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第10章 微生物进化分类
第10章 微生物进化分类
格式:pdf
大小:323.88 KB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5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 (3)16S rRNA分子量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
(4)与真核生物中的18S rRNA同源
4、16S rRNA序列的顺序和进化
序列测定
分析比较
微生物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2
微生物间16S rRNA序列变化量越大,亲缘关系越远。
16 S rRNA系统发育树
用核酸探针特异性检测寡核苷酸序列
大量蛋白(催化功能)
简单发酵产能
RNA(遗传编码) 原始进化生物
DNA
蛋白质
Fe2+ 细胞色素
卟啉环 Mg2+
菌绿素
Ni2+ Co2+
四吡咯 类咕啉
RNA 36亿年前原核生物
无氧呼吸细菌 不产氧光合细菌 产乙酸、甲烷古生菌
25亿年前原核生物
叶绿素a 产氧光合蓝细菌
有氧环境
好氧细菌
蓝细菌
真核
蛋白质
RNA
第十章 微生物进化、系统发育
和分类鉴定
第一节 进化与系统发育
进化(evolution):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发生 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导致生物表型改变和对生 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系统发育(phylogeny):生物进化的历史
生命演化
一、微生物是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种类
利用16S 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的美国科学家
Carl Woese
5、 特征序列或寡核苷酸印迹(signature sequence)
通过对16S rRNA全序列资料的分析比较(特别是采用计算机), 发现在不同种群水平上特异的特征性寡核苷酸序列,或在某些特定的 序列位点上出现的单碱基印迹。
特征序列有助于迅速确定某种微生物的分类归属,或建 立新的分类单位。
选择的分子序列必须能严格线性排列,以便进行进 一步的分析比较。
(4)分子上序列的改变(突变)频率应与进化的测量尺 度相适应。
大量的资料表明:功能重要的大分子、或者大分子中功能重要的区 域,比功能不重要的分子或分子区域进化变化速度低。为什么?
3、16S rRNA是最佳生物进化的指征分子
16S rRNA被普遍公认为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的“分子尺” (1)rRNA普遍存在、并具有重要且恒定的生理功能。 (2)在16S rRNA分子中,含有高度保守、中度保守序列区域
同种
16SrRNA序列相同97%以上
பைடு நூலகம்
2、亚种(supspecies)
“种内某些菌株与其它菌株有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但又 不足以区分成新种,可定为亚种。
3、型(form or type)
亚种下分类术语,亚种内菌株间差异不足以定为新亚种,称 为型。
表面抗原不同分为不同血清型。 致病性不同,肺炎链球菌分为R型和S型。
46亿年前地球形成:100℃以上,无水,无氧 生物大分子形成并稳定存在,但未形成生物体
大约40-42亿年前地球:变凉,液态水存在 生命体产生的速度加快
36-41亿年前:最早的生命形式存在
脂蛋白泡囊
极少量蛋白(原始酶类) RNA(遗传编码与催化) 原始生物
简单无机化能营养 (FeCO3、H2S、FeS等无机物氧化产能)
蛋白质、RNA和DNA可作为进化的分子计时器 (molecular chronometers)、进化钟(evolutionary clock)
2、作为进化标尺的生物大分子的选择原则
(1)在所需研究的种群范围内,它必须是普遍存在。 (2)在所有物种中该分子的功能相同。 (3)为了鉴定大分子序列的同源位置或同源区,要求所
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
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微生物分类 (classification)
根据微生物表型特征相似性或系统发育相关性原则,对微生物 分群归类,排列成系统,并对分类群特征进行描述,以便查考和对 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3
一、微生物分类的三项任务
原始真核生物
内共生
15亿年前现代真核生物
1
形
成
于
二、生物进化的测量指征
1亿0
1、能标示生物进化的指征分子
年 前
原始生物在23亿年的进化中,形成了约十万种微生物
的
微
生
物
化
石
形成于8.5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 形成于35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
主要是些类似简单杆状细菌的原始生物
形态上非常类似于现代的蓝细菌, 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光能自养 菌,及化能无机营养的硫细菌。
拉丁文双命名法,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四、细菌分类和伯杰氏手册
国际上最权威的细菌分类系统是“伯杰氏手册”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特征和新技术
一、分类鉴定特征
1、表型特征
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细胞组分 (壁多糖、脂肪酸)分析。 2、系统进化相关特征
蛋白质序列分析,G+C mol%分析,DNA-DNA杂交同源性分析, 16S rRNA序列分析。
DNA—rRNA杂交
遗
传
学
分
DNA-DNA杂交
类
法
16S rRNA(16S rDNA) 寡核苷酸的序列分析
小结:
微生物进化与系统发育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新技术
5
菌株(strain)
从自然界分离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纯培养物即称菌株。 Bacillus subtilis As1.398 产生蛋白酶菌株 Bacillus subtilis BF7658 生产淀粉酶菌株 Xanthomonas campestris N.K-01;NRRL B-1459
三、分类单元命名
二、微生物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
1、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 根据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的结果,而进行的数码分类鉴定。
4
2、微生物细胞组分和代谢产物仪器分析
蛋白质或同功酶的指纹图谱 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图谱
“吹口气查胃病”
O
幽门螺杆菌
H2N C13 NH2
尿素酶 13 CO2 + 2NH3
(受检者口服少量尿素) (人体无该酶) (受检者呼出的气体)
1、建立分类进化系统 2、分类鉴定 3、微生物命名
微生物分类的二种基本原则:
1)根据表型(phenetic)特征的相似程度分群归类,这种表型分类重在 应 用,不涉及生物进化或不以反映生物亲缘关系为目标。
2)按照生物系统发育相关性水平来分群归类,其目标是探寻各种生 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建立反映生物系统发育的分类系统。
从进化论诞生以来,生物学家普遍接受的分类原则 微生物系统学(systematics)
二、分类单元与等级
国际公认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1、种(species)
“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高度特征相似性的菌株群,这个菌 株群较其它菌株群有很明显的区别。
种内菌株群:
表型特征高度相似
DNA杂交同源性60%以上
3、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
核酸杂交、PCR 、 16S rRNA序列分析、各类免疫技术。
放线菌16S rRNA高度特异序列: “CUAAAACUCAAAG”
蓝细菌16S rRNA高度特异序列: “AAUUUUYGG”
*如何用核酸探针进行检测?
免疫凝集吸附反应
计算机数值分类
核酸杂交
基因组杂交
DNA中 G+C mol%分析
形态上类似于现代的绿藻(真核生物)
细菌化石
用微生物化石直接揭示其进化关系是不可能的。
进化历程清晰刻划在蛋白质、 RNA 、 DNA等与遗传变异 系统相关的分子序列中。
蛋白质、RNA和DNA序列进化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进化速率 相对恒定,分子序列进化的改变量(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数或替换百 分率)与分子进化的时间成正比。
文档推荐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页数:45
微生物的形态和分类
页数:4
第十章微生物分类,鉴定和菌种保藏方案
页数:44
微生物的分类
页数:1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鉴定(1)只是分享
页数:18
微生物进化,系统,和分类
页数:48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页数:12
微生物的分类和作用
页数:2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页数:35
食品微生物-第十章-食品腐败菌群及腐败类型(自学)
页数:55
最新文档
MIS实验报告(精英版)
福建省渔业气象20160105
关于通信工程师的前景和以后的就业方向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十八)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0出租车司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计划述职报告
企业应建立的台帐
高校合唱指挥课堂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
实训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