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欧杂种榛子嫁接育苗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72.95 KB
- 文档页数:1
平欧杂交榛扦插育苗技术
榛扦插育苗技术是一项现代独特且复杂的植物学技术,它可以用来将交配后的雌雄品种育种,或一品种中性状拉长改变等做法,达到育种新株的目的。
榛扦插育苗技术的基本步骤是:首先,选择有利的雌株和雄株,并在同一植物生长环境下,进行传统杂交交配。
然后,将杂交后的种子进行双重育肥,使得种子胚中好坏细胞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使双重萌发育成可复倍性的育苗。
最后,将获得的双重育苗进行现场接穗,即把苗丛插入被人工打开的母株脆弱的根部或植株的分叉处。
成功插穗后,39—42天即可收获抗虫病、抗顽强、易栽培的新品种。
榛扦插育苗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首先,借助榛扦插育苗技术,养分利用率和表型来改善耕地生产,以实现农业高效率发展;其次,榛扦插育抗环境因素和病原体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耐性和稳定性;最后,榛扦插育多品种植物,可以活化土壤并优化土壤精细结构,从而达到减少农药使用和施肥的目的。
榛扦插育苗技术的实施,需要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正确操作,通常操作者需要掌握的技术课程有:榛扦插育苗理论知识、基因储存等,白蜡树及其他类似树木的母株、初步植物嫁接学、平欧杂交技术的内容和实践等。
操作者在操作前,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生长特性,进而根据株体特点,正确选择雌雄母木,筛选出好的植物种子及搭配准确的树种,以提高育苗成功率。
榛扦插育苗技术作为一项具有持续性、可操作性和节约成本的育种技术,它可以避免在育种中出现的非抗病虫期畸形之类的异常情况,更加实际而有效,能够满足育种者在抗病虫性、耐逆性、节肥减药性等种类跨育种需求。
平欧杂种榛嫁接技术教程介绍今天咱们要学习一篇平欧杂种榛嫁接技术规程,对此感兴趣或者需要学习的农民朋友可以过来学习,平欧杂种榛嫁接技术教程介绍,我们来学习下。
1接穗采集与贮藏1.1采穗母树选择选择通过林木良种审定的优良品种的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作为采穗母树。
1.2穗条采集时期秋季自然落叶后到春季萌芽前。
1.3穗条采集选取采穗母树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1年生枝或生长健壮的1年生萌蘖枝,剪去顶端的细弱部分和基部芽体瘦小的部分,只留枝条中段芽体饱满的部分作穗条,粗度为0.8cm以上,长度为50cm左右,每20~50条捆成1捆。
1.4穗条贮藏穗条需要贮藏的时间较长时,可在假植沟、贮藏窖或恒温气调库中用湿润的河沙埋藏,河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度,贮藏温度不超过1℃。
接穗短时间(7d以内)贮藏可以用塑料薄膜包裹严实放置在背阴的冷凉处。
2嫁接育苗2.1嫁接时期3月15日至4月5日。
2.2砧木选择选取平欧杂种榛生长健壮的品种、品系的1年或2年生自根苗作砧木,砧木基径要求达到0.8cm以上,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2.3砧木处理对挑选好的砧木进行根系修剪,根系剪留长度7cm左右,然后把砧木苗在干高15cm处剪断。
2.4嫁接方法采用舌接的嫁接方法。
把砧木的顶端削成长度2.5cm左右的光滑斜面,再在斜面前端的1/4处向下垂直切深1.5cm左右的切口,挑选粗度同砧木接近的穗条,剪成10~15cm长的接穗,每穗留芽2个,上芽距接穗顶端1cm左右,下芽距接穗底端3~5cm,将接穗的底端削成同砧木一样的斜面和切口,将接穗同砧木插接在一起,至少保证一侧的形成层部位对齐,用1.5cm左右宽的塑料薄膜把接口处缠紧缠严并封住接穗顶端。
2.5嫁接苗的栽植嫁接好的苗木当天栽植到温室或大棚内,株行距为20cm*50cm,栽后立即浇1遍透水。
2.6苗期管理苗期管理2.6.1温度控制白天温室或大棚内的最高气温不超过25℃,当气温接近25℃及时放风降温,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5℃,必要时采取保温或加温措施。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平欧杂交榛子嫁接试验初报
阎朝福;张同峰;张文达;杨凯
【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为加快推广杂交平欧榛子在黑龙江地区的栽植,本试验采用劈接和芽接两种方法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芽接法比劈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和高生长分别提高53.5%和46.3%.芽接法可在黑龙江东部山区培育榛子嫁接苗中推广使用.【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阎朝福;张同峰;张文达;杨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青山种子园;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平欧杂交榛子栽培现状 [J], 孙万河;聂洪超;陈涛
2.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平欧杂交榛的引种栽培 [J], 周一夫;关秀娟;张文达;杨凯
3.抗寒平欧榛子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引种栽培研究 [J], 周一夫;葛艳梅;郭春光;张文达;崔崧
4.平欧杂交榛子在阿勒泰市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J], 徐大伟;仲江兵
5.平欧杂交榛子抗寒生理研究初报 [J], 吴正保;史彦江;宋锋惠;卡得尔;罗青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嫁接改造低产榛园平欧杂种榛品种(系)选择研究王克瀚【摘要】本试验对平欧杂种榛5个品种(系)在低产榛园嫁接中其嫁接成活率、1a生枝条发枝量、越冬情况、果实产量等进行调查并观察其亲和性,结果表明:在达维、辽榛8号、1-21(品系)、辽榛3号、玉坠这5个品种(系)中适合作为榛树嫁接的品种为辽榛8号、1-21(品系)、玉坠,其中,辽榛8号、1-21(品系)为最佳嫁接接穗.嫁接第三年产量均达到0.5 kg以上,抗旱、抗寒性较强,亲和性好.【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47)001【总页数】4页(P1-3,6)【关键词】平欧杂种榛;嫁接;亲和性【作者】王克瀚【作者单位】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4平欧杂种榛(俗称大果榛子)与野生榛子相比,具有果大、壳薄、丰产的特点,而且耐寒性、适应性强,已得到广大生产者认可,从2000年开始推广试栽以来,取得较大成功[1]。
目前,我国与国外榛子果实产量相差甚远,主要是实生低产树仍占有较大比例,再加之经营管理粗放、病虫害等原因,致使榛树品质良莠不齐,产量、经济效益低下[2]。
辽宁及北方地区出现低产榛园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对辽宁省及北方地区低产榛园嫁接改造意义重大。
利用辽宁现有优良品种(系),对实生低产榛树进行嫁接试验改造,并加强对低产榛子园田间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林农生活水平,对辽宁现代化林业产业发展产生深远意义[3]。
1.1 试验地概况2015年春季我们通过选址,将试验地设在黑山科技示范园区10号小区,黑山县隶属辽宁省锦州市,地处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8 ℃,一月均气温-10.7 ℃,最低气温-27.6 ℃;七月平均气温24.2 ℃,最高气温35 ℃。
年平均降水量586 mm,无霜期165 d左右。
试验所在地土壤主要为沙壤土,pH 7~8之间[4]。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平欧杂交榛子嫁接试验初报阎朝福;张同峰;张文达;杨凯【摘要】为加快推广杂交平欧榛子在黑龙江地区的栽植,本试验采用劈接和芽接两种方法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芽接法比劈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和高生长分别提高53.5%和46.3%.芽接法可在黑龙江东部山区培育榛子嫁接苗中推广使用.【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平欧杂交榛子;嫁接试验;芽接法;劈接法【作者】阎朝福;张同峰;张文达;杨凯【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青山种子园;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棒子作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而久誉盛名。
棒仁味香甘甜、营养价值高,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
随着榛子经济价值逐渐增高,各地对榛子产业发展高度重视,都在大力发展并积极营造榛子果林,其建园速度也愈加迅速。
目前,在东北林区进行大面积栽植的榛子主要以平欧杂交榛子为主,平欧杂交榛子经过多年的逐步引种推广,已经可以在黑龙江东、南部地区正常生长。
以我国东北的平棒为例,在目前的粗放经营条件下,平均亩产值40~50kg,经济收益可达800~1000元;栽植平欧杂交榛子的经济效益会更高。
但是由于现有的平欧杂交榛子优良无性系苗木繁殖慢,价格较贵,其数量无法满足生产上建立平欧杂交榛子无性系果林的实际需求,通过嫁接的方法可以扩大繁殖,使其增强抗寒性,扩大杂交榛的栽植范围,促进早结实,多结实。
目前嫁接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果树栽培上,对果树优良品种的扩繁、丰产、抗病虫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榛子果林的培育中,嫁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和生长质量。
因此,只有掌握好榛子嫁接技术这一基础工作,才能为建立和发展榛子无性系果林提供技术保证。
1 材料来源与方法1.1 选择良种接穗①选用杂交平欧榛子中的达维、玉坠两个品种的榛子母树枝条作为采集对象。
平杂交榛子适宜栽培区域平欧杂交榛子苗木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平杂交榛子适宜栽培区域平欧杂交榛子苗木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1 苗木繁育1.1 自根苗繁育方法首先建立苗木培育圃,株行距0.5 m×2 m,建圃第二年开始繁苗。
繁育榛子苗主要是利用基生枝,在日常管理中,要控制繁苗母株生长势,促进基生枝萌发数量。
在每年的6 月份母树基部萌发的基生枝基部用细铁丝横缢,绑铁丝处至上方20 cm 内涂抹生长素,然后进行培土,培土高度为25 cm。
所处理的基生枝条长度一般要求在60 cm 以上,培土用的材料要疏松,应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其土壤湿润,以利于根系的萌发。
1.2 嫁接苗培育方法点播平榛,株行距为8 cm×60 cm,来年春天发芽前嫁接(硬枝嫁接)栽培品种,秋季苗木可出圃。
秋季起苗的主要对象是用基质为疏松的锯末子等材料培育的苗木。
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保温、保湿不好,苗木易遭受冻害,表现症状为失水抽干。
在温暖地区或全部用土培的苗木,也可以在第二年起苗。
嫁接苗培育方法目前应用的较少。
2 杂交榛子适宜栽培区域经10 多个省市的试验栽培,杂交榛子在我国北纬32°~42°,在年平均气温7.5℃~16℃,绝对低温-33℃以上,年降水量500 mm 以上地区均可栽培,降水量500 mm 以下地区,需有灌溉条件方可栽培。
杂交榛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土壤pH 值在5.5~8.0范围内均可栽培,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
杂交榛子喜光,在海拔1 000 m 以下,坡度15°以下的任何坡地均可栽培。
3 整形修剪根据榛子的生长特点,可采取前期主干形,后期开心形。
3.1 定干在苗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苗木高度而定,一般剪掉苗木的1/3 左右,根系好、苗木成熟度好的可适当定高些。
3.2 短截幼树为了扩大树冠,短截数量适当大一些。
结果树短截数量适当小一些,结果树一般短截数量在总枝量的30%左右,要短截徒长枝、强旺枝、超长枝。
东北平欧杂交大果榛子是我国的平榛与引入我国的欧榛杂交培育出的一系列杂交品系。
199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从沈阳榛子研究所引进平欧杂交大果榛子在阿勒泰市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经过10年的试验,所引进的榛子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并且在引种的第3年开始结实。
经过初步引种试验的成功,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又于2009年、2010年和2012年从沈阳榛子研究所引进平欧杂交大果榛子10个品系,经过3~5年的区域化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目前所引进的大果榛子均能够正常生长和结果,部分品系表现良好,现将引种栽培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引种栽培试验地基本情况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纬度较高,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寒冷气候。
其特点是夏季干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全年多季风。
年均气温0.7℃~4.9℃,极端最低温度-47.7℃,极端最高温度42.2℃。
年平均降水量139.3~268.4mm ,蒸发量1397.3~2140.4mm ,全年实际日照时数2870~3180h ,无霜期123~152d 。
2引种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2.1品系(种)选择选用沈阳榛子研究所培育的平欧48(84-48)、玉坠(84-310)、平欧21号(B-21)、平欧15号(82-15)、平欧28号(85-28)、辽榛3号(84-226)、平欧210号(81-21)、辽榛7号(82-11)、平欧237号(84-237)、达维(84-254)等大果抗寒榛子。
苗木要选择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定干高度为40cm ~60cm 左右、地径1.5cm ~2cm ,无病虫害的两年生扦插苗。
2.2引种时间和苗木处理在引种时间上要把握种源地和引入地的气候特点,我们选择在春季3月20日左右从沈阳榛子研究所进行引种。
由于种源地的气温比引种地的气温回升得早,所以选择在大果榛子萌动前进行引种。
引入阿勒泰后进行了分品种假植,将引种苗木储藏在室外阴凉处,用湿沙将苗木整株的3/4进行覆盖,最后在顶部覆盖1层积雪起到降温保湿的效果,并注意定期观察,保证引种苗木始终处在休眠状态。
平欧杂种榛子品种栽培比较试验刘艳华【期刊名称】《北方果树》【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1页(P17)【作者】刘艳华【作者单位】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辽宁桓仁11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4平欧杂种榛子是由我国原产的平榛与欧洲榛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集中了欧洲榛与平榛的优良遗传基因,既具有平榛的抗寒适应性强、风味好的特点,又具有欧洲榛的大果、丰产、出仁率高的特点。
辽宁省桓仁县2003年开始对平欧杂种榛子优良品种进行栽培,经过11年的栽培试验、技术改进,筛选出抗寒性、丰产性都好的品种。
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4组,共有 8个地段,面积依次为 6 600、6 020、6 734、6 700、6 000、6 400、5 933、7 267m2,计 51 654 m2。
各地段土壤相同,靠近江边,属沙壤土。
当地年平均气温7.6℃,年降水量1065mm,最低气温-31.3℃,最高37.7℃,无霜期165 d。
供试品种 17 个,即‘达维’(84-254)、‘玉坠’(84-310)、‘辽榛 7 号’(82-11)、80-4、‘辽榛 1 号’(84-349)、‘辽榛 4 号’(85-41)、‘辽榛 3 号’(84-226)、‘辽榛 9 号’(84-69)、‘辽榛 6 号’(80-13)、‘平欧28’(85-28)、‘平欧21’(B-21)、 82-7、 83-33、84-48、‘辽榛 8号’(81-21)、84-237、82-8。
均为从沈阳新城子苗木繁育基地引进的一年生一级平欧杂种榛子苗,每个品种350株。
将17个品种分成4组,每组四五个品种。
‘达维’‘玉坠’‘辽榛 7 号’、80-4 为第 1 组,‘辽榛 1 号’‘辽榛4号’‘辽榛 3号’‘辽榛 9号’为第 2组,‘辽榛 6号’‘平欧28’‘平欧21’、82-7 为第 3 组,83-33、84-48、‘辽榛8号’、84-237、82-8为第4组。
河北果树HEBEI FRUITS 2019(1)试验研究平欧大果樣子嫩枝杆插育苗试验池立珍\王春玲2(1河北省张家口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075100:2张家口市剪子岭林场)摘要:通过吲哚丁酸钾不同浓度(600、800、1000、1200倍)处理平欧大果榛子嫩枝插条试验,结果表明:吲哚丁酸钾600倍处理插条成活率最高,600、800倍处理毛根数量多,且根系发达。
关健词:平欧大果榛子;嫩枝;扦插;育苗中图分类号:S664.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19440/ki.1006-9402.2019.01.005平欧大果榛子,即平欧杂种榛。
是以我国野生平 榛(Cb/jA/s Aeterop妙//a Fisch.)为母本,以引进的欧洲 榛子L.)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新 品种。
其榛仁具果大、壳薄、丰产、营养丰富、耐贮藏、价值高特点,同时兼具平榛的耐寒,耐旱、抗性强,适 生范围广优势,在河北、辽宁等适栽区域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平欧大果榛子苗木繁殖主要是扦插、压条等无性 繁殖方法。
本试验目的是为了快速解决本地平欧大 果榛子产业化生产苗木需要,针对榛子苗木扦插生根 困难问题进行的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研宄。
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选择在赤城剪子岭林场日光温室。
赤城 剪子岭林场位于北炜40°3(T37〃〜41°2326〃,东经 115°2518〃〜116°2733〃,处于河北野生平榛分布带。
剪子岭林场日光温室为短后坡矮后墙砖混钢架 结构。
日光温室塑料布上盖遮阳网控制温室内光照 强度,温室内安装全自动定时喷雾装置来控制温度、湿度。
2012年剪子岭林场引进达维、玉坠、辽榛3号、辽 榛7号等平欧大果榛子品种进行试验栽植。
有一定 的平欧大果榛子栽培技术基础。
1.1材料1)供试品种为6年生株龄,达维。
插穗处 理。
在6年生达维大果榛子植株上,剪取当年生半木 质化嫩枝插条,依据剪截插条长度剪成长8〜10 cm插 穗,上剪口距顶芽1cm平剪,根据叶片大小插穗上端 留2〜3片半叶,抹去插穗下端叶片,下剪口在芽部对 面斜剪。
平欧杂种榛子苗木繁育技术作者:王中林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01期榛子为桦木科、榛属植物,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有“坚果之王”的美誉。
平欧杂种榛子是以我国平榛与欧洲榛子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系,果大味佳,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著名的医疗保健食品,深受人们青睐,近几年栽植面积不断增加,苗木需求量大。
笔者通过多年育苗实践,探索出嫁接育苗与嫩枝压条育苗两种苗木繁育方法,加快了平欧杂种榛子优良苗木繁育进程。
现将苗木繁育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压条育苗技术压条育苗法是指通过采取枝条基部横缢、涂抹生根剂、添加基质等手段,促进枝条生根发育形成独立植株的高效快速繁殖且能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的育苗方法。
适用于目前已建有平欧杂种榛子园,希望扩大种植面积或出售苗木增加前期收入的榛农。
1. 压条时期一般以平欧杂种榛子母株上的萌条基部已木质化、能承载横缢的铁丝时为佳。
北方多在6月份进行压条。
2. 压条方法①压前处理。
剪除不符合压条标准、木质化程度低的母株周边的弱小、畸形及病虫萌条,摘除压条基部40厘米范围内的5~7片叶,以免引发病菌感染导致压条苗死亡。
为配合圆形容器盛放培养基质,可将母枝弯成“C”形,这样方便圆形容器将母枝上的萌条纳入其中一起培养。
②基部横缢。
在萌条距地面3~5厘米处,用细铁丝环绕后拧紧,进行横向缢伤,深度以达木质部为宜。
横缢时铁丝要垂直于枝条,不要倾斜,以免造成离皮现象;铁丝松紧度以不可转动为宜;拧铁丝时不要伤及横缢部位以外的表皮,以防感染病菌。
③涂生根剂。
先将1克ABT 2号生根粉放入一小塑料桶内,然后加入95%酒精500毫升,边加入边搅拌,持续搅拌5分钟以上,直至生根粉充分溶解为止,再加水1000毫升,搅拌均匀后即为ABT 2号生根粉1500倍涂抹液。
然后用毛刷蘸取均匀涂在横缢伤口周围铁丝上下3~5厘米的范围内,涂抹要均匀,不要出现断档或漏涂现象。
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期园艺学平欧杂种榛嫁接育苗及改优技术秦琳(辽宁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辽宁沈阳110036冤摘要本文总结了平欧杂种榛嫁接育苗及改优技术,包括接穗采集与贮藏、具体嫁接和改优方法以及接后管理措施等方面内容,以期 为林农提供技术参考,帮助林农顺利完成平欧杂种榛的繁育工作。
关键词平欧杂种榛;嫁接育苗曰嫁接改优中图分类号S66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2-0113-02平欧杂种棒(C o rylu s h e te ro p h y lla F is c h.x C o r y lu s a v a lla n a L.)是以棒科(C o ry la c e a e)棒属的平棒(C o rylu s h e te ro p h y lla F is h.)为母本,以欧洲榛(C o rylu s a v a lla n a L.)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种间杂交栽培种,也称杂交榛子[1]。
与普通平榛相比,平欧杂种榛所表现出的果实大、产量高、效益好等特性已逐 步为人们所认识,现已成为其适生区内广大林农“精准脱贫”的重要选项,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本文总结了平欧杂种榛嫁 接育苗及改优技术,以期为林农顺利完成平欧杂种榛的繁育 工作提供技术参考,进而为推广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1接穗采集与贮藏1.1采穗母树选择进行平欧杂种榛生产性嫁接育苗或生产园嫁接改优 时,必须选择通过林木良种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作为采 穗母树。
1.2接穗采集时期接穗采集时期为秋季自然落叶后到春季萌芽前。
1.3接穗采集选取采穗母树外围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或生长健壮的 一年生萌蘖枝,剪去顶端细弱部分和基部芽体痩小部分,只 留枝条中段芽体饱满的部分作接穗,粗度一般为0.8 c m以 上,长度一般为50 c m左右。
每20~50条捆成1捆,挂好品 种标签。
1.4接穗贮藏接穗需要贮藏的时间较长时可在假植沟、贮藏窖或恒温 气调库中用湿润河沙埋藏,河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 为宜,贮藏温度一般臆1益。
中药栽培20212定西地区平欧杂交榛引种试验初报刘玲玲1,刘凤霞,车树理,杨文玺(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定西 743000)摘要:为了进一步观察平欧杂交榛的抗寒性及在定西地区适应性,以便扩大种植,对引种的8个榛子品系(种)进行栽植试验,观察适应性、物候期、生长性状和果实经济性状。
试验结果表明:平欧杂交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萌芽期在4月中旬,落叶期在10月下旬,越冬后无冻害及抽条现象;经济性状较好的为辽榛7号、达维和辽榛3号,可作本地区主栽品种大面积繁殖推广。
关键词:平欧杂交榛;品系(种);引种;试验中图分类号: S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1)02-0089-03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为榛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的果实,又名山板栗、尖栗、棰子等。
榛子果实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世界四大坚果(榛子、扁桃、核桃、腰果)之一,素有“坚果之王”的美誉[1~3]。
榛子味道醇香并具有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延缓衰老等功效。
榛仁也是加工各种糕点、巧克力及各类高级木本膳食油料的重要原料[4]。
榛子具有药食同源的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
榛子果壳中含有活性炭成分,树皮、叶和总苞均含鞣质,可应用于制药工业和化工、食品、轻工、印染、军工等行业[5]。
平欧杂种榛是我国原产的平榛(Corylusheterophylla)与欧洲榛(C.avellana)的种间杂交优良品种,既保留了我国平榛较强的抗寒性、适应性及优良的果仁风味等特性,同时还具有欧洲榛产量高、果实大及出仁率高等优点[6]。
2004年春,笔者团队从辽宁省辽阳市引进杂交大果榛子品系(种)82-4、82-11、达维(84-254)、薄壳红(84-454),试栽于定西市安定区。
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系(种)生长发育正常,其中达维、薄壳红两个品种在试栽地结果早、果实大,适应性更强。
平欧杂交榛引种试验作者:吴红雪李显玉李锴郑春波王江虹白晓旭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10期摘要为改变平欧杂交榛引种栽培时,品种未经驯化,适应性差,经济效益低的现状,推进赤峰市榛子产业结构合理化,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引进一批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进行引种栽培。
以辽榛7号、辽榛3号、达维、玉坠、薄壳红、平欧48号、平欧21号7个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定植在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基地,进行引种试验。
以成活率、保存率及初期生长情况为依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玉坠与理想品种的关联系数最大,γ=0.782 5,为7个品种(品系)的参评最优品种。
关键词平欧杂交榛;引种;灰色关联;赤峰地区中图分类号 S66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0-0111-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0.02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ntroduction Test ofHybrid Hazelnut(Corylus heterophylla ×Corylus avellana)WU Hong-xue1,2, LI Xian-yu1,2, LI Kai1,2 et al(1.Chifeng Academy of Forestry,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0;2.Chifeng Academy of Forestry National Base for Fine Varieties of Apples and Pears in Cold and Dry Land, Chifeng,Inner Mongolia 024000)Abstract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variety was not acclimated, the adaptability was poor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was low,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azelnut in Chifeng City,Chifeng Academy of Forestry introduced a number of hybrid hazelnut(Corylus heterophylla×Corylus avellana) varieties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In this study seven varieties(strain)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which were Liaozhen No.7,Liaozhen No.3,Dawei,Yuzhui,Bokehong, Pingou No.48,Pingou No.21.They were colonized in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base of Chifeng Academy of Forestry.With survival rate,preservation rate and initial growth as the bases for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variety of Yuzhui had the evenly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ideal varieties, which was the best variety of seven hybrid hazelnut varieties (strains),γ=0.782 5.Key words Hybrid hazelnut(Corylus heterophylla×Corylus avellana);Introduction;Grey correlation;Chifeng Area榛樹(Corylus L.)是重要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