场效益提高的密匙有句古谚说“无蹄则无马”,对于同是大型动物的奶牛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头奶牛,如果蹄部出现问题,不管是变形蹄还是发生蹄病,都会影响其产奶量,甚至不得不将其淘汰,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蹄病和变形蹄的发病率达到近30%,天津地区较低也达到了近15%。
奶牛变形蹄和蹄病严重危害着奶牛生产和牛群健康。
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奶牛的蹄形,又叫蹄变形。
一般来说,变形蹄后肢较前肢多发,且后肢的外侧趾以及前肢的内侧指更易发生变形。
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高,变形蹄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变形蹄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目前国内过没有统一的分类,于春明老师(1974)将奶牛变形蹄大致归为低蹄、高蹄、滚蹄、散蹄和趾跷蹄五类。
一般来说变形蹄的出现与长期延误修蹄、修蹄操作不当、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因素和环境潮湿不良等)、外伤、动物遗传因素(如动物遗传性站姿不良导致体重分配不合理)等有关。
一般来说变形蹄不会直接引起动物跛行等状况发生,但是会引起其他蹄病发生率大大升高。
通过制定常规的预防性修蹄计划和牛群趾蹄状况监控记录,并长期坚持实施,可以很好地预防变形蹄的出现和将已经变形的牛蹄修整成正常蹄形,从而防止变形蹄进一步发展为蹄病。
蹄病之所以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是与其发病特征和病程经过分不开的。
蹄病不管由什么原因引起,如果在你的牛场没有常规的预防性修蹄和牛群趾蹄状况监控记录这样管理措施,一般都是在牛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后才被发现,这时情况一般都很严重了。
母牛会出现从跛行到躺卧不起,甚至是饮食废绝等临床症状,如果在这时仍然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和治疗措施,母牛会发展到全身症状或是出现一些继发的代谢性疾病,最终导致牛只淘汰。
有调查显示,因蹄病引起的跛行约占奶牛跛行的80%,蹄病的发病率在有些牛场达到了14%左右,给奶牛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牛场,大家一致认为脏、乱、差。
那是因为牛场经常会有粪污,尿等赃物。
牛蹄长时间浸泡在粪、尿里会使得一些细菌附在牛蹄上,从而让牛患上牛蹄病,甚至牛体腐烂,导致牛无法站立。
为了牛场的利益不受损。
我们需要给牛定期修蹄。
修蹄刀修蹄钳那么如何正确给牛修蹄呢?下面请中农基业小编给大家介绍下。
一.修蹄时间和频率选取:一般每年需要2次修蹄,都在春季和秋季。
在夏天和冬天的恶劣气候对于人和牛都不适合,如果夏天和冬天修牛会感到不安,加上夏天炎热冬天寒冷。
修蹄目的是去除过度生长的角质、复原蹄趾间的均匀负重和去除蹄趾损伤。
另外,90%以上的牛跛行是由蹄匣异常而引起的,定期对牛修蹄可以大幅度降低牛跛行现象的发生。
一般牛蹄修整都会每年春秋两次,中农基业修蹄车在这两个季节修整主要是考虑冬夏的恶劣气候对人和牛的不适,也能减小修蹄时对奶牛的应激。
二.蹄病的诊断病牛站立,行走姿势异常,跛行。
病牛弓背,运步呈拖曳等。
可见长蹄、宽蹄和翻卷蹄。
三.修蹄注意事项:zui实用的方法是修蹄疗法,修蹄原则:长短适宜、修平、去边、外低内高、修内圆,并检查蹄根、蹄叉内部,发生炎症应及时对症治疗。
(1)对于已经跛行的牛,修牛蹄时,先从坏的那只牛蹄修起,好的那只也要削,因为跛行的牛,那只健康的牛蹄必然过度负重,所以现在为出症状之前就给它做了,别以为现在看没事,以后等你治疗坏的那只好了,修蹄车价格又轮到这只现在看不见的了。
一个刚治好或者还没治好再恢复当中另一个牛蹄有来事了,又得削,这样来回麻烦不说,折腾得牛都怕人了。
所以我建议是一起削同时恢复。
(2)修牛蹄要用专业的修蹄工具,如修蹄车,修蹄刀,修蹄机,修蹄钳子;修蹄前清理掉蹄子的石头,金属等杂物,避免损坏修蹄工具。
准确判断蹄形防止过削,前蹄长7.5-8.5厘米,后蹄趾长8-9厘米,蹄底厚度为5-7厘米。
尽量少削内侧趾使内侧趾尽量高,使两趾等高。
在奶牛站立时,蹄面要与趾骨、长轴的角度合适。
蹄底应向轴侧倾斜即轴侧较为凹陷,在趾的后半部,越靠近趾间隙,修蹄车厂家倾斜度也应越大。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动物。
修蹄 1.清理蹄表:用水冲或刀刮将蹄表清理干净,方便后续操作过程中测量蹄壁及磨平蹄底。
2.测量蹄壁的长度:从蹄毛结合部到蹄尖测量标准长度为7.5cm(前后一致)。
3.剪蹄尖:在蹄壁标准长度为7.5 厘米处剪蹄尖。
4.测量蹄底与蹄壁的角度:量角度注意前蹄只量外侧蹄,后蹄只量内测蹄。
5.打磨蹄底:打磨蹄底面要求打磨机由外侧向内侧逐渐打磨,在保证蹄面平整的同时,避免内侧负重面低于外侧,首先打磨内侧蹄蹄面,蹄面斜长为8cm,外侧蹄蹄面,依据内侧蹄进行整个蹄底打磨平整,蹄底厚度0.5-0.7 厘米。
6.修蹄弓:蹄尖1/3 处禁止修整,外侧蹄蹄弓宽度范围为蹄面的2/3-3/4,内侧蹄蹄弓宽度为蹄面的1/4-1/3。
7.浅道处理:勾刀清理浅道及“黑点”,当修蹄过程中发现牛只患有蹄病,应及时按照《蹄病处理方案》进行处理,不得耽误治疗时机。
、浴蹄流程(一)常规浴蹄连续2 天使用同一种浴蹄液后,间隔2 天再次连续使用另外一种浴蹄液,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二)特殊情况1.蹄疣发病率在1-5%,泌乳牛群连续3 天使用一种浴蹄液,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青年牛和干奶牛连续 3 天使用一种浴蹄液,间隔 2 天再次连续3 天使用另一种药品。
2.蹄疣发病率在5-10%,泌乳牛群连续5 天使用甲醛浴蹄后,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浴蹄液,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3.青年牛和干奶牛牛群连续5 天使用甲醛后,间隔2 天再次连续5 天使用甲醛浴蹄,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4.蹄疣发病率大于10%,泌乳牛群连续7 天使用甲醛浴蹄后,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浴蹄液,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青年牛和干奶牛牛群连续7 天使用甲醛后,间隔2 天再次连续7 天使用甲醛浴蹄。
(三)浴蹄液更换频次药浴池每1000 头更换一次药浴液,清水池每500 头更换一次清水。
说明:技术支持中心会根据实验结果和牧场实际情况做出流程调整,最终以技术支持中心下发的最新流程为准执行。
以下几方面常用来指导如何正确修蹄:趾指背侧75mm从后肢的内侧趾开始修剪,测量内侧趾的前背部,垂直剪除超出75mm的趾尖角质,然后修剪外侧趾,使其与内侧趾匹配。
而前肢应该从外侧趾开始修剪。
75mm是指从硬角质的起始位置到趾尖的距离,对于成熟荷斯坦奶牛来说,这个长度比较恰当。
公牛和特别大型的乳牛可适度延长,一般为8.5~10.0cm。
除非是小母牛,否则不能小于75mm。
趾尖厚5—10mm从蹄球与蹄底相连的部位开始向前修剪,修至趾尖与蹄底间的距离为5mm。
修剪后的蹄底部应该平整。
蹄球部如没有损伤,一般不要修剪。
检查白线修剪后的蹄底白线应该保持完整,内侧有合适的弧度。
检查负重的均匀性修剪后的蹄底或两趾必须在同一个平面,才能保证负重的均匀分布。
角磨:前蹄以外侧,后蹄以内侧,内侧修直。
(1)平衡:横向——蹄尖、蹄中、蹄踵(2)纵向——内侧、外侧。
将刀柄横向放置在蹄底的前中后端,竖向放置在每个趾指底部,可检查它们是否平整。
修蹄顺序:(1)清除蹄匣及蹄底粪便、污物等。
(2)掐蹄壳长度:公牛8.5~10.0cm,母牛7 .5cm左右。
(3)抠蹄窝。
(4)平衡负重面:前蹄以外侧,后蹄以内侧。
包括横向和纵向都必须平衡(可以用修蹄刀柄测量)。
(5)处理病变异常情况。
诸如蹄白线、蹄底损伤等首先进行扩创至露出健康组织,并保证创口为开放的喇叭口形,对于已形成双层的蹄底,要去除双层,但要注意保留蹄踵处的负重点,必要时进行临床处理和包扎。
***趾间增生的处理:(1)增生处消毒。
(2)手术切除。
(3)0.1%KMn O4处理。
【微★独家】奶牛修蹄保健的探讨为什么修蹄?1肢蹄评分首先我们来讲一下肢蹄评分,目前常用的是五分制评分。
2蹄病到底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举例:100头牛,正常30千克/天,奶价 3元。
一分的牛正常情况下没有奶损失;二分的牛有轻微的跛足,奶牛站立背直,行走背部微弓,属于轻微蹄病,会有1%的奶损失;30 千克/头/天×1%= 0.3千克,0.3千克/头/天×100 头= 30千克/天,30千克/天×365 天×3 元/千克 =32850 元/年;三分的牛奶牛站立背部微弓,行走背部微弓属于轻度蹄病,奶损失是3%,年损失98550 元;四分的牛属于中度蹄病,奶损失是17%;五分的牛属于重度蹄病,奶损失是36%!治疗费用,体重损失,不孕不育,卵巢问题,过早淘汰等带来的损失。
3 3为什么修蹄?3.1 纠正过度生长:正常的牛蹄每个月生长0.5厘米,每个月都有生长。
3.2 平衡两蹄瓣的承力:将蹄修平使其均匀受力,让牛平稳的站在地面上,减少某一个蹄或者某一个蹄瓣的承重力。
3.3 去除早期蹄部病变:奶牛肢蹄评分二分和三分的牛要早期观察是否有肢蹄疾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3.4 治疗因为酸中毒导致的蹄叶炎。
牛蹄的生理结构正确的认识牛蹄的生理结构有助于我们以后的修蹄操作,修蹄长度和角度都要依据正常的生理结构来进行。
牛蹄的生理结构由趾骨与肌腱、蹄冠、蹄壁、蹄跟和两个悬蹄组成。
牛蹄的断面由蹄冠、冠垫、蹄壁、壳层、趾骨、趾底、趾跟、趾垫构成。
A蹄仰角:前蹄50度,后蹄45度B蹄长:7.62厘米C蹄跟高:3.175怎样修蹄?1间隔多长时间一次?比较理想的话每年2~3次,在每年的春秋季进行。
根据产奶量的高低修蹄次数也不同,单产20公斤左右可每年2~3次,单产30公斤以上可以每年修蹄3~4次。
2什么时候修蹄?建议在奶牛一胎产犊前进行第一次修蹄,让它适应这个过程,修好蹄型,以后每年在进行2~3次的简单修整,不要等到二胎以后在进行,会增加修蹄难度。
奶牛修蹄疗法的正确掌握
郜周旺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本疗法适用于各种变形蹄,如长蹄、宽蹄、翻卷蹄、腐蹄的修整和治疗。
1术前准备1.1器械蹄铲刀:一般修蹄工用来削蹄的工具,蹄底、蹄负面都可削,但这个工具粗大,用时要小心。
镰式蹄刀:形似镰刀,但比较小,刀把子也短,用来切削蹄底和蹄负面。
直蹄刀:用来切除蹄延长负面及其蹄外缘,也可切削蹄底,刀的尖头细可剔取杂物、脏物。
【总页数】1页(P48)
【作者】郜周旺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密山市柳毛乡畜牧站,密山,15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定期正确修蹄,预防奶牛蹄变形病 [J], 陈景辉;曲俊林;董洪国;肖义
2.正确修蹄,保持肢蹄健康——修蹄五步法 [J], 秦波
3.浅谈奶牛修蹄技术——修蹄原则篇 [J], 张德泉
4.奶牛预防性修蹄和功能性修蹄须知 [J], 无
5.奶牛预防性修蹄和功能性修蹄须知 [J], 王永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线病白线是蹄底和蹄壁交界处的一种软角质。
大家治疗蹄病应该注意,蹄底的角质和蹄壁的角质都是比较坚硬的,尤其是蹄壁的角质非常坚硬,但是他们交界的地方,非常薄弱。
所谓的白线部就是软角质,很多疾病都是这出问题,最后草、泥沙、粪便都从这儿进去,越塞越把牛蹄壁和蹄底分开,有的时候甚至一直侵害到蹄真皮,这叫白线异物。
下面这个病例叫白线分裂,简称白线裂,健康的白线没有分离。
白线裂表现的是后面接近蹄中部和蹄肿的时候白线整个分开了。
这也是环境不良形成的,白线不断扩大,造成蹄壁分离。
白线发病引起的另外一种病,叫白线脓肿,这个比较常见。
典型的白线脓肿有两种情况,一种牛是纯白色的脓,还有一种没有脓,里边是黑水,有蛋白质的腐败臭。
白线脓肿治疗时一定要把白线病变周围的角质削薄,否则不爱长。
治疗时比较容易,一定要把蹄子表面的脏物清除干净,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清蹄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要把它做得很干净,得下工夫,得像给好的其他组织做手术一样去准备给这蹄子做手术,要不断的刷洗,甚至趾间隙用东西勒,把脏东西完全去掉,然后用消毒液侵泡5分钟,应该是严格的要求。
否则的话这种感染的蹄病治疗的效果很差。
因为本身就污染很严重。
(1)浅小的白线裂,仔细清除裂隙内的脏物后,将周围角质削薄即可。
(2)发生白线脓肿时,不要在裂口处挖深洞,应牺牲部分蹄底或蹄壁的角质,使裂口扩开呈倒漏斗形,以便于深部的渗出物和脓汁排出。
图1 白线异物,一石子嵌入白线处图2 白线裂,裂开的白线内填塞的脏物使裂缝不断扩大图3 白线脓肿修蹄的方法修蹄是指利用各种修蹄工具对牛蹄进行切削修整,以恢复其蹄形及功能的一种外科手术方法。
修蹄可分为预防性修蹄、诱导性修蹄和功能性修蹄。
修蹄方法(1)用蹄钳将蹄前壁剪至正常的长度,前蹄为7.5cm,后蹄为8.0cm。
(2)削除蹄壁上突出的角质。
(3)削除内、外侧指(趾)轴侧壁过度生长的角质,使指(趾)间隙光滑、平整。
(4)削除蹄底多余及不规则的角质,重建蹄底的负重面。
给奶牛修蹄的要领
一、术前准备①器械:蹄刀、锉、锯、锤及线绳等。
②药品:消毒棉、硫酸铜、来苏儿,10%碘酊、松馏油、高锰酸钾粉及绷带等。
③人员:术者1人,助手1~2人。
二、修蹄方法把奶牛保定在四柱栏或两柱栏内,将牛蹄吊起,术者站立于所修蹄的外侧,根据不同蹄形及病情,分别进行整修。
①长蹄。
用蹄刀或截断刀将蹄趾过长部分修去,并用修剪刀将蹄底面修理平整,再用锉将其边缘锉平,使其呈圆形。
②宽蹄。
将蹄刀或截断刀放于蹄背侧缘,用木锤打击刀背,将过宽的角质部截除,再将蹄底面修理平整,锉其边缘。
③翻卷蹄。
将翻卷蹄底内侧增生部分除去,用锯除去过长的角质部,最后锉其边缘。
④腐蹄、蹄趾间腐烂。
首先根据其蹄形变化,将蹄底修整平后,再分别用药物进行处治。
三、注意事项①修蹄时,应严格执行修蹄技术操作规程,熟练掌握修蹄技能,正确修蹄。
②在固定牛时,须注意保护其乳房和防止已孕牛受伤,且将其保定牢固,以免修蹄过程中让牛伤及术者。
③对蹄质坚硬、修整困难者,术前先用消毒液软化一会儿。
为防止术后感染,修蹄应选晴好天气进行,修后加强护理,及时用4%硫酸铜液或福尔马林液等进行蹄浴。
④无论修整哪种变形蹄,都应根据各个蹄形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修去角质的数量,不可过多的修去角质,否则会引起出血。
⑤对翻卷蹄应分次整修,否则往往因过度修去角质而造成出血。
如确诊是蹄部疾病引起的跛行,应隔3~5天后,
再复检一次,看其有无变化。
⑥凡因蹄病修整后的病牛,处治后,应在平整、干净、干燥的地面上饲养,保持牛蹄清洁,以便让其尽快康复。
奶牛修蹄标准奶牛修蹄是养牛户在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确保奶牛蹄部健康的关键步骤。
一个合适的奶牛修蹄标准可以帮助养牛户正确进行修蹄,并保持奶牛的蹄部健康,提高奶牛的生产力。
下面是奶牛修蹄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修蹄的频率:奶牛的蹄部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定期修蹄非常重要,通常建议每隔6至8周进行一次修蹄。
在修蹄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奶牛蹄部的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蹄。
2. 选择合适的修蹄工具:修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应该是清洁、锋利且适合奶牛蹄部的工具。
常用的修蹄工具包括修蹄刀、修蹄刷、修蹄锤等。
养牛户在购买和使用修蹄工具时应注意品质和卫生条件,以防止蹄部感染等问题。
3. 修蹄的环境要求:为了确保修蹄过程的安全和舒适,应提供一个干净、安静的环境,避免剧烈的噪音和干扰,以减少奶牛的压力。
修蹄区的地面应保持干燥,并铺设防滑材料,以防止奶牛在修蹄过程中滑倒和受伤。
4. 修蹄师的要求:为了保证修蹄的质量和效果,修蹄师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他们应了解奶牛蹄部结构和解剖学,熟悉修蹄操作的规范和流程。
修蹄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养牛户进行及时交流,了解奶牛蹄部的问题和需求。
5. 修蹄的标准操作:奶牛修蹄的标准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清洁和观察:首先,修蹄师应清洁奶牛蹄部,并观察其是否存在感染、溃烂或其他问题。
- 修剪蹄甲:修蹄师应使用修蹄刀将蹄甲修剪到适当的长度,修剪时要保持修蹄的适度,过度修剪可能会导致奶牛蹄部不适甚至受伤。
- 修整蹄底:修蹄师在修剪蹄甲的同时,应去除蹄底的杂质和病菌,保持蹄底的清洁和健康。
- 磨光蹄部:修蹄完成后,修蹄师应使用修蹄刷或磨削工具将奶牛蹄部磨光,使其更加光滑和整齐。
- 润滑和保护:在修蹄结束后,可以适量涂抹蹄部润滑剂或保护剂,以防止蹄部干燥和开裂。
总之,奶牛修蹄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养牛户正确进行修蹄操作,并确保奶牛的蹄部健康。
一个合理的修蹄标准应该包括修蹄的频率、修蹄工具的选择、修蹄环境的要求、修蹄师的要求以及修蹄的标准操作等内容。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肢蹄病作为奶牛四大类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及牛场的经济效益。
据报道,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6%~40%,其中88%~99%发生于蹄部,证明蹄病较肢病更为常见。
奶牛蹄病84%发生于后蹄,其中85%见于后蹄外侧趾。
因此,蹄病的控制是奶牛肢蹄健康控制的重中之重。
修蹄是奶牛场矫正蹄形、治疗蹄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修蹄的操作规程在不同的牛场差异很大,且有部分不正确的做法反而会加重跛行。
本文简要介绍常规修蹄规程,通过修蹄重建两指/趾的负重平衡,继而减轻底球结合部受力,降低发生蹄底溃疡的风险。
下面的内容介绍了修蹄的主要步骤,但修蹄的过程中要根据实践经验和牛蹄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修整。
健康牛和跛行牛均可按下述步骤修蹄,确保蹄形正常和重建负重。
根据牛蹄的状况,可将修蹄步骤分为预防性修蹄和治疗性修蹄。
一、修蹄方法1.第一步:确定后肢内侧趾长度。
1)矫正蹄长。
正常状态下,后肢内侧趾从蹄冠带至蹄尖长约7.5cm(约人手四指宽,或一支普通香烟的长度)(参见图1,图2)。
2)如不能确定,修剪时允许蹄长稍长,但不能修剪地过短。
3)将蹄尖处的角质修剪过多,可能引起严重的继发症——如造成真皮损伤导致出血或奶牛不适;或为确保蹄形美观,将蹄尖处蹄底修剪地过薄。
2.第二步:修整后肢内侧趾蹄底。
1)修整蹄底,使蹄底角质厚度至约5mm厚。
修整位置主要集中在靠近蹄尖的位置,蹄踵处不修整。
2)修整后,蹄壁与蹄底间可见清晰的白线部。
修整顺序参见图3,图4。
图2. 修剪内侧趾蹄尖图1.蹄前壁正常长度3)如果内侧趾趾尖处的角质修剪不到位者,蹄长过长,可能会修剪蹄踵处角质。
4)绝大多数牛的内侧趾蹄踵无需修整,如需要修整,对应的外侧趾也应作出相应修整。
3.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修剪外侧趾(参见图5,图6,图7)1)将内外侧趾蹄长修剪一致,然后从趾尖至蹄踵方向将蹄底厚度修整一致。
2)修整后将内外侧趾蹄底找平,避免蹄底有凸起的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