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 格式:pptx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60
儿童发展概论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1.儿童发展的概念:“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广义的“发展“实质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如躯体各部分比例发生变化,心理方面如智慧结构的变化、情绪的变化。
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
2.发展变化从生命形成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以下特点:1.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2.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3.认知机能从认知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5.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内容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完善、螺旋式上升的。
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遗传素质1.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人类传播的方式是有性遗传(性别)神经元3.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和(经胶细胞)。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
4.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5.一个神经元可通过突触传递影响多个神经元的活动;同时,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也通过突触接受多个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产前发育1.个体产前的发育过程按期发展特点:(1)胚种期——0-2周(2)胚胎期——2-8周{①外胚②中胚③内胚}(3)胎儿期——9-37周2.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⒈药物2.疾病3.辐射4.营养5.年龄6.情绪及状态3.“胎教”意思的提出虽然历史悠久,但科学的胎教研究尚处在萌芽阶段,胎教工作的效果究竟如何,对胎儿具体会产生怎样的作用,目前还缺乏确切具体的研究结论。
大脑的发育1.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顺序是由后往前分别进行的: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发展心理学总复习资料资料一:第 1 学时:第一讲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
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四)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第 2 学时:第二讲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1.客观性原则2.能动性原则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要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要点:观察法(应用)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第一章绪论一、儿童的概念: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一段时间(如幼儿、小学生),一般指从出生到青年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3岁)4、学前期或童年早期(3—6、7岁)5、小学期或童年中期(6、7岁—11、12岁)6、少年期或童年晚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儿童学要探讨的问题是一个在生理上和心理新生儿是如何怎样一步步生长、变化和发展起来的)。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主要回答引起儿童心里变化发展的原因)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虽然每个儿童的发展模式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速度、发展到达的水平、行为特点是不一样的)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和原因,帮助儿童顺利的度过每个发展阶段三、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遗传绝对论:创始人代表—高尔顿环境绝对论:创始人代表—华生2、共同决定论:代表人物:斯腾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在不同的时间开始训练爬楼梯,最后达到的成绩是一样的,说明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
观点:等待儿童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
他认为影响发展的机制是生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还认为儿童发展有一定的内在生物进度表,他与一定年龄相对应。
3、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四、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4、不同情境的一致性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问题:关于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
六、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名词解释1.最近发展区2.认知风格3.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4.心理发展5.个别差异6.学习困难7.认知发展二、填空题1.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是____和____。
2.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为____。
3.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比两性各自内部的差异更____。
4.总的来讲,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业成绩之间有____相关关系,但相关不是很____。
5.人格差异主要包括____和____等方面的差异。
6.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的____和____编制的,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____多次修订,现称____量表。
7.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共有12个分测验。
其中有6个分测验主要测量____方面的能力,另外的6个分测验主要测量____方面的能力。
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四个:____、____、____、____。
9.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2.场依存且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
A.物理学B.生物学C.数学D.社会学3.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5.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6造成男女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遗传素质不同B.努力程度不同C.社会文化期待不同D.智力差异7.( )不属于特殊儿童。
A.长白头发的学生B.交往障碍儿童C弱智儿童D.学习困难儿童8.认为健全的儿童与特定的环境结合就可以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是( )。
第一章概论一、三个基本问题1、何谓“发展”发展指的是个体生命全程中系统的连续性的变化。
2、为何发展成熟和学习3、何谓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青年期这个特定过程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的一门科学。
二、为什么要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三、三个争论1、发展是连续性还是阶段性2、儿童是主动还是被动3、遗传还是环境(一)遗传与环境1、遗传决定论⑴创始人——高尔顿遗传定律“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其受遗传的决定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与躯体组织所受遗传的决定一样”。
——〈遗传的天才〉⑵复演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⑶本能说——麦独孤、弗洛伊德和桑代克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给我12个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自己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中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祖宗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将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者强盗。
——华生纽曼的同卵双生子实验3、共同决定论斯特恩的“合并原则”吴伟士的“相乘说”格塞尔的“成熟学习论”双生子爬楼梯实验4、总结与反思1、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心理发展(安娜斯塔西)(1)反应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传结构,都以独特的方式对环境和刺激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有一个范围限度。
①遗传给个体提供了潜在的发展范围。
②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
③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可能使不同的个体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2)渠道化遗传基因已为某些行为特征纳入特定的发展渠道,限制着这些行为的发展。
而对于某些心理特征(如智力、个性),遗传很少将其纳入特定的发展渠道,环境较容易发生影响。
(3)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
四、早期儿童发展心理学回顾(一)近代的儿童观早期历史记录表明,人类早期的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利。
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
儿童心理学提纲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概念与学前儿童观一、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出生和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婴儿期,1—12个月;学步儿期,13—24个月;童年早期,2—6岁,相当于幼儿期。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领域和任务1、概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从胎儿到入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变化规律。
2、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3、任务:3个W(描述、解释、预测、干预)二、学前儿童发展观的变迁(一)西方早期的儿童观小大人、性恶论(二)科学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1、自然主义教育运动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编写第一本图文并茂、系统地讲述科学知识的书——《世界图解》洛克,白板说卢梭,《爱弥儿》,遵循“自然的法则”2、进化论的影响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霍尔(儿童心理学之父)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海克尔的复演论思想融为一体3、科学儿童心理学普莱尔《儿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专著:感觉发展、意志发展、智力发展。
霍尔,问卷法格赛尔,成熟论,双生子爬梯实验,发展是一个模式化的过程。
华生,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恐惧形成实验。
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的关联理论一、三个基本关系之争天性和教养之争(同卵双生);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之争二、经典学派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社会生物学派;社会生态学派(P.10)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与环境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一、生物性因素(一)、遗传因素1、遗传对行为的影响2、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遗传对人格的影响(二)、先天素质1、母亲的生育年龄(最佳24,23—28岁适宜)母亲的年龄在35岁以上的(特别是第一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
另外,出现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大。
第二课时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一.复习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师: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
人脑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本体,周围世界是儿童心理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儿童心理发展决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成熟。
1.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在学生回答得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解)(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机体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获得了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征。
人的天然的族类特征是正常儿童出生时都具有的遗传素质。
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步、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外,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
遗传模式的差异性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
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
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初的可能性能够变为最初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可能。
儿童每一步的发展现实总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
2.生理成熟因素(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遗传素质以及遗传的发展程序虽然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却并不绝对由遗传决定。
生理发展本身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辩证统一的规律。
遗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会变化,人类的种系特征就是世世代代遗传和变异进化的产物。
儿童发展概论复习知识点考核目标:—了解发展的系列概念,了解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研究方法、-理解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理解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1.(名词解释)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体现为分阶段)的变化。
P3页2.(选择、判断)分化:主要指动作(如:婴儿时牵一发而动全身,逐渐分化为肢体可以独立动作)、情绪(如:婴儿只会哭这一种表达方式,随着年纪增长,分化出喜怒哀乐的情绪)等方面。
3.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
P4页4.(填空、选择)儿童发展的特点:基础性(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递进性(循序渐进)、易感性(受环境影响)P4页5.(填空)儿童发展领域:生理、认知、个性与社会性、文化性(重要!)P5页6.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依据来分:P9页皮亚杰提出:a.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1。
5、2岁);b。
前运算智慧阶段(1.5、2-6、7岁);c。
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11、12岁);d。
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14、15岁)。
7.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名词解释、填空)a。
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若出简答题:除上述1点外还要加答:b。
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特征普遍稳定,长期观察可变(如身高特征,某一年龄段的普遍身高基本相同,但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变化)。
c。
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存在不平衡性(如姚明的孩子可能会比较高)。
P11页8.婴儿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
P12页9.了解儿童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p12—13页10.影响儿童发展因素: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先天的遗传决定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决定了儿童发展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