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培训产房管理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31
第1篇一、引言为确保杀猪场的安全、卫生和高效运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培训内容。
通过本次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杀猪场的各项操作流程,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二、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知识(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介绍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等。
(2)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3)事故案例分析:分析杀猪场常见事故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2. 杀猪场设备操作规程(1)猪只接收:规范猪只接收流程,确保猪只安全、有序地进入杀猪场。
(2)屠宰流程:详细讲解屠宰流程,包括猪只麻醉、放血、脱毛、分割等环节。
(3)设备操作:介绍屠宰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电麻枪、放血刀、脱毛机、分割机等。
3. 猪只屠宰操作规程(1)猪只麻醉:讲解猪只麻醉的方法、注意事项,确保猪只安全。
(2)放血:讲解放血操作流程,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脱毛:讲解脱毛机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确保脱毛效果。
(4)分割:讲解分割机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确保分割质量。
4. 卫生与防疫知识(1)卫生要求:讲解杀猪场卫生要求,包括猪舍、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卫生管理。
(2)防疫措施:讲解杀猪场防疫措施,如猪只免疫、消毒、废弃物处理等。
5. 应急处理与急救知识(1)事故处理:讲解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如火灾、触电、中毒等。
(2)急救知识:讲解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三、培训要求1. 参加培训的员工必须认真学习,确保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2.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3. 培训内容应及时更新,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安全生产知识。
4. 各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员工培训的监督,确保培训效果。
四、总结本次杀猪场操作规程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希望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杀猪场的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猪场怀孕舍管理制度一、前言猪场怀孕舍是繁殖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的好坏。
因此,科学规范地管理怀孕舍,对提高猪场生产效益、保障猪只生产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怀孕舍建设、人员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对怀孕舍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怀孕舍建设1. 怀孕舍选址1.1 怀孕舍应选择在离产房较远处,便于管理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环境湿度适宜。
1.3 地势宜高,不易积水。
2. 怀孕舍区划2.1 怀孕舍应根据不同怀孕期的母猪进行分栏,避免混群养殖。
2.2 配备完备的饮水设施和饲料投放口,确保母猪充分的饮水和食物供给。
2.3 设立合适的休息区域,保障母猪的睡眠质量。
3. 环境设施3.1 圈舍内墙面应光滑,易清洁,避免病原菌滋生。
3.2 配备合适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3.3 控制环境温度,确保母猪的舒适度。
3.4 安装适量的照明设备,保证母猪的作息规律。
三、人员管理1. 培训要求1.1 所有参与怀孕舍管理的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合格,了解母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知识。
1.2 工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动物保健知识,能够及时发现猪只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 巡查管理2.1 定期对怀孕舍进行巡查,检查墙面、地面和设施是否完好。
2.2 注意观察母猪的饲食状态、体态变化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饲养管理3.1 配饲员应根据母猪的怀孕期提供合适的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
3.2 确保母猪的饲水充足,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3.3 定期清理猪舍,及时更换垫料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四、疾病防控1. 注重疫病监测1.1 定期进行母猪的疫病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 对怀孕舍进行消毒、防疫措施,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2. 强化检疫措施2.1 对新引进的母猪进行检疫隔离,确保疫情不传播。
2.2 定期进行母猪产前、产后检疫,提前预防疫病的发生。
3. 护理养护3.1 加强母猪的营养管理,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母猪产房接产细节,你疏忽了那些?本人走过很多的猪场大大小小几十个,看到每个猪场的接产操作五花八门,今天在这里根据自己在猪场的多年接产经验,以及对接产人员的培训指导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操作手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有疑问可以留言探讨,废话不多说,开始真正的干货。
1、上班后根据预产期巡栏,并特别注意延期分娩的母猪有无分娩征兆(频频排尿,坐立不安等情况,有类似情况可以挤奶水,更准确的判断分娩时间)。
2、对有分娩征兆的母猪用0.1%的高锰酸钾水及时清洗乳房并挤掉第一滴脏奶,同时清洗外阴周围,并将产床清洗干燥。
(因为新生仔猪基本为无菌的,所以尽量减少其感染机会)。
3、接产工具的准备(毛巾,干燥粉,线绳,碘酒,剪刀,药物等)。
4、接产操作:(本人将仔猪产出后脐带是否断裂分为两种情况接生)A、脐带未断:生出后脐带未断的及时用毛巾将仔猪鼻口粘液插干净,保证仔猪呼吸顺畅,正常呼吸后,结扎脐带,直接钝性分离脐带(以不长于腿部为准),拿起仔猪(头部向上),碘酒消毒脐带,然后将仔猪身上粘液用干燥粉擦干,称重,记录仔猪分娩时间,放保温箱保温,充分干燥后吃初乳。
(因为仔猪脐带链接时母猪还能为其供氧,所以先将鼻口粘液清理干净,并让其适应自主呼吸,结扎脐带,不牵拉以防引起母猪疼痛,钝性分离更好的伤口愈合,称重指导怀孕母猪后期喂料量是否需要调整,记录数据可以分析母猪的很多健康情况)。
B、脐带断裂:仔猪断脐的则拿起仔猪顺势用毛巾将仔猪鼻口粘液擦干净,用爽身粉干燥全身,结扎脐带,钝性分离,碘酒消毒,称重,记录数据,放保温箱保温,充分干燥吃初乳。
5、接产时对假死猪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弱仔口服50%葡萄糖5ml,并照顾其吃足够的初乳。
(假死判定有脐跳动,无呼吸运动的猪只,抓后腿拍胸部)。
6、对八字腿的可采用绕八字的方法绑好后腿。
7、根据母猪的胎衣个数判断分娩是否结束,若分娩结束,将仔猪放进保温箱,将母猪打起,用0.1%高锰酸钾水清洗外阴周围,并尽量引导母猪饮水,清洗过后,通过抚摸乳房的方法使母猪再次躺下(最好与分娩时接触地面的一面不一样,在右侧顺乳一般左侧卧,相反则右侧卧,根据母猪分娩时的相反1侧卧进行顺乳)。
产房的饲养管理秘笈产房是猪场的最关键环节之一。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反映产房越来越,母猪掉膘严重、子宫炎、断奶后不发情、母猪奶水不行、仔猪腹泻等问题困扰着目前很多猪场。
究其原因,也是各种各样,不过只要我们能够猪只充分掌握猪群的生长特点,就能养好产房,得到最大的生产效益。
笔者结合教育工作实践,对于如何养好病房归纳一下几点。
一、母猪的生产管理1.产房消毒上一批母猪仔猪调回后,必须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须要和消毒。
可以按以下步骤成功进行:(1)移走产房里的各种物品,包括保温灯、记录本、保温板等,清扫产床下和粪沟里的粪便等垃圾箱。
(2)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产床,再用2%烧碱水泼洒。
烧碱水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起到发泡的巨大作用,气垫利于将黏在地面及栏杆上的粪便清除干净,但是烧碱水对铁栏杆特别是对未整体热镀锌的栏杆有较强栏杆的腐蚀积极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3)待烧碱水泼洒1-2小时后再用高压水枪彻底的冲洗产房尤其注意栏杆及漏缝地板角疙瘩处。
注意栏舍周边、门窗、瓦面(天花板)、用具、料槽等细致入微也要一丝不苟地压碎。
(4)待清洗完毕后,把产房门窗紧闭,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熏蒸时要保证产房封闭不透气;也可用广谱消毒液消毒,最好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分两次消毒。
(5)产房空置2天以上,并且后保证脑子里彻底干燥后再调入母猪。
2.待产母猪管理产房彻底消毒租出,检查每一个水嘴没有任何问题后,将待产母猪提前一周调入产房,便于母猪房中适应产房新环境及饲养员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调入前在对母猪彻底的清洗消毒,特别是母猪的湿疹和乳房。
同时记载着母猪详细信息的母猪卡也要跟随母猪进入产房。
如果部分母猪长期存在问题,妊娠母猪饲养员或技术员将需要这些问题与产房接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
3.母猪饲喂为保证母猪的奶水充分,产力充足及猪只出生重量,需要在产前1个月给母猪含高藻酸高品质哺乳母猪料(如康地哺乳母猪料5944),饲喂量达到3-3.5kg每天。
【猪译馆】产房管理手册(连载一)前言前言 Foreword丹育猪以高产著名于世,但由于猪场建设、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让丹育猪在中国的生产性能未能达到预期,但丹育种猪在中国养猪业的受青睐程度仍越来越高。
猪译馆特收集整理了一系列丹育相关资料,目前正在转载当时丹麦养猪研究中心制作的丹育《产房管理手册》,敬请关注。
编者的话 Editor's Note产房是一个猪场生产的中心,从产奶断奶的母猪的质量会影响到上游配怀母猪的性能,而仔猪的质量也会影响下游保育和育肥的生产指标,因此正确的产房管理是做好整个生产管理的基础。
本手册将对产房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其中很多章节图文并茂可以直接作为SOP使用。
1. 产房和产床的准备PREPARING THE FARROWING FACILITY AND FARROWING PEN1.1要维持良好的环境,需保持产床的干燥和洁净:A Good Environment Requires Clean And Dry Pens:1. 浸泡6-12小时。
Soak the pens for 6 - 12 hours.2. 彻底地清洗产床和设备。
注意料槽和落料管中饲料结块。
Wash pens and equipment systematically. Be aware of caking in the trough and feed pipes.3. 圈栏消毒。
如果你使用的是水溶性消毒剂,那么猪舍消毒前就一定要保持干燥,否则消毒剂会被稀释。
Disinfect the pens. If a water soluble disinfectant is being used, the facility must be dry as the disinfectant will otherwisebecome diluted.4. 圈栏干燥。
在转入母猪前,猪舍必须保持完全干燥。
Dry the pens. The facility must be completely dry before sows are introduced.5. 检查母猪的乳头饮水器。
一、总则为加强猪场产房安全管理,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与安全,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猪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猪场产房安全管理小组,由场长担任组长,生产部经理、兽医、技术人员等担任成员。
2. 产房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产房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定期检查、考核和整改安全隐患。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产房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产房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前,需穿戴清洁工作服、工作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3)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岗、脱岗。
2. 设备管理(1)产房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3)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
3. 环境管理(1)产房环境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温度和湿度适宜。
(2)定期对产房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3)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产房,防止交叉感染。
4. 母猪和仔猪管理(1)产房内母猪和仔猪应分批次饲养,避免疾病传播。
(2)加强对母猪和仔猪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确保母猪和仔猪健康。
5. 应急处理(1)发生火灾、停电等突发事件时,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发生母猪和仔猪疾病时,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由猪场产房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猪场产房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猪场产房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母猪和仔猪的健康成长,为猪场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猪场的产房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母猪产后三联症、无乳或少乳、采食量不佳及掉膘严重等状况都令管理者们头疼不已。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母猪产房管理要点一、产房环境控制(一)宗旨产房内有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一方面最佳温度为18~20℃,另一方面最佳温度为35℃。
确保母猪和仔猪有适当的环境温度是我们的产科病房每天的挑战。
(二)办法1、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要尽量使产房接近地面的温度在26.7℃,并保持此温度。
2、从第10天开始直到断奶,产房温度按设计要求下调,分娩后第二周下调2℃,第三周3℃,第四周保持在28℃。
3.母猪洗澡后至少3天内体温逐渐达到产前标准,使母猪适应生产环境,减少热应激,有助于减少死产的发生。
4、高低温度计的放置位置应接近仔猪活动的高度,使温度计的读数更接近现实,以便更准确的掌握温度变化,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5、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各种形式补热设备的合理使用,尽可能的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6.70%的仔猪出生后身体损失是由辐射和传导损失造成的,因此有必要有产前加热室、地板、墙壁、天花板和设备。
二、产房操作规程(一)产房的冲洗和消毒断奶后的产房是相对最脏区,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其步骤是:1、彻底清扫产房。
2、用高压冲洗机冲洗产房。
水泥地板、渗漏网、材料槽、中间挡板、围墙、粪沟天花板和普通工具铲。
3、消毒:①火碱喷雾,刷栏,床位等;②火碱浸泡保温箱和育仔板。
4、干燥。
(二)产房的准备进入生产室前应准备好母猪:1、脚盆内消毒水;2、小猪喂养槽清洗;3、每个柱均配备保温设备;4、通风设备正常运行;5、饮水机配备充足的水;6、高低温表;7、准备好所有桌子;8、根据生产室温度的提高逐步提高生产室温。
(三)冲洗母猪洗猪是减少仔猪拉稀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经过以下洗猪步骤:1、用温水湿润,打上洗猪皂;2、用脏粪刷母猪,关键位置在门、四肢、下腹部(特别是乳房);3、清水冲洗;4、2%碘酒消毒(关键部位同上);5、最后再次用清水冲洗,洗完的怀孕母猪转到产房。
分娩操作规程(一)分娩舍的主要工作任务1、确保安全防范,负责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及仔猪转群前的护理工作。
2、提高仔猪成活率和转栏头重。
3、创造和维护分娩舍舒适、良好、协调的人猪环境协同体。
4、加强成本控制,树立节约意识。
(二)产仔舍每天的工作程序上班查看温、湿度计(及时调整温、湿度) 处理应急事件清洁母猪食槽给母猪喂料清洁仔猪料槽给仔猪补料检查母猪、仔猪状况清扫过道饲料卫生清扫仔猪护理防治母、仔猪疾病有无调动的猪只清扫工作仔猪补料清洗下水道(下午) 检查栏舍查看温、湿度计对全天的工作进行总结下班(二)工作要求及技术要点1、温、湿度的控制(1)严格按母猪、仔猪的适宜温、湿度来调控产房及保温箱内的温、湿度,正在分娩的母猪栏位的加热灯下,加热板上应保证有32℃。
(2)保温设施的启动,加热灯及加热板:低于仔猪适宜温度时启动加热灯(板),当仔猪远离加热灯(板)时可拆下或关闭加热灯(板),仔猪叠堆时及时启动加热灯(板)。
热风锅炉的启动:当产房温度低于18℃时开始启动热风锅炉,当产房温度高于22℃时关闭锅炉。
(3)降温设施的启动:产房内的降温设施主要是风扇及漏水降温设备,当产房内温度高于30℃时启动降温设施。
(4)湿度的控制:产房湿度控制在60-70%,采取增加冲水来增加湿度,同样采取减少冲水、随时排水、火焰消毒、产房内施放干燥剂等办法来降低湿度。
(5)随时根据产房内的温、湿度及环境的状况开启或关闭好门窗。
2.处理应急事件(1)注意正在分娩的母猪和刚出生的仔猪是否需作紧急处理。
(2)及时清除胎衣、死胎等。
(3)做好产仔记录。
3.清除母、仔猪食槽内余留下的饲料。
将未被污染的母猪料投喂给其它母猪,未被污染的仔猪料投喂给本产母猪,而将已被水浸湿或被污染的饲料清除。
4.给母猪投料(1)严格按母猪投料图投料,确保母猪在哺乳期内的采食量平均每天不低于6kg。
(2)饲喂方法:日喂2餐,时间为:上午餐,冬春季在9:00以前喂,夏秋季在8:00以前喂;下午餐,冬春季在4:00以后喂,夏秋季在5:00以后喂。
猪场生产培训教材(规模化猪场生产治理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治理第一节猪场建设第二节猪舍常用设施及修理第三节猪场生产指标、生产打算与生产流程第四节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第五节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第六节猪场物资与报表治理第七节猪场各项规章制度第八节每周工作流程第九节猪场存栏猪结构第十节各类猪喂料标准第十一节种猪剔除原那么与更新打算第二章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隔离舍〔后备猪〕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二节配种妊娠舍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第三节分娩舍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四节保育舍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五节生长育肥舍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六节种猪代售栏的治理第三章猪病防制第一节总论及摘要第二节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第三节猪场卫生防疫制度第四节猪场免疫程序第五节猪场驱虫程序第六节猪场消毒制度第七节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第八节猪场常见病防治第九节常见传染病诊断与防制编写组顾问:王继成、曾德年主编:陈立祥、叶纯志编辑:易明启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治理第一节猪场建设1.猪场选址原那么猪场建设地应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
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150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
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2.猪场布局猪场布局应设置四区,即生活治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和种猪运动区;生产区应包含繁育、保育、育肥区,每区应相距1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应按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
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3.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
4.粪尿处理与环保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专门应注意沼气配套工程的建设。
分娩舍工作流程1、临近分娩母猪,需提前一周赶上产床。
母猪需在配种舍冲洗干净后上产床,上产床后再连猪带床进行1次消毒,尽可能减少从种猪舍带来病原菌。
2、产床上的母猪:1)、根据每头母猪的膘情、预产期、胎龄等填写母猪健康报表及调整饲喂饲料量;2)、母猪的饲喂管理.3、准备接产工具:如,抗生素、注射器、消毒水、碘酒、胶布准备、密斯陀粉、剪刀、线、毛巾、麻袋、肥皂、桶、高锰酸钾、缩宫素等。
4、观察分娩母猪临床表现:如,分娩母猪分娩前有躁动不安,阴户红肿,乳头成外八字状态,用手挤母猪乳头有奶水流出,母猪卧下及努责现象,初期会有羊水及胎粪排出.5、接产步骤:1)、如发现母猪有临产症状,打开保温灯,插上电热板,用高锰酸钾水(1:1000)清洗母猪乳头、外阴及臀部周围,并挤掉母猪前几滴奶水,铺上麻袋。
2)、在接产表上登记好母猪栏号并做好记录。
3)、小猪产出后,用毛巾擦净小猪口、鼻、眼部的粘液,小猪全身裹上密斯托干燥粉,然后将小猪脐带离腹部3-4cm处缠绕两圈结扎。
距结扎处1cm的地方剪断脐带并喷碘酒消毒,记录小猪出生时间。
4)、母猪在顺产、子宫收缩无力的情况下(一般是6—7头)的时候注射2支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5)、待母猪产完,排尽胎衣后,注射普乐星18—20ml,小猪喂拜有利恩诺沙星口服液0.5ml,防止拉稀。
6、母猪难产处理方法:1)、母猪难产症状:母猪努责5—10分钟.有羊水及胎粪排出,但没有仔猪产出;最后一头仔猪分娩10—15分钟或脐带快干,母猪还有努责或侧腹不凹陷,发现母猪分娩仔猪有死胎。
2)、难产问题的处理:如果母猪没有努责要注射催产素,增加母猪产力,但前提是要确认是否有仔猪堵在子宫颈口;如果母猪还有努责,但没有产仔猪出来,应该用人工助产。
3)、人工助产:人工助产前先清洗母猪会阴,用肥皂洗净手臂,用高锰酸钾彻底消毒后再用肥皂涂檫手臂,然后用进行助产;手插入阴道时应该像没张开的莲花状态,插入阴道配合母猪的努责,如果母猪努责要停止插入,当母猪停止努责再慢慢插入进去.碰到仔猪要检查胎位是否正常,然后配合母猪抓稳仔猪头部或后脚把仔猪慢慢拉出;拉出仔猪之后,赶紧用毛巾把口、鼻中的黏液擦净,让仔猪呼吸疏通。
高效工厂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第二部分猪场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第一章不同类型猪场生产流程
1原种猪场生产流程图:
其主要任务是建立纯种选育核心群,进行各品种、各品系猪种的选育、提高和保种,并向扩繁种猪场提供优良的纯种公母猪,以及向商品猪场提供优良的终端父本种猪。
2种猪繁殖场生产流程图:
主要任务是进行二元杂交生产,向商品场提供优良的父母代二元杂交母猪,同时向养户或生长育肥场提供二元杂交商品猪苗。
3商品猪生产流程图:
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三/四元杂交生产,向养户或生长育肥场提供优质的商品猪苗。
4公猪站生产流程图:
附:猪场建设配套标准
5.1生产区建设标准
5.1.1生产区规划布局
注:原则上按上述规划布局执行;若项目地形存在高差大等特殊原因,而配怀舍、分娩舍跨度大的问题,可向养猪事业部申请分栋建设,配怀舍由1栋分2栋,分娩舍由1栋分2栋。
5.1.2猪场猪舍面积(4 万线)
5.2.1猪舍设计标准
5.2.2猪栏设计原则
猪栏设备采用欧美标准设计,要求材料耐腐蚀性强、耐碰撞、寿命长等,同时猪场员工使用操作方便,符合饲养操作。
猪栏采用空心圆管材料,刚硬度高,耐碰撞,实心铁圆钢作为选配;栏片采用热浸锌防腐,安装采用不锈钢放松螺栓紧固方式,防止生锈;栏位食槽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使用寿命。
5.3 猪舍通用建筑设计标准。
母猪产房的管理措施
1.母猪分娩前的准备:上产床之前要对母猪身体进行清洗,并用含碘或酸的消毒剂对外阴部进行消毒。
2.母猪分娩征兆:母猪临产会烦躁不安,采食量下降,尿道口会流出血红色的粘液,最后一排乳头分泌乳液。
3.对于分娩小猪间隔时间比较长的母猪,产下一头小猪后,即可注射宫缩素,一次20-30单位,宫缩素的用量要严格控制。
初产母猪及胎龄超过6的母猪最好不要用,子宫收缩剧烈,可能会引起老龄母猪子宫脱出。
4.母猪分娩以后保健已消炎为主,可以使用青霉素、头孢之类药,一天2次,连续3天,第4天肌注土霉素,尤其人工助产的母猪,产后要消炎,防止子宫炎症。
5.母猪免疫选择在产后25天以后做。
母猪分娩后10天,是恢复体力期,也是产奶初期,15-20天是产奶高峰期,所以产奶前期及高峰期不建议做。
6.哺乳期母猪自由采食,采用专用饲料。
饲喂喂哺乳母猪不局限于每天几顿,现在天气炎热,时间可以选择早5点,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8点,每天根据自己的条件喂3-6顿,要想方设法的让母猪多吃。
哺乳期母猪料一吨饲料添加豆油及进口鱼粉各40斤,豆油可以提高产奶量,鱼粉促使断奶母猪正常发情。
7.母猪断奶。
中小型猪场建议在35天左右断奶,母猪分娩以后
需要时间恢复,哺乳期的母猪料营养高,有利于母猪产后恢复,同时能提高仔猪体重及断奶成活率。
兰州正大有限公司猪产业标准化示范场分娩区操作规程生产目标:1、仔猪死淘率低于5%;2、仔猪断奶日龄19.5天平均体重不低于6.3kg;3、断奶母猪膘情在2.5分以上,断奶发情率在90%以上。
操作规程:1、饲养管理操作规程;2、接产操作规程。
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一、母猪的饲养管理1、母猪上床转临产母猪入分娩栏之前,必须先将猪栏用水冲洗,检查所有设备,在能用的状态,环境控制系统应检查电动机,及皮带的松紧,水泵工作有没有足够的压力,水帘能否正常工作,猪舍的窗户密封好,检查温度控制器是否准确。
另外检查饮水的水压及水流量,维修已损坏的饮水器及其他设备。
将母猪按预产期赶上已准备的分娩栏,转入分娩栏后对准母猪耳号及母猪卡,填写母猪喂料量及(1)母猪上床后按上床前在配种舍的喂料量饲喂,如:膘情3.5的经产母猪3.0公斤/天/头,膘情3.5的后备母猪2.5公斤/天/头;根据膘情酌量喂量,2次/天;(2)预产期前3天每天减少饲喂量0.5kg/天,一直减到2kg为止.,若母猪在预产期当天不产,按1公斤/顿饲喂,直到分娩;(3)分娩当次不给料,分娩后第一餐给料0.5kg,以后每天增加1kg,直到足量;(4)若母猪不能按标准采食,则下一顿按实际吃料量饲喂,在此基础上以后每顿增加0.5公斤喂料量,直到吃到应时的标准量,再按标准量加料;(5)每次喂料前必须先注明标准量及加料次数,喂完后减掉剩余量;(6)喂料后将不起立吃料的母猪赶起来吃料,不吃的母猪拌湿料喂;(7)每天清理母猪料槽,保证饲料新鲜,无粉料,无发霉料。
3、环境条件(1)分娩舍母猪需要温度为20-24℃,湿度50~60%,风速1.5~2.0m/s;(2)当舍内温度低于20℃,启动锅炉给舍内加热,及时做好锅炉的加煤和清渣工作(每两个小时1次);(3)当舍内温度低于或等于目标温度时,用一个小风扇做最小通风量,按实际情况计算一般开60秒、关240秒;(4)当舍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四个风机逐个增加开启,当舍内温度高于25℃时,四个风机全部开启,水帘启动降温;(5)根据风机的运行合理开关百叶窗,保证有效风速:1个风机→3个百叶窗、2个风机→5个百叶窗、3个风机→7个百叶窗、4个风机→10个百叶窗;(6)分娩舍母猪所需水压为2000ml/min,每天检查猪饮用水的有无、水压是否正常,饮水器是否漏水或阻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