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工作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教育工作计划协和小学:王廷勇(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能力发展为根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面向全员,突出骨干,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能”为重点,以校本研修为主和集中培训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师教育培训。
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教师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专业化发展程度和师德水平。
真正使教师在培训中提高,在提高中培训,推进教师教育向纵深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1.进一步加强科研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1)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教师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读一本好书(教育理论、专业学科等),写一篇读书心得,充分利用专业网络和杂志,了解教育科研的最新动态,促进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学习,激励教师树立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达到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的目的。
同时,要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观念,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积极走教研与教科研相结合的道路,组织教师加强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
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课堂改革。
(2)加强科研培训,提高师资水平①积极参加各项校外培训,开阔视野,提高学识,更新理念。
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科研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科研认识。
通过创造条件,不断加速教师的成长。
②不断加大校本科研培训的力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全面关注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一是对五年内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开展“青蓝工程”的结对子活动,充分落实传、帮、带,鼓励青年教师乐于学习、勤于研讨,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对于五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做好典型培训工作,各学科培养出1—2名有影响的中、青年典型教师,并有计划地构建典型教师梯队,具体操作办法是:①听课了解,发现典型。
②研讨交流,扶植培养。
③课例汇报,跟踪指导等,创我校名优品牌教师。
③结合上级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评比活动,开展校内教育教学论文、导学案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和反思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专业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工作
作者:郑学文 童伟刚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第04期
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中就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出:科学发
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
是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新时期和
新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然后才能应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
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
放是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重要
载体,实行统筹兼顾是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
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充分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
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结合当前的教育工作,就是坚持一个宗
旨,以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整体素质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
要积极做好转变作风、规范管理、调整布局、深化改革、突出安全、提高质量这六项重点工
作,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规范发展;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
持久永续。认真扎实地贯彻“中小学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校舍维修改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
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教育质量提高、校长队伍建设”等“七大工程”,在抓管
理抓规范的过程中,不断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并逐步形成一以贯之的长效机制,保障基础
教育沿着又好又快的健康轨道发展;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
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凸现各自的办学特色。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以科学发展实现教师教育工作的“五个转变”
目前,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内
涵发展之路。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开发
人才资源,必须首先开发教师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没有教师
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由此可见,在教育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教育问
题又具有基础和核心地位。新时期教师都 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经验、思想、理论基础,
给他们比较充裕的时间去反思、发问、对话、讨论、交流、调研、实践、演练、操作等,才能
实现教师从教书匠型成长为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但在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仍面临着
紧迫的发展和改革任务,具体地说,就是要实现“五个转变”,即:
从以人为本的要求看,教师教育要从过分注重培训的形式为主向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开展
多种形式的师德主题活动为主转变,努力铸造胡安梅那样的师魂;
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看,教师教育要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推进新课改、实施素质教
育转变,提高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
从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看,教师教育要从以城乡均衡发展为主向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培
训转变,加强“全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培训力度;
从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看,教师教育要从以培养少数高层次人才为
主向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转变;
从加强统筹兼顾的要求看,教师教育要从依赖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向综合利用各方面优质教
育资源转变,积极利用新开通的“中国教师行动网”进行校本培训和自主学习培训、并加强短线
学科、紧缺学科师资的培训力度。
当前,教师培训的内容应是围绕课堂改革和新课程实施这一主题去确定。教师培训内容安
排更注重针对性,注重课堂组织技术、课堂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心理教育能
力、教育科研能力、听课评课能力、班主任工作艺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协作共进能力等
方面的培训。
(二)实施好两大工程,建好两支队伍
2008年,郧县县政府严格按照新机制要求编制农村中小学校经费预算,将学校公用经费
的5%列支出来,共120万元,作为教师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县教育局出台了《郧县中小学教
师培训经费管理暂行规定》,对所有参培教师实行“三免一补一报”,免培训费、资料费、住宿
费,报销差旅费,补助生活费,实现了教师培训政府买单的转变,极大减轻了教师因培训带来
的经济压力,也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教师工作学习的
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素质提高了,也就自然成为了“人民满意的教师”。有了这个前提,锻造优
良的师资队伍就顺理成章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施和推进“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工程”和“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认真贯彻《中小学
校长培训规定》,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幼儿
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教学规范管理、新机制、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知识的强化,着力增强校
长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技能和业务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校长做“学习型干部”和“专家型干部”,
促进校长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努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富有开拓创新
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
教育管理干部队伍。
坚持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业余为主、自学为主、短训为主的“三多三为主”培训原
则,明确以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均衡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注重以“五步式”集体备课和小
学联片研修为校本培训的主要组织形式,利用以“中国教师行动网”和全国教师教育联盟计划以
及现代远程教育为支撑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努力提高中小
学教师整体素质,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育工作要始终贯穿科学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互动式培训,以
校长自主参与为特征的实践性培训,以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为主要内容、以数字化学习为形式
的网上自主培训,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式培训,以突发事件为主题的应急性专题培训等方式,
着力培训和打造优质高效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坚持把它作为深化改革、
谋划发展大局、提高教师素质的精神法宝,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增强教育的协调性,充分调动
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构建学习型校园来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可
持续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