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复习(二)(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4.22 KB
- 文档页数:2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19年4月份最新版)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思想家黑格尔说过: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A.形象B.音律C.生活D.世界2.抒情作品的本位是A.想象B.虚构C.理性D.情感3.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毛泽东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4.17世纪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是A.浪漫主义B.启蒙主义C.古典主义D.自然主义5.从题材方面讲,一生中多写田园诗的诗人是A.孟浩然B.岑参C.王昌龄D.王之涣6.未包括在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母题范围之内的是A.怀乡B.冒险C.思人D.悲秋7.提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的中国古代典籍是A.《沧浪诗话》B.《典论·论文》C.《文赋》D.《文心雕龙》8.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故事B.细节C.情节D.场景9.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戏剧文学范围的是A.《西厢记》B.《镜花缘》C.《牡丹亭》D.《桃花扇》10.创造艺术典型的基本原则是A.形式化B.细腻化C.共性化D.特征化11.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是A.艺术动机B.艺术冲动C.艺术构思D.作品修改12.文学创作是A.精神生产B.物质生产C.集体生产D.社会生产13.代表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发展最高成就的首推A.格律诗B.抒情诗C.叙事诗D.散曲14.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缺乏的一种批评方法是A.印象式批评B.评点式批评C.结构主义批评D.诠释式批评15.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A.反应B.反映C.机械复制D.模仿16.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是A.福楼拜B.莫泊桑C.龚古尔兄弟D.左拉17.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的意思就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第 1 页A.典型事件B.典型人物C.典型情节D.典型心理18.“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普列汉诺夫C.马尔库塞D.恩格斯19.文学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 3A.意境B.意蕴C.象征意象D.典型20.“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是A.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B.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21.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除了文法层、辞格层之外,还包括A.篇章层B.语音层C.韵律层D.形式层22.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文学形象便形成了三种审美类型:一是写实性形象,二是抒情性形象,三是A.概括性形象B.历史性形象C.哲理性形象D.表意性形象23.抒情作品的典型形态是A.叙事诗B.抒情诗C.哲理诗D.小品文24.“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诗歌、小说、散文B.史诗、悲剧、喜剧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D.再现作品、表现作品、戏剧作品25.“精神胜利法”所指代的文学形象是A.祥林嫂B.润土C.阿Q D.孔乙己26.下列不足以说明文学象征意象艺术特征的是A.意义的明了性B.表意的哲理性C.手段的象征性D.意蕴的荒诞性27.西方的“三分法”是将文学作品分为三种类型,即叙事文学、戏剧文学和A.抒情文学B.网络文学C.影视文学D.博客文学28.“五四”时期中国两个最有名的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A.新月社B.语丝社C.创造社D.未名社29.“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人A.姚斯B.尼采C.叔本华D.谢林30.中国古代社会很少存在的一种传播方式是A.口头传播B.书写传播C.电子传播D.图像传播31.艺术构思阶段相当于郑板桥所总结的A.胸中之竹阶段B.手中之竹阶段C.幻中之竹阶段D.眼中之竹阶段32.相似性想象的心理学依据是A.记忆B.联想C.感知D.灵感33.艺术与情感关系密切,艺术是情感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第 2 页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34.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35.与艺术直觉区别较大的是A.审美直觉B.创造性直觉C.诗性直觉D.认知直觉36.下面关于艺术风格搭配错误的是A.诗仙李白B.诗豪白居易C.诗鬼李贺D.诗圣杜甫37.“天下三分明月夜,两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通感B.夸张C.隐喻D.象征38.提出“艺术即直觉”这一观点的西方思想家是A.黑格尔B.康德C.海德格尔D.克罗齐39.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40.“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毛泽东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41.可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一部作品是A.《老人与海》B.《红楼梦》C.《石壕吏》D.《狂人日记》42.文学艺术活动的最基本功能是A.认识功能B.审美功能C.娱乐功能D.教育功能43.所谓内指性,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A.整体性B.内在自足性C.反常性D.音乐性44.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是A.语言B.修辞C.音乐D.意义45.提出“移情论”的西方学者是A.里普斯B.柏拉图C.德谟克利特D.奥古斯丁46.在中国,提出“小说界革命”这一口号的近代思想家是A.梁启超B.王国维C.林纾D.康有为47.提出“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这个观点的人是A.刘勰B.陆游C.王国维D.辛疾弃48.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是 3A.文学语言B.文学形象C.文学风格D.艺术情感49.在《水浒传》中,西门庆这一形象是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性格人物D.表意人物50.艺术情感是第 3 页A.日常生活的情感 B.艺术家的个人情感C.人类共有的情感 D.艺术家提炼的具有审美特性的情感51.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鲜明体现了A.时代风格B.地域风格C.民族风格D.流派风格52.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创造性D.情感性5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平等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发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54.提出“风格即人”的是A.布封B.歌德C.狄更斯D.黑格尔55.动态的文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A.文学接受B.文学批评C.文学创作D.文学消费56.在文学园地里,比较罕见的叙事视角是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一和第二人称57.接受美学批判提出的观点是A.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统一B.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C.文学作品中男女应平等D.注重艺术形式58.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是A.移情说B.巫术说C.模仿说D.表现说59.提出“寓教于乐”的西方思想家是A.柏拉图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D.赫拉克利特60.当前社会在文化传播上的基本特点是A.口头传播B.纸质传播C.影像传播D.混合式立体传播61.主张反传统的文学潮流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自然主义62.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 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63.作家林语堂认为中国文学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汉语的A.象形性B.简洁性C.单音节性D.节奏性64.“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理论D. 文学批评答案:A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学基本特征的是()。
A. 形象性B. 情感性C. 思想性D. 科学性答案:D3.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
A. 语言和形象B. 人物和情节C. 主题和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A. 雨果B. 歌德C. 拜伦D. 巴尔扎克答案:D5.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是()。
A. 《简·爱》B. 《到灯塔去》C. 《呼啸山庄》D. 《傲慢与偏见》答案:B6. 以下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创作过程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B. 创作过程需要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C. 创作过程是一个完全主观的过程D. 创作过程需要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答案:C7.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包括()。
A. 阅读B. 解读C. 批评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关于文学批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评价B. 文学批评可以是作者的自我批评C. 文学批评是读者对作品的主观感受D. 文学批评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体系答案:C9. 以下关于文学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文学史是对文学作品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B.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C.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D.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答案:C10. 以下关于文学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进行研究B.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研究C.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评价D.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研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作品的分类方式包括()。
文学概论自考题-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是______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9年10月考季第2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要的文学观念。
A项是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项是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D项认为文本诞生后具有完全客观的性质。
答案选B。
2.狭义文化概念的涵义是______A.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B.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7年10月考季第5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概念。
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3.黑格尔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他的意思是说______ A.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9年10月考季第4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形象的特征。
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可见文学形象对于文学的重要,而文学形象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具体可感性。
4.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______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在2008年10月考季第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典型的特征性。
“特征”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
文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形式B. 一种科学学科C. 一种社会现象D. 一种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文学的基本特征?A. 创造性B. 形象性C. 逻辑性D. 情感性答案:C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A. 诗歌、散文、小说B. 诗歌、戏剧、小说C. 散文、戏剧、小说D. 诗歌、散文、戏剧答案:B4. 以下哪位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威廉·福克纳D. 马克·吐温答案:D5. 什么是文学批评?A. 对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B. 对文学作品的系统性分析C. 对文学作品的随意评论D. 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的描述答案:B二、填空题6. 文学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语言、形象、情感7.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________的再现,而浪漫主义文学则强调对________的表达。
答案:现实、情感8.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而现代主义文学则倾向于________。
答案:规范性、创新性9.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阅读、理解、鉴赏10. 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等手法。
答案:拼贴、反讽三、简答题11. 简述文学创作的过程。
答案:文学创作的过程通常包括灵感的触发、素材的搜集、构思的深化、创作的实施和作品的修改等阶段。
12. 什么是文学的审美价值?答案:文学的审美价值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其语言艺术、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给读者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13. 论述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既能揭示社会现实,又能影响社会观念。
同时,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也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四、论述题14. 论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2019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1/30)单项选择题第1题文化交流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下一题(2/30)单项选择题第2题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上一题下一题(3/30)单项选择题第3题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上一题下一题(4/30)单项选择题第4题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上一题下一题(5/30)单项选择题第5题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上一题下一题(6/30)单项选择题第6题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毕昇B.韩信C.蒙恬D.蔡伦上一题下一题(7/30)单项选择题第7题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上一题下一题(8/30)单项选择题第8题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上一题下一题(9/30)单项选择题第9题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上一题下一题(10/30)单项选择题第10题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上一题下一题(11/30)单项选择题第11题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上一题下一题(12/30)单项选择题第12题《史记》记载,周武王伐封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A.二百诸侯B.三百诸侯C.五百诸侯D.八百诸侯上一题下一题(13/30)单项选择题第13题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A.赋B.诗C.词D.戏剧上一题下一题(14/30)单项选择题第14题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C.遣使游说D.离间取胜上一题下一题(15/30)单项选择题第15题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A.商朝B.周朝C.汉朝D.唐朝上一题下一题(16/30)单项选择题第16题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2019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1.重农主义周人极度重视农耕生产。
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
在《无逸》篇中,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1)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
(2)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重农主义”可以在西周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早的根芽。
2. 血缘九族制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3. 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
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
(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四、简答题1.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①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
②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
③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
④“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 历代农书所包含的思想及生产知识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
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
3. 儿童启蒙读物的特点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①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②儿童教材流行的时间长、范围广;③注意初学儿童的特点,把识字内容编成韵语,便于记诵。
4.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①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封建帝王全面控制着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国家权力;②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③严密的人身控制。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篇一:全国2011 年10 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此观点出自中国古代的( d )9-473a .刘勰b .杜甫c .韩愈d .曹丕2.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b)1-29 a .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 .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 c .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a .气韵b .韵律c .声调d .声音节奏4 .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与“陌生化”相对立的是(a )2-131 a .自动化c .习惯化b .麻木化d .习俗化d .读者未读懂的东西3 .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 d )2-109 5.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 c )2-101 a .文学中的语言 b .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 .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a .意境b .格调c .品位d .气度7.李白《月下独酌》中情感的表达属于(b )3-162a .情景并茂式c .景中含情式a .场景b .减缓c .概略d .省略9.较早明确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c )2-95a .孔子b .荀子c .王弼d .庄子1o .传统叙事作品主要采取的叙述视角是(c)4-207a .第一人称叙述b .第二人称叙述c .第三人称叙述d .视角变换叙述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c )4-242a .丰厚的积累c .真实的情感b .合理的想象d .卓越的技巧b .情中见景式d .直接抒情式d .诗化的语言6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这里的“境界”大体是指( a )3-161 8 .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 c )4-20212 .真正对抒情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种类是(a )5-261a .音乐b .舞蹈c .绘画d .雕塑13 .抒情语体表现对情感的体验,多用于(d )6-310a .小说创作b .戏剧文学创作c .电影文学创作d .诗歌创作14. 《诗经》和《楚辞》风格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d )6-344a .宗教风格上c .流派风格上a .孟子b .荀子c .韩愈d .杜甫16 .中国古代文论家把诗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有效手段,他们强调的是(c)1-25a .文学创作的雅正风格b .文学创作的美刺手法c .文学创作的道德原则d .文学创作的审美原则17 .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d )7-372a .艺术感觉b .艺术灵感c .艺术情感d .艺术想象18.在现代社会里,商品属性是文学的(d )8-402a .唯一属性b .基本属性c .根本属性d .部分属性19 .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和再创造的特殊审美活动是指( b )8-411a .文学创作b .文学接受c .文学传播d .文学生产20 .下列属于以艺术风格命名的文学流派是( d )9-501a .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c .元白诗派、韩孟诗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的______学科。
A. 应用B. 理论C. 实践D. 历史答案:B2. 文学的本质是______。
A. 社会现象B. 艺术现象C. 经济现象D. 政治现象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A. 审美B. 教育C. 娱乐D. 经济答案:D4. 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______。
A. 选材B. 构思C. 表达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时期不属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阶段?A. 先秦B. 两汉C. 魏晋南北朝D. 现代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文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现象、规律、本质2.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题材、主题、形式3. 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文本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4. 文学史上的“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和______。
答案:曹植5.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反传统、多元化、创新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答案: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生活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而文学作品则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和评价社会生活,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2. 论述文学创作中想象的作用。
答案:在文学创作中,想象是作家构建艺术形象、创造艺术世界的重要心理活动。
想象能够超越现实,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情节,使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同时,想象还能帮助作家深化对现实的认识,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3. 分析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的角色。
答案: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不仅是被动接受作品的对象,也是积极参与作品意义构建的主体。
2019年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复习(二)
三、什么是实用说?
1.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
2.保守的一面,文学成为麻痹人精神,维护统治。
3.积极的一面,促进人的解放,推动社会前进。
四、什么是客观说?
1.将作品抬高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
2.切断作品与作家、读者的联系,把文学作为独立的存在体。
五、什么是体验说?
1.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和阅读作品时的感受与再创造。
2.只有读者参与,文本才成为作品,才完成文学的创造。
六、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
1.时代原因。
2.自身发展的原因。
“模仿—表现—变形—装饰”发展趋势。
3.与人的观点不同及其变化有关。
七、什么是文学,怎么理解文学定义?
1.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2.文学是一种文化模式。
3.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4.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
5.文学是读者与作家,读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
6.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八、什么是文学的文化意义?
1.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
2.叩问人生的意义;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九、文学的文化意义是怎样发现的?
1.通过有效的阅读。
2.品质阅读。
3.价值阅读。
论述题
一、为什么说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1.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2.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1.审美是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2.主体心理层。
3.客观对象层。
4.心理时空层。
5.历史文化层。
三、文学审美活动有哪些物点?
1.广泛的包容性。
是一种语言,语言包含一切。
2.深刻的思想性。
思想的深刻性,深刻的思想性。
四、什么是文学审美的意识形态性?
1.性质上,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2.主体把握对象上,是认识又是情感。
3.目的功能上,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
4.反映生活上,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五、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物征?
1.情感诗意化。
2.意义深刻化。
3.感受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