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第二单元易错题

三年级第二单元易错题

三年级第二单元易错题
三年级第二单元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二单元易错题)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分×22=22分)

1、M表示(),KG表示(),T表示()

2、测量一本书的长和宽,一般用()作单位,计量河流的长度通常用()作单位,黄金首饰的重量用()作单位。

3、10千米=()米×5

4、填“<”、“>”或“=”

4300米()4千米800千克()8吨

4吨20千克()4200千克10千米()9999米

5、8千米800米=()米7040千克=()吨()千克

6、一袋大米20千元,售价70元。()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买1吨这样的大米,一共要用()元。

7、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的体重约为162( ).

(2)一节车箱的载重量约为60( )

(3)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 )

(4)一张光碟约重10( )

(5)小明身高153( ),体重27( )

二、判断题。(2分×6=12分)

1.小红每小时步行5米。()

2.一头肥猪重130吨。()

3.两个鸡蛋重100克。()

4.3300米与700米合起来是4千米。()

5.3000克=3吨。()

6.10千米比9999米长。()

三、选择题。(3分×3=9分)

1.一壶水重1千克,平均倒入8个杯内,平均每杯倒()克。

A、1250

B、125

C、10

D、100

2.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名同学重1吨。

A、40

B、4

C、400

D、4000

3.环形跑道一圈800米,小明跑了5圈,共跑了()千米。

A、4000

B、40

C、4

D、16

四、照样子算一算,填一填。(5分×3=15分)

15×9=15×10-15=150-15=135

27×9=()×10-()=()-()=()

36×9=()×10-()=()-()=()

84×9=()×10-()=()-()=()

五、解决下列问题。(6分×7=42分)

1、商店有3吨大米,又运来4200千克,计划9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千克?

2、从甲地去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要骑3小时,如果乘汽车,只需30分钟,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学校举行艺术体操表演,如果每行站24人,正好站12行。参加表演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如果每行减少8人,能站成20行吗?

4、一辆客车46座,一列火车一次运载的乘客大约是一辆客车的35倍。20辆这样的客车一次可以运载乘客多少人?一列火车可以运载乘客少人?

5、小华平均每分钟走68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如果每天往返两次,每周上学5天,小华每个星期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一共要花多少时间?

6、一种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8元。一位售货员一天一共售出56套这样的明信片,一共卖了多少元?一共卖出多少张?

7、岔河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都有50名同学。如果每名同学每年回收40千克废纸,一个班的同学一年能回收多少吨废纸?全年级的同学呢?如果1吨废纸可以生产500千克再生纸,岔河小学三年级同学一年回收的废纸一共能生产多少吨再生纸?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是学习历史的要求之一,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到2019年相距的年限是 A.2047年 B.2046年 C.2045年 D.2044年 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阻碍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3.2020年元旦刚刚过去。“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该历法的基础是 A.古埃及的太阳历B.苏美尔人的阴历 C.中国的夏历D.罗马人的儒略历 4.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古代罗马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以下属于古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①《掷铁饼者》②《十二铜表法》③《荷马史诗》④《儒略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6.下列有关罗马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恺撒独裁②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③屋大维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④斯巴达克起义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 7.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斯巴达D.罗马共和国 8.古罗马法律缜密,法律体系完备。该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这部法律是 A.《法理概要》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新法典》 9.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下列属于这一地区宝贵遗产的有 ①雅典民主政治②麦加大清真寺③《荷马史诗》④佛教⑤狮身人面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③ 10.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1B.2C.3D.4 11.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 ①诉讼程序②所有权③债务权④宗教法⑤契约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2.“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13.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2.2020年元旦刚刚过去。“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该历法的基础是 A.古埃及的太阳历B.苏美尔人的阴历 C.中国的夏历D.罗马人的儒略历 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古代罗马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以下属于古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①《掷铁饼者》②《十二铜表法》③《荷马史诗》④《儒略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5.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6.“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7.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8.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易错题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在()里填合适的单位。(夏青) 一幢教学楼高约18();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8844();一个集装箱装货25(); 一只老虎的体长约1.8(),体重约是250() 雨燕每小时能飞行110(),成人每分钟步行56() 宁通高速公路全长约是160(),一辆轿车行完全程大约需要2()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茜茜) 从到的距离大约90()。黑板的周长为9 ()。 刚出生的婴儿的体重3500()。一头牛的体重500 ()。 一个集装箱的载重4()。珠穆朗玛峰高8844()。 一条鲫鱼的重量大约600()。一袋面粉大约25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佳杰) (1)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约6300()。 (2)沿着一个环形跑道跑一圈需要跑400(),跑5圈正好是2()。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海拔8844()。 (4)乐乐今年10岁了,他身高134(),体重34(),每分钟步行70()。 (5)一个乒乓球重4(),一袋面粉重50(),一条鲸鱼重15()。 (6)500( )+500( )=1( ) 50( )+50( )=1( ) 4、小明家一个月大约节约用水50千克,那么半年节约用水()千克,60 个月大约节约用水()吨。(茜茜) 5、爷爷练习跑步,前4天共跑了1200米,后3天平均每天跑600米,这7天爷 爷一共跑了()米,相当于()千米。(茜茜) 6、在○里填“<”、“>”或“=”。(马丽) 4300米○4千米800千克○8吨 4吨20千克○4200千克10千米○9999米 7、单位换算。(马丽) 3千米30米=()米 7040千克=()吨()千克2吨-1吨80千克=()千克 5千米20米+1千米80米=()米8、一位数除三位数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数。(小伟)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模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他”是 A.但丁B.莎士比亚C.巴尔扎克D.列夫·托尔斯泰2.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域市人口和农村人() 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3.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4.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

B. C. D. 6.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 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 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 7.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它的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它”是 A.《物种起源》B.《战争与和平》 C.《社会契约论》D.《英雄交响曲》 8.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 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B.牛顿的科学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9.诗人拜伦在《唐璜》中写道:“牛顿与亚当,一个解决了物体的坠落,一个解决了精神的堕落,而且都源于一个苹果”。“解决了物体的坠落”的原理是 A.光学分析B.微积分学C.万有引力定律D.进化论

第二单元易错题

第二单元易错题语文测试卷 出题人:刘春华 一、积累运用。计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3 wàng túxīmièlóu tīpúshàjiéduàn ()()()()( ) fēng ( )利顶()()火 chú( )房衣()( )夕 2、选择正确读音,打上“√”。4分 凌晨( líng lín ) 诺言(nuòruò) 伪装( wěi wéi )歼灭( jiān qiān ) 截止(jiéjiē)明晃晃(huǎng huàng) 挑衅(xìn pàn ) 拘束(sùshù) 3、填写成语。4分 万( ) 俱寂同仇敌( ) 震耳( )聋()不及防 如火如( ) 夜以( )日( )谋已久鬼哭狼()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1)至.仁至.义(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势汹汹 .. (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2分 时间时候时刻 激动人心的()终于到来了!国家主席胡锦涛步入人民大会堂,接见从雅典归来的体育代表团全体人员,这(),全场一片欢腾…… 6、农家乐。看到这农具,你想到了哪句诗?3分 镰刀:________ ____ 木犁:________ ________ 锄头___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写句子。5分 (1)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我军杀得哭爹爹喊娘,狼狈而逃。(改为“把”字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不用引号,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伯诺德夫人说。 请把划线的部分放在句子前面来表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走进生活。2分 “危机英雄,中国骄傲”中当代英雄李晓辉的颁奖词: 在火灾中将呼吸面罩让给被困者的消防战士李晓辉------当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传给两位被困群众的一刹那,这个时代关于英雄的万千注释,瞬间清晰起来,这一馈赠是对消防员这一神圣天职的礼赞,也把温暖和希望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你从这段颁奖词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2分 奥运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街小巷,人人话奥运,轮到你说了,你最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传真。8分 (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可以看出当时情况___________,请你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伯纳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宁,其中我对__________印象最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迸发。”则充分反映了大刀队员们抗日杀敌的_________心情。1分 (5)《卢沟桥烽火》一文中我们看到,全国军民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保卫自己的家园。让我想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中的“以_______________为荣,以______________为耻”。2分 二、阅读直通车。 (一)《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节选10分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德国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他制造出的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A.使用蒸汽机B.使用电动机C.使用内燃机D.使用发电机 2.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3.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 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 4.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B.丰篇了女性的娱乐生活 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5.《寂静的舂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毒品问题 D.战争问题 6.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 3.3 5.0未统计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7.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 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 8.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 ①制定《1787年宪法》 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④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9.1908年,采用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的福特T型车面世,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福特T型车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B.蒸汽机的发明 C.电力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的应用 10.对于神学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危机,他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引发材料中“致命的危机”的理论来自于 A.马克思B.牛顿C.达尔文D.巴尔扎克 11.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物种的可能性,并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伏尔泰 12.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投票结果如下: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易错题集锦 1、如果规定前进、收入为正, 后退、亏损为负, 那么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 A. 前进-8 m的意义是后退8 m B. 收入-5万元的意义是亏损5万元 C. 上升的相反意义是下降 D. 升高-10米的意义是升高10米 2、在-3, -1, 0, -, 2 002各数中, 正数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2012浙江丽水, 1, ★☆☆) 如果零上2 ℃记作+2 ℃, 那么零下3 ℃记作( ) A. -3 ℃ B. -2 ℃ C. +3 ℃ D. +2 ℃ 4、如图2-2-1, 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 ) 图2-2-1 A. 1.5 B. -1.6 C. -2.6 D. 2.6 5、如图2-2-5, 若A是实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 则关于a, -a, 1的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图2-2-5 A.a< 1< -a B. a< -a< 1 C. 1< -a< a D. -a< a< 1 6、比较大小: -(-0.3) (填“=”“>”或“<”).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④两个数比较, 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8、+2的相反数是; -7的相反数是. 9、已知a、b、c大小如图2-3-3所示, 则++的值为( ) 图2-3-3 A. 1 B. -1 C. ±1 D. 0 10、与15互为相反数, 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11、若|x|=|-4|, 则x= . 12、计算3+(-5) 的结果是( ) A. 2 B. -2 C. 8 D. -8 12、若|x|=3, |y|=2且x< y, 则x+y=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易错题训练试题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易错题训练试题(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 (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 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

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 B、因数 C、自然数 【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 (1)有5÷2=2.5可知() A、5能被2除尽 B、2能被5整除 C、5能被2整除 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 (2)36÷5=7……1可知() A、5和7是36的因数 B、5能整除36 C、36能被5除尽 D、36是5的倍数 (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选择题 1.《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2.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下列能够证实孟德斯鸠观点的是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雅典D.斯巴达 3.哲学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他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这位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德谟克里特C.柏拉图D.苏格拉底 4.“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5.“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6.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实施残暴的统治 C.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7.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寺庙B.神庙C.宫廷D.水利 8.《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9.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三上数学第二单元易错题

第二单元易错题整理 一、填一填 1、32+45=□ 可以这样想: 32+40=+= ????? ,表示成分解形式: 或者30+40=+= +=???????, 表示成分解形式: 2、一件衣服原价205元,现价98元,约便宜( )元。 3、某小学一年级有学生408人,二年级有学生397人,两个年级一共约有学生( )人。 4、小明上学走了15分钟,回来因在中途有事比上学多用了6分钟,小明这天上学放学共用( )分钟。 5、在○里填上“>”、“<”、 “=”。 35+28 ○ 27+36 380-170 ○ 620-350 60-31 ○ 52-28 620-400 ○ 390+380 306+432○ 800 644-328○ 350 138+587 ○ 700 652-318 ○ 360 407+352 ○ 800 二、竖式计算 930-370= 850-640= 490+150= 640+150= 600-540= 820-290= 840-560= 440-150=

三、解决问题 1、小兰家、小飞家和少年宫都在明珠大道上,小兰家距少年宫680米,小飞家距少年宫220米。小兰家距小飞家多少米? 2、从武汉到桂林的飞机票为780元,火车票为226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钱? 3、1号楼接待288人,2号楼接待312人,2号楼比1号楼大约多接待了多少人? 4、小明给爸爸买了一双鞋花了389元,又给妈妈买了一条围巾,比那双鞋便宜231元,估一估买这两件大约要花多少元? 5、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做得下吗? 6、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检测题(包含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小灵把3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半年,年利率是1.5%,求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列式为()。 A. 3000×1.5%× B. 3000×1.5%×6 C. 3000×1.5%× +3000 D. 3000×1.5%×6+3000 2.一件衣服原价200元,现价140元,这件衣服按()折销售。 A. 七 B. 六 C. 八 D. 九3.妈妈买了1000元三年期国债,已知三年期年利率3.90%,三年后妈妈可得利息是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A. 1000×3.90% B. 1000+1000×3.90% C. 1000×3.90%×1 D. 1000×3.90%×3 4.一种电视机原价1800元,现在售价是1620元,现在是打()折出售的。 A. 一 B. 九 C. 二 D. 八5.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五折出售,降价后的价格()。 A. 比原价降低了85% B. 是原价的85% C. 是原价的15% D. 无法确定 6.某批发市场土豆的标价是每袋20元.为了促销,又规定了如下的优惠条件: 数量/袋1~3031~6061及以上 折扣九五折九折八五折 )袋. A. 52 B. 55 C. 58 D. 63 7.李师傅买了1000元的三年期国库券,已知三年期年利率是4.5%,三年后他可以得到本息多少元?正确的列式是()。 A. 1000+1000×4.5%×3 B. 1000+1000×4.5% C. 1000×4.5% 8.2019年8月,小明的妈妈把4万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25%,到期时,妈妈从银行连本金带利息一共取回()元. A. 4×(1+2.25%×2) B. 40000+40000×2.25%×2 C. 40000×2.25%×2 D. 4000(1+2.25%)×2 9.六(2)班有四成的学生是女生,那么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A. B. 40% C. D. 五成 10.王阿姨在银行存入1000元,作为一年期定期储蓄,到期后王阿姨获得利息33元,则一年期的年利率是()。 A. 3.00% B. 3.30% C. 3.25% D. 3.50% 11.某景点2018年春节初一到初三期间,游客达到1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A. 二成 B. 二成五 C. 七成五 D. 八成12.一件商品原价100元,现在便宜25元,相当于打()出售。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易错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易错题 一、填空。 1.□里最大能填几: 427□800≈427万 6□8465306≈6亿 32□6740005 ≈33亿 2.□里最小能填几: 9□2400000≈10亿 189□058≈190万 9□8765430≈10亿 3. 一个七位数的最高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4.5090047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上的“5”表示5个();“9”在()位上,表示9个()。 5.按要求写数字: 1 2 0 4 0 6 7 (1)组成最大的七位数() ⑵组成最小的七位数() ⑶只读一个零的七位数() ⑷两个零都读的七位数() ⑸一个零也不读的七位数() 6.78010060是由()个千万、8个()、()个万、()个十组成的。 7. 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照这样计算,1000枚1元硬币大约重()

千克,100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吨,1亿枚1元硬币大约重() 8.如果一个数“四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8亿,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9.如果一个数“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是10亿,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0.下面各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304900≈ 5000999≈ 80000009≈ 340008900≈ 550009000≈ 900099000≈ 11.下列数中,和540万最接近的数是()。 A.6391000 B.5399991 C.5319999 D.5397999 1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二、解决问题 1. 2.用数字0-9组成一个十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如果千万位和万位上的数字分别是6和8,那么这个十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分别怎么读?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 A.火车司机B.汽车司机C.铁路工人D.煤炭工人2.“江河的水往低处流、爬山和上楼梯觉得很累”。这些日常现象都和那种理论有关( ) A.德漠克里特的原子论B.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达尔文的进化论 3.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B.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 C.工厂林立,且巨大在的烟囱冒着浓烟 D.有钱的商人们坐着里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 4.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5.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 3.3 5.0未统计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工业,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从而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由此人类社会A.进入蒸汽时代B.产生现代工厂C.出现垄断组织D.迈进信息时代8.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 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 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 9.1908年,采用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的福特T型车面世,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福特T型车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B.蒸汽机的发明 C.电力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的应用 10.科学家拉格朗日把17世纪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誉为人类心灵的最高产物,并说:“因为宇宙只有一个,而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它的定律的解释者。”拉格朗日所褒誉的这个人是 A.瓦特B.牛顿C.达尔文D.莎士比亚 1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吸引了世界”是指() A.改良了蒸汽机B.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C.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2.“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段话出自一位科学家之口,而这位科学家又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他是 A.麦克斯韦B.爱迪生C.牛顿D.哥白尼 13.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2018年3月去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模拟试卷(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恢复工业B.整顿金融业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2.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 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 3.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改良蒸汽机 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5.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牛顿 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创建微积分 C.制成反射望远镜D.写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6.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7.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他”是 A.但丁B.莎士比亚C.巴尔扎克D.列夫·托尔斯泰8.1999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把爱因斯坦评选为世纪伟人,《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迷的开启者。”他能够当选“世纪伟人”的主要原因是 A.发明耐用碳丝灯泡 B.著有《物种起源》 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D.提出相对论 9.某同学以“科学家与成就”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四个探究题目。其中正确的是 A.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B.莱特兄弟与火车 C.达尔文与电的应用 D.爱迪生与进化论 10.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11.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2.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易错题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易错题归纳 错题来源:第二单元 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 相关知识: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简述:此题属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问题解决,学生在第一学期积累一些“求差”类简单应用题的经验,如“告诉总数,拿掉多少,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解。”这一题的表述与已学的知识刚好相反,并且,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独立解题。 典型错题: 原题: 错解1:8+9=17 错解2:17-8=9 原因1:从教材的角度讲,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往的题目都是把“剩下的数量”作为要求的问题,而本题是把“剩下的数量”作为已知条件,把“拿走的数量”作为要求的问题,表述方式正好相反。又因为这题目出现在单元教学的第三课时,学生学习的重点仍集中在计算的方法上,所以,作业本随意安排这一改变表述方式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按照原有的解题方式去解决。 原因2:从学生的角度讲,①思维受负迁移的影响(这是错误的主要原因)。

从一些学生看到“剩下9颗这个强信息”后,脑子已经自编的(或者说提取了以往题目)的模型了:“一共有17颗,狐狸摘走8颗,还剩下9颗。”17-8=9的算式也“顺理成章”了。②不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格式。对于“已知条件要写在等号的左面,未知的问题要写在等号的右面”理解起来有困难,他们认为,9+(8)=17,所以17-8=9。 原因3:从教师的角度讲,①在前期“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减法教学中,创设的已知情境过于单一,偏于正向思维,如“已知总数和减少的部分数,求剩下的部分数”,使学生形成了“解题定势”。②对于数学问题的解题格式没有特别强调,学生没充分理解。 教学建议: 建议1. 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化的减法情境模型。教材中出现了多样化的减法情境,但没有出现这种本身带有“顺序性”的减法模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补充题型,并且在题型比较中凸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建议2. 重视算式结果和问题的比对能力。这是让学生通过比对计算的结果与要求的问题的意思是否一致,达到自我检查。这一点是解决“那些能够理解题意,但按照自己思路解题的学生”的重要方法,也是培训学生检查应用题的着力点之一。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 2.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下列能够证实孟德斯鸠观点的是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雅典D.斯巴达 4.古罗马法律缜密,法律体系完备。该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这部法律是 A.《法理概要》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新法典》 5.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6.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这应该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历史活动有间接关联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胡夫D.查理大帝 7.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寺庙B.神庙C.宫廷D.水利 8.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9.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下图罗马万神庙可以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易错题整理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经典题、易错题 主备人:李燕飞方海凤 一、填空题 1.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二天读的页数比第一天多1/4,“1/4”表示()是()的1/4,第二天是第一天的()。 2.一堆煤重24吨,运走一些后,还剩5/6。运走了()吨。 3. ()千米减少1/3后是40千米;25吨增加1/5后是()吨。 4.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减少3/10,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去年的()。 5.六(2)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6,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6.一个数的4/5比2/3多4,这个数是()。 7.一间仓库,宽12米,比长少1/4,这间仓库的面积是()平方米。 二、判断题 1. 6÷5/6-5/6÷6=0 () 2.甲数比乙数少1/3,那么乙数比甲数多1/3。() 3.一桶油1升,用去了1/2,又倒进去1/2升,刚好装满一桶。() 4.一种商品先涨价1/8,再降价1/8,现价与原件相同。() 5.1/2x1/2÷1/2 x1/2=1 () 三、解决问题 1.六(1)班图书角共210本书,第一天借出总数的1/7,第二天借出剩下的2/9。这两天一共借出多少本图书? 2.小灰兔今天拔了32个萝卜,小白兔拔的萝卜比小灰兔少3/8,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3.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它的1/10,第二次截去它的1/5,还剩下7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本故事书共15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5,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3/5,第三天从哪一页开始看起?

5.食堂有大米360千克,第一次用去3/8,第二次要用去多少千克,才能使剩下的大米是原来的1/3? 拓展题 1.某商场一件衣服的价格是100元,五一期间降价1/10,后来又涨价了1/10,这件衣服现在的价格比原价多还是少?多(或少)了多少元? 2.黄老师带学生们去野炊,1人一个饭碗,2人一个菜碗,4人一个汤碗,他一共带了28个碗,参加野炊的同学最多有多少人? 3.一本文艺书,淘气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3/8时,看成了乘3/8,结果得到了9/10.小马虎计算的那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5.有三堆煤,第一堆2/5吨,比第二堆少1/8吨,第二堆比第三堆少1/8,第三堆煤有多少吨? . .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题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3.它被后人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这部作品可用来研究社会转型期发展情况,这部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罗密欧与朱丽叶》 4.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5.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 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 6.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 7.下列国家中,其科学家和发明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有() 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意大利⑤日本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8.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 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B.牛顿的科学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9.诗人拜伦在《唐璜》中写道:“牛顿与亚当,一个解决了物体的坠落,一个解决了精神的堕落,而且都源于一个苹果”。“解决了物体的坠落”的原理是 A.光学分析B.微积分学C.万有引力定律D.进化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