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广州市气候公报解析

2012年广州市气候公报解析

2012年广州市气候公报解析
2012年广州市气候公报解析

广州市气候公报

广州市气象局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 2013年1月

18日

【摘要】2012年广州市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初台早,高温早,高温日数多,灰霾日数略少”。全市年平均气温22.3℃,年降水量1801.5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初台“泰利”偏早,“韦森特”影响大;开汛正常,“龙舟水”分布不均、后期影响大,入秋后阴雨天异常多;高温天气出现早,盛夏高温日数多;年初和年尾冷空气影响频繁;灰霾日数略少;前汛期强对流频繁。2012年广州市总体气候影响属较好年景。

一、基本气候概况

1、年平均气温基本持平、月平均气温距平起伏较明显

2012年,全市平均气温22.3℃,比常年略低0.1℃。各区(市)年平均气温在21.3~23.1℃之间(图1),与常年相比,全市大部略偏低,各区(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在-0.8~0.5℃之间(图2)。

图1 2012年广州市平均气温分布(℃)图2 2012年广州市平均气温距平分布(℃)

图3 2012年广州市逐月平均气温及其距平变化

全市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1.6℃(1月),最高为28.8℃(8月),其中番禺8月

平均气温30.1℃,列当地历史同期第3高。与常年同期相比,1月偏低2.1℃,为

偏低最显著月份,5月偏高1.4℃,为偏高最显著月份。全年月平均气温距平值成

波浪形起伏变化,平均气温距平>0.5℃及<-0.5℃的月份各有2个月(图3)。各

区(市)逐月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如图4所示。

图4 2012年部分区(市)逐月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2012年各区(市)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6.4~38.3℃,均出现在8月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3~4.9℃,出现在12月24或31日。

表1 广州市部分区(市)2012年气象要素一览表

站名\要素

平均气

温(℃)气温距

平(℃)

最高气

温(℃)

最低气

温(℃)

降水量

(毫米)

降水距平

百分率(%)

日照时数

(小时)

日照距平

百分率(%)

花都22.4 0.0 38.1 2.6 1730.8 -6.8 1532.4 -16.2 从化21.3 -0.4 37.3 2.3 2068.6 6 1349.0 -15.1 广州21.7 -0.8 36.8 2.5 1813.9 0.7 1471.2 -4.4 增城21.8 -0.1 37.4 2.8 2065.8 3 1434.8 -19.6 番禺23.1 0.5 38.3 4.4 1752.7 4.8 1272.9 -22.1 南沙22.9 - 36.4 4.9 1510.4 - 1359.0 - 白云22.9 - 37.6 3.7 1668.4 - - -

2、年降水基本持平、时空分布不均

2012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1801.5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地域分布很不均匀,各区(市)年降水量在1510.4毫米(南沙)~2068.6毫米(从化)(图5、表1)。与常年相比,各区(市)除花都偏少6.8%,其余大部偏多,其中从化偏多6%(图6、表1)。

图5 2012年广州市降水量分布(毫米)图6 2012年广州市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

(%)

从全市平均月降水量来看,最少的是37.3毫米(12月),最多的是379.2毫米(4月)。与常年同期相比,有5个月偏多7个月偏少,偏少最严重的是3月,偏少

近5成,偏多的月份中以11月最为突出,偏多近4倍(图7)。11月广州各区(市)

月降水量156.2~197.3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区(市)一致显著偏多3~4倍,花都、从化、广州、增城的降水均为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番禺也为建站

以来第2多。

图7 2012年广州市五站平均逐月降水量及距平百分率分布

广州平均年降水日数170.2天,比常年多20.4天。各区(市)降水日数在164天~175天之间,与常年比较,各区(市)降水日数偏多16.8天(番禺)~26天(广州)。

图8 2012年各区(市)降水距平百分率逐月变化

3、年日照略偏少

2012年广州市平均年日照时数1412.1小时,各区(市)年日照时数在1272.9~1532.4小时之间(图9、表1)。与常年相比,全市平均年日照时数偏少15.7%(图10),在历史同期中排名第3少。1月日照少,番禺47.9小时、增城66.8小时在当地历史同期中排名第2少;从化50.9小时、花都51.4小时在当地历史同期中排名第3少。11

图9 2012年日照时数分布(小时)图10 2012年日照距平百分率分布(%)

月降水显著偏多,日照偏少,花都78小时、增城99小时、番禺85.3小时在当地历

史同期排名第1少;从化79.9小时、广州88.2小时在当地历史同期排名第2少。

二、主要气候事件

1、初台“泰利”偏早、“韦森特”影响大

图11 2012年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

年内有5个热带气旋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图11),较常年(5.3个)略偏少,其中3个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49天内:6月30日登陆珠海的120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7月24日登陆台山的1208号台风“韦森特”和8月17日登陆湛江的1213号台风“启德”,另外1205号强热带风暴“泰利”和1214号强台风“天秤”对广东有严重影响。这5个热带气旋对广州有影响,其中“泰利”为今年影响我市的第一个台风,“韦森特”是今年对我市影响最大的热带气旋,其它热带气旋对我市影响小。

(1)1205号强热带风暴“泰利”于6月17日23时在南海北部生成,并向东北方向移动,擦过粤东沿海进入台湾海峡。“泰利”为今年影响我市的第一个台风即初台,比常年(6月27日)偏早10天,受“泰利”影响,17~18日我市出现小~中雨。

(2)1208号台风“韦森特”于7月24日在台山市赤溪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韦森特”是今年对我市影响最大的热带气旋,具有“路径曲折、近海加强、风大雨强”的特点。受其影响,我市出现风大雨强的天气,7月24~27日广州市普降大~暴雨,其中番禺、增城日最大降水量均超过90毫米,24日各区(市)均出现6~7级、阵风8~9级的大风天气,珠江口内江河面出现10~11级阵风。

2、“龙舟水”分布不均、后期影响大、入秋阴雨天异常多

2012年4月5日广州市正常开汛,汛期(4~9月)降水量1412.2毫米,比常年同期略偏少6%(图12)。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前汛期多后汛期少(见图7),前汛期(4~6月)降水量985.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4.6%,后汛期(7~9月)降水量4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3.4%;降水量大致呈北少南多的分布格局。

“龙舟水”偏迟偏轻,5月21~26日雨水稀少,超过10毫米雨量的仅有广州萝岗区(21日出现14.3毫米的雨量),主要降水出现在6月21~27日。“龙舟水”期间(5月21日~6月27日),全市平均雨量361.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6%。“龙舟水”期间降水呈现出“降水总量略少、后期影响较大、局部灾情较重”的特点。

各区(市)年暴雨日数7~10天,与常年比较,除花都偏少0.6天,其余地区偏多0.6~1.8天,大部分发生在汛期的4~8月(图13)。

除热带气旋引起的降水外,全市主要降水时段有:

表2 部分主要降水时段一览表

月份

4月 5月 6月 8月 9月 10月 11-12月 出现

日期 5~6日 12~13日 16~20日 25~29日

3~6日 13日 18~19

27~28

21~27日 10~13日 20~22

日 3~7日 30日 11月20日~12月5日 (1)4月我市暴雨频繁,全市5

站共出现暴雨12天,比常年同期偏多7天,为2001年以来4月暴雨最多月份。我市中心城区屡遭水浸,并出现交通拥堵(图14)。4月我市共出现4次明显降水:5~

6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弱冷空气和切变线共同影响,我市普降大~暴雨;12~13日全市普降大~暴雨,其中番禺13日雨量78.6毫米最大;16~20日和25~29日全市出现持续性降水天气,其中20日和27日雨势较大,普降大~暴雨。

(2)5月我市暴雨仍频繁,全市5站共出现暴雨10天,比常年同期偏多2天。主要降水过程有4次:3~6日我市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其中3日和5日雨势较大,我市普降大~暴雨,中心城区再遭水浸和出现交通拥堵(图15);13日大~暴雨;18~19日中~大雨,局部暴雨;27日小~中雨局部大雨,28日降大~暴雨。

(3)受季风槽影响,6月21~27日我市出现一次持续性降水过程,局部伴有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各区(市)过程雨量在160.0毫米(番禺)~298.9毫米(增城)之间,整个过程期间全市5个站共录得7个暴雨日。21~24日雨势较猛,普降大~暴雨,其中21日增城出现大暴雨,25~26日雨势减弱,27日花都降暴雨。

(4)8月主要降水过程有2次: 10~13日各区(市)出现雷雨天气,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11日天河区小新塘村一名女子怀抱小孩在树下打手机遭雷击身亡。13日雨势最大,全市普降大~暴雨,并伴有强雷暴;20~

22日,全市大部出现大~暴雨,越秀区、天河区多处出现水浸,天河立交排涝泵主泵受雷击损坏暂停运行,剩下副泵进行强排,造成天河立交出现积水,交通受影响。

(5)9月3~7日我市出现持续性降水过程,4日和7日雨势最大,全市普降中~大雨,局部暴雨。3日19时许,广州遭遇强对流天气,东山口多处内街遭遇水浸,有轿车在竹丝岗受淹死火。

(6)受冷空气和台风“山神”残留云系共同影响,10月30日全市普降大~暴雨,从化下大暴雨。

(7)入秋以后,我市本应进入季节性少雨期,但11月我市阴雨天异常多(图7)。11月,广州各区(市)降水量156.2~197.3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区(市)一致显著偏多3~4倍,花都、从化、广州、增城的降水均为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番禺也为建站以来第2多。11月20日至12月5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市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期间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77.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倍,各区(市)均创下历史同期降水量最多纪录,其中11月28日雨势最猛,花都、从化降暴雨,其余区(市)也下了中~大雨。

3、高温天气出现早、盛夏高温日数多

2012年5月上旬,广州市除增城外其它地区都出现了高温(日最高气温≥35℃)天气,打破各地区历史最早出现记录(5月中下旬)。

广州市平均年高温日数24.4天,较常年偏多7.7天,但较2011年32.2天大幅减少。各区(市)高温日数16天(增城)~33天(花都),较常年偏多0.7天(增城)~18.1天(番禺)。高温天气较集中地出现在7、8月(图16)。持续3天以上、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发生时段为:7月14~16日、7月19~22日、7月30日~8月2日、8月7~10日、8月25~30日。全市年极端最高气温是番禺8月1日出现的38.3℃。

4、年初和年尾冷空气影响频繁

年初和年尾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市:1~3月我市主要受5次强冷空气和2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图17),其中1月有2次强降温过程,2月、3月分别出现2次、1次低温阴雨天气;12月我市遭遇2次强冷空气和3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

(1)1月3~5日,受较强冷空气和切变线、高空槽共同影响,全市出现小~中雨,过程降温8~10℃,5日大部分区(市)最低气温在5℃以下;1月21~26日,受较强冷空气和切变线、高空槽共同影响,出现小~中雨,过程降温7~9℃,25~26日大部分区(市)最低气温低于5℃,此过程造成全市长达6~10天的阴雨寒冷天气。

(2)2月6~11日,受较强冷空气和切变线、高空槽共同影响,全市出现4~5天的轻度低温阴雨过程,各地下小~中雨,过程降温10~12℃,过程最低气温5.9℃(11日,从化);2月24~28日,受强冷空气和高空槽共同影响,全市出现小~大雨,过程降温12~15℃,过程最低气温6.0℃(28日从化),我市再次出现4天的轻度低温阴雨过程。

(3)3月6~11日,先后受高空槽和暖湿气流、冷空气影响,我市出现中到大雨的降水,气温随之明显下降,过程最低气温8.7℃(11日花都、从化、广州),此次冷空气过程使我市出现一次3~4天的轻度低温阴雨过程。

(4)12月21~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大幅下降,过程降温幅度达6~11℃,陆地阵风5-6级,珠江口(江)河面阵风6~7级。24日受晴空辐射降温作用,大部分区(市)最低气温低于5℃,其中从化录得2.3℃为全市最低。从化北部山区出现0℃以下的低温,局部有冰(霜)冻。

(5)12月29~3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并伴有小雨。陆地风力4~5级阵风6~7级,珠江口内江(河)面风力6~7级阵风8级。全市过程降温幅度6.1~8.3℃,31日各区(市)最低气温均低于5℃,其中广州、从化、花都、增城最低气温为2.5~2.8℃。

5、灰霾日数略少,10月灰霾现象严重

今年我市平均灰霾日数71.4天,较常年略少3.6天,但较2011年多12.2天。与常年相比,广州中心城区40天为历史次少,仅比去年多了6天,从化41天为近7年最少,花都灰霾天气近5年则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10月,由于1~24日气候干燥无雨,灰霾天气多发。全市全月平均灰霾日数达11.4天(与3月并列全年各月最多),列历史同期第二位,尤其是3~16日,灰霾天气出现概率达到57%。14~15日由于平均风速只有1.0~1.3米/秒,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迅速扩散,广州中心区域的平均能见度低至5.6公里,最低时不足5公里。期间市环保部门测得PM2.5超标及空气质量污染,直至18日广州市PM2.5指数当月首次挂“绿”。

与灰霾天气较2011年增加6天相对应的是,2012年广州可见蓝天日数比2011年减少了33天,为285天,除5月多,6~10月相当外,其余各月的蓝天日数均明显少于2011年同期。

图18 2011年、2012年各月广州各类蓝天日数对比

6、前汛期强对流天气频繁

汛期内,我市出现多起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大多出现在前汛期,影响较大的强对流天气出现时段,主要在4月12~13日、18日,5月3日、6日、10日,以及8月10~13日、20~22日。

4月18日下午2时左右,伴随着大雨而来的龙卷风吹袭了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乌溪村,村内一些平房的遮雨棚被吹至变形,一棵近几百年的大树枝干被折断,乌溪村供电受影响。105国道上30多棵近20米高的大树被吹倒或折断,受影响路段近1公里长,倒下的树干一度造成交通堵塞(图19)。

2010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

2010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空气、水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惠民生”,成功举办“绿色亚运”,圆满实现“到2010年一大变”目标,全面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主要任务,“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的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 一、2010年广州市环境质量情况 2010年,广州市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环境空气质量在2009年持续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继续好转,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辐射环境质量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一)环境空气 1.城市空气 2010年,广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天数共计357天,优良率为97.8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降尘符合广东省暂行标准。与2009年相比,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

天数增加10天,优良率上升2.74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5.4%、5.4%和1.4%,月平均降尘量下降5.4%。 图1广州市城市空气优良率变化趋势图2广州市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指标变化 趋势 (1)空气质量优良率 空气污染指数(API)范围为15~124,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有113天,为良的天数有244天,合计357天;优良率为97.81%。

图32010年广州市空气质量日报统计结果 (2)二氧化硫 全市年平均浓度为0.033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年平均标准,10个测点年平均浓度范围在 0.024~0.040毫克/立方米之间,均达标。与2009年相比,全市年平均浓度下降15.4%,除九龙镇镇龙测点(该测点为2010年新增测点,不作对比)外,其余9个测点平均浓度都比2009年有所下降,降幅在5.6~21.1%之间,广东商学院测点降幅最大,其次是第五中学,降幅为15.8%,天河职中幼儿园和第86中学测点降幅分别为13.2%和13.0%,花都师范学校测点降幅最小。 (3)二氧化氮 全市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米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年平均标准,10个测点平均浓度范围在0.032~0.066毫克/立方米之间,均达标。与2009年相比,全市年平均浓度下降5.4%,除九龙镇镇龙测点外,其余9个测点平均浓度有升有降,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市环境监测站和花都

广州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和联网

附件1 广州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和联网 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机动车排气检验联网工作,加强对排气检验的日常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和联网工作的规范》(粤环函〔2016〕881号)、《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修订)》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机动车排气检验机构联网是指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有资格的机动车排气检验机构进行联网,简称机动车排气检验联网。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具有资格的机动车排气检验机构是指取得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或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资格的检验机构,简称检验机构。 第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排气检验联网和相关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市排气检验联网及相关管理工作,依据联网技术核查结果,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机构准予联网。

第六条联网技术核查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受理申请,并组织实施,有关工作指引见附件1。 第二章联网申请 第七条申请联网的检验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已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备案或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三)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资质认定,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四)排气检验场地布局合理、光线充足,各功能区标识清晰。 (五)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其工控系统的数据通讯接口、数据格式等符合市生态环境部门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六)按照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统一要求,配置视频监控、数据存储、系统服务器、车牌识别装置等硬件设备,建立专用局域网络并使用光纤与市机动车排放监督管理系统对接,满足实时传输排气检验数据和实时监控的需要。 (七)上传的联网数据能满足国家和我省机动车环保信息联网规范的要求。 (八)配备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满足排气检验工

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空气自动站)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客观、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厅字〔2017〕35号)、《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号)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环办监测函〔2017〕290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空气自动站包括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以下简称国控空气自动站)、省本级和市县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或委托第三方建设并购买服务的空气自动站、国家交由地方托管的空气自动站以及各级各类专项用途的空气自动站。 第三条按事权分级管理原则,国控空气自动站由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配合生态环境部管理,省本级建设的空气自动站和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省控空气自动站)由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其他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设的空气自动站由本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管理(见附录一)。 第四条空气自动站正常运行是指站点布设、站房建设、仪器安装、数据传输、仪器采样、分析和质控等方面工作情况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见附录二)。 第五条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认定为空气自动站受到干扰干预,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一)未经相应管理权限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同意,擅自停运、变更、增减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或者故意改变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属性的; (二)破坏损毁监测设备、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采样管线、监控仪器仪表或其他监测监控辅助设施的; (三)人为操纵、干预或者破坏空气自动站运行维护管理的正常参数设置的; (四)采取人工遮挡、堵塞和喷淋等方式,干扰采样口或周围局部环境的; (五)未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批准,擅自进入国控空气自动站站房、房顶、站点栅栏及采样器20米范围内的;未经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批准,擅自进入省控空气自动站站房、房顶、站点栅栏及采样器20米范围内的;未经市或县(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格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 2016 年11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做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围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空地(厂区东侧)空地(厂区南侧) 隔工业区道路为空地(厂区西侧)隔工业区道路为空地(厂区北侧) 图1 项目四周情况图 1.1.3建设规模与容 项目占地面积为40000m2,总建筑面积为34000m2,主要建设容:钢结构生产车间2座;办公楼、研发中心及职工宿舍楼各1座。主体建筑容见表1。 表1 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面积备注 1 占地面积m240000 2 总建筑面积m234000 其中 1#生产车间m210000 钢结构 2#生产车间(预留)m210000 研发中心m25000 6层,框架结构办公楼m24000 宿舍楼m25000

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21T10:49:47.577Z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3月下旬供稿作者:陈小云 [导读] 周期主题。宣传工作开展已有四年之余,基本是按照年度计划进行的。 陈小云①② Chen Xiaoyun(①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广州 510440②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广州 510440) 摘要:结合作者所在单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以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地质灾害;宣传;成效;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171-01 0 引言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粤府[2007]68号)的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科学防灾避灾意识,提高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管促防、以管促治’的目的”,科学地安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计划对于增强广州市相关单位和市民主动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 工作成效 笔者所在单位自2007年正式开展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以来,在将近三年多的时间内,已编制、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挂图1500套(每套5幅)和宣传手册13800册,发放宣传台历、挂历10000多份,环保袋10000个。配合各区、县级市国土房管部门举办了42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培训人数5495人次。另外,在花都区梯面镇、从化市鳌头镇、增城市派潭镇、白云区永泰村磨刀坑和金沙洲、荔湾区大坦沙等地区设置了永久性地质灾害知识宣传墙(栏)15个。 2008年汛期期间,广州市遭受罕见的强台风强降雨等严重自然灾害,降雨量远超往年水平。5月29日,从化市良口镇胜塘东区群测群防网络成员监测到位,在灾害发生前及时动员人员临时撤离,成功避免人员伤亡。南沙区深湾村泥场边坡于汛期初发生多次小型崩塌,影响中船输电线蝴中线29号电塔的安全,国土房管局南沙区分局于6月11日协请专业地质灾害调查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调查,提出针对隐患点的防治措施,预见性地避免了灾害的发生。从广州市2008年的两次成功预报地质灾害的案例来看,随着群测群防网络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宣传面的扩大,群众识别灾害、主动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提高,较以前已有明显改观。 2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自笔者所在单位设立专项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以来,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该项工作仍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宣传主题不明确 2.1.1 内容主题。从过去编制的与地质灾害科普知识读物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的宣教活动来看,宣传内容总是力求全面,却忽视了宣传力度和深度。反复地罗列方方面面的条款式定义或说明等容易让宣传对象对其失去兴趣,产生排斥。建议考虑制作宣传读物、宣传栏、举办培训时采用“一次一主题”形式,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宣传,做到宣传内容主题明确、深入浅出。 2.1.2 周期主题。宣传工作开展已有四年之余,基本是按照年度计划进行的。宣传工作其实是一项长期工作,有必要根据城市规划建设或者地质环境的变化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对社会所需的地质灾害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建议今后采用“一阶段一主题”形式,为社会及群众提供更具有时效性的科普知识。 2.2 宣传形式缺乏针对性 2.2.1 区域针对性。广州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广州市北部山地丘陵地区,如从化市、增城市、花都区多发生崩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在番禺区、南沙区等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则易发生地面沉降,在花都区、白云区、从化市良口镇和鳌头镇以及增城市派潭镇等隐伏岩溶区,发生的地质灾害以地面塌陷居多,广州市近年来实施的主要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也容易引发地面变形类地质灾害。根据各类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分布,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当地开展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而不是以同样的内容在各区、县级市进行模式化的巡讲、宣传。 2.2.2 对象针对性。地质灾害科普知识的宣传是面向全市范围的,宣传对象不同,其内容和形式也应该有所区别。我们不应统一地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准备宣传材料,那样容易致使信息接受方出现理解困难,可以给自己假定一种角色进行宣传策划。比如面向学校师生,可考虑用活泼的画册、简易文字的宣传单或动画短片;面对社区群众,可考虑用张贴宣传栏、挂横幅标语、发放科普读物等形式;对于城区周边相对分散的村镇居民可考虑发放宣传挂历、科普读物等方式;再如对于国土部门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可用培训讲座配合科普读物的方式,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进行宣传。如此根据对象有侧重点地开展工作可保证其作用发挥得更到位。 2.3 资源有限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作为广州市的一项长期专门项目,工作面对的群体范围广、差异大,与纯技术类工作不同的是它不仅要求体现一定的专业性,还需要在形式上有好的点子,并不断的出新,目前,此项工作通常由不固定人员组织,因而难以做细、做深、做实,而是停留在程序化的层面上。 3 结束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仅仅依靠专业队伍是不现实的,为了更好地发挥群测群防网络的功能,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知识、先进的防治技术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中提出的“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的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的防治技术,使他们掌握这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增强防灾意识,提高防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动态的工作,应该以现有的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为基础、结合本市建设发展规划,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依据透明化,使科普知识内容具有地区特色且易于理解。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转发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转发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 员管理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穗环[2010]166号 【发布部门】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10.08.06 【实施日期】2010.08.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转发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 (穗环〔2010〕166号) 各区、县级市环境保护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现将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环发〔2008〕69号)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粤环〔2008〕89号)转发你们。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维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秩序,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我市辖区范围内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资质等级、评价范围以及收费标准开展工作。严禁出借资质证书,设有分支机

构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加强对分支机构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不得以其分支机构名义对外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业务。外地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首次在我市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应按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将有关材料送我局备案审核后,方可正式开展业务工作。 二、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要及时掌握从业人员资格登记情况和承接业务情况,禁止外机构人员“挂靠”或无证人员参与相关业务工作。要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审核机制,对建设单位、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认真把关,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

(完整word版)环境监测中心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这个学期初,我来到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了为其一个月的毕业实习。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是广州市财政核拨的事业单位,国家二级环境监测站,是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属下具有政府行为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具有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布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其主要职能有:负责本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对本市机动车的排污状况实施检测与监控和对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实施监督检查的具体工作;负责对各区、县级市环境监测站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和监测质量的审核工作;负责对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监测数据的环境测试机构的考核确认。 中心监测站现有工作用房6700 多平方米,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包括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水环境监测船,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车、环境空气监测车、环境监测综合信息演播室、色质联用仪、总有机碳测定仪、流动注射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测汞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噪声分析仪,以及其他大气、水质、生物,水文、气象、噪声、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监测仪器。具备了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底质、植物、固体废物、燃料、生物、噪声、辐射、振动、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室内污染物等各种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 监测中心站有中心检测室、现场监测室、生态与物理监测室、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室、流动污染源监测(理室、机动车排污监控室等监测科室,承担了中心站的日常监测任务。 本次实习,我来到了监测站的综合技术室,也是就中心检测室。 中心检测室,具有以下职能:

环境影响报告表新格式

××××××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盖章):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编制日期: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 封面“×××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指申报项目的名称。 2. 项目名称──指申报项目的名称。 3.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是指地理坐标,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应填写起止地点及地理坐标。 4. 建设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5. 项目设立依据──指项目立项或备案等的材料。 6. 行业类别及代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 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以及与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 8. 结论与建议──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提出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9. 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项目平面布置图以及其他与项目环评有关的图件。 10. 如果本报告表不能完全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根据建设项 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下列 1--2 项(不能超过 2 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 (4)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7)环境风险影响专项评价 11.如果其他法律法规有另行要求的,报告表应按要求进行分析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 (彩色原件缩印1/3) 项目名称:环评 机构:(公章) 环评机构法定代表人:(名章)

环境监测各部门职责

云南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下设业务室、环境监测室、化学分析室三部门。 1.各室职责 1.1业务室职责 (1)编制本中心业务工作计划。负责采样样品交接工作,并下达分析任务; (2)负责监测报告的编写、出版; (3)负责组织和草拟本中心的工作总结、报告及各类文件; (4)负责业务联系、申诉和投诉处理工作。 1.2 环境监测室职责 (1)贯彻执行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和有关规章制度; (2)承接客户委托的监测任务,按要求编制监测工作方案,及时、准确地完成监测任务。对原始记录进行校核,对检查结果进行审核(校核),及时出具监测数据。 1.3 化学分析室职责 (1)掌握和熟悉化学分析室的有关制度,并贯彻执行。 (2)掌握和熟悉各指标检测方法,并严格按标准方法实施。 (3)对分析的样品应认真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试样有权拒绝分析,并及技术负责人反馈,要求重新取样。 (4)承接客户委托的检测任务,及时完成检测任务。对原始记录进行校核,对检查结果进行审核(校核),及时出具监测数据。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主管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任意更改或调换操作规程测试方法。 2.各室负责人职责 2.1 业务室负责人职责 (1)负责开展仪器管理、档案管理、质量监督工作; (2)负责全站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负责全站仪器设备的建档;负责试剂、玻璃器皿、劳保和办公用品的采购; (3)协调各业务科室工作,负责站务会以及站领导召开的各种会议的组织准备工作,并协助领导检查、督促会议决定事宜的落实;做好站务会及领导召开会议的记录,并整理会议纪要; 2.2 化学分析室负责人职责 (1)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对化学分析室工作全面负责; (2)确定化学分析室的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制定年度、季度的工作计划,组织完成各项检测任务; (3)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新的检测方案; (4)负责督促和检查化学分析室仪器设备的及时送检、维修和保养,贯彻执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技术法规和法令; (5)提出计量、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改造计划,提出计量监测仪器设备的维修、大修、降级和报废计划; (6)负责化学分析室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出参加培训的人员、内容、要求的年度计划,对上岗人员的基本训练进行严格把

环评报告书格式

商丘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论 项目由来 河南省商丘市建筑石料矿位于黄山区三口镇境内,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页岩。根据《黄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2012—2015年),吴家坑建筑石料矿拟扩大矿区范围。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五条、《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为此,吴家坑石子厂委托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屯溪地质调查所对该矿山重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建设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在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和文件、调查项目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原则和方法,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通过专家评审。兹根据评估后的大纲和评审意见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报告书的目的 本次编制报告书的目的是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把不利影响减缓到合理可行的最低程度而必须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出该工程可行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本项目环保设施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四届人大常委会第

2014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

2014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 第一章环境质量状况 一、空气环境 (一)总体状况。 2014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82天,同比增加22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7.5%,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其中优61天、良221天、轻度污染67天、中度污染14天、重度污染1天,未出现严重污染。 (二)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全市SO 2 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比2013年下降15.0%。近5年(2010~2014年)监测数据表明,广州市SO 年平均浓度逐年下降。 2

(三)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全市NO 2 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20倍,比2013年下降7.7%。近5年(2010~2014年)监测数据表明,广州市NO 年平均浓度呈总体下降趋 2 势。

(四)可吸入颗粒物(PM10)。 全市PM 年平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10 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比2013年下降6.9%。近5年(2010~ 年平均浓度基本保持稳定。 2014年)监测数据表明,广州市PM 10 (五)细颗粒物(PM2.5)。 年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全市PM 2.5 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40倍,比2013年下降7.5%。 (六)臭氧(O3)。 日最大8小时均值超标率11.5%,比2013年上升2.5个百分全市O 3 点。 (七)一氧化碳(CO)。 全市CO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2~3.8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年平均浓度为1.0毫克/ 立方米,与2013年持平。 (八)酸雨。

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室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室主任先进 事迹材料

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室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室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是个资源型的重化工业城市。历史上的**,曾经是个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自从**市委、市政府启动“碧水蓝天工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以来,这个城市不但旧貌换新颜、市民们享受了碧水蓝天,而且,还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为**省、我国中部地区、全国钢铁工业城市中首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在环保工作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同志现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督监测室主任,中共党员,89年从原核工业部271地质大队调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十几年来,长期工作在条件较为艰苦的环境监测一线,同有毒、有害的物质打交道,风里来雨里去,不分白天和黑夜,走遍了**市城区、农村、大街小巷和工矿企业监测采样,年行程几千公里;他身患高血压、缺钾、肾结石等多种疾病,但从未因病耽误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他崇高的职业理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他顽强拼搏,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深得广大环保职工的好评;XX年至XX年,在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市“创模”先进个人;XX年被省人事厅。省环保局授予**省环保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同年还荣获**省环保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勤奋学习,注重党性修养,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作为一名多年来一直奋战在环境保护第一线的普通党员,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意党性修养;认真贯彻“职业道德规范”和“监测人员守则”、 第2 页共7 页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设机构【共5页】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设机构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附件: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设机构、岗位设置表序号内设机构主要职责拟配人数拟设领导职数拟配工作人员数岗位名称1 站领导55 站长(l),副站长(3),总工(l)。 2 办公室 1、制定行政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文件承办、督办、立卷和存档; 2、负责人员年度考核,年度财务预决算及财务工作; 3、负责人事、劳资、职工福利、车辆调配、老干部管理; 4、负责办公用品采购及仓库管理; 5、负责水电、房产管理及后勤工作; 6、负责应急监测的行政总协调; 7、党建及精神文明工作。 8、负责安全生产管理。 835 主任(1),副主任(2),成员(5)。 3 总工办 1、编制环境监测规划及工作计划; 2、负责本站技术经济责任制分解、落实并监督实施; 3、负责科研课题立项及成果申报、开展各种科研课题研究;

4、负责对外监测业务联系、项目管理及各类合同的管理;应急监测业务协调; 5、负责全站仪器设备的管理(购置、检定、建档以及出入库); 6、负责全省和本站的技术交流培训; 7、图书和档案管理。 633 主任(1),副主任(l),副总工(1),成员(3)。 序号内设机构主要职责拟配人数拟设领导职数拟配工作人员数岗位名称4 综合技术室 1、负责编制全省环境质量年报、季报、公报、通报、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以及各种快报; 2、负责全省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负责本站的局域网络管理; 3、负责全省环境质量分析会多媒体制作;参与做好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调查和综合分析工作; 4、负责全省环境统计的业务工作;开展各种科研课题的研究;624 主任(1),副主任(1),成员(4)。 5 中心实验室 1、负责全站大型精密仪器分析测试; 2、组织开展仪器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他监测技术的开发,开展各种科研课题的研究。 3、承担全省监测仪器设备使用技术培训;

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实施方案

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精神和省环保局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为全面推进我站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站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站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为目标,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站特点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改革的目标任务 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会议的总体部署,我站这次改革严格按照省里制定的方针、原则、方法、步骤和政策要求执行,在站内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全面推进竞争上岗,搞好分配制度改革,稳妥安置未聘人员,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做好编制精简工作 结合我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和编制配备情况,对现有编制进行调整和精简,对外流人员进行清理。我单位已按要求的比例精简了编制。 (二)推行全员聘用制 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职员制度。对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度,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对工勤人员实行岗位技术等级规范。 二是科学设岗,实行岗位管理。根据《吉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暂行办法》规定的岗位比例和各类人员结构比例要求,从我站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和有关待遇等。 三是竞聘上岗,公开招聘。打破原有人员身份界限,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工作人员。针对我站副高职称缺口较大的实际,站组织所有具备高工资格的人员通过演讲形式公开竞聘,并综合考虑学识水平、工作能力、现实表现及群众测评情况,由站评聘委员会最终确定聘用人员。 四是签订合同,加强聘后管理。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双向选择、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单位可以按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合同辞聘。 (三)全面落实评聘分开制度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坚持竞争择优。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相结合,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分配办法。 (五)实行待岗制度 截至2006年1月1日止,任原职务满5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条件的,可以待岗,其待岗期间可以保留原国家和省规定的工资待遇。 其他未聘人员待岗期间,工资待遇等问题按《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未聘人员安置办法》执行。 四、改革的方法步骤 我站人事制度改革拟分四个阶段进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和《环境影响登记表》 试行 内容及格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年月日 国家环保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评价单位________________(公章)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三、环境质量状况 四、评价适用标准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七、环境影响分析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九、结论与建议

广州环境保护局中心区域网络与安全设备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中心区域网络与安全设备升级改造建设项目采购需求 公开招标金额:161.376万元。 一、招标范围 (一)广州市环境保护局中心区域网络与安全设备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二)★本次采购产品为非进口产品(进口产品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二、招标要求 1、投标人要承诺提供厂商原装、全新的、符合国家及用户提出的有关质量标准的设备,并提出质量保证承诺。 2、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建议提供的设备需给出具体的选型依据说明,并提供有关产品说明书,这些证明文件应以附件形式在投标文件中列出。若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与投标文件中建议的同一指标不一致时,应由生产厂商出具相关证明,否则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3、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标的采购项目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交由他人完

成的,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 4、★项目工期要求:需在合同签订后45个工作日内完成硬件供货、实施,工程实施过程不能影响正常的办公,做到无缝切换;初验后试运行1个月,若试运行期间系统运行正常,达到采购人要求,则在试运行期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组织用户验收。 5、★凡属于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请投标人承诺在交货时提供《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投标人可查询中国政府采购网。)” 6、★凡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的产品,交货时不能提供超出此目录范畴外的替代品,产品还须同时具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中国强制认证》(CCC认证)。 7、★投标人必须承诺采购人有权在本项目中标后签订合同前要求中标方提供投标产品(核心交换机、外层防火墙、内层防火墙)送国家认可第三方实验室按照投标文件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测试费用由投标人支付。不能提供样品或不

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

广东省标准计量管理局1990—03—20发布1990—06—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规定,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排污控制区域分类和标准分级、水污染物和污水排放量标准值、其它规定、标准的实施。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州市境内一切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单位、个体生产经营者。 2 引用标准 GB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J4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GB3552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区域分类及标准分级 本标准按照自然环境特点、地面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水质现状的差别,将广州市全境各种功能水体及其保护区或汇水区域(含市政下水道)划分为特殊保护区和Ⅰ、Ⅱ、Ⅲ类排污控制区,分别规定相应的排污控制要求。 3·1特殊保护区系指:《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划定的第一级水源保护区:含黄埔、员村、河南、鹤洞、石溪水厂吸水点周围半径一百米以内区域),广州市各县人民政府划定的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以及其他依法划定的禁止排放污水的区域。 本类区域内不得设置排污口或以其他方式排放污水。 3·2Ⅰ类排污控制区系指:《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划定的第二、第三级水源保护区、水源污染控制区,广州市各县人民政府划定的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市及市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一般经济渔业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游览区,广州市中心区和市桥镇镇区。 排入本类区域内的污水执行一级排放标准。 3·3Ⅱ类排污控制区系指:市区、花县、从化县、增城县境内特殊保护区和Ⅰ类排污控制区以外的区域,番禹县境内特殊保护区和Ⅰ、Ⅲ类排污控制区以外的区域。 排入本类区域内的污水执行二级排放标准。 3·4Ⅲ类排污控制区系指:番禹县境内南湾洲和大虎岛以南与蕉窖涌和上横沥以东的区域。 排入本类区域内的污水执行三级排放标准。 4标准值 4·1本标准按污染物性质分为两类规定标准值。

广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穗府【1999】23号).pdf

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群健康的基本条件,适合不同区域社会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配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根据不同保护对象,划分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一、制定区划的依据 制定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主要依据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条、第十三条。 (二)《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五条。 (三)《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第九条。 (四)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五)HJ14—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六)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各行业排放标准。 (七)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广州市环境保护规划。 (八)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污染气象条件,以及大气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功能区分类 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为: 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以下简称一类区):主要是国家、省、市、县级市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以下简称二类区):主要是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一类区以保护自然生态和公众福利为主要对象,二类区以保护人体健康为主要对象。 三、各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 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范围是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 (一)一类区。 1、白云区。 一类区面积共138.1平方公里。包括: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新广从公路和机场专用铁路以东;同和路、沙河路以西;广深铁路、恒福路以北;磨刀坑公路以南的范围,面积34.8平方公里。 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广州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去规划范围。即:东至新村、茶山变电站、石壁神、老屋、贤庄;南至磨刀坑公路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接壤;西至磨刀坑、牛岭、红路、大山塘水库;北至瑚琏墩、新村的范围,面积约13.4平方公里。 罗岗风景区:罗峰寺及附近的果园区范围,东至岭头农场、大坑、大洞岭、周岭坳;南至289高地、径子、竹松、坑村、元贝、水西、燕山、风水坳;西至金峰园;北至班岭、高田、水声水、岭头农场的范围,面积21.1平方公里。 帽峰山森林公园和周围生态林区:东至白云区与增城市分界线;南至大岭头,幕

广州市地震监测中心广州市地震监测数据管理组织与信息服务系统

广州市地震监测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二期)——应用软件开发采购需求书 一、项目名称 广州市地震监测中心广州市地震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系统(二期)-应用软件开发 二、采购项目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委托开发预警数据综合分析展示子系统、警报信息分析与发布子系统、预警信息接收终端、预警工作管理子系统、地震监测信息公众服务子系统升级改造、数据接口,项目资源库建设、数据迁移,采购数据库软件和智能报表工具各一套。 三、采购项目名称、编目及预算情况 1、采购项目名称:广州市地震监测中心广州市地震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系统(二期)-应用软件开发。 2、采购编目:xxxxxx 3、本子项目总预算128.9万元。(支付金额按市财政局下达额度为准)具体支付方式在标书上反映。 四、商务要求 1、投标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相关条件;

2、投标供应商必须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注册资金200万人民币或以上的合法企业; 3、投标供应商必须具备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形式的投标。 五、技术需求 1、软件系统建设一览表

2、开发广州市地震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系统(二期)建设标准规范如下:(技术标准以建设方案为准)《《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 17544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 1626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技术规程》(JSGC-06) 《地震数据库系统技术规范(试行)》(中国地震局2001年9月发布) 《中国地震局信息网站管理办法》(试行) 《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DB/T11.1-2000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 《地震科技数据与共享用户的分类、分级指南》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规定》 《地震科学数据汇交管理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