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魅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魅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魅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魅力

论文题目:《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魅力》作者:徐春宝高秋道

工作单位:当涂县湖阳初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魅力

----对《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课的听课感受与反思

【摘要】:当涂县教育局教研室思想品德学科在新博初中举行了全县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研究课教学研讨活动。】这让我们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我们听了湖阳初中陈柱根老师的《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课,因为我们认为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们都十分珍惜。通过听课我们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等。每次听完课之后,我们都把那些教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将名师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自己将来的课堂教学当中去。我们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使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关键词】:研究课听课感受

2011年3月28日当涂县教育局教研室思想品德学科在新博初中举行了全县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研究课教学研讨活动。我和我校的高秋道老师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这让我们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我们听了湖阳初中陈柱根老师的《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课,因为我们认为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们都十分珍惜。通过听课我们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等。每次听完课之后,我们都把那些教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将名师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自己将来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从中,我们将所听所见所感所思总结如下:

一、陈老师的研究课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新理念的胜利。

听课听什么?最关键的是听理念。这是与会教师们听课前最着重准备的。在这次研究课中新课程理念尽显风采。

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彰显。例如陈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关于安徽省亳州市一服装技校的学生宿舍发生失窃事件,学校校长组织全校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民主选举”,结果有六位同学被选为“小偷”。

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学生发表评论。……”

2、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在平等、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有关保护人格尊严的法律时陈老师通过“法律小课堂(学生自由学习教师点拨)

1、教师提出问题:我国法律对于保护名誉权有哪些规定?

学生阅读教材第38页“相关链接”,思考和回答问题。

2、教师归纳:

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自己名誉的权利,侵害公民名誉的行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并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营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3、能够采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强调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习、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实践。陈老师整节课以多个活动和法律小讲堂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需要思考、探讨的问题。

1、既要内容活动化,又要活动内容化,避免出现“三过”现象。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坚持内容活动化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活动内容化,决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如果设计的活动及其形式过多,活动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三过”),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而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零乱。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梯度;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思考的空间;要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思考,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师生互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表层上,要通过互动实现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双赢。

师生互动不仅仅是师问生答,也不能将其片面地理解为只是知识上的交流,它还应包括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和心灵的互动。对于教学中互动的内涵应该这样认识:它是师生双方以完整的人格相互敞开,它是师生双方相互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而且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袒露自己的精神面貌,以影响学生;同时要善于从学生中汲取营养,以通过互动达到师生双方相互激发、相互发现、相互创造、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今后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尽快地学习新课标。

在引导学生学习现行教材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提有关精神。例如,理解、贯彻课表提出的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积极尝试课标提出的评价建议等。在引导学生学习现行教材的过程中,要把服从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求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富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做负责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2、要明确一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由三方面构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节课(或一单元课)所涉及的知识是由教材、教参提供的知识,教师知识(教师活化教材和依据学情补充扩展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知识)以及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三方面构成。老师要重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调整知识结构,扩展知识视野,不断吸纳新信息、掌握新技能。大幅度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善于发现和扩展师生互动产生的“亮点”,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防止出现课前设计好僵死的教案课上让学生就范的局面。

3、要更加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的立体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纬度目标,位于上述立体教学目标之首。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新制定的初中思品课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作为思品课教学目标中的主导目标。这既是育人的需要,又是思品课课程性质的要求。

4、要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它存在

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在国内外的各种舞台,发生于时光的每年每天。老师们要用动态的、开放的眼光去捕捉、整合、创造课程资源。

四、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后,思想品德教材出现了崭新的面孔:内容和形式俱为一新。它在使用上主张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最大的空间。由此,本次研究课在充分展现了新时期教师的多重风采的同时,也提示我们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除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素养外,我们认为还应有以下几点:

1、具有新课程理念及适应现代教学的新教育观念的教师。

新的时代新的一代学生要求我们要用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跟上时代步伐。落伍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学习,首先在理念上要更新。如:“自己评价自己”一课中,教师画了三幅由不同角度看到的锅的形状,引导学生从思考:为什么一口锅有不同的样子?到启发学生自己引申出:要学会多角度评价自己。这就比直接告诉学生要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走在时代前列,和最新时事结伴而行的教师。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经常了解学习国内外新闻时事,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这样才能自如地在教学过程中借用典型事例,清楚反映问题,同时起到思品课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作用。例如:在“人的名誉的好处”中,陈老师以“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实行信用审查制度,等级达到AAA的,最高贷款额度比信用一般者高30﹪.上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资信良好者最高可贷款10万元。”的材料把相关新闻时事放到一起做成课件。这使得学生在接受新闻信息量的同时也得到了教育。

3、具有较好心理素质的教师。

此次研究课全县思想品德课教师积极参加,因此参加教师必须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临乱不惊,当机立断处理问题。在讲课过程中不能机械死走流程,要能因时因地制宜地调节。能否始终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调动学生情绪,尽快共同进入角色是教师能力重要一环。

通过以上方方面面的“研究”,我们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使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