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0.78 KB
- 文档页数:6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资料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 )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 ) 、( )、 ( )( )(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 )( )( )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 )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 ),找出实验所涉及的( )。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 ) ,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 ) 。
4、植物是通过( )吸收水分,并由( )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蒸发到空气中。
5、( )、( )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 )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 ),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 ),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 )、( )、( )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 )、( )、( )等能够在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 )、( )、( )、( )等,在 10℃以下就会被冻伤。( )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 )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 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 )、( )和( )。
8、对于科学问题的猜想,我们可以运用( )( )( )( )等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选出可能成立的,准备进一步研究。
9、( )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 ),找出实验所涉及的( ),并思考怎样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2、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性?这些特性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好处)?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 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在《 》中对( ) 和( )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 )、( )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4、放大镜又称( ),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 )、( )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 )和( )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 要再次用( )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6、阳光是由( )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种颜 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 )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7、五彩玻璃具有( )、调光玻璃根据需要调节透明程度,从而改变透进光的强度。
8、 ( )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 组成的,( )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9、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 )是由( )等三部分组成。传动器由电脑控制,接收器安装在屋顶,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 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花卉栽培等。
10、( )研制开发的“( )” ,是由嵌入两个大玻璃天窗的多个透明塑料板构成的。每个 小塑料板都有几十个小金字塔的模块。
11、( )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光明,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
12、1870 年,英国物理学家( )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13、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 )传播的,没有光源,我们就看不到周围的物体。
14、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因为光是沿( )传播的。
15、( )具有神奇的变色效果,它能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下,变幻出不同的颜色。( )能根据需要调节透明程度,从而改变透进光的强度,现在的调光玻璃有很多种,( )( )( )等等。
16、要解决问题,就在设法找到( )
17、( )是检验我们的设计是否成功的有效途径。
二、简答题
1、什么叫光的反射?
2、美国研制开发的太阳能窗有什么作用?
第三单元 大家动手做乐器
1、音乐是流动的诗篇,( )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 )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名录。( )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2、我国古典《 》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 1977 年 8 月 22 日发射到外太空。
3、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 ) ,如小提琴;( ) ,如小号;( ),如木琴。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乐器,如( )
4、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 );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 )。
5、一件乐器仅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能使声音的( )和( )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音乐。
6、乐音有三个要素:( )(或音量) 、( )(或音调)和( )。
( )( ) 。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7、( )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
8、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 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 )。( )使得声音变大。所以,( )都有一个( )。
9、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 ) ( )是人能听见的左微弱的声音。落叶声 ( )分贝,耳语声 ( )分贝,图书馆中 ( )分贝,正常谈话 ( )分贝,吸尘器工作( )分贝,摩 托车发动( ) 分贝,耳机的最大音量( )分贝,民用喷气式飞机起飞( )分贝,军用喷气式飞 机起飞( )分贝。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 过 ( )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 ) 分贝。
11、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 ) 、传递声音的物质( )和能够 接收声音的( )。
12、声音是由( )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在不同的介 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米,在水中时每秒( )米, 在钢铁中是每秒( )米。( )不能传递声音。
13、在居住环境中,人们正常生活所允许的噪声一般可以分为三级,并且昼夜有别。通常第一级要求昼、夜分别不大于( ),第二级不大于( ),第三级不大于( )
14、每一首乐曲,都是由( )组成的,所以,一件乐器,只有能产生出( ),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符。
15、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的闹市区,都设置有( ),它时刻提醒人们这里的噪声( )与否。
二、简答题