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修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123.38 KB
- 文档页数:2
奶牛蹄部修理与保健护理规程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通过肢蹄运动可以充分发挥心脏供血功能和消化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运动,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能否发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奶牛蹄的健康,降低因肢蹄病给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
一、蹄的修蹄与护理意义(一)蹄病定义:奶牛在走路时发生跛行的状态即为蹄病。
(二)蹄病是奶牛场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因蹄病导致大量奶牛被直接或间接淘汰。
(三)蹄病病牛空怀期增加28天。
(四)每年,每100头蹄病牛带来9000美元经济损失。
二、肢蹄保健措施(一)蹄浴1、浴蹄池的规格(1)在挤奶厅回牛通道里设计清水池和浴蹄池,清水池在前浴蹄池在后,清水池和浴蹄池之间距离为10-20cm。
浴蹄池和清水池的宽度为2-2.5m,长2.5m,高15cm。
(2)每个牧场必须要有标准的浴蹄池,不符合要求对场长负激励1000元。
2、浴蹄药物、浓度及液面高度浴蹄药物:硫酸铜、甲醛;浓度:硫酸铜5%,甲醛:没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5%(蹄浴液浓度5%=1升36%的甲醛溶解到20升水中),有传染性蹄病的牧场由以前纯甲醛浓度5%调整为甲醛溶液浓度为8%(蹄浴液浓度8%=1升36%的甲醛溶解到16.5升水中);液面高度以没过蹄冠为宜。
浴蹄液浓度及液面高度不符合标准对挤奶主管负激励200元/次。
3、浴蹄牛群浴蹄牛群:在干奶牛群和青年牛群牛蹄健康的情况下只对泌乳牛群进行浴蹄。
4、常规浴蹄(1)蹄浴频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硫酸铜)蹄浴后隔两天再次连续两天用同一种药物(甲醛)浴蹄,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2)每一次药浴液最多可供500头牛进行浴蹄,浴蹄牛头数超过500头后要把浴蹄池清理干净,重新更换浓度为5%的药浴液,存放清水的池子同时进行更换。
5、特殊情况(1)泌乳牛群出现传染性蹄病浴蹄频次变为3天甲醛(浓度为8%)两天硫酸铜(浓度为5%),要连续的做蹄浴,中间不停。
修蹄计划:计划奶牛修蹄车奶牛修蹄技术演示教程修蹄刀价格篇一:修蹄——牛场效益提高的密匙有句古谚说“无蹄则无马”,对于同是大型动物的奶牛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头奶牛,如果蹄部出现问题,不管是变形蹄还是发生蹄病,都会影响其产奶量,甚至不得不将其淘汰,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蹄病和变形蹄的发病率达到近30%,天津地区较低也达到了近15%。
奶牛变形蹄和蹄病严重危害着奶牛生产和牛群健康。
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奶牛的蹄形,又叫蹄变形。
一般来说,变形蹄后肢较前肢多发,且后肢的外侧趾以及前肢的内侧指更易发生变形。
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高,变形蹄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变形蹄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目前国内过没有统一的分类,于春明老师(1974)将奶牛变形蹄大致归为低蹄、高蹄、滚蹄、散蹄和趾跷蹄五类。
一般来说变形蹄的出现与长期延误修蹄、修蹄操作不当、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因素和环境潮湿不良等)、外伤、动物遗传因素(如动物遗传性站姿不良导致体重分配不合理)等有关。
一般来说变形蹄不会直接引起动物跛行等状况发生,但是会引起其他蹄病发生率大大升高。
通过制定常规的预防性修蹄计划和牛群趾蹄状况监控记录,并长期坚持实施,可以很好地预防变形蹄的出现和将已经变形的牛蹄修整成正常蹄形,从而防止变形蹄进一步发展为蹄病。
蹄病之所以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是与其发病特征和病程经过分不开的。
蹄病不管由什么原因引起,如果在你的牛场没有常规的预防性修蹄和牛群趾蹄状况监控记录这样管理措施,一般都是在牛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后才被发现,这时情况一般都很严重了。
母牛会出现从跛行到躺卧不起,甚至是饮食废绝等临床症状,如果在这时仍然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和治疗措施,母牛会发展到全身症状或是出现一些继发的代谢性疾病,最终导致牛只淘汰。
有调查显示,因蹄病引起的跛行约占奶牛跛行的80%,蹄病的发病率在有些牛场达到了14%左右,给奶牛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奶牛修蹄的技术要点-养牛技术宋昌原(黑龙江省克山农场场直居民点动物防疫站黑龙江克山161621)运步评分结合常规性修蹄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做法,也是最有效改善牛群肢蹄健康状况的方法。
规模较大的牛场,最好有专业人员修蹄,还要定期对牛群进行运步评分评估牛群肢蹄的健康状况,找出已发生跛行的牛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治疗性修蹄和跛行牛记录对于跛行牛来讲,修蹄的前四步既是蹄形修整的过程,也是检查的过程。
修蹄,可确保蹄形恢复正常,重建负重平衡,并能全面地对蹄部进行检查,查找引起跛行的原因。
虽然蹄病常发于后肢外侧趾和前肢内侧指,但其对侧指上角质的修整、检查也要全面进行。
减轻病灶处的负重可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病损恢复,改变负重状态既可通过仅对患指进行修整,健侧不进行修整以减轻患侧负重来达到,也可通过粘附蹄垫的方法来达到。
如治疗时,病灶创面已清理至真皮层,应采取上述任一方法来减轻患侧负重。
如有条件应将治疗后的牛饲养于水泥地面或干净干燥的环境中,以免创口被污染。
对于白线病的牛,要尽可能将其病灶周围角质削除干净,以便排出坏死组织、脓汁。
白线病的牛要尽可能削掉病灶旁蹄壁,以免内部有潜在的窦道或潜匿的污物。
治疗蹄底溃疡病例时,患指的底球结合部轴侧的凹陷应尽可能削大,使病灶处不再负重。
将病灶表面异常角质全部削掉,最好在健侧趾粘附蹄垫减轻患趾负重。
进一步治疗,如局部或全身用药、是否包扎,由兽医或修蹄工决定。
跛行的牛应作为牛场记录体系的一部分详细记录,以便通过定期地回顾性分析监测场内主要病原的变化并调整控制方案。
通过良好的记录,还能找出重复治疗慢性跛行的牛,以便加以学习或及时淘汰。
记录体系尽量简单化、标准化,应包括牛的基本信息、检查情况和损伤情况,通过记录能确定相应的防控方案,需记录的信息包括牛号、日期、病损类型。
2蹄部包扎和绷带的使用角质病变的处理常会导致真皮裸露,普遍认为累及真皮的小的病损或创伤无需治疗和包扎。
真皮裸露区域较大的严重病损,应局部使用温和的消毒药或抗生素处理后用绷带包扎,包扎3~5天拆除。
牛修蹄操作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牛修蹄的操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专业教学、牧场兽医和动物诊疗人员等对牛进行预防性修蹄的具体操作。
本文不涉及病蹄的修蹄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蹄缘limbus被毛皮肤与蹄冠之间的角质带,由该区域真皮乳头上的表皮生发层生成,在蹄背侧宽约5mm。
3.2蹄冠corona蹄缘与蹄壁之间的部分,为蹄壁中层角质的起始部。
3.3蹄壁paries蹄冠和蹄底负重边缘侧之间的区域,分为远轴侧壁和近轴侧壁,厚约5mm~10mm。
3.4蹄底solea蹄匣的底面,常与地面接触。
3.5蹄踵heel是蹄壁的延续,由较软的角质覆盖的圆形区域。
3.61修蹄hoof trimming利用各种工具对牛蹄进行切削修整,以恢复蹄形和功能的一种外科手术方法。
3.7保定restraint通过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限制动物的活动,易于对其进行检查、诊疗等操作,从而保障人畜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4牛修蹄操作技术4.1物品准备蹄刷、镰形修蹄刀、直形蹄刀、蹄钳、电动修蹄机、保护手套、护目镜、胶靴、工作服、记号笔。
4.2核对牛的信息术前根据登记,核对牛的耳标号等信息,确认无误。
4.3保定站立保定,可借助于六柱栏、四柱栏或者二柱栏,进行前肢或者后肢提举保定,充分暴露蹄底和蹄壁,如果有翻转手术台或者多功能修蹄架,可以直接进行牛的保定,并将前后肢固定,显露蹄部。
4.4修蹄4.4.1牛蹄清理清理牛蹄上的粪便和泥土,检查蹄底有无异物,用蹄刷将异物清理,并刷洗干净。
4.4.2蹄前壁修剪在前蹄蹄前壁7.5cm,后蹄蹄前壁8cm处用记号笔做好标记,用蹄钳将蹄前壁修剪至正常长度。
修剪时蹄钳的钳口应与蹄底平行,将内、外侧指(趾)修剪至相同的长度,对于远轴侧壁过度生长的角质也可以一并修剪。
4.4.3多余角质的修剪依据正常的蹄前壁和蹄角度(前蹄角度47°~48°、后蹄蹄角度43°~47°),从蹄尖划线至蹄踵部,使用电动修蹄机削除多余的蹄角质,应先削除前蹄的外侧指或后蹄的内侧趾,然后以上述为参照,削除对侧指(趾),保证蹄底的厚度不小于0.7cm。
奶牛修蹄流程
奶牛修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奶牛保持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的牛奶。
修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以确保奶牛不会受到伤害并且蹄部得到适当的
处理。
首先,需要将奶牛固定在修蹄台上,以便让修蹄工人安全地进行操作。
然后,需要清洗奶牛的蹄部,以去除灰尘和污垢,并帮助修蹄工人更好地看到蹄部的状况。
接下来,修蹄工人会使用尖锐的工具将蹄部的角质层修剪掉。
这个过程需要谨慎进行,以避免损伤奶牛的蹄部。
如果蹄部有裂口或其他问题,修蹄工人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恶化。
最后,修蹄工人会为奶牛的蹄部涂上一层保护膜,以帮助蹄部恢复并保持健康。
这个保护膜可以防止污垢和细菌进入奶牛的蹄部,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奶牛修蹄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工作。
只有经过适当的训练和实践,修蹄工人才能够进行这项工作,并确保奶牛的蹄部得到适当的处理。
修牛蹄什么意思,修牛蹄牛会不会痛修牛蹄一般指的是对牛蹄进行修整,在修整前应准备修蹄钳等修蹄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把牛牵到保定栏里面保定好并合理的用绳子提起牛蹄,接着用清水或者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牛蹄,并检查牛蹄是否有疾病,若有则建议同时进行治疗处理,若只是角质过长的话,通常只需用修蹄钳去掉多余的角质。
需注意,修蹄时不可修的太薄,也不能伤到牛蹄的肉质部,更要注意牛的状态,若牛有即将摔倒的倾向,应解开绳子,放开牛蹄,防止牛腿扭伤。
一、修牛蹄什么意思1、含义(1)修牛蹄一般指的是修整牛蹄。
(2)如果长期不对牛蹄进行修整的话,那么过多的角质层便有可能堆积在蹄底趾缝间,容易对牛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如何修蹄(1)先准备修蹄钳、修蹄刀、角磨机等修蹄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并把牛牵到保定栏里面进行保定。
(2)随后再合理的用绳子把牛蹄提起来,需注意,如果发现牛有即将摔倒的倾向,需要解开绳子,放开牛蹄,避免使得牛腿出现扭伤的情况。
(3)用清水或者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牛蹄,而且还需要检查牛蹄底部有没有出现溃疡、腐烂等情况,若有蹄部疾病的话需要同时进行治疗处理,而对于一些只是角质过长的牛蹄,一般只需要用修蹄钳将多余的角质弄掉即可。
需注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小心,不能伤到牛蹄的肉质部。
(4)对于一些蹄底不平的牛蹄,一般可以用修蹄刀或者角磨机清除多余角质,修平蹄底。
二、修牛蹄牛会不会痛1、是否会痛一般情况下,给牛修牛蹄不会疼,但是如果牛蹄上有伤口的话,便容易让牛感到疼痛。
2、修蹄的注意事项(1)在修牛蹄的时候,需要根据各个牛蹄的形状来决定具体需要修走多少角质,不宜过量的修整,避免造成出血。
(2)对于一些因为蹄病而修整的病牛,对其进行处理后,建议将其饲养在干净、干燥且平整的地面上,并保证牛蹄的干净,促使它能够尽快恢复。
(3)在修蹄的时候,建议严格执行修蹄技术操作规程,并熟练的掌握牛蹄的技术,给牛正确的进行修蹄,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白线病白线是蹄底和蹄壁交界处的一种软角质。
大家治疗蹄病应该注意,蹄底的角质和蹄壁的角质都是比较坚硬的,尤其是蹄壁的角质非常坚硬,但是他们交界的地方,非常薄弱。
所谓的白线部就是软角质,很多疾病都是这出问题,最后草、泥沙、粪便都从这儿进去,越塞越把牛蹄壁和蹄底分开,有的时候甚至一直侵害到蹄真皮,这叫白线异物。
下面这个病例叫白线分裂,简称白线裂,健康的白线没有分离。
白线裂表现的是后面接近蹄中部和蹄肿的时候白线整个分开了。
这也是环境不良形成的,白线不断扩大,造成蹄壁分离。
白线发病引起的另外一种病,叫白线脓肿,这个比较常见。
典型的白线脓肿有两种情况,一种牛是纯白色的脓,还有一种没有脓,里边是黑水,有蛋白质的腐败臭。
白线脓肿治疗时一定要把白线病变周围的角质削薄,否则不爱长。
治疗时比较容易,一定要把蹄子表面的脏物清除干净,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清蹄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要把它做得很干净,得下工夫,得像给好的其他组织做手术一样去准备给这蹄子做手术,要不断的刷洗,甚至趾间隙用东西勒,把脏东西完全去掉,然后用消毒液侵泡5分钟,应该是严格的要求。
否则的话这种感染的蹄病治疗的效果很差。
因为本身就污染很严重。
(1)浅小的白线裂,仔细清除裂隙内的脏物后,将周围角质削薄即可。
(2)发生白线脓肿时,不要在裂口处挖深洞,应牺牲部分蹄底或蹄壁的角质,使裂口扩开呈倒漏斗形,以便于深部的渗出物和脓汁排出。
图1 白线异物,一石子嵌入白线处图2 白线裂,裂开的白线内填塞的脏物使裂缝不断扩大图3 白线脓肿修蹄的方法修蹄是指利用各种修蹄工具对牛蹄进行切削修整,以恢复其蹄形及功能的一种外科手术方法。
修蹄可分为预防性修蹄、诱导性修蹄和功能性修蹄。
修蹄方法(1)用蹄钳将蹄前壁剪至正常的长度,前蹄为7.5cm,后蹄为8.0cm。
(2)削除蹄壁上突出的角质。
(3)削除内、外侧指(趾)轴侧壁过度生长的角质,使指(趾)间隙光滑、平整。
(4)削除蹄底多余及不规则的角质,重建蹄底的负重面。
奶牛蹄病治疗1.蹄变形。
(1)修蹄:所谓修蹄,是指利用刀剪、锯锉、修蹄器等以外科手术方法使蹄的形状及其生理功能得到恢复的一种技术。
(2)修蹄方法:①术前准备。
器械、药品:消毒棉、双氧水、5%硫酸铜溶液、碘酊、松馏油、鱼石脂、高锰酸钾、绷带等。
②长蹄:用蹄刀或蹄钳,将蹄角质过长部分修去,使其为正常形状,同时也应对蹄底作适当修整。
③宽蹄:用蹄刀和蹄钳,将过宽的角质部分剪除,对蹄底稍加修整,使其内外趾(指)等长、等高。
④翻卷蹄:用蹄钳剪去过长的角质部,将翻卷侧蹄底内侧缘增厚的角质除去。
2.腐蹄病。
病牛跛行,蹄变形,蹄底磨灭不正,角质呈灰黑色。
修蹄时,蹄底常有灰色或黑色腐臭脓汁流出,严重者蹄穿孔。
治疗方法如下:(1)先对变形部位进行修整,后除去蹄底污染层,暴露腐败部位扩创清洗,可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交替冲洗,一般腐败部位创口较深,可用镊子夹取消毒棉深部涂擦,清创完毕后可向创口内填充高锰酸钾、鱼石脂、松馏油等,最后在趾(指)间蹄冠部涂布碘酊或鱼石脂,打蹄绷带包扎,蹄上部松软皮肤下注入普鲁卡因青霉素。
(2)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生产的兽药速解灵,治疗腐蹄病有特效。
3.蹄叶炎。
蹄叶炎为蹄真皮弥漫性腐败性炎症过程。
引起本病的发生因素很多,其中营养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瘤胃酸中毒而引起蹄叶炎,由于瘤胃乳酸蓄积,pH下降,微生物区系改变,毒素与细菌内毒素随血液循环作用于蹄真皮毛细血管壁,充血、渗出,产生疼痛而发生蹄叶炎。
治疗类似于瘤胃酸中毒的治疗:(1)为缓解疼痛,可先行指(趾)神经封闭(1%盐酸普鲁卡因20~30毫升)。
(2)蹄部温浴,以促使渗出物吸收。
(3)静脉放血1000~2000毫升。
(4)静脉注射5%碳铵氢钠500~1000毫升,也可用10%水杨酸钠100毫升,20%糖酸钙500毫升。
(5)还可用氢化可的松、抗组织胺药物。
(6)有蹄变形的应当及时修蹄。
养殖技术-牛修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养殖动物,其实给它们修蹄也很重要,比如常见的猪牛羊等,修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过度生长的角质部分以及复原蹄趾间的均匀负重、修复损伤等。
下面一起学习牛修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修蹄方法首先将牛绑定在修蹄固定架上,在固定牛时注意保护牛,注意腹带固定的位置,后腹带应固定在牛的髋骨后上方,同时,要注意避开乳头,防止腹带损伤胎儿和乳头。
修蹄重要步骤如下:1.去除过长的硬蹄甲修蹄前要先做牛蹄检查,主要是测量蹄甲的长度,蹄甲是指从脚趾变硬的部位开始到脚趾末端。
判断蹄甲长度的标准是:正常牛前蹄甲长为7.5~8厘米。
2.削去蹄趾间多余角质层牛蹄如果长期不进行修整,蹄底趾缝间有可能堆积起过多的角质层,影响牛蹄的健康。
可以使用修蹄刀削去多余的角质。
3.平衡蹄底牛蹄的负重面包括蹄底部和蹄甲,两蹄瓣的负重面应保持平整,并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借助蹄锉将蹄底修平。
4.修蹄弓蹄匣是牛蹄的承重部分,它是蹄壁的角质化外壳部分,具有保护知觉和支持体重的功能。
修整出正确的蹄弓是重新建立牛肢蹄平衡系统的基础;同时,正常的蹄弓可以减少粪便、污物附着在蹄部。
用钩刀沿蹄甲内侧修出蹄弓,使其内侧趾和外侧趾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修出蹄弓后可以使用修蹄刀的刀柄来检查表面的平整程度,如横在两蹄瓣间或贴在蹄甲侧壁上进行检查。
5.副蹄的削法副蹄长了易伤及乳牛的乳头、乳房,尤其在分娩前后母牛起卧频繁,泌乳盛期乳房膨大时,更易伤着乳房。
副蹄长了必须及时修剪,可用修蹄钳削短,然后用锉磨圆。
6.保护和治疗程序去除疏松和有暗道的角质层。
修蹄经常需要使用钩刀去除蹄踵部分的角质层,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和不减少负重面的条件下去除蹄踵部位疏松的角质层。
淤血面:修蹄时要注意,在蹄底经常会遇到有小块出血面,就是所谓的淤血面。
如果牛蹄出现淤血面,这表明蹄瓣已受损伤,这种情况一般与过度负重或蹄底溃疡有关,用抠挖的方法去除即可。
使用钩刀前端的卷曲部位进行抠挖。
奶牛修蹄标准奶牛修蹄是养牛户在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确保奶牛蹄部健康的关键步骤。
一个合适的奶牛修蹄标准可以帮助养牛户正确进行修蹄,并保持奶牛的蹄部健康,提高奶牛的生产力。
下面是奶牛修蹄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修蹄的频率:奶牛的蹄部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定期修蹄非常重要,通常建议每隔6至8周进行一次修蹄。
在修蹄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奶牛蹄部的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蹄。
2. 选择合适的修蹄工具:修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应该是清洁、锋利且适合奶牛蹄部的工具。
常用的修蹄工具包括修蹄刀、修蹄刷、修蹄锤等。
养牛户在购买和使用修蹄工具时应注意品质和卫生条件,以防止蹄部感染等问题。
3. 修蹄的环境要求:为了确保修蹄过程的安全和舒适,应提供一个干净、安静的环境,避免剧烈的噪音和干扰,以减少奶牛的压力。
修蹄区的地面应保持干燥,并铺设防滑材料,以防止奶牛在修蹄过程中滑倒和受伤。
4. 修蹄师的要求:为了保证修蹄的质量和效果,修蹄师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他们应了解奶牛蹄部结构和解剖学,熟悉修蹄操作的规范和流程。
修蹄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养牛户进行及时交流,了解奶牛蹄部的问题和需求。
5. 修蹄的标准操作:奶牛修蹄的标准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清洁和观察:首先,修蹄师应清洁奶牛蹄部,并观察其是否存在感染、溃烂或其他问题。
- 修剪蹄甲:修蹄师应使用修蹄刀将蹄甲修剪到适当的长度,修剪时要保持修蹄的适度,过度修剪可能会导致奶牛蹄部不适甚至受伤。
- 修整蹄底:修蹄师在修剪蹄甲的同时,应去除蹄底的杂质和病菌,保持蹄底的清洁和健康。
- 磨光蹄部:修蹄完成后,修蹄师应使用修蹄刷或磨削工具将奶牛蹄部磨光,使其更加光滑和整齐。
- 润滑和保护:在修蹄结束后,可以适量涂抹蹄部润滑剂或保护剂,以防止蹄部干燥和开裂。
总之,奶牛修蹄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养牛户正确进行修蹄操作,并确保奶牛的蹄部健康。
一个合理的修蹄标准应该包括修蹄的频率、修蹄工具的选择、修蹄环境的要求、修蹄师的要求以及修蹄的标准操作等内容。
奶牛修蹄操作规程与常见错误肢蹄病作为奶牛四大类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及牛场的经济效益。
据报道,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6%~40%,其中88%~99%发生于蹄部,证明蹄病较肢病更为常见。
奶牛蹄病84%发生于后蹄,其中85%见于后蹄外侧趾。
因此,蹄病的控制是奶牛肢蹄健康控制的重中之重。
修蹄是奶牛场矫正蹄形、治疗蹄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修蹄的操作规程在不同的牛场差异很大,且有部分不正确的做法反而会加重跛行。
本文简要介绍常规修蹄规程,通过修蹄重建两指/趾的负重平衡,继而减轻底球结合部受力,降低发生蹄底溃疡的风险。
下面的内容介绍了修蹄的主要步骤,但修蹄的过程中要根据实践经验和牛蹄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修整。
健康牛和跛行牛均可按下述步骤修蹄,确保蹄形正常和重建负重。
根据牛蹄的状况,可将修蹄步骤分为预防性修蹄和治疗性修蹄。
一、修蹄方法1.第一步:确定后肢内侧趾长度。
1)矫正蹄长。
正常状态下,后肢内侧趾从蹄冠带至蹄尖长约7.5cm(约人手四指宽,或一支普通香烟的长度)(参见图1,图2)。
2)如不能确定,修剪时允许蹄长稍长,但不能修剪地过短。
3)将蹄尖处的角质修剪过多,可能引起严重的继发症——如造成真皮损伤导致出血或奶牛不适;或为确保蹄形美观,将蹄尖处蹄底修剪地过薄。
2.第二步:修整后肢内侧趾蹄底。
1)修整蹄底,使蹄底角质厚度至约5mm厚。
修整位置主要集中在靠近蹄尖的位置,蹄踵处不修整。
2)修整后,蹄壁与蹄底间可见清晰的白线部。
修整顺序参见图3,图4。
图2. 修剪内侧趾蹄尖图1.蹄前壁正常长度3)如果内侧趾趾尖处的角质修剪不到位者,蹄长过长,可能会修剪蹄踵处角质。
4)绝大多数牛的内侧趾蹄踵无需修整,如需要修整,对应的外侧趾也应作出相应修整。
3.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修剪外侧趾(参见图5,图6,图7)1)将内外侧趾蹄长修剪一致,然后从趾尖至蹄踵方向将蹄底厚度修整一致。
2)修整后将内外侧趾蹄底找平,避免蹄底有凸起的角质。
牛修蹄子的操作方法牛修蹄子是牛医生(兽医)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牛的蹄子疾病。
牛的蹄子是它们体重的支撑部位,也是其行走和奔跑的工具之一,因此蹄子的健康对于牛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下面详细介绍牛修蹄子的操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1. 工具准备:修蹄的工具包括牛蹄刀、洗蹄刀、蹄钳、蹄磨机、钳子等。
这些工具需要保持锋利、洁净和完好,以确保修蹄的质量和效果。
2. 环境准备:修蹄操作最好在一个干燥、安静的地方进行,以便牛能够保持安静和舒适状态。
同时,修蹄场所应该保持清洁,并且易于清理和消毒。
二、检查蹄子1. 清洁蹄子:使用洗蹄刀或者软毛刷,将牛的蹄子表面的泥沙、污垢等清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
2. 检查蹄子:仔细观察牛的蹄子,检查是否有裂纹、溃疡、疽病等问题。
如果发现异常,需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或者请兽医进行诊断和处理。
三、修剪蹄壁1. 修剪工具选择:使用牛蹄刀,根据牛的蹄子形状和生长情况,选取合适的牛蹄刀进行修剪。
兽医或专业修蹄人员会根据经验和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2. 修剪方法:将牛的蹄子抬高,使用牛蹄刀从蹄壁边缘开始,沿着蹄壁的方向均匀地切割。
注意要保持修剪的角度和厚度的一致性,以免对牛蹄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修剪长度:修剪的长度应该根据牛蹄的生长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修剪过长会增加牛的行走负担,修剪过短则容易造成疼痛和感染。
兽医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调整修剪长度。
四、修剪蹄底1. 修剪蹄底方法:将牛蹄抬高,用蹄钳将牛的蹄底抬起,用蹄刀或者修蹄专用的刮蹄器清理蹄底。
尽量去除多余的蹄底,并清除蹄底的污垢和杂物。
2. 注意事项:修剪蹄底时,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异物、溃疡、疽病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请兽医处理。
五、修整蹄间角1. 修整方法:使用蹄磨机或者蹄刀,修整牛的蹄间角。
蹄间角是位于蹄壁和蹄底之间的部分,通常会过长或不均匀,所以需要修整。
修整时要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到正常的蹄间角组织。
2. 修整效果:修整蹄间角可以有效地减轻牛的蹄子负担,改善步态和行走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