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碱炼工艺流程

碱炼工艺流程

碱炼工艺流程
碱炼工艺流程

碱炼生产工艺流程

1.将原料按照生产需要的比例打入水洗罐里,搅拌加热到90度左右

保温。

2.加入生产所需的28%碱液脱酸。注意:在加碱液的同时要搅拌和

保温,搅拌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碱液的加入要分散均匀。加碱液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3.加碱量的计算:

加碱水量=毛油重量×要降的酸价×0.713÷碱水的百分浓度×4 要降的酸价=毛油酸价减去要做到的酸价

碱水的百分浓度指一定量的碱加到水中时,用比重计测出的比重。

一般将浓度控制在28%;浓度低加碱水多,浓度过高对中性油损耗大。

4.加盐水:加碱液搅拌20分钟均匀后,均匀喷洒5%的温度和油温

度相同或略高于油温的盐水。加盐水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盐水加完后停止加温和搅拌,静置沉淀。

5.水洗:加温度和油相同或略高于油温的水使油和皂角沉淀分离。

水洗至无皂角放出后开启搅拌机搅拌10分钟,取样检测酸价和做小样。

6.脱水:水洗达标的油打到脱色罐后搅拌,在高真空下加温到100

度至120度进行脱水。注意:温度不能高于120度。脱水必须完全,否则影响脱色效果。从观察孔看油面没有什么油泡时即脱水

完成。

7.脱色:脱水完成后在搅拌和高真空下加入活性白土。白土加完后

在高真空下继续搅拌15至20分钟。

8.过滤:脱色的油通过过滤机出去活性白土等杂质。注意:刚开始

过滤的油和最后吹白土的油要打到原料罐重新做。

9.脱臭:过滤好的油打到脱臭罐后保持高真空状态进行加温。温度

加到150度的时候开启蒸汽。继续加温到250度后保温2个小时。

保温结束后降温到150度时关闭蒸汽,继续降温到70度以下检测合格后将油打到成品罐。注意:1.整个脱臭过程必须保持高度的真空状态。2.进入脱臭罐的气体必须保持稳定,干净、无异味,干燥、不含水分。3.打入脱臭罐的油不能太多,最好是完全淹没加热盘管就可以。4.蒸汽的开启应合适。开启蒸汽前必须将管道的水排干净。

蒸汽开启过大,油脂喷洒过高和飞溅使脱臭罐顶部空间狭小,脱臭不完全;蒸汽开启过小,油脂喷洒不开,脱臭也不完全。

10.包装:油脂在灌装前应将底部的油打循环1个小时,使油脂高低

熔点搭配合理。灌装好的油待凝固到膏体状态时用手动搅拌器搅拌均匀,使油脂细腻、整体软硬合适。、

11.包装外观:产品外观是一个公司的形象。产品外观应保持干净、

整洁,标签、标示应粘贴规范统一。

关键控制点:

1.油脂在水洗罐里应搅拌均匀后取样测酸价。

2.加碱液时要均匀,时间不能太短。

3.水洗的时候一定要水洗干净、彻底。

4.水洗完全搅拌均匀后抽样检测酸价。

5.脱臭的温度和时间的把控。间歇式精炼脱臭温度一般控制在230度到270度,保温时间一般在2小时到3小时,具体的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调整。蒸汽的喷入量不能过大或过小,并且喷入的最好是干燥的气体。

6.灌装前成品罐的油脂打循环使其均匀混合。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授课主题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教学目的 侯氏制碱法在上海咼考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 出现的几率较大;常考的知识点是侯氏制碱法 的原理、温度的选择、母液的成分、处理及与氨碱法的优劣比较,学生在温度的控制和母液的 处理上出现的错误几率较大。 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 1. 【2013年上海高考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 A.原料利用率高 B .设备少 C ?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 ?原料易得 2. 【2012年上海高考八】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 铵和氯 化钠可制得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41 .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 先有 _________ 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HCO 晶体。 3. 【2010年上海高考27】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 )粗盐水加入沉淀剂 A 、B 除杂质(沉淀剂 A 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 A B 的化学式。 A B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 、沉淀、 、 、冷却结晶、 、烘干。 3 )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 析出 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 4 )碳酸化后过滤,滤液 D 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 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 5 )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 D 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D 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 数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4. 【2005年上海高考五26 ( A )】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学员编号: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化学 课时数:3 学 科教师: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硅酸钠的性质

硅酸钠的用途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水玻璃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五水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硅酸钠、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经济发达国家,以硅酸钠为原料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已发展到50余种,有些已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用作石油催化裂化的硅铝催化剂、肥皂的填料、瓦楞纸的胶粘剂、金属防腐剂、水软化剂、洗涤剂助剂、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纺织品的漂、染和浆料、矿山选矿、防水、堵漏、木材防火、食品防腐以及制胶粘剂等。分述如下: 1、涂刷材料表面,提高抗风化能力 水玻璃溶液涂刷或浸渍材料后,能渗入缝隙和孔隙中,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风化能力。但水玻璃不得用来涂刷或浸渍石膏制品。因为水玻璃与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在制品孔隙内结晶膨胀,导致石膏制品开裂破坏。 2、加固土壤 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常用于粉土、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称为双液注浆。 3、配制速凝防水剂 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用于堵漏、填缝等局部抢修。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一般为几分钟,其中四矾防水剂不超过1min,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多矾防水剂常用胆矾(硫酸铜)、红矾(重铬酸钾,K2Cr2O7)、明矾(也称白矾,硫酸铝钾)、紫矾等四种矾。 4、配制耐酸胶凝、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 耐酸胶凝是用水玻璃和耐酸粉料(常用石英粉)配制而成。与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一样,主要用于有耐酸要求的工程。如硫酸池等。 5、配制耐热胶凝、耐热砂浆和耐热混凝土 水玻璃胶凝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的砌筑和修补。水玻璃耐热砂浆和混凝土主要用于高炉基础和其他有耐热要求的结构部位。 6、防腐工程应用 改性水玻璃耐酸泥是耐酸腐蚀重要材料,主要特性是耐酸、耐温、密实抗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拌和成耐酸胶泥、耐酸沙浆和耐酸混凝土,适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煤炭、纺织等部门各种结构的防腐蚀工程,是纺酸建筑结构贮酸池、耐酸地坪、以及耐酸表面砌筑的理想材料。 7、铸造制型(芯)黏结剂 五十年代水玻璃吹二氧化碳工艺广泛应用,该工艺水玻璃加入量高、溃散性差,旧砂不能回用,浪费硅砂资源,大量外排固体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生产铸件质量粗糙,使其面临被淘汰。

百度文库-典型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典型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其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是人类主要食用油脂,如果油料品质好,制取工艺科学,则其毛油的品质是较好的。一般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1%,经过粗炼即能达到普通食用油的品质,其精制油的精炼工艺也较简单。两种品级食用油的精炼工艺如下: 1.一级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操作条件:过滤后的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60-6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搅拌时间30~40分钟,沉降分离时间不少于6小时,干燥温度不低于95℃,操作时极限真空6.6kPa(50mmHg).若有残留溶剂时,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脱溶温度160~170℃左右,极限真空为4.0kPa,脱溶时间需要3小时。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脱色脱臭)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6~18Be’,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

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 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95~98℃,极限真空为4.0~4.7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分钟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70℃。脱臭温度180℃左右,极限真空为 0.67kPa(5mmHg),气提蒸汽通量30~50千克/吨油·小时,脱臭时间’6~7小时,柠檬酸添加量为油量的0.02%(配制成乙醇溶液)在90℃油温时加入,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菜籽油 菜籽油是世界性的大宗油脂之一,是含芥酸的半干性油类,除低芥酸菜籽油外,其余品种菜籽制得的菜籽油均含有较高的芥酸,含量约占脂肪酸组成的26.3%~57%,高芥酸菜油营养结构不及低芥酸菜油,但特别适合于制造船舶润滑油和轮胎等工业用油。 由于制油过程中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发生水解,菜籽毛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含硫化合物,从而影响食用。一般的粗炼工艺对硫化物的脱除率甚低,因此,从卫生观点出发,食用菜籽油应该进行精制。目前市售菜籽油的品级有粗炼油、精制油和冷餐油,其精炼工艺流程分列如下: 1.一级菜籽油精炼工艺流程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e’,超量碱为理论碱的

包装机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钣金件工艺 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 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 (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打磨必须以

量角样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 (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1.目的为了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及便于操作,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硅酸钠产品。 2.范围适用于泡花碱车间马蹄焰窑炉硅酸钠产品生产过程。 3.产品说明 3.1 名称化学名称: 硅酸钠又称水玻璃俗名: 泡花碱英文名称: Sodium Silcate 化学式: Na2O?nSiO2 (其中n 为模数) 说明:模数在3以上的称为“中性”水玻璃,模数在3以下的称为“碱性”水玻璃。 3.2 性质 3.2.1 物理性质 3.2.1.1 外观固体水玻璃: 淡兰色、青绿色、天蓝色或黄绿色玻璃状物。液体水玻璃: 无色透明或带浅灰色粘稠状液体。当杂质含量极少时,玻璃状无水固体硅酸纳是无色透明的玻璃体。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玻璃体出现颜色。杂志中铁的氧化物使其呈现淡棕或深棕色,甚至是黑色。颜色的深浅又随模数的减小而加深。 3.1.1.2 密度: 随着模数的降低而增大。当模数从3.33 下降到1时,密度从2.413增大到2.560。 3.1.1.3 熔点: 无固定熔点, "中性"水玻璃大约在550℃左右软化。 3.1.1.4 对急冷急热非常敏感,受到这种作用时,立即裂成不规则的小碎块。 3.1.1.5 溶解度: 固体水玻璃在水中溶解度随下列因素有关 a 与压强有关,压强升高,溶解速度增大。 b 在相同的压强下,随水玻璃模数增大,溶解速度而减少。 c与固体水玻璃的粒度有关,粒度越大,所用的溶解时间越长。 3.1.1.5模数:硅酸纳中的二氧化硅与氧化纳的摩尔比称为模数。模数既显示硅酸纳的组成,又影响硅酸纳的物理、化学性质。模数与质量百分比的关系如下式: M=SiO 2%∕Na2O%×1.032 式中M为模数,1.032为换算系数(Na2O与SiO2分子量之比)。 3.2.2 化学性质无论是块状或粉状固体无水硅酸纳,对酸都很难起起作用。但易被氢氟酸分解,生成挥发性的SiF4和碱金属氟化物。苛性碱能溶解固体硅酸钠,特别对细粉状物的反应更快。 a 水玻璃的水溶液能发生强烈的水解反应而使溶液呈碱性。 b 强酸、弱酸、甚至电解质,在加热或在室温,都能使水玻璃水解而析出二氧化硅。 c氯气在低于100 ℃时,即能相当剧烈地分解固体硅酸钠。生成NaCl、SiO2、并放出氧气。 d H2O2能与固体硅酸纳起反应,生成含氧气泡的二氧化硅凝胶。模数高的硅酸钠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香肠工艺流程图 辅料验收原料肉验收 原料暂存肥膘解冻 精肉解冻水切丁辅料暂存分割热水漂洗1 漂洗2 加水绞肉 肠衣验收、暂存(处理)灌装、结扎 (包括猪原肠衣和蛋白肠衣) 咸水草、麻绳验收、暂存浸泡漂洗3 冷却 内包装 装箱、入库 出货

香肠加工工艺说明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原料肉验收、暂存化验室、仓库 按照原料肉验收程序进行,并要求供应商 提供兽药残留达标保证函及兽医检疫检 验证明 辅料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肥膘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肠衣验收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肠衣处理腊味加工间天然猪肠衣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冲洗,人造肠衣灌装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润湿 咸水草、麻绳 验收 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暂存仓库 浸泡腊味加工间咸水草、麻绳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浸泡使之变软 解冻解冻间肉类解冻分 割间 ≤18℃、18~20h恒温解冻间空气解冻 分割分割台、刀具肉类解冻分 割间 将原料肉筋键、淋巴、脂肪剔除、并分割 成约3cm小肉块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漂洗2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加工用水漂洗,将肉的污血冲洗干净 绞肉绞肉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12℃以下,采用Φ5mm孔板 肥膘切丁切丁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切成0.5cm长的立方

漂洗1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水温45-60℃,洗去表面游离油脂、碎肉 粒 灌装、结扎灌肠机香肠加工间按产品的不同规格调节肠体长度,处理量800~1200kg/h ,温度≦12℃ 漂洗3 水池香肠加工间水温45~60℃,清洗肠体表面油脂、肉碎 冷却挂肠杆预冷车间12℃下冷却0.5~1小时,中心温度≦25℃ 内包装真空机、电子 秤、热封口机 内包装间 将待包装腊肠去绳后按不同规格称重,装 塑料袋、真空包装封口 装箱、入库扣扎机、电子 秤 外包装间、成 品仓库 将真空包装的产品装彩袋封口,按不同规 格装箱、核重、扣扎放入成品库并挂牌标 识。

硅酸钠基本知识

硅酸钠基本知识简介 英文名:Sodium silicate, Water glass. 硅酸钠是无色固体,密度2.4g/cm3,熔点1321K(1088℃)。溶于水成粘稠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是一种无机粘合剂。 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纯固体硅酸钠为无色透明固体,市售硅酸钠多含有某些杂质,略带浅蓝色。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液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理论上称这类物质为“胶体”。普通硅酸钠为略带浅蓝色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高温高压溶解后是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市面上出售的AR分析纯水玻璃为Na2SiO3·9H2O,放置在空气中吸潮、结块。在水中的极易溶解。 泡花碱也就是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后形成的粘稠溶液,通称水玻璃,呈碱性。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往往根据其粘结性强的特点,被用做硅胶,而且耐酸、耐热。有毒,但对一般的接触没有影响,误食则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危害 分类介绍 1、硅酸钠分两种,一种为偏硅酸钠,化学式Na2SiO3,式量122.00。另一种为正硅酸钠,化学式Na4SiO4,式量184.04。 2、正硅酸钠是无色晶体,熔点1291K(1088℃),不多见。水玻璃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比纯碱稍强)。因系弱酸盐所以遇盐酸,硫酸、硝酸、二氧化碳都能析出硅酸。保存时应密切防止二氧化碳进入,并应使用橡胶塞以防粘住磨口玻璃塞。工业上常用纯碱与石英共熔制取Na2CO3+SiO2→Na2SiO3+CO2↑,制品常因含亚铁盐而带浅蓝绿色。用为无机粘接制剂(可与滑石粉等混合共用),肥皂填充剂,调制耐酸混凝土,加入颜料后可做外墙的涂料,灌入古建筑基础土壤中使土壤坚固以防倒塌。 3、偏硅酸钠是普通泡化碱与烧碱水热反应而制得的低分子晶体,商品有无水、五水和九水合物,其中九水合物只有我国市场上存在,是在上世纪80年代急需偏硅酸钠而仓促开发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应急产品,因其熔点只有42℃,贮

初三化学:工艺流程图专题

化学工艺流程图专题(1) 1.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 的方法制取氢气,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4)写出NH 4Cl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2. 过氧化钙晶体﹝CaO 2·8H 2O ﹞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 2流程如下: (1)气体X 是CO 2,其名称是 ;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 。 (2)反应Y 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 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CaO 2·8H 2O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 。 (3)Ca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过氧化钙晶体﹝CaO 2·8H 2O ﹞中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 (4)为测定制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CaO 2·8H 2O 的质量分数,设计的实验如下:称取晶体 样品50g ,加热到220℃充分反应(方程式为2CaO 2·8H 2O=====△2CaO +O 2↑+16H 2O ↑,杂 质不发生变化),测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请计算样品中CaO 2·8H 2O 的质量分数(CaO 2·8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216),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高温 3.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 4NO 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4)右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 .易溶于水 B .有挥发性 C .受热易分解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写出硝 酸铵与 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 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 CuCl 2的流程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操作1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 . 操作2中,CuS 、NaCl 和O 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CuCl 2和Na 2SO 4 化学方程式为CuS + 2NaCl +2O 2 ===CuCl 2 + Na 2SO 4 C . 操作3的名称是过滤 D . 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 和Na 2SO 4 5. 醋酸钙[Ca(AC)2]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补钙制剂之一。以蛋壳为原料回收膜并制备醋酸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硝酸铵 化学式:NH 4NO 3 含氮量:≥30% 注意事项:密封储存 防潮防晒 隔绝热源 ……

5供水工艺流程图及文字说明

5.供水工艺流程图及文字说明 5.1、工艺流程图如下: 5.2、地下水群井取水,由一级泵站加压到净水厂清水池进行调蓄,消毒后由二级泵站加压经管网到用户。

6、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6.1编制目的 为应对农村饮水安全卫生突发事件,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卫生应急机制,正确应对和高效处置农村饮水安全卫生突发性事件,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2指挥体系 区人民政府成立任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卫生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区长担任,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副总指挥,区政府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环保局、区公安局、区广电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其负责同志为应急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水务局局长兼任。 各镇(街道)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由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各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6.3饮水安全组织机构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 2、及时了解掌握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情况,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需要向上级政府和水利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应急措施; 3、审定全区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4、在应急响应时,负责协调公安、水务、环保、卫生防疫、医疗救护等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负责指导、督促、检查下级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 二、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起草全区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负责农村饮水突发性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协调指导事发地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力量开展抢险排险、应急加固、恢复重建工作;负责协调公安、水务、环保、卫生等部门组织救援工作;协助专家组的有关工作;负责对潜在隐患工程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传达和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新闻发布工作。 三、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重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物资储备计划下达。 区财政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经费、恢复重建费用及时安排和下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区公安局:负责维持水事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水源工程、污染水源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饮水工程设施安全。 区民政局:负责统计核实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灾情;负责协助区、镇政府做好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群众的生活救济工作。 区水务局:负责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提供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信息、预案以及工作方案;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区卫生局:负责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村、镇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及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和卫生保障。 区环保局:负责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制止向河流、水库等水域排放污水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应急处理水污染事件。 区广电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法规、政策的宣传,及时准确报道

硅酸钠基本知识

英文名:Sodium silicate, Water glass. 硅酸钠是无色固体,密度cm3,熔点1321K(1088℃)。溶于水成粘稠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是一种无机粘合剂。 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纯固体硅酸钠为无色透明固体,市售硅酸钠多含有某些杂质,略带浅蓝色。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液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理论上称这类物质为“胶体”。普通硅酸钠为略带浅蓝色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高温高压溶解后是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市面上出售的AR分析纯水玻璃为Na2SiO3·9H2O,放置在空气中吸潮、结块。在水中的极易溶解。 泡花碱也就是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后形成的粘稠溶液,通称水玻璃,呈碱性。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往往根据其粘结性强的特点,被用做硅胶,而且耐酸、耐热。有毒,但对一般的接触没有影响,误食则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危害 分类介绍 1、硅酸钠分两种,一种为偏硅酸钠,化学式Na2SiO3,式量。另一种为正硅酸钠,化学式Na4SiO4,式量。 2、正硅酸钠是无色晶体,熔点1291K(1088℃),不多见。水玻璃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比纯碱稍强)。因系弱酸盐所以遇盐酸,硫酸、硝酸、二氧化碳都能析出硅酸。保存时应密切防止二氧化碳进入,并应使用橡胶塞以防粘住磨口玻璃塞。工业上常用纯碱与石英共熔制取Na2CO3+SiO2→Na2SiO3+CO2↑,制品常因含亚铁盐而带浅蓝绿色。用为无机粘接制剂(可与滑石粉等混合共用),肥皂填充剂,调制耐酸混凝土,加入颜料后可做外墙的涂料,灌入古建筑基础土壤中使土壤坚固以防倒塌。 3、偏硅酸钠是普通泡化碱与烧碱水热反应而制得的低分子晶体,商品有无水、五水和九水合物,其中九水合物只有我国市场上存在,是在上世纪80年代急需偏硅酸钠而仓促开发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应急产品,因其熔点只有42℃,贮存时很容易变为液体或膏状,正逐步被淘汰,但由于一些用户习惯和一些

高中化学--侯式制碱法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知识梳理】 实验背景: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实验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是: 总反应为: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制得纯碱产品: 答案:化学反应原理: 32243NH CO H O NH HCO ++→ 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 总反应 : 32234()NaCl NH CO H O NaHCO NH Cl +++→↓+饱和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 二、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1.原料: 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 2.步骤: 先把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 32243NH CO H O NH HCO ++→ 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 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 +H 2O → Ca(OH)2, 2NH 4Cl +Ca(OH)2 → CaCl 2+2NH 3↑+2H 2O 其工业流程图为: 知识精讲

制碱加工工艺创新设计,天然碱开采生产,碱厂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实务手册,制碱新技术

《制碱加工工艺创新设计与天然碱开采生产及碱厂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实务手册》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化工出版社2010年出版 开本:16开精装 册数:全四卷 定价:999 元 优惠价:450 元 详细目录 第一编碱及其制品生产加工总论 第一章制碱工业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制碱工业产品及其分类 第三章制碱工业原料 第四章制碱常用方法 第二编氨碱法制碱工艺流程 第一章氨碱法制碱理论分析 第二章石灰石的锻烧与石灰的消化 第三章制碱盐水精制工艺

第四章精制盐水的氨化工艺 第五章氨盐水碳酸化技术工艺 第六章重碱过滤技术工艺流程 第七章重碱的锻烧技术工艺流程 第八章重制纯碱的技术工艺流程 第九章母液和蛋液蒸馏技术工艺 第十章二氧化碳压缩技术工艺流程 第十一章苛化法烧碱技术工艺 第三编联合法生产纯碱和氯化氨技术工艺流程第一章联合法制碱原理 第二章原盐精制工艺流程 第三章原盐精制主要设备 第四章联合法制碱过程 第五章联合法制碱设备 第六章联合法制氨过程 第七章联合法制氨设备 第八章热法生产氯化氨工艺 第九章热法生产氯化氨设备 第十章变换气制碱工艺 第十一章变换气制碱设备 第四编天然碱的开采和加工工艺流程 第一章天然碱矿床露天开采与井巷开采

第二章天然碱溶解开采 第三章天然碱开采与碱液的制备 第四章天然碱加工制纯碱工艺 第五章天然碱加工制小苏打工艺 第六章天然碱加工制烧碱工艺 第七章天然碱加工制泡花碱工艺 第五篇制碱厂规划设计及其生产管理第一章制碱厂总体设计与布局 第二章制碱厂粉体物料输关技术 第三章制碱厂储存与运输系统设计第四章制碱厂给排水设计 第五章制碱厂热能和电力供应设计第六章制碱厂生产流程控制 第七章碱成品质量控制与分析 第八章制碱工艺过程质量检测与控制第九章制碱厂“三废”处理技术 第十章制碱厂设备与厂房建筑维护第十一章制碱厂安全生产技术

高中化学--侯式制碱法复习过程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知识梳理】 实验背景: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实验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是: 总反应为: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制得纯碱产品: 答案:化学反应原理: 32243NH CO H O NH HCO ++→ 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 总反应 : 32234()NaCl NH CO H O NaHCO NH Cl +++→↓+饱和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 二、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1.原料: 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 2.步骤: 先把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 32243NH CO H O NH HCO ++→ 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 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 +H 2O → Ca(OH)2, 2NH 4Cl +Ca(OH)2 → CaCl 2+2NH 3↑+2H 2O 其工业流程图为: 知识精讲

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 3.氨碱法的优点是: (1)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 (2)产品纯碱的纯度高; (3)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4)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4.氨碱法的缺点是: (1)产生大量无用的副产品CaCl 2 (2)NaCl 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 留在母液中。 (3 )设备多,耗能大。 三、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1.原料: 食盐、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 22+C H O CO H +???→高温(g ) 222+CO H O CO H +??? →高温 (g ) 2.步骤: 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

泡花碱是什么

泡花碱 泡花碱 硅酸钠(Na2SiO3)又名泡花碱、水玻璃(xNa2O。ySiO2),无色、青绿色或棕色的固体或粘稠液体。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在熔化窑炉中共熔,冷却粉碎制得,其燃料为煤、天然气、煤气均可。 简述 泡花碱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通常所使用的是干法生产固体泡花碱,再经溶解转变成所需规格的液体泡花碱,其转换率为1∶2。5。生产泡花碱的原料为石英砂、纯碱,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送至反射窑炉中,经高温煅烧溶化炉水淬后包装即为固体泡花碱。固体泡花碱有利于运输、贮存。将固体泡花碱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将其溶化成液体即为液体泡花碱。 EINECS号 215-687-4[1] 化学反应式 化学反应式为: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制备 石英砂、纯碱→混合→煅烧→水淬→固体泡花碱→经溶化→液体泡花碱用途 泡花碱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泡花碱、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泡花碱作为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纸板(瓦楞纸)纸箱的粘合剂。含磷助洗剂污染水资源,目

前正在全面取代中,取代含磷助洗剂需同时满足助洗剂的三大功能:软化水、必要的碱性和良好的抗再沉降能力。最新一代无磷助洗剂中只有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达到上述三项要求,而且具有交换钙镁快、溶于水、能与漂白剂具有良好的相溶性以及易浓缩化等特点,因此是目前前景最好的无磷助洗剂,但国内目前还无大批量生产。国内需求现依靠从国外进口,进口价1万元人民币/吨。据估计,中国无磷助洗剂每年国内的年需求量将达50~80万吨。层状结晶二硅酸钠有四种不同晶型结构(a-,b-,g-,d-),其中以无水d型的d-Na2Si2O5为最理想。 工艺流程 颗粒的 中国泡花碱的生产共分为两大类: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工艺,现介绍如下。 干法生产 将石英砂和钠盐(主要指Na2CO3、Na2SO4)搅拌均匀,在1400℃左右的高温下熔融反应。根据原料不同又分为纯碱法和芒硝法。生产过程都包括配料、煅烧、浸溶、浓缩等四道工序。 具体过程是: 一:配料与熔融:纯碱或芒硝与石英砂按比例,经搅拌机搅均匀后经贮槽、加料斗由螺旋输送机加入反射炉或马蹄焰炉进行熔融反应。 二:浸溶:熔窑加入生料时,已熔融的水玻璃即可从下料口流入冷却槽中,经小型履带式输送机送入贮料桶内,过磅后由电动行车将桶内的玻璃块吊起倒入滚筒内,根据块子重量及不同产品规格加入适量水,通入蒸汽溶解,蒸汽压力一般为0.4~0.5MPa,液筒转速为2~4r/min,溶解到一定浓度后放入沉清槽内,经自然沉清除去杂质。 三:浓缩:除去杂质后的溶液送到浓缩槽内进行浓缩,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槽底利用熔窑烟道气余热加热,溶液浓缩至要求浓度时即为成品。 湿法生产 湿法生产泡花碱又分为传统湿法工艺和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两种。传统湿法生产工艺传统湿法生产泡花碱产量高,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原料易得,但该法只能生产模数小于2.5的产品,其生产原理是石英砂在高温烧碱中溶解生成硅酸钠。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活性SiO2常压生产泡花碱是

产品生产流程图及工艺控制说明

产品生产流程图

3.4回流炉的温度设定依照后页的温度曲线要求。 3.5目检作业依照《PCBA目检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3.6焊接 3.6.1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 (1)、准备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大约1~2秒钟。对于在印制板上焊接件

来说,要注意使烙铁同时接触焊盘的元器件的引线。 (3)、送入焊丝;焊接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 (4)、移开焊丝;当焊锡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0 方向移开焊锡丝。 (5)、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的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0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从第三步开始到第五步结束, 时间大约1~3秒钟。 3.6.2常见的不良焊点及其形成原因

3.6.3正确的防静电操作 1操作ES D元件时必须始终配戴不良好的接地的手带,手带须与人的皮肤相触。 2必须用保护罩运送和储存静电敏感元件。 3清点元器件时尽可能不将其从保护套中取出来。 4只有在无静电工作台才可以将元件从保护套中取出来。 5在无防静电设备时,不准将静电敏感元件用手传递。 6避免衣服和其它纺织品与元件接触。 7最好是穿棉布衣服和混棉料的短袖衣。 8将元件装入或拿出保护套时,保护套要与抗静电面接触。 9保护工作台或无保护的器件远离所有绝缘材料。 10当工作完成后将元件放回保护套中。 11必须要用的文件图纸要放入防静电套中,纸会产生静电。 12不可让没带手带者触摸元件,对参观者要留意这点。 13不可在有静电敏感的地方更换衣服。 14取元件时只可拿元件的主体。 15不可将元件在任何表面滑动。 16每日测试手带 3.7组装 组装流程 3.8功能检测 将阅读器通过RS-232或USB连接PC,在PC上向阅读器发送操作指令,把阅读距离测试模拟卡放在阅读器上 方3mm~10mm之间,阅读器对操作指令进行应答,并把结果返回PC。 3.9产品包装 3.9.1码放规格:

硅酸钠操作时的四大注意事项

硅酸钠操作时的四大注意事项 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经过一系列工艺制备而成,分为液态和固态两种形态,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而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而液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硅酸钠用途比较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硅酸盐类化工产品,还可以用于轻工业、纺织业、机械业、建筑业、农业、高、精、尖科技等众多行业。那么在使用硅酸钠时需要哪些注意事项以及防护措施呢?奇航化工总结了硅酸钠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出现硅酸钠危害时的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硅酸钠具有腐蚀性、强刺激性、不燃的特性,可致人体灼伤,有害燃烧产物是氧化硅。所以在使用时注意: 1、避免皮肤、眼睛接触本品,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结膜和角膜溃疡。皮肤接触液体可引起皮炎或灼伤。如果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避免吸入本品,注意操作时带上口罩。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腐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如果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禁止食用本品,摄入本品液体腐蚀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虚弱及肾损害。若误食,应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4、禁止将本品放置在易燃处,如果出现本品燃烧,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消防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迅速切断气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硅酸钠操作人员要注意以上四点注意事项以及防护措施,以便出现健康危害时,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泡花碱工艺控制流程

泡花碱生产工艺流程 采用DCS为控制核心,可实现自动、手动等对窑炉的碹顶温度、助燃风风量、窑压、燃烧换向、自动配料等的综合自动控制功能。1、由控制站、操作站及工程师站组成DCS控制系统,具备冗余功能。2、共设两套操作站/工程师站,,每套操作站均可对两条窑炉生产线进行监控,并具备与二期工程通讯能力。3、设多回路工业电视一套,分别对2条线出料链板进行监测,监视器为液晶监示器,可切换放大画面。 配料系统由两条独立的生产线构成,有称量、输送、混合等工艺过程, 具有全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手动包括DCS机控和人工手动)。 ●窑压自动调节(调节引风机频率)、窑顶温自动调节(采用调节窑炉助 燃风机频率与煤气炉助燃风机频率),具有自动、手动两种操作方式及 配有后备手操器。 ●火焰换向具备全自动,手动操作。手动包括DCS机控和人工手动(在 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控制熔窑火焰换向)换向不到位时,系统给出报警 信息,同时换向过程中各段时间参数均可调整。 ●具有出料链板机故障报警并与下料机停车连锁。 ●加料机推扒与喂料均由变频器通过计算机和人手动两种方式控制加料 量。加料机配套控制柜放置于配电室。 ●余热锅炉出口蒸汽流量及压力信号进入DCS系统,应具备原积算仪所 有功能,同时具备累计量按日、月打印输出功能。 ●余热锅炉水位信号进入DCS系统,具有水位控制、显示报警功能。 ?煤气站保留常规仪表,将原煤气站三台数显调节仪改为三台手操 器。一旦DCS出现故障,由手操器控制。将1号、2号、3号煤气 发生炉饱和空气温度和压力调节纳入DCS系统,具备自动、手动 功能。 ●煤气站、余热锅炉房、空压机房、动力室的主要测控参数和动力设备 (如:水泵、电机、风机等)的运行状况均进入系统监测并设有故障 报警。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98465资料讲解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98465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教学目的 侯氏制碱法在上海高考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出现的几率较大;常考的知识点是侯氏制碱 法的原理、温度的选择、母液的成分、处理及与氨碱法的优劣比较,学生在温度的控制和母 液的处理上出现的错误几率较大。 教学内容 1.【2013年上海高考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 B.设备少 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原料易得 2.【2012年上海高考八】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4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3.【2010年上海高考27】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 B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沉淀、、、冷却结晶、、烘干。 内容回顾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 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 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 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D 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4.【2005年上海高考五26(A )】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 写出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 。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 (a) 增大NH 4+的浓度,使NH 4Cl 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 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 3转化为Na 2CO 3,提高析出的NH 4Cl 纯度 答案:1.A 2.423()NH CO 3.1)Ca(OH)2 或CaO Na 2CO 3 2)溶解 过滤 蒸发 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NH 4Cl 取样,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CO 2 Na 2CO 3 X 食盐水 循环II 循环I 母液 (提取副产品) 煅烧炉 合成氨厂 沉淀池 NH 3 NH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