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推进农村美丽公厕创建的实施意见

全面推进农村美丽公厕创建的实施意见

***全面推进农村美丽公厕创建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指导,结合美丽乡村“一村六美”建设行动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着力解决农村公共厕所简陋、管理缺失等问题,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景观效果突显的美丽公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底,全区彻底消灭农村简陋厕所,新建干净、整洁的A级厕所150座以上,其中AAA级美丽公厕40座以上;全区重点沿线美丽乡村精品村都有AAA级美丽公厕;

——到2019年底,实现三个100%,即:农村简陋厕所消除率100%;全区行政村A级公厕覆盖率100%;全区3A级景区村AAA级美丽公厕覆盖率100%;

——到2020年底,全区打造A级以上美丽公厕600座以上,全区常住人口500人以上自然村公厕覆盖率100%。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把解决群众如厕问题这件“民生小事”作为重要大事来抓,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二)坚持科学规划。在全面摸排、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施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实际需求入手,全面统筹农户改厕和公共厕所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适度适用。科学分析研究村庄布局和农户实际需求,充分考虑节庆、假日等因素,注重考虑残障人士、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如厕问题,加大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统筹推进厕所改造、新建和粪尿循环利用。

(四)坚持因地制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一村六美”建设行动的实施,在保证厕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注重打造生态公厕,融入地域文化或旅游区特色,打造厕所文化,(五)坚持共管共享。坚持政府主导、依靠群众、社会参与相结合,区乡村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厕所革命”,注重建管并重,建立健全公厕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做好户厕日常管理。

四、主要任务

(一)彻底消灭农村简陋厕所。按照“应拆尽拆、应改尽改”的原则,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露天旱厕以及严重老化、设施缺失、功能落后、影响村庄形象的老旧公共厕所进行拆建或改建,建设标准不低于A级公厕,引导鼓励农户开展户厕改造,将新建房屋农户卫生厕所建设纳入村规民约和农民建房审批的基本条件,到2018年底,全区彻底消灭农村简陋厕所。

(二)科学推进公厕规划建设。按照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的要求,根据各行政村村庄规模、人口数量、农户布局,科学制定公共厕所布局和建设方案,完善公厕各类软硬件设施,对旅游景区、外来人员较多的区域,要优先进行公厕的新建或扩建,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倡导使用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建设和改造公厕,在严格按照国家公厕建设标准建设的前提下,鼓励进行个性化打造,

(三)全面开展美丽公厕建设。按照“全面提升、重点打造、争创示范”的要求和“一厕一景一文化”的概念,开展美丽公厕创建行动,助力深化全域旅游,使农村公共厕所不仅与乡村环境相融合,更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到2019年,农村简陋厕所消除率100%,全区行政村A级公厕覆盖率100%,全区3A 级景区村AAA级美丽公厕覆盖率100%,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500人以上自然村公厕覆盖率100%。

(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鼓励探索社会化、专业化等新型公厕建设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公共厕所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和保洁制度,充分利用好网格员队伍,加强对农村公共厕所的日常巡查管理,进一步加强资金和人员保障,通过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引导居民、游客文明如厕,共同维护公共环境。

五、实施步骤

“厕所革命”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二年连片成景”的要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一)方案制定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月)

对全区的公共厕所和简陋厕所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数量、等级等基础情况,研究制定各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计划。

(二)改造建设阶段(2018年2月—2019年10月)

每个厕所的具体改造提升方案,按照具体提升改造方案和计划实施改造工程,确保提升改造任务顺利完成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2月)

做好检漏补缺和巩固整改,对未按标准改造到位的限时整改。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农村“厕所革命”的日常工作由区农办、区旅委等单位共同牵头,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是推进本区

域“厕所革命”的责任主体,要确定具体的分管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机制,按照年度计划抓好工作落实。

(二)加强资金保障。区、乡镇级财政每年要合理安排资金用于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公共厕所日常管理。同时积极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完善“厕所革命”投资保障体系。对简陋厕所拆除,按照800元/座补助,新建A级美丽公厕按照20万元/座补助,新建AA级美丽公厕按照30万元/座补助,新建AAA级美丽公厕按照50万元/座补助,对改建提升的公厕按照10万元/座补助且改建后达到A级公厕建设标准。相关补助资金待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后拨付到乡镇(街道、办事处)。

(三)加强督查评比。由区督考办、农办、财政、旅委等部门组成考核组,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创建工作进行考核认定,相关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的主要内容,加大赋分权重和奖惩力度,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给予表扬;对工作滞后、未按照规定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每年开展美丽公厕评选活动,对获得优胜的单位给予奖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