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7
《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特点作者:张倩来源:《新闻世界》2018年第04期【摘要】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是窥探特定时期女性社会形象的窗口,对女性的社会认同的形成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申报》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其广告塑造了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女性形象,成为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审美与角色标准。
本文以《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其意指的深层内涵来探究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及世俗观念中对女性的认同与理解。
【关键词】申报广告;女性形象;社会认同(一)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通过浏览20世纪20—30年代的《申报》广告,笔者发现,其中所反映的女性形象种类繁多、姿态各异,主要包括幼少、中青、老年三个年龄层次,且主角多为中青年女性,而幼少年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的形象所占比例较少。
从该三个年龄层次的女性形象广告品类可见,幼少年女性形象多出现在儿童用品及食品、图书等商品的广告中;中青年女性则多出现于日用品、化妆品、衣物、香烟等广告中,例如“固龄玉牙膏”的广告里,一位身着短袖旗袍的女性露出雪白手臂交叉脑后,造型时尚靓丽;中老年女性的形象则主要集中于一些医药广告、保健品类广告当中。
《申报》广告展示的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差异实质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流行风尚及审美观,暗喻着年轻、追求美丽是女性的价值所在,重视女性的外在美,而幼少年女性及中老年女性则是平凡生活的代表人群。
另外,出现中青年女性形象的广告品类最多,这也反映了这一群体是商品的消费主体,具有很大的消费潜能,这是推崇美丽时尚女性的现代商业文化所致。
(二)不同品类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出现女性形象的广告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日用品、化妆品等女性消费品;二是儿童、保健等医药产品;三是居家日常用品。
这三类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各异,且特色鲜明。
首先,在以女性群体为主要目标消费群体的广告中,代言主体多为富有魅力的年轻女性,多展现商品的修饰功能和外在塑造功能,凸显商品的时尚、精美,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侵染。
【内容提要】女性形象在国内媒体广告中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女性成了广告的主体表现对象。
本文阐述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表达方式、追溯此表达方式的根源,提出为广告中女性形象正性的策略期望。
【关键词】广告女性形象正性从世界上最早的广告——一幅在埃及尼罗河畔的古城底比斯发现的手抄式“广告传单”到21世纪纷繁多样的多媒体广告,广告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发展了数百年,但无论广告的表现形式、诉求方式或市场经济地位如何改变,广而告之、引起注意并诱导消费始终是广告的功效。
纵观国内媒体,女性形象在广告中占有绝对大的比例。
据2005年“电视广告中的两性形象”课题组调查,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比例大大高于男性,有70.5%的广告出现女主角。
④在其他媒体上,护肤、化妆、洗浴用品等广告似乎无一例外地由女性做主角,家居用品、家用电器的广告绝大多数也由女性做主角。
女性成了广告的主体表现对象,但观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总让女性有种压抑感和被操纵感。
本文拟阐述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表达方式、追溯形成此表达方式的根源、提出为广告中女性形象正性的策略期望。
一、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表达方式首先,利用“美女形象法”的广告创作和传播方式借用美女的形象宣传产品,用美女注意力效应引起人们对产品的注意和喜爱。
如宁夏红枸杞果酒广告,抓住了果酒性柔的特性,突出红色、女性,两幅包装广告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女性美。
一幅是中国传统美女图:黑亮的头发加上清新脱俗的面庞,中式刺绣红袄衬托出中国女性独有的柔美纤巧的曲线;一幅是现代美女图:棕色头发加红色背心,裸露丰腴的臂膀,特写镜头凸显其性感的嘴唇。
柔情似水的倾城红颜的形象迎合了酒消费主体——男性——的需求,美女、美酒自古为英雄所爱,激发了男性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情怀,销售成绩自然不菲。
这类以美女作形象宣传的酒类广告并不鲜见,商家屡试不东南如榷2008年第6期(总第46期’117爽,产品的大量销售强化了广告人对美女形象法的运用。
其次。
紧扣男女关系的广告宣传创意在激烈的广告市场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就应借助人们对男女关系的重视。
广告中的性别角色呈现与社会性别观念反思《广告中的性别角色呈现与社会性别观念反思》在当今社会,广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无处不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渠道向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然而,在这些广告中,性别角色的呈现却常常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广告中的性别角色呈现往往存在着刻板印象。
女性在广告中常常被描绘为家庭主妇、照顾孩子的母亲或者是美丽迷人的形象,强调其外貌和情感特质。
例如,在某些清洁用品广告中,女性总是在辛勤地打扫卫生,仿佛家务是她们的专属职责。
而男性则更多地被塑造成事业有成、坚强果断的形象,比如在汽车广告中,男性驾驶者展现出自信和掌控一切的姿态。
这种刻板的性别角色呈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它限制了个体的发展和自我认同。
当年轻一代频繁接触到这些固化的性别形象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框定在这些既定的模式中,从而抑制了自身潜力的发挥和多元化的发展。
比如,一个女孩可能因为广告中对女性职业角色的狭隘呈现,而不敢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科学或技术领域的梦想。
其次,广告中的性别角色呈现会强化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观念。
如果广告一直传递出女性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男性在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信息,那么这种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对性别角色在社会中地位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就业机会、薪酬待遇等实际方面的公平性。
再者,这种片面的呈现也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误导。
例如,某些美容产品广告过度强调女性的外貌美丽,导致女性可能过度消费在美容产品上,以迎合这种被营造出来的“完美女性”形象。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广告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束缚。
比如,一些广告展现了男性照顾家庭、参与家务劳动的场景,体现了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多元角色。
同样,也有广告突出了女性在职业领域的成功和专业能力,展现出女性的坚强和智慧。
为了实现更加公平和多元的性别角色呈现,广告行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作者:刘宁洁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2003级研究生内容提要:广告虽然首先是一种商业推销手段,但它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广告主要通过塑造成功者的形象和时尚的形象两类,把大众的“梦想”和产品联系起来,吸引目标消费者注意,促进消费行为的产生。
在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的广告中,女性形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可分为两类:家庭主妇形象和男性的“性对象”。
这两类女性形象正体现了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在男权霸权意识形态统治之下,女性的平等权利受到了忽视和剥夺。
广告中的性别形象是现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并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我们应该重视广告对女性形象贬斥和歧视的现象,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广告女性形象社会文化现代社会的人们,即使不参加商业活动,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广告。
翻开报刊杂志,打开电视机,小到一块香皂、一袋洗衣粉,大到一栋楼房、一辆豪华轿车,我们的感官神经都被形形色色的广告刺激着。
如果说,人们的生活本来风平浪静,无所奢求,可看了广告以后,却似乎感觉自己缺少了那么多:自己的身材不够曼妙,自己的头发不够柔顺,自己的手机不够高档,自己的房屋不够宽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广告推销给人们的不是某种产品,而是一种“梦想”,一种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种对“美好”和“幸福”的界定与追求,正是通过广告中塑造的广告形象表现出来的。
广告形象是文化产物,广告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形象,把我们生活中原本普通的物品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往往已经脱离了物品原有的含义。
譬如大家熟知的一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很久以前,钻石原本只是一种稀有矿石,由于十分坚硬被用于切割玻璃。
但自从钻石成为财富的象征,成为西方上流社会的男士送给女士的典型礼物,如同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在影片《绅士只爱金发女郎》中歌颂“钻石是女孩子最好的朋友”以后,这种晶莹璀璨、价格昂贵的小石头就和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像钻石一样纯粹坚固,永久流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浅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在广告学的课程上,通过老师给我们放了很多广告中都有女性形象,正是通过这种女性形象使得这些广告丰富多彩。同时运用女性形象可以诠释企业理念、产品特征,在广告主与消费者传受信息的沟通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也形成了女性独具特色的形象表现。然而,我发现在有些广告中对女性形象是存在误区认识的,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因此在这次结课论文上,我想分析一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表现特点、形象模式和女性形象的定位误区,从而使得我们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加科学和客观的认识。
【关键词】:女性形象 表现特点 形象模式 定位误区 与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相比,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显得单调贫乏。女性蕴含繁密的审美在广告中模式化,女性灵动飞扬的人格特点简单化为其体态、表情、服饰的婉转多变。通过这种广告中的女性化形象,旨在激发人们对物质产品充沛的热情,唤起人们对于商品爱情般的执著与理想。因此,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表现特点,从而使得我们更好的认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1.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表现特点 我的个人理解创意是广告中的精髓。对于创意的理解,一个比较简捷明了的解释是创意等于创异,独具特色是每个广告创意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无论创意者如何自我期许又如何认为与众不同,在广告女性形象的表现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相似的类型化的特点,具体如下分析。
1.1 年轻漂亮成为女性形象的第一要素 年轻漂亮体现了激情与活力,也成为众多产品希望给予女性消费者信心与支持的有效选择。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名人明星,还是市井百姓,大都玉颜丽质,倾国倾城。即便她们要展示困扰的现实尴尬,最终肯定会有云开日出的靓丽动人。
根据在我查阅的一份关于《从广告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女人》的调查报告资料显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在调查者所进行的517个女性角色调查中,87%是年轻漂亮女性,7.8%是少年儿童,5.2%是中老年妇女。这种情况至今都没有太大改变,在倡导年轻化、漂亮化的时尚方面,当今的创意更为生动具体。甚至有的产品,为女性的年轻化做了更为详细的奋斗目标,“让35岁的女人拥有25岁的容貌,20岁的身体”——它的前提是这些想要年轻的女性必须服用某某口服液。 由此可见,年轻漂亮是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第一要素,具有吸引观众、使得对产品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作用。
1.2 性感风情是女性形象表现的审美特点 女性形象审美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但是在广告中,却非常集中的表现为女性的性感与风情。在广告中女性低领露乳窝、露腰及肚脐、露大腿、裸背裸肩的现象几乎出现在各种广告类别中,而女性角色的脸部特写多达89.2%,其次是手、腿、胸甚至腹部臀部的特写,如同古典油画中迎面而立的女性人体是为了满足男性的视觉欣赏一样,这种女性形象的局部写真,实质上也是为了展示女性的性别特征,强调女性的性吸引及对男性的性魅力。
当这种性意识依附于某些产品进行信息传达时,女性风情又成为必不可少的传达要素。特别是在化妆品行业中展现的更加明显,如在一则香水的广告中,当女主人万种风情款款走过人群,西装革履的男士嘴里的香烟全都软软的耷拉下来,广告以此来表明女性性感风情对于男性的震撼力。
1.3 享受与多变成为女性形象的性格写真 创造生活、享受生活是现代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实践,这本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但是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却少了创造而多了享受。在一款首饰前、一件化妆品前、一套衣服前,一辆汽车前、甚至一种美食前,有的女性总是难以掩饰自己的占有欲望,她们往往表现出拥有某个东西欣喜万分的快乐情绪。而对于女性的创造力,却很少表现。
在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性格写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女性情绪的多变。她们为了例假烦恼、为约会分神、为头发屑焦虑、为皱纹忧郁、为服饰伤心、为肥胖痛苦。而且由于广告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女性往往在广告中表现两种极端化的表情。比如说刚刚还是满脸沧桑,某一化妆品适时而至,就让她容光焕发,心情快乐无比。在这些广告中,女性心情受制于某一物品,她们的表情变化也成为某一产品性能效用的晴雨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1.4 象征与物化是女性形象常见的表现技巧
用女性形象做某一产品的代言人,这种广告创意早已成为商家娴熟的广告策略,对于产品品牌形象的识别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象征和物化也是广告中常用的方法。
在广告中,有的广告以女性曲线等同于汽车的舒适感,以女性洁白肤色诠释饮料的爽滑宜人,以女性的美貌讲解某种产品的物超所值。此时,女性成为一种物品的象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产品的特点。又如,五粮液酒业公司为自己新出品“五粮春”牌白酒做电视广告,指出该产品“系出名门,丽质天成”,而画面的背景是一位妙龄少女在轻歌曼舞,在这里,女性又成了一种可以品味的美酒。广告运用产品物化了女性的手法,激起顾客们的购买的欲望,使得产品能够更好的卖出去,使得企业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 广告中的女性的形象模式 在我国近l3亿多的人口中,女性占48.7%,这些女性群体之间,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女性,其生存方式,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等都不一样,也各不相同。生活中的众多女性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思想、经历和命运,但在我国的广告中出现的女性的形象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大致可以归纳成几种基本的模式:时尚佳人模式、职业丽人模式、贤妻良母模式三类。
2.1 时尚佳人模式 在我们的化妆品、首饰、服饰和保健品等行业中,经常运用这种时尚佳人模式,她们往往年轻漂亮,有着时尚的造型和性感的着装,在浪漫动人的故事情节中向人们展示某种商品,从而使得我们产生购买产品的欲望。在这类的广告中的这种女性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漂亮的脸蛋和性感的身材吸引着男性的目光,或者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女同胞们要喝什么脸蛋才红润、擦什么皮肤才能自皙,才能叫男人迷恋你。
在这类广告中吗,女主角在广告中的衣着、动作、表情都与所需要推介的产品无关,纯粹为了吸引观众或引发欲望,还有一些酒类广告也牵强的将女性和产品联系在一起,把女性的身体曲线与酒瓶的某部分线条联系,给人以女性与美酒一样有品尝、收藏和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饰功能的感觉。
2.2 职业丽人模式 在职业丽人模式中,她们身着职业套装或较正式的服饰,出现在现代化的办公室或一些正式场合,但却是永远是男性的陪衬。广告在表现成功的男士的时候,身边往往都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郎:表现古代英雄身边必定要偎依一个千娇百媚的妃子;表现现代男士在某一领域的权威,身旁往往站着必恭必敬的女助手,时代的变迁却没能改变女人永远的从属地位。
这种模式中的广告中出现了职业女性形象,与职业男性形象相比,女性的工作能力和贡献往往是被歪曲的,在这种模式电视广告中女性的工作贡献被忽视,被否定,相反广告中男性是科学的权威和世界的主宰,男性的价值不在容貌,不在年龄、不在体形,而是成功的事业,在广告中男性是理性的,高智商的开拓者。现代科学证明,男女在智力的许多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广告中没有表现这一事实,反而不断重复着男性智力优越的观点,这是对女性形象在广告中所认识的一大错误之处,必须值得人深思并且改正。
2.3 贤妻良母模式 贤妻良母模式的女性主要集中在家电用品,洗涤用品、食品等商品广告中,凡是与家务有关的商品广告几乎都有女性出现。在这类的广告中往往具有如下特点,女性在家中洗干净丈夫的衬衫和孩子的袜子,打扫卫生或做出一桌丰盛可口的饭菜,而丈夫们则西装笔挺、挥洒自如地出现在谈判桌上或是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当他们下班回家时妻子则微笑地在家中等候,做好饭菜的贤妻良母形象,活动空间狭窄只限于家庭环境,形象刻板,塑造模式化。
这类广告中进一步强化了“女主内”性别角色定型刻板印象,但是广告中的家务总是显得那么轻松和惬意,每个女性的家都是非常的舒服,家具和摆设的色彩总是和女人的衣服很和谐,显示出做家务能给女性带来享受和满足感。因此,这类广告是十分适用家庭日常用品和烹饪等广告的拍摄的运用,往往能够带来良好的广告效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3.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定位误区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销和审美价值。但我们看到, 大多数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定位极不恰当, 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找出这些定位,从而使得我们正确认识这些误区,才能使得我们的广告中做得越来越好。这些具体定位误区有:
3.1 女性外表形象美的模式化 在广告中出现的女孩子总是很漂亮, 这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喜欢漂亮的女孩自然是一件好事, 广告业主迎合大众的心态制作美女广告本身也无可非议, 但问题在于, 一些化妆品, 美容广告利用女性爱美的天性, 曲解女性美的真实蕴涵,把女性美简化成一种模式, 一种标准。这种模式就是:大眼睛、深眼窝、高鼻梁、厚嘴唇、高个苗条、皮肤雪白、乳房丰满、臂部浑圆、玉腿修长, 只有这种模式的女人,才能有做女人的自信, 才能获得异性的赏悦与崇拜。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 广告就暗示女孩应该感到“自卑”、“羞愧”和“没有时代性感”, 就必须去化妆、去美容、去减肥、去丰乳、去垫高鼻梁、去削短下巴, 从而让自己有一双“脉脉含情的大眼”,“轮廓分明的高鼻梁”,“坚挺饱满的胸脯”。
美丽并不是广告所说的那一种标准。美是主观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广告中女性美的单一模式是对女性整体的一种贬抑, 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否定。女性在追求广告所塑造的那种模式美的同时, 也失去了自我个性和创造力。因此,在广告制作中我们务必要认清错误,从而正确地展现出女性的美。
3.2 女性家庭形象定位的传统化 在出现女性角色的广告里, 大多数女性被定型为“贤妻良母”。据有关资料显示,广告里的妇女形象,有50%以上是家庭妇女, 而男性做家务的比例不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