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阳光测试卷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阳光测试卷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阳光测试卷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阳光测试卷

第三章阳光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60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2.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D.眼睛能发光

3.地球上获得太阳的辐射能主要包括 (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太阳对地球的热辐射

C.太阳对地球的光辐射和热辐射 D.以上说法都是片面的

4.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 )

A.对于地球而言,太阳光是平行的 B.阳光进入大气层发生了色散

C.在同一种媒质中阳光的直射现象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大树下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树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B.大树下宽敞通风

C.大树能遮住阳光,大树下通风较好,树叶里的水份蒸发要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D.大树易于将热量传到地上

6.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射出光线的偏折方向正确的是 (

7.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 )

A.0.75X108米/秒 B.2.25 X108米/秒 C.3.0X108米/秒 D.2.0X108米/秒8.晴朗的天气,阳光通过枝叶的间隙,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洒下片片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

A.间隙是不规则的,所以光斑也是不规则的

B.是太阳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所以一定是圆的

C.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像,所以一定是圆的

D.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_定是圆的

9.如果,一束白光A人射到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其中l、3表示两束边缘色光,2是中间色,

A.1是紫光,2是绿光,3是红光

B.1是绿光,2是红光,3是紫光

C.1是红光,2是绿光,3是紫光

D.1是红光,2是紫光,3是绿光

lO.夏天外出宜穿

A.草绿色迷彩制服B.白色洁净的制服C.色彩鲜艳的制服 D.黑色不惹脏的制服11.关于雨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彩虹一般是弧行的

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

D.彩虹只有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

12.看平静的大海,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中的盐分B.蔚蓝的天空映射的结果

C.阳光在海面直线传播的缘故D.其它光多被海水吸收,海水主要反射蓝光

13.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海洋中能够发光的生物体B.夏天夜晚在地面上方飞舞的萤火虫

C.星空中闪烁的星星D.每月十五悬挂在天际的明月

14.如右图所示,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有一段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

密性良好。并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

太阳。将乙白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

后,记录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乙

为L2.则( )

A,L1>L2 B.L1=L2

C.L1

D.以上都有可能

15.我们知道,天琴星的亮星织女星里地球的距离是27光年,太阳离地面的距离是l.5亿千米。织女星离地球约是太阳离地球距离的 ( )

A.数百万倍 B.数万倍 C.数千倍D.数十倍

16.“b”通过小孔成像仪后在半透明光屏上成的像是( )

A.b

B.P

C.d

D.q

17.红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的光屏上呈( )

A.白光 B.红光C.黑光D.绿光

18.白色钧试卷上印着黑字,每个字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眼,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字反射光的本领要强

19.晚上迎着路灯走向路灯到离开路灯的过

程中,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的变化是 ( )

A..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变

短 D.先变短后变长

20.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的是

( )

A.通过隙缝的阳光经三棱镜后向三棱镜底边方向的偏折

B.通过隙缝的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

C.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D.实验证明了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1.现在部分验钞机是应用了( )

A.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产生萤光

C.红外线的热作用 D三棱镜的色散原理

22:绿色植物能吸收和反射的色光是( )

A.吸收的色光是红光和绿光,反射的是蓝光

B.吸收的色光是蓝光和绿光,反射的是红光

C.吸收的色光是红光和蓝光,反射的是绿光

D.吸收的色光是绿光,反射的是红光和蓝光

23.用蓝色墨水在白纸上写-个“蓝”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收蓝色的光,所以看到的“蓝”字是蓝色的

B.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反射蓝色的光,所以看到的“蓝”字是蓝色的;

C.“蓝”字它能发出蓝光;所以“蓝”字是蓝色的

D.“蓝”字在蓝光照射下能发出蓝光

24.、黑白照片进行室内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关于这一问合理的解释是( )

A.暗室的安全灯是红色的,因而一切物体看起来是红色的。温度计的红色在这种环境下不易看清

B.温度计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

C.温度计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看得更清楚

D.温度计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反射白光

二、分析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2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米/秒,光在空中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千米/秒,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真空中要。

26.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传播的,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

、现象等。

27.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棱镜的另一侧的白色光屏上形成了一条,各色光按红、紫的顺序排列,这种现象叫,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的。

28.不够再分解的色光叫,由二种以上的单色光单混合而成的光叫。如果红光能透过了透明体,则透明体的颜色呈,如果不透明体反射的是绿光,则物体的颜色呈

29.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4×1018米3。,其中海洋水的体积约1.3×1018米3。太阳光照在地球上,地球获得它的能量。在靠近赤道的地区,阳光直射,接受的太阳能;在靠近两极的地区,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能。地球接收的太阳能大部分变为热,储存在海洋水里。

30.排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31.一根旗杆竖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填“变长”、“不变”或“变短,”)一从中午到傍晚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32.晚上我们看到灯光下的人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白天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课桌,由于课桌射人了眼睛

33.2002年6月1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目偏食”,这是光沿引起的现象。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可行十万八千里(约为5.4×104于米),设翻一个跟斗用的时间是1秒,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4.轿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车外行人很看清乘车的人的面孔(填“容易,,或“不容易”),车内的人看清车外的人。(填“容易”或“不容易”)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CC 6——10:BBCCB 11——15:BDDAA 16——20:DBCDD 21——24:BCBD

二、填空

25、3X108,3X105,3/4C,小

26、沿直线,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

27、彩色光带,橙,蓝,黄,绿,靛,光的色散,牛顿

28、单色光,复色光,红色,绿色

29、多,少

30、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比声速快

31、变短,变长

32、直线传播,反射了光线

33、直线传播,小于

34、不容易,容易

《指南》中的语言领域解读

《指南》在语言部分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

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