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89治疗骨转移癌的原理和适应症
- 格式:docx
- 大小:21.10 KB
- 文档页数:2
89锶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89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前列腺癌患者38例,因骨转移导致骨痛的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A组1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比卡鲁胺阻断雄激素治疗;B组2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比卡鲁胺阻断雄激素治疗并加用89Sr治疗。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的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后6周,2组患者的骨痛明显改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A组7.8、2.8,B组7.9、2.2,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分别为:A组50、74,B组50、80,P<0.05。
结论 89锶治疗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止痛药用量。
【关键词】89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灶骨痛【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146-0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由此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有效减少骨转移灶、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工作。
笔者总结38例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并伴不同程度骨痛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取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8例,年龄59-84岁,平均71.5岁,全部病例均经前列腺穿刺得以确诊,骨扫描证实至少3处以上出现转移灶,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骨痛症状,骨痛以隐痛和酸胀痛为主,少数出现剧痛而难以忍受。
大部分患者长期或间断服用止痛药物(双氯芬酸、曲马多等),1例患者间断使用芬太尼贴剂。
由于骨痛致患者食欲、睡眠质量不同程度下降。
所有病例行盆腔三维CT、腰椎正侧位片,PSA等检查,1.2 治疗方法与放射性核素89Sr的用法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①A组1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比卡鲁胺(50mg,每日1次)阻断雄激素治疗;②B组2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术后口服比卡鲁胺(50mg,每日1次)阻断雄激素,去势后1周加用89Sr治疗。
锶-89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一切问题都在这里!癌症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65%~80%的恶性肿瘤晚期会发生骨转移,其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好发于中老年,男女比例约为3:1。
临床上,80%以上的骨转移癌来源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
多数病例为多发骨质破坏,脊柱、骨盆和长骨干骺端是骨转移癌的好发部位。
一、骨转移癌及骨痛会给患者造成哪些不良影响?由骨转移癌引起的相关骨事件包括骨痛(50%~90%)、病理性骨折(5%~40%)、高钙血症(10%~20%)、脊柱不稳和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其中,骨痛发生率最高,多为顽固性、持续性的剧烈疼痛,患者会感到极度不适,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相关的综合治疗费用,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骨转移癌及骨痛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骨转移癌属于晚期病变,以姑息治疗为主,治疗目标包括3 个方面: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2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3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临床上,针对骨转移癌及骨痛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外放射治疗)、化疗、药物(双膦酸盐、止痛药、激素及中医中药等)、营养支持治疗和放射性核素治疗。
外科手术主要目的是防止和治疗病理性骨折;放疗适用于单发病灶,可有效缓解骨痛,控制局部病变的发展,但在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应用受限;化疗的疗效取决于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全身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往往难以耐受;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阻断病理性溶骨,可预防或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但不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止痛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但对骨转移灶本身无治疗作用,且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多。
放射性核素治疗主要用于广泛性骨转移癌患者,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可以特异性杀死骨转移肿瘤细胞,从而发挥持久的镇痛作用。
氯化锶[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7T15:49:28.1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作者:张洪涛[导读]张洪涛(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氯化锶[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
方法:选取选择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
患者均采用氯化锶[89Sr]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药物止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并发症,总结临床治疗经验。
结果:32例患者利用氯化锶[89Sr]治疗大部分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发现这类药物对乳腺癌与前列腺癌效果更好,部分患者出现了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好转,未见器官明显衰竭。
结论:氯化锶[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明显,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氯化锶;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止痛效果分析骨转移大多是有某些晚期恶性肿瘤转移到骨组织,患者往往需要忍受巨大的疼痛,前列腺癌是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之一【1】。
恶性骨肿瘤转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局部的浸润和血液系统的转移,患者往往病情进展快,疼痛剧烈。
恶性骨肿瘤往往采用放疗与化疗结合进行治疗,针对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可以使用氯化锶[89Sr]治疗【2】。
氯化锶[89Sr]是临床上常见的放射性核素,它能够作用于骨组织中,通过β射线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临床实验还证明这类放射性元素针对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导致的骨转移效果较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减缓疼痛【3】。
本文就通过研究分析氯化锶[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选择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
氯化锶[89Sr]治疗鼻咽癌广泛性骨转移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7-02-28T15:47:54.197Z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6月作者:张金山毛哲玉周俊伟饶丹[导读] 恶性肿瘤骨转移有两种放射治疗方法:体外照射和放疗性核素治疗。
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黄石市435000[摘要] 目的探讨氯化锶[89Sr]注射液治疗鼻咽癌广泛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鼻咽癌广泛性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氯化锶[89Sr]注射液治疗后疼痛缓解率90%。
结论氯化锶[89Sr]注射液治疗鼻咽癌广泛性骨转移疗效良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氯化锶;广泛性骨转移;疗效【分类号】: R730. 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恶性肿瘤骨转移有两种放射治疗方法:体外照射和放疗性核素治疗。
外放射治疗是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不适合广泛性(多发灶)的治疗。
放射性药物导向治疗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定向聚集于骨转移灶的特性,借助其发射β射线产生电离辐射效应,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延长生存期) [1] 。
临床上应用的药物为氯化锶[89Sr]注射液,其特点给药剂量低,毒副作用小,疗效维持时间长。
2009年至2014年,我科用氯化锶[89Sr]注射液治疗鼻咽癌广泛性骨转移患者10例,疗效好,现汇报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鼻咽癌广泛性骨转移患者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53岁,均为鳞状细胞癌,经骨放射性扫描(ECT)和CT扫描,提示全身多发性骨转移,其中6例脊柱多处转移和肋骨多处转移,3例脊柱多处转移和肋骨多处转移及骨盆诸骨转移,1例肋骨多处转移和肱骨转移。
2.治疗方法:治疗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及大小便常规检查,并做全身骨显像检查及CT和(或)MRI确诊。
要求用药前停止化疗及体外照射治疗1个月以上,低钙饮食2周以上。
89sr的衰变89Sr的衰变89Sr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其核外层结构为38个电子和51个中子。
由于其核外层电子结构不稳定,89Sr会经历衰变过程,释放出射线并转变成其他元素。
89Sr的衰变是通过β-衰变方式进行的。
β-衰变是指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并释放出一种高能量的负电子。
在89Sr的衰变过程中,一个中子会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同时释放出一种叫做β-射线的高能射线。
β-射线是一种带负电荷的高能电子,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它能够穿透金属、塑料等物质,但会在穿透过程中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物质的电离和激发。
这种电离和激发作用会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对于89Sr这样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物,需要谨慎处理和控制。
89Sr的衰变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其衰变速率可以通过半衰期来描述。
半衰期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原子核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
对于89Sr来说,其半衰期约为50.5天。
这意味着在50.5天内,89Sr 的衰变活性会减少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会继续衰变。
经过多个半衰期的衰变过程后,89Sr的活性会越来越低,最终衰变成稳定的元素。
由于89Sr的衰变速率较慢,它在医学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89Sr可以用于治疗骨转移性疾病。
骨转移性疾病是一种癌症常见的并发症,它会导致肿瘤细胞扩散到骨骼中,造成骨骼疼痛和骨骼破坏。
89Sr可以通过放射性衰变产生的β-射线,直接作用于骨转移灶,杀死肿瘤细胞并缓解疼痛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放射性核素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尽管89Sr在医学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其放射性特性,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在使用89Sr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戴上防护设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治疗后的废弃物也需要进行特殊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89Sr的衰变是通过β-衰变方式进行的,释放出β-射线,并转变成其他元素。
这种衰变过程具有一定的半衰期,可以应用于骨转移性疾病的治疗。
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之一是容易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不仅会导致骨疼痛和骨折,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唑来膦酸联合89Sr。
唑来膦酸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转移的药物,其作用是阻断骨吸收过程中的酶活性,从而减轻骨转移疼痛和骨质疏松。
而89Sr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其释放出的β射线能够有效杀灭癌细胞。
唑来膦酸联合89Sr可以同时起到减轻骨转移症状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为了评估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了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另一组则接受了单独的唑来膦酸治疗。
经过12个月的随访,我们发现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组的患者相对于单独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组,在骨转移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具体而言,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组的患者在骨疼痛的缓解、骨折的发生率和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我们还观察到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组的患者在肿瘤生长方面也有着较好的疗效。
这是因为89Sr释放的β射线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不仅可以缓解骨转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这一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对于不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适应症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以帮助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评价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5-12-21T15:29:39.5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0期供稿作者:卢汝虹张静岫[导读]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氯化锶【89Sr】对骨转移癌疼痛有良好的疗效,并且毒副作用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650021【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并总结了护理经验。
方法 2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给予氯化锶【89Sr】静脉注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疼痛情况。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注射前心理护理、放射防护知识宣教、不良反应及应对护理措施等。
结果,经氯化锶【89Sr】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84%,未出现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反应。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本治疗的了解和认识,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
结论:氯化锶【89Sr】对骨转移癌疼痛有良好的疗效,并且毒副作用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氯化锶【89Sr】;骨转移;疼痛缓解;护理恶性肿瘤晚期若发生骨转移后,绝大多数患者(70%)会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疼痛。
其主要治疗作用是缓解肿瘤骨转移所指的剧烈疼痛,同时还可以通过直接辐射癌细胞。
我科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患者25例,止痛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患者资料:本组恶性肿瘤伴骨转移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1—78岁,平均59岁。
其中乳腺癌11例,肺癌6例,鼻咽癌8例。
治疗前病理检查已确诊为恶性肿瘤,经全身骨显像提示为多发性转移。
1、2治疗前准备及用药方法:患者用药前应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化验,并做全身骨显像检查,要求用药前停止化疗及放疗1个月以上,低钙饮食2周以上。
所用氯化锶【89Sr】注射液均有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物理半衰期为50.56d,放出纯β射线,能量为14.6Mve,无γ射线释放,在组织中射程是5mm。
治疗方法非常简单: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后,将抽吸好的氯化锶【89Sr】原液直接缓慢静脉注射即可,所有病人按1.48X108Bq(4mci)剂量用药。
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骨转移是其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而且常常是患者死亡的原因。
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是非常重要的。
唑来膦酸和89Sr是当前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重要药物,本文将探讨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第一,唑来膦酸和89Sr的药理作用
唑来膦酸是一种氮杂磷酸盐类药物,能够与骨钙化相关的晶体表面结合并抑制钙离子的析出,减少了骨的破坏和疼痛。
而89Sr是一种β射线放射性同位素,能够积聚于骨转移灶处,通过放射性分解和β粒子的发射,对骨转移灶进行破坏和杀伤。
临床研究表明,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任一种药物。
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组在缓解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
而且,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治疗安全性更高。
唑来膦酸和89Sr联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机制主要在于两者的药理作用相互补充。
唑来膦酸能够减少骨的破坏和疼痛,而89Sr能够对骨转移灶进行破坏和杀伤。
唑来膦酸还能够改善骨转移患者的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从而增强了89Sr的治疗效果。
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并不断完善治疗方案,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锶的科学意义和用途锶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Sr,原子序数为38。
锶在自然界中大部分以锶矿石的形式存在,包括锶铝石、锶石膏、锶长石等。
锶有着广泛的科学意义和用途,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锶的科学意义和用途。
首先,锶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锶的放射性同位素锶-89被广泛应用于骨转移性癌症的治疗和疼痛缓解。
锶-89以其放射性衰变来产生β粒子辐射,可以局部辐射骨病灶,从而提供疼痛的缓解和对癌细胞的破坏。
此外,锶化合物也可以用作构建骨骼替代材料以强化人工关节和牙科植入物的材料。
锶在这些应用中能够提高人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从而促进人工关节和牙科植入物与人体组织的融合。
其次,在材料科学领域,锶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锶化合物可以用作各种陶瓷材料的增强剂,如氧化锶可以改善铝陶瓷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此外,锶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制备光电材料,如锶钛酸钡用于制备铅锆钛酸铁电材料,这些材料在光电子器件和传感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锶-90同位素也被广泛应用于热电转换和辐射源中,这些应用对于能源转换和辐射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环境科学领域,锶被用作地球化学和环境污染的指示物。
由于锶在大气、水和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和地球物质循环有关,通过对锶同位素比值的测量,可以研究地壳的成分和演化。
锶的同位素比值还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的水体源和水动力学过程,以及追踪环境中的污染物。
因此,锶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中。
总结起来,锶具有广泛的科学意义和用途。
在医学领域,锶被用于癌症的治疗和疼痛缓解,以及人工关节和牙科植入物的材料加强剂。
在材料科学领域,锶被用于制备陶瓷材料和光电材料,以及热电转换和辐射源中。
在环境科学领域,锶被用作地球化学和环境污染的指示物。
这些应用展示了锶在多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力,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SR89骨转移原理是骨转移灶可以大量摄取锶-89进入组织内,通过产生β射线杀伤癌细胞,从而起到控制骨转移癌的病变以及止痛作用。
锶-89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它与钙极其相似,所以可以被溶骨性骨转移的病变骨摄取进入骨内。
并且锶-89可以释放β射线,这种射线可以在病变骨处持续发挥直接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射线辐射作用,起到放疗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减轻局部疼痛等症状。
锶-89治疗使瘤体缩小,减轻了受累骨膜和骨髓腔的压力;同时辐射生物效应干扰了神经末稍去极化的过程,影响了疼痛信号的传导;此外,辐射生物效应抑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炎性疼痛介质的产生,这些都是锶-89治疗缓解骨痛的可能机制。
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生理特点之一是易于出现骨转移。
骨转移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和病情严重程度,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如何有效地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成为了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唑来膦酸和89Sr分别是当前治疗骨转移的常用药物,据报道,联合应用两者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效果显著。
本文旨在探讨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意义。
一、唑来膦酸和89Sr的作用机制唑来膦酸是一种氮杂环膦酸盐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骨钙化作用,从而减少骨转移部位的骨吸收。
而89Sr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其主要通过放射性照射作用杀伤骨转移部位的肿瘤细胞,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1. 疼痛缓解研究表明,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骨痛。
唑来膦酸通过抑制骨吸收,减少骨转移部位的骨破坏,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而89Sr的放射性照射作用可以杀伤骨转移部位的肿瘤细胞,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
唑来膦酸联合89Sr 的联合治疗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2. 骨转移部位的改善3. 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4. 患者生存期的延长1. 提高治疗效果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显著,其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骨转移部位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 降低并发症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可以减少对患者的癌症治疗的需求,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3. 降低治疗成本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改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病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临床工作者能够充分重视唑来膦酸联合89Sr的联合治疗,并积极推广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氯化锶(89SrCl2)在肿瘤多发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护理总结了20例89Sr在肿瘤多发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护理,20例患者均经全身SPECT骨扫描证实肿瘤全身多发骨转移,顽固性骨疼痛,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经89Sr治疗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89Sr是放射性药品,正确的用药和护理是安全和疗效的保障。
标签:氯化锶;骨转移;疼痛;护理由于骨骼血供丰富,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发生骨转移后,由于骨内膜和骨外膜受到肿瘤生长产生的张力以及肿瘤直接累及骨膜,多数患者伴有剧烈的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治疗骨转移性疼痛的方法多样,但均各有其局限性。
89Sr是一种发射纯β射线的放射性药物,它具有良好的亲骨性,通过直接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后可高浓度浓聚于骨代谢异常活跃的病灶部位,利用89Sr 发射的射线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对于多种肿瘤骨转移产生的疼痛有显著疗效。
现将20例患者的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7-84岁,平均年龄66岁。
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8例,肺癌骨转移4例,乳腺癌骨转移3例,甲状腺癌骨转移2例,食道癌骨转移2例,直肠癌骨转移1例。
20例患者均经SPECT全身骨扫描或/和X线、MRI确诊全身多处骨转移,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痛。
2.方法①操作者穿防护衣,戴防护眼镜、手套。
②拆除药品外包装,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浓度等信息,检验合格证粘贴于治疗同意书,核对患者信息。
③将用物带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④测量患者心率、呼吸、血压。
⑤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确定针头在血管内,用5ml注射器抽取89Sr3-4mCi缓慢静脉注射,时间大于3分钟。
⑥注射完毕,连接生理盐水冲洗针头内残留药品后拔针。
⑦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再次测量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并记录。
⑧整理用物,将用过的物品按放射性废物处理。
3.护理3.1患者准备患者均经SPECT骨扫描或/和X线、MRI等证实肿瘤骨转移,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
锶89治疗骨转移癌的原理和适应症
锶89是钙族元素,为一种亲骨性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后同钙一样参加骨矿物质的代谢过程,静脉给药后,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内的摄取率大于正常骨组织的2~25倍,并滞留在癌灶中,发射平均能量为1.463MeV的β射线,半衰期为50.5天,其辐射效应杀伤癌细胞,缩小病灶,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肿瘤浸润至神经丰富的骨膜,通过肿瘤机械性压迫,分泌多种致痛物质等,引起剧烈骨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服用止痛药物,临床常用的吗啡类止痛药副作用大、成瘾性强、耐受性差等缺点。
锶-89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止痛效果非常显著,注射后10天左右得到明显的止痛效果,半数以上完全消痛,并且能维持3~6个月,改善生存质量。
因为锶-89是纯β核素,所以对周围环境以及家人的辐射危害极小,而且对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白细胞或血小板减低,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
临床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可以直接到我科咨询或接受治疗,治疗前准备有:
(1)全身骨显像,
(2)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化验,
(3)近期化疗的患者需要1~2周间隔,
(4)低钙饮食。
锶-89治疗方法非常简便,建立静脉通路后直接静脉推注即可,一般用药剂量为3~5毫居里,每3个月进行重复治疗,治疗次数不限。
治疗后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少数患者注射后2~3天有轻度骨痛增加,一般2周开始骨痛逐渐改善,维持数月。
放射性核素锶-89是一种重要的骨转移治疗手段,有助于缓解骨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锶-89虽然为全身给药,但能聚集有骨转移灶内的活性成骨组织中,是一种有效的骨肿瘤的内照射治疗剂。
89Sr是一个发射纯β射线的能量为
1.46MeV,半衰期为50.5天。
注射后很快由骨摄取,在正常骨内的生物半衰期为14天,在转移灶内的生物半衰期大于50天。
89Sr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利用其发射β射线杀死癌细胞来镇痛,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临终前的痛苦;另一目的是使骨转移灶缩小或消失,以缓解病情,延长病人的生命。
锶-89对周围环境以及家人的辐射危害极小,而且对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白细胞或血小板减低,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
临床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治疗前准备有:
(1)全身骨显像,
(2)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化验,
(3)近期化疗的患者需要1~2周间隔,
(4)低钙饮食。
锶-89在建立静脉通路后直接静脉推注即可,一般用药剂量为3~5毫居里,每3个月进行重复治疗,治疗次数不限。
治疗后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少数患者注射后2~3天有轻度骨痛增加,一般2周开始骨痛逐渐改善,维持数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