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2500字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2500字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2500字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2500字

作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的中国人,来自西方的作品我没有少读过,文学讽刺类的比如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动物农场》,思想纲领性的《独立宣言》,《大宪章》,共产主义的东西却没有读过多少,着实心有惭愧。我很赞同历朝历代人们所说的读书”要带着批判的眼光”,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觉得这点尤其适用于政治色彩比较强的作品。纵观历史,通常来说政治性的作品时代性往往很强,很多作品创作的初衷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亦或是对某一场具体的运动的呼吁。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文中所传达的观点,作者会再举出很多带有时代特点的例子用以证明。当然现今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多时代性的观点不再适用,所以我觉得我要做的是学习合适的,剔除不再符合时代需要的,不要一味的践行拿来主义。

一、资产者与无产者

在这一个章节里,作者主要讲述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历史。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他们的利益,推翻了原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因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侵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资产阶级手中掌握的巨大财富让很多资本家渴望一种新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建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关系:资产者对于无产劳动者的剥削和掌控以达到资本家利益的最大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之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严重到了无产者连最基本的人权和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的地步,无产者应该站起来,通过革命去反对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外,社会中还存在着包括小商贩以及农民的中间等级以及社会最下层的流氓无产阶级。这些人不能像大多数的无产阶级一样理智的投身于革命之中。

整体来说,我赞同这一段里作者对无产阶级的论述。在19世纪大时代背景之下,资产阶级占有绝对的主导,工人们的权利的确微乎其微,举例来说,英国乔治王以及维多利亚时期工人们无权参政,没有最低工资额度以及现今的八小时工作制,工伤住宿一律自担。很难想象要是没有当时作者所呼吁的无产阶级运动,现在的劳动者会生活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之下。无产阶级作为当时的弱势群体的确需要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来为自己争取权利,尤其是在合法的路径走不通的情况下。无产阶级的所作所为是合理的,沉默和逆来顺受这时已经不能再解决眼下的问题,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另一方面,我认为作者对于资产阶级的描述方面掺杂了一些感情色彩。我明

白这是一种论述的手段,证明自己所支持的观点时需要提到反方的问题,不过有一些例子举的不是非常的恰当,最典型的例如作者写到资产阶级的统治取代了中世纪的骑士热忱以及宗教虔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然而从现今中西方的研究看来,中世纪的宗教虔诚是一种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人们愚昧无知的体现,骑士热忱更像是封建贵族用来享受并且表现自己高高在上的手段。

无产者与共产党人

这一段主要论述了共产党人在整个无产阶级运动中的作用以和对一些贬损共产党人的言论的驳斥,以及现实中国共产党产党人的做法。按照作者的意思,共产党人是促进和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国际性的,不分民族的政党,在所有其他现有无产阶级政党中,共产党是最坚决的也是起着最大推动作用的政党。其中心思想是消灭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私有制,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世界上有很多反对共产党的组织和团体会用一些对共产主义片面的理解来污蔑共产党人的言论,例如废除私有制会剥夺人们拥有财产的权利;消灭私有制会带来懒惰之风;所有制的改变会消灭家庭,国家和民族。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生产关系改变的同时,社会也会随之而改变,一套新的社会体系,包括对道德,家庭,国家,民族的理解会随之而产生。而这套新的社会体系,将会是符合无产阶级统治的。总而言之,取代的是旧社会,创造的是新社会。

此段是我认为全文中最有趣的一段。共产党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一个政治领域里的新团体。纵观历史,从来没有第二个政党做到了像共产党这样的国际化。摒弃了民族主义和地域主义,共产党真真正正做到了把其理论和对无产阶级的帮助传播到了整个世界。而后建立的共产国际就是对这一理论的实践,在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整篇文章不断的提到革命和反抗,以及阶级矛盾是如何的激烈,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收拾地步,革命是唯一的手段,无产者应该联合起来抵制一切旧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东西。在19世纪中叶,这个应该是最合适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工人们不能靠任何一种合法的单打独斗的途径来为自己争取权利。

但是当我们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一切从头再来的革命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或许不再适用。中国人在这点上走过不少的弯路,从20世纪初以来中国经历了连续的不断的几场惊天动地的革命,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革命在动荡的年间确实能为人们大众带来所期望的国家和政体,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在这一个世纪间为革命献出了生命青春和汗水,这其中还不包括动荡年代对人们文化和精神的荼毒。革命在乱世都会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