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呼吸对二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及干预的研究进展王印余曾芳段俊国【摘要】 综述了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方法,总结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以及经多种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变化和疗效变化。
临床医护人员若能熟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评估方法,并进行有效、适当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同时增进医患沟通,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学评估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理健康;心理干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临床疗效DOI :10. 3969/j. issn. 1674-9006. 2021 02. 013中图分类号:R774Research progress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and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WangYin , Yu Zeng f a n g , Dua n Junguo , Eye Schoo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 Chengdu , Sichua n ,610075)【Abstract 】 It reviewed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ofpat ents w th d,abet c ret nopathy,n Ch,na &summar,ze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sycholog,cal health status ofpatentswthd,abetcret,nopathyandthechangesofpsychologyandtherapeutce f ectaftervar,ouspsy- cholog,cal,nterventons.Ifcln,calmed,calworkerscanbefamlarwththepsycholog,calstateandevalua-t,on methods of pat,ents wth d,abet c ret,nopathy &and carry out e f ect ve and appropr,ate psycholog,calnterventon &wh,chcanreducethepsycholog,calpressureofpatents &promotepsycholog,calrehabltat,on &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providepsy<hologi<alevaluationbasisfor<lini<almedi<alworkers.【Keywords 】 Diabetic retinopathy ; Psychological health ; ] depression ; Quality of life ; Clinical efficacy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 DR)是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R 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是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最 主要原因。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的影响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血糖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为了保证实验结果更为可靠,所以要排除无关因素影响,保证所选的糖尿病患者年龄均在45~65岁,每日的饮食控制也都基本相同,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常规的糖尿病治疗措施,实验组除了采取常规的糖尿病治疗措施之外,还由专业的护士进行护理干预措施。
经过2个月治疗之后对两组人员用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并且对两组人员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经过2个月的观察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焦虑自评表的平均得分为40.65,抑郁自评表的平均得分为38.23分,空腹血糖平均为5.34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为7.42 mmol/L,对照组焦虑自评表平均得分为50.76分,抑郁自评表平均得分为55.93分,空腹血糖平均值为7.52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值为10.52 mmol/L。
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以及血糖的高低,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焦虑;血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糖尿病最近几年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作为一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糖尿病的病因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患者除了会有患病之后的临床症状之外,在心理上也会变得焦虑抑郁,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糖尿病没有特效药,一旦患病就必须终身治疗。
针对这一严峻的情况,该院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分组进行了护理干预的探究,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合理安排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等干预方式,得出结果,现报道如下。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前患者焦虑的影响
郭艳玲; 王颖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
【年(卷),期】2009(004)012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前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有效的干预方法。
方法将125例存在焦虑(SAS≥50分)的手术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腹式呼吸训练、音乐治疗等多元化护理干预。
手术前一天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SAS测评。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
【总页数】1页(P57)
【作者】郭艳玲; 王颖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牡丹江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前患者焦虑的影响 [J], 郭艳玲;刘亚茹;王颖
2.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徐妹
3.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前患者焦虑的影响 [J], 郭艳玲;王颖
4.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前患者焦虑的影响 [J], 郭艳玲;王颖
5.耳穴埋针对手术前患者的镇静作用及对熵指数与脑功能的影响 [J], 郭琛;林函;季灵正;周艳瑾;陈良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缓解焦虑的八种方法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感受到焦虑,频繁出现焦虑症状,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如何缓解焦虑呢?下面将介绍八种方法。
一、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方法。
当人处于焦虑状态时,身体会反应出不规律的呼吸节奏。
通过深呼吸,可以使心率变慢、心情得到平静。
建议使用腹式呼吸,即从腹部吸气,同时放松胸部和颈部。
尽可能将呼吸慢下来,同时集中注意力于呼吸上,缓解自身的焦虑情绪。
二、运动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方法。
它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释放压力。
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能够给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感。
此外,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因为身体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运动计划。
三、冥想冥想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达到放松和沉静的状态。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集中注意力于内在自我,找到自我和谐感,让焦虑情绪得到释放。
冥想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呼吸冥想、正念冥想等。
四、音乐音乐也是一种很好的缓解焦虑的方法。
听到自己喜欢音乐能够引起愉悦感,帮助身体放松。
此外,听音乐还可以帮助注意力集中,把焦虑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逐渐达到平静的状态。
五、写日记写日记也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法。
通过写日记,可以梳理自己的思绪,把杂乱的想法整理一下。
写完后,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让自己的心情得到平静。
此外,坚持记录日记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六、寻求支持有时候,面对强烈的焦虑情绪,需要寻求他人的支持。
这可能包括找到朋友或亲人玩耍、聊天,还可以考虑去咨询心理医生,使用心理疗法来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相对而言,这些方法可能需要费用和时间,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七、培养爱好培养爱好也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法。
当人们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时,能够让自己忘记外界的压力和紧张。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提升个人生活品质。
第1篇第一章:呼吸的奥秘1.1 呼吸的定义呼吸,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生命的奥秘。
1.2 呼吸的意义呼吸对于生物体至关重要,它不仅维持了生命的存在,还保证了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作。
在人类的生活中,呼吸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1.3 呼吸的起源呼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地球生命的起源。
在地球早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较低,生物体为了适应这种环境,逐渐形成了呼吸系统。
第二章:呼吸系统2.1 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
这些部位共同构成了呼吸道的通路。
2.2 肺脏的结构肺脏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这里进行交换。
2.3 呼吸肌的作用呼吸肌包括膈肌、肋间肌等。
它们在呼吸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气体在呼吸道和肺脏之间流动。
第三章:呼吸的生理过程3.1 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肺内压力降低,外界气体进入肺脏。
3.2 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松弛,胸腔容积减小,肺内压力升高,气体从肺脏排出。
3.3 气体交换在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进入肺泡,排出体外。
第四章:呼吸与健康4.1 呼吸与健康的关系呼吸与健康息息相关。
良好的呼吸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4.2 呼吸疾病的种类常见的呼吸疾病有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4.3 呼吸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预防呼吸疾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如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对于已经患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第五章:呼吸与心理5.1 呼吸与情绪的关系呼吸与情绪密切相关。
情绪波动时,呼吸会受到影响,反之亦然。
5.2 呼吸放松法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呼吸放松法:(1)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呼吸方式对消化吸收的影响呼吸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过程之一,而消化吸收则是我们能够从食物中摄取养分并将其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尽管呼吸和消化吸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理现象,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正常的呼吸方式对消化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呼吸通过提高氧气的供应,有助于维持肠道和胃部的正常运作。
这是因为氧气是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胃肠道细胞的正常功能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以帮助它们完成食物消化和吸收所需的化学过程。
因此,充足的氧气可促进胃肠道细胞的正常运转,进而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
此外,呼吸方式还可以影响我们对食物的感知和口味。
当我们深呼吸时,我们的味觉感知能力会得到提高。
这是因为鼻腔中的气味感受器官能够更好地接收到食物释放出的气体分子,进而加强我们对食物的感知。
呼吸方式对食物的感知有直接影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感冒或鼻塞时往往会觉得食物没有以前那么美味。
而对于消化吸收来说,正常和深呼吸方式对胃酸的生成也有影响。
深呼吸能够帮助改善胃酸的生成,从而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胃酸是胃内消化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正常的胃酸水平能提供适宜的消化环境,有助于蛋白质的降解和吸收。
而呼吸不畅或浅呼吸则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量不足,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呼吸还可以影响肠道的运动。
深呼吸能够刺激腹部肌肉的运动,从而促进肠道的蠕动和蠕动速度,有助于食物的推进和消化吸收过程的进行。
相反,浅呼吸或呼吸不畅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食物滞留在肠道中的时间加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养分吸收。
总之,呼吸与消化吸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正常的呼吸方式对消化吸收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通过提高氧气供应、改善胃酸生成、增加味觉感知能力和促进肠道运动等方式,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以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运转。
除了正常的呼吸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特定的呼吸练习来进一步调节和促进消化吸收过程。
论文(设计)题目:腹式呼吸对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现在国内外研究主要在腹式呼吸对住院患者及术前患者
的情绪影响比较多见,而主要针对腹式呼吸对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
做的研究不多。而临床上,焦虑是最为常见的,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负性影响
的情绪,因此,缓解患者的焦虑对于临床的护理工作而言,显得尤其重要。缓解
患者焦虑情绪方法众多,此次选用的研究方法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相比其他
的心理疗法更简单易行,易于实施,而且和临床的实际情况接近,有很大的意义。
2)思路:在教会患者腹式呼吸前发放焦虑量表,在教会患者腹式呼吸三天后再
次发放焦虑量表教会患者通过对比两个焦虑量表的异同,得出腹式呼吸对二型糖
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
3)对象:选取住院的出现焦虑的糖尿病患者50例,年龄20~45岁,文化程度初
中以上的患者。所有纳入对象均符合1999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无精
神病史。都为通过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筛选出有明确焦虑情绪的患者。
心理干预方法:腹式呼吸放松法 具体内容:要选择一个舒服的部位,然后
把一只手放在腹部胸肋下面,吸气的时候,应该感到腹部向外移动,同是膈肌将
空气深吸入肺内。在腹式呼吸时,肩膀不动
1.练习之前选择坐着、站着或躺着,闭上眼睛,保持慢吸气3~5秒钟直到
肺部已充满气。在吸气的同时,膈肌伸展到腹部。
2.缓慢呼气3~5秒钟,在呼气的同时,膈肌靠近腹部。在腹式呼吸练习中,
吸气与呼气最好都通过鼻子。
3.在吸气与呼气时,练习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感觉上
每天训练三次,分别在早上,中午,晚上入睡前做。每次15min。
心理评价方法;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量表包
括20个条目,采用由轻至重4级评分。20个条目总分为粗分,查表可得出标准
分
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本研究主要用它测量患者的焦虑情绪变化。AS采用4级评分,
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
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l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
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注*号者,是用正性词陈述的,
按4~1顺序反向计分。
4)相关条件支持:糖尿病患者在内分泌科比较集中,可在内分泌科发放问卷,问
卷份数充足。患者入院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会出现一些焦虑的情绪,研究对象充足,
易于实施。教会患者腹式呼吸易于操作,干扰性小,易于实施,如对减轻焦虑有
作用,可应用于临床,减轻患者的焦虑。
5)进度安排:12月1号~12月 22号发放焦虑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腹式呼吸
的指导,三天后再发放量表进行对比。
12月22~29号:通过焦虑量表前后对照得出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
者的焦虑程度有何影响。
1月18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进一步修改。
2014年4月30日前,上交论文定稿
参考文献:
1) 刘书红,王红霞,赵静,李菲菲,宋崇升,陈大春,LIU Shu-hong,WANG
Hong-xia,ZHAO Jing,LI Fei-fei,SONG Chong-sheng,CHEN Da-chun 腹式
呼吸对住院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15期
2)袁瑗,庞冬.腹式呼吸训练对胸部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7):6-7.
3)徐 岩,心理干预对初发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学
杂志》 2010年3月7卷5期
4)
郭梅英; 阎克乐; 尚志恩 放松训练和腹式呼吸对应激的影响[J] 《 心理学报》2002
年04期
学生签名:
2013 年 12 月 8 日
指导教师意见:
1、同意开题( ) 2、修改后开题( ) 3、重新开题( )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