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展示策略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301.74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展示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18-07-25T09:27:09.8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2期作者:苏晓林[导读]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学习,学会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建立起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山东省泰安第六中学271000 摘要:布鲁姆说:“一切教学开始于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目标分类制定与展示

一、现状综述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展示中存在诸多问题:主题错位,目标弱化;贪多求全,目标泛化,或者概念不清,表述不准;目标设置太宽泛、笼统,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脱节;情感态度教学目标在开课前有体现,但往往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会消失不见;一堂课的前期目标和学生后期行为不一致,没有起到目标所应达到的引领作用,形同虚设,有的老师甚至不出示目标。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注意分析教材和学情,只重视自己的教学设计照本宣科。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依然是把教师的教放在绝对的位置,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的主张: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全过程,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过程的方向和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描述。

二、理论基础

1.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2.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

(1)知识与技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包括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突出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制定与展示操作说明

1.教学目标的基本要素。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对象、行为、条件、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基础上加上对教学目标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1)含义: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B——行为 (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C ——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标准(Degree),说明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2)使用提示:除了在教学目标的阐明中包括对象的表述、行为的表述、条件的表述、标准的表述等方面之外,在实际操作中也要兼顾外显行为变化和心理过程变化,弥补行为目标的不足。此方法需重点掌握,熟练运用。

(3)范例:提供10个图形,二年级学生能够识别哪些是长方形、哪些不是长方形,在10个图形中,至少有8个识别正确。ABCD编写方法基本上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

2.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的策略。

(1)替代:利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以某主题物替换原有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形成学习目标。

(2)拆解:使用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将课程标准拆解成几个互有联系的细项指标,以此形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如:“练习各种平衡动作。”把“各种平衡动作”拆解为“扣腿平衡”“提膝平衡”“探海平衡”“望月平衡”等,即可形成一个武术单元中多条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些还是静止性平衡动作,还可拆解为不同运动项目动态动作的平衡练习。

(3)组合:运用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合并多条课程标准,形成一个学习目标。如:“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展的影响”,“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发展的影响”,由于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是体质的下位概念,因此,可以将其组合,形成“理解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意义”这一学习目标。

(4)聚焦、联结策略:这也是运用多对一的对应关系,选取多条课程标准中相同的或具有关联性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的焦点,形成一个学习目标。

3.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就是学生的“应知应会”。它的基本句法结构至少由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构成。具体来说,内容标准的主要语法结构有以下四种:第一种,只描述行为表现。这种语法结构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行为动词和核心概念两个部分构成,描述的是“学什么”。在这种语法结构的内容标准中,行为动词有时只有一个,有时有几个;而核心概念可能是一个或是若干个名词,也可能是加上了限定词的名词,甚至是一个命题。

第二种,行为表现+行为条件。由行为表现和行为条件两个部分构成,描述的是“学什么”和“怎么学”。

第三种,行为表现+表现程度。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形容词和(或)副词等描述行为表现水平的成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结果的表现程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为评价工具的开发提供指导。它是由行为表现和表现程度两个部分构成,描述的是“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