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生产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5.74 MB
- 文档页数:84
蔬菜绿色生产配套技术要点一、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根据蔬菜种类、品种、苗龄要求选用合适的穴盘,一般瓜类蔬菜选用72孔穴盘,茄果类蔬菜可选用72孔、98孔、128孔穴盘,叶类蔬菜可选用128孔穴盘。
采用精量播种,选用优质无病种子,通过精选、晒种、温汤浸种,药剂处理等措施进行消du处理。
选用理化性状好的商品基质,将处理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穴盘每孔所装基质的量要充足、均匀。
利用穴盘或专门的压穴器压出播种穴, 凹下程度视种子形状和大小而定。
播种时将种子平放在穴孔中间,已催芽的种子芽尖朝下。
播种深度0.5-1cm左右,播种后覆盖基质进入苗期管理。
一、温度管理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播后到催芽出苗阶段,要求温度最高,待60%以上种子拱土后,温度适当降低,但仍需保持较高温度,以保证出苗整齐,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将温度调整到作物苗期适宜生长的温度。
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管理温度可参照表1:二、水分管理种子出苗前,保持适宜的基质水分,以利快速出苗。
在幼苗顶出基质时,轻浇一次水,使基质表面湿润,以防幼苗干枯或子叶不能顺利“脱帽”。
子叶展开后,可适当控制基质水分,使基质具有较多的氧气,促使根系向下生长,并能防止基质表面青苔的生长。
这一阶段要注意不能用流量很大的喷头进行浇水,最好用细雾喷头,尽量避免冲到幼苗。
心叶伸出后,浇水时干湿交替,采用“一轻一重”的浇水方法:即在基质表面完全干燥后,先浇一次透水,等到穴盘边缘或某些因基质装填量不均或浇水不均而出现局部地方变干后,补充性的轻浇一次水,以使基质各处的湿度相当,再等到基质水分整体干燥后,重复上述步骤。
三、肥料管理将水溶性肥料按要求的比例稀释后,在浇水的过程中进行。
随着幼苗的生长,施肥的浓度应逐渐增加,一般从50毫克/公斤到150毫克/公斤,施肥频率通常为每周一次。
在冷天弱光时尽量不用或少用。
所选用的肥料最好是含有微量元素的优质高效肥料。
四、光照黄瓜、西葫芦、西瓜等瓜类育苗,进行低温短日照处理,可增加雌花节位。
Z i x u n t a i绿色蔬菜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它涉及诸多方面。
需要从生态环境、经济观点出发,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科学、合理施用农药,生产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蔬菜。
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际经验将绿色蔬菜生产方式介绍如下。
一、选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即基地所处大气、水污染的工矿企业地下水,河流上游无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
基地应距主干公路40米以上。
二、农业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本地区常见病害,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2、施足有机肥及采用配方施肥。
生产中大量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生物肥料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底肥,既保证蔬菜优质高产,又保证硝酸盐不超标。
每公斤黄瓜、番茄的硝酸盐含量要小于150毫克,因此要施足有机肥,尽量减少化肥用量。
此外,近年来引进、开发的惠满丰、促丰宝等多元复合液肥,含有多种氨基酸、类黄腐酸、氮、磷、钾、微量元素及数十种植物化学成份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作物综合生化调控能力和迅速补充养分的功能,应用后对多种蔬菜具促生长、耐寒、提早成熟、延缓生命周期,改善作物品质,增产10~50%,且无污染,对降低硝酸盐含量有显著作用。
3、加强栽培管理。
①轮作倒茬:如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实行3年轮作,可有效地控制瓜类枯萎病等。
温室蔬菜种植二年后,夏秋季种一茬葱对根病和土壤病害防效明显。
②清洁田园: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果、消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可有效减少病虫害侵染。
③适期晚播、定植:秋延后番茄和黄瓜,如育苗定植过早则病毒病严重,应适当晚播。
一大茬黄瓜育苗过早,霜霉病会严重发生。
④通风口用窗帘隔离,防止蚜虫、白粉虱等害虫侵入。
⑤采用地膜全覆盖、膜下灌、滴灌、渗灌,降低温室相对温度。
要适时适量灌水,晴天上午灌,注意放风排湿,降低棚室温度。
⑥培育壮苗、健苗:采用营养钵育苗,即高温促根,又低温炼苗,防治徒长,使幼苗健状,增强抗病力。
绿色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产出安全、优质、环保的农产品。
绿色农业生产涉及多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在绿色农业生产中,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是有机物料的添加技术。
这包括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合理地还田。
例如,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经过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施用到土壤中能够补充土壤肥力。
但是,在添加有机物料时,要注意处理的方式,避免带来病虫害和污染。
其次是土壤酸碱度调节技术。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茶树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而一些盐碱地则需要进行改良才能种植大多数农作物。
对于酸性土壤,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等碱性物质来提高土壤的pH值;对于碱性土壤,则可以施用硫磺粉等酸性物质来降低pH值。
这一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为农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土壤环境。
还有土壤微生物调控技术。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有益微生物如根瘤菌可以与豆科植物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减少氮肥的使用。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含有有益微生物的菌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土壤的健康状况。
二、绿色肥料技术绿色肥料是绿色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
一是生物肥料的应用。
生物肥料是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肥料,除了前面提到的根瘤菌肥,还有磷细菌肥、钾细菌肥等。
磷细菌肥能够分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使其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磷元素;钾细菌肥则有助于土壤中钾元素的释放。
这些生物肥料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依赖。
二是缓控释肥料技术。
传统的化学肥料施用到土壤中后,容易被雨水冲刷流失或者挥发,不仅造成肥料浪费,还可能污染环境。
2018 年第 9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37科研◎技术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要求从种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施行,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与质量,青海省近年来走可持续的绿色生态路线,地理特征能够为绿色蔬菜提供良好的环境。
绿色蔬菜的选种、处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禁止使用的农药与允许使用的农药、禁止使用的化肥与允许使用的化肥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程使用,以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进而推动青海省的经济发展。
1 绿色蔬菜生产的现状分析人们注重身体的健康,绿色蔬菜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为了让人们吃上绿色蔬菜,需要提高生产操作的技术,使得质量和产量有很大的提高,以满足市场对绿色蔬菜的需求。
绿色蔬菜属于绿色食品,是指蔬菜的农药含量低于国家的食品标准,符合绿色生态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障人体的健康,我国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选址必须符合绿色生态的标准,严格按照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经过检测机构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使得消费者放心食用。
因此,必须改善绿色蔬菜生产的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绿色蔬菜的质量监管,生产商不断地提高生产操作技术,使得绿色蔬菜的质量和产量有所保障,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进而满足消费者对绿色蔬菜的需求。
2 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指标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必须符合绿色标准,选择生态状况良好的土壤,在选择的过程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生产的指标,降低化肥、农药的用量,以确保土地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进而可以重复使用。
生态状况良好的土壤,内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绿色蔬菜充分的吸收,以确保蔬菜的产量与质量。
栽种绿色蔬菜的基地一般选在水源良好、浇灌便利、土壤肥沃的地方。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需要经过常规土地的转换,变成适宜栽种绿色蔬菜的土地,土壤内的有机物质丰富、理化性能良好,土壤能够可持续发展。
绿色蔬菜生产技术
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指的是开展生产和经营符合环保要求的蔬菜生
产活动,是保护蔬菜栽培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智能化温室蔬菜栽培,并有效防控植物病虫害的技术措施。
具体来说,包括准确分析气候环境,建立温室种植的温室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控制系统;根据蔬
菜作物的特性,对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指标采取自
动控制;施用营养杂质有效农药、生物农药、植物激素强健蔬菜,以
保证植物充分吸收有效营养物质;利用植物和水泥防护技术,增加有
效肥料和促进蔬菜生长、生产,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采取严格的种
植维护措施,保持土壤温室持续性的酸碱、水分等物质的均衡,控制
土壤中的枯物质循环作用,消除水土污染等等。
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优化生产方式,通过合理营养配比,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田间管理,栽培出具有高品质的有机产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有机产品的需求,加强食品质量的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要求。
一、无土栽培的概况1、无土栽培的分类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
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
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
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
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严重时造成根系死亡。
之后,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用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
目前,当地的无土栽培模式主要是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的绿色有机蔬菜无土栽培。
2、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栽培技术,与传统的土壤栽培技术相比,发展时间较短,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应用很广泛,可以用于很多植物的栽培。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使用喷淋设备对有机蔬菜进行自动喷淋,保证有机蔬菜吸收各类营养,这也是传统有机蔬菜培养的模式。
随着国内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机械设备的研发,无土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2013年开始,无土栽培技术开始应用于有机蔬菜生产中,并根据政府要求,在国内各地做试点示范,根据不同地区环境生长的实际情况,实现具有一定特色的无土栽培技术,并全面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与对策,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推广打好坚定的基础。
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比如在植保方面,在地形较为复杂低山丘陵区,配合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可有效解决传统栽培的弊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配合先进设备,可有效地在低山丘陵地带进行种植。
绿色蔬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一)绿色蔬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选择适宜品种选择适宜品种是生产绿色蔬菜的第一步。
适宜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虫害、耐贮藏等特点,能够保障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绿色蔬菜生产的关键。
通过分析土壤和植物生长需要,科学施用肥料,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农药残留。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生产绿色蔬菜的基础。
掌握适宜的播种期、栽培技术和收获期,能够保证蔬菜的品质和品种特性。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绿色蔬菜品质的重要措施。
通过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措施,能够减少农药使用,提高蔬菜的安全性。
农药使用农药使用是绿色蔬菜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需要注意农药的种类、用量和施用时机,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绿色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土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平衡。
绿色蔬菜生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措施,以保障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保护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膳食的需求,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采收和贮藏采收和贮藏是确保绿色蔬菜品质的重要环节。
采收时要掌握适宜的时间和方法,防止自然老化和机械损伤。
贮藏过程中要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防止蔬菜变质和营养流失。
品质检测品质检测是保障绿色蔬菜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等指标,能够判断蔬菜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市场销售市场销售是绿色蔬菜生产中的最终目的。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销售方式和渠道,保障蔬菜品质和销售收益。
综上所述,生产绿色蔬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措施,从品种选择、施肥、种植、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环境保护、采收贮藏、品质检测到市场销售全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确保绿色蔬菜安全、健康、优质。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要点与发展策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蔬菜的种植与销售逐渐成为农业产业的重点之一。
绿色蔬菜种植不仅关乎人们的健康,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要点和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绿色蔬菜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绿色蔬菜品种,是绿色蔬菜栽培的第一步。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
一些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十分适合种植。
2.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绿色蔬菜品质的重要因素。
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养分供给情况,科学调配有机肥、无机肥等,以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适量施肥,避免施肥不足或过量,从而保证蔬菜的品质和口感。
3.科学灌溉科学合理的灌溉是绿色蔬菜栽培的重要环节。
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水和土壤的水分状况,采取滴灌、喷灌等方式,避免过量灌溉或干旱情况的发生。
科学灌溉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地下水污染。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绿色蔬菜种植中的常见问题,科学防治病虫害对于保障蔬菜的品质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旋作栽培、间作栽培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安全收获和包装安全收获和包装是保证绿色蔬菜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收获时,要注意避免伤害蔬菜,同时在包装时也要选择安全、环保的包装材料,保证蔬菜在销售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保持品质。
二、绿色蔬菜栽培发展策略1.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是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政府可以加大对绿色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种植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构建绿色蔬菜产业链构建完善的绿色蔬菜产业链,推动绿色蔬菜产业的全面发展。
绿色蔬菜产业链应包括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应加大对绿色蔬菜产业链各环节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概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而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其绿色生产技术尤为重要。
因此,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的培训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
内容1.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绿色食品概念的定义–绿色蔬菜生产的基本原则2.有机肥料的应用与管理–有机肥料的分类和特点–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有机肥料的管理与施用原则3.绿色农药的选择和使用–绿色农药的概念和分类–绿色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原则–绿色农药与传统农药的比较4.生物防治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生物防治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案例5.设施农业的绿色生产技术–温室和大棚的概念和分类–绿色设施农业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原则–环境控制和水肥管理技术6.绿色食品蔬菜的质量安全控制–绿色食品蔬菜的质量安全标准–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点和监测技术重要性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的重要性点:1.保障食品安全: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的培训可以提供正确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降低食品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保障蔬菜的食品安全性。
2.促进环境保护: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强调有机肥料的应用和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土壤和水源,维护生态平衡。
3.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可以教授种植者如何选择和应用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蔬菜的商品性和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4.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有助于引领农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未来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结论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的内容广泛而全面,涉及有机肥料的应用与管理、绿色农药的选择和使用、生物防治技术、设施农业的绿色生产技术以及绿色食品蔬菜的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
临沭县玉龙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蔬菜标准与技术规程一、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1.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生态环境评价达标AA级─大气、水质、土壤各项检测数据,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生产过程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A级─大气、水质、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
生产过程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2.禁止使用的肥料和允许使用的肥AA级─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有害的城市垃圾、污泥、医院粪便垃圾、工业垃圾等。
严禁追施未腐熟的人粪尿。
叶面肥不得含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并且叶面肥必须在收获前20d喷施。
微生物肥用于拌种,基肥和追肥,能降低蔬菜产品亚硝酸盐含量,有利改善品质。
A级─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1:1。
但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 d进行。
化肥可与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施肥。
生活垃圾必须经无害化处理,达标后方可使用。
AA级、A级使用农家肥料(人粪尿、秸杆、杂草、泥炭等)必须制作堆肥,高温发酵,杀死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除去有害气体和有害有机酸,达到卫生标准后使用。
AA级、A级允许使用的肥料允许使用的基肥:①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绿肥、作物秸杆、未经污染的泥肥、并肥。
②商品有机肥─以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
③腐植酸类肥料─以草炭、褐煤、风化煤为原料生产的腐植酸类肥料。
④微生物肥料─是特定的微生物菌种生产的活性微生物制剂,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微生物活动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分为五类,使用时根据蔬菜种类不同,加以选用。
微生物复合肥以固氮类细菌、活化钾细菌、活化磷细菌三类有益细菌共生体系,互不拮抗,能提高土壤营养供应水平,成本低、效益高、增产度大,是生产绿色食品和无污染蔬菜理想肥源。
适合任何蔬菜和农作物。
固氮菌肥能在土壤和作物根际固定氮素,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适宜叶菜类和豆类蔬菜。
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新技术新模式一、生态栽培技术生态栽培技术是一种强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蔬菜种植方式。
它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循环,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生长环境,利用天然杀虫、天然施肥等方式,实现蔬菜的绿色生产。
二、节水灌溉系统节水灌溉系统是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精准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能够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同时,合理的灌溉还能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三、有机肥料应用有机肥料的应用是绿色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它能够提供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有机肥料的使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口感。
四、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是一种环保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方式。
通过引入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力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蔬菜的安全性。
五、高效种植模式高效种植模式是一种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生长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生产方式。
通过科学的种植布局和合理的茬口安排,能够实现蔬菜的高效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六、温室智能化管理温室智能化管理技术是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创新。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控,为蔬菜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
同时,智能化管理还能提高温室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
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种环保的生产方式。
通过将蔬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将残枝落叶转化为有机肥料,将废水进行循环利用等,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技术要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蔬菜生产领域,如何实现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是农业专家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要点的角度出发,探讨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关键。
一、优质种苗选育技术种苗是蔬菜生产的基础,选育优质种苗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
通过优质种苗选育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和产量。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采用繁殖材料的无病无虫处理,科学施肥,保证种苗的质量和数量,是实现全程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一环。
二、精准施肥技术施肥是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提高施肥利用率,实现绿色高效生产。
三、生物防治技术为了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产品的残留量,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利用天敌和天敌复合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是全程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手段。
四、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实现绿色高效生产的关键。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水分流失,保证蔬菜的生长需水,实现全程绿色高效生产。
五、智能化管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管理技术在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传感器、遥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蔬菜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管理技术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追溯和溯源,提高蔬菜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是实现全程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手段。
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要点包括优质种苗选育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总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蔬菜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节能日光温室建造及配套设施设备、肥料和农药施用原则、产品安全质量要求、标识包装以及生产档案等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日光温室蔬菜绿色、安全、高效生产,特别适用于设施蔬菜园区的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T1386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子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33129新鲜水果、蔬菜包装和冷链运输通用操作规程NY525有机肥料NY/T610日光温室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110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869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钾肥DB11/T820农用保温被技术要求DB21/T2994设施栽培生产记录档案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节能日光温室saving-energy solar greenhouse一般为跨度7m~16m、长度50m以上,具有南屋面、北后坡、东西山墙和后墙的东西延长的农业设施。
其中,南屋面为合理采光倾斜角度的半拱圆形塑料薄膜覆盖采光结构,北后坡为较短的不透光合理保温结构,东西山墙和后墙三面为合理保温和蓄热复合墙体结构,南屋面外侧安装有外保温被(帘),一侧山墙建有操作间(缓冲间)。
日光温室以太阳能为主要能量来源,可创造适于蔬菜作物生长的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等环境条件,适宜冬季光照充足寒冷地区的蔬菜越冬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