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12页汇编)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12页汇编)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

复习梳理详解12页汇编)

一、课内阅读

(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

B.但微颔之颔:下巴

C.尔安敢轻吾射轻:轻视

D.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皆朝于齐

B.睨之久而不去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徐以杓酌油沥之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杂然而前陈者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卖油翁身手不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D.本文故事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答案】1.B

2.C

3.C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A.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B.句意: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颔,点头;

C.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看轻;

D.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打发;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在/介词,向;

B.代词,他/结构助词,的;

C.均为介词,均译为“用”;

D.表转折,但是、却/表修饰,不译;

故选C。

3.C.选文中“睨之”“但微颔之”,为神态描写,准确而传神,既表示对陈尧咨熟练的射箭技术的肯定,又写出他尚有不满意的静观神情;“康肃忿然曰”“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从盛气凌人,对卖油翁轻视的态度,转变为“笑而遣之”,表明陈尧咨从卖油翁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这些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为动作描写,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度态;“康肃问曰……”“翁曰……”“因曰……”等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故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塑造陈尧咨的自命不凡、知错就改,卖油翁的纯朴厚直、怀技而谦谨的形象;选文并未运用心理描写;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德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5.文末康肃公的笑,有人认为是尴尬的笑,有人认为是会心的笑,还有人认为是嘲讽的笑,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4.(康肃公)曾经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

5.示例:①我认为是会心的笑。卖油翁的演示让他顿悟:熟练是任何技艺达到高水平的诀窍。他赞同卖油翁的说法,以微笑加以肯定。

②我认为是嘲讽的笑。他觉得卖油翁倒油的小技不能跟他高超的箭术相提并论,也不认同卖油翁的说法。

③我认为是尴尬的笑。康肃公箭术高超,引以为傲,却被卖油翁以倒油小技上了一课,这让他很没面子,只能尴尬一笑。

【解析】4.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释担,放下担子;而,表承接;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去,离开。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叙写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高超和熟练的技术,却仍然毫不夸饰地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与陈尧咨的“自矜”态度相对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文章的最后写陈尧咨神态“笑”字,写出了陈尧咨态度的转变。这个“笑”字既表现了陈尧咨从卖油翁的酌油过程中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又通过这一神态描写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认为是心悦诚服的笑。卖油翁的演示让他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他认可了卖油翁的说法,用微笑表示赞同。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

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泰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如上石何安求其能千里也

B.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D.惧其不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7.下列对各句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B.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判断句)

C.帝感其诚。(被动句)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句)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愚公“聚室而谋”说明他对移山底气不足,在大家“杂然相许”后才信心大增。

B.智叟作为旁观者,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既傲慢又武断。

C.选文第①段极言山之高大,是为下文写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衬托愚公决心之大。

D.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愚公”中的“公”是敬称;“智叟”中的“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这一安排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B.选文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愈加突显,愚公由一般人眼中的“愚蠢”形象到最后的“大智若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文中的“孀妻弱子”除了与“智叟”形成对比外,还突出了愚公移山鲜有人助,势单力薄,增加了愚公移山的悲剧色彩。

D.选文告诉我们: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答案】6.D

7.B

8.A

9.C

【解析】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加强反问语气/它,代指千里马;

B.顽固/使……巩固;

C.苦于,被……所苦/使……劳苦;

D.停止/停止;

故选D。

7.本题考查特殊句式辨析。

B.句意:儿子又可以生孙子,孙子又可以生儿子。并无特殊句式。

故选B。

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说明他对移山底气不足”错误,从第②段“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中的“毕力平险”“指通”“达于”都可以看出他是有决心有目标的。

故选A。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由第②段“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可知,“孀妻弱子”来相助正表明愚公移山之举是很得人心的,故选项“鲜有人助,势单力薄,增加了愚公移山的悲剧色彩”理解有误。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上智叟笑着阻止他,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二、课外阅读

(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业练习攻战,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代①北苦寒,士卒多服毡罽②,业但挟纩③,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④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与我俱死无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业既没,太宗闻之痛惜甚,曰:“求之古人,何以加此!”

(节选自《宋史》)【注释】①代:地方名。②毡罽(jì)毛织品。③纩(kuàng):丝绵絮。④殆:几乎。

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

12.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太宗为何评价杨业“求之古人,何以加此”。(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0.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

11.示例:你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可以跑回去报告天子。

12.示例;这是太宗对他的高度评价:杨业屡立战功,所到之处克敌获胜,可看出他骁勇善战;朔州战败时,杨业体谅士卒多有家眷,让大家先离开,可看出他体恤士卒。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侍奉的人几乎都懂得蜷缩在一起,但是杨业神色安然丝毫没有露出寒冷的脸色。

“而”表示转折,应在“而”前断一处;

故断为: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汝,你;妻子,妻子和孩子;还,回去;走,跑。

1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从“业练习攻战,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可知,杨业屡立战功,所到之处克敌获胜,可看出他骁勇善战;

从“业但挟纩,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可以看出杨业肯吃苦;

从“与我俱死无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可知,朔州战败时杨业体谅士卒多有家眷,让大家先离开,可看出他体恤士卒。据此概述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他经常练习作战,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雍熙三年间,他带兵向北出征,代这个地方环境艰苦且寒冷,士兵多穿着毛织品,杨业只是披着丝棉絮,坐在地上治理军事,旁边也没有点火把取暖。侍奉的人几乎都懂得蜷缩在一起,但是杨业神色安然丝毫没有露出寒冷的脸色。朔州战争失败之后,他部下还剩下几百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和我一起死,对你们没有好处,你们还有父母妻儿,你们可以回去了,报告天子。”大家都痛哭流涕不肯离开。

杨业去世后,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遗憾,说:“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人能超

过他!”

(临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公多谈吏事

张芸叟①初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更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②。今先生多教人更事,所未谕也。”公曰:“不然。吾子③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④。吾昔贬官夷陵,彼非人境也。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⑤,不可胜数。且夷陵荒远偏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矣。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迨⑥令三十余年,出入中外⑦。忝尘三事⑧,以此自将⑨。今日以人望我,必为翰墨致身:以我自观,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⑩。”是时,老苏父子间亦在焉,尝闻此语。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⑪,或问之,则答曰:“我于欧阳公处学来。

(选自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有改动)[注释]①张芸叟官至吏部侍郎,是欧阳修的晚辈。②“莫不”句没有不把道德文章作为最想听的。③吾子:对别人的一“种尊称。④及物:造福社会。⑤枉直乖错:冤屈错误⑥迨(dài)至,到。⑦出入中外:指在朝廷和地方担任官职。⑧忝(tiǎn)尘三事:很惭愧位列三公。⑨以此自将:拿这句誓言自勉。⑩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亮,通“谅”,确实。报,回应,应合。⑪任:担任,胜任。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免有请( )

⑵所未谕也( )

⑶尝闻此语(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者之见先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B.无以遣日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我于欧阳公处学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D.或问之,则答曰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

16.下列属于“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中“一言”所指代的一项是()

A.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

B.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

C.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D.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17.作者在文末写“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有什么用意?

【答案】13.请:问询,请教谕:理解,明白尝:曾经

14.B

15.(那时我)正年轻,不满足于学习,想找来《史记》《汉书》阅读,但公家私人都没有。

16.D

17.以苏轼的为官成就表现出欧阳修“多谈吏事”对晚辈的深远影响,从而表明“多谈吏事”(为官之道)的必要性。

【解析】1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难免有请教。请:请教;

(2)句意: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谕:理解,明白;

(3)句意:曾听说过这些话。尝:曾经。

1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连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B.可以,介词/按照,介词;

C.都是“从”的意思,介词;

D.都是“就”的意思,连词。

故选B。

1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本题中注意句中重点词语“方(正当)、未(没有)、欲(想)”要正确理解。

16.本题考查理解语句。

“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的意思是“其实是实践当年的一句誓言”,结合“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可知这里的“誓言”是指: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故选D。

17.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句子作用。

结合“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可知,句子的意思是“那以后,苏轼也以做一个称职的官吏自勉”;写出了苏轼听欧阳修“多谈吏事”后,以此自勉,侧面写出了欧阳修为官正直、称职;以此结尾,突出了欧阳修“多谈吏事”对后辈的深远影响;表明了“多谈吏事”(为官之道)的重要性。

【点睛】参考译文:

张芸叟当初到京城游学,求见拜见先达们,每次听欧阳修、司马温公、王荆公的评论,关于文史最多,只有欧阳修讲了许多为官的事情。久而久之,难免有请教“求学的人拜见先生,没有不想听听修身和作文之道的。现在先生指教了许多为官的事情,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欧阳修说:“不能这样看。你们都是当今贤才,以后做官处理政事,就懂得我的话了。大致说来,文献经典仅限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处理政事则关系到百姓利益。我过去被贬到夷陵做官,那里不是一般人所能生活的地方。我正当壮年,不满足于学习,想找《史记》《汉书》来看看,但公府和私人都没有。没有什么可以消磨时光的,就从架阁上把过去的案卷拿下来,一次又一次地观看。我发现那上面颠倒是非的事情,多得数不完,有的把无说成有,有的把曲说成直,违反国法,顺从私情,丧失人伦,戕害公义,真是什么坏事都有。荒远偏小的夷陵尚且如此,整个天下的弊端就可想而知了。当时仰望苍天发誓,‘从此为官处事,不敢有丝毫疏忽’。至今三十多年,不论在京城还是在外地,担任了重要官位,始终拿这句誓言律已。现在在别人看来,认为我一定是通过诗文提高自己的。在我自己看来,其实是实践当年的一句誓言。”当时,老苏父子三人当中,也有人在场,曾听说过这些话。那以后,苏轼也以做一个称职的官吏自勉,有人问他,他就回答说:“这是我从欧阳修那学来的。”

(泰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②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④。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⑤。

(选文有删改)

【注】①千总:清朝武官名称。②尼:阻止。③趣:促。④勖(xù):勉励。⑤置:停。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

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性刚果。性:__________________

(2)及东炮台陷。及:__________________

(3)弹丸咸集于西炮台。咸:__________________

(4)曾不少却。却:__________________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

(2)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

21.选文中的钱金玉有哪些宝贵的品质?请分条概括。

【答案】18.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

19.性情,性格。到,等到。全,都。后退,退却。

20.(1)道光壬寅年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2)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

21.(1)刚毅果敢。(2)忠于职守。(3)忠贞爱国。(4)英勇无畏,不怕死。(5)与士卒同甘共苦。

【解析】1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故断句为: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

1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性情刚毅果敢。性:性情,性格。

(2)句意:到了东炮台陷落后。及:到,等到。

(3)句意: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咸:全,都。

(4)句意:竟然毫不后退。却:后退,退却。

2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衅起,挑起事端,引申为战争爆发;假,休假;省亲,回家乡或到远处看望父母或其他尊亲;束装,整理行装。

(2)焉,哪里;逃,逃避;幸,希望;虑,担心。

21.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答题时可以先指出特点,然后再结合内容分析,注意分点作答。

从文中“性刚果”可知,他性情刚毅果敢。“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中止休假,立即收

拾行装奔赴战场”可以看出其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由“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可知,他忠于职守且与士卒同甘共苦。由“钱金玉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仍然没有后退一步,直至牺牲”表现其英勇顽强,舍身取义。由“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可知,他身边的士兵劝他为老母要保全性命,钱金玉却说拿了国家俸禄就不能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由此可以看出其有气节、有担当。

【点睛】参考译文: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当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竟然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钱金玉的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不停地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 【2023年天津】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 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先帝知臣谨慎 D.恐托付不

效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2023年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九年级上 册 一、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有删减)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晦明.变化者B.此乐何极./初极.狭,才通人 C.把酒临.风/临.表涕零D.不患.退而无居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4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 ★[考点概述] 理解课文内容,包括句意、段意和篇意,能根据要求对重要内容做出自己的评价。对经典内容要能像阅读现代美文一样进行欣赏,对重点内容有自己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与感悟。阅读过程中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切忌架空分析。 归纳概括要点就是从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人手,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到答案所在的区域,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要点归纳出来,分点解答,并带回文中检验,不要漏答。 ★[常见错误] 1.曲解词义 所谓“曲解词义”,就是当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时,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地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析和概括。 2.对象错位 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文段常常涉及到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正是抓住了选文的这一特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故意地进行错位搭配,巧妙地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误选项。 3.时序倒置 人物传记类文章一般通过几件事情来刻画某个人物,而这几件事情在文段中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命题人有时故意地倒置事情的时序,从而造成了叙述的混乱。 4.事件杂糅 所谓“事件杂糅”,就是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的杂糅混编,让考生难以分辨正误。 5.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人物的身上,以此来干扰考生的思维。 6.表述失度 对事件的叙述有详略之分,对原因的分析有主次之分,对行事的描述有缓急之分,对人物的评价有轻重之分。命题人在设计错误选项时常常故意颠倒其详略、主次、缓急和轻重,这就犯了表述失度的错误。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12页汇编)

(初中语文)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 复习梳理详解12页汇编) 一、课内阅读 (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 B.但微颔之颔:下巴 C.尔安敢轻吾射轻:轻视 D.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皆朝于齐 B.睨之久而不去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徐以杓酌油沥之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杂然而前陈者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卖油翁身手不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D.本文故事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答案】1.B 2.C 3.C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A.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B.句意: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颔,点头; C.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看轻; D.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打发;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在/介词,向; B.代词,他/结构助词,的; C.均为介词,均译为“用”; D.表转折,但是、却/表修饰,不译; 故选C。 3.C.选文中“睨之”“但微颔之”,为神态描写,准确而传神,既表示对陈尧咨熟练的射箭技术的肯定,又写出他尚有不满意的静观神情;“康肃忿然曰”“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从盛气凌人,对卖油翁轻视的态度,转变为“笑而遣之”,表明陈尧咨从卖油翁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这些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为动作描写,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度态;“康肃问曰……”“翁曰……”“因曰……”等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故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塑造陈尧咨的自命不凡、知错就改,卖油翁的纯朴厚直、怀技而谦谨的形象;选文并未运用心理描写;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德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5(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精选汇编5 【河南省】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二)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①,诏下,所在②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③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④,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⑤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注】①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è),专卖。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矧(shěn):况且,何况。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这里指被流放。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丈夫之冠.也冠: ⑵得志,与民由.之由: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6.善用修辞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语段(一)第二段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17.根据你对语段(一)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认为语段(二)中的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2分)

【答案】14.⑴行冠礼⑵遵从(意思对即可。一小题1分,共2分) 15.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平安无事。(意思对即可。2分) 16.①使用反问,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否定景春的观点。②使用排比(反复),阐明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义正词严,气势磅礴。(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17.能。①为茶民和小吏着想,讲仁德,有仁义。②焚诏(抗诏),不惧权势。(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参考译文】 (一)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二)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益昌县的盐铁官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皇帝下诏书说,凡专卖物品生产地的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茶税,百姓都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税赋来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搁置诏书。差役争辩说:“皇上的诏书怎么能搁置?我不过丢一条命,大人您难道不会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于说:“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他就自己放火,把诏书的木牌烧掉了。州里的观察使知道了这事的经过,(因为何易于勇于挺身为百姓,)到底也没有把这事上报而弹劾他。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二、(一)阅读《陋宝铭》,回答8-10题(8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读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 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______) (2)夙.夜忧叹(______) (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12页汇编)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 12页汇编) (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①,荷锄觇②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释】①远扬:桑枝。②觇(chān):察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 B.首联通过写斑鸠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侧面展现了浓浓的春意。 C.颔联描写了农民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通路的画面。 D.尾联中“忽”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杯又停住的样子。 2.诗歌展现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试结合颈联内容赏析。 【答案】1.B 2.示例:燕子回来了,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主人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他们都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展现出人们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状态。 【解析】1.B.首联“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意思是: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在争相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春鸠”“杏花”都是春天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首联通过鸟鸣、花开,直接把春意写得很浓了,这是正面描写; 故选B。 2.此题考查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能力。 颈联“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人们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状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潍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语文)基础综合(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10页汇编)

(初中语文)基础综合(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 8页汇编) 1.(威海·中考真题)下列短语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热血沸腾长途跋涉风云变幻锐不可当 B.沥尽心血心旷神怡抑扬顿挫和颜悦色 C.别出心裁聚精会神昂首挺胸春寒料峭 D.津津有味囫囵吞枣言外之意姗姗来迟 【答案】D 【解析】A.“热血沸腾”是主谓短语,“长途跋涉”是补充短语,“风云变幻”是主谓短语,“锐不可当”是偏正短语; B.“沥尽心血”是偏正短语,“心旷神怡”是并列短语,“抑扬顿挫”是并列短语,“和颜悦色”是并列短语; C.“别出心裁”是动宾短语,“聚精会神”是并列短语,“昂首挺胸”是并列短语,“春寒料峭”是主谓短语; D.均为偏正短语; 故选D。 2.(威海·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括号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本书读起来味同嚼蜡。(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 B.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篇美文,我及时惠存。(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C.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句中有关沈从文的介绍正确) D.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C 【解析】A.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句中用于形容读这本书的感受枯燥乏味,符合语境,运用恰当; B.惠存:以物赠人,望人存留的谦词。句中用于形容“我”保存同学的美文,使用不正确; D.“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像是高起来”没有喻体; 故选C。 3.(滨州·中考真题)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立春日,鸟巢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漫天雪花,飘飘洒洒。每一朵雪花都在讲述一个冰雪故事。“燕山雪花大如席,”古人的浪漫与想象,穿越时空,映照古今。各国代表团的引导牌造型都是一朵融合了中国结元素的雪花。在巨大的地球背景中,一朵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整理汇集(含答案)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 (安徽)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虽:。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14.(5分)(1)驱车追赶。(2)第二次。(3)倒下。(4)指责。。(5)即使。 第1页共9页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夜忧叹(早晚)B.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作:(2)发: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阅读语段,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目的是: ____________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十二:课内文言文 【解题指津】 聊城中考对课内文言文的考察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解释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积累一定量的常见文言实词 初中阶段实词积累量在150个左右,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实词,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读懂了文言文。所以,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对学习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1.对于古今异义变化不大的实词,可用把单音词组成双音词的方法来推断。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这里的“地方”是两个词,是“土地”“方圆”的意思,而今天变成一个固定的意思了。又如:“忌不自信”,这里的“自信”是两个词,是“自己”“相信”的意思,而今天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意思。又如“齐师伐我”,将这四个单音词分别组成“齐国”、“军队”、“讨伐”、“我国”四个双音词,即可将“齐师伐我”的文意理解清楚。 2.对于一些特殊的实词,如词性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我们不妨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1)词性活用。词性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动心忍性”的“苦、劳、饿、动、忍”可解释为“使……苦、劳、饿、动、忍”,这里采用了使动用法。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又叫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如:“余”,在我们初中所学的课文中有三种意义:①《公输》中“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的“余”译为剩下,多余的;②《陈涉世家》中“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的“余”译为整数后表不定余数;③《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余”译为以外,其他。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3)通假字。课本中的通假字并不是很多,不难整理与记忆。如:《公输》中“公输盘不说”的“说”,同“悦”,喜欢,高兴;《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同“嘱”,嘱托。 (4)古今异义词。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译为不要说,更不必说;“后遂无问津者”的“问津”译为问路。课本中,古今异义词并不是很多,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这些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二、理解常用的文言虚词 即考试手册中要求的六个虚词:“之”、“其”、“以”、“而”、“何”、“于”。所谓虚词,就是指那些不能够单独成句,但能通过它把实词组织在一起,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的“何”是疑问代词,表示询问或反问,相当于“为什么、什么”。 复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理解并牢记其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 (2)根据语言具体环境联系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出虚词的意义,千万不要把虚词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来学习。(3)注意对文言虚词的积累。 三、掌握常用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1.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用动词“是”表示,古汉语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但更多情况下古汉语常用“……者、……也”“……,……也”“……者也”等句式表判断,通常翻译为“……是……”如: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译:陈胜,是阳城人。 ②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译:作战,是靠勇气的。 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另外还用“则”“乃”“为”等这些词表判断的,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这就是在岳阳楼上所见的雄伟景象。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译:应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2.省略句。这是文言语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指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在不同的表达情况下有省略现象.如: ①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句中省略“渔人”和“山洞”,补全应为:(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山洞)初极狭,才通人 ②问所从来,省略了“渔人”,补全应为:问(渔人)所从来。 3.被动句。现代汉语多用“被”(也用“为”)表示,而古汉语则常用“于”、“为”、“见”或用“为……所……”等格式表示被动。如: 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为他出力。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 ③“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1(WORD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许智藏,高阳人也。祖道幼,尝.以母疾,遂览医方①,因而究极②,世号名 医。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③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由是世相传授。仕梁,官至员外散骑侍郎。父景,武陵王谘议参军。智藏少以医术自达.,仕陈为散骑 侍郎。及陈灭,高祖以为员外散骑侍郎,使诣扬州。会秦孝王俊有疾,上驰召之。俊夜中梦其亡妃崔氏泣曰:“本来相迎,比闻许智藏将至,其人若到,当必相苦,为之奈何?”明夜,俊又梦崔氏曰:“妾得计矣,当入灵府中以避之。”及智藏至.,为俊诊脉,曰:“疾已入心,郎当发巘④,不可救也。”果.如言,俊数日而薨。上奇其妙,赍⑤物百段。炀帝即位,智藏时致仕于家,帝每有所苦⑥,辄令中使就询访,或以蒐⑦迎入殿,扶登御床。智藏为方奏之,用无不效。年八十,卒于家。 (选文有改动)【注释】①医方:医书。②究极:深入研究。③视:审视。④巘:癫痫。⑤赍(jī):把东西送给人。⑥苦:身体不适。⑦蒐: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尝.以母疾(曾经) B.智藏少以医术自达.(显达) C.及智藏至.(周到) D.果.如言(果然)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B.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C.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D.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及陈灭,高祖以为员外散骑侍郎,使诣扬州。(3分) (2)上奇其妙,赍物百段。(2分) 4. 许智藏医术高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21页汇编)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 理详解21页汇编) 1.(济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 齐景公时,师败于燕、晋。晏婴荐司马穰苴。公以为将军,穰苴曰:“臣素卑贱,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以监军。”公使庄贾往。苴与贾约:日中会于军门。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①待贾。夕时贾始至。苴曰:“何后期?”贾曰:“亲戚送之,故留。”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②,则忘其身。何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云何?”对曰:“当斩!”贾始惧,使人驰报景公求救。未及返,遂斩贾以徇三军。久之,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驰,云何?”对曰:“当斩!”苴曰:“君之使不可斩。”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乃阅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飨士卒,而自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于是病者皆求行争出赴战。 (选自《智囊全集》中华书局,2018 年版,有删改)【注释】①立表下漏:立起计时的木表和漏壶。②援枹鼓之急:指战况紧急之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霸上军:驻军 B.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营垒 C.军法期而后至期:约定 D.遂斩贾以徇三军徇:犒赏 (2)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日中会于军门 A.皆以美于徐公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 ②其名为银________ ③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④其真无马邪________ (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何陋之有 D. 甚矣,汝之不惠 (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 (2)C (3)设问 (4)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①其:代词,其中的;②其:代词,它的;③其:代词,他;④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⑵“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C。 ⑶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问句。 ⑷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①虽:虽然。俱:一起。若:比。句意是: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 其:表选择疑问,是…还是… 。句意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故答案为:⑴① 其中的;② 它的;③ 他;④ 难道。⑵C;⑶设问; ⑷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022年全国语文中考真题(浙江重庆广西河南安徽等)分项汇编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含详解)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 (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达官显贵.B.洛阳纸贵.C.物以稀为贵.D.春雨贵.如油 2.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的快乐是人生至乐。 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 C.健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 D.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 3.根据两则《论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材料二 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 (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颜回箪食瓢饮,孔子称赞他“贤哉”,师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①____”。范仲淹汲取孔颜之乐的思想,主张“②____”。他们倡导的人生追求已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吉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 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则》) (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 (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 (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根据句意断句为: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乃,于是;以,拿;奉,通“俸”,俸禄;资,资助;使,让;句子翻译为: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②顾,难道;不如,比不上;鄙,边境;句子翻译为: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界的那个和尚吗?③

专题28:文言文阅读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解析版)

专题28:文言文阅读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一、(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少翁传(节选) ①李少翁者,名莳,字德春,豫章人。翁家世受医,精脉法。翁乃沉默长者,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①。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病者隐结②,少焉投药,犹掇③之耳。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而投药甚快。 ②余始不甚识翁,会余弟妇病风眩,状类尸蹶④,举家喧言“瞑矣”!翁至,视其脉:“治也!”进一匙而苏。期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一匙,乃愈。余始奇其言,神其术。后余数患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已而,友得绵疾,翁起如之,以是益神翁医。 ③于是,人争家之,念缓急可立应。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会岁两大祲⑤,翁煮药如池,积片成丘。翁所医者莫知其名,安问糈⑥? ④翁性不忤物⑦,不以人所不能而愧人,不以人所不知而傲人。翁足迹半朱门,不传言,对主人未尝暴僮仆之过。所游病者家,酒法食单,丰约优劣之数,不挂齿牙。其为长者如此。 ⑤翁为人诊脉,思虑与病者相通。与人处,不相疑。余以知李翁,几乎道者也,非医者也。 (选自《钟惺散文选集》,有删改)【注】①形神忽往: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诊断病情上。②隐结:隐伏的病根。③掇(duō):拾取。④尸蹶:一种病症,类似休克。⑤祲(jìn):瘟疫。⑥糈(xǔ):粮食。这里指报酬。⑦忤物:冲撞人。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余尝谓翁诊脉甚苦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以逾.月( ) (2)余数.患奇疾( ) (3)会.岁两大祲( ) (4)安.问糈(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余始奇其言,神其术。 4.文中有多件事能体现李少翁医术高明,请概括其中的两件事。 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李少翁作为医者的“仁心”。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逐课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逐课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 九年级上册 (二十四)岳阳楼记 知识梳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谪守 巴陵郡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 (2)越.明年越:到 (3)增.其旧制.增:扩大,扩展制:规模 (4)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胜景,美景 .. (5)衔.远山衔:连接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6)浩浩汤汤 .... 际涯:边际 (7)横无际涯 .. (8)朝晖.夕阴晖:日光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大观:壮丽景象 .. 北通巫峡然则:如此……那么 (10)然则 .. (11)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12)若夫淫雨霏霏 .... (13)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 排空:冲向天空 (14)浊浪排空 .. (15)日星隐曜.曜:光芒 (16)山岳潜.形潜:隐没 (17)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

(18)薄暮冥冥 冥冥:昏暗 .. (19)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 万顷:极言广阔 (20)一碧万顷 ..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 (21)沙鸥翔集 .. (22)锦鳞 游泳锦鳞:美丽的鱼 .. 青青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23)郁郁 .. (24)静影沉璧.璧:圆形的玉 何极:哪有尽头 (25)此乐何极 .. (26)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 (27)把.酒临风把:持、执 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28)予尝求古仁人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4)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天气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5)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