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
养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审定稿)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养禽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注册学生开设的养殖类专业的专业课,也可作为其他科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养鸡的目的和意义、鸡的品种与生产性能、鸡场规划与建设、鸡的营养需要与饲料、蛋鸡的饲养管理、肉鸡的饲养管理、鸡场的卫生与防疫、人工孵化技术以及人工授精和初生雏鸡人工鉴别技术。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养禽生产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观看录像教材,了解、掌握有关的技术要求和各种措施,并在生产实际中多观察、多思考。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作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养禽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考核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未作具体要求的教学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为5学分,总学时90学时,其中录像教学13学时(含2学时课程学习指导),实习45学时。
具体分配如下:章次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像学时第一章发展养禽业的意义 2 1第二章家禽的品种与生产性能 4第三章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6 1第四章家禽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技术 6 2第五章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5 2第六章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5 2第七章家禽人工孵化技术 5 1第八章鸭饲养管理技术 4 1第九章鹅饲养管理技术 4第十章禽场场的卫生与防疫 4 1实习45合计90 11+2(课程学习指导)二、教材1.文字教材为《养禽技术》。
本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录像教材的基础。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以重点内容讲授为主,并通过插入图片、示意图及实际操作等方式介绍生产实际中操作性强的、教材中不易表达的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归纳和总结。
养殖业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养殖业的基本概念、养殖技术的要点以及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养殖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掌握主要养殖动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殖技术。
3.了解养殖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认识养殖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养殖场进行合理规划。
6.能够对养殖动物进行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
7.具备养殖业环境监测和改善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养殖业、关爱动物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养殖业伦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围绕养殖业的定义、分类、养殖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展开。
教学大纲如下:1.养殖业的定义与分类–养殖业的定义–养殖业的分类–养殖业的特点2.主要养殖动物的生长习性与养殖技术–鱼类养殖技术–肉类养殖技术–家禽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3.养殖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养殖业的发展历程–我国养殖业的现状–养殖业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4.养殖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养殖业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料–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养殖业的伦理问题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内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养殖业的定义、分类、养殖技术等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养殖场的运营案例,使学生了解养殖业的实际操作。
3.实验法:学生进行养殖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养殖业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养殖业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收集养殖场实地拍摄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丰富课堂教学。
4.实验设备:准备养殖实验所需的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特种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驯化、饲养、驯化、繁殖、育种及、疾病防治和产品开发的的课程。
是一门结合野生动物资源和家畜饲养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课程的重点在于特种经济动物的驯化历史,方法及产品加工内容,以及怎样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特点,受到动物生产、动物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及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国家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福利与经济动物饲养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
2.掌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3.掌握毛皮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4.掌握药用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5.掌握各类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专题。
2.毛皮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3.药用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4.特种经济禽类生产与利用专题5.肉食类经济动物开发和利用专题。
6.其他特种经济动物的的开发和利用专题。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基本要求,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可采取学生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网站1. 余四九主编。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1世纪教材2. 赵万里主编. 经济禽类生产. 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3. 孙占鹏主编.特种动物生产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04. 朴厚坤.皮毛动物饲养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 白秀娟.养狐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6. 潘红平.药用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郑文波.特种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8.李家瑞.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中国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置技术》杨嘉实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10.《经济动物学报》,主办:吉林农业大学,11.《特产研究》,主办: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12.韩坤,梁凤锡,王树志,中国养鹿学[M]1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3. 中国特种经济动物信息网14.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15.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16.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17. 中国农业技术网18./ 北方毛皮动物在线19./ 农博特养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养殖技术》教学大纲保靖职中向秀媛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养殖技术》是技术基地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是在学习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进行动物科学研究,指导动物生产所必需的课程。
着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加强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
是畜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畜禽及特种动物生产中有关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的育种、畜禽的繁殖以及畜禽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一门概论性的课程。
二、本课程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生产的基本规律,了解畜禽的发展过程,熟悉动物生产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某些重要的生产技术。
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畜禽及特种动物的繁育、营养、饲养及疾病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了解畜禽主要品种的主要特点,熟练掌握猪的外型鉴定和评分、猪的活体测膘、屠宰测定、肉质测定的标准和规程;熟练掌握家禽蛋品质鉴定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了解孵化器构造和胚胎雌雄鉴别方法。
熟悉牛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繁殖、育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特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牛的生产,熟练掌握各个生产环节以及科学研究和性能测定方法,以适应现代化畜牧生产的需要。
了解动物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等。
内容任务包括: 猪、牛、羊、禽及各类宠物(包括犬、猫、珍禽等)品种介绍、生物学特点、繁殖技术、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调教和特殊技能训练及保健等内容。
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为:《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普通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家畜繁殖学》等,使学生对动物解剖生理、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繁殖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没有后续课程,学习本课程为学生下一步生产实习或参加工作做准备。
适用专业:畜牧养殖专业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要很好地掌握本课程所介绍的饲养知识,必须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大量观察及养殖生产实践,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其饲养方法及技巧,更好地为发展地方畜牧业经济服务。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作为当前时代的缩影,动物生产经济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学科,它研究的重点是对各种特种经济动物的生产管理、饲养及其相关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索。
随着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种经济动物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
这个时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因此,开设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就能够为现代农业从业者的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
2. 课程介绍2.1 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管理、饲养和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具备进行特种经济动物的生产管理能力,以满足当前特种经济动物行业对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人才的需求。
2.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特种经济动物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管理;•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加工与应用;•特种经济动物行业的发展和前景。
2.3 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主题式讨论、案例剖析、模拟操作等方式来深入学习和应用所学内容。
3. 实践环节除了课堂授课以外,本课程还将安排一些实践操作的环节。
学生将有机会走进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生产基地参观学习,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本课程还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与学术研讨。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领会理论知识,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4. 课程评价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将能够具备以下能力:•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的生产知识和技术;•具备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管理能力;•熟知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加工与应用知识;•对特种经济动物行业的发展和前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综合成绩将根据平时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论文、学习成果展示等成果来进行评价。
5. 教学建议•及时反馈: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成果,为其提供更好的提高方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深入实践:实践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应按时参加相关实践操作,以了解实践环节中的所学知识和技术,并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操作。
《宠物饲养》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一)课程的性质《宠物饲养》是特种经济动物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
是研究宠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饲养管理、场地建设、疾病防治及其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的科学,是一门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课程总学时90,5学分。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宠物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调教与特殊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了解我国宠物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人兽共患病预防、相关法律等。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全部内容为四篇11章,主要介绍了:宠物犬、宠物猫、观赏鸟、观赏鱼和爬行类宠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宠物,观赏龟、观赏蜥蜴的品种介绍、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饲养管理、笼舍建造、疾病防治和保健以及调教等内容,同时对我国宠物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人兽共患病预防、相关法律等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实习教材附在主教材后,共列有8个实习内容(具体内容见本文四关于实验、实习要求)二、学习资源(一)本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1)学习包:内含主教材(文字教材)、学习指南册、学习指导VCD光盘(2学时)、形成性考核册(附考核说明)。
(下发到学生手中)2)录象教材:12学时(学生可到教学点收看)3)网上教学支持服务:教学辅导、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等.不定期的网上教学活动、答疑等。
(可到中央电大开放网站查询)(二)主要教学资源简介1.文字教材:《宠物饲养》,为合一型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主编陈树林教授。
本书依据教学大纲编写,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课程的全部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
分为学习内容和助学内容,我们称为“合一型”。
学习内容:第一篇哺乳类宠物第1章宠物犬主要为犬的生物学特征、品种介绍、繁育技术、营养需要与日粮、饲养管理、调教、疾病防治和保健、宠物犬繁育场建设。
第2章宠物猫主要为猫的生物学特点、主要品种、繁育、猫的营养需要与饲粮、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和保健、繁育场建设。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水产养殖专业)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二00九年四月目录《动物遗传学》理论教学大纲 (4)《家畜育种学》理论教学大纲 (10)《动物繁殖学》理论教学大纲 (13)《生物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 (24)《兽医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 (28)《家畜环境卫生与畜牧场设计》理论教学大纲 (30)《饲料与饲养学》理论教学大纲 (37)《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大纲 (44)《猪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 (57)《养禽学》理论教学大纲 (69)《草食动物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 (72)《特种经济动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78)《现代生物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81)《配合饲料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 (85)《饲料添加剂》理论教学大纲 (88)《动物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I) (90)《动物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II) (99)《养蜂与蜂病防治》理论教学大纲 (108)《养蜂与蜂产品加工学》理论教学大纲 (113)《养蜂及农作物授粉学》理论教学大纲 (117)《家畜生态学》理论教学大纲 (122)《牧草及草地应用》理论教学大纲 (128)《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134)《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大纲 (135)《动物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145)《动物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148)《生理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162)《畜禽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 (165)《病毒学》理论教学大纲 (176)《动物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179)《生物学基础I》理论教学大纲 (182)《生物学基础II》理论教学大纲 (184)《兽医免疫学》理论教学大纲 (187)《兽医生物制品学》理论教学大纲 (191)《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193)《畜牧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198)《动物传染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203)《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 (210)《兽医公共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 (213)《集约化饲养疾病控制》理论教学大纲 (216)《中兽医学》理论教学大纲 (218)《兽医学》理论教学大纲 (225)《兽医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236)《兽医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239)《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 (242)《兽医产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249)《兽医病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254)《兽药检验教学》理论教学大纲 (258)《兽医药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265)《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大纲 (273)《鱼类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279)《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理论教学大纲 (287)《动物免疫学》理论教学大纲 (296)《鱼类育种学》理论教学大纲 (302)《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理论教学大纲 (307)《水生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314)《养殖水域生态学》理论教学大纲 (322)《鱼类学》理论教学大纲 (325)《水产食品学》理论教学大纲 (328)《养蜂与蜂产品加工》理论教学大纲 (333)《养殖水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338)《水产增养殖学》理论教学大纲 (344)《水生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347)《特种水产养殖学》理论教学大纲 (351)《鱼类生态学》理论教学大纲 (357)《动物遗传学》理论教学大纲一、《动物遗传学》课程说明(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动物遗传学的基础理论,了解动物遗传的学科发展特点,尤其是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利用所学的遗传理论知识,去分析畜禽生产中的遗传现象,指导制订畜禽的育种方案及畜禽的改良方案,进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养殖业培训大纲及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养殖业培训,希望能够使学员们掌握养殖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独立开展养殖工作,提高养殖生产效率,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有一定养殖基础或对养殖业感兴趣的人员,包括农民、养殖从业者、大学生、社会中各类养殖爱好者等。
三、培训内容1. 养殖业的概念和发展历史2. 养殖业的市场前景和现状3. 养殖场地选择和规划4. 养殖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5. 养殖原料的选取和处理6. 养殖动物的品种选取和饲养管理7. 养殖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理8. 养殖业的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9.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培养四、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培训时间:2天内容:养殖业的概念和市场前景;养殖场地选择和规划;养殖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2. 第二阶段:养殖技术培训时间:3天内容:养殖原料的选取和处理;养殖动物的品种选取和饲养管理;养殖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理。
3. 第三阶段:管理与营销培训时间:2天内容:养殖业的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培养。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2. 实地考察3. 实践操作4. 专家讲解六、培训方法1. 多媒体教学2. 现场讲解3. 组织实践4. 互动讨论七、培训评估1. 考试评估: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以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
2. 实践评估:要求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其进行实际表现评估。
3. 学员反馈:定期进行学员满意度调查,以改进培训效果。
八、培训考核1. 笔试2. 实验报告3. 课堂互动参与情况4. 实际操作表现九、培训证书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获得由养殖业协会颁发的培训证书。
十、总结通过本次养殖业培训,希望能够使学员在养殖业方面拥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储备,能够在养殖业中独立开展工作,并能够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也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养殖业的整体素质,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一、本学期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
(一)学时安排。
1、讲课学时:24学时。
2、实践学时:16学时。
(二)教学内容。
1、家畜基本特性、种类及养殖方法;
2、家畜繁殖、繁育及技术控制;
3、家畜养殖诊断及治疗;
4、家畜营养、免疫及驱虫;
5、家畜圈舍设计、管理及卫生消毒;
6、家畜饲料的识别、配制、分析、质量控制及储存。
二、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
第一章家畜基本特性、种类及养殖方法。
(一)家畜特性。
1、定义家畜;
2、家畜的种类及特点;
3、家畜的繁育方法、遗传知识及遗传育种。
(二)家畜养殖。
1、建立家畜养殖场;
2、选择饲料材料及制作方法;
3、养殖经济;
4、家畜病症诊断及治疗。
第二章家畜营养、免疫及驱虫。
(一)家畜营养。
1、家畜营养的特性;
2、家畜的营养需要;
3、家畜的营养技术。
(二)家畜免疫。
1、家畜免疫的种类及作用;
2、家畜免疫的方法及技术;
3、免疫基本原理及应用。
(三)家畜驱虫。
1、驱虫技术前提及基本原则;
2、家畜驱虫方法及技术;
3、驱虫物质及剂量的选择。
第三章家畜圈舍设计、管理及卫生消毒。
(一)家畜圈舍设计。
1、家畜圈舍种类及特点;
2、家畜圈舍设计原则;。
现代农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现代农业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课程平台中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现代农业概论是以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农产品流通、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介绍我国农业现状,从全新的角度探讨我国农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引发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使用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和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大农业的观念,明确农业产业结构,明确农业生产与人类及环境的关系,明确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异同,对农业历史、现状和发展有较全面地了解,今后更好地发展农业、服务农业。
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现代农业概论涉及面比较广泛。
从知识内容上,它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经济、农业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学科知识,为后续观光农业概论课程及整个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对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等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农业的新观念。
2.通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调查了解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及其特点,分析一般性问题。
3.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为学生提供有支持的学习。
学生以使用多种媒体教材自学为主,以各级电大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交互为辅。
2.文字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呈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尽量反映农业领域的新进展,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清课程脉络,理解课程重点、难点的媒体,又是远程学习的课堂。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学习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GDOU-B-11-213课程简介《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繁殖、生产及疾病防治的课程,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新兴起的一门较新的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对与当今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十多种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性能特征、经济重要性及生产技术理论和实际进行概括地讲授,以弥补传统的畜牧各论教学之不足,使培养的学生有更广阔的知识面,为学生走向社会储备一些特种经济动物生产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更能适应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繁殖、生产及疾病防治的课程。
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新兴起的一门较新的学科。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传统的畜牧各论课程已不能适应动物科学领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师生对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知识的进一步渴求。
所以开设这门课已势在必行。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对与当今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十多种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性能特征、经济重要性及生产技术理论和实际进行概括地讲授,以弥补传统的畜牧各论教学之不足,使培养的学生有更广阔的知识面,为学生走向社会储备一些特种经济动物生产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更能适应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的主要任务是:重点学习哺乳类、特禽类、爬行类三方面的内容,具体有九个章节,即绪论、梅花鹿的养殖技术、犬的养殖技术、鹌鹑的养殖技术、肉鸽的养殖技术、雉鸡的养殖技术、鸵鸟的养殖技术、贵妃鸡养殖技术等。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外特种经济动物生产概况和最新发展动态;2、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生产特点、饲养管理规程及实用技术;3、培养学生在特种经济动物进入经济生产活动中应该具备的审时度势、把握机遇、驾驭市场的基本思想素养和技术素质。
三、面向专业:动物科学、动物营养及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四、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有:遗传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育种学、生物统计学、动物营养学、家禽生产学、牛生产学、猪生产学、普通兽医学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