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子栽培现状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1.60 KB
- 文档页数:3
平欧杂种榛叶片营养状况和施肥诊断摘要:为了探讨平欧杂种榛的营养状况和合理的施肥措施,本研究利用叶片营养诊断技术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平欧杂种榛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在生长季节内的叶片氮、磷、钾含量均有所变化,其中钾元素含量最为显著。
通过施肥试验发现,施用化肥对平欧杂种榛的氮、磷、钾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合理的施肥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平欧杂种榛的营养状况。
因此,在平欧杂种榛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措施,以达到优化营养水平和提升生产效益的目的。
Introduction:平欧杂种榛是一种在我国栽培广泛的果树品种,产量高、病虫害少,深受果农们的喜爱。
然而,果树的生长和发育需要适宜的营养供给,缺乏或者过量施肥都会对果树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研究平欧杂种榛的营养状况和合理的施肥措施,对于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Materials and Methods:1.实验材料本研究选取了平欧杂种榛作为试验材料,分为无肥施用、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三个处理组,每组各10株榛树。
具体施肥措施如下:化肥施用:冬季每株施用硫酸铵100克,磷酸二铵150克,钾肥200克,春季根据营养诊断结果进行适量施肥。
有机肥施用:每年春季、秋季各施用成熟的羊粪或牛粪100-200公斤。
2.叶片采样和营养分析在平欧杂种榛开花期间,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叶片进行采样,通过叶片营养诊断技术对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
Results:从表1中可以看出,平欧杂种榛在生长季节内的叶片氮、磷、钾含量均有所变化,其中钾元素含量最为显著,磷元素次之,而氮元素含量变化相对较小。
此外,无肥施用组的叶片营养水平相对较低,化肥施用组和有机肥施用组的叶片营养水平相对较高。
Discussion:结论:。
302022.11平欧杂种榛发展及栽培技术研究谢晓勇(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摘要:平欧杂种榛是培育出的新品种,在辽西地区种植面积较多,对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林农的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结合辽西地区实际,对平欧杂种榛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平欧杂种榛;发展;栽培技术榛树适应性强,是良好绿化树种。
榛林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涵养能力,是理想的景观绿化和生态经济型树种。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利用野生平榛和欧洲榛进行杂交育种,经过多年的新品种选育,获得了具有大果、丰产、适应性强等特性的平欧杂种榛,并在我国北方多省推广栽培。
辽西地区榛树栽培及利用历史悠久,但是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之前一直以野生资源的采集为主,随着平欧杂种榛培育出来后才开始了人工化的栽培探索。
近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对坚果等健康食品的推崇,榛国的生产管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改变了原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榛树的产量及品质水平。
本文结合辽西地区平欧杂种榛栽培实际,根据发展现状,对平欧杂种榛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1 我国榛子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平欧杂种榛种植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品种在农户中认知程度,果品品质提升,在市场占有率大增。
同时随这苗木质量的提升,栽培面积的扩大,使各地出现一批榛子产业基地,带动榛子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产品包括鲜果、油类、酒类及其他食品类等,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国家及地方政府根据榛子产业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完善技术体系,健全行业标准,健全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通过增加技术应用的含量、开展精细化管理,在产量及品质上实现显著提高效果的一种经营模式。
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先进科技的辅助下,通过重组各项经营要素,对生产进行科学化经营的模式。
该模式下追求各项资源配置的最合理化,以取得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高产出比,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佳化,促进产业发展高质量化、推进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平欧杂种榛子品种栽培比较试验刘艳华【期刊名称】《北方果树》【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1页(P17)【作者】刘艳华【作者单位】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辽宁桓仁11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4平欧杂种榛子是由我国原产的平榛与欧洲榛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集中了欧洲榛与平榛的优良遗传基因,既具有平榛的抗寒适应性强、风味好的特点,又具有欧洲榛的大果、丰产、出仁率高的特点。
辽宁省桓仁县2003年开始对平欧杂种榛子优良品种进行栽培,经过11年的栽培试验、技术改进,筛选出抗寒性、丰产性都好的品种。
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4组,共有 8个地段,面积依次为 6 600、6 020、6 734、6 700、6 000、6 400、5 933、7 267m2,计 51 654 m2。
各地段土壤相同,靠近江边,属沙壤土。
当地年平均气温7.6℃,年降水量1065mm,最低气温-31.3℃,最高37.7℃,无霜期165 d。
供试品种 17 个,即‘达维’(84-254)、‘玉坠’(84-310)、‘辽榛 7 号’(82-11)、80-4、‘辽榛 1 号’(84-349)、‘辽榛 4 号’(85-41)、‘辽榛 3 号’(84-226)、‘辽榛 9 号’(84-69)、‘辽榛 6 号’(80-13)、‘平欧28’(85-28)、‘平欧21’(B-21)、 82-7、 83-33、84-48、‘辽榛 8号’(81-21)、84-237、82-8。
均为从沈阳新城子苗木繁育基地引进的一年生一级平欧杂种榛子苗,每个品种350株。
将17个品种分成4组,每组四五个品种。
‘达维’‘玉坠’‘辽榛 7 号’、80-4 为第 1 组,‘辽榛 1 号’‘辽榛4号’‘辽榛 3号’‘辽榛 9号’为第 2组,‘辽榛 6号’‘平欧28’‘平欧21’、82-7 为第 3 组,83-33、84-48、‘辽榛8号’、84-237、82-8为第4组。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种植平欧大榛子较晚,发展缓慢,栽培面积极少,但是,在2015年后,在推行清收还林政策后,部分民营资本参与其中,各地种植示范基地,大大拉动行业发展的速度,种植平欧大榛子的农户逐渐解和接纳,极大地提升产业发展积极性。
然而一个行业的迅猛发展,需要一整套先进的技术来支持,但是,目前的状况却是科研落后,产量不足,现有技术模式无法引导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导致栽培管理的过程出现诸多的问题。
要想使平欧大榛树实现高产高效,就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本文深入分析平欧大榛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一、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榛子栽培现状大果榛子是辽宁经济林业研究所以欧洲榛属植物为材料,通过人工选择培育的大果榛属植物。
本品种具有结构紧凑、形态优美、适应性好、早熟、丰产、稳定、品质好、果实富含营养等特点,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该树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栽培管理容易、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生长良好。
通过对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筛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树种,并建立起相应的生产基地,确定适宜于当地栽植的优良品种。
经过5年的栽培观察发现有四个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较好,开花坐果一般,早果、大果、适应性和抗寒性较好,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通过对杂交大果榛子树体生长结果习性研究,确定适宜该地区栽植的最佳密度及施肥方式,提出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杂交大果榛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坚果储运方便,1次种植,常年获益,适宜在偏远山区种植和开发,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好工程。
二、目前平欧大榛子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优质良种苗木紧缺几年来,因一些苗木经营者宣传过度,夸大平欧杂交种榛生产经济效益,在全省乃至全国掀起平欧杂交种榛栽培热,致使平欧杂交种榛苗木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高企,苗木产销中伪劣苗木较多。
为规范和引导广大林农科学栽植平欧杂交种榛,维护农民利益,确保造林质量和绿化成果。
杂交榛子幼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摘要:杂交榛子是平榛与欧洲榛子之间的杂交品种。
个大产量高,抗寒、抗旱能力较强,单位面积上生长的榛子面积较大。
无论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还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均具有优良的优势。
本文结合内蒙古地区的特点进行杂交榛子经济效益的分析,促进社会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杂交榛子幼树;丰产栽培技术引言:榛子是重要的干果,营养价值丰富,口感好,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元素。
同时也在食品、药品等多领域有重要作用,可以直接食用、药用或制作巧克力时加入在其中。
由于榛子具有许多优势,现如今,内蒙古地区也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内蒙古地区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杂交榛子品种数个,种植于特定的种植区,土质为壤土。
本文将分析杂交榛子的推广种植,结合内蒙古地区自身种植特点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为内蒙古农业经济作物的增收、农民增产和经济效率的提升做贡献。
一、杂交榛子幼树品种的选择与内蒙古地区栽培地考察分析1.品种的选择根据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选育的榛子品种可以得知,从1999年后选育出一系列具有良好性能的榛子优良品种,其中包括达维、玉坠、辽榛三号、辽榛四号等。
达维是以平榛为母本,欧洲榛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
在2004年进行登记后重新命名为达维。
幼苗长势较高,雄花序少,一般为六年生的树木大多会生长至三米左右。
坚果是椭圆形,平均每个果重2.5克。
果壳较厚,颜色较暗,对内蒙古气候环境条件适应性较强,越冬性较强,所以在冬季进行栽培时,此品种是主要的栽培品种之一。
玉坠。
玉坠是在1984年以平榛为母本,欧洲榛为父本杂交培育的品种。
这种树苗在幼苗期较为强壮,坚果呈现圆形、暗红色。
果仁较光洁饱满,在品质上丰产性较强、抗寒性强,适宜种植在内蒙古。
辽榛三号和辽榛四号均是以平臻为母本、欧洲榛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的,只不过培育年限相隔一年。
在幼苗期树势长势强壮,雄花序列少,果仁饱满,6年生以上的树木亩产两百公斤以上。
2020.11吉林省平欧杂种榛栽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林喜双1,林碧辉2(1.吉林省林业实验区国有林保护中心,吉林 蛟河 132517;2.吉林省索特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永吉 132100)摘 要:通过近年来榛园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践,我们把吉林省栽植平欧杂种榛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做了一下汇总,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及对吉林省在栽植管理技术的探讨,其目的就是为即将栽植和已经的榛农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资料,避免榛农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
关键词:平欧杂种榛子;管理技术;栽植平欧杂种榛在吉林省大面积栽培的时间比较晚,发展的速度非常慢,栽培面积很少,然而在2015年以后,由于省里实行清收还林政策以后,一些民营资本的介入,各地栽植的示范基地,极大地到带动了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认识并接受了栽植平欧杂种榛子,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一些比较大的示范园区带动和随之获得经济效益之后,一些工商资本的投资和农民的栽植热情及其高涨,可以用“爆炸式”发展来形容。
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整地先进技术做支撑,然而现在的情况是科研落后与生产,现有的技术模式不能指导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势必导致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一些问题可能会使整个产业遭受重创,经过我们近六年来的调查和实践,总结出如下问题和建议,仅供各位专家和榛友们参考!1 存在的问题1.1 栽植前决策不正确(1)栽植户自己不清楚,盲目跟从。
(2)园区选择不合理。
(3)园区没有规划设计。
(4)品种选择不合理。
(5)主栽品种和授粉树配置不亲和。
(6)苗木选购不合格,由于地区的差异,不同品系适应性不同。
(7)栽培目标不明确,结果和繁育苗木一体园。
1.2 4不注重栽植环节,造成成活率低(1)起苗和栽植前苗木管理不好,失水过大,造成成活率低下。
(2)栽植时期不正确,栽植密度不合理。
(3)栽植深度过深并且窝根。
(4)栽后管理不及时,定干高度说法不一。
平欧杂种榛叶片营养状况和施肥诊断【摘要】摘要:本文对平欧杂种榛叶片的营养状况及施肥诊断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分析了平欧杂种榛叶片的营养状况以及榛树施肥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接着探讨了施肥诊断方法和提出了施肥建议。
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得出了有关平欧杂种榛叶片营养状况和施肥诊断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榛树施肥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榛树种植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平欧杂种榛叶片、营养状况、施肥诊断、施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榛树、影响、施肥方法、建议、研究结果、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榛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而榛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量与其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榛树的叶片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榛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关于平欧杂种榛叶片的营养状况及其施肥诊断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化肥的广泛使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盲目施肥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还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破坏。
对平欧杂种榛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施肥诊断,对于提高榛树的生产效益、减少施肥成本、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平欧杂种榛叶片的营养状况,探讨榛树施肥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总结施肥诊断方法并提出施肥建议,旨在为榛树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为榛树健康生长和高产量提供理论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平欧杂种榛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榛树施肥对营养状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施肥诊断方法和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榛树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情况,为更有效地进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榛树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榛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平欧杂种榛叶片营养状况和施肥诊断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榛树施肥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机制,为榛树的高效养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适宜栽植期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的适宜栽植期。
通过对杂种榛子的介绍和栽植期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行了栽植期选择对比实验,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不同栽植期对榛子生长和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
研究结果也提出了在栽植榛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基于研究数据,我们建议在特定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宜的栽植期,以提高榛子的生长和产量。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栽植期对榛子其他生长指标的影响,为榛子栽培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的栽植期选择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栽植期、影响因素、对比实验、结果分析、注意事项、选择建议、展望、研究、栽培、农业。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五台山地处河北省承德市,被誉为"华北屋脊",地势险峻,气候严寒,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榛子。
在小五台山周边地区,平欧杂种榛子以其高产、耐寒等优点受到农民的青睐,然而栽植期的选择对榛子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小五台山地区平欧杂种榛子的栽植期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小五台山地区的气候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不同栽植期对榛子的影响也可能发生变化。
目前关于小五台山地区平欧杂种榛子适宜栽植期的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指导当地农民科学种植榛子,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小五台山地区平欧杂种榛子的适宜栽植期,为提高榛子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适宜的栽植期,以提供种植者在种植榛子时选择最佳栽植期的依据。
通过对栽植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栽植期对榛子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的种植时机建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栽植期的对比实验和结果分析,探讨最适合该品种生长的栽植期,并总结出栽植期选择的注意事项。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榛子种植者提供科学的栽植期选择建议,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适宜栽植期研究榛子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果实味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榛子的种植面积较大,尤其是在山东省的小五台山和平欧地区,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榛子的生长,而且本地的平欧杂种榛子有着较高的品质和产量。
然而,与其他果树一样,榛子的栽培也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栽植期,在正确的时间内进行栽植,才能够使苗木生长得更加健康和快速。
针对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需要进行适宜的栽植期的研究,以便指导农民进行榛子的培育。
1. 栽植期的选择小五台山平欧杂种榛子的生长需要有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而这些条件在不同的时间内会有所不同。
因此,栽植期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气温、降水、日照等因素的影响。
从气温方面来看,榛子的生长需要比较稳定的温度环境,不能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太大的温差影响。
因此,在选择栽植期时,应避免选择在季节交替时期进行栽植,如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
较为适宜的栽植期应为春季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或者秋季的9月下旬到10月中旬。
从降水方面来看,榛子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也不能太过潮湿,否则容易导致根部病害发生。
因此,在选择栽植期时,应尽量选择降水较少的时段,如春季和秋季相对比较干燥,适合进行榛子的栽植。
从日照方面来看,榛子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果实的生长。
因此,在选择栽植期时,应尽量选择阳光充足、日照时间较长的时期进行榛子的栽植。
2. 栽植前的准备工作在确定了适宜的栽植期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榛子的栽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优质苗木。
苗木是榛子栽植的基础,选用优质的苗木能够为后续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选择树形健美、无病虫害、根系发达、叶片色泽鲜绿、枝条有活力的苗木。
(2)开垦好土地。
榛子需要种植在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区,因此,在栽植前需要先将土地进行开垦,保持土地的松软,并施肥用以改善土地肥力。
(3)制定合理的栽培方案。
农技服务园艺作物·25·2017,34(17)作者简介:宁广亮(1985-),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特种经济林栽培、林木培育、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草药种植、林下经济等。
平欧杂交榛子繁殖技术、问题及建议宁广亮1,孙贵生2,王名振3(1.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业总场当铺屯林场,辽宁 铁岭112602 ;2.辽宁省国营建平县八家农场林业服务站,辽宁建平112400;3.铁岭市昌图县泉头林场,辽宁 昌图112502)[摘要]根据桓仁县夹皮沟村、老黑山村及铁煤集团林业总场清河林场平欧杂交榛子示范基地的调查,结合作者在铁岭县当铺屯村实验基地育苗实践,对苗木繁殖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平欧杂交榛子;繁殖技术;问题;建议平欧杂交榛子是由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为母本,以引进的欧洲榛(C.avellana L.)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俗称平欧杂交大果榛子。
其特点是出仁率高达40%~51.7%,是野生平榛的1.5~2倍;抗寒性强,大部分可抗-30℃的低温,最抗寒者可抗-38℃低温;丰产性强、结果早、产量高,栽植2~3年生开始结果,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耕地栽植,若精细管理,一般4~5年生榛园每667㎡产量50~100 kg,8年生榛园每667㎡产量150~250 kg,盛果期(10~20年生)每667㎡产300㎏以上。
2017年鲜果价格在12-15元/500g,是种植玉米效益的5-10倍。
1繁殖、起苗、分级及贮藏1.1繁殖铁岭和桓仁地区均采用绿枝直立压条繁殖法。
把结果园兼做繁殖园,树上结果树下育苗“上下来钱”的经营模式,增加收益。
栽植密度在2.5 m×3m,2m×3m。
在6月上旬当结果树基部的萌蘖枝半木质化时进行繁殖。
先把当年萌蘖枝下部距地面15~20cm 高的叶片摘除;在离地面2~3cm 高的位置用细铁丝横缢。
2020年第1期辽宁林业科技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2020№1收稿日期:2019-12-11作者简介:王岩,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和林地经济管理工作,E-mail :****************。
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栽培现状分析及对策王岩(清原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辽宁清原113300)摘要:为了使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产业得到健康高效发展,该文通过对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及前景展望,为今后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清原地区发展平欧杂种榛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苗木来源混乱,品种繁杂,建园缺乏规划,后期管理不到位。
建议合理选地,明确品种,科学栽植,加强管理。
关键词:平欧杂种榛;栽培现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75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714(2020)01-0055-03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C.avellana 是以我国东北地区原产的平榛为母本,引进意大利的欧洲榛做父本,远缘杂交后选育出的新品种。
平欧杂种榛集中了平榛与欧洲榛的优良遗传基因,既继承了平榛的抗寒、适应性强及优良风味的特点,又具有欧洲榛的大果、丰产、出仁率高的特点[1]。
清原地区发展平欧杂种榛已有20年的历史,全县的第一个榛园建立于1999年。
随着林农认知程度的提高和林业造林补助政策的出台,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栽植规模不断扩大。
人们对平欧杂种榛的生产及栽培技术越来越重视,新的栽培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推广。
“优质、矮化、早果、丰产”成为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未来的培育方向和目标。
1平欧杂种榛生产栽培现状及发展优势1.1栽培现状1.1.1辐射范围广辐射范围广,,栽培面积大截至2019年,清原县共发展平欧杂种榛1486.67hm 2,全县的14个乡(镇)均有栽植,但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