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系统架构师:论企业应用系统的分层架构风格

2016年系统架构师:论企业应用系统的分层架构风格

2016年系统架构师:论企业应用系统的分层架构风格
2016年系统架构师:论企业应用系统的分层架构风格

论企业应用系统的分层架构风格

摘要

2015年6月,我所在的公司为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开发了行贿犯罪档案互联网查询系统的产品,我担任系统架构师职务,主要负责软件架构和安全体系设计的工作,该项目是基于互联网,为单位、企业和个人等公众群体提供7*24小时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申请服务,同时兼顾预防宣传工作的网站系统。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以行贿犯罪档案互联网查询系统为例,论述企业应用系统的分层架构风格,首先,分析了两层架构和三层架构,讨论三层架构中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设计过程和实施方法,最后说明了采用三层结构带来的效果。经过项目组近半年的努力,本产品已顺利开发完成,目前,已在浙江、云南等多个省上线使用,取得客户和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正文

随着应用中间件与Web 技术的发展,分层架构风格的设计和使用越来越流行。2015年6月,我所在的公司为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开发了行贿犯罪档案互联网查询系统的产品,我担任系统架构师职务,主要负责软件架构和安全体系设计的工作。

1.项目概述

全国检察机关在检察专网已全面完成全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建设,作为政府采购和招标审查的必经关口,将有行贿犯罪记录者拒之“门”外,大大降低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领域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几率,为有效预防贿赂、震慑犯罪提供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检察专网与互联网物理相互隔离,单位、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公众群体需要到检察院现场申请查询,不便于申请查询工作及时开展。而且随着申请查询量越来越大,各级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院受人力限制,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建设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IBCRQ),为单位、企业和个人等公众群体提供实时、高效、方便的行贿犯罪

档案查询服务,是互联网+智慧检察的深度融合,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IBCRQ 系统包括用户注册、个人查询申请、单位自查申请、单位查他申请、异议复核申请、排号管理、数据交换等业务层次模块,实际使用时,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是否需要用户注册、排号管理等模块自由组合,限于篇幅,在此我们不再详细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

IBCRQ 系统的实现采用Java 语言平台进行编码,由于Java 语言的跨平台性,服务器操作系统可以自由选择windows 2008+和Redhat linux 6.5+进行应用部署,操作系统上安装TOMCAT 应用中间件,并使用Nginx 实现网站动静分离访问,数据访问层主要使用MYSQL 主从复制、Atlas 读写分离的架构,充分考虑系统的分布式部署,支持系统访问的高并发、高可用。

2. 两层与三层架构分析

企业应用系统都是分层的,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两层与三层两种常用的架构风格。

两层架构应用软件的模型

两层结构的软件模型由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端构成。特点是数据库访问和用户业务逻辑判断放在一起,用户界面层直接调用数据访问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放在同一个项目中实现,因此两层结构难以适应需求的变化、不易维护、安全性差,当数据库或用户界面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开发整个系统。 用户界

面 应用逻辑 数据库服务器

SQL 语言

典型的三层架构应用软件的模型

三层结构则由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构成。表示层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业务层负责关键业务的处理和数据传递,数据访问层实现数据访问。优势是当数据库或用户界面发生改变是不需要重新开发,只做简单的调整即可。

3. 应用实例

在设计IBCRQ 系统时,我们充分考虑各个检察机关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些差异,采用典型的三层架构应用软件的模型。

1) 表示层

表示层WEB 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操作界面,主要管理用户界面的呈现和行为,显示数据和捕获数据,向业务逻辑层发送用户输入,从业务逻辑层接收结果,并向用户提示错误信息等。

在表示层中,我们采用html 实现页面输出,HTML 结合Java Script 作为客户端开发语言,html+Javascript 的平台无关性,能方便地实现页面的表示。我们还采用了Bootstrap 前端CSS 的开源框架,实现pc 、平板、手机多浏览器的兼容和响应式布局。另外,作为提供互联网访问的网站系统,表示层需要考虑界面的响应速度,我们主要采取的策略有减少页面的请求数量,HTML 、JS 、CSS 、表示层

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

数据库 数据库

……

image压缩和合并等。

在专业分工中,我们将表示层划分为前端开发,主要使用的编辑软件和调试工具有WEBSTORM、HTTP WATCH、WEB前端开发助手、CHROME浏览器等,通过这些工具软件极大的提高了前端开发的效率。

( 2)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BLL利用业务规则对业务对象编码。主要从表示层接受请求,根据相关的业务规则处理请求、从数据访问层获取数据或将数据发送到数据访问层、将处理结果传递回表示层。

业务逻辑层主要采用了AspectJ、Jackson等先进的技术。AspectJ是易用的、功能强大的aop编程语言,它对代码非侵入式实现模块化横切关注点,项目中主要用于错误检查和处理,记录审计日志等。Jackson可以轻松的将Java对象转换成json对象,同样也可以将json转换成Java对象,简单易用并且性能较高,项目用于将业务逻辑层的计算结果传递回表示层,达到重用业务逻辑的分层设计目的。

( 3) 数据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DAL执行从数据库获取数据或向数据库发送数据的命令。主要从业务逻辑层接收请求,构建SQL语句,从数据库获取数据或向其发送数据、将数据库查询结果返回到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主要采用了Druid、Atlas、Db2java等先进的技术。Druid则提供了一个高效、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好的数据库连接池。通过StatFilter插件能够详细统计SQL的执行性能,可用于线上分析数据库访问性能,还提供数据库密码加密功能,从而减少安全问题出现;数据库采用复制技术,利用Atlas实现MYSQL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增强数据库的性能和高可用性;Db2java将表、视图

和SQL生成JAVA类提供数据的读取、写入、更新、删除操作,也就是只需配置数据库连接即可将表、视图、SQL转换为业务层可调用的接口。

在概要设计阶段,我们使用了一些计算机辅助开发工具,比如使用了Sybase PowerDesigner 工具设计了实体关系图和物理模型图,然后直接生成后台数据库中的基本表结构,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实践证明,在软件项目中,使用分层架构风格能有效的分离思维逻辑、加强团队分工、重用业务逻辑和数据,为项目节省开发和维护成本,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易扩展性,便于移植等优点。经过项目组近半年的努力,本产品已顺利开发完成,目前,已在浙江、云南等多个省上线使用,取得客户和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张建刚 2016年10月30日

2017年下半年 系统架构设计师 综合知识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7年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上午试卷 (考试时间9:00~11:30共150分钟) 请按下述要求正确填写答题卡 1.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正规2B铅笔在你写入的准考证号下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75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空格1分,满分75分。 3.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解答,在答题卡相应序号下填涂该选项。 4.解答前务必阅读例题和答题卡上的例题填涂样式及填涂注意事项。解答时用正规2B铅笔正确填涂选项,如需修改,请用橡皮擦干净,否则会导致不能正确评分。 例题 ●2017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日期是(88)月(89)日。 (88)A.9 B.10 C.11 D.12 (89)A.4 B.5 C.6 D.7因为考试日期是“11月4日”,故(88)选C,(89)选A,应在答题卡序号88下对C填涂,在序号89下对A填涂(参看答题卡)。

●某计算机系统采用5级流水线结构执行指令,设每条指令的执行由取指令(2?t)、分析指令(1?t)、取操作数(3?t)、运算(1?t)和写回结果(2?t)组成,并分别用5个子部完成,该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为(1);若连续向流水线输入10条指令,则该流水线的加速比为(2). (1)A.1/9?t B.1/3?t C.1/2?t D.1/1?t (2)A.1:10 B.2:1 C.5:2 D.3:1 ●DMA(直接存储器访问)工作方式是在(3)之间建立起直接的数据通路。 (3)A.CPU与外设 B.CPU与主存 C.主存与外设 D.外设与外设 ●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的特点不包括:(4)。 (4)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尽量少 B.寻址方式尽量丰富,指令功能尽可能强 C.增加寄存器数目,以减少访存次数 D.用硬布线电路实现指令解码,以尽快完成指令译码 ●以下关于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5)。 (5)A.RTOS不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及裁剪 B.RTOS可以根据应用环境的要求对内核进行裁剪和重配 C.RTOS的首要任务是调度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完成实时控制任务 D.RTOS实质上就是一个计算机资源管理程序,需要及时响应实时事件和中断 ●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环图,记为:→={(Pi,Pj)|Pi must complete before Pj may strat}。假设系统中进程P={P1,P2,P3,P4,P5,P6,P7,P8},且进程的前驱图如下:

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复习精华[绝对精品]

2017系统架构:系统架构师是怎样炼成的 坦率的讲,除了少数对开发程序极其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编程者来说,对于大多数开发人员,写代码只是他们未来获得职业提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积累阶段,在做开发的时间里,他们会积极学习各种知识,经验,培养自己的商业头脑,包括扩展自己各方面的资源,这些积累会为他们未来成为管理者或创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成为架构设计师是广大开发者职业发展道路之一,架构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职业?需要具 备什么基本能力?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架构设计师以及架构设计师需要关注哪些容? 针对有关问题,本期我们为您采访了(微软认证专家,系统分析员,希赛顾问团顾问,中国 计算机学会会员) 友邦,他会就相关问题与大家分享他的看法。 “在我工作的六年多时间里,除了第一年是纯粹编码以外,其余时间都在做和架构设计有 关的工作,当然也还一直在写各种各样的代码。”友邦认为架构设计可能看起来很神秘,新 入门或没有架构设计经验的程序员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但其实架构设计是 件很容易的事,它只是软件系统开发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整个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以及变 更还涉及到很多事情,包括技术、团队、沟通、市场、环境等等。 同时,友邦表示,虽然架构设计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大多数没有架构设计经验的程 序员想象中的画画框图那么简单。把几台服务器一摆,每一台服务器运行什么软件分配好, 然后用网络连接起来,似乎每个企业级应用都是如此简间单单的几步。但现实生活中的软件 系统实实在在可以用复杂大系统来形容,从规划、开发、维护和变更涉及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架构设计就是要在规划阶段都把后面的事情尽量把握进来,要为稳定性努力,还要为可维护性、扩扩展性以及诸多的性能指标而思前想后。除了技术上的考虑,还要考虑人的因素,包括人员的组织、软件过程的组织、团队的协作和沟通等。 另外,架构设计还需要方法论的指导。友邦强调,这些方法论的思路包括,至上而下的分 析,关注点分离,横向/纵向模块划分等。有时候觉得架构设计决策就像是浏览Google Earth,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对问题的分解是软件思维的基本素质,可以有横向分解、纵向分解以及两者的结合。能不能有效快速准确的分解问题,是软件开发人员需要 首先训练的项目。另外,架构设计中图形化的工具非常有用,它能把系统的结构和运作机制 以图形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架构设计就是画框图的误会。再者,架构设计是一个工程性质的工作,对当事人的实际从业经验要求较高。只有对市场上的各种技术有 较全面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设计出一个尽可能满足各种设计约束的架构。 在谈到架构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上,友邦认为架构师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是个技 术主管。因为他必须清楚什么是可以实现的,实现的方式有哪些,相应的难度怎么样,实现出来的系统面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等一系列指标。另外,需要对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服务等设计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可以快速的察觉出实现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重构)方案(也就是通常说的反模式)。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开发实践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单从书本 上很难领会到,就算当时理解了也不一定能融会到实践中去。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各种系统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2012.07.30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完整版)系统架构师个人简历

系统架构师个人简历 求职意向 希望岗位:技术总监、项目经理、系统架构设计师工作年限:10年 职称:高级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 工作经历 xx年3月至今xx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 主要工作是: 负责公司的项目产品规划、产品开发方向、项目研发管理及控制: 1、组织并制定相关技术体系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2、负责组织公司开发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指导并审核公司产

品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 3、协调技术部与销售部之间的工作,包括任务复杂度、任务处理时间等方面的协调; 4、对客户提出的开发需求进行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关开发计划; 5、对项目开发进度进行监督,并对各项目进行最后的质量评估。 xx年3月xx年7月xx有限公司,担任系统架构设计师。 主要工作是: 1、负责公司软件项目的架构、总体设计、需求分析设计;

2、编写技术标准、设计文档; 3、负责新技术研发,软件技术指导和监控; 4、负责公司员工培训; 5、参与软件项目管理、测试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xx年3月xx年7月xx有限公司,担任开发经理。主要工作是:负责公司ERP软件管理与开发;负责与速达软件的合作开发,项目顾问;与客户交流、谈判;软件实施顾问。 xx年3月xx年7月xx有限公司,担任开发组长。主要工作是:

1、负责项目的架构、开发和管理; 2、负责数据库、Internet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及其开发; 3、负责监督团队的开发,以及开发人员的培训,为公司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4、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至少3个以上的大中型软件项目。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重庆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的连 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2012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试题Ⅱ分析与解答

2012年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试题Ⅱ分析与解答 (总分75,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一论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方法及应用 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Architecture-Based Software Design,ABSD)方法以构成软件架构的商业、质量和功能需求等要素来驱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ABSD是一个自顶向下,递归细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它以软件系统功能的分解为基础,通过选择架构风格实现质量和商业需求,并强调在架构设计过程中使用软件架构模板。采用ABSD方法,设计活动可以从项目总体功能框架明确后就开始,因此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开发一些不能预先决定所有需求的软件系统,如软件产品线系统或长生命周期系统等,也可为需求不能在短时间内明确的软件项目提供指导。 请围绕“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及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开发的、采用ABSD方法的软件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结合项目实际,详细说明采用ABSD方法进行软件开发时,需要经历哪些开发阶段?每个阶段包括哪些主要活动? 3.阐述你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 试题一写作要点 一、论文中要具体介绍项目的背景与总体需求、系统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你所承担的实际工作。 二、采用ABSD方法进行软件开发时,需要经历架构需求、架构设计、架构文档化、架构复审、架构实现和架构演化六个阶段。 1.架构需求阶段需要明确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其主要活动包括需求获取、标识构件和架构评审。 (1)需求获取活动需要定义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够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功能需求。与此同时,还要获得软件质量属性,满足一些非功能性需求。 (2)标识构件活动首先需要获得系统的基本结构,然后对基本结构进行分组,最后将基本结构进行打包成构件。 (3)架构需求评审活动组织一个由系统涉众(用户、系统分析师、架构师、设计实现人员等)组成的小组,对架构需求及相关构件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所获取的需求是否真实反映了用户需求,构件合并是否合理等。 2.架构设计阶段是一个迭代过程,利用架构需求生成并调整架构决策。主要活动包括提出架构模型、将己标识的构件映射到架构中、分析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系统架构和架构设计评审。 3.架构文档化的主要活动是对架构设计进行分析与整理,生成架构规格说明书和测试架构需求的质量设计说明书。 4.在一个主版本的软件架构分析之后,需要安排一次由外部人员(客户代表和领域专家)参加的架构复审。架构复审需要评价架构是否能够满足需求,质量属性需求是否

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2012下半年Ⅰ

[真题] 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2012下半年Ⅰ 案例分析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架构风格的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某软件公司为其新推出的字处理软件设计了一种脚本语言,专门用于开发该字处理软件的附加功能插件。为了提高该语言的编程效率,公司组织软件工具开发部门为脚本语言研制一套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工具开发部门根据字处理软件的特点,对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了需求分析,总结出以下3项核心需求: (1)集成开发环境需要提供对脚本语言的编辑、语法检查、解释、执行和调试等功能的支持,并要实现各种功能的灵活组合、配置与替换。 (2)集成开发环境需要提供一组可视化的编程界面,用户通过对界面元素拖曳和代码填充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功能插件核心业务流程的编写与组织。 (3)在代码调试功能方面,集成开发环境需要实现在脚本语言编辑界面中的代码自动定位功能。具体来说,在调试过程中,编辑界面需要响应调试断点命中事件,并自动跳转到当前断点处所对应的代码。 针对上述需求,软件工具开发部门对集成开发环境的架构进行分析与设计,王工认为该集成开发环境应该采用管道.过滤器的架构风格实现,李工则认为该集成开发环境应该采用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的架构风格来实现。公司组织专家对王工和李工的方案进行了评审,最终采用了李工的方案。 第1题: 请用200字以内的文字解释什么是软件架构风格,并从集成开发环境与用户的交互方式、集成开发环境的扩展性、集成开发环境的数据管理三个方面说明为什么最终采用了李工的设计方案。________ 参考答案: 软件架构风格是指描述特定软件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组织方式描述了系统的组成构件和这些构件的组织方式,惯用模式则反映众多系统共有的结构和语义。从集成开发环境与用户的交互方式看,用户通常采用交互式的方式对脚本语言进行编辑、解释执行与调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的架构风格能够很好地支持交互式数据处理,而管道.过滤器架构风格则对用户的交互式数据处理支持有限。从集成开发环境的扩展性来看,系统核心需求要求实现各种编辑、语法检查、解释执行等多种功能的灵活组织、配置与替换。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的架构风格,以数据格式解耦各种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可以灵活定义功能之间的逻辑顺序。管道。过滤器架构风格同样以数据格式解耦数据处理过程之间的依赖关系,但其在数据处理逻辑关系的灵活定义方面较差。从集成开发环境的数据管理来看,集成开发环境需要支持脚本语言、语法树(用于检查语法错误)、可视化模型、调试信息等多种数据类型,并需要支持数据格式的转换。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的架构将数据存储在统一的中心存储器中,中心存储器能够表示多种数据格式,并能够为数据格式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1.文档简介 [本节主要是描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的目的、范围、相关术语、参考资料和本文档的摘要性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文档,是符合现代软件工程要求的概要设计。] 1.1 目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将从设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综合的描述,使用不同的视图来描述其不同方面。在本小节中,将对该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明确该文档针对的读者群,指导他们正确的地使用该文档。] 1.2 范围 [说明该文档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以及将影响的内容。]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与其它文档一样,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1.4参考资料 [在这一小节中,应完整地列出该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对于每个引用的文档都应该给出标题、标识号、日期以及来源,为阅读者查找这些文档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 1.5 概述 [在本小节中,主要是说明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各个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像一个文章摘要一样。同时也应该对文档的组织方式进行解释。] 2. 体系结构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软件体系结构在当前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示方式。它将列举其所必需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或实施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3. 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软件体系结构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用户目标,例如,系统安全性、保密性、第三方组件的使用、可移植性、发布和重新使用。它还要记录可能适用的特殊约束: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发工具、团队结构、时间表、遗留系统等。] 4.用例视图 [本节使用用例分析技术所生成的系统用例模型,描述其中的一些用例或场景。在该模型中纳入用例或场景,应该是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部分。] [另外,在本节中还应该选择一个主要的用例,对其进行描述与解释,以帮助读者了解软件的实际工作方式,解释不同的设计模型元素如何帮助系统实现。] 5. 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主要是反映系统本质的问题领域类模型,在逻辑视图中将列出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包。而对每个子系统、包分解成为一个个类,并说明这些关键的实体类的职责、关系、操作、属性。这也是OO思想的体现,以类、类与类之间的协作、包、包与包之间的协作模型来表达系统的逻辑组织结构。] 5.1概述 [在本小节中,列出逻辑视图的顶层图,该图将反映系统由哪些包组成,每个包之间的关系与协作,以及包的层次结构。使得读者对整个软件体系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5.2影响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设计包 [在本小节中,将从逻辑视图中选择有重要意义的设计包,每个设计包有一个小节来描述,说明这些包的名称、简要的说明、该包中的主要类和相关的类图。对于包中的重要的类,还应该说明其名称、简要说明、主要职责、操作、属性等。] 6. 进程视图 [本节主要描述该软件体系结构下,系统运行态的情况。描述系统在执行时,包括哪些进程(包括线程、进程、进程组),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如何进行消息传递、接口如何。并且来说明如何进行组织。]

各种系统架构图

各种系统架构图及其简介 1.Spring 架构图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pring 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 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 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J2EE 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J2EE 环境(Web 或EJB )、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 组成Spring 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核心容器:核心容器提供Spring 框架的基本功能。核心容器的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 ,它是工厂模式的实现。BeanFactory 使用控制反转 (IOC )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Spring 上下文:Spring 上下文是一个配置文件,向Spring 框架提供上下文信息。Spring 上下文包括企业服务,例如JNDI 、EJB 、电子邮件、 国际化、校验和调度功能。

?Spring AOP :通过配置管理特性,Spring AOP 模块直接将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集成到了Spring 框架中。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使Spring 框架管理的任何对象支持AOP 。Spring AOP 模块为基于Spring 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通过使用Spring AOP ,不用依赖EJB 组件,就可以将声明性事务管理集成到应用程序中。 ?Spring DAO :JDBC DAO 抽象层提供了有意义的异常层次结构,可用该结构来管理异常处理和不同数据库供应商抛出的错误消息。异常层次结构简化了错误处理,并且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编写的异常代码数量(例如打开和关闭连接)。Spring DAO 的面向JDBC 的异常遵从通用的DAO 异常层次结构。 ?Spring ORM :Spring 框架插入了若干个ORM 框架,从而提供了ORM 的对象关系工具,其中包括JDO 、Hibernate 和iBatis SQL Map 。所有这些都遵从Spring 的通用事务和DAO 异常层次结构。 2.ibatis 架构图 ibatis 是一个基于 Java 的持久层框架。 iBATIS 提供的持久层框架包括SQL Maps 和 Data Access Objects ( DAO ),同时还提供一个利用这个框架开发的 JPetStore 实例。 IBATIS :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sql 发送的数目,提高数据层的执行效率!它需要程序员自己去写sql 语句,不象hibernate 那样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自动化的,ibatis 是半自动化的,通过表和对象的映射以及手工书写的sql 语句,能够实现比hibernate 等更高的查询效率。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学习笔记汇总

2011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学习笔记第一章 1.1.1 系统架构师的概念 现代信息系统“架构”三要素:构件、模式、规划;规划是架构的基石,也是这三个贡献中最重要的。 架构本质上存在两个层次:概念层,物理层。 1.2.1 系统架构师的定义 负责理解、管理并最终确认和评估非功能性系统需求,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架构,对整个软件架构、关键构建、接口进行总体设计并澄清关键技术细节。 主要着眼于系统的“技术实现”,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组织协调”。 要对所属的开发团队有足够的了解,能够评估该开发团队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目标和资源代价。 1.2.2 系统架构师技术素质 对软件工程标准规范有良好的把握。 1.2.3 系统架构师管理素质 系统架构师是一个高效工作团队的创建者,必须尽可能使所有团队成员的想法一致,为一个项目订制清晰的、强制性的、有元件的目标作为整个团队的动力; 必须提供特定的方法和模型作为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必须避免犹豫,必须具备及时解决技术问题的紧迫感和自信心。 1.2.4 系统架构师与其他团队角色的协调 系统分析师,需求分析,技术实现 系统架构师,系统设计,基于环境和资源的系统技术实现 项目管理师,资源组织,资源实现 由于职位角度出发产生冲突制约,不可能很好地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架构,并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 所以把架构师定位在项目管理师与系统分析师之间,为团队规划清晰的目标。 对于大型企业或项目,如果一人承担多个角色,往往容易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 1.3 系统架构师知识结构 需要从大量互相冲突的系统方法和工具中区分出哪些是有效的,那些是无效的。 1.4 从开发人员到架构师 总结自己的架构模式,深入行业总结规律。 几天的培训不太可能培养出合格的软件架构师,厂商的培训和认证,最终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市场,培养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架构的定义 定义架构的最短形式是:“架构是一种结构”,这是一种正确的理解,但世界还没太平。若做一个比喻,架构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关切者有各自的着重点,多视点的不同理解都是架构需要的,也只有通过多视点来考察才能演化出一个有效的架构。 从静态的角度,架构要回答一个系统在技术上如何组织;从变化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支持系统不断产生的新功能、新变化以及适时的重构;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架构要平衡各种和用户体验有关的指标;从运维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资源及其扩展策略;从经济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在可行的基础上降低实现成本等等 软件系统架构(SoftwareArchitecture)是关于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属性、组成要素及其之间交互关系的高级抽象。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会经历需求获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研发、系统运维等常规阶段,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就位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之间。做好软件系统架构,可以为软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体系结构支撑平台,还可以支持最大粒度的软件复用,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呢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步骤 基于体系架构的软件设计模型把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架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6个子过程,现逐一简要概述如下。

体系架构需求:即将用户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界面、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即“需求”)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并将每一个需求项目抽象定义为构件(类的集合)。 体系架构设计:即采用迭代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体系架构风格(如C/S、B/S、N层、管道过滤器风格、C2风格等)作为架构模型,然后将需求阶段标识的构件映射到模型中,分析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形成量身订做的软件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文档化:即生成用户和研发人员能够阅读的体系架构规格说明书和体系架构设计说明书。 体系架构复审:即及早发现体系架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及时予以标记和排除。 体系架构实现:即设计人员开发出系统构件,按照体系架构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构件的关联、合成、组装和测试。 体系架构演化:如果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则需相应地修改完善优化、调整软件体系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软件需求。 以上6个子过程是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通用方法步骤。但由于软件需求、现实情况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这6个子过程往往是螺旋式向前推进。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常用模式

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试题模拟 含详细答案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下午I模拟2 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软件架构设计的问题,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 某软件开发公司欲为某电子商务企业开发一个在线交易平台,支持客户完成网上购物活动中的在线交易。在系统开发之初,企业对该平台提出了如下要求。 1在线交易平台必须在1秒内完成客户的交易请求。 2该平台必须保证客户个人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安全。 3当发生故障时,该平台的平均故障恢复时间必须小于10秒。 4由于企业业务发展较快,需要经常为该平台添加新功能或进行硬件升级。添加新功能或进行硬件升级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 针对这些要求,该软件开发公司决定采用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以架构为核心进行在线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软件质量属性是影响软件架构设计的重要因素。请用200字以内的文字列举6种不同的软件质量属性名称,并解释其含义。 2、请对该在线交易平台的4个要求进行分析,用300字以内的文字指出每个要求对应何种软件质量属性;并针对每种软件质量属性,各给出2种实现该质量属性的架构设计策略。 阅读以下关于结构化软件系统建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 希赛公司拟开发一个商业情报处理系统,使公司能够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项目组经过讨论,决定采用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在系统分析阶段,为了更好地对情报数据处理流程及其与外部角色的关联进行建模,项目组成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没计思路。 3小张提出先构建系统流程图(System Flowcharts),以便更精确地反映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及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4小李提出先构建系统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s),来展现系统的处理过程和定义业务功能边界,并给出了情报分类子系统的0层和1层数据流图,后者如图所示。 项目组经讨沦确定以数据流图作为本阶段的建模手段。工程师老王详细说明了流程图和数据流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了图的数据流图中存在的错误。 3、流程图和数据流图是软件系统分析设计中常用的两种手段,请用3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流程图与数据流图的含义及其区别,并说明项目组为何确定采用数据流图作为建模手段。 4、请分析指出图所示的数据流图中存在的错误及其原因,并针对图的1层数据流图绘制出情报分类

银行软件开发-需求开发和管理-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模板11.doc

银行软件开发-需求开发和管理-系统架构设 计说明书模板11 Xxxxx架构设计 版本:V1.0 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1) 1.1编写目的(1) 1.1.1作用(1) 1.1.2预期读者(1) 1.2编写背景(1) 1.2.1系统名称及版本号(1) 1.2.2任务提出者(1) 1.2.3任务承接者及实施者(1) 1.2.4使用者(1) 1.2.5与其它系统的关系(2) 1.3文档结构(2)

1.4电子文档编写工具(2) 1.5定义说明与符号规定(2) 1.6参考资料(3) 2系统特点分析(3) 2.1用户群(3) 2.2约束(3) 2.2.1技术约束(3) 2.2.2资源约束(4) 2.2.3时间约束(4) 2.2.4未来系统规划(4) 2.2.5已有系统状况(5) 2.3名词解释(5) 3系统技术架构(6) 3.1架构分析(6) 3.2运行环境(6) 3.2.1硬件平台(6) 3.2.2软件平台(6)

3.2.3系统部署架构(7) 3.3系统整体结构概述(7) 4关键技术(7) 4.1ET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施方法(7) 5.1并行开发(7) 5.2分阶段测试(8) 5.2.1报表打印测试(8) 5.2.2数据计算正确性测试(8) 5.2.3系统处理性能测试(9)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1.1作用 【说明】《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是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基础上,通过我方与用户方反复沟通形成的。它必须充分反映《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用户需求,如有改动必须征得用户的认可。它将作为项目验收时重要的的标准和依据。 从另一方面讲,它又是开发人员在下一阶段进行系统详细设

架构设计之分层架构

架构设计之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的好处:1、它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点分离,利于各层逻辑的重用;2、它规范化了层间的调用关系,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3、如果层间接口设计合理,则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也不是什么难事。 常见模式:展现层、业务层、数据层(三层架构) 一、层的职责 a)展现层,或称为表现层,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主用户提 供一种交互工操作的界面。 b)业务层,或称为业务逻辑层,用来处理各种功能请求,实现系统的业务功 能,是一个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 c)数据层,或称为数据访问层,主要与数据存储打交道,例如实现对数据库 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二、层间关系 a)展现层会向业务层传递参数,发出服务请求,并获取业务层返回的信息显 示在界面上。 b)业务层接收展现层的命令,解析传递过来的参数,判断各种合法性,并具 体实现功能的各种“运算”要求,返回展现层所要的信息。 c)数据访问层不能被展现层直接调用,而必须由业务层来调用。 例如,《基于动态链接库的复杂信息分层框架设计》一文中用图-1刻画三层架构,体现了层之间的经典调用关系;图-2进一步说明了分层架构下的模块重用。即图中的业务层之“模块2”和数据访问层之“模块2”,都在一定程度上被重用了。

图-1 三层架构示意图-调用关系 图-2三层架构示意图-模块重用 常见模式:UI层、SI层、PD层、DM层(四层架构) 一、UI层,即用户界面层(User Interface),负责封装与用户的双向交互、屏蔽具体交互方式。 二、SI层,即系统交互层(System Interaction),负责封装硬件的具体交互方式,以及封装外部系统的交互。 三、PD层,即问题领域层(Problem Domain),负责问题领域或业务领域的抽象、领域功能的实现。

2014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上午真题(标准 参考答案) 卷面总分:75.0 分 答题时间:150 分钟 测试次数:1475 次 平均得分:54.8 分 是否需要批改:否 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 1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一个CPU、一台输入设备和一台输出设备,假设系统中有四个作业T1、T2、T3和T4,系统采用优先级调度,且T1的优先级>T2的优先级>T3 的优先级>T4的优先级。每个作业具有三个程序段:输入I i 、计算C i 和输出 P i (i=1,2,3,4),其执行顺序为I i →C i →P i 。这四个作业各程序段并发执行的前驱 图如下所示。图中①、②、③分别为(),④、⑤、⑥分别为()。 A.I 2、C 2 、C 4 B.I 2、I 3 、C 2 C.C 2、P 3 、C 4 D.C 2、P 3 、P 4 A.C 2、C 4 、P 4 B.I 2、I 3 、C 4 C.I 3、P 3 、P 4 D.C 4、P 3 、P 4 [选择问题 1 的答案] ?A ?B ?C ?D [选择问题 2 的答案] ?A ?B

?C ?D ? ? 2 某文件系统文件存储采用文件索引节点法。假设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1KB,每个文件的索引节点中有8个地址项iaddr[0]~iaddr[7],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其中iaddr[0]~iaddr[5]为直接地址索引,iaddr[6]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iaddr[7]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如果要访问icwutil.dll文件的逻辑块号分别为0、260和518,则系统应分别采用()。该文件系统可表示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KB。 A.直接地址索引、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B.直接地址索引、二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C.一级间接地址索引、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D.一级间接地址索引、二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A.518 B.1030 C.16514 D.65798 [选择问题 1 的答案] ?A ?B ?C ?D [选择问题 2 的答案] ?A ?B ?C ?D ? ? 3 设关系模式R(U,F),其中u为属性集,F是U上的一组函数依赖,那么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Armstrong公理系统)中的合并规则是指()为F所蕴涵。 A.若A→B,B→C,则A→C B.若,则X→Y

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Ⅱ)模拟5

[模拟] 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Ⅱ)模拟5 论文 一、论基于CBSD的软件架构设计与应用 第1题: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omponent-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CBSD)是一种基于分布对象技术,强调通过可复用构件设计与构造软件系统的软件复用途径。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中的构件可以是COTS(Commercial-Off-The-Shelf)构件,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构件(如自行开发)。CBSD体现了“购买而不是重新构造”的哲学,将软件开发的重点从程序编写转移到了基于已有构件的组装,以更快地构造系统,减轻用来支持和升级大中型软件系统所需要的维护负担,从而降低软件开发的费用。 请围绕“基于CBSD的软件架构设计与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简要介绍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具体论述你在所管理和开发的软件工程项目中选择了哪种典型的构件平台并说明理由,如何具体实施的,最终实际效果如何。 3、论述你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以及你进一步应用软件复用技术的有关设想。 参考答案: 1、简要介绍你参与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大中型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简要说明自己在该项目中的角色、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及开展的主要工作。论文叙述自己参与设计和实施的信息系统项目应有一定的规模,自己在该项目中担任的主要工作应有一定的分量。 2、构件(Component)是某系统中有价值的、几乎独立的并可替换的一个部分,它在良好定义的体系结构语境内满足某清晰的功能。构件是一个独立发布的功能部分,可以通过其接口访问它的服务。软件构件是软件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可以明确标识,接口由规约指定,与语境有明显依赖关系,可独立部署,且多由第三方提供的可组装软件实体。软件构件需承载有用的功能,并遵循某种构件模型。可复用构件是指具有可复用价值的构件。商用成品构件(Commercial Off-The-Shelf,COTS)是指由第三方开发的满足一定构件标准的,可组装的软件构件。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CBSE)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软件系统,而是针对一类软件系统的共同的特征、知识和需求。基于构件的软件的开发过程包括两个并发的子过程,一个是领域工程,另一个是基于构件的开发。领域工程完成一组可复用构件的标示、构造、分类和传播;基于构件的开发完成使用可复用构件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CBSD)模型如图6-11所示。

软件系统体系结构说明书(项目描述+功能结构图+业务流程图)

******系统体系结构说明 书

修订控制页

目录 0.文档介绍 (3) 0.1文档目的 (3) 0.2文档范围 (3) 0.3读者对象 (3) 0.4参考文献 (3)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3) 1.系统概述 (3) 2.设计约束 (4) 3.设计策略 (4) 4.应用系统安装拓扑图 (5) 5.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6) 6.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6) 6.1.文章管理子系统 (6) 6.2.学生求职管理子系统 (7) 7.系统主要数据结构 (9) 8.开发环境的配置 (9) 9.运行环境的配置 (10) 10.测试环境的配置 (10) 11.其他 (10)

0.文档介绍 0.1 文档目的 0.2 文档范围 0.3 读者对象 本说明书适用于项目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文档编写人员、工程实施人员。 0.4 参考文献 《XXXXXXXXXX》 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 XXXX公司规范设计总则 0.5 术语与缩写解释 1.系统概述 根据XXXX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了更好地为XXXX毕业生和

用人企业提供服务、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决定建设XXXX就业服务系统。系统将实现包含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发布、学生简历制作、毕业生生源管理、就业数据汇总分析、就业办公、就业指导、企业岗位发布与招聘、毕业生跟踪、招聘会安排等功能在内的综合就业服务系统。从而使就业管理人员从目前繁杂的手工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加强管理与监控,并为领导提供决策与分析支持。 2.设计约束 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 3.设计策略 提示:体系结构设计人员根据产品的需求与发展战略,确定设计策略(Design Strategy)。例如: ?扩展策略。说明为了方便本系统在将来扩展功能,现在有什么措施。 ?复用策略。说明本系统在当前以及将来的复用策略。 ?折衷策略。说明当两个目标难以同时优化时如何折衷,例如“时-空”效率折衷,复杂性与 实用性折衷。

2016年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 考点

软件产品线体系机构 什么是软件产品线?软件产品线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定义:软件产品线是一个产品的集合,这些产品共享一个公共的、可管理的特征集,这些特征集能够满足选定市场或任务领域的特定需求。这些系统遵循一个预描述的方式,是在公共的核心资源上开发的。 作用:软件产品线是一个是非适合专业软件开发组织的软件开发方法,能有效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缩短软件开发时间、降低总开发成本; 主要组成部分:核心资源和产品集合。 核心资源:包括产品线中所有产品共享的产品线体系结构,新设计开发的或通过现有系统再工程得到的、需要在整个产品线中系统化重用的软件构件。 产品线开发的4个技术特点:过程驱动、特定领域、技术支持及体系结构为中心。 软件产品线包括哪些过程?如何实现软件产品线创建与演化?软件产品线演化是指什么?如何实现演化? 过程模型:双生命周期模型(领域工程+应用工程);SEI模型(核心资源开发+产品开发+管理)和三生命周期(企业工程+领域工程+应用工程)模型; 4种建立方式:用演化方式还是革命方式+基于现有产品还是开发全新产品线 (1)将现有产品演化为产品线 (2)用软件产品线替代现有产品集 (3)全新软件产品线演化 (4)全新软件产品线开发 演化: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产品线所进行的改动而变成新的产品线; 产品线的演化包括:核心资源的演化、产品的演化和产品的版本升级; 框架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框架是由开发人员定制的应用系统的骨架,是整个系统或子系统的可重用设计,由一组抽象构件和构建实例间的交互方式组成; 特征:反向控制;可重用性;扩展性;模块化或构件化; 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定义、特点及个性实现机制 定义: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是只一个软件开发组织为一组相关应用或产品建立的公共体系结构。特点:同领域模型一样,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中也可分为共性部分和个性部分;共性部分是产品线中所有产品在体系结构上的共享部分,是不可改变的。个性部分是指产品线体系结构可以变化的部分;产品线体系结构设计的目的尽量扩展产品线中所有产品共享的部分,同时提供一个尽量灵活的体系结构变化机制; 个性实现机制:继承;扩展和扩展点;参数化;配置和模块互连语言;自动生成;编译时不同实现的选择; 页15 共页1 第 例题:希赛公司各种网络安全防火墙系统,引入产品线开发方法,问题如下: 1.公司是否适合使用软件产品线方法,并说明理由 适合软件产品线开发方法;公司的产品特点为:各种防火墙系统属于一种产品集合,具有很多共性,同时,每种不同的防火墙又具有自己本身的个性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