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倒推法解题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4
第12讲倒推法解题讲义专题简析倒推法解题是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和减、乘和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往前一步一步地推算,直到找到最初的数据,这种方法又常被称为“还原法”。
适合用倒推法解题的数学问题常满足以下条件:已知最后的结果和到达最后结果时的每一步具体的过程。
例1、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还剩500米。
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练习:1、一堆煤,上午运走,下午运的比余下的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
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没有耕。
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多1吨,第二天用去余下的少2吨,还剩下16吨。
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例2、王大伯屋后有一棵桃树。
他孙子每天从树上摘下一些桃子和邻居的小伙伴分着吃,第一天摘下桃子总个数的合,以后8天分别摘下当天树上现有桃子的、、、…、,摘了9天,树上还留下10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练习:1、把一根绳子对半剪开,再取其中一段对半剪开,这样剪了四次,剩下的正好是1米。
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2、《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持米几何?”题意是:有人背米过关卡,经过外关时,用全部米的纳税,过中关时用所余米的纳税,经过内关时用再余米的纳税,最后还剩下5斗米。
这个人原来背多少斗米出关?3、仓库里存粮若干吨,第一次运出总数的又4吨,第二次运出余下的又3吨,第三次运出余下的又5吨,最后还剩下12吨。
这个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例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的油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的油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油多少千克?练习:1、小华拿出自己画片张数的给小强,小强再从自己现有的画片张数中拿出给小华,这时两人各有画片12张。
原来两人各有画片多少张?2、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若干元,甲拿出自己所有钱的给乙后,乙又拿出现在自己所有钱的给甲,这时他们各有90元。
第12讲 倒推法解题一、知识要点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
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53,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练习1: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73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85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83,第二天走了余下的32,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61,乙拿走了余下的52,丙拿走这时所剩的43,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1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72,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练习2:1、一堆煤,上午运走72,下午运的比余下的31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31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21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21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31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例题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31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51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多少千克油?练习3:1、小华拿出自己的画片的51给小强,小强再从自己现有的画片中拿出41给小华,这时两人各有画片12张,原来两人各有画片多少张?2、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若干元,甲拿出51给乙后,乙又拿出41给甲,这时他们各有90元,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元?【例题4】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数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这时甲相同的钱数给甲。
第十二周 倒推法解题专题简析: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
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例题1。
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35 =25 。
第一天看后还剩下48÷25=120页,这120页占全书的1-13 =23 ,这本书共有120÷23=180页。
即 48÷(1-35 )÷(1-13)=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11. 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 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2.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 ,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 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16 ,乙拿走了余下的25 ,丙拿走这时所剩的3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例题2。
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 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27 =57 ,第一天修后还剩500÷57=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15,还余下700+100=800米,这800米占全长的1-15 =45 ,这段路全长800÷45=1000米。
列式为: 【500÷(1-27 )+100】÷(1-15)=1000米 答:这段公路全长1000米。
练习21. 一堆煤,上午运走27 ,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 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 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 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12 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13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例题3。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逆推还原问题在六年级下册的小升初奥数学习中,逆推还原问题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知识点。
它就像是一场思维的探险,需要我们从结果出发,一步步倒推回去,找出最初的情况。
逆推还原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已知最终的状态,要求找出最初的状态。
这需要我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逆向思考。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明有一些糖果,他先吃掉了一半,然后又给了同学5 颗,最后还剩下8 颗。
那么小明最初有多少颗糖果?我们从最后的状态开始倒推。
最后剩下 8 颗,在给同学 5 颗之前,小明应该有 8 + 5 = 13 颗糖果。
而这 13 颗糖果是他吃掉一半后剩下的,所以最初小明有的糖果数量应该是 13 × 2 = 26 颗。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一个篮子里有一些苹果,第一次拿走了总数的一半多 2 个,第二次拿走了余下的一半少 2 个,这时篮子里还剩下 10 个苹果。
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同样,我们从最后剩下的 10 个苹果开始倒推。
第二次拿走的是余下的一半少 2 个,剩下 10 个,那么第二次拿之前余下的数量应该是(10 2)× 2 = 16 个。
第一次拿走总数的一半多 2 个,剩下 16 个,那么总数应该是(16+ 2)× 2 = 36 个。
解决逆推还原问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画线段图。
通过线段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数量的变化过程。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问题:小红的零花钱经过几次变动后剩下 50 元。
第一次她花掉了一半还多 10 元,第二次她得到了 30 元。
我们可以画出这样的线段图:先画一条线段表示最初的零花钱,然后从中间偏右的位置画一个点,表示花掉一半还多 10 元,左边这一段就是剩下的。
接着,在剩下的这一段右边增加一段,表示得到 30 元后变成了 50 元。
这样,通过线段图,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数量的变化,更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
还有一种常见的题型是关于溶液的浓度问题。
第十二周 倒推法解题专题简析: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
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例题1。
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35 =25。
第一天看后还剩下48÷25 =120页,这120页占全书的1-13 =23 ,这本书共有120÷23=180页。
即48÷(1-35 )÷(1-13)=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11. 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 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2.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 ,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 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16 ,乙拿走了余下的25,丙拿走这时所剩的3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例题2。
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 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27 =57,第一天修后还剩500÷57 =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15,还余下700+100=800米,这800米占全长的1-15 =45 ,这段路全长800÷45=1000米。
列式为:【500÷(1-27 )+100】÷(1-15)=1000米 答:这段公路全长1000米。
练习21. 一堆煤,上午运走27 ,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 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 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 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12 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13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例题3。
第十七讲 倒推法解题第一部分:趣味数学丢番图的一生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墓碑上记载着他的一生,幼年占16 ,青年占112 ,又过了一生的17才结婚,5年之后生子,子比他早去世4年,寿命是他父亲的一半。
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是多少岁?【答案】84岁第二部分:习题精讲【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 ,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35 =25 。
第一天看后还剩下48÷25 =120页,这120页占全书的1-13 =23 ,这本书共有120÷23=180页。
即48÷(1-35 )÷(1-13 )=180(页)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一: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 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 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 ,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 ,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16 ,乙拿走了余下的25 ,丙拿走这时所剩的3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 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 ,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27 =57 ,第一天修后还剩500÷57 =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15 ,还余下700+100=800米,这800米占全长的1-15 =45 ,这段路全长800÷45=1000米。
列式为:【500÷(1-27 )+100】÷(1-15 )=1000米答:这段公路全长1000米。
练习二:1.一堆煤,上午运走27 ,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 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 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12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13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例题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13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15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多少千克油?【思路导航】从最后的结果出发倒推,甲、乙两桶共有(24×2)=48千克,当乙桶没有倒出15给甲桶时,乙桶内有油24÷(1-15)=30千克,这时甲桶内只有48-30=18千克,而甲桶已倒出1/3给了乙桶,可见甲桶原有的油为18÷(1-13)=27千克,乙桶原有的油为48-27=21千克。
倒推法解题小试牛刀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的3/7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1/6;乙拿走了余下的2/5;丙拿走这时所剩的3/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小试牛刀1.一堆煤;上午运走2/7;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1/2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1/3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小试牛刀例题4: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数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这时甲相同的钱数给甲。
这样;甲、乙、丙三人的钱数相等;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钱?【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由最后甲钱数是168÷3=56元可推出:第一次甲拿出与乙同样的钱数给乙后;甲剩下的钱是56÷2=28元;这28元就是原来甲比乙多的钱数。
168÷3÷2=28元答:原来甲比乙多28元。
小试牛刀1.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44人;先从甲班调出与乙班相同的人数给乙班;再从乙班调出与丙班相同的人数到丙班。
再从丙班调出与这时甲班相同的人数给甲班;这样;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相等。
原来甲班比乙班多多少人?2.甲、乙、丙三个盒子各有若干个小球;从甲盒拿出4个放入乙盒;再从乙盒拿出8个放入丙盒后;三个盒子内的小球个数相等。
原来乙盒比丙盒多几个球?3.甲、乙、丙三个仓库面粉袋数的比是6:9:5;如果从乙仓库拿出400袋平均分给甲、丙两仓库;则甲、乙两个仓库的数量相等。
小学奥数之倒推法例题讲解例题:商店购进一种商品来销售,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7又8个,第二天卖出余下的14又5个,第三天卖出余下的25又15个,正好卖完。
求这种商品原有多少个?分析:有时候一些应用题里面有多个单位“1”,或者说单位“1”不统一,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就像上面这题,“原来的商品个数”是一个单位“1”,第二天余下的商品是另一个单位“1”,第三天余下的商品又是另一个单位“1”。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倒推法”,从结果出发一步步往前推。
首先我们画出线段图:先推理①的数量:根据题意“第三天卖出余下的25又15个,正好卖完。
”,可知15个占了①的(1-25),因此我们用除法可以求出①的数量。
15÷(1-25)=15÷35=25(个)再推理②的数量:根据题意“第二天卖出余下的14又5个”,可知②的数量+5,就占了②的(1-14),因此我们用除法可以求出②的数量。
(25+5)÷(1-14)=40(个)最后推理③的数量:根据题意“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7又8个”,可知③的数量+8,就占了③的(1-17),因此我们用除法可以求出③的数量。
(40+8)÷(1-17)=56(个)答:这种商品原有56个。
老司机的话:这种题型虽然也可以用初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做出来,但小学生不好理解。
我们灵活运用“线段图”和“倒推法”,可以有效率地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
“倒推法”在其他领域也有不少用处,例如名侦探查案的时候,可以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查出坏人是谁。
是一种很有趣的方法呢~。
六年级奥数培优 应用题倒推法解题1、理解三类基本倒推法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2、会根据题目的特征画出合适的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例题1、一个数乘以7后,再加上7,结果再除以7,最后再减7,此时结果为7.原来这个数是多少?举一反三1、一个数减去5,再乘以5,加上5,最后再除以5,结果得2.这个数原来是多少?2、王老师今年年龄除以4,再加上4,再乘以4,最后减去4,结果得44.王老师明年多少岁考点归纳学习思考例题2、一堆西瓜,第一次卖出总数的41又4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21又2个,第三次又卖出余下的21又2个,还剩2个。
这堆西瓜共有多少个?举一反三 1、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21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的31少2吨,还剩下16吨。
原来水泥有多少吨?2、仓库存量若干吨,第一天运了总数的101,以后8天分别运了现有存量的,71,81,91……,21,31,运了9天后,仓库还剩2015吨。
仓库原存量多少吨?例题3、甲、乙各存款若干元,甲拿了存款的51给乙后,乙再拿出现有存款的41给甲,这时他们各有180元。
两人原存款多少元?举一反三1、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31油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51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36千克。
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油多少千克?2、甲、乙两瓶酒精共有200千克,甲倒出20%给乙后,乙又倒出这时酒精的25%给甲,结果两瓶酒精的重量相等。
原来甲、乙两瓶酒精各有多少千克?1、一个数除以8后,再加上8,最后再减去8得6.这个数原来是多少?2、一堆煤,第一天运了总数的40%后,第二天运了余下的40%少12吨,结果还剩42吨。
原来这批煤共有多少吨?3、甲、乙两筐梨共有240千克,第一次甲拿20%给乙,第二次乙又拿了这时的31给甲,此时两筐梨的重量比为3:2。
原来两筐梨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自我检测。
比的应用与倒推法辅导教案学生学校年级六年级次数科目数学教师日期时段课题比的应用与倒推法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把比与分数互相转化;掌握倒推法的解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应用比的意义,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倒推的方法,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教学衔接: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了解学生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内容讲解:知识点一:比的应用知识点二:倒推法典例讲解三、课堂总结与反思:带领学生对本次课授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四、作业布置:安排少量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巩固练习管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错题回顾1.两块一样重的合金,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2:5,另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1:3。
现将两块合金合成一块,求出锌合金中铜与锌的比。
3.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的比是9:10,作文组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5:7。
已知数学组与科技组共有69人。
数学组比作文组多多少人?2.小明和小芳各走一段路。
小明走的路程比小芳多1/5,小芳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8。
求小明和小芳速度的比。
比的应用与倒推法教学目标:应用比的意义,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学会运用倒推的方法,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把比与分数互相转化。
掌握倒推法的解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知识点1:例题1、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
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它们的价格比就是7:4,这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练习:1.甲、乙两个建筑队原有水泥重量的比是4:3。
甲队给乙队54吨水泥后,甲、乙两队水泥重量的比是3:4。
原来甲队有水泥多少吨?2.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4/7,两书架上各增加154本后,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甲、乙两书架上原来各有多少本书?例题2、如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线路图,已知甲地到丙地的路程与乙地到丙地的路程比是1:2。
第12讲 倒推法解题一、知识要点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
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53,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练习1: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73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85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83,第二天走了余下的32,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61,乙拿走了余下的52,丙拿走这时所剩的43,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1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72,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练习2:1、一堆煤,上午运走72,下午运的比余下的31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31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21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21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31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例题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31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51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多少千克油?练习3:1、小华拿出自己的画片的51给小强,小强再从自己现有的画片中拿出41给小华,这时两人各有画片12张,原来两人各有画片多少张?2、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若干元,甲拿出51给乙后,乙又拿出41给甲,这时他们各有90元,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元?【例题4】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数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这时甲相同的钱数给甲。
奥数思维拓展培优训练——逆推问题班级:姓名:学号:一、知识点: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
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倒推法是一种常用的思考方法.这种方法是从所叙述应用题或文字题的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着分析、推理,直到解决问题. 用倒推法解题时要注意:①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②在向前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③列式时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二、精讲练习★1.“六一”儿童节,小明和小培从妈妈那儿分得一些糖,妈妈把糖分成相同的两份给他们,多的一个给自己留下了.小明在路上遇着自己的两个朋友,他把自己的糖分成三份,每人一份,多的两颗分别送给了两个朋友.过了一会儿,又遇上两个小朋友,他同样分给他们糖,多的两颗分给了他们,后来,他又遇上了两个朋友,分完糖之后,小明发现自己只剩下一颗糖了,请问妈妈原来有多少糖?★2.唐僧师徒降妖有功,百姓送了一堆西瓜给他们师徒吃.猪八戒先吃了这堆西瓜的一半又半个,沙僧接着吃了剩下西瓜的一半又半个,孙悟空先把剩下西瓜的一半送给唐僧吃,然后吃了剩下的半个西瓜.这堆西瓜原来有多少个?★3.小亮拿着1包糖,遇见好朋友A,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B,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后来又遇见了好朋友C,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C,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
问在没有分给A以前,小亮那包糖有几块?★★4.小明每分钟吹一次肥皂泡,每次恰好吹出100个.肥皂泡吹出之后,经过一分钟有一半破了,经过两分钟后还有二十分之一没有破,经过两分半钟肥皂泡全部破了.小明在第20次吹出100个新的肥皂泡的时候,没有破的肥皂泡共有多少个?★★5.蜗牛沿着10米高的柱子往上爬,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向上共爬5米,夜间下滑4米,像这样,从某天清晨开始,它多少天才能爬上柱的顶端?★★6.一筐苹果,把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苹果,取出其中两份,将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然后再取出其中两份,又将这两份三等分后还剩2个,则这筐苹果至少有多少个?★★7.老师心中想了一个数,对他的学生说:“给这个数加上9,再取和的一半应是5”,他叫学生们把这个数算出来,你会算吗?★★★8.某孩子付一角钱进入第一家商店,他在店里花了剩余的钱的一半,走出商店时,又付了一角钱.之后,他又付一角钱进入第二家商店,在这里他花了剩余的钱的一半,走出商店时又付了一角钱,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式进入第三和第四家商店.当他离开第四家商店后,这时他身上只剩下一角钱.那么他进入第一家商店之前身上有多少钱?★★★9.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目时,把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到的“和”是123。
有些数学问题,从条件出发顺向思考很难找到答案,倘若倒过来考 虑,则容易得多。
而这种采用与事情发生过程相反的顺序思考的解题方 法叫做倒推法。
用倒推法分析数学问题,关键是要掌握数量之间运算的关系。
能用 倒推法求解的数学问题常常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已知最后的结果;(2)已知在到达最终结果时每一步的具体过程或具体做法; (3)未知的是最初的数量。
用倒推法解题的步骤也是从最后得出的结果出发,按照原题运算的 逆运算,步步逆推,从而推算出原数。
[例1】 已知甲、乙、丙三个容器各盛水若干千克。
第一次把甲容器 的一部分水倒入乙、丙两容器,使乙、丙两容器内的水分别增加到原来的2 倍,第二次从乙容器把水倒入丙、甲两容器,使丙、甲两容器水分别增加到 第二次倒之前容器内水的2倍;第三次从丙容器把水倒入甲、乙两容器。
使甲、乙两容器内的水分别增加到第三次倒之前容器内水的2倍,这时各 容器内的水都为16千克。
问甲、乙、丙三个容器内原来各有水多少千 克?思路剖析根据题中条件,画一个表格,用倒推法进行逆运算。
所以由表1可知,甲、乙、丙三个容器原来的水依次为26千克、14千[例2] 某仓库原有化肥若干吨。
第一次运出原化肥的一半,第二次 运进450吨,第三次又运出现有化肥的一半又50吨,结果剩余化肥的2倍 是1200吨。
问仓库原有化肥多少吨? 思路剖析这道题由于原有化肥的总吨数是未知的,所以要想求解是很不容易 的。
根据题意画出图1。
根据图1用倒推法可知,“剩余化肥的2倍是1200吨”,就可以求出剩 余化肥的吨数;根据“第三次运出现有化肥的一半又50吨”。
和剩余化肥 的吨数,就可以求出现有化肥的一半是多少吨?进而可求出现有化肥的 吨数;用现有化肥的吨数减去第二次运进的450吨,就可以求出原有化肥 的一半是多少,最后再求出原有化肥多少吨? 解答(1)剩余化肥的吨数是:1200÷2=600(吨) (2)现有化肥的一半是:600+50=650(吨) (3)现有化肥的吨数是:650×2=1300(吨) (4)原有化肥的一半是:1300-450=850(吨)(5)原有化肥的吨数是.850×2=1700(吨)综合列式计算:[(1200÷2+50)×2-450]×2=[(600+50)×2-450]×2=(650×2-450)×2=(1300-450)×2=850×2=1700(吨)答:原有化肥为1700吨。
第十二周 倒推法解题专题简析: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
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例题1。
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 ,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35 =25。
第一天看后还剩下48÷25 =120页,这120页占全书的1-13 =23 ,这本书共有120÷23 =180页。
即48÷(1-35 )÷(1-13 )=180(页)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11. 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 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2.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 ,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 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16 ,乙拿走了余下的25,丙拿走这时所剩的34 ,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例题2。
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 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 ,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27 =57,第一天修后还剩500÷57 =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15 ,还余下700+100=800米,这800米占全长的1-15 =45 ,这段路全长800÷45=1000米。
列式为:【500÷(1-27 )+100】÷(1-15)=1000米答:这段公路全长1000米。
练习21. 一堆煤,上午运走27 ,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 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 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3. 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12 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13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例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