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产房管理共2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28
规模化猪场产房管理作者:王永存来源:《新农业》2015年第03期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管理的重点在种猪,而种猪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产房管理。
做好产房管理能够提高仔猪成活率、发育整齐度,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整个猪场的生产成绩,增加猪场经济效益。
1;; 产前准备1.1 产房清洁饲养人员按照配种计划,提前打扫好产房卫生。
待产母猪舍特别是临产母猪舍,要在临产前1周,清扫好舍内外环境卫生,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温暖,严格消毒。
1.2 母猪产前准备母猪临产前采食量往往会有所减少,不利于产后恢复体况和泌乳,因此,必须保证供给充足的既适合产前母猪营养需要、适口性又好的饲料。
为了提高母猪食欲和抗应激能力,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E、B1等。
为防止产后发生乳房炎,对体况较好的母猪,产前3天,停止使用青绿多汁饲料,减少10%~20%(每天减少1公斤)的精料采食量,产仔当天不喂料或者少喂料;对体况较差的母猪,可不减喂料量,或在饲料中添加麸皮,以减少产后便秘,也可保证母猪顺利产仔。
提前15天驱虫、杀螨,提前7天进入产房。
1.3 工具、药品准备母猪进入产房后,就要准备好接产用品,如接产手套,消毒好的抹布、剪刀、洗手盆、肥皂等;备好接产可能用到的药物,如5%碘酒、催产素、高锰酸钾、密斯陀(一种以改善饲养环境为手段,提高生产效益的天然外用功能性产品)等,夏秋季还要准备些驱蚊灭蝇的药物;备好产后仔猪所用的红外线保温箱、保温板、保温灯等保温装置,电子秤等。
2; 接产接产人员时刻注意观察临产母猪表现,以便做好必要的准备。
如果发现母猪食欲减少,起卧不安,呼吸加快,基本停止采食,阴户松弛红肿,频频排尿,尾根两侧凹下,乳房膨大发亮,两侧乳头向外呈八字形张开,用手挤压最后一对乳头,有黄色乳汁呈喷射状喷出,即是母猪的临产征兆,一般会在2~4小时内产仔。
这时候注意安抚母猪,稳定情绪,可轻微抚摸腹部,让母猪自然躺卧;用温水轻轻清洗阴门、尾部;接产人员把指甲剪短、磨光,洗净手臂,等待母猪产仔。
10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4年 第2期生产管理PRODUCING AND MANAGEMENT规模化猪场产房细节管理翟志勇1,喻正军2*,陈基萍2(1.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贵港 537100;2.扬翔股份研究院兽医研究中心,广西 贵港 537100)“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并举,综合防控”这句话说明了日常饲养管理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
考虑到产房的重要地位,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将产房的细节管理工作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空栏清洗与消毒空栏彻底清洗与消毒、并且保证充足的空栏时间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降低断奶仔猪次品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切不可轻视。
产房全进全出后,兽医需跟踪空栏清洗与消毒情况,确保清洗消毒到位,并做好空栏时间的记录工作。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空栏7 d 以上才转入重胎母猪。
如果做到以上几点,产房管理几乎就成功了一半。
清洗消毒流程如下: 1)清走所有杂物,将产床、墙壁、保温箱、垫板、卷帘、走道与粪道彻底冲洗干净;2)干后用1∶50全清低压喷枪进行喷洒, 20 min 后再用高压枪清洗,做到无粪尿残留、无污渍,不允许留有死角;3)干后用20%石灰乳消毒走道、粪道、产床底与水沟,之后用CID 薰蒸消毒,在进猪的前一天再用卫可(1∶600)喷雾消毒1次;4)产房的垫板、地毯与小猪料槽洗净,干后用CID-20(1∶1000)浸泡4 h 以上,直接晾干,最好太阳曝晒。
2 母猪产前的饲养管理1)做好母猪的产前免疫,确保仔猪出生后可以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
2)转重胎母猪时,应按预产期进行分批次放猪,并注意控制放猪间隔,放猪前做好猪体的清洗工作。
3)赶猪时不能急,更不能打猪,对*作者简介:翟志勇,湖北黄冈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现任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兽医主管。
邮箱:1012664483@通讯作者:喻正军,湖北襄阳人,华中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现任扬翔股份兽医总监,从事养殖生产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控。
规模化养猪场产房的管理细节规模化养猪场产房是猪场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产房的管理细节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健康和繁殖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房的管理细节。
1. 产房的建设:产房的建设应考虑猪群的数量和繁殖规模,以确保空间充足且合理。
建房材料要环保,保证猪群的健康。
同时,产房内的温湿度和通风要求也要合理控制,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产环境。
2. 温度管理:温度是影响猪群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特别是冬季气温较低时,可以采用电热器或热灯等加热设备来维持温度。
而夏季气温较高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通过调整产房内的通风设施来促进空气流通。
3. 照明管理:适当的照明可以提高猪群的繁殖效益。
在产房内安装适宜的照明设备,保证照明强度和光照时间符合猪群的需求,例如在母猪怀孕期和分娩期适当延长照明时间,可以促进其发情和繁殖效率。
4. 饲养管理:产房内的饲养管理是确保猪群健康和繁殖效益的关键。
要有规律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以满足猪群的营养需求。
饲喂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防止发霉和变质。
同时,要监测猪群的饮水量和水质,保证水源的清洁和无污染。
5. 疫病防控:产房内的疫病防控工作是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猪群的免疫力。
产房内要保持卫生清洁,及时清理猪群的粪便和废料,避免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如果发现猪群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6. 分娩管理:分娩期是猪群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产房内要提供舒适的分娩环境,如垫好干净的麦草或稻草作为分娩床,以提供舒适的躺卧环境。
产房内还要安装分娩监控设备,及时监测母猪的分娩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7. 数据管理:产房内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记录猪群的繁殖数据和生产数据。
包括母猪的发情情况、怀孕情况、分娩情况、断奶情况等重要数据,便于繁殖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8. 员工培训:必备了解猪群生理和行为特征,掌握繁殖管理、怀孕、分娩等技术要领的工作人员。
规模化猪场产房如何细节管理规模化猪场产房是猪养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猪只的繁殖效益和保障猪只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产房的细节管理十分重要,下面我将从环境控制、设施设备、消毒净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环境控制是产房细节管理的基础。
产房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猪只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在产房内设置温度控制设备,能够自动调节产房的温度,使其适宜猪只的生长发育。
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避免因湿度过高导致猪只生病。
通风设备的合理设置能够保持空气流通,排除氨气等有害气体,改善猪只的生活环境。
其次,设施设备的合理布置是产房细节管理的关键。
产房内的设施设备应按照科学养殖要求进行布置。
首先是合理设置猪栏。
猪栏的大小、材质、高度等要根据猪只的品种、体型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并保证猪只在栏内的活动空间和躺卧空间。
其次是定时喂水设备和定量喂食设备的使用。
定时喂水设备能够保证猪只随时饮水,提供充足的水源;定量喂食设备能够准确测量猪只的饲料摄入量,避免过度喂养和浪费。
此外,还应设置合适的疫苗注射设备、兽医检查台等,方便疫苗的注射和常规保健工作的进行。
另外,消毒净化也是产房细节管理的重要环节。
产房的消毒工作需要定期进行,以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保持猪只的健康状态。
产房内的地面、墙壁、猪栏等设施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使用专业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时间进行消毒,确保猪房环境的卫生。
另外,定期进行空气净化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空气净化设备去除空气中的污染颗粒和有害气体,提供一个清洁的生长环境。
最后,产房细节管理还需要注意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猪养殖行业的重要环节,用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在产房内,应加强对进出猪只的管控,做好隔离工作,避免疾病的传播。
饲养员和兽医人员在进入产房前,应进行严格的消毒手续,以减少传染病的风险。
同时,加强猪只的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定期进行疫苗免疫和常规体检,保证猪只的身体健康。
猪场产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猪场产房管理,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猪肉生产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猪场产房的管理工作,包括猪舍环境、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仔猪保育等内容。
第三条猪场产房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合理高效的原则,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第四条猪场产房应依据本制度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和管理方案,确保全程可控。
第五条猪场产房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猪场产房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事故处理能力,确保处理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时的快速反应。
第七条猪场产房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猪场生产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产房环境管理第八条产房环境应保持清洁干净,无异味,对猪舍进行定期彻底清洁和消毒。
第九条猪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确保猪群的舒适度和健康生长。
第十条猪舍内的通风换气设备应保持畅通,确保空气流通,防止猪舍内空气污染。
第十一条产房内应设置合理的温度控制设备,确保猪群在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求。
第十二条产房内的水源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保证饮水的质量。
第十三条产房内的照明设备应保持亮度适宜,确保猪群正常的日常活动。
第十四条产房内应设置合理的栏位和分隔设施,确保猪群充分休息和活动。
第三章饲养管理第十五条猪场产房应根据猪群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
第十六条产房内的猪群应按照品种、体重、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分类饲养,确保饲养效益。
第十七条产房内的饲料应保持质量稳定,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避免因饲料问题导致猪群生长不良或者疾病。
第十八条产房内的饲料应按时按量供给,确保猪群的饲养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九条产房内的猪群应定期进行体重测定和生长监测,确保猪群的生长情况正常。
第二十条产房内的饮水设施应保持畅通,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猪群的饮水需求。
第四章疫病防控第二十一条产房内的猪群应定期接种疫苗,建立健全的免疫程序,确保猪群的健康。
规模化猪场产房如何细节管理产房工作重在细节管理。
如何将产房组织工作落实到位,除了技能培训外,还要在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妥善尽力解决上下功夫。
一、母猪管理产前母猪洗澡母猪进产房前,产床、保温箱等要彻底清理消毒,将母猪身上脏物冲洗整洁,然后用药液消毒1次,到上产床后第2天再连猪带床或进行一次消毒,尽可能减少从种猪舍带来的病原体。
分娩母猪的护理母猪分娩后,生殖道仍基本处于开放状态,体力衰弱,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要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产后母猪的饲喂母猪分娩生产量后采食量高低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断奶重和母猪断奶前发情,一般情况下根据母猪食欲、膘情、胎次进行,采用湿拌料,夏季可增加海鳗次数,减低泌乳期的采食量,减少泌乳期失重;泌乳期采食量控制在6千克以上,分娩后的母猪红糖每天贮存红糖200克,每天2次,连用10天,这样有利于母猪体力恢复和斜颌眉部的排出,为下个繁殖窗口期奠定基础。
二、仔猪管理接生备齐各种工具(接生布、保温灯、碘伏、消毒线、剪刀、剪牙钳、保健药物等),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母猪乳房,对产床进行消毒,最后清洗母猪会阴部。
当子猪分娩后,先把口鼻内的黏液清理干净,再以把全身擦拭干净,然后在离脐部2厘米~3厘米处结扎脐带,离结扎处l厘米剪断脐带,擦碘伏彻底消毒;剪牙要剪成平齿,不伤及牙龈,防止细菌感染;灌服口服如庆大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2毫升,预防子猪腹泻;给子猪奶时首先压过第1滴奶水,了解母猪的行之有效乳头数,让子猪及时吃上初乳。
接生后的护理1、寄养发芽率寄养目的是为了提高子猪结实率和整齐度。
选择奶水好、母性好的猪进行寄养,寄养后随时观察子猪生长状况,对弱小仔猪成功进行并窝,提高其成活率。
2、断尾在产后l天~3天进行。
断尾长度要求公猪至睾丸中间,母猪到阴户下端,断尾钳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防止断尾后出血。
3、去势去势一般在7日龄进行。
去势前一天舍内带猪消毒,要求猪舍卫生、干燥、清洁,去势要干净彻底,对有腹股沟阴囊和腹泻的子猪不去势;术后刀口要彻底冷藏;室内温度要恒定,特别是舍内要干净清洁卫生,避免因刀口呼吸道而丧生造成死亡。
规模养猪场中产房管理的要领新生仔猪仔猪生出来后,先将其口、鼻上的粘液擦干净。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脐带切口上蘸上消炎药,然后再将仔猪置于仔猪区或暖床当中晾干。
或者也可让较大的仔猪先哺乳一小时,然后再限制两小时。
大个的仔猪第一个小时可摄取100ml以上的初乳,不会因短时间的限饲而影响生长。
弱小仔猪可留在母猪身边。
关进仔猪区之前可让它们占据充足的乳头,尽情哺乳。
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饥饿。
换句话说,除死产之外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仔猪缺乏活力或出生体重过低,从而吃不上奶,造成死亡。
出生重对仔猪的存活至关重要。
断奶前死亡率8-10%是很平常的,其中40%左右的死亡仔猪出生体重都不及1.0kg。
这些弱小仔猪面临的风险最大。
由于出生前母猪几乎无法通过胎盘把抗体传给仔猪,所以仔猪出生后必须要摄入初乳,以便获得被动免疫保护。
要想仔猪存活,出生时就要将其置于温暖的环境当中,以便让它们保持身体里仅有的一点能量,并尽快找到母猪,安全地哺乳。
供暖仔猪初生头一周的死亡率可高达20%,其中大部分不是冻死的就是压死的。
新生仔猪对寒冷和潮湿特别敏感。
它们的皮肤很薄,体内的脂肪很少,体重相对于皮肤表面积的比例很低。
它们调节体温的能力非常弱,其调节系统直到3周龄时才能发育完全。
猪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8℃至40℃。
仔猪出生后,体温在半个小时内就可能下降1℃,视环境条件而定。
如果条件适宜,24-48小时后体温会恢复正常。
同时,仔猪出生时体内可供随时动员的能量非常有限,出生后需及时哺乳才能维持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无法维持,仔猪就会陷入休克,进而死亡。
寒冷的环境会迅速耗尽仔猪的能量储备,使仔猪衰弱,存活机会降低。
对5kg的仔猪来说,普遍认为,环境最低临界温度为29℃。
随着仔猪长大,其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增强-体重10kg仔猪的环境临界最低温度是24℃。
(上述为低气流速度下的温度要求)。
在仔猪感到舒适的温度下,母猪会感到不舒服。
为了保证仔猪适宜的出生环境,产房的温度应准确控制在18至20℃范围内。
产房预防及控制仔猪拉稀办法
1.产房卫生
进猪前将走道,下水道及产床冲洗干净,用安灭杀消毒,空拦三天以上进猪,空拦时间越长越好;进猪后及时将母猪排的粪便清理出去;
2.母猪的管理
仔猪出生前三天应用威露士消毒液擦洗母猪乳房及冲洗母猪阴道,注射青霉素;
3.仔猪的管理
刚出生的仔猪应注射福来血2ml,当天应完成剪牙,断尾,剪耳号,记录等工作,第三天灌服球虫清2ml/头,第五天阉割二元公猪;
4.拉稀
除做好以上工作外,应注意观察小猪的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小猪拉稀用庆大霉素灌服2ml/头,连用三天,注意舍内的温度及温差,拉稀严重者补液;如情况没有好转及时汇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皮肤病
用特敌克清洗,注射伊维菌素;
6.乳房炎
母猪乳房炎用青霉素2支加链霉素1支注射母猪一侧,安乃进注射母猪的另一侧,注意观察治疗效果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