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重点

  • 格式:txt
  • 大小:9.79 KB
  • 文档页数:5

1.头皮:额顶枕区软组织中的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互相紧密结合,不易分离统称为“头皮”。
2.颅顶的危险区:即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范围较广,移动性大,若此层内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此间隙内有静脉网,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和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继发颅脑骨髓炎或颅腔感染,故临床上常将此层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3.面部的危险三角:面静脉可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通,也可通过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等与海绵窦相通,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静脉瓣,当面部因细菌感染至疖、痈时可循上述交通途径及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临床上常将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称…
4.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得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5.神经点 :胸锁乳突肌后缘有颈丛皮支穿出,为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
6.颈动脉鞘 :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deng形成筋膜鞘。
7.气管前间隙 :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奇神经丛、甲状腺下静脉、小儿还有胸腺上部、左头壁静脉和主动脉弓等。
8.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9.心包裸区 :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节高度靠拢,上端和下端彼此分开,形成上下两个三角形,无胸膜覆盖区,下区即是心包裸区,内有心包和心。
10.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肺段呈圆锥形,底位于肺表面,尖朝向肺门,右肺有10个肺段,左肺有8个肺段。
11.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

12.半月线:又称腹直肌线或Spiegel线,为沿腹直肌外侧缘的弧形线
1.腹股沟管:是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1.5cm处由肌与筋膜形成的潜性腔隙,长约4-5cm,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是腹前外侧壁的重要薄弱部位。
13.胃床 :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
14.系膜三角:系膜缘处的肠壁与两层腹膜围成系膜三角,此处肠壁无浆膜,小肠切除吻合术时应妥善缝合,以免形成肠瘘。
15.边缘动脉 :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各肠支相互吻合,在近结肠边缘,形成动脉弓,称为边缘动脉。
16.右肠系膜

窦:位于肠系膜根、升结肠,横结肠及其肠系膜的右2/3部之间,呈三角形,周围近乎封闭,窦内感染积脓时不已扩散。
17.腹股沟三角 :又称Hesselbach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三角区内无腹直肌,腹横筋膜又薄弱,加之腹股沟浅环也位于此区,因此是腹前外侧壁的又一薄弱区。
18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称锁胸筋膜,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分布于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穿该筋膜分别注入腋静脉和腋淋巴结,手术结开锁胸筋膜是应注意保护胸外侧神经和头静脉。
19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下方,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侧界为腹外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内有肋下神经、下腹髂神经和髂腹沟神经,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经此三角向后突出,形成腰疝。
20腰下三角: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此三角为腹后壁的又一薄弱区,也会发生腰疝。
21听诊三角: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隙,临床上称听诊三角,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22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浅深屈肌腱及屈肌点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23股鞘:为腹横筋膜及髂筋膜向下延续,已绕股动静脉上段的筋膜鞘,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和阔筋膜深层。
24踝管: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内踝共同形成踝管
1.一个女工在事故中头皮撕裂,累及了哪几层软组织,头皮下血肿发生在哪一层中,若发生感染为什么会向颅内扩散?
答:头皮撕裂累及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这3层软组织,头皮下血肿发生在帽状腱膜下结缔组织,因此层为一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内有静脉网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经脉和颅内的硬脑膜窦想交通,若发生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
2.某患者确诊为腮腺肿瘤,并决定手术治疗,请问;
a.腮腺位于何处?分几部分?答: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通常以下颌支下缘或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平面为界,将腮腺分为深浅两部分。
b.腮腺的毗邻结构如何?答:腮腺其上缘形凹,邻颧弓、外耳道及颞下颌关节后面,下缘平下颌角,外面与位于浅筋膜内的耳大神经末梢和腮腺浅淋巴结相邻,前内面邻接咬肌、下颌支及翼内肌后部,后内面与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和第IX~XII对脑神经毗邻。
c.腮腺肿瘤时可能压迫那些结构?答:可压迫颈外

动脉、下颌后静脉、上颌血管、面横血管、颞浅血管、耳颞神经和面神经及其分支。
d.手术中易损伤哪些结构?最易损伤什么结构,若损伤会出现
什么症状?答:面神经及其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耳颞神经,最最易损伤面神经及其分支,如损伤,则出现同侧面肌偏瘫,即同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垂向健侧,鼓腮漏气,不能吹哨等症状。
3.试述海绵窦的颅内、外交通途径。
向内借眼静脉与面静脉向交通,向下经卵圆孔的小静脉与翼静脉丛相交通,两侧接受大脑中浅静脉;向后外经岩上窦和岩下窦将血液导入横窦、乙状窦和颈内静脉。
4.一甲状腺肿瘤患者,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出现下列症状或体征的
原因:
a.声音低钝、嘶哑 b.呼吸困难
c.吞咽困难 d.瞳孔缩小,眼裂变宽,眼球内陷
e.吞咽时,肿块可以随气管上下移动
答:a.甲状腺向后内侧肿大,压迫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所致;
b.向下向后肿大的甲状腺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
c.向下向后肿大的甲状腺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
d.甲状腺向后内侧肿大,压迫交感干,由于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因此交感干的损伤可致
Müller肌是一块薄而小的平滑肌,起于上睑提肌下面的横纹肌纤维间,止于睑板上缘,有助于提上睑,并维持上睑正常的作用,该肌亦受交感神经支配,因此交感干的受压可致Müller肌肋提上睑及功能丧失,从而眼裂变宽,眼球外肌中的平滑肌对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起到一定作用,它们受交感神经的支配,当交感干受压时,可致这些平滑肌瘫痪,因此不能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从而导致眼球内陷。
e.甲状腺悬韧带使肿大的甲状腺连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气管软骨环,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的活动而上下移动。
5.甲状腺手术时,结扎甲状腺动脉应注意什么,如何注意?
答:喉上神经外支伴甲状腺动脉向前下方,在距甲状腺上极0.5-1.0cm处,离开动脉弯向内侧,发出肌支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故在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而影响发音,由于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在侧叶下极附近比较复杂,因此施行甲状腺全切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下端,以免损伤喉返神经而声音嘶哑。
6.某呼吸困难的患者,需做气管切开,请问:
a.切开层次 b.安全区域?需要切开哪些气管软骨环?
c.气管颈部的毗邻
答:a.切开层次由浅到深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

锁骨上间隙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和气管前间隙
b.安全区域:以胸骨上窝为顶、胸锁乳突肌前缘为边,底平甲状腺峡部的倒三角区域,需切开3-5气管环
c.气管前后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和气管前间隙,平第2-4气管软骨环,前后有甲状腺峡部,峡的下方有甲状腺静脉,甲状腺最下动脉以及奇静脉丛,气管颈部上端两侧为甲状腺侧叶,后方为食管,在二者之间旁沟内有喉返神经上行,其后外侧有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等。
7. 试述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
答: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
②上部的淋巴结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③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
④深部的淋巴结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⑤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交通;
⑥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
8.一个病人因右侧胸腔积液,拟行胸腔穿刺。请问:
①胸膜隐窝有哪些?胸腔积液常积于何处?
答:①肋膈隐窝和肋纵膈隐窝,胸腔积液常积于肋膈隐窝
②胸腔积液胸穿常选在何处?
②常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中部
③经过的层次有哪些?
③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壁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胸内筋膜壁胸膜
④穿刺到何部位?
④胸膜腔
⑤穿刺应注意什么,勿损伤什么结构?
⑤在胸前外侧壁即肩胛线外侧穿刺注意在肋间隙中部进针,在胸后壁即肩胛线内侧穿刺,注意在下肋上缘进针,这样可避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
9.阑尾炎的病人:
①简述麦氏点切口及经过的层次
答:切口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层次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其筋膜,腹膜外组织及壁腹膜
②手术中如何寻找阑尾:
盲肠壁的三条结肠带下端会聚,续于阑尾根部,是手术时寻找阑尾根部的标志
③阑尾的常见体位
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回肠后位、盲肠下位
④阑尾的血供
阑尾动脉为终末动脉,多起于回结肠动脉或其分支盲肠前后动脉;
阑尾静脉与动脉伴行,经回肠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入肝门静脉。
10. 简述腹股沟三角的构成、腹股沟管的构成,斜疝和直疝突出的途
径,鉴别的方法。
答:⑴腹股沟三角:内侧为腹直肌外侧为腹壁下动脉,底为腹股沟韧带
⑵腹股沟管:二口四壁,腹股沟管内口又称深环或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 处,是腹横筋膜岁精索向外突出而成的

一个卵圆形孔;
腹股沟管外口又称浅环或皮下环,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一个三角形裂隙,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由此穿入皮下;
腹股沟管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但腹内斜肌下部的肌纤维覆盖于精索外侧部前面,因此管外侧部的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共同构成;
腹股沟管后壁由腹横筋膜和联合腱构成,在其内下方接近外口处,还有反转韧带参与;
腹股沟壁上壁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下缘(弓状下缘);
腹股沟管下壁即腹股沟韧带。
⑶斜疝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直疝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⑷从发病年龄上,斜疝好发于儿童及青状年;直疝好发于老年人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斜疝不再突出;直疝仍可突出
也可在突出途径上区分,斜疝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直疝经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11.阑尾炎的病人 应与哪些疾病鉴别,为什么?
答: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穿孔溢出的内容物可沿升结肠旁沟沟流至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痛
⑵右侧输尿管结石:多呈突然发生的右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
⑶妇产科疾病中的异位妊娠破裂、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等也可引起右下腹疼痛
12.简述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围成及其穿经结构。(187)
答:三边孔和四边孔有共同的上界和下界,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肱肱三头肌长头为三边孔的外侧界、四边孔的内侧界;四边孔的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三边孔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四边空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13.股三角的构成、连通及其内容
答:位于股前侧区上1/3部,呈一底向上、尖后下的倒三角形凹陷,向下与收肌管相续,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降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外侧向内侧分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手肌及其筋膜。
14.腹股沟韧带周围有哪些薄弱区?解释各自的构成及
其临床意义。
答:①肌腔隙:腹股沟韧带与髋骨间被髂耻弓,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骨外侧皮神经通过,腰椎结核时,脓液可沿腰大肌及其筋膜经此腔隙扩散至大腿根部,并可能刺激股神经产生症状;
②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界为耻骨肌筋膜及耻骨梳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腔隙内有股鞘及其包含的肌动静脉、生殖股神经支和淋巴管通过。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