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VA与淀粉薄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PVA与淀粉薄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PVA与淀粉薄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PVA与淀粉薄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水溶性薄膜是由水溶性高分子制成。水溶性高分子可分为三大类:(1)合成高分子,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类高分子等;(2)半合成

高分子,如纤维素醚、淀粉和天然树胶的衍生物等;(3)天然高分子,如

天然淀粉和天然树胶等。从理论上讲,所有这3类高分子都可由不同的方法,如流延、涂层、喷涂和熔融挤出制成薄膜。本文仅讨论熔融挤出法PVA与淀粉水溶性薄膜,因为熔融挤出法是工业化生产薄膜最常用和效率最高的方法。

PVA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水溶性高分子。由PVA制成的水溶性薄膜不仅力学性能优良,阻气性优异,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物降解。工业化水溶性

薄膜最早由PVA用流延法生产。使用熔融挤出法生产的一大困难就是PVA 分子中含有大量羟基,形成氢键,而且分子中含有结晶结构,使其熔点高

于分解温度。PVA的熔融温度约190℃,而分解温度则从140℃即开始。在加工过程中首先要使用增塑剂(如甘油和水)在一定的温度下使PVA凝胶化,弱化高分子链间的氢键,打破结晶结构,以降低其熔解温度。

使用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出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是当今世界上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淀粉由于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被认为

是最有潜力的材料。与PVA相同,淀粉分子中也含有大量的羟基,而且也含有结晶结构,熔点(230℃)远高于其分解温度(170℃)。在加工过程中也

涉及到将其中的结晶结构破坏的问题,这就是淀粉的糊化。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铁电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综述

铁电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综述 孙敬芝 (河北联合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摘要: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以及性光学等特性以及原理,铁电材料是具有驱动和传感2 种功能的机敏材料, 可以块材、膜材(薄膜和厚膜) 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形式应用, 在微电子机械和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中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市场。 关键词:铁电材料;铁电性;应用前景 C 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Ferroelectric material Sun Jingzhi (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9,China ) Abstract:Ferroelectric material has good iron electrical, piezoelectric , pyroelectric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such as a driver and sensing two function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can block material, membrane materials (film and thick film) and the compound Material of a variety of forms such as application, i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nd intelligen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the system with vast potential application market. Keywords: ferroelect ric materials Iron electrical development trend 0前言 晶体按几何外形的有限对称图象, 可以分为32 种点群, 其中有10 种点群: 1, 2, m , mm 2, 4,4mm , 3, 3m , 6, 6mm , 它们都有自发极化。从对称性分析它们的晶体结构都具有所谓的极轴, 即利用对称操作不能实现与晶体的其它晶向重合的轴向, 极轴二端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从物理性质上看, 它们不但具有自发极化, 而且其电偶极矩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改变方向。在介电强度允许条件下, 能够形成电滞回线。晶体这种性能称为铁电性, 具有铁电性的材料称为铁电材料。1920 年法国人V alasek 发现了罗息盐(酒石酸钾钠 ) 的特异介电性, 导致“铁电性”概念的出现(也有人认为概念出现更早)。现在各种铁电材料十分丰富,

薄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薄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薄膜材料的发展以及应用,薄膜材料的分类,如金刚石薄膜、铁电薄膜、氮化碳薄膜、半导体薄膜复合材料、超晶格薄膜材料、多层薄膜材料等。各类薄膜在生产与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展望。 1 膜材料的发展 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量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薄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材料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自然届中大地、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表面,一切有形的实体都为表面所包裹,这是宏观表面。生物体还存在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观表面,如细胞膜和生物膜。生物体生命现象的重要过程就是在这些表面上进行的。细胞膜是由两层两亲分子--脂双层膜构成,它好似栅栏,将一些分子拦在细胞内,小分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可以毫不费力从膜中穿过。膜脂双层分子层中间还夹杂着蛋白质,有的像船,可以载分子,有的像泵,可以把分子泵到膜外。细胞膜具有选择性,不同的离子须走不同的通道才行,比如有K+通道、Cl-通道等等。细胞膜的这些结构和功能带来了生命,带来了神奇。 2 膜材料的应用 人们在惊叹细胞膜奇妙功能的同时,也在试图模仿它,仿生一直以来就是材料设计的重要手段,这就是薄膜材料。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海水的淡化。虽然地球上70%的面积被水覆盖着,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当今世界几乎处于水荒之中。因此将浩瀚的海水转为可以饮用的淡水迫在眉睫。淡化海水的技术主要有反渗透法和蒸馏法,反渗透法用到的是具有选择性的高分子渗透膜,在膜的一边给海水施加高压,使水分子透过渗透膜,达到膜的另一边,而把各种盐类离子留下来,就得到了淡水。反渗透法的关键就是渗透膜的性能,目前常用有醋酸纤维素类、聚酰胺类、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类等膜材料.这种淡化过程比起蒸法法,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方法。 利用膜两边的浓度差不仅可以淡化海水,还可以提取多种有机物质。工业生产中,可用膜法过滤含酚、苯胺、有机磺酸盐等工业废水,膜法过滤大大节约了成本,有利于我们的生存环境。 膜的应用还体现在表面化学上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树叶表面,水滴总是呈圆形,是因为水不能在叶面铺展。喷洒农药时,如果在农药中加入少量的润湿剂(一种表面活性剂),农药就能够在叶面铺展,提高杀虫效果,降低农药用量。 更重要的,研究人员还将膜材料用于血液透析,透析膜的主要功能是移除体内多余水份和清除尿毒症毒素,大大降低了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1] 3 膜材料的分类 近年来,随着成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材料的薄膜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薄膜材料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目前常用的有:超导薄膜、导电薄膜、电阻薄膜、半导体薄膜、介质薄膜、绝缘薄膜、钝化与保护薄膜、压电薄膜、铁电薄膜、光电薄膜、磁电薄膜、磁光薄膜等。目前很受人们注目的主要有一下几种薄膜。 3.1金刚石薄膜 金刚石薄膜的禁带宽,电阻率和热导率大,载流子迁移率高,介电常数小,击穿电压高,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子薄膜功能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展了多种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比如离子束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热致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成功获得了生长速度快、具有较高质量的膜,从而使金刚石膜具备了商业应用的可能。

聚乙烯醇pva的用途和应用

聚乙烯醇 PVA 的用途和应用 【新海湾-徐江】 聚乙烯醇(简称PVA)外观为白色粉末,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它的用途可分为纤维和非纤维两大用途。 由于PVA具有独特的强力粘接性、皮膜柔韧性、平滑性、耐油性、耐溶剂性、保护胶体性、气体阻绝性、耐磨性以及经特殊处理具有的耐水性,因此除了作纤维原料外,还被大量用于生产涂料、粘合剂、纸品加工剂、乳化剂、分散剂、薄膜等产品,应用范围遍及纺织、食品、医药、建筑、木材加工、造纸、印刷、农业、钢铁、高分子化工等行业。 产品性能:聚乙烯醇树脂系列产品系白色固体,外型分絮状、颗粒状、粉状三种;无毒无味、无污染,可在80--90℃水中溶解。其水溶液有很好的粘接性和成膜性;能耐油类、润滑剂和烃类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长链多元醇酯化、醚化、缩醛化等化学性质。 产品用途:主要用于纺织行业经纱浆料、织物整理剂、维尼纶纤维原料;建筑装潢行业107胶、内外墙涂料、粘合剂;化工行业用作聚合乳化剂、分散剂及聚乙烯醇缩甲醛、缩乙醛、缩丁醛树脂;

造纸行业用作纸品粘合剂;农业方面用于土壤改良剂、农药粘附增效剂和聚乙烯醇薄膜;还可用于日用化妆品及高频淬火剂等方面。 使用方法:聚乙烯醇树脂系列产品均可以在95℃以下的热水中溶解,但由于聚合度、醇解度高低的不同,醇解方式等不同在溶解时间、温度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使用不同品牌聚乙烯醇树脂时,溶解方法和时间需要进行摸索。溶解时,可边搅拌边将本品缓缓加入20℃左右的冷水中充分溶胀、分散和挥发性物资的逸出(切勿在40℃以上的水中加入该产品直接进行溶解,以避免出现包状和皮溶内生现象),而后升温到95℃左右加速溶解,并保温2~小时,直到溶液不再含有微小颗粒,再经过28目不锈钢过滤杂质后,即可备用。 搅拌速度 70~100转/分,升温时,可采用夹套、水浴等间接加热方式,也可采用水蒸汽直接加热;但是,不可用明火直接加热,以免局部过热而分解,若没有搅拌机,可用蒸汽以切线方向吹入的方法,进行溶解。 聚乙烯醇树脂系列产品水溶液浓度一般在12~14%以下;低醇解度聚乙烯醇树脂产品水溶液浓度一般可在20%左右。

铁电薄膜的发展

论文摘要 Taran V. Harman的理学硕士论文,专业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发表于2003年10月10日。 题目:铁电薄膜的进展 摘要批准人:John F. Wager 开始于这篇论文的研究项目的长期目标是研究无铅全透明铁电设备,比如铁电电容或铁电栅场效应晶体管。铁电材料在施加外电场时表现出自发极化,且随电场连续变化,并能被其反转。铁电薄膜可用在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比如电容,栅介质或场效应晶体管中。铁电设备通过铁电锆钛酸铅(PZT)的沉积来制造,主要方法有射频溅射,旋涂式的化学溶液沉积(CSD)。铁电PZT电容铁电电容的特点是:测电容和电导时为频率的函数,测极化强度时是外加电场的函数。带Au或Ni不透明顶部电极的铁电PZT电容的介电常数在300到600范围内,与典型的铁电薄膜类似。然而,制造透明顶部接触的电容的所有尝试,包括采用各种类型的透明导体和绝缘缓冲层,最终都在铁电层未完全极化前引发了电注入和电击穿。 版权归Taran V. Harman 2003年10月10日

首先我要谢谢我的丈夫Doug在整个文章撰写过程中的耐心,还有整个家庭:Iris, Toy, and Andre Villoch, and John and Linda Harman,他们一直支持我。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John F. Wager教授,他为研究提供经费支持,并建议将铁电体作为论文项目。我在文章撰写过程中与他进行过多次很有益的讨论。 我要感谢Luke Norris为项目作出的贡献,他是自旋解决方案中的助手兼教育家,并且如朋友般伴随每个项目。我要感谢David Hong,他为项目制备了铪HfO2,并在计算机相关问题上帮助很多。 我要感谢Wager博士研究组的所有成员,他们都与我积极讨论。尤其要感谢Rick Presley 协助生产,感谢Melinda Valencia推荐了个好兽医,感谢Nicci Dehuff让我睡在她的沙发上,感谢Mandy Fluaitt,Kathryn Gardiner, and Jana Stockum的友情。 我还要谢谢Chris Tasker,他维持实验室运转。还有Manfred Dittrich为实验设备制造专门的机械部件。 此项工作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o: DMR-0071727和美国陆军研究室合约No: MURI E- 18-667-G3资助。

聚乙烯醇薄膜的性能和用途图文稿

聚乙烯醇薄膜的性能和 用途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聚乙烯醇薄膜的性能和用途 聚乙烯醇薄膜的性能和用途 1 概述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特点是致密性好、结晶度高,粘接力强、制成的薄膜柔韧平滑、耐油、耐溶剂、耐磨耗、气体阻透性好,以及经特殊处理具有的耐水性,用途广泛。 聚乙烯醇对人体无毒、无味、无害,与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不累积,无污染。 聚乙烯醇薄膜是以聚乙烯醇为主体,加入改性剂等助剂,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的绿色环保功能性材料。它可在短时间内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有改良土地的作用。 聚乙烯醇薄膜最大的优点是水溶性,最大的缺点是耐水性差。之所以耐水性差,是由于其分子中带有亲水性的羟基(-OH)。如果能将羟基适当封闭,接上耐水性基团,就可提高PVA薄膜的耐水性。PVA含有羟基,可发生多元醇的一切典型反应,选用适当的缩聚物,在添加量不大的情况下,就能与PVA中的羟基适度交朕,使PVA形成一种强韧的三维结构,稳定了PVA在湿态条件下的气密性,提高了耐水能力。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原料、配方和工艺来控制聚乙烯醇薄膜的水溶性和吸潮性,以此来满足不同使用目的的需要。 2 分类 聚乙烯醇薄膜按照溶解特性分为以下几类: 常温溶薄膜(NT型,又称快溶薄膜、冷溶薄膜):溶解温度25℃

中温溶薄膜(IT型,又称中溶薄膜、热熔薄膜):溶解温度65℃ 高温溶薄膜(HT型,又称难溶薄膜、耐溶薄膜):溶解温度85℃ 特种薄膜:可以根据具体用途设计配方和工艺,达到特殊使用的要求。 3 性能 3.1 环保性 PVA薄膜产品属于绿色环保材料。有关部门测得PVA生物耗氧量(BOD)比淀粉小得多,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把Airvol公司的PVA产品进行生物降解5天后,测得的BOD量低于最初BOD总量的1%。经过生物试验证明PVA既无毒。 就降解机理而言,PVA材料具有水和生物两种降解属性,首先溶于水形成胶液渗入土壤中,可增加土壤的团粘化、透气性和保水性,特别适合于沙土改造。在土壤中的PVA材料可被土壤中的细菌分解,最终可降解为CO2和H2O。 3.2 水溶性 PVA的溶剂是水,但对水的溶解性很大程度上受聚合度的影响,特别是受醇解度的支配。醇解度在88%以下时,在20℃常温的常温水中几乎完全溶解。随着醇解度的上升溶解度大幅度下降,完全醇解的PVA在水中的溶解极微。 PVA薄膜的水溶性与薄膜的厚度和水的温度有关,相关数据表如下: 溶解水温开始溶解时间 (分钟)完全溶解时间 (分钟)

抗菌包装薄膜的研究进展

包装学报Packaging Journal Vol.3 No.3July 2011 第3卷 第3期2011年7月抗菌包装薄膜的研究进展 孙 淼1,郝喜海1,2,邓 靖1,2,李 菲1,史翠平1,李慧敏1 (1.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新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株洲412007; 2.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抗菌包装薄膜是一种加入抗菌剂后具有抑制或杀灭表面细菌能力的功能性薄膜。根据所添加抗菌剂的不同,抗菌包装薄膜可分为有机抗菌膜、无机抗菌膜和天然抗菌膜3类。抗菌包装薄膜能通过不断释放抗菌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被包装食品的货架寿命。目前,抗菌包装薄膜只有解决好安全与环境保护2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抗菌膜;安全性;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TB4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100(2011)03-0006-05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bacterial Film for Packaging Sun Miao 1,Hao Xihai 1.2,Deng Jing 1.2,Li Fei 1,Shi Cuiping 1,Li Huimin 1 (1.Key Laboratory of New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 2.School of Packaging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 Abstract :Antibacterial Film for packaging is a kind of new functional material containing antimicrobial which has the ability to restrain or sterilize the bacteria that accretes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ntimicrobial added, the Antibacterial Film for packag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at is, organic antibacterial films,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films and natural antibacterial films and they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the microorganisms by constantly releasing antibacterial agent to extend the shelf life of food packaged. At present two main problems of safe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still to be resolved to achieve a better development for Antibacterial Film for packaging. Key words :antibacterial film;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收稿日期:2010-12-22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2009CK3028)作者简介:孙 淼(1986-),女,辽宁阜新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菌性PVA 薄膜的研究与应用, E-mail :sm5418@https://www.doczj.com/doc/b69812145.html, 0 引言 具有抗菌作用的塑料称为抗菌塑料。它是在塑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菌剂,以起到抗菌与抑菌的作用,从而保持其自身及所包装产品的清洁 [1-2] 。在塑 料制品的生产中采用抗菌技术,不仅能减少因使用这些制品而发生的交叉污染,并且能在保持塑料常规性能和加工性能不变的前提下,起到杀菌的功效, 对塑料制品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抗菌塑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抗菌包装薄膜是其重 要应用领域之一[3]。抗菌包装薄膜的应用,可以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4]。因此,开发天然防腐的抗菌剂,制作安全的抗菌包装薄膜,将成为今后食品用包装材料方面的研究热点。 用于塑料添加的抗菌剂,可依据其形态分为气

绿色环保PVA薄膜

绿色环保PVA薄膜 PVA 薄膜具有优异的阻隔性、水溶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发最为成功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它已经获得国内外环保权威机构和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正在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包装、纺织刺绣和水转印刷等领域。例如:农药、化肥、染料、清洁剂、水处理剂、矿物质添加剂、洗涤剂、园林护理用化学试剂等,亦可作为菜籽、植物种子袋、服装包装袋、食品以及医院洗涤袋等多种产品的包装上,同时也可用于纺织刺绣垫付用料和水转印刷及脱膜上。 由于水溶性PVA薄膜产品可设计选择水溶速度,无毒无污染;拉伸强度、张力等均等同于或优于传统塑料薄膜;透明度高、光泽好;柔软度高、触感好;耐油、耐溶剂性好、可热封、可印刷;透气系数低、阻气性好;抗静电性能优良,不吸尘等特性,对产品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外包装水溶性薄膜主要以全透明高温水溶性PVA薄膜为主,用途在高级纺织品,胶装包装袋、包装缓冲气垫、书籍/纸张保护膜、假发、食品、化妆品包装袋等。外包装袋(全透明PVA水溶性薄膜)可加子母塑料扣,全透明水溶性PVA薄膜具有不带静电、透明度、光泽度均优于其它薄膜的特点,包装物体呈现出更鲜明的美化外观,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另水溶性PVA薄膜对空气具有高阻隔性,在用于纺织品时包装时,能阻隔空气里的氮气,避免氮气令纺织品发黄,还可吸收纺织品中致癌物如甲醛,在使用完毕方便销毁处理(在80℃水温可全部溶解),因此水溶性PVA薄膜是理想的纺织物包装材料。 PVA薄膜产品品种项目分类用途:品种分类:常温溶薄膜(NT型) 中温溶薄膜(IT型) 高温溶薄膜(HT 型) 用途:刺绣品、农药包装、清洁用品包装、水转印膜农用种子袋、除草剂包装袋、假发刺绣暂用载体、食品复合膜高级纺织品、胶袋包装袋、包装缓冲气垫、医院用洗涤袋等一次性包装袋。 一、 PVA薄膜概括 PVA薄膜市场分布 PVA薄膜主要集中在日本生產,約占世界產量的75%左右。日本以合成化學、尤尼吉卡,可樂麗三家公司為主,電氣化學、信越、生物材料通用公司等也有生產。其他如美國杜邦、Christ-Cralt (C.C.L.P公司),W.T.P公司,德國赫司特公司,法国的GRENSOL公司也有生產。產品主要用于纖維制品包裝,其次為食品包裝、婦女衛生用品、農藥、除草劑包裝等。世界總產量約在2.5萬~2.7萬噸間 其用户也是一些著名的大公司,例如Bayer(拜耳)、Henkel(汉高)、Shell(壳牌)、Agr.Eva(艾格福)等大公司都已开始使用水溶性薄膜包装其产品。 一, PVA原料在世界范围的分布 PVA是用途相當廣泛、性能十分良好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它的性能介于 橡膠和塑料之間。自1926年工業化以來,生產能力發展較快,1970年為70萬噸/年,1980年達到166.5萬噸/年,10年間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率達12.17%﹔1990年超過了80萬噸/年,1996年達90萬噸/

聚乙烯醇产品用途的新进展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开发与应用 聚乙烯醇产品用途的新进展 徐惠富1 杨炳贤1 成国祥2 (1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540;2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天津,300072) 提 要 介绍了近年来聚乙烯醇产品在各个工业领域中的新用途,说明这种化工原料仍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聚乙烯醇,用途,进展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最初它仅作为织物上浆剂使用。不久,就用聚乙烯醇制成纤维。并命名为Vinylon,即维尼纶或维纶。近年来由于维纶性能及价格上的局限,使PVA的生产逐渐向非纤维方向发展。目前除了作维纶原料之外,聚乙烯醇还广泛用于纺织浆料、涂料、粘合剂、乳化剂、纸加工助剂、薄膜等方面。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着可降解PVA的微生物。因此,PVA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使用符合当今环境保护的要求。 1 聚乙烯醇的用途 1.1 维纶原料 PVA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用来生产维纶。目前世界上生产维纶的国家只有中国、朝鲜和日本,每年消费PVA总产量的20%。但由于它的价格、用途及某些性能等原因,常规产品的维纶纤维产品逐渐被其他纤维(如涤纶)所代替。正因为如此,目前的维纶纤维已渐渐地转向功能性、特殊性的方向发展[1],如耐热、抗湿的纤维,用于橡胶和水泥纤维[2];耐光、不变型有色PVA纤维[3];聚乙烯醇纤维无纺网膜及其制品,该纤维大体上没有硬粒,该网膜具有吸水性、柔软性和坚固性,可用作抹布、卫生巾、手巾等[4];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5,6]、抗菌聚乙烯醇纤维[7]、经过特殊处理的聚乙烯醇纤维还可用作橡胶的增强材料[8]。 日本可乐丽已研制成功溶剂湿法冷却凝胶纺丝方法(C OS MOS:Customer Oriented Method with Organic S olvent),并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9]。把这类以聚乙烯醇为主原料或与其他高分子组合起来制得的纤维商品名为“K2Ⅱ”纤维[10]。 1.2 经纱浆料 PVA具有优良的上浆性能,用于疏水性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纱上浆,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它在各类高分子合成浆料中占主要地位,在PVA非纤维应用中,浆料耗用量已占40%。PVA浆料的粘度、pH值稳定,与其他浆料和各类表面粘性剂都有良好的混溶性和乳化能力,能适应各类纤维上浆的工艺要求。PVA浆料具有良好的粘附力,能使纱线上的毛茸集束,是理想的被覆材料;且它的成膜性好,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但PVA浆料也有一些缺点,如浆液结皮,调浆时易起泡,浆纱在分纱时阻力大等。因此有人研究出了一些新型的浆料和一些特殊用途的浆料:如用于细经纱的上浆。用这种浆料给机械细经纱上浆后,用喷气织机制成无纺布时,不会发生断丝和停机[11];良好稳定性和混合性的纺织浆料,这种浆料在90℃时粘度≤1000mPa?s。在90℃下装置4h 无变化,单棉纱用该混合物上浆16.7%,稳定性良好[12];浆洗织物用耐热喷射上浆剂。用此上浆剂所获得的上浆织物具有良好的手感,发黄指数(J IS Z28722)为3.6,而淀粉的发黄指数则高达13.2[13]。 1.3 纸加工 PVA代替淀粉作纸张表面施胶剂可使纸张质量如印刷适应性、平滑性、耐磨擦性、耐折度、耐油性和耐化学品性显著提高,适用于各种纸张的表面施胶。它可以在印刷面上经液压涂刷上一层可印制的水溶性或水可溶性的薄膜,然后固化薄膜,形成保护涂层[14]。甚至可直接制作可循环性聚氯乙烯

关于铁电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

关于铁电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 符春林潘复生蔡苇邓小玲 论文关键词:铁电材料罗息盐磷酸二氢钾钙钛矿 论文摘要:铁电材料是~类重要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符春林潘复生蔡苇邓小玲论文关键词:铁电材料罗息盐磷酸二氢钾钙钛矿 论文摘要:铁电材料是~类重要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通过罗息盐时期一发现铁电性、KDP时期一铁电热力学理论、钙钛矿时期一铁电软模理论、铁电薄膜及器件时期~小型化四个阶段阐述了铁电材料的发展历史,提出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铁电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它具有介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以及电光效应、声光效应、光折变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重要特性,可用于制作铁电存储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空间光调制器、光波导、介质移相器、压控滤波器等重要的新型元器件。这些元器件在航空航天、通信、家电、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铁电材料成了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知道某些物质具有与温度有关的自发电偶极距,因为它们被加热时具有吸引其它轻小物体的能力。1824年Brewster观察到许多矿石具有热释电性。l880

年约·居里和皮·居里发现当对样品施加应力时出现电极化的现象。但是,早期发现的热释电体没有一个是铁电体。在未经处理的铁电单晶中。电畴的极化方向是杂乱的,晶体的净极化为零,热释电响应和压电响应也十分微小,这就是铁电体很晚才被发现的主要原因。直到l920年,法国人Valasek 发现了罗息盐特异的介电性能,才掀开了铁电体的历史。 在铁电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按年代顺序列于表l 中。 1四个发展阶段 关于铁电的发展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罗息盐时期一发现铁电性 1919年,JosephVa1asek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读研究生,师从物理学家WFGSwan教授。从事宇宙射线物理理论研究工作而闻名于世的Swan教授建议Valasek研究罗息盐单晶的物理性能。在接下来的两年里,Valasek测量了罗息盐的线性介电响应、非线性介电性能、压电性能、热释电现象等宏观性能。1920年4月23日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铁电性概念诞生了。 Valasek在“PiezoelectricandalliedphenomenainR0chellesalt”报告中指出:电位移D、电场强度E、极化强度尸分别类比于磁学中的、和,.罗息盐中P与E之间存在的回线与磁滞回

一种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014.02.19 C N 102702654 B (21)申请号 201210141653.2 (22)申请日 2012.05.09 C08L 29/04(2006.01) C08K 5/053(2006.01) C08F 16/06(2006.01) C08F 8/00(2006.01) C08J 5/18(2006.01) (73)专利权人江苏申乾食品包装有限公司 地址214262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周铁分水 湖光路48号 (72)发明人李红梅 东为富 (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黄振华 (54)发明名称 一种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它 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80~90%的聚乙烯醇 树脂、5~15%的改性聚乙烯醇、1~5%的1,2-亚乙基 二醇、0.5~2%的硅油和0.5~2%的丙二醇。同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 方法。本发明通过加入改性聚乙烯醇获得较宽的 熔融加工窗口,实现热塑性加工,制备综合性能优 异的低成本PVA 薄膜,既克服添加大量的传统改 性剂造成PVA 综合性能下降的问题,又避免小分 子增塑剂的迁移带来的诸多问题。 (51)Int.Cl. 审查员 田恩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授权公告号CN 102702654 B

1/1页 1.一种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80~90%的聚乙烯醇树脂、5~15%的改性聚乙烯醇、1~5%的1,2-亚乙基二醇、0.5~2%的硅油和0.5~2%的丙二醇;所述改性聚乙烯醇为天然多酚、氧化钙复配改性聚乙烯醇,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聚乙烯醇、10~15%的天然多酚、10~15%的氧化钙和50~60%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二醇由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多酚包括茶黄素、茄红素、原花青素、安石榴苷、咖啡多酚、橄榄多酚、柑橘多酚、碧萝芷、姜黄素、阿魏酸或根皮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钙加入水中搅拌10~15分钟,后加入聚乙烯醇和天然多酚,继续搅拌,并加热,待温度达到90~95℃后保温,使聚乙烯醇溶解后降至常温既得。 5.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量取各组分,混合,并搅拌,采用回馏方式,控制温度100~150℃,使物料彻底溶解,得到混合液; (2)将混合液在100~130℃下静置1~2小时,倒入预热至90~100℃的平流模具,流延到室温的镜面钢板上,使混合液急冷迅速凝胶,将其从钢板上剥离制得聚乙烯醇薄膜。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02654 B

高分子膜的发展应用

高分子膜的发展应用 【摘要】:薄膜材料的发展以及应用,薄膜材料的分类,如金刚石薄膜、铁电薄膜、氮化碳薄膜、半导体薄膜复合材料、超晶格薄膜材料、多层薄膜材料等。各类薄膜在生产与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展望。 【关键词】:薄膜;金刚石;铁电;氮化碳;半导体;超晶格 1 膜材料的发展 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量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薄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材料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自然届中大地、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表面,一切有形的实体都为表面所包裹,这是宏观表面。生物体还存在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观表面,如细胞膜和生物膜。生物体生命现象的重要过程就是在这些表面上进行的。细胞膜是由两层两亲分子--脂双层膜构成,它好似栅栏,将一些分子拦在细胞内,小分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可以毫不费力从膜中穿过。膜脂双层分子层中间还夹杂着蛋白质,有的像船,可以载分子,有的像泵,可以把分子泵到膜外。细胞膜具有选择性,不同的离子须走不同的通道才行,比如有K+通道、Cl-通道等等。细胞膜的这些结构和功能带来了生命,带来了神奇。 2 膜材料的分类 近年来,随着成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材料的薄膜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薄膜材料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目前常用的有:超导薄膜、导电薄膜、电阻薄膜、半导体薄膜、介质薄膜、绝缘薄膜、钝化与保护薄膜、压电薄膜、铁电薄膜、光电薄膜、磁电薄膜、磁光薄膜等。目前很受人们注目的主要有一下几种薄膜。2.1金刚石薄膜 金刚石薄膜的禁带宽,电阻率和热导率大,载流子迁移率高,介电常数小,击穿电压高,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子薄膜功能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展了多种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比如离子束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热致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成功获得了生长速度快、具有较高质量的膜,从而使金刚石膜具备了商业应用的可能。金刚石薄膜属于立方晶系,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8个C原子,每个C原子采取sp3杂化与周围4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牢固的共价键和空间网状结构是金刚石硬度很高的原因.金刚石薄膜有很多优异的性质:硬度高、耐磨性好、摩擦系数效、化学稳定性高、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小,是优良的绝缘体。 利用它的高导热率,可将它直接积在硅材料上成为既散热又绝缘的薄层,是高频微波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最理想的散热材料。利用它的电阻率大,可以制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简称PV A)最早由德国的化学家赫尔曼(W.O.Hemnann)和海涅尔(W.Hachnel)于1924年发明的。1951年我国已经从事PV A的研究和开发工作,20世纪70年代市场上出现了PV A商品。由于合成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价格不断下降,它的用途日益广泛,发展速度很快。 聚乙烯醇是通过醋酸乙烯酯聚合制得聚醋酸乙烯酯(PvAC),然后再醇解或者水解得到的。由于羟基基团的存在,使PvA有很高的吸水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为一种可溶性树脂,一般用作纺织浆料,粘合剂、建筑等行业。也可通过改性制成薄膜,用来制作可降解的地膜、保鲜膜等。聚乙烯醇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自然降解,环境友好。 1聚乙烯醇的性质 聚乙烯醇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为絮片状、颗粒状、粉末状固体。无毒无味,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PV A溶液遇碘液变深蓝色,这种变色受热后消失而冷却又重现。由于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侧基一羟基,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粘接力和乳化性,有卓越的耐油脂和耐溶剂性能。聚乙烯醇的相对密度为(25℃/4℃)1.27~1.31(固体)、1.02(10%溶液),熔点230℃,玻璃化温度75-85℃,在空气中加热至100℃以上慢慢变色、脆化。加热至160一170℃脱水醚化,失去溶解性,加热到200℃开始分解。超过250℃变成含有共轭双键的聚合物。折射率1.49"-'1.52,热导率0.2w/(m·K),比热容l~5J/(kg·K),电阻率(3.1~3.8)×107 ?·cm。

解度为97%~98%时这种影响变得十分明显。 1.2PV A水溶液的性质 从表1.1可知,当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浓度为1%~5%时,在室温下放置较长时间或长时间加热,其粘度不下降,说明没有解聚现象。当溶液浓度增高时,粘度也有所升高,长时间静置后可出现凝胶,因为放置后形成了超分子结构。但加热后凝胶消失,形成均一的溶液。 (1)PV A水溶液粘度的变化 PV A水溶液的粘度随品种、溶液浓度、溶液温度而变化。PV A.1799羟基较多,又缺少空间障碍,分子之间易产生氢键,易进行交联。所以,PV A-1799水溶液粘度随时间而上升,而1788-PV A 几乎看不出粘度随时间上升而变化。其粘度随时间大体是一直线关系。 (2)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胶一凝胶化转变 凝胶化有两种物理途径:一是提高溶液的浓度;二是降低溶液的温度。聚乙烯醇浓度越高,其凝胶点也越高。凝胶的熔融行为与结晶热力学熔融相类似。随着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加,由于PV A分子互相缠结,溶液由稀溶液进入亚浓溶液,此时溶液占有的空间完全被溶胀的大分子线团所填充,聚乙烯醇浓溶液会形成凝胶。

聚乙烯醇PVA

聚乙烯醇PV A 聚乙烯醇,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亚砜。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胶水等。 中文名:聚乙烯醇英文名polyvinyl alcohol, vinylalcohol polymer 别称:PV A 化学式[C2H4O]n 分子量 44.05(单体)CAS登录号9002-89-5 熔点230-240℃水溶性:溶于水外观: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 闪点:79℃应用:粘合剂、乳化剂、分散剂等 危险性描述: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可燃,具有刺激性。 目录 1 技术指标 2 医药级 3 危险性 4 急救措施 5 消防措施 6 泄漏处理 7 操作处置 8 接触控制 9 个体防护 10 理化特性 ?特性 ? PV A薄膜制造 11 主要用途 12 配伍禁忌 13 用途使用 ?产品性能 ?产品用途 ?使用方法 ?贮存 ?消泡剂添加 ?储运 14 市场分析 技术指标编辑 序号指标名称标准 1 外观白色固体粉末 2 黏度3~70 3 PH值 4.5~6.5 4 干燥失重≤5.0

5 炽灼残渣≤0.5 6 酸值≤3.0% 7 醇解度85~89 8 重金属≤10PPM 聚乙烯醇产品标准(USP25) 低黏度 序号指标名称标准 1 外观白色固体粉末 2 黏度 4.0~7.0 3 PH值5~8 4 平均分子量16000~20000 5 干燥失重≤5.0 6 炽灼残渣≤2.0 7 水不溶性杂质≤0.1% 8 水解度+ 9 有机挥发性杂质+ 10 含量85.0%~115.0% 中黏度 序号指标名称标准 1 外观白色固体粉末 2 黏度21.0~33.0 3 PH值5~8 4 平均分子量110000~130000 5 干燥失重≤5.0 6 炽灼残渣≤2.0 7 水不溶性杂质≤0.1% 8 水解度+ 9 有机挥发性杂质+ 10 含量85.0%~115.0% 序号指标名称标准 1 外观白色固体粉末 2 黏度40.0~65.0 3 PH值5~8 4 平均分子量180000~200000

聚乙烯醇的改性研究

聚乙烯醇的改性研究 引言:本文介绍了聚乙烯醇的性质、改性的必要性以及改性的方法、最后介绍下聚乙烯醇的应用。 关键词:聚乙烯醇性质;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应用 一CH(OH)一基团的高聚物,由聚醋酸乙烯醋醇解而聚乙烯醇是分子主链含一CH 2 制得。其别名为PVA ,Poval,使用得最多的部门是它的特性而用于油田、纤维、胶粘剂、涂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膜材料、造纸、土壤改良剂等等。近年来, 利用其单体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 其附加值和新用途颇受业内人士的亲睐。[1] 1聚乙烯醇概况 1.1聚乙烯醇性质 聚乙烯醇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粉末或粒状, 密度为1.27一1.3 一。折射率(n 气)1.49 一1.53。热稳定性: 在10一140 ℃时稳定; 高于150 ℃时漫漫变色, 在170 ~200 ℃时分子间脱水, 高于250 ℃时分子内脱水, 颜色很深, 不溶解; 玻璃化温度65 ~ 87 ℃ , 无定形聚乙烯醉玻璃化温度一般为7 0 一8 0 ℃。比热(卡/克·℃ )0.4。与强酸作用, 溶解或分解。与强碱作用, 变软或溶解。与弱酸作用, 变软或溶解。对矿物油、脂肪、烃类、醇、醋、酮二硫化碳等具有良好的耐浸蚀性。分子量越低, 水溶性越好。依水解度不同, 产物溶于水或仅能溶胀。透气性很小, 除水蒸汽和氨外, 氢、氮、氧、二氧化碳等气体透过率很低。高水解度的聚乙烯醉膜在25 ℃下, 对氧的透气性几乎为零, 二氧化碳的透气性仅为0. 2g/m2 , 不吸收声音, 能很正确地传声。 根据聚合度和醉解度的不同, 聚乙烯醇可分为许多类。工业产品按聚合度分, 低聚合度在20℃,4%水溶液, 粘度为5x10-3Pa·S;中聚合度粘度为(20-30)X10-3Pa·S ; 高聚合度粘度为(40 一50)x10 -3Pa·S。根据醇解度分, 有82、86、88、90、97、98、99、l00(摩尔, % )等, 大于98者称完全醇解型, 其余均为部分醇解型, 随着醉解度的加大, 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下降, 醇解度为8%时水溶性最好。最普遍的产品规格是17一8和17一9两种型号, 其中17表示平均聚合度为1700一1800。[1] 1.2聚乙烯醇的特性及其改性的必要性 我国是聚乙烯醇(PVA)的生产大国,产量高达全球的1/3,主要应用范围遍及纺织、造纸、粘合剂和包装印刷等多个领域。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优越的阻隔性,而且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因此国外将聚乙烯醇作为高阻隔性包装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国内,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国经贸行[20021716 号)提出“开发高阻隔性容器、包装材料,多功能薄膜、水溶性薄膜和可降解性材料的工艺和设备”,在塑料包装材料“十五”及2010 年发展规划中把聚乙烯醇高阻隔薄膜的开发作为专用包装基材新品种,列入包装薄膜重点产品的发展方向。聚乙烯醇高阻隔包装材料的加工方式有两种:涂布加工和挤出加工。现阶段国内主要以涂布加工为主。由于聚乙烯醇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羟基,在高湿环境中,对水表现出强烈的亲合作用,因此聚乙烯醇虽然在干燥环境中具有很好的阻气性能,但是随着环境湿度的升高,其阻隔性能会急剧降低。因此,采用聚乙烯醇作为高阻隔性包装材料就必须进行耐水改性,

聚乙烯醇的性质

预混液的量和你要做的固含量有关,一般只用调节预混液的水含量来控制固含量,其他单体、交联剂、分散剂、粉体质量什么的量都不用动。AM一般按预混液质量分数算,分散 剂按粉体质量分数算,固含量就是粉体占粉体+预混液体积的分数。一般10wt或 15wt%AM,0.几wt%分散剂,记得调节PH,固含量50vol%以上。引发剂和催化剂应该是根据AM和MBAM的量算,这几个都是固定值,一般只调节水就可以了 先由单体、交联剂以及分散剂与去离子水(或其他)配制成预混液,预混液配置好后通常会调节PH值,之后再加入粉料进行球磨,若干小时候取出,抽真空,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最后注模,希望有所帮助。 一、聚乙烯醇的性质 1、基本物理及化学性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缩写PVA),分子式为[C2H4O]n,结构式为,是水溶性高分子树脂。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无毒,但其粉末吸入会对人体产生刺激。相对密度(25℃/4℃)1.27~1.31(固体)、1.02(10%溶液。 玻璃化温度:75~85℃,引燃温度(℃):410(粉末)。 聚乙烯醇分子中存在两种化学结构: (2)1,2——乙二醇结构 图1为聚乙烯醇薄膜的红外光谱,为聚乙烯醇薄膜的红外光谱,图中标明了几个主要键和基团特征频率变化情况。图中3587 cm–1处的强吸收峰对应于二级羟基σ键的振动,2950 cm–1处的吸收对应于C–H2σ键的振动, 1652cm–1处的强吸收属于残留的聚醋酸乙烯酯结构中C=O键的伸缩振动,1320 cm–1附近的强吸收对应于C–H键和O–H键共同作用的σ键的变形振 动。2.聚乙烯醇的醇解及溶解性能聚乙烯醇的醇解度(摩尔分数)通常有三种,即78%、88%和98%。完全醇解的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98%~100%;而部分醇解的聚乙烯的醇解度通常为87%~89%;78%的则为低醇解度聚乙烯醇。我国聚乙烯醇牌号命名是取聚合度的千、百位数放在牌号的前两位,把醇解度的百分数放在牌号的后两位,如1799,即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99%,完全醇解的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薄膜的性能和用途

聚乙烯醇薄膜的性能和用途 聚乙烯醇薄膜的性能和用途 1 概述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特点是致密性好、结晶度高,粘接力强、制成的薄膜柔韧平滑、耐油、耐溶剂、耐磨耗、气体阻透性好,以及经特殊处理具有的耐水性,用途广泛。 聚乙烯醇对人体无毒、无味、无害,与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不累积,无污染。 聚乙烯醇薄膜是以聚乙烯醇为主体,加入改性剂等助剂,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的绿色环保功能性材料。它可在短时间内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有改良土地的作用。 聚乙烯醇薄膜最大的优点是水溶性,最大的缺点是耐水性差。之所以耐水性差,是由于其分子中带有亲水性的羟基(-OH)。如果能将羟基适当封闭,接上耐水性基团,就可提高PVA 薄膜的耐水性。PVA含有羟基,可发生多元醇的一切典型反应,选用适当的缩聚物,在添加量不大的情况下,就能与PVA中的羟基适度交朕,使PVA形成一种强韧的三维结构,稳定了PVA在湿态条件下的气密性,提高了耐水能力。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原料、配方和工艺来控制聚乙烯醇薄膜的水溶性和吸潮性,以此来满足不同使用目的的需要。 2 分类 聚乙烯醇薄膜按照溶解特性分为以下几类: 常温溶薄膜(NT型,又称快溶薄膜、冷溶薄膜):溶解温度25℃ 中温溶薄膜(IT型,又称中溶薄膜、热熔薄膜):溶解温度65℃ 高温溶薄膜(HT型,又称难溶薄膜、耐溶薄膜):溶解温度85℃ 特种薄膜:可以根据具体用途设计配方和工艺,达到特殊使用的要求。 3 性能 3.1 环保性 PVA薄膜产品属于绿色环保材料。有关部门测得PVA生物耗氧量(BOD)比淀粉小得多,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把Airvol公司的PVA产品进行生物降解5天后,测得的BOD量低于最初BOD 总量的1%。经过生物试验证明PVA既无毒。 就降解机理而言,PVA材料具有水和生物两种降解属性,首先溶于水形成胶液渗入土壤中,可增加土壤的团粘化、透气性和保水性,特别适合于沙土改造。在土壤中的PVA材料可被土壤中的细菌分解,最终可降解为CO2和H2O。 3.2 水溶性 PVA的溶剂是水,但对水的溶解性很大程度上受聚合度的影响,特别是受醇解度的支配。醇解度在88%以下时,在20℃常温的常温水中几乎完全溶解。随着醇解度的上升溶解度大幅度下降,完全醇解的PVA在水中的溶解极微。 PVA薄膜的水溶性与薄膜的厚度和水的温度有关,相关数据表如下: 溶解水温开始溶解时间 (分钟)完全溶解时间 (分钟) 常温溶薄膜25℃0.5 15 中温溶薄膜65℃0.5 10 高温熔薄膜40℃以下完全不溶,85℃以上完全溶解0.5 10 注:1、薄膜厚度:20μm,2、在动荡水中。 3.3 强度和耐候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