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与家庭

  • 格式:pdf
  • 大小:416.7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家庭和社区信息化应用策略

宋煜

摘要:“差序格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精辟概括。随后,费孝通先生自己或是其他学者对此进行了补充和研究。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此概念在应用层面仍需要系统的诠释和研究。本文试图从“差序格局”理论的演化过程出发,结合实践,勾勒出中国家庭和社区信息化的应用框架,为社会信息化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字:家庭 社区 信息化 差序格局

在经过了30余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信息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社会场景,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最能够直接感受的效果。就中国而言,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了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进入了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方方面面。当前,企业主导的数字家庭和由政府主导的社区信息化工作,是切实深入社区微观结构中的具体活动。

一、“差序格局”理论的演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数字家庭和社区信息化的发展与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于西方“个人—社会”的两极思维模式和“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中国社会明显呈现出“个人—家庭—社会”的三维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差序格局”,这种模式我们从儒家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语中可见一斑,而家庭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也得以体现(田毅鹏刘杰,2009)。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越远,也愈推愈越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先生将这种社会关系模式称之为“差序格局”(费孝通,1998)。“差序格局”的基础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的投影”又形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差序格局”模式。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组织关系确实是以“水波纹”的差序格局方式推开来的,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利益为基础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差序格局”网络中的“家庭”不仅以血缘关系来维系,也常常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了更多的内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费孝通,1998)。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已经变得多元化和理性化。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家庭的变迁,人口流动的频繁,大多数社会成员被组织到一个个具体的“单位组织”中(李路路、李汉林,2000)。单位组织对个人显得愈发重要。单位群体的出现取代了单一的家庭群体作为离个体最近的关系,构成了城市个体对其单位的依赖,形成了中国人的“单位意识”。究其原因,“单位”在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调控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的“家庭”逐渐弱化。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调控中心开始逐渐转移出单位组织,向社会积聚。社区是具有地域性的利益共同体,意味着一种结构、一种意识和一种持续。以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空间为核心的社区开始逐渐上升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成为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关系之一,社会成员的利益观念和行为得以展现(王颖,2005)。但是,“社区”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仍然还在发展的过程中,“单位”的作用并未消失。然而在这些渐变的过程中,中国人的“家”意识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可见,尽管当代中国发生了重大社会变迁,但传统的“差序格局”模式赖以滋生的社会条件仍然存在。

图1 “差序格局”理论的现实演化

由此看来,“家庭”、“单位”、“社区”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数字家庭和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社区信息化的研究与中国社会结构相结合,并在“个人-家庭-社会”的传统“差序格局”中加入“社区”这个环节,形成一幅由“己”这颗石子所掀起的“波纹”图景。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家庭和社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

按照《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义,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的历史进程。”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理解,家庭和社区信息化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建立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交流和沟通方式的过程,也是维系、加强,甚至是重构中国社会结构的过程。

“差序格局”理论是中国家庭和社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人对“家庭”和“群体”的重视,以及对身边社会事件的关注,都要求信息化必须考虑到人的需求,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表现之一。

信息化条件下的“家庭”和“家族”是在传统概念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家庭已经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家庭”已经成为了信息社会中的主要劳动场所,生活与工作的地域界限也愈来愈模糊(孙松滨,1999)。“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r)作为一种新的劳动方式,也可以称之为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在家庭或家族成员之间在家中进行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已经通过“Online”实现了极大的扩展。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最后又摆脱了信息设备的约束,利用私人性的移动设备(如手机、PDA)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动。尽管如此,信息化条件下的“家庭”实现了一种沟通方式、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但却仍然有着深厚的婚姻和血缘基础存在。从电子邮件(Email)到博客、播客(Blogger),从即时通讯(如QQ、MSN)到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如Facebook、开心网)和微博客(如Twitter、饭否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熟悉到陌生,再从陌生返回到熟悉,都在渴望着倾诉和被关注。可以说,信息化的“家庭”范围已经在超越传统的同时,也回归了本源。“差序格局”理论中“家庭”与“家族”的涵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区作为交流的场所或区域,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为个人提供了信息化的服务和环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依赖网络信息工作和生活的年轻知识阶层为主要群体的经适房社区和商品房社区,与当地原有行政组织及居委会组织之间的不匹配凸显出来。在已经开展了社区信息化的发达地区,一种社区居民、居委会、物业、政府、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关系正在形成。这样的社区已经与各地传统的城市社区不可同时而语。社会发展的车轮已经使得“差序格局”理论向更广阔的范围扩展。推而广之,家庭和社区的信息化更促使社会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方式,扩展了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渠道,更促使了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导致形成新的社会结构和控制、管理模式。数字家庭和社区信息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建立“以人为本”的信息化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差序格局”的理论基础上,笔者按照应用勾勒出数字家庭和社区信息化的基本结构,以充分体现信息社会中“差序”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服务所对应的位置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