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行业专题报告:混合云市场蓝海价值被逐步认知
- 格式:docx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39
混合云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混合云市场是指结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两种云计算环境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混合云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发展领域。
混合云市场具有高度灵活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定需求。
通过将公有云和私有云相结合,混合云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本报告旨在对混合云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混合云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参与者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其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混合云市场分析报告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对混合云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进行分析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整体市场进行总体分析,展望市场前景,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整篇文章将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以全面、系统地分析混合云市场的情况和趋势。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混合云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混合云市场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市场前景的展望和相关建议,为相关领域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商机,实现自身发展和成功。
1.4 总结总的来说,本报告对混合云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混合云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混合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普及,混合云市场将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选择。
我们也对混合云市场的前景展望进行了探讨,并对市场参与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24年,中国云计算行业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人民币。
本文将就2024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一、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较上一年度呈现了明显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超过XX%。
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人民币,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人民币。
二、市场结构中国云计算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形式。
目前,公有云市场依然是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市场份额超过XX%。
私有云市场虽然增长速度较慢,但也占据了较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混合云市场在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关注,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长。
三、市场趋势1.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将是未来云计算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市场将不断扩大应用场景,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2.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融合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边缘计算将与云计算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务。
3.云原生技术将成为云计算市场的新风口。
云原生技术以容器化、微服务化和自动化为主要特点,将为云计算市场带来更高效、更灵活的开发和部署方式。
四、未来发展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云计算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同时,随着云计算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变化。
总的来说,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市场趋势不断向着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未来,云计算将继续成为中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驱动力,为各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应用和商业价值。
云计算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现如今,云计算已经广泛普及,行业发展起来了很大的影响力。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会影响全球的各个经济和社会领域,由此产生的市场变革也影响了各种大小企业的经营方式。
本文旨在对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调研进行分析,并从中预测云计算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云计算市场调研
(1)市场规模
据Gartner的研究,截止到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已达到169.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3%,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表明云计算市场正在不断壮大。
(2)云计算行业分析
根据当前市场情况,云计算行业主要分为三个类别:云计算基础设施(IaaS),云服务平台(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Gartner分析发现,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中IaaS市场占比最高,达到28.5%,而PaaS 和SaaS分别占比16.2%和10.9%。
(3)竞争激烈程度
当前,全球云计算行业竞争激烈,主要原因在于大型云供应商,如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正加大研发投入,提供更优质的云服务。
这些云供应商也会不断发展新的云计算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二、云计算行业发展趋势
(1)数据中心的普及
由于全球数据量不断增加。
云计算行业专题报告:混合云市场蓝海价值被逐步认知一、投资要点(一)公有云已形成寡头格局,私有云行业马太效应相对较弱头部公有云厂商AWS、微软智能云、阿里云、谷歌云2019年营收分别增长36.5%、 21.0%、84.5%及52.8%。
整体增速仍维持在高位区间,动力强劲。
公有云行业寡头特征明显,根据Gartner数据统计,市场CR5由2015年的51.6%提升至2020年的 80.1%,原因在于:1.产品及服务内容完全由供应商定义,用户端以牺牲话语权换取巨头的超高SLA(服务等级协议)承诺,类似苹果公司。
2.公有云强调规模与性能,重资产属性突出,头部玩家经过十几年的资源投入,在资本规模、商业品牌、产品打磨方面均已筑起极高壁垒。
私有云及混合云给了行业后来者(如IBM、华为、VMware)和中小企业(如深信服、华三、青云)追赶产业浪潮、享受云计算红利的机会。
一方面,私有云具有开源技术社区较成熟、方案定制化程度高的特点,相关供应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渠道建设,大多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
另一方面,私有云服务商均已将战略重心转向混合云架构解决方案,面向多业务分离、性能弹性扩容与容灾备份场景,主打对多云架构(包括物理、虚拟化、容器、边缘)高性能、高一致地统一纳管,消除云边界。
大型公有云厂商由于竞争关系,很难推动底层架构的彼此认证、兼容,同时“公有云优先”的执念导致如AWS、Azure等巨头在混合云市场中处于被动跟随的地位,中小云厂商在混合云市场获得了很好的突围机会。
(二)不同云计算商业模式对比及主流混合云厂商的前景推演公有云与私有云/混合云商业模式对比:从收费模式来看,公有云厂商是弹性、按需付费,即按照实际使用的算力、存储、网络的容量计费,量大从优。
混合云领域的纯软件厂商VMware与Red Hat的混合云方案完全订阅制收费,实质上是SaaS模式,以技术支持、咨询培训等服务为卖点。
国内中小型混合云技术方案提供商仍以项目制或一体机销售的模式为主,一次性付费,后续运维按需收费、占比较小,深信服、华三等国内相对领先的厂商均致力于向纯软件的云产品方案转型,并探索订阅制付费模式的可能性。
2024年混合云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云已经成为企业利用云计算资源的一种理想选择。
混合云市场的发展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混合云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趋势和挑战。
混合云的概念混合云是指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实现资源整合和应用迁移的一种模式。
公有云提供商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供给用户,私有云则是企业自建的基础设施,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
混合云的优势在于综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点,使得企业能够更灵活地使用云计算资源,实现业务的高效运营。
混合云市场的发展情况混合云市场在过去几年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混合云市场规模达到了1000亿美元,并有望以年均增长率超过20%的速度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企业对云计算的追求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混合云的优势,并将其作为企业IT战略的一部分。
混合云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混合云能够提供更灵活的部署和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资源的使用。
其次,混合云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通过将适合公有云运算的工作负载迁移到公有云上,企业可以节省不少资源和成本。
此外,混合云还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性。
混合云市场的趋势和挑战混合云市场在未来几年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混合云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为混合云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其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更多的企业将会采用混合云作为实现业务变革的一种方式。
最后,安全和合规性将继续是混合云市场的重要关注点。
随着数据泄露和隐私问题的持续增加,企业对于数据安全和合规性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然而,混合云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整合和数据迁移等问题仍然是企业在混合云部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其次,公有云提供商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在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2024年混合云管理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混合云管理逐渐成为企业选择的一种趋势。
混合云管理指的是通过整合不同的云服务提供商,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资源进行集成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混合云管理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 混合云管理市场的现状目前,混合云管理市场正逐渐发展壮大。
主要的混合云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VMware、Microsoft、IBM等大型厂商,以及一些专注于混合云管理的创业公司。
这些厂商通过提供各种管理工具和平台,帮助企业实现混合云的灵活部署和集成。
3. 混合云管理市场的优势混合云管理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使其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前景: - 灵活性:混合云管理可以使企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并将其整合到一起,从而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可靠性:混合云管理可以通过备份和冗余机制来提高服务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 安全性:混合云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4. 混合云管理市场的挑战然而,混合云管理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 - 技术标准:不同的云服务提供商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接口,这使得混合云管理变得复杂。
同时,缺乏统一的标准也使得数据迁移和整合变得困难。
- 安全性:混合云管理涉及到不同的云服务提供商和数据中心,这增加了安全风险。
企业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其数据和应用程序。
- 人才需求:混合云管理需要具备深入了解云计算技术和管理的专业人员。
然而,目前这方面的人才供应相对不足,这成为了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5. 混合云管理市场的发展趋势尽管存在一些挑战,混合云管理市场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我们可以预测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技术标准统一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不同厂商将逐渐趋同于某些云计算技术标准,这将使混合云管理变得更加便利和普及。
一、云计算行业概况
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808.6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21.5%。
微软、IBM、谷歌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不断巩固,占据了绝大
部分市场份额。
英特尔也在努力拓展自己的云计算市场份额,把自己打造
成未来云服务商的榜样。
2024年,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整合将成为云计算行业
的常态,尤其在大型企业中将受到极大的重视。
未来,虚拟化将成为企业
弹性伸缩以及节省硬件成本的核心技术,从而推动企业服务和数据的云端化。
2024年,微软Azure、AWS、Google、IBM等全球市场领先企业的进
军以及本土云服务商的崛起使得云计算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此外,目前企
业们更多的将重心放在了云服务在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之间的权衡及
优化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运营能力。
二、云计算市场趋势
1、本土云服务企业的崛起
2024年,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将不断拓展,本土云服务企业也将有望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更高的份额。
例如,阿里巴巴在2024年的技术创
新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正在推动自身的基础设施云服务和智能云服务,这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全球市场上拓展自己的份额。
2、云服务在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之间的博弈。
2023年混合云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混合云是一种将私有云、公有云和传统IT基础设施相结合的云计算模型。
它通过集成多个云平台的资源和服务,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不同云环境的优势,实现更灵活、高效、可扩展的 IT 环境。
混合云可以满足企业不同的需求,平衡成本和性能,并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目前,混合云行业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以下是混合云行业市场分析的现状:1.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混合云市场在近几年持续快速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混合云市场规模将达到2,100亿美元。
2. 企业对混合云的需求增加: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对于灵活、可扩展、高性能的 IT 环境需求不断增加。
混合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能够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3. 云厂商在混合云市场的竞争加剧:主要的云计算厂商,如亚马逊、微软、谷歌等,正在积极布局和发展混合云业务。
它们不仅提供公有云服务,还虚拟化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资源,以满足企业对混合云的需求。
4. 安全和合规性成为混合云关注的重点:对于混合云来说,安全和合规性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企业担心将业务数据和应用程序部署在公共云中会带来安全风险和法规合规性问题。
因此,混合云解决方案需要提供强大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保障,以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性。
5. 服务商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企业在构建和管理混合云环境时,通常会选择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
服务商在混合云行业中的角色日益重要,提供的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可以帮助企业成功实施混合云架构。
总之,混合云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企业对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不断增加,混合云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未来混合云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分析云计算技术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项前沿科技,它将信息技术与计算资源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分析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
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1. 大数据驱动: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应用需求的增长,云计算技术将进一步发挥其在大数据领域的优势。
通过云计算提供的高性能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精准和迅速的信息支持。
2. 边缘计算的崛起: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还将以边缘计算为重要方向。
边缘计算将计算资源和数据处理功能移近到用户设备或数据源的边缘,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响应。
这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消耗。
3. 混合云的普及:由于不同行业和企业对于数据安全性和合规性要求的差异,混合云将成为未来云计算市场的主流趋势。
混合云将私有云和公有云相结合,通过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同时兼顾数据安全和灵活性。
4.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计算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支持,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云计算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使其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二、云计算技术的市场前景分析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企业对于云计算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他们通过云计算服务可以快速获取和部署先进的IT基础设施,降低运营成本。
2. 多行业应用广泛:云计算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金融行业中,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实时处理和风险建模;在医疗行业中,利用云计算可以提高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效率;在教育行业中,云计算可以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在线教育提供支持。
3. 产业链完善: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相关的产业链也日渐完善。
2019-2024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现状深度及产业综合评估报告近年来,中国云计算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并迈入高质量发展期,预计到2024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2万亿人民币。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市场规模、关键技术和产业综合评估四个方面深度分析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行业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据中心的普及,中国云计算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万亿人民币。
同时,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逐步嵌入到各个行业中,推动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58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2020年上半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
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万亿人民币。
三、关键技术云计算核心技术包括虚拟化、大数据、分布式计算、自动化管理等,在未来,云计算将更加注重安全、智能化、自动化和高可用性,同时,还将延伸到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
四、产业综合评估中国云计算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不断涌现,核心技术逐步成熟。
同时,云计算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安全问题、监管政策等方面的考验。
未来,中国云计算产业将加强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融合,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总之,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将不断更新,产业也将不断得到完善发展。
同时,随着多方面的挑战的不断出现,中国云计算行业也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安全保障,推动云计算行业的更加全面健康发展。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58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
2020年上半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
混合云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Hybrid Cloud Industry Marke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he hybrid cloud has emerged as a new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combin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clouds, the hybrid cloud has become a popular choice for many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data storage, disaster recovery, and other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hybrid cloud industry market and predict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Current State of the Hybrid Cloud Industry Market:At present, the hybrid cloud market is rapidly expanding,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22.5 from 2020 to 2025.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is growth is the increasingdemand for hybrid cloud solutio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 by MarketsandMarkets, the global hybrid cloud market size is expected to reach 101.41 billion by 2023.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North America is the largest market for hybrid clouds, followed by Europe and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main players in the hybrid cloud industry include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Microsoft, IBM, Google, and VMware. These companies dominate the market with their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comprehensive services.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1. Hybrid Cloud Will Become More Popula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he hybrid cloud will become more popular in the future. Many enterprises will adopt the hybrid cloud model to take advantage of its benefits, such as cost savings,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2. Hybrid Cloud Will Be More Secure: Security is always a major concern for enterprises when adopting cloud computing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the hybrid cloud will become more secure, with more advanced security measures and technologies being developed to protect data and prevent cyber attacks.3. Hybrid Cloud Will Be More Intellig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ML) technology, the hybrid cloud will become more intelligent. AI and ML will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ybrid cloud,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fficiency.4. Hybrid Cloud Will Be More Green: The hybrid cloud will becom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 the future. Many enterprises are now focusing on reducing their carbon footprint and adopting green technologies. The hybrid cloud can help enterprises reduce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hybrid cloud is a rapidly growing market with great potential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hybrid cloud will become more popular, more secure, more intelligent,and more green in the future. Enterpri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hybrid cloud and adopt it as a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ir business development.。
云计算作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
根据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展望研究报告,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
1.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至XX亿美元。
云计算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对于成本和效率的关注,以及数据安全和灵活性的需求增加。
随着各行业对于云计算技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预计未来数年内云计算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
2.云计算在各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IT行业,云计算技术在金融、医疗、教育、零售等各行业的应用也将逐渐增多。
报告指出,全球各行业对于云计算技术的需求呈现出增长态势,其中金融和医疗行业的增长最为显著。
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云计算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中。
3.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公有云和私有云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中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预计未来几年内,公有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增长迅速。
而私有云则更多用于大型企业以及对数据安全有更高要求的行业。
同时,混合云的概念也将逐渐被企业所接受,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对于多种云环境的需求。
4.云计算安全和合规性将成为关注焦点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增多,数据安全和合规性问题也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报告指出,未来几年内,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将加大在数据安全和合规性方面的投入,以满足企业对于数据隐私和合规性的需求。
同时,企业在选择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时也会更加重视其安全和合规性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展望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内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各行业对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同时,云计算安全和合规性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也将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将继续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云计算行业专题报告:混合云市场蓝海价值被逐步认知一、投资要点(一)公有云已形成寡头格局,私有云行业马太效应相对较弱头部公有云厂商AWS、微软智能云、阿里云、谷歌云2019年营收分别增长36.5%、 21.0%、84.5%及52.8%。
整体增速仍维持在高位区间,动力强劲。
公有云行业寡头特征明显,根据Gartner数据统计,市场CR5由2015年的51.6%提升至2020年的 80.1%,原因在于:1.产品及服务内容完全由供应商定义,用户端以牺牲话语权换取巨头的超高SLA(服务等级协议)承诺,类似苹果公司。
2.公有云强调规模与性能,重资产属性突出,头部玩家经过十几年的资源投入,在资本规模、商业品牌、产品打磨方面均已筑起极高壁垒。
私有云及混合云给了行业后来者(如IBM、华为、VMware)和中小企业(如深信服、华三、青云)追赶产业浪潮、享受云计算红利的机会。
一方面,私有云具有开源技术社区较成熟、方案定制化程度高的特点,相关供应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渠道建设,大多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
另一方面,私有云服务商均已将战略重心转向混合云架构解决方案,面向多业务分离、性能弹性扩容与容灾备份场景,主打对多云架构(包括物理、虚拟化、容器、边缘)高性能、高一致地统一纳管,消除云边界。
大型公有云厂商由于竞争关系,很难推动底层架构的彼此认证、兼容,同时“公有云优先”的执念导致如AWS、Azure等巨头在混合云市场中处于被动跟随的地位,中小云厂商在混合云市场获得了很好的突围机会。
(二)不同云计算商业模式对比及主流混合云厂商的前景推演公有云与私有云/混合云商业模式对比:从收费模式来看,公有云厂商是弹性、按需付费,即按照实际使用的算力、存储、网络的容量计费,量大从优。
混合云领域的纯软件厂商VMware与Red Hat的混合云方案完全订阅制收费,实质上是SaaS模式,以技术支持、咨询培训等服务为卖点。
国内中小型混合云技术方案提供商仍以项目制或一体机销售的模式为主,一次性付费,后续运维按需收费、占比较小,深信服、华三等国内相对领先的厂商均致力于向纯软件的云产品方案转型,并探索订阅制付费模式的可能性。
考虑到公有云IaaS厂商收入总是滞后于巨大的资本开支投入,我们认为私有云/混合云盈利前景或优于公有云模式。
各类云服务商的混合云业务前景展望:1.公有云服务商。
AWS、Azure等未来的战略重点仍将是公有云业务,其将在保证一致性使用体验的框架内推广自有混合云产品(同构混合云)。
2.基础软件厂商。
VMware与Red Hat等基础软件厂商将持续加大底层核心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力度,以确保自身在云计算浪潮下的马太效应。
3.传统硬件设备转型厂商,典型公司如华三、深信服。
我们判断此类IaaS 服务商未来将由单品销售转向积极寻求参与大型集成项目的机会,强化项目经验壁垒并不断加强自身渠道优势。
4.初创型公司,如Nutanix、SmartX、优刻得、青云等。
随着巨头入局混合云市场,创业型公司的营收增长受到较明显压制。
中长期视角下,我们认为创业型IaaS公司依靠细分领域技术优势与差异化的用户定位保障成长性,并加强成本与费用端管控、等待市场需求成熟,或适时加入巨头阵营以取得长足发展,均是较优的路径选择。
(三)混合云产业链价值向技术方案提供商以及云服务商集中私有云/混合云产业链厂商可分为三类:设备与云化技术供应商(华三、深信服等)、大型云服务商(阿里、腾讯、华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型渠道商,神州数码、航天信息等)。
全球范围内,政府及大型企业对云计算有很强的付费意愿与付费能力,是私有云/混合云发展初期最核心的需求方。
传统系统集成商以及行业ISV厂商深入KA用户业务场景,在私有云/混合云产业的利益分配中拥有较高话语权。
技术方案提供商以及云服务商在核心技术层面显著领先于系统集成商,因此均希望通过强化自身对下游渠道的掌控力来提升云计算业务份额与利润率。
1.阿里、华为、腾讯等大型云服务商不断深化政企关系,并强化自身的方案设计与集成能力,近年来除积极合作头部集成商之外,直接对接的政府云计算项目需求也显著增加;同时,向上整合生态合作伙伴,通过并购参股的方式将垂直行业里优质的信息化厂商纳入自身阵营,补足部分细分产品领域的不足。
国内头部云服务商已逐步成为“技术供应商+云服务商+系统集成商”的综合角色。
2.深信服、华三等设备与技术供应商在维系传统分销渠道的同时,加强了与优质系统集成商合作,短期对产品标准化程度、现金流质量有所削弱,但中长期维度可以更好地掌控下游大客户需求。
(四)混合云市场仍处成长初期,我们判断未来成功的混合云厂商需具备三个特质1.领先的技术实力。
混合云架构的出现源自对底层异构IT环境统一纳管的需求,其技术复杂度随IT的发展将持续提升,故需要供应商对基础软硬件领域始终保持深刻理解。
另一方面,诸如分布式存储、容器等新技术的涌现使云厂商的技术创新能力始终面临较大挑战。
2.成熟的生态体系。
云计算模式使IT产业链高度聚合,为了提供极致用户体验,云服务商将在产品层面与底层软硬件厂商、安全厂商、应用软件厂商提前做深度适配(尤其考虑到信创渗透率的提升),混合云厂商所在IT生态体系的成熟度将成为其最核心的竞争力。
3.强大的渠道掌控力。
近年来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加强与主流集成商的合作,政府等优质云计算客户资源进一步向头部渠道集中。
中小型混合云厂商需要依靠自身技术与服务优势,在成长壮大过程中不断对接大客户需求并强化对系统集成商的话语权,才可以在技术方案迭代速度与品牌影响力领域保持住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在私有云/混合云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均未成熟的发展初期,渠道推广效率将影响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到行业未来技术标准的形成,因此在长远视角下云厂商对渠道的把控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国内混合云市场政策积极鼓励传统企业上云。
自18年以来政策明确鼓励、扶持传统企业上云,同时也推动国内各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形成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的闭环)。
由于云计算底层是基础设施集群,可有效弥补国产硬件单品性能差的短板,信创产业的发展也将直接推动云架构在政府、国企及事业单位的渗透率提升。
1.信创产业规模化将加速政府、国企的IT设施向云架构转变。
国产CPU等IT设备由于性能与优化较差,与分布式的云计算架构天然契合。
2.信创背景下,支持国产成为政治正确,国内企业采购信息化产品的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若更多企业敢于承担试错风险、推进云化转型,国内云计算产业将进入用户教育不断加强、云产品持续完善的正向反馈循环。
经测算,阿里、腾讯、华为在国内私有云市场份额优势明显,剩余市场格局分散。
根据信通院数据,2019年国内私有云市场空间为645亿元,同比增长23%。
根据我们测算,主要云服务商腾讯、华为、阿里占据私有云市场头部份额。
巨头以外的国内中小IaaS厂商基本不具备大型私有云方案设计与实施能力,主要私有/混合云产品均以超融合一体机为主;从格局来看,研发实力较强且渠道布局优势明显的华三、深信服份额占比显著领先。
(六)相关公司深信服、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优刻得、青云科技、SmartX、易捷行云。
(七)风险提示疫情在较长时间维度影响企业投入意愿;大量传统IT企业进入IaaS领域导致竞争加剧;开源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二、IaaS 行业现状:公有云已成寡头格局,私有云马太效应相对较弱(一)云计算是 IT 发展必然趋势若将经济社会视作一个整体,主流IT架构选择集中或本地部署,取决于基础设施集群所摊薄的成本能否覆盖引入可信赖的高速通信网络所增加的成本。
在计算机初面世的年代,中心机房模式是主流架构,随之在摩尔定律作用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速度远超通信网络技术,基于成本和效率考量,近五十年来企业/个人IT基础设施均以本地部署为主。
但时代已再次改变,社会主流IT 架构由本地部署转向云计算集群已是必然趋势。
1.现阶段摩尔定律已进入瓶颈状态。
摩尔定律作为一种经济学统计规律,自1965年被提出后,集成电路行业严格按照该定律发展,约每18个月工艺即完成一次迭代,计算机硬件设备性能呈指数级提升。
然而近年来技术节点的不断下探导致制造成本急剧攀升,新工艺的迭代速度已开始放缓。
以AMD为例,从14nm工艺开始,其新工艺的诞生曲线出现偏离,到10/7nm工艺已经完全偏离曲线。
现阶段摩尔定律已进入瓶颈状态,硬件设备的性能发展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制约。
2.全球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本地部署方式承压不断加重。
随着“数据即资产”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觉醒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持续推动,全球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IDC《Data Age2025》报告显示,2019年的全球数据量约为45ZB,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年复合增长率在25%以上。
增量中的绝大部分为非结构化数据,将产生更加庞大与复杂的计算、存储需求。
基于此,IDC预计到2025 年全球将有49%的数据储存在公有云环境中。
3.通信网络性能显著提升并伴随费用持续降低。
根据中国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报告, 2020年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为43.5Mbit/s,是2015年同期的5.2 倍;4G网络平均下载速率为29.0Mbit/s,是2016年的2.5倍。
未来5G在全场景落地后,搭配成熟的SDN(软件定义网络)基础架构方案,可实现通信功能与硬件的充分解耦,通信网络性能将再次飞跃式提升。
由于技术架构升级与规模效应,通信网络费用下降显著。
以我国为例,在带宽大幅提升背景下,2020年6月我国固定宽带月户均支出为35.7元,较2014年底下降35.2%;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较2018年分别下降36.7%和28.8%。
2020年6月,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平均资费为4.3元/GB,仅是2014年的3%。
(二)头部玩家壁垒高筑,公有云已形成寡头格局1.国内外公有云市场快速增长,头部IaaS厂商云收入亦保持高位增速。
根据Gartner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约1883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规模为43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5%,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71亿美元, 5年CAGR约24.5%。
2019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约675.4亿元,其中IaaS市场规模为4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7.4%,根据IDC预测,2018-2022年中国公有云IaaS 的CAGR将达到 41.1%。
AWS、微软智能云、阿里云、谷歌云2019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6.5%、21.0%、84.5% 及52.8%。
从近几年数据来看,全球头部公有云厂商收入略有降速,国内云厂商增长迅猛。
整体增速仍维持在高位区间,动力强劲。
2.公有云市场形成寡头格局,份额持续向头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