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义勇军1934年人数及损失情况纪实_孔令波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5
BRIDGEOFCENTURY
1934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呈现逐步发展
的态势。这一年的义勇军“虽然数量上减少了,却
在质量上提高了”,“出现由量到质的飞跃”。[1]东北
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斗争进一步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现对东北抗日义勇军1934年的人数和损失,谈一点
看法。
(一)
1933年夏秋,东北抗日义勇军恢复活
动后,日伪当局极为恐慌,遂于冬季组织
日伪军进行联合“大讨伐”。在日伪军连续
几个月的“大讨伐”下,东北抗日义勇军
损失很大,但一些坚决抗日的武装仍在战
斗。由于东北抗日义勇军方面没有完整系
统的资料,现只能根据日伪资料来计算义
勇军的组织和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东北抗日义勇军有10万余人坚持斗争。此时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有些已分散为山林队,但仍保持原
来的组织系统,还有部分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
联合指挥部共同作战。各地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组织
和人数如下:
辽东三角地区义勇军约8000余人。[2]如邓铁梅
部尚有1000余人,刘景文余部由任福祥、曹国仕领
东北抗日义勇军红枪队东北
抗日义勇军探索与争鸣
22BRIDGEOFCENTURY
1934文/孔令波
导约700人,李春润殉国后其余部由敖喜山、阎生
堂领导约500人。邓铁梅部总参议苗可秀于2月1
日,正式创建少年铁血军,以400人为骨干队伍,
还有1000余人接受其指挥。另有几十支绿林抗日武
装如岫岩的天德、北海200人,大胜军、五龙军100
人,平日军、耍的好100人。本溪的黄锡山300
人,小北风300人;安东的振东侠、海青100人,
文侠100人。宽甸的德胜400人,天日、长海、全
胜200人。风城的胜武300人,天鹏150人,赵吉庆
200人,纪傻子100人,郑恒发100人,老天合、顺
来好、新来好200人,李长发、马司令100人,新
中华100人,老阴天300人,海蛟100人,庞景太
100人,汪晓东100人,丁凤山100人,北平100
人,汪大姑娘100人,八河100人。
辽南、辽西、辽北地区义勇军约3000人。主要
有辽阳的金朝官200人。法库、新民、阜新一带的
高鹏振部300—500人。西安的天虎200人,天下
红、打五军200人。营口、盘山的胜三局、胜全德、金山、北侠、海侠、天德、边好、双全、天
山、蔡宝山等共2000人。兴城的孙雨田300人。
辽东地区义勇军约2万人。主要是原自卫军的
余部和绿林抗日武装。通化一带的王凤阁3000人,
王殿阳3000人,七省、九洲、满山好等1000人,
九江龙400人,长胜、中山好150人。伊通的过江
好等800人。横道河子的五省300人。辉南的保国
等500人,大伦子100人。兴京双魁虎400人。桦甸
的占北、风山好等500人。金川、海龙、磐石等地
的毛团、赵旅、殿臣部之跨海、学忠、三江好、四
季好、白连、治国军、金山好、江南、长江、串山
好、海峰、许团、韩团、红好、九龙山、金边好、
东山龙、压北京等约4000人。柳河一带的方春生
400人,老长青400人,四海、登局好、东山龙等
200人,大刀会400人,四海山400人,北来、东合
300人,靠山300人。东丰的青山700人。山城镇的
义勇军600人,双山110人。桓仁、辑安、占东边、小白龙等数百人。双阳的九江、小阎王等400人数及损失情况纪实探索与争鸣
23BRIDGEOFCENTURY
人。烟筒山义军1000人。三源浦的救国军100人。
还有宋国荣余部300—500人。
东满地区救国军余部及反日山林队共5000人。
其中安图附近10几支抗日武装共1000余人。汪清
附近的孔司令、蔡司令、李三侠等共800余人,还
有孙团、李团、岳营、史忠恒旅以下的安营、刘
营、秦营、许营、久胜、永胜等部1500余人。另有
久战、爱民、靠友、青山、李乃龙、中侠、李连
长、杜旅长等十几支反日山林队共1500人。
吉东地区救国军余部及反日山林队共6000余
人。1933年冬日军“大讨伐”后,救国军再次受
挫,损失很大。吴义成收拢余部及绿林武装,在老
黑山成立东北义勇军共约1000余人。宁安各地的反
日武装40多支,如宁安西北山的山沟里有金龙、飞
云龙、双山、青山为中心的8个大队共约500余
人;宁安东南山一带有万全、东洋、全好等300
人;付显明、柴世荣、裴振东、王毓峰等300余
人;四季好、平日军、平西洋、占北等100余人;
张禹亭、郭旅等400余人;宁安南湖头、沙河掌、
敦化各地有救国军余部于学堂、老西双胜、张祥、
王老七、陈旅等2000余人。在铁路沿线有金山、双
侠、三侠、双江、海龙、五
省、得胜、东山好等1600余
人。东宁的九彪500人。
下江、虎饶地区义勇军共
2万余人。虎饶地区有高玉山
和陈东山部3000—5000人;
姜尚平、访贤、九龙、德胜等
500余人。抚远郭荣延300
人,武术旅、红枪会600人。
密山反日武装1933年7月有80
余支共1.6万余人,经秋冬季
日军“大讨伐”后,遭到严重
挫折,损失很大,但尚有几十
支小股武装坚持斗争,约数千人。其中密山南山里以金山为中心约1000人,西北山以大鸣字、交的宽为中心约
500人。1933年8月,下江地区反日武装30多支,
共2万余人,虽经日军冬季“大讨伐”,损失严重,
但尚有近万人继续战斗。其中汤原红枪会300人,
黄枪会1800人,天良的救国军2000余人。还有李
华堂、中侠、中原、黑山、阎王、占中海、江洋
好、海龙、天邦、德胜、占山、双山、文武队、刘
经理、青山等30多支约2000余人,其中50%为原东
北军士兵,25%是工人和农民。3月8日,依兰县土
龙山农民大暴动,组成民众救国军,附近抗日武装
和广大农民纷纷参加,共4000余人,最多时达万
人。
哈东地区义勇军共约1.7万余人。北铁东部苇
河一带自卫军余部5000余人。拉滨线地区太平、德
林、创江南共3500人,舒兰义军800人。延寿义军
700人。五常附近义勇军3000人,其中李德林600
人。珠河附近有40多支抗日武装,其中有九江、跨
海、容易等称国民救国军1500余人;西双盛、宝
盛、唐三省400余人;五龙、山四海200余人;三
江、白龙、五省、仁义、吕绍才等300余人;北
来、亚东洋、中国200人;世界好、扫北、中原、
义勇军行军探索与争鸣
24BRIDGEOFCENTURY
中山好等100余人;朱万金、黄炮等
200人;考凤林100人。宾县的江南
500人。
黑龙江省东西部地区义勇军1.4万
人。海伦大刀会等800人,天兴100
人。庆城绥棱间曹荣部1200人,其中
六分之五是农民,六分之一是民团。
庆城东南金鹏600人。东兴东北马子
明300人,黑龙江省红枪会3000人,
天照就1000人,张维的金龙、银龙
200人。依安的访贤、四架山100人,
天下红、东洋乐、绿林好200人。明
水的黑虎、占西川100人。通河的兴海龙300人。
江省黑枪会3000人。黑河红枪会200人。安达义勇
军200人,及大青山等510人。拉哈的一声雷、双
山300人。肇东义勇军400人。沙尔图义勇军300
人。绥棱的九占700人。北安的平东洋300人。
热河及蒙边地区义勇军共1.5万人。主要有栾
天林部4000人,刘振东部4000人,孙永勤部4000
人。洮南东北义勇军第二梯队田福林部2500人。太
平川红枪会600人,白庙子义勇军200人。凌原的
三常、乐马五300人。扎鲁特的阎王300人。
以上有关义勇军的数字,都是敌伪档案和报刊
资料中参加战斗的人数,实际人数肯定要比此数
多。当时中共满洲省委调查和上报的数字就比此数
多。如1934年1月7日,中共满洲省委《关于满洲
反日游击队现状与团的工作》报告中讲到:“全满
各种反日游击队总数虽然不能有精确统计,但可确
信至少在30万以上”,“据我们直接知道的材料,仅
在珠河及其附近便有1.5万人,东满2万人,下江1
万以上”。[3]饶河地区“有五、六千救国军”[4]。根
据满洲省委《呼海路巡视报告》的“统计海伦地区
共有义勇军2200人”[5]。“在吉东一带数万反日的
武装与日满伪军肉搏着”[6]。1934年12月29日杨靖
宇在一份报告中讲:“依据目前南满实际情形来
看,则有3万以上的抗日军在我们游击区及附近活动着”[7]。
(二)
1934年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战斗挫败敌人多次
“讨伐”,给日伪军很大打击,但是义勇军也损失很
大。据资料统计,东北抗日义勇军死、伤、俘、
降、散约5万余人。主要依据是:(一)据综合3463
次战斗中义勇军死10875人、伤3656人、俘482
人、降1273人,共16286人。(二)笔者统计伪大
同报公布的520次战斗,死4577人、伤1083人、俘
1436人,共7148人。(三)伪第一军管区全年战斗
1300次,义勇军死伤6700人。(四)伪第二军管区
8月至12月战斗272次,义勇军死伤俘1475人。
(五)伪第五军管区战斗473次,义勇军死、伤、俘
254人。(六)全满伪军9、10月战斗280次,义勇
军死亡1159人。(七)全满伪军11、12月战斗372
次,义勇军死、伤、俘3184人。(八)日伪军9、10
月在东边道讨伐战斗158次,义勇军死亡1500人。
(九)伪奉天省警察1-9月讨伐2740次,义勇军
死、伤、俘3470人。(十)吉林省伪警察全年战斗
891次,义勇军死伤1561人。(十一)热河省伪警察
战斗256次,义勇军死伤287人。以上共41619人。如果加上黑龙江省义勇军的损失数共约5万余人。义勇军在站岗探索与争鸣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