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广场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11.15 KB
- 文档页数:1
哈尔滨十大红色景点介绍《哈尔滨十大红色景点,等你来哟!》嘿呀,今天咱就来唠唠哈尔滨的十大红色景点。
先说这东北烈士纪念馆吧,那里面可真的是充满了历史的气息呀!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那,一进去就感觉特别庄重严肃。
看着那些烈士们曾经用过的东西,还有他们的事迹介绍,心里就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动。
还有哈尔滨党史纪念馆,哇,走进去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一样。
我那次在里面看到了好多以前的照片和资料,就好像亲眼看到了过去的那些岁月,真的太神奇了。
兆麟公园也不能不提呀,那里纪念着李兆麟将军呢。
我去的时候,就在那将军的雕像前站了好久,想象着他当年的英勇模样。
太阳岛的东北抗联纪念园也很棒哦!那园子里的雕塑特别逼真,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回到了抗联战士们战斗的那个时候。
哈尔滨烈士陵园也很值得一去,那里安息着好多英雄呢。
我记得有一次去的时候,正好碰到有人在献花,那场面真的让人心里暖暖的。
还有尚志公园,那是以赵尚志将军命名的呢。
我在那溜达的时候,还看到有小朋友在那听家长讲将军的故事,特别有意思。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那可是让人又愤怒又感慨的地方。
我去的时候,看到那些遗址,真的很难想象当年发生了多么残忍的事情。
圣索菲亚教堂也有点红色元素哦,那庄严的外观就让人觉得很神圣。
我去的时候还在那拍了好多照片呢。
最后说说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在那能感受到当年革命的艰辛和不易。
我那次去的时候,真的是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打扰了那份历史的凝重。
哎呀呀,哈尔滨的这些红色景点真的都太有意义啦!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好好感受感受,去了解我们的历史,去缅怀那些英雄们哟!相信你们去了也会像我一样被深深打动的!。
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介绍
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是为了纪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和解放大连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烈士而建立的公园。
大连英雄纪念公园占地面积约17公顷,园内环境优美,景色
秀丽。
公园内的主要景点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大道、阅兵场、烈士墓地等。
纪念广场是公园的中心区域,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塔,塔身上刻有烈士的名字和事迹,象征着烈士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英雄大道是一条宽广的道路,两旁种植着郁郁葱葱的树木,路边设有休息的座椅和健身设施,供游客休闲和锻炼身体。
阅兵场是公园的主要活动区域,常年举办各种庆典和纪念活动。
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时,这里还会进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向英雄烈士致以深深的敬意。
烈士墓地是公园中最为庄严肃穆的区域,这里安葬着数百名为保家卫国献出生命的英雄烈士。
墓地周围有绿树环绕,以表达对英雄的追思和敬意。
大连英雄纪念公园是大连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瞻仰。
公园内设有讲解员,为游客提供讲解和导览服务,并通过展示和宣传英雄事迹的方式,向人们传
递爱国、勇敢和牺牲精神的价值观念。
在这里,人们可以庄重地缅怀英雄,感受英雄的英勇和伟大,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参观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开始。
为了纪念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无数烈士,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的参观经历。
一、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的背景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占地面积广大,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纪念场所之一。
陵园建于1947年,是为了纪念在九一八事变中牺牲的无数烈士而建。
在这片庄严肃穆的土地上,铭刻着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让人们永远铭记他们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做出的牺牲。
二、参观路线及建筑景点1. 主入口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的主入口位于陵园的东侧,以其雄伟的门楼和雕塑而闻名。
门楼上刻有“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几个大字,字迹端庄威严,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
门楼两侧矗立着两个雕塑,分别代表着烈士的英勇与坚毅。
2. 纪念广场穿过主入口,进入烈士陵园的中心广场。
广场上有一尊高大的纪念碑,碑身上镶嵌着烈士的名字和事迹,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英勇与牺牲。
广场四周种植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给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3. 纪念馆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的纪念馆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与九一八事变相关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通过展览和介绍,向人们展示了这场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在纪念馆内,你可以感受到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厚重感,深刻认识到那个时期的艰难困苦和中华民族的顽强抗争精神。
4. 太阳神庙太阳神庙是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内最宏伟壮观的建筑之一。
太阳神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巍峨耸立在广场的中央,让人瞩目。
庙内供奉着烈士的遗像和祭品,游客可在此默哀致敬。
太阳神庙也是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和仪式的场所,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和意义。
三、参观体验及感受参观九一八事变烈士陵园不仅让人回顾历史,更是让人思考当今的珍惜和和平。
走进这片陵园,我们不禁被严肃庄重的氛围所感染,深深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悲痛和震撼。
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有感
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献身的东北抗日烈士而建立的。
进入纪念馆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红色外观,气氛庄重而肃穆。
一进入馆内,立刻被馆内高大的烈士雕塑所吸引,他们英姿勃发,目光坚定,身姿笔直,仿佛在诉说着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的伟大事业。
随后,我走进了展览大厅,看到了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
这些文物和照片记录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让人不禁感叹他们的伟大和无私。
在这里,我看到了他们饱受苦难和艰辛,但依然不屈不挠、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
他们的牺牲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追求自由和幸福。
参观结束后,我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我深深地明白,没有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我希望能够向他们学习,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让我感受到了烈士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
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幸福而不顾一切,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他们的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而不断努力。
东北义勇军纪念广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龙泉古园,于2011年9月15日落成。
该广场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而修建的。
纪念广场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是11位东北义勇军和抗联代表人物雕像。
黄显声、王铁汉、马占山、苗可秀、唐聚五、冯占海、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等11位英雄群雕掩映在白桦林中,栩栩如生。
1 广场简介东北义勇军纪念广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龙泉古园,于2011年9月15日落成。
该广场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而修建的。
2 历史意义走进东北义勇军纪念广场,迎面是东北军北大营的营门。
沿着石阶而上,200多米长的地碑记载着东北抗日大事记,每一年每一天的抗战大事都刻在石碑上。
地碑中段转角处,是一面“东北义勇军一百零八将”纪念碑,镌刻着108位东北军各路将领的姓名和职务。
接近山顶,地碑显示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战取得胜利。
山顶上,立有高耸的国歌墙,正面铸有国歌五线谱,背面为义勇军群像浮雕。
整个广场以地碑为中心,以国歌墙为高潮,将东北义勇军与国歌联系起来,突出了东北义勇军抗战的伟大历史意义。
3 四块青砖纪念广场入口处仿制北大营营门而建,营门墙上嵌有四块老青砖。
这是当年北大营营房的老青砖,当时北大营拆迁时,被文物爱好者所收藏,当得知要建东北义勇军纪念广场后,这位热心的文物收藏者捐出了所珍藏的四块老青砖。
4 英雄雕像纪念广场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是11位东北义勇军和抗联代表人物雕像。
黄显声、王铁汉、马占山、苗可秀、唐聚五、冯占海、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等11位英雄群雕掩映在白桦林中,栩栩如生。
雕像的创作者石洪祥告诉记者,整个纪念广场的雕塑和国歌墙是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的,在创作这组雕塑时,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常常被这些英雄的壮举而感动。
在人物雕像的创作中强化了人物的历史感和力量感。
而国歌墙则采用一面红旗造型,前面是国歌的五线谱,后面是英雄群雕。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简介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是为了纪念东北解放而建
的重要历史纪念碑。
该纪念碑是中国建国后兴建的第一座纪念碑之一,也是沈阳市的重要地标之一。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建于1949年9月,纪念碑高42米,座落在沈阳市最繁华
的中央大街上,纪念碑背面是解放军将士列队握手的巨型铜像。
纪念碑的正面刻有“东北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纪念碑的周围环绕着广场和花坛,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
放东北这一历史时刻所做的巨大贡献。
解放东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又一重大战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也成为沈阳市民亲近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之一。
每年的国庆节和解放军节,人们都会在纪念碑前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此外,纪念碑附近的中央大街也是沈阳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光和购物。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的存在,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英雄先烈的敬意和
对和平发展的向往。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安定,铭记历史,牢记先烈们的奋斗和牺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铭记黑土英魂勿忘日寇罪恶作者:王宇萌任红禧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9年第12期奋斗全媒体记者/王宇萌任红禧东北烈士纪念馆成立于1948 年10月10 日,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 号,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全国首家革命纪念馆。
东北烈士纪念馆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最初作为东省特别区图书馆而筹建,1933 年至1945 年,因被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占用,这里便成为日本侵略者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
伪满警察在这座建筑里密谋、策划了许多罪恶活动,著名抗日女英雄、共产党员赵一曼就曾被关押在这里并遭受残酷刑讯,这里也因此成为日伪殖民统治的实物见证。
1946 年4 月28 日,哈尔滨解放。
为纪念在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军区开始筹建烈士纪念设施。
1946 年8 月中旬,东北解放区“各省、市代表联席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大会通过了在东北解放区《慰问抚恤烈士家属、兴建烈士纪念碑、用烈士名字命名地名、编纂烈士事迹,以志永远纪念》的提案,并确定此项工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负责。
1947 年4 月9 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在《东北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东北人民永远怀念先烈,建纪念馆编英雄册》的公告。
公告指出,为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由60 余机关团体组成“哈尔滨特别市爱国自卫战争牺牲烈士纪念堂、纪念塔兴建委员会”,计划发动人民群众出财出力,修建宏伟壮观的纪念塔和纪念碑各一座。
这一消息受到东北军区副政委罗荣桓的高度重视,他建议扩大范围,修建一座纪念整个东北地区烈士的纪念馆。
1947 年6 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成立“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事业筹备委员会”,负责纪念馆和纪念塔的选址、募集经费、史料征集、建筑工程等事宜。
东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周桓负责纪念馆的选址工作,在探察走访多处哈尔滨市内建筑后,最后选定将南岗区山街(今一曼街)的原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作为东北烈士纪念馆的馆址。
东北烈士纪念馆基地简介为了弘扬中华民族革命传统文化,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大学生能更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文化,如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和爱国人士进行的不屈抗争及其做出的伟大牺牲,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人文工作部将以东北烈士纪念馆爱国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东北烈士纪念馆是我志协人文工作部的一个工作基地,我部志愿者利用每周周末时间带领我校志愿者去烈士馆协助其工作人员维持馆内秩序,引导游客有秩序有文明地参观烈士馆中的展品,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东北烈士的先进事迹。
重温东北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对我校青年大学生进行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我校大学生的革命精神。
东北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1948年10月10日开馆。
该馆馆舍是1931年建成的西欧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3层楼房。
1933年9月,伪哈尔滨警察厅占用了这座大楼,这里成为日本侵略者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曾在这里受酷刑后走上刑场。
该馆藏品7000余件,历史资料5000余份。
重要藏品有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用过的褥子,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穿的旧呢料裤子,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敌堡后荣获的特级军功章──毛泽东奖章。
馆内基本陈列是展出东北地区有影响有代表性的烈士事迹。
目前,馆藏文物5000余件,图书、档案、文献、照片共30,000余件,初步构成了一部史诗般的东北革命文库。
纪念馆还运用景观复原、大屏幕显示等现代手段,再现往日的悲壮场面,使人观后经久不忘。
该馆除经常开展烈士事迹报告活动外,该馆于1977年组建烈士事迹流动展览小分队坚持深入基层,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理想教育,足迹遍及黑龙江全省的地、市、县,还包括全国16个省市,宣讲烈士事迹2700余场,受教育人数160万余人次,受到文化部和黑龙江省政府的嘉奖,荣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
Northeast China Revolutionary Martyrs Memorial HallThe Northeast China Revolutionary Martyrs Memorial Hall, located at Harbi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October 10, 1948, is a Chinese revolutionary memory hall.The memorial hall is a three-storeyed building built in 1931 in the Western European classic architectural style. In September 1933, the puppet police department occupied this building and turned it into a location for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to suppress the Chinese people. Zhao Yiman, an anti-Japanese national heroine, walked away from here to the execution ground after being cruelly tortured. The memorial hall has collected over 7,000 items and over 5,000 pieces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Important collections include the mattress once used by General Yang Jingyu, an anti-Japanese national hero, a pair of trousers worn by General Li Zhaolin when he was assassinated by the KMT special agent, and a Mao Zedong Medal, a special medal for military merit conferred to Dong Cunrui, a combat hero known nationwide to blow off the enemy fortification with an explosive package supported with one of his hands.The Memorial Hall covers an area of 4,283 square meters with 1,200 square meters of floor space for display. The exhibits mainly show the deeds of representative martyrs that are of great influence and typ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Altogether around 1,000 items of historic relics, pictures and materials are on display.Since the founding, the Memorial Hall has received visitors of about 7.28 million person-times. In addition to populariz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martyrs' deeds, the Memorial Hall also organized roadshows in 1977 going down to the grass-root level to popularize the martyrs' deeds and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patriotism, revolutionary traditions and ideas. Their footprints have covered all the prefectures, cities and coun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other 16 provinces and cities all over China. More than 1.6 million people have been educated. The Memorial Hall has been cit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Govern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won the honorable title of the Advanced Collective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The publications of the Memorial Hall include the books in series related to the deeds of martyrs' struggles in the Northeast, such as Biography of Martyrs in the Liberation War of the Northeast, and Biography of Anti-Japanese Martyrs in the Northeast jointly compiled with the Party Histo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您好各位听友!欢迎在每周这一时段和我们一起在中国旅游!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中国旅游》追寻先驱足迹的脚步,来到白山黑水的东北,在日本侵略中国最早进入的东北,也是我们抗日将士抗击侵略时间最长、最惨烈的东北,为先驱们的英灵献上了我们的崇敬、我们的追思、我们的怀念。
沈阳918纪念馆导游词九一八纪念馆馆内收藏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近1000幅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及____余件历史文物,分____个部分,展示了东北人民从沦为亡国奴走向抗战胜利的历史。
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残历碑”,整个建筑高十八米,宽三十米,厚十一米,用混凝土铸成,花岗岩贴面,呈立体台历状,两边对称。
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
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____年____月____日,农历辛未年____月初七日。
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
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整个建筑庄严肃穆,风格独特,既有现代化特点,又不失民族风格,让每个参观的人都回浮想联翩,记住那个“国耻日”。
在“残历碑”的前面有一座警世钟,悬挂在三角形的支架上。
锈迹斑斑的钟身上铸造着醒目的铭文:“勿忘国耻”。
警世钟的旁边,倒放着一座“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是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者修建的。
此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基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
基座成梯形,碑身为方锥形,与碑座衔接处为正方形,碑顶为炸弹尾翼形,三翼间距为七十六厘米,埋深为二百六十厘米(俗称“炸弹碑”)。
这块碑既无碑志,也无铭文,碑身高七米,下面梯形基座,上书“爆破地点”。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
与之相反,在“残历碑”广场的一侧,见到了另一个石碑,黑色大理石碑面上镌刻着“反霸权、反战争、反侵略”醒目的大字,是日本友人组织的“侵华历史传讲会”在“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时建立的。
它告诫后人“反对霸权、消灭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院内还有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刻系创作的两件雕刻作品,一为《国难》,镶嵌在博物馆南面的墙上,雕塑藉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后,国土失守,山河破碎,东北锦绣河山惨遭日寇蹂躏,生灵涂炭,黑土地区在流血呻吟。
出沈阳东南22公里,记者来到位于长白山西缘祝家镇龙泉山的龙泉古园。
正如园名“龙泉”二字所示,这里堪称龙兴宝地,泉聚旺泽。
绵绵山脉,殷殷松林,依山傍水,钟灵毓秀。
它背
靠龙泉山,山中七岭八脉,岭岭葱茏馥郁,脉脉青翠欲滴;它依傍龙泉水,溪流常在,峒湖、岚塘、岳池、瓠海、岐沼,遍地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龙泉古园具有多处以辽海文化为主线、或别开生面或国内独有的人文景观,如东北唯一的“辽海名人碑廊”,中国首处“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广场”“历史和当代名人园”“张学良纪念园”“沈
阳海葬纪念园”“英烈园”“儿童园”等等。
张学良模仿墓、冯庸墓、杨仁恺墓、朱泉墓,使这里
已逐步成为辽海文化的寻根地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在龙泉古园内,从低到高不同档次的墓穴,都能体现个性化与艺术化。
在墓区建设上,龙泉
古园坚持一区一景、一墓一树的规划设计理念,不仅山水幽雅,且环境细节处处宜人。
在这
里纪念故人,既可饱览山水花草,又可阅读历史人文;逝者无论生前有何种不同喜好,在这
里都可以得到安息之所和同等的服务。
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心得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纪念中国抗日战争中东北地区抗日英烈和民族英雄的一座现代化纪念馆。
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生动地展现了东北地区在抗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馆内展览分为“革命始发地”、“东北抗战开辟钱”、“抗战里程碑”以及“烈士英魂”四大主题,详细地介绍了东北地区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过程、英烈事迹和抗日精神,展现了东北烈士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让人感动和敬仰。
在参观过程中,通过现场的历史解说、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使人感悟到抗日战争中东北地区人民的顽强抗战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也深切感受到烈士们为国家民族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付出。
总的来说,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一次感人至深的旅行。
通过这次的参观,使人更深刻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重要性和东北地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敬仰烈士们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和付出。
哈尔滨东北抗联博物馆介绍哈尔滨东北抗联博物馆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央大街515号。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一座以东北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以全面、系统地展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和文物为宗旨,向人们讲述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英勇事迹,展示了东北人民获得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历程。
哈尔滨东北抗联博物馆于1984年6月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4014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
博物馆内设有丰富的文物陈列、实景还原、图片展示和史料展览等多种展示形式,通过这些展示形式,它将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情景恢复得栩栩如生,让人们亲身感受到那段历史的艰苦和壮丽。
博物馆的展厅分为《东北抗联史实陈列厅》、《解放的战斗》、《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等几个主要主题。
其中,《东北抗联史实陈列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它重点介绍了东北抗联的组织结构、指战员、战斗场面以及群众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图片,包括抗联指战员的武器、战争遗物以及表彰抗联英雄的奖章等等。
除了陈列展览之外,该馆还设置了多个实景还原区,通过具体的场景再现,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战争环境。
比如,《辉南战斗实景还原》展示了1932年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斗,通过模型、声光电等手段,将战斗情景真实呈现,使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此外,《东北人民解放战争实景还原》等展览也是观众很受欢迎的区域。
博物馆还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定期组织举办专题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使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
此外,博物馆还有一座名为“列车”的特殊展馆,这是模拟当年东北抗联指战员在移动战争时所使用的列车,馆内重新布置了列车的不同车厢,让人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移动战争的辛苦和艰难。
哈尔滨东北抗联博物馆作为东北地区抗日战争的纪念地和教育基地,将东北抗联的历史和精神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它通过各种展览和文物陈列,让观众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缅怀那些为国家民族付出的英勇革命先烈,同时也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勇于奋斗,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东北抗日义勇军发祥地锦州观后感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厚植爱国情怀,加强革命传统教育,2019年10月29日上午,经济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们参观了锦州市抗日义勇军纪念馆。
在纪念馆的老馆长于德泉老人的带领下。
首先进行了升旗仪式,之后敲响了14下警钟,14下警钟的意义是提醒我们抗战14年,勿忘曾经的苦难,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还共同诵读了义勇军歌词,当歌词响起,在场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逐渐融入了此刻庄严肃穆的气氛中。
在馆内参观的过程中,于老和渤大退休的宋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义勇军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涌现的英雄人物,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让大家知道了锦州是抗日义勇军的发源地。
在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一个又一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浮现在脑海中——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他们用大无畏的英雄壮举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捍卫民族独立的抗日篇章。
让同学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都被抗联将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所感动。
先烈们为了保卫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去称赞、去铭记、去学习。
通过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我做起,积极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从身边做起,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辽宁省吉林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纪念馆简介辽宁省吉林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和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奋斗和巨大牺牲而设立的一座重要纪念馆。
该纪念馆位于辽宁省吉林市即石油街44号,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它是一座集纪念、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殿堂,旨在通过丰富的展示和深入的解读,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英雄精神。
馆内的展览分为多个主题区域,包括:战争起因和背景、志愿军入朝及战役过程、战士英勇事迹展示等。
每个主题区域都通过图片、文字、音频和实物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地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场景和英雄事迹。
馆内还设有专门的展示区域,供观众亲身感受战争的残酷和英勇,例如模拟战场体验区、抗美援朝影像展播厅等。
在馆内,游客可以了解志愿军的壮丽事迹,英勇的战斗精神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纪念馆还收集并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图片,包括志愿军的制服、武器、装备和生活用品等,这些珍贵的实物进一步诠释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真实面貌。
同时,纪念馆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和丰富的教育活动来普及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知识。
孩子们可以参观军事实物展示区域,参加与抗美援朝有关的互动游戏和模拟体验项目。
纪念馆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探讨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诸多问题。
辽宁省吉林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纪念馆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记忆和英雄精神。
它不仅是一座寄托着人民对英雄的敬意和纪念的场所,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基地,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珍惜和维护和平的珍贵。
通过参观和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不怕牺牲,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勇往直前的英勇精神。
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上新时代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辽宁省吉林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纪念馆,作为一个重要的纪念和教育场所,将持续不断地向人们传递和弘扬英雄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始终保持军民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简介东北烈士纪念馆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小城市,是为了纪念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为保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而献出生命的烈士而建立的。
我最近有机会参观了这座纪念馆,深受震撼和敬意,下面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激动的参观之旅当我踏进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重肃穆的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高耸入云,上面镶嵌着各个烈士的名字。
我静静地站在碑前,怀着敬意和激动的心情,默默地诵读着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的名字。
随后,我进入了纪念馆内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壮丽的油画,上面描绘着中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和献出生命的情景。
油画细腻而动人,让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战场上,感受到了那无尽的艰辛和牺牲。
我继续向前走,在展览区内,看到了许多展览室。
每个展览室都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景,用实物、图片和文字详细地描述了烈士们的事迹。
我看到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奋勇作战、守卫阵地的情景,感受到了他们面对死亡时的坚定和勇敢。
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畏生死,英勇奋战,以身殉国。
在纪念馆的角落,还设有一个寄念处。
我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向烈士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感谢。
在这个寄念处,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对烈士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我感到很温暖,因为这说明烈士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深入反思与思考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烈士们的伟大。
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毅然决然地投身战斗,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篇章。
他们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感叹当年的烈士们是如何能够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他们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和死亡威胁,没有后退,没有畏惧,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他们不仅保卫了国家的领土,更守护着民族的自尊和脊梁。
这次参观也让我深入思考了当代中国人的责任。
我们作为烈士们的后代,应该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永远保持对烈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将其勇敢和牺牲精神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坚定不移。
沈阳市龙泉古园位于沈阳东南二十里,踞长白山西脉山水形胜之地的沈阳市龙泉古园经过十
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市最好的大型国有森林生态式墓园,是辽宁省民政厅、环保厅评选
的全省首批“生态公墓”。
全国唯一的“辽海名人碑廊”。
碑廊以两座环形碑墙组成,全长近
500米,刻有辽宁历史名人2500余人,其中主要名人还有生平介绍。
环视碑廊,即可通览一
部辽宁名人史。
义勇军广场108将
中国第一处“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广场”。
广场缘山而建,以复制的当年东北军北大营营门口
为起点,以《义勇军进行曲》组成的国歌墙为顶点。
期间以200余米长的地碑形式,按时间
顺序铸刻了自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14年间的抗战大事记,并立有“东北抗日义勇军一百零八将”纪念碑和黄显声,王铁汉,马占山,邓铁梅,苗可秀,唐聚伍,冯占海,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等11位义勇军和抗联著名将领的雕塑。
秋望江南岸,山川野色幽。
丝风消暑溽,寸浪引寒流。
云隐菊花馥,香辞伏帝休。
人逢金气爽,大雅不言愁。
五律;闲吟
羁旅江湖畔,身经路曲幽。
生平无伟绩,岁月竟空流。
未挺凌云志,匆忙退隐休。
东山思再起,暗想得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