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

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

学大纲、教材、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

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和社会

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5.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

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6.教学过程:是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7.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

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8.实验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

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9.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心理和行为

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

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

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

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

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6.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

我关系的意识。

7.认知方式:又叫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

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8.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9.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广义的):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

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3.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

刺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

4.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

出反应。

5.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

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起重要作用,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6.尝试-错误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联结学习理论,他认为人和

动物的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据此提出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三条学习规律。

7.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8.完形-顿悟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等人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他们

认为学习不是盲目尝试,而是对情境的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的过程。

9.认知-结构说:是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他认为

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0.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

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1.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

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第四章学习动机

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

程或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

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3.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的心理状态。

其主要体现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愿。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

4.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二者不能等同。学习目标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期结果是以观念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因此,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的个体头脑中的反应。

5.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

题的愿望或趋势。

6.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

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7.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

学习情境。

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

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简称倒“U”曲线。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

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5.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6.顺向迁移:指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7.逆向迁移:指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

的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之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

8.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

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9.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

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10.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1.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